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部控制制度研究
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有关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失真、经营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诸如我国巨人集团的倒塌。亚细亚的衰败,震惊中外的琼民源、银广厦事件的发生,乃至美然公司的破产等等这些现象,无不与企业部控制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完善企业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企业部控制制度
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按其作用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部会计控制
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部控制。其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例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就是一种部会计控制,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
(二)部管理控制
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部控制。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例如,企业单位的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就属于部管理控制。
二、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一项管理方式,是企业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它集中体现着现代企业管理所有职能和管理的全部要求。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基础是管理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建立部控制制度对各级管理部门保护本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
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国家财经纪律和本单位所定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现行企业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控认识不足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对于国有企业,只是一味地批评计划经济制度管理得太严太死,因此在改革中十分重视经济权利的下放,然而,却淡漠了经济活动部的至关重要的控制机构,甚至连国有企业多年来积累的部控制经验也都给放掉了。事实上,并非所有企业都只是靠宏观体制的改革才能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微观领域的改革不能滞后于宏观体制的改革,这也许正是为什么有的企业在改革中充满了生机,而有的企业却被市场所淘汰的原因所在。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有些国有企业对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化操作就行,不必考虑是否先进。二是虽然大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这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不论是维持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观念,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都将阻碍着企业控的发展和完善。
(二)产权关系不明
产权制度改革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而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但在我国现阶段,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甚至是有形无实,尤其体现在董事会这一重要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有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一味地“放权让利”,致使原厂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现在既是经理层又进入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致使国有单位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加强部控制的受益主体模糊。根据有关抽样资料统计,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100%为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22.1%,50%以上为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78.2%,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的公司占总样本的47.7%,由此可见,公司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部人手中。而应该作为所有者产权代表的董事会,既不能充当所有者的“守护神”,又不能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这种责权不分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所有者对经营者不能实施控制,作为代表公司股东的控制主体——董事会也就形同虚设。
(三)人员素质不齐
“水至清则无鱼”,控制度加强了,贪污舞弊、侵吞资产、弄虚作假就不容易了,那些私心重、想“捞一把”的法人代表以及某些员工就不那么愿意了,从而达到了防错弊,保护企业财产物资及相关资料的安全与完整、确保经营管理方针的贯彻落实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目的。还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国有企业的法
人代表,“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只喜欢约束别人的“控制度”,而讨厌约束自己的控制度。也有一些国企或私企法人代表的业务素质较低,根本不懂控制度为何物,当然也就谈不上加强控制度建设了。让思想和业务素质很低的人去管理企业,又如何能搞好控建设呢?
(四)监督机制不全
目前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帐目,而在部稽查、评价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企业部控制制度的框架设计
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加强部控制,建立相应的部控制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会计改革过程中,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和强化自身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制度。结合我国现行企业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构建企业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是指重大影响因素。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和完善企业部控制,首先应注意企业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控制环境中的要素有价值观、组织结构、控制目标、员工能力、激励与诱导机构、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规章制度和人事政策等等。主要的问题是管理层要充分说明控的完整性;公司要有积极的控制环境,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特别是高级管理层要积极地进行控制;员工的能力与其责任要相匹配。控制环境中的要素很多,对于企业来说,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要改善企业部控制环境,我想首先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产权明晰、
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从产权制度上保证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度化。
2.要有明确的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解决了由谁进行部控制
的问题,而控制目标则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我们知道,企业部
由四种经济主体所组成,相应地,企业部也有四种控制主体,即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这四种控制主体都有各自的控制目标,股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