“微电解(底部铁床)+UASB+厌氧”法处理制药废水技术

“微电解(底部铁床)+UASB+厌氧”法处理制药废水技术
“微电解(底部铁床)+UASB+厌氧”法处理制药废水技术

浅析“微电解(底部铁床)+UASB+厌氧”法处理制药废水技术摘要: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使得多数制药废水单独采用生化法处理根本无法达标,所以在生化处理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一般应设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和ph,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某种物化或化学法作为预处理工序,以降低水中的ss、盐度及部分cod,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质,并提高废水的可降解性,以利于“微电解(底部铁床)+uasb十厌氧”法处理制药废水。

关键词:制药废水预处理微电解厌氧

菏泽市某制药公司废水主要有:氯哇西林钠废水、舒巴坦钠废水、阿洛西林钠废水、舒巴坦酸镁粉洗涤废水、内包装粗洗废水、精洗废水、装置冲洗水、生活废水、机泵冷却水、喷射泵废水、舒巴坦钠分层废水、萃取分层i废水、萃取分层ii废水。

一、废水预处理装置

针对废水含盐量高的特点,为回收废水中的盐分,减轻含盐废水对生化处理的影响,高浓度含盐废水送现有双效蒸发装置浓缩处理,双效蒸发装置处理能力为30ma/d,工艺流程如下:含盐生产废水经过活性炭吸附脱色后,通过进料泵进入预热器预热后,依次进入一效加热器、一效蒸发器,在一效蒸发器内进行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供二效加热器使用。经一效蒸发后的废水进入二效加热器再次加热并进入二效蒸发器再次蒸发。二效蒸发产生的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后污冷凝水送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浓缩溶液冷却得到盐,母液循环浓缩。双效蒸发装置工艺流程见图1。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有机废水的应用实例及发展趋势分析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有机废水的应用实例及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5-05-15T13:48:37.69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赵金1, 张朋锋 [导读] 铁碳微电解法不仅能有效降低废水有机物浓度,且能去除或降低废水毒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赵金1, 张朋锋2 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38 2. 上海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942 摘要:笔者主要阐述了铁碳微电解法在电镀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制药废水等行业废水的治理中的应用特点和技术现状,并针对目前的应用缺陷提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有机废水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铁碳微电解法,有机物,工业废水,发展趋势 前言 铁碳微电解法不仅能有效降低废水有机物浓度,且能去除或降低废水毒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该法是基于电化学中的电池反应,电池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强氧化还原性,使常态下很难进行的反应得以实现,从而起到处理废水的作用。本方法无需添加氧化剂,具有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少,操作简单灵活、投资少等[1]优点。然而,本工艺处理成本高、铁屑结块与填料钝化等问题限制了此法的推广应用,如何解决具体的相关应用缺陷,目前尚无统一的改善技术规范。本文重点对存在的应用情况和技术缺陷进行归纳,旨在为今后铁碳微电解法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理论基础。 1. 铁碳微电解法在典型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1在印染废水中处理中的应用 印染废水的特点是水量大、色度深、可生化性差、组成复杂等,其有机污染物来自染料及染整添加剂。王敏欣[2]等人使用浓度为40mg/L的四种不同染料配制成的模拟印染废水,对此进行铁碳微电解法处理。结果表明,填料以经过稀盐酸浸泡预处理的铁刨花混合粒径为5~10mm的焦炭,在曝气量为4m3/h、固液比为1:10的条件下反应60min,90%以上废水色度可去除,反应PH值与最佳铁碳比因处理染料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 1.2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制药废水处理的主要问题是污染物种类多、含有生物毒性物质、浓度高、成分复杂、难于生化处理,色度高等。利用铁碳微电解法结合生化法处理医药废水(CODcr=5000~7000mg/L,NH3=200~40mg/L,BOD5=1500~2000mg/L,pH在1~2)可使废水pH从平均1.6提高到平均4.5,COD降低46%~55%,随后经过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出水COD≤230~260mg/L,氨氮在35~40mg/L,BOD≤22~25mg/L,pH在6~9,SS≤110~130mg/L。各指标去除效率在80%以上。 1.3在炸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炸药工业所排生产废水中含TNT、RDX、DNT等多种剧毒物质,是重污染源之一。对此情况,杨丽[3]设计的工艺处理了含硝基苯废水,其原理是铁碳微电解组合SBR生化法。该工艺的反应器是活性铁床,取代铁屑——碳粒混合物作填料的是(删除)铸铁块(具有一定铁碳比且粒径为20cm左右),其流程是让废水自铁床底部流入,从上部排出。并为了加快反应速度,避免铁床板结,在微电解反应发生的同时往反应器内从铁床底部鼓入空气,最后组合生化处理的SBR工艺。其结果显示,经过其方式的预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60%,脱色率可达70%以上,B/C值从0.36提高到0.45,去除效果得到一定的改善。 1.4 在电镀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镀废水的成分是大量的重金属、氰化物及难降解有机物,且由于各个电镀厂不同的生产工艺,废水水质差异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难以达到达标排放的各项指标。 马青兰[4]等人基于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了高浓度含铬电镀废水。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处理进水Cr6+质量浓度270mg/L以下的含铬废水,在60min内出水Cr6+可下降到0.5mg/L以下,且可达99.7%以上的去除率。对于Cr6+质量浓度高达500mg/L以上,甚至用该方法处理1000mg/L以上的高浓度含铬废水180min,处理效果也很好,可到89.7%~99.9%的去除率。 1.5在造纸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制浆过程中的蒸煮、筛分、清洗、漂白是造纸废水的主要来源。废水的成分是大量的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即使经过一级物化、二级生化处理后出水的CODcr、色度等各项指标仍然高于国家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的一级标准,这让许多造纸企业各项指标都难以达标排放。 曲雪憬[5]等研究了基于铁碳微电解法的杨木BCTMP浆制浆废水的处理情况,探讨了此工艺给废水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最大的是微电解处理时的进水pH值,其次分别是微电解处理时的填料里的铁碳质量比、反应过程时间和过程里加入的水铁比。在进水pH值为4~5,铁碳质量比是0.5:1,反应时间为15min,且铁液比为0.1到0.125的条件下,废水能去除大于90%的色度,COD能去除大于70.0%,B/C由0.3上升到0.35。此案例说明,杨木BCTMP废水经过微电解法处理,不仅废水的色度能得到有效去除,且COD也被降低,并提高了可生化性。 2.铁碳微电解工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2.1铁碳微电解应用性特点 铁碳微电解工艺技术有多方面的优点:性价比高、适用范围广、操作维护便利及使用寿命长等。但是进一步的推广受到以下方面的限制: (1)铁屑结块与填料钝化。铁碳微电解处理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特别是微电解塔较高时,过大的底部铁屑压实作用让铁屑易结块并出现沟流等现象,处理效果因此大大降低。 (2)工艺成本较高。PH调节的繁琐操作和酸碱材料需求增加了此工艺的成本。此外,加碱中和时产生的废渣也需进一步处理。而填料需要的铁消耗速度快,需及时补充,运行成本因此进一步增加。 (3)难降解污染物去除不彻底。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将不能单独使用此工艺。

制药行业中膜法废水处理技术

使用膜污水处理法处理污水处理工作在高质量的环境要求下,能够弥补传统的工艺漏洞,还能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膜污水处理事实上有很多优点,例如适用性强、能耗低、净化程度高、成本低等优势,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接下来就和大家探讨下污水处理技术膜法的介绍以及在医药废水处理当中的应用。 1、概述 1.1膜法 由于污水处理技术普遍对于处理水的质和量都需要有适用性,并且要求成本低,所以膜法满足这种要求,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泥量,还能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泥丝进行控制。然而膜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对于水温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然都会引起膜自身的功能受到限制,还会导致膜活性下降以至于出现坏死的状况。 1.2膜法的特征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工业企业分布广,造成了污水量众多,但是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一直比较低。目前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已经因为效率低下被逐渐淘汰,膜法是现在广泛使用的现今处理工艺,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提高污水处理工艺,这样膜技术对于工艺技术还有工作环境有很高的要求。 2、医药废水处理的特征 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处理制药企业主要的废水涵盖了中药提取废水、抗生素废水还有化学制药废水这三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程度比较困难。我国在将近有5000家制药企业当中,每年生产的化工原料大约有1000多种,这当中,化学类药剂超出4000种。随着生产药物的产品和工艺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废水也存在着有机污染物种类复杂和浓度高等特征,导致水量变大比较大。因此,制药企业的废水处理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怎样掌握控制该类废水处理之后的稳定达标的经济合理还有技术可行的平衡点成为了非常大的难题。近些年来,对于我国生物制药行业有比较大的进步,生物制药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相比发达国家还是很大的差距。 制药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并且生产集中度较低,创新意识差,这也是导致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从生产工艺来看,药品可以分为制药和化学制药这两大部分。制药指的是利用植物等有机原料提炼制作成药物。化学制药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成的药品,并且化学制药使用中的辅料比较多,并且生产中采用的工序复杂,容易产生更多的废弃物。根据废水产生的过程,影响废水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就是生产工艺。这样会直接让废水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且药品在生产中会排出大量的废水,对水源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可以说制药废水主要涵盖了溶剂回收残液、废滤液还有废母液等。由于这类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所以酸碱性还有水温变化大,影响污水处理的稳定指标。 3、膜法在医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3.1接触转盘工艺 与其他将污水中杂质经过处理后从污水中脱离的污水处理方式,触盘工艺主要是通过在接触盘表面形成菌类微物,然后使得污水和微膜导致接触反应,并且在反应过程中达成净化。这种方法建设初期投入工程较大,因此受到了使用规模受到限制,但是此工艺环节简单,并且运行成本费用比较低,消耗较少。 3.2“高负荷滤池/固体接触”工艺(TF/SC) “高负荷滤池/固体接触”这项工艺污水处理过程中包含了几个主要环节,开始是污水进入处理厂后进行预处理,之后是初沉池,在初沉池中过滤掉过多的固体颗粒物后,污水便进入到滤池。滤池是通过碎石和塑料制品填料组成的高负荷滤池,由于污水与填料表面成长的微膜间隙接触,继而使得污水可以净化。污水依次经过滤池、固体接触池、絮凝沉淀池,末尾进行消毒出水。絮凝沉淀池中生成的回流污泥需要再次回到固体接触池进行新一轮处理。该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目前,制药企业生产废水由于其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高,尤其是生物化学和间歇性排放等特点,成为我国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不同的废水质量、数量、处理程度等。还要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这里,我们总结了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并与您分享。 医药废水,顾名思义,是由制药厂生产的中药片和西药。制药废水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药生产废水和各种洗涤洗涤废水制备工艺。 制药废水特点 药品生产过程决定了制药废水的特性。药品生产是通过化学合成技术和药用植物分离纯化获得的,由于药品种类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工艺复杂,原料种类繁多,原料生产工艺和中间体生产工艺严格控制原料和中间体的质量,原料净产量低,副产品多。其具有以下特点: 1.cod含量高。 2.废水中悬浮物浓度高(500~25000毫克/升); 3.成分复杂 4.生物毒性物质的存在; 5.硫酸盐浓度高 此外,制药废水还具有较高的色度、较高的ph波动性,废水中的残留抗生素能抑制微生物,这是有毒有机废水处理成本之一,难以处理。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常用的医药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化法、其他组合工艺。 由于医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医药废水的质量使得大多数医药废水单独采用生化法处理不能达到标准,因此生化前必须进行预处理。

一般设置调节池调整水质、水量和酸盐基度,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物理化或化学方法作为预处理技术,降低水中的漂浮物、盐分和部分化学需氧量,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物质,提高废水的可降解性,便于后续废水的生化处理。 一、【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一般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代谢、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和一些不溶性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物质来净化水。在当代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中,关键有好氧生物空气氧化、空气氧化降解和厌氧消化溶解等。生物解决技术性因其经济可行性和无二次污染而遭受愈来愈多的关心。 二、【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原料和化学工艺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净化废水的一种方法。 三、【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指污染物处理后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相转移实现技术的去除,常用的单元操作是萃取、吸附、膜技术、离子交换。 四、【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是指从粉末水中分离溶解物质或混浊物以改变废水成分的处理方法,如网格(筛分)、沉淀(沉淀砂)、过滤、微滤、气浮、离心(旋流)分离等。 目前,医药废水处理仍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上海优普公司根据废水的特性,结合生产实绩,分析制药废水的发生过程,开发了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

制药废水处理方案

1概述 1.1项目名称、地点 1.1.1项目名称 本工程项目主要针对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现有的产品结构、数量所排放的废水情况,改造原有的废水处理设施,使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的废水经处理后,出水可以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现为初步设计阶段。 本项目名称为: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污水处理场技改(扩容)工程。 1.1.2项目地点 本项目的工程地点:重庆市渝北区东南边的洛碛镇。 1.1.3项目简介 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是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属下的骨干企业,每天向长江排放未彻底治理的生产废水7000吨,排污量大,废水有机物浓度高。这些废水如不达标排放,必然会对纳废水体长江造成一定的污染,进而影响到长江下游水源水质。 长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河流之一,是我国的主要淡水水源补给河流之一。随着三峡大坝和三峡库区的建成,长江将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的水质将直接影响到长江两岸广大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随着长江流域治理力度的加大,国家对长江水质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到2005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2010年达到国家地表

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这就要求长江上游各污染源企业的污水必须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并使部分处理后的出水作杂用水使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新水用量。 该公司领导对环境保护历来十分重视,同时随着三峡库区的蓄水,国家相应政策法规也更加严格,治理污染的决心会更加坚定,如不进行技改扩容,公司一分厂势必面临被强制关停的局面,所以该项目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因此,该公司为加快污水达标排放处理进程,推进公司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制度,同时确保国务院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批复精神的贯彻落实,完成保护三峡库区及周边水资源环境的任务,决定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彻底的改扩建。 1.2设计依据 1.2.1国务院(国函2001147号)文“国务院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批复”; 1.2.2重庆市经济委员会文件(渝经投200252号)“关于申报重庆市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的通知” 1.2.3重庆市市环境保护局(渝环[2004]32号)关于重庆江北化肥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工业废水治理项目控制指标及执行标准的通知 1.2.4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的审查意见 1.2.5项目业主(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提供的相关资料; 1.2.6西南合成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污水处理场技改(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7渝经资源[2004]48号文关于西南合成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污水处理场

电解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化学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班级:化工1306 姓名: 学号: 2016.05.25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水污染问题就在不断发展的过程被暴露了出来,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都是主要危害环境的物质,这些污染物的处理就成了解决此类污染的重点。某些污水如印染废水,化学工业污水等,这些废水的特点是色度高,cod值高,含盐量大,不适合生化处理,所以采用了电化学法处理。本文根据两类废水的处理阐述了一些电化学处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电化学法染料废水化工废水微电解法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 as peopl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s exposed out. Organic compounds and heavy metals in water are the main hazardous to the environment, dealing with these polluta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olving such pollution. Some sewage, wastewate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wastewater, sewage and other chemical industry is high color, cod value is high, a large amount of salt, is not suitable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 So using an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Based on the two type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set forth some specific electrochemical process. Keywords: Electrochemical Dyeing Wastewater Chemical Wastewater micro-electrolysis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

定义: 微电解是指低压直流状态下的电解,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同时电解产生可灭菌消毒的活性氢氧自由基和活性氯,且电极表面的吸附作用也能杀死细菌。 在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中,微电解技术正日益受到重视,并已在工程实际中。 [1] 废水的铁内电解法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铁-碳颗粒之间存在着电位差而形成了无数个细微原电池。这些细微电池是以电位低的铁成为阴极,电位高的碳做阳极,在含有酸性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反应的结果是铁受到腐蚀变成二价的铁离子进入溶液。对内电解反应器的出水调节PH值到9左右,由于铁离子与氢氧根作用形成了具有混凝作用的氢氧化亚铁,它与污染物中带微弱负电荷的微粒异性相吸,形成比较稳定的絮凝物(也叫铁泥)而去除。为了增加电位差,促进铁离子的释放,在铁-碳床中加入一定比例铜粉或铅粉。 如果要让铁碳床有分解有机大分子能力,一般需要加入过氧化氢,酸性废水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形成Fenton试剂,生成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将大部分的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形成小分子有机物等。同样,反应要在酸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根据工程试验,铁碳床微电解刚开始的效果很理想,特别是处理酸性的有机废水。传统上微电解工艺所采用的微电解材料一般为铁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碱活化,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钝化板结,又因为铁与炭是物理接触,之间很容易形成隔离层使微电解不能继续进行而失去作用,这导致了频繁地更换微电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还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另外,传统微电解材料表面积太小也使得废水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增加了吨水投资成本,这都严重影响了微电解工艺的利用和推广。

污水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特点比较

污水厌氧生化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特点比较(优缺点)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的过程。在不充氧的条件下,厌氧细菌和兼性(好氧兼厌氧)细菌降解有机污染物,又称厌氧消化或发酵,分解的产物主要是沼气和少量污泥,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和好氧生物处理后的污泥。 1、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 ⑴容积负荷高,典型工业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污泥负荷(F/M)为~(kgMLVSS?d),是好氧工艺污泥负荷~(kgMLVSS?d)的两倍多。在厌氧处理系统中,由于没有氧的转移过程,MLVSS可以达到好氧工艺的5~10倍之多。厌氧生物处理 /(m3?d),而好氧生物处理有机容积负荷只有~有机容积负荷为5~10kgBOD 5 (m3?d),两者相差可达10倍之多。 ⑵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厌氧生物处理的有机负荷是好氧工艺的5~10倍,而合成的生物量仅为好氧工艺的5%~20%,即剩余污泥产量要少得多。好氧生物处 产生的污泥量为250~600g,而厌氧生物处理系统每处理理系统每处理1kgCOD Cr 产生的污泥量只有20~180g。且浓缩性和脱水性较好,同时厌氧处理过1kgCOD Cr 程可以杀死污水和污泥中的一部分寄生虫卵,即剩余污泥的卫生学指标和化学指标都比好氧法稳定,因而厌氧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简单,可以减少污泥处置和处理的费用。 ⑶厌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较少,仅为好氧工艺的5%~20%,因而处理氮磷缺乏的工业废水时所需投加的营养盐量就很少。而且厌氧微生物的活性比好氧微生物要好维持得多,可以保持数月甚至数年无严重衰退,在停运一段时间后能迅速启动,因此厌氧反应器可以间歇运行,适于处理季节性排放的污水。 因为曝气要耗电~1kWh,而厌氧生物处理 ⑷好氧微生物处理每去除1kgCOD Cr 就没有曝气带来的能耗,且处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污水时不会产生泡沫等问题,不仅如此,每去除1kgCOD 的同时,产生折合能量超过12000kJ的甲烷气。 Cr ⑸好氧处理的曝气过程可以将污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吹脱出来而产生大气污染,厌氧处理不存在这一问题,同时可以降解好氧工艺无法降解的物质,减少氯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word版下载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产生的污水因其污染物多属于结构复杂、有毒、有害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工业污水还呈明显的酸、碱性,部分污水中含有过高的盐分药厂。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一、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 1.物化处理 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氨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 1.1混凝法 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水质处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制药废水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如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等用于中药废水等。高效混凝处理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混凝剂。近年来混凝剂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发展,由成分功能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刘明华等以其研制的一种高效复合型絮凝剂F-1处理急支糖浆生产废水,在 pH为6.5,絮凝剂用量为300 mg/L时,废液的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7%、96.4%和87.5%,其性能明显优于PAC(粉末活性炭)、聚丙烯酰胺(PAM)等单一絮凝剂。 1.2气浮法 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新昌制药厂采用CAF涡凹气浮装置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适当药剂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 1.3 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武汉健民制药厂采用煤灰吸附-两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其废水。结果显示,吸附预处理对废水的COD去除率达41.1%,并提高了BOD5/COD值。 1.4 膜分离法

制药厂污水处理方案

制药厂污水处理方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制药有限公司50m3/d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某制药厂有限公司50m3/d废水处理工程 目录

1 概述 项目背景 某制药厂有限公司是从事西药原料药的生产企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企业已初具规模。多年来,公司一直重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随着国家对新药研发行为的整顿和规范,新药研发的难度和研发成本将越来越大,研发周期越来越长。同时,国家从政策上限制低水平重复,鼓励原创新药的研制,提高了新药研制门槛,鼓励企业采用技术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因此,随着国家药品注册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企业的新药研究的战略思路和品种的发展方向需重新审视和规划。 某制药厂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头孢地尼、盐酸头孢甲肟、阿戈美拉汀、米力农、盐酸纳美芬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工艺产生的废水经过蒸发浓缩除去其中的水,浓缩后的釜残作为危险品废物处理。所产生的污水主要为设备清洗水和冲刷地坪水以及生活用水。 公司受某制药厂有限公司委托,并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要求和数据,同时与业主进行了讨论,结合公司多年的水处理经验,编制设计方案如下,供有关部门评审。设计单位概况 设计依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电化学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电化学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 姓名杨振宇 系(部)环境工程与化学系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吴长航 2013 年 6 月 2 日

电化学法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的研究 摘要 鉴于生活污水处理存在设备复杂、残留物浓度过高等问题,采用电化学法对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电化学法在水处理中的反应原理,以及其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性强、环境兼容性好等优点。实验以IrO2 - Pt / Ti惰性电极为阳极,铜片为阴极,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氯离子浓度对污水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得出当电流密度为30 mA/cm2,极板间距为2 cm,氯离子浓度为200mg/L时为最佳去除工况,这时氨氮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国家要求的生活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同时提出了电化学法处理生活污水还需要解决能耗大、工业化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电化学法,生活污水,去除率,氨氮

The Research on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Sewage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that the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complex and residue concentration is too high,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in water treatment, and it has simple operation, automatic strong sex, as well as goo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As IrO2-Pt / Ti inert electrode is for anode, copper cathode, respectively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density, plate spacing, the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n wastewater. Experiment when the current density of 30 mA/cm2, plate spacing is 2 cm, the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of 200 mg/L when is the best working condition of removing, then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s highest, up to the national request of sewage secondary emission standards. Proposed the electrochemical method deal with sewage also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etc. KEY WORDS: Electrochemical method, Sewage, Removal, NH4-N

污水处理中微电解的原理

微电解技术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的工艺,同时又被称为内电解法。在不同点的情况之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生产的一点二伏的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点解处理,从而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当系统桶水之后设备中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作用空间中构成一个电场。 微电解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于废水进行处理。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处理的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要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本工艺用于难降解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可以大幅度的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可以对氨氮的脱除具有很好的效果。传统上的微电解工艺所采用的微电解材料一般为铁屑和木炭,使用之前要加酸碱活化,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钝化板结,同时又因为铁与碳是物理接触,所以他们之间很容易形成隔离层使微电解不能继续进行而失去作用,这就导致了频繁的更换为电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同时还影响了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 二、铁碳微电解原理铁炭填料反应原理(即铁炭填料处理高难度工业有机废水原理): (1)电子流动:利用铁元素和碳元素之间的电位差,铁元素与碳元素之间存在一个自然地的电位差。当铁碳填料浸泡在废水溶液中的时候,废水溶液充当导电溶液,废微电解填料价格多少水中的污染物质充当电解质。在铁碳之间自然电位差形成的微弱电场之下,铁会释放出电子,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之下由阳极向阴极移动。电子在移动的过程中会有穿过污染物质的概率,特别是长链物质或者是含有苯环的物质被电子穿过的概率更高。长链物质或者是含有苯环物质的碳链是通过成对电子相互连接的,当溶液中的单个电子穿插的时候,单个电子就会被碳链中的成对电子吸引住,从而微电解填料价格多少形成3电子结构,而这种3电子结构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结构,存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这种3电子结构就会自动爆炸,从而长链物质被分成2段。电子继续穿插,锻炼之后的碳链又会被分割,这样碳链就会越来越短。这样难降解物质就会转化为容易降解的物质。同时能够降低COD。 (2)还原性:当铁碳填料浸泡在废水溶液中的时候,作为阳极的铁会失去电子从而变成铁离子,新生成的铁离子具有非常强的还原性,可以将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进行还原反应。 (3)氧化性:电子在废水中穿插的时候,也会穿过水分子,水分子被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氢自由基、氧自由基、和氢氧自由基,这些新生态的自由基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彻底降低COD。 (4)电泳:电子在废水中运动的时候会吸附带微电解填料价格多少正电的污染颗粒,吸附在电子上面的污染物质运动到阴极之后会被中和然后就会沉到底部被除去。 (5)絮凝作用:铁失电子之后会形成铁离子,新生态的铁离子再加入碱液之后会形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是良好的絮凝剂,可以吸附废水中的大量有机物絮凝沉淀。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与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条件.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与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条件 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 过程: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通过代谢活动,约有三分之一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其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约有三分之二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细胞质),即进行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后者就是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增长部分,通常称其剩余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又称生物污泥。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生物污泥经固—液分离后,需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处置。 优点: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所以,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浓度小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 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分为三部分进行:部分转化为CH4,这是一种可燃气体,可回收利用;还有部分被分解为 CO2、H20、NH3、H2S等无机物,并为细胞合成提供能量;少量有机物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的组成部分。由于仅少量有机物用于合成,故相对于好氧生物处理法,其污泥增长率小得多。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此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但通过对新型构筑物的研究开发,其容积可缩小。此外,为维持较高的反应速度,需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就要消耗能源。 对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BOD5≥2 000mg/L)可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

绿色环保型技术──电解法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11.23

题目 绿色环保型技术─ 电解法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摘要:阐述了水污染的危害,介绍了电解法处理废水的优点、分类及原理。介绍了电解法在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含油废水的处理,医院废水,餐饮废水,电极–生物滤池法处理城市污水,工厂矿山含氰废水的处理,以及废水的脱氮处理。 关键词:原理;废水处理;电解;应用 Abstract:The hazard of water pollution was expatiated.The advantages,classification and principle of electrolytic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wer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lysis to the treatment of leachate from garbage landfill、night soil wastewater, hospital and restaurants,municipal waste ,the factory mine bearing cyanide wastewater and the nitrogen wastewatert. Keywords: principle; electrolysis; waste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

目录 1.前言 (4) 2.电解法处理废水的原理 (4) 3.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应用 (6) 3.1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 (6) 3.2 工厂矿山含氰废水的处理 (7) 3.2.1 电镀工厂含氰废水的处理 (7) 3.2.2 电解法处理含氰镀铜废水 (7) 3.2.3 用电解法从富集氰化废液中回收铜 (7) 3.3 废水的脱氮处理 (8) 3.3.1 废水的反硝化脱氮处理 (8) 3.3.2 对核废水中的NO3?进行电解脱氮 (8) 3.4 含油废水的处理 (8) 3.4.1 油田废水电解杀菌 (9) 3.5 医院污水处理 (9) 3.6 餐饮废水的处理 (9) 3.7 电极–生物滤池法处理城市污水 (10) 3.8 电化学法处理回用水 (10) 4.电解法技术处理废水的前景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铁碳微电解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微电解法 技术概述: 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电解法、铁屑过滤法等。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及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并使用废铁屑为原料,也不需要消耗电力资源,使得该工艺技术自诞生开始,即在美、苏、日等国家引起广泛重视,已有很多的专利,并取得了实用性的成果。该工艺是20世纪70年代应用到废水治理中的,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已有不少文献报道。特别是近几年来,进展较快,在印染、造纸、电镀、石油化工废水以及含砷、含氰废水治理方面相继有运行报道。 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 、Fe2 + 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 进一步氧化成Fe3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

氧化- 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该工艺用于难降解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可对氨氮的脱除具有很好的效果。 传统上微电解工艺所采用的微电解材料一般为铁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碱活化,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钝化板结,又因为铁与炭是物理接触,之间很容易形成隔离层使微电解不能继续进行而失去作用,这导致了频繁地更换微电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还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另外,传统微电解材料表面积太小也使得废水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增加了吨水投资成本,这都严重影响了微电解工艺的利用和推广。 铁碳微电解填料是目前处理印染、电镀、造纸、医药、硝基苯、苯胺、有机硅、印刷线路板、焦化、畜牧、双氧水化工、石油化工、橡胶助剂化工以及含苯环化工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 但是传统的微电解填料(铁屑+碳粒)有板结缺陷。 由我公司研发的铁碳微电解填料,突破了传统填料板结钝化的瓶颈,使得铁碳微电解技术被冰封之后重新得以推广。 铁碳微电解填料通过13000摄氏度的严格控温技术将铁及金属催化剂与炭包容在一起形成架构式铁炭结构。 ①此结构铁与炭永远是一体,不会像铁炭组配组合容易出现铁与炭分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ang Mingxia,Ding Naichun,Feng Xiaohuan,Guan Weishe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An University,Xi’an Shanxi 710061) Abstract: The characters of the effluent from the medicine production were described. And some popular disposal technologies used in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were introduced,such as physicochemical disposal process,chemical disposal process,bio-chemical disposal process,and other combined process. The applied characteristics and drawbacks of different methods were commentated. Finally how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process was discussed,and the cleaner production and recovery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ere also put forward. Keywords: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gress Recovery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 1 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 1.1 物化处理 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氨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 1.1.1 混凝法 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水质处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制药废水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如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等用于中药废水[1,2]等。高效混凝处理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混凝剂。近年来混凝剂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发展,由成分功能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3]。刘明华等[4]以其研制的一种高效复合型絮凝剂F-1处理急支糖浆生产废水,在pH为6.5,絮凝剂用量为300 mg/L时,废液的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7%、96.4%和87.5%,其性能明显优于PAC(粉末活性炭)、聚丙烯酰胺(PAM)等单一絮凝剂。 1.1.2 气浮法

污水处理厌氧部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原理 废水生物处理有“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或“好氧生物”加“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指这类生物必须在有分子态氧气(O2)的存在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主要包括大部分微生物、动物以及我们人类;“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如厌氧细菌、酵母菌等。 一、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早期又被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机物分解并产生CH4和CO2的过程。 (一)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基本生物过程——阶段性理论 1、两阶段理论: 20世纪30~60年代,被普遍接受的是“两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发酵阶段,又称产酸阶段或酸性发酵阶段;主要功能是水解和酸化,主要产物是脂肪酸、醇类、CO2和H2等;主要参与反应的微生物统称为发酵细菌或产酸细菌;这些微生物的特点是:1)生长速率快,2)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温度、pH等)强。 第二阶段:产甲烷阶段,又称碱性发酵阶段;是指产甲烷菌利用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将其转化为CH4和CO2;主要参与反应的微生物被统称为产甲烷菌(Methane producing bacteria);产甲烷细菌的主要特点是:1)生长速率慢,世代时间长;2)对环境条件(温度、pH、抑制物等)非常敏感,要求苛刻。

2、三阶段理论 对厌氧微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后,发现将厌氧消化过程简单地划分为上述两个过程,不能真实反映厌氧反应过程的本质; 厌氧微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产甲烷菌是一类十分特别的古细菌(Archea),除了在分类学和其特殊的学报结构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产甲烷细菌只能利用一些简单有机物作为基质,其中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一碳物质如甲酸、甲醇、甲基胺类以及H2/CO2等,两碳物质中只有乙酸,而不能利用其它含两碳或以上的脂肪酸和甲醇以外的醇类; 上世纪70年代,Bryant发现原来认为是一种被称为“奥氏产甲烷菌”的细菌,实际上是由两种细菌共同组成的,一种细菌首先把乙醇氧化为乙酸和H2(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