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阅读答案
江苏专卷2020年徐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初三11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中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A.点缀.狼籍.锐不可挡.大爱无疆.无人问津.(jīn) 器宇.轩昂B..妖娆.静谧.进退维.谷相形见绌.(chù) 莫衷一事.语无伦.次C.嶙峋..惭怍.草长莺.飞怡.然自得潜心贯.(guàn)注消.声匿迹D.玷.污讪.笑(shàn)断章.取义深恶痛疾.持之以恒.同舟共济.2.根据要求默写下列诗文。
(每题1分,共10分)(1)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5)(龚自珍《己亥杂诗》)(6)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这时我们总喜欢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3.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①(正确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
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
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②(冒险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
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
⑴给文中划线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⑵文中划线的句子是病句,请在原句上修改。
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充完整。
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4.下列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会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B.“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段名言是前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的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4·包头)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B . 两位参加散打比赛的少年各自使出了自家的浑身解数和本领,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C . 他手很巧,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D . 飞往留学地的飞机即将起飞,弥留之际,这位性格内向的男孩终于喊出了“妈妈,我爱你!”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从石架上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来。
B . 我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自己走着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C . 王安石的小儿子从小口齿伶俐,智慧超凡,常常以惊人的妙语博得四座叫绝。
D . 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在于良好的学习态度。
3. (2分) (2016九上·崇仁期中)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花,草地边的蒲公英,______________。
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能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 . 每个人的爱好不尽相同,但是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B .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个人的爱好不尽相同C . 因为每位读者都有选择的权利,那么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D .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二、书写 (共1题;共2分)4. (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的回答已经让她xǐ chū wàng wài________了。
(2)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xù xù dāo dāo________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过关测试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50分)(一)基础知识1、下列字形字音全对的一项是()A 骸.骨(hái)潜.行(qián)狩.猎(shǒu)匀称.(chèn)B 轻.盈(qíng)河干.(gān) 篡.夺(cuàn)铁锹.(qiū)C 躯壳.(kē)喑.哑(yīn)喧嚣.(xi āo)静谧.(mì)D. 窸窣.( sū)嗉.囊( sù)湮.于(yān) 溯.流(s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丝丝缕缕测隐之心心无旁骛更胜一筹B、昂首挺立莫衷一是不记其数海枯石烂C、获益匪浅一叶孤舟遥遥在望两全齐美D、津津有味弱肉强食开膛破肚惊慌失措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如人和。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0、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管理②治理③昨天④推测⑤汉语⑥应该⑦清楚⑧宽阔⑨减少⑩懒惰A. 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B. 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C.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D. 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二、阅读(一)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
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阋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
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阅读能力提升及检测参考答案
阅读能力提升及检测参考答案第2版《高科技污染》1.高科技污染2.①种类多;②分布领域广泛;③对人类的危害比较严重;④防治难度大。
3.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4.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5.①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②凡是高科技能影响到的领域……6.提示:不必拘泥于设想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例如:研制代替氟氯烃的无污染的化工原料等。
《神秘的运动常数》1.不能去掉。
“不仅仅”说明不是唯一,而“几乎”说明不是全部,都是虚指,而非确指;若去掉,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说明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这两类不同动物的运动过程中都存在着这个神秘的常数。
3.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其曾经拥有的运动速度,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
4.答案示例:①模仿昆虫的视觉器官,制造了电子眼。
②模仿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改善了计算机的性能。
《声音的妙用》1.①声波作用于弹性膜片后使筒内气体膨胀,导致产生的热量由筒外的玻璃纤维板散热。
②利用计算机和传感器将模拟声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加以分析,以此来控制和消除噪声。
③通过人体组织发出的噪音诊断病灶和炎症的确切部位和范围。
2.声波发射器――水下目标――凹镜聚焦――声电摄像管――电视显示器。
3.①声波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屏障时能够转变为电能。
②高能量的声波可以促使尘粒相聚成一体,使它们重量增加而下沉。
③利用计算机和传感器,将模拟声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加以分析。
4.①利用波段为8~80千赫的水下声波,在监控器的屏幕上显示水下实物图像的物声系统。
②声波控制噪音技术。
5.有一定道理。
因为噪音刺激听觉,可以让人产生心理情绪紊乱。
第3版《科学是快乐的》1.zhēn juàn chóu2.探秘过程合作成就3.拟人排比比喻4.开放性试题,只要能抓住“越是……越是……越要…”的句式进行仿写,语句通顺即可。
5.第③段:大自然的奥秘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精编范文】酷夏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答案-范文模板 (2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酷夏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答案篇一:说明文阅读训练与答案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
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
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
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
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
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
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回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
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钝尚未建立。
江苏省南通市2012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12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kè( )尽职守yí( )笑大方断壁残yuán ( ) zhì( )手可热【答案】恪贻垣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语中常见字的字形的掌握情况,解题时注意词语的意思即可。
2、根据要求默写下列诗文。
(每题1分,共6分)(1)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抒发抗金报国,收复中原,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4)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
(5)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这时我们总喜欢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6)杜甫晚年漂泊荆湘,写下了《登岳阳楼》一诗,“,”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回想往日的艰辛,怎能不沾沾自喜....呢?B、李女士勇敢地站出来,在媒体上现身说法....自己的遭遇,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因为贪小便宜而上骗子的当。
C、假装买主,拨打墙上的电话号码,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几经周折,终于破获了一个特大的贩假、造假的团伙。
D、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
A、沾沾自喜:指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得意,表现一种轻浮的样子,含贬义。
B、“现身说法”不能带宾语。
D、“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
4、下面一段话有多处语病,请从中找出2处并加以修改。
(2分)(1)国家教委、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已超过5000万,北京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年年递增,居全国首位。
(2)为什么近视发展居高不下?(3)医学界眼科专家明确指出,根本原因是:青少年及家长对近视眼的防治未能高度重视,科学防治方法不多所造成。
黑龙江省鸡西市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黑龙江省鸡西市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9七下·嘉兴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诗词大会的走红并不让人意外,当人们在物质上的享受已经比较丰富时,会希望用高(yǎ)________的文化艺术来提(shēng)________精神生活,诗词就是很好的选择。
这是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喜欢诗词,愿意用诗词描绘生活,这和唐代人热(zhōng)________创作诗词,有异曲同(gōng)________之妙。
二、选择题 (共4题;共8分)2.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整治交通违法行为是没有时间界线的,必须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直到交通秩序发生根本性好转。
B . 这首新创作的歌曲不仅惊叹于青藏高原雄奇壮美的景色,也包涵着对青藏铁路建设者深情的赞美。
C . 志愿者们顶着高温,齐心协力清理杂草垃圾和废旧物品,即使是蛛丝马迹也不放过,将整个庭院打扫得焕然一新。
D . 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在对待野生动物应该以保护为目的,还是开发、利用、保护三者兼而有之这一问题上分歧很大。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宿迁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B . 我们应当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发生交通事故,。
C . 通过这次“绿色呼吸”的活动,我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D . 是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4. (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每个人都有三种性格,他所显露出来的,他所具有未显露出来的,他认为自己应该具有的。
B . 如何搞好堤防建设?怎样理解“豆腐渣”工程?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C . 奥运吉祥物“福娃”的版权,法律上讲是权利人的;文化上讲是属于全世界的,是所有人的。
D .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3)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1. 用楷书抄写下面冰心的一首小诗,并谈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
(3分)我要挽那“过去”的年光,但时间的经纬里已织上“现在”的丝了。
(1)抄写:(2)感受: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2分)A.乳臭未干(xiù) 无边无垠(yín) 猝不及防(zú) 头晕目眩(xuán)B.随声附和(hé) 模样可怜(mó) 煞费苦心(shà) 诲人不倦(huǐ)C.言简意赅(gāi) 精神虐杀(nüè) 执著守候(zhù) 瞑目蹲身(míng)D.精神恍惚(huǎng) 熹微晨光(xǐ) 泥沙沉淀(diàn) 不能自己(yǐ)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销声匿迹无可耐何司空见贯心有余悸B.笑容可掬寥寥可数棱角分明涛涛不绝C.微不足道名副其实不缀劳作含辛茹苦D.崭露头角任劳任怨趋之如归扑朔迷离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年,流出了_____,流出了_____,流出了_____。
1.黄皮肤人的群落2.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3.漫无边际的黄土地A.123B.312C.321D.2315.生活即是语文,关注生活就是学习语文。
下面是很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的两幅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其表达的意思介绍出来。
(2分)(1) 禁止鸣喇叭__________ (2) 出口标志___________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X”。
(4分)(1)出自《乐府诗集》的《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 )(2)《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女作家丁·K·罗琳,她与马克·吐温都是美国人。
听雨阅读答案
听雨阅读答案听雨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西湖听雨靳国君①西湖的雨。
②今年3月下旬的一天,到西湖,在湖畔刘庄沿着园林里的回廊漫步,毛毛细雨下个不停,无声、无影、无形。
悄悄地落到树上、草上、花上。
伸手回廊外,只感到微微湿意。
身在个中境界,回味“ a ”诗句的味道,颇感贴切、传神。
正开着的杏花,雪白雪白的,在绿树丛中显得分外娇美。
细雨在花骨朵上凝聚出一颗颗小水珠。
晶莹闪亮。
树叶上的水珠颤颤巍巍,不时滚落下来。
远山近水、亭台楼阁,一片静谧,享受着毛毛细雨的爱抚。
西湖水面无波,岸边垂柳婀娜,少了几分明丽,多了几分含蓄。
毛毛细雨缓缓地下着,像是个多情的含羞少女,藏在树后、花下,悄悄地点染着湖山。
这是一种轻柔的美,滋润人、涵养人,人的五脏六腑和四肢仿佛也和花草树木一起,植根湿润的泥土,承受大自然的挚爱,呼吸着草木的幽香,心灵和毛毛细雨相融合,化入空灵的绿色世界。
③夜晚下起小雨。
拉开窗帘,推开窗户,流进凉爽的柔风,飘洒进点点雨珠。
望西湖,成串的灯光倒映水中,不甚分明,但闻雨声沙沙。
小雨紧一阵缓一阵,雨声重一阵轻一阵。
窗下的树枝,在小雨中微微颤动。
小雨变得淅淅沥沥时,听得见房檐上、树上的水珠落在水泥地上和西湖边上的“吧嗒吧嗒”的声音。
丝丝缕缕的小雨,把西湖的夜景也模糊了,苏堤只露出一条若隐若现的黑影,湖对面岸边的灯光疏疏落落,眨着眼睛。
水天在小雨中显得悠远、神秘。
小雨的美和西湖夜景的美交融在一起,是浑然一体的朦胧美。
这小雨的沙沙声、淅沥声,把人带到朦胧世界,雨也朦胧,景也朦胧,人也朦胧。
在朦胧的小雨声中,进入朦胧的梦乡,领略“ b ”的意境。
④西湖的大雨别是一番景象。
有一次来西湖是6月,正是“ c ”的有诗有画季节。
平时小雨不断,难得晴天,晚间蛙声聒耳,也是一种情趣。
一天早晨过后,小雨越下越紧,忽然间大雨哗哗声由远而近,瞬间天如倾盆,雨如瓢泼。
好像一幅水墨画的西湖,被冲洗得只留下淡淡的轮廓,湖上、湖旁的雨脚激起一团团白色水雾,向上升腾,四处弥漫。
说明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
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
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
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
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
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
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回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
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钝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
初中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1、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
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
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
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
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
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
广东省汕尾市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广东省汕尾市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2019·温州模拟)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永初三年,谢灵运biǎn________官永嘉。
第二年初春的一天,他登上了池上楼,打开窗户,惊讶地发现,池塘边上长出了nèn________绿春草,鸟儿都改变了叫声,原来春天已经驱散寒冬,悄然来到了。
谢灵运内心静了下来,他聆听池塘水声,tiào________望山光草色,思如泉涌,于是写下著名诗篇《登池上楼》。
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联,脍zhì________人口。
二、选择题 (共4题;共8分)2. (2分)下列横线处应填的词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①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时却想取得好成绩,这无疑是。
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正在不断地变为现实。
③只有抱定坚定的,理想才能变成现实。
④老师的鼓励使他大增,它又自信地站到了起跑线上。
A . 痴想幻想信心信念B . 痴想幻想信念信心C . 幻想痴想信念信心D . 幻想痴想信心信念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 .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 . 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4. (2分) (2017八下·雅安期中)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 . 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B . 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 . “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听雨阅读答案15篇
听雨阅读答案听雨阅读答案15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听雨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雨阅读答案1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
听听那冷雨。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1、文中画线句子,化用了宋代词人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写了词人少年、壮年、老年听雨的情景和感受,请你写出这首词的下片:2、这一段主要写作者“听雨”,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3、作者写岛上听雨比大陆听雨更多了一层凄迷,这是为什么呢?4、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5、文段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请根据文意推测“谁”在喊呢?“喊”的是什么呢?参考答案:1、蒋捷《虞美人》(或《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
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3、这是因为作者在岛上听雨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4、作者听雨,是在听得人生,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短期气候预测阅读附答案
短期气候预测阅读附答案短期气候预测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
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
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飯”,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
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
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遲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
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
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国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
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钝尚未建立。
江苏省镇江市六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5月自主学习能力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9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任选4个)。
(4分)读他(刘墉)的文章,(yóu)如和一位因历尽无限风光而变得平和谦(xùn)的兄长促膝交谈,(línɡ)听他的话语,真的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但愿,这春风,能吹得我们的心田百花盛开,(chà)紫嫣红,结出晶莹(tī)透、饱满充实的心灵硕果。
(摘自《时文选粹》)▲▲▲▲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北京申奥成功后,中国人民沸腾了,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走上街头举行庆祝活动。
B.黄山的青松怪石,千姿百态,巧夺天工。
C.本文的描写十分精彩,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多一些宽容》这是一篇谈人的修养的文章。
为证明观点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B.《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C.《敬业与乐业》总体结构是“总——分”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D.《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全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5.古诗文默写(7分)(1)俱怀逸兴壮思飞,▲。
(2)▲,泥香带落花。
(3)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
(4)▲_,小桥流水人家。
(5)转觉鸬鹚毛色下,▲。
(6)春蚕到死丝方尽,▲。
(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6.赏析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3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阅读答案《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阅读答案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
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A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
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
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
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
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B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
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
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
农业、水利、交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国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
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但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而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统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
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抗洪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
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
凭啥判断下
一个季是热是冷、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
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
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
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8、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根据第③段的内容,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
(3分)
答:
10、文中有A、B两处划线句,请任选一处指出它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分)
答:选处
11、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不少于50字)(4分)
答:
参考答案:
8、①短期气候预测的意义;②短期气候预测的含义;③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④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发展的进程;⑤短期气候预测的局限性。
9、短期气候预测是相对于长期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以“月”、“季”“半年”“一年”为时间概念的气候预测。
10、列数字(1分)作用:用数字说明自然灾害对我国造成的危害巨大(2分)(意思对即得分)
11、对气象学本身,可以谈“科学研究允许失败”、“科学研究要不断修正失误”、“科学研究无止境”等;对说明文写作,可谈“实事求是”“准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