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和教育资料

合集下载

教育学心理学资料大全

教育学心理学资料大全

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学科。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

教育问题: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改革等。

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2. 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科。

学习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教育成果和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3.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有斯金纳、巴甫洛夫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内部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和意义,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杜威等。

4. 发展心理学理论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通过感觉和运动探索世界,发展基本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

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进行思维,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和具体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进行逻辑思维,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5. 教育评价方法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和困难,为教学提供依据。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6.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辅导:了解学生心理需求,提供个别化辅导和支持。

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心理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7.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课堂管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管理学生的行为和情绪。

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主动学习。

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翻译为《雄辩术原理》),但比中国古代的《学记》要晚300多年。

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

标志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

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

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 “白板说”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德国教育理论家,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完整教育学体系的著作。

赫尔巴特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

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

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赫:教材教师课堂杜:经验儿童活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H. A. Kahpoba, 1893-1978)主编的《教育学》于1939年出版。

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

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

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了解和应用教育心理学原理,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并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人类的思维和学习过程。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的思维能力在不同的阶段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例如,儿童在幼儿期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识世界,到了学龄期则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材,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动机理论动机理论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和动力来源。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认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人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以指导教学活动。

例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响应形成的习惯。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合作来构建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引导,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四、情绪和情感理论情绪和情感理论研究人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发展。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学生的情绪。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和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五、个体差异理论个体差异理论研究人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

教育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

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1.发展原理:发展原理指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规律。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连续的过程,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基于发展原理,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之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求。

2.学习原理:学习原理研究个体如何获取、组织和运用知识和技能。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通过刺激和反馈来培养学生的习惯和技能;认知学习理论则关注学生如何主动参与学习,建构和修改自己的知识结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实现的。

基于学习原理,教育者应提供合理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3.教学原理:教学原理涉及到教师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其中,灵活性原则、逐步推进原则和参与原则是三个重要的教学原理。

灵活性原则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逐步推进原则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达到学习目标;参与原则提倡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适应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4.评价原理:评价原理关注如何准确测量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发展水平。

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如标准化测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评价原理强调评价应该多样化、全面化和具有参与性。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特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并与学生共同反思和改进。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发展原理、学习原理、教学原理和评价原理。

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原理,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学习过程,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心理学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心理活动是指人类在感知、思维、感情和意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精神活动。

心理过程是指人类在感知、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等方面的一系列过程。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它既包括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也包括群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

理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逻辑推理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等。

4.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

它从最初的哲学思考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1.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接受和反映,而知觉是指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2.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人类通过感知、认知和行为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记忆是指人类在学习过程中对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保存、提取和再认。

3.情绪与动机:情绪是指人类个体在面对特定事物或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动机是指人类在追求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时的内在驱动力。

4.认知与智力:认知是指人类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

智力是指人类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能力。

5.个体差异与个人发展:个体差异是指每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和倾向。

个人发展是指人类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过程和变化。

6.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社会心理是指人类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行为。

人际关系是指人类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互作用和交流过程。

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教育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它既包括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研究,也包括教育实践和改革的应用。

2.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一门专门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帮助人类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科。

2024年教育心理学培训资料

2024年教育心理学培训资料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情感、价值 观和自我实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 学习是个体自我发展和实现的过程。
自我实现教育
鼓励学生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提供多元 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支持学生探索自己 的兴趣和潜能。
教育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价值观教育
2024年教育心理学培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1-27
contents
目录
• 教育心理学概述 • 认知发展与教育 • 情感发展与教育 • 学习理论与教育应用 • 心理健康与教育 • 教师心理与教育
01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 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旨在 揭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师生互动 等方面的心理现象和本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 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个案法
对个别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了 解其心理特点和问题,提出针 对性的解决方案。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 ,收集有关学生心理活动的资 料。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 象进行观察和测量,以验证假 设或探究因果关系。
知识整合
指学生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重组,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的过程。教育心理学提倡知识 整合,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综 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心理健康与教育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态, 具有积极的心态、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学习、教学、发展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动机以及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环境等。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介绍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认知发展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来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观察和模仿能力,例如师徒教学、观摩学习等都是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教学策略。

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根据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的特点,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

例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师可以提供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馈机制来形成特定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供明确的目标,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加强或削弱某种行为。

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者是积极主动的,通过个体的思考、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来获得新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合作、讨论和探究,以促进知识的建构。

三、教学策略1. 多元智能教学: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类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式。

例如,结合视觉、听觉、运动等多种智能类型来设计教学活动。

2.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例如,在学习英语口语时,可以设置一些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对话实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个别训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研究了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育心理学同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四、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二)实践: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教育性原则八、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国:儒家的《学记》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教学相长”西方: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桑代克(Thorndike)(美):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加涅——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的概念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第三章学习心理概述一、学习的一般含义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由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发生学习由经验的获得并引起相应的行为变化而体现二、学习的定义广义的学习:定义: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理解: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②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③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定义: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理解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①内容:简介经验为主②方式:以语言为中介③性质:有目的、积极主动理解二:学生的学习特点①掌握简介经验②在教师指导下③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四、学习的分类(一)、我国传统的学习分类法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二)、西方的学习分类法1加涅的分类法①从学习水平(复杂程度)分: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合、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②从学习结果来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第四章联结派学习理论第一节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一、基本观点1、学习的实质: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2、学习的过程: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而建立。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点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重要概念、相关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主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特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学科,它重点研究人的学习、发展、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

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特点是应用性强、实用性强。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

初期阶段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将教育与认知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中期阶段的代表人物是维果茨基,他提出了“文化历程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阶段的代表人物有班杜拉、艾略特、加德纳等,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包括: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

这些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引。

4.教育心理学的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5.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涉及到教育目标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评价等方面。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6.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学习、发展和教育过程,从而更好地实施教育。

7.教育心理学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教育心理学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包括:教育多元化、技术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教育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将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旨在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和教育管理。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是教育者在实践中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下面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几个基本原理。

一、个体差异原理个体差异原理是指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智力、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智力较高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性任务;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

二、发展原理发展原理是指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认知和情感特点。

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例如,在幼儿园阶段,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社交能力;在中学阶段,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动机原理动机原理是指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是受到动机驱动的。

教育者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并主动参与其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者可以采用奖励和赞扬的方式,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同时,教育者还可以设计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认知原理认知原理是指学生的学习是通过认知过程来实现的。

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育者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如记忆方法、思维导图等;同时,教育者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情感原理情感原理是指学生的情感状态对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例如,教育者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关爱和支持;同时,教育者还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

六、社会文化原理社会文化原理是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

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

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教育学和心理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它们共同关注人的学习、发展和行为,并且相互借鉴、促进彼此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本与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的经典著作,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两个学科的重要理论和实践。

一、《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由王铁成、李永华合著的一本教材,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它将心理学原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探讨了学习与记忆、发展心理学、智力与才能、个性与行为、教育评价等重要内容。

这本书适合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阅读,对于理解学生心理和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由贝尔纳黛特·贝尔斯和罗伯特·西格尔合著的一本经典著作,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道德发展。

它探讨了儿童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指导。

这本书适合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阅读,对于理解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学习的心理学》《学习的心理学》是由戴维·奥斯特因合著的一本经典著作,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它讨论了学习的条件反射、习得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不同的学习理论,并对学习策略、记忆和思维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本书适合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阅读,对于理解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是由戴维·伯卡、罗伯特·斯拉文斯基合著的一本经典著作,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教育实践建议。

它讨论了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发展、教学方法与策略等重要内容。

这本书适合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阅读,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帮助。

五、《心理与教育》《心理与教育》是由陈鹏飞合著的一本著作,该书综合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学习动机等心理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教育干预策略。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超全版)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超全版)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学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教育基础知识要点(心理学部分) (1)

教育基础知识要点(心理学部分) (1)

请勿转发或上传到网上!仅供参考!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1.心理过程(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1)认识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2)情感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3)意志过程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2.个性心理(个体身上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的萌芽1. 灵魂论2. 人性论(二)心理学的产生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之父”(三)心理学的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要素.心理学应该通过实验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要素。

研究方法为内省法,依靠被试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2. 机能主义心理学: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并非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体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华生心理是一个黑箱,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有机体的行为是主动选择和适应的结果.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5. 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奈瑟《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内部的认知活动。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活动和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教学、教育评价等。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规律。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经历着不同的认知阶段,如感知阶段、操作阶段、符号阶段等。

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习理论学习是教育的核心过程,学习理论研究了学习的机制和规律。

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实现的。

而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皮亚杰则强调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教育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来设计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的情感状态会影响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育实践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育者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教育心理学为教育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促进了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心理学还关注个体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教育过程。

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学习模式和教育行为都会产生影响。

在跨文化教育中,了解社会文化因素对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者需要在教学中考虑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旨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并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目标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教学和评估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关系的科学。

其主要目标包括提升学习效果、优化教学策略、理解学生行为以及设计有效的教育计划。

通过对心理学原理的应用,教育心理学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个体能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

二、学习理论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不同的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一过程。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则侧重于内部认知过程,强调学习者如何处理信息。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认知能力。

例如,具体运算阶段(7岁到11岁)时,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仍依赖于具体事物。

此理论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也指导教师如何设计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活动。

3. 建设主义学习理论建设主义强调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学生在潜在能力和实际能力之间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设计适当的挑战性任务,以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与探索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 learning,这种教学理念日益受到重视。

三、动机与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动机和情感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们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1. 学习动机2. 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包括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以及同伴关系所抱持的情感态度,如好奇心、自信心、焦虑感等。

这些情感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与成就水平。

例如,焦虑过高可能会导致考试表现不佳,而良好的班级氛围则有助于提高学生情绪稳定性。

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33.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这种学习不仅有利于学好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创造精神。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组织或处理教学内容。学校的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成各种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结构,并以所学材料的最佳顺序去安排这些结构。
34.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贡献:它对于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值得重视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学方面来。
32.布鲁纳的观点:所谓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它可以通过一个人所发展的编码体系从三种表象模式的每一种模式中表现出来。人的编码系统是在学习过程中构成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活动,才使人们弄懂了所觉察到的一大堆杂乱的事实。人们通过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思维活动过程,从几乎数量无限的可区别的物体和事件中,去选择那些具有某种共同之处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或看作一个单独的种类,或看作容易处理的若干类型。可以说学习过程就是认知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的概念化或类型化过程,经过多次所形成的编码系统是有层次的,它在众多同类事物的基础上形成更概括、更抽象的概念。
45.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46.概念学习:是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47.命题学习分三种: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学习。48.总括学习: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49.语言意义的获得:对个体来说,语言有本民族语言和外语,两者都有句法学习问题。因此,语言意义的获得,包括学习句法、学习阅读和学习外语三个方面的问题。
53.发现学习的特点:①发现较早②学习内容不是现成的结论③教师呈现学习材料,采取间接提供方式④学习过程较为复杂⑤它适合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学生的初级概念的学习,适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育心理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心理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了解研究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和促进学生的研究发展。

以下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1. 发展理论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之一。

它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轨迹,关注他们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变化。

根据发展理论,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他们的需要和能力。

2. 研究理论研究理论是研究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产生机制的领域。

不同的研究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模型,如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研究理论和社会文化研究理论等。

教育者可以根据研究理论的原理来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

3.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提出的指导教学实践的原则。

例如,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知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将知识和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关联,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概念图谱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教学原则可以提供教师指导学生研究的基本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 评估与测量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评估与测量。

通过科学的测量和评估方法,可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情况。

这些评估结果可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困难之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支持。

5. 教育心理学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例如,教育者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来设计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评估、提供学生支持等。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满意度。

总结起来,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提供了指导教育实践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原理和方法来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其全面发展。

心理学原理教案

心理学原理教案

心理学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心理学原理的定义和作用;2. 熟悉常见的心理学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情境中;3. 学会通过心理学原理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指的是描述和解释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定律。

通过研究和应用心理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2. 常见的心理学原理(1) 认知原理:认知原理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语言等方面。

例如,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常常受到注意偏见的影响,会更容易注意到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信息。

(2) 情感原理:情感原理研究人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例如,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愉快时更容易接受风险和变动。

(3) 学习原理:学习原理研究人类的学习和记忆过程,包括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等。

例如,通过奖励可以加强行为,通过惩罚可以减少不良行为。

(4) 社会心理学原理:社会心理学原理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

例如,人们往往会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表现出从众行为。

3. 应用心理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比如,商业广告可以利用认知原理中的注意偏见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学习原理中的奖励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心理学原理的概念、定义和作用。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原理的具体应用。

3. 讨论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心理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一个生活场景或问题,激发学生对心理学原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心理学原理的定义、作用和分类,并给出相应的实例说明。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种心理学原理,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讨论和应用分析。

4. 汇报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分析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原理与教育》复习题专题一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

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的。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反映。

无意识:是指潜伏于意识阈限之下的,通常难以被觉知的一种意识状态。

二、简答题心理学研究中有哪些基本观点?(一)结构主义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意识,是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对心理学的贡献,他对感觉心理学的贡献最大。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研究对象:意识和“意识流”。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研究方法:认为不应该局限在实验室,还可用观察法、测验法和文件调查法。

贡献:机能主义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发展进程。

(三)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对象:格式塔(Gestalt)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他们认为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并不合理,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所以,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以矩形为例。

贡献:心理学在知觉、思维、学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现在心理学知觉方面的研究还具适用性。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对象:是能够客观观察与测量的外显行为而不是意识经验。

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

(五)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动力:本能;人格结构与冲突;3.人格发展与健康(六)认知心理学认知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指知觉、记忆、注意、言语、思维。

认知心理学就是探索人们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学问。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诸如:价值、生活责任、生命意义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

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

*心理学研究有哪些基本方法?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心理学研究要遵循怎样的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2.设计阶段3.实施阶段4.总结阶段三、论述题*结合自身学习心理学的实际,谈谈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心理学研究的理论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心理现象的描述达到揭示心理现象的机制和规律并构建系统理论的目标。

心理学研究的应用目的就是运用系统的心理学原理、规律和基本知识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不同领域的社会实践服务。

专题二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心理发展:从广义上说,人的心理发展这一定义的外延很广,个体心理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发展之中。

从狭义上讲,心理发展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即由经验和学习所产生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变化。

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

重要他人可区分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二、简答题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1.反抗性与依赖性2.闭锁性与开放性3.勇敢和怯懦4.高傲和自卑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一)高中生智力的发展是逻辑思维占主导(二)高中生个性的发展越来越成熟1. 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2. 价值观的确立3.自治需求三、论述题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重要他人有哪些?他们对自己成长有什么影响?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

重要他人可区分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专题三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有意注意:即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即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简答题注意有哪些基本功能?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如何识别人们的注意状态?(一)适应性动作的出现。

(二)无关动作的停止。

(三)呼吸活动的变化。

如何衡量一个人注意水平的高低?1.注意范围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三、论述题注意有什么规律?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些规律?规律:1.无意注意的规律刺激本身的特点和人的主观状态2.有意注意的规律 3.注意转化规律应用: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避免无意注意的消极作用。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习的自觉性。

培养稳定的间接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严密组织课堂教学,合理使用教学调控。

锤炼意志力,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换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根据引起无意注意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当有意注意不稳定时,就要使课堂内容更有趣、生动、新异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4.注意的外部表现在教学中的作用中学生注意力发展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中学生注意力?特点:1.注意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2.注意的品质发展迅速培养方法:1.培养广泛兴趣2.养成良好注意习惯3.进行注意品质的自我训练4.保持良好身心状态5.营造有利于注意的心理环境专题四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二、简答题知觉有哪些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1.学习与经验的影响2.知觉的观点差异3.知觉中的动机因素三、论述题感知觉有哪些规律?教学中如何应用这些规律?规律:目的律、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调节律、协同律应用:1.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 2.运用对象与背景的差异律 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律 4.运用感知觉间的组合律 5.运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奇律 6.运动感知主体的动机律 7.运用感知觉的理解律 8.运用不同感知觉间的协同律。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

观察的过程以感知为基础,但并不是任何感知都可称为观察。

真正的有效的观察过程既包含感知的因素,也包含思维的成分,如果在观察过程中,不注意锻炼思维能力,那么观察只能是笼统、模糊和杂乱的,既不可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更不可能做出科学的判断。

培养方法:观察目的性训练、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准确性训练、观察分析力训练、观察重点训练、观察积累训练。

专题五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1.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经验过的事物”是指感知过(看过、听过、嗅过、尝过、触摸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操练过的动作、采取过的行动等的总和。

2.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一般30秒。

3.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

二、简答题遗忘理论主要有哪些?1.衰退理论2.干扰理论3.提取失败理论4.动机遗忘理论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内容是什么?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

三、论述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观点,应该怎样复习更有利于记忆?*结合学习实际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学习实际谈谈如何让中学生的记忆保持的更长久?*结合学习实际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记忆的提取能力?专题六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1.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认识。

区别于感觉、知觉、记忆。

2.聚合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活动。

3.发散思维:在一个目标的导引下,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各种信息,产生出大量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的思维活动。

4.创造性思维:对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提出新颖、独特的方案或程序,并有新的思维成果出现的思维活动5.想象:是对一类事物具有的共同属性或特征的认识。

6.心理定势:心理定势又叫心向,是指由先前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对后继实践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

它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二、简答题*问题解决包括哪些环节?第一,发现问题;第二,表征问题;第三,联想与匹配;第四,反思结果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有哪些?算法式策略、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打绳结)爬山法、类比策略。

创造性思维有哪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①联想思维②直觉思维③灵感思维。

*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征?新颖独特性、价值性、跳跃性、综合性、敏锐性。

创造性思维要经历哪几个基本阶段?准备期、酝酿期、顿悟期、验证期。

想象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粘和、夸张、拟人化、典型化、假想法。

三、论述题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1)问题的表征水平;(2)心理定势;(3)功能固着;(4)动机强度(5)表象中学生思维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如何针对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基本特点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2.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仍然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3.思维的元认知能力迅速发展4. 创造性思维发展进入关键期。

1.强化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十年定律”。

2.铸塑创造性人格,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

3.掌握创造性思维策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法宝。

创造性思维策略主要有:⑴集体激励策略。

⑵类比思考策略。

⑶对立思考策略。

⑷转换思考策略。

⑸移植思考策略。

⑹分合思考策略。

4.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进行创造性思维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5.营造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保障。

*结合自身学习实际谈谈如何针对问题解决进行教学?1.对学生构建良好问题空间的教学策略第一,准确理解问题表述第二,深入把握问题题意第三,正确判断问题类型2.对学生在问题空间搜索的教学策略第一,有效利用迁移的积极作用,防止定势的消极影响第二,灵活运用解题策略第三,抱持对问题解决的积极心态3.对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反思的教学策略第一,反思问题解决过程第二,反思问题解决方法第三,反思问题解决经验专题八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1.动机:是指能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并使之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2.内在动机:指由内在因素引起的,即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动机。

3.外在动机:是指由外在因素引起的。

个体追求的奖励来自动机活动的外部,即不是活动成功的本身,而是活动成功所带来的活动之外的报酬或奖励。

4.归因:二、简答题动机有哪些功能?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功能4.调节功能动机对学习活动有怎样的影响?1、动机对学习有推动作用2、学习对动机有影响作用3、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复杂影响*简述动机激发的过程内部状态:需要和内驱力外部条件:目标、诱因和强化物*简述奥苏伯尔内驱力理论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明确学习目的 ;(二)激发学习内驱力 ;(三)促进动机转化(四)强化成就动机 ;(五)学会正确归因 ;(六)学会自我激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