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专科第三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合集下载

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大专复习资料

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大专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以研究人体在健康和疾病时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为目的,通过检测人的体液等标本中的化学物质,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病情治疗监测、药物疗效观察、判断预后以及健康评价等信息的一门学科。

2.ISO15189:指2003年2月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发布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是专门针对医学实验室认可而制定的一个标准。

3.实验室认可:是由权威性专业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实验室或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考核,认可能够开展或胜任某些工作,并授予资格的过程。

4.检测系统:指完成一个检验项目测定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消耗品、操作程序、质量控制程序等的组合。

二、填空1.英译汉:ISO的中文全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FCC的中文全称是(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

2.IQC、 LIS、 APR、 BCG的中文全称依次为(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信息系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溴甲酚绿)。

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现代化主要表现在:①检测分析自动化;②试剂标准化和商品化;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④ISO15189认可;⑤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二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一、名词解释1.急诊检验:是实验室为了配合临床对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抢救而实施的一种特需服务。

2.危急值: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了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极限值。

二、填空1.生化检验常用的体液标本有(血液)、(尿液)、(脑脊液)和(腹水)等,其中以(血液)标本最为常用。

2.生化检验中,(静脉血)是最常用的血液标本,(静脉穿刺)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

3.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草酸钾—氟化钠)等。

4.检验前质量管理要素主要包括(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和(收检)。

第三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一、名词解释1.摩尔吸光系数(ε):当物质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检验医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检验医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课程设置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课程地位和作用
专业能力
生化技术的应用及全 过程检验质量控制能 力、 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法 进行分析的能力、 常用仪器使用和简单 故障排除的能力、 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 分析能力。
方法能力
对比分析的能力 融汇贯通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能力
社会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总学时:112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
1+1+1 1+1+1
“三个1” 人才培养模 式
第一学年以学校为主
基本素质和职业基础学习


第二学年以医院职业岗位为主 人
培 养
边学习理论,边实践的职业技术学习
才 培



第三学年在实际工作岗位

“岗位”实习和职业拓展

“三个1” 人才培养模 式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 为同学们今后实习以及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这种文化的融入,对培养大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 职业道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内容
选取原则
内容选取 原则
内容的选取 原则
内容的选取 原则
注重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
突出课程教学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体现知识学习的应用性,能力培养
的递进性,素质培养的职业性
及检验方法的原理、特点和评价,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和选择原 则。 ➢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为患者,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
实践课地点------天津市人民医院检验学部 校外实训基地
课程组成员:朱广博主任、宋志荣主任、张东玲主任、孙静主任、杨庆红老师等; 张月香主任、常艳敏主任。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常用技术探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常用技术探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常用技术探析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基于生物化学原理,对人体生理产物和提取物进行定性定量的生物化学分析,下面是为大家的一篇探究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的,欢送阅读查看。

1.1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在生命体发生的化学反响和生命体化学组成的学科,是生物与化学的穿插专业,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组成生物体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质、核酸、糖和无机物,从离子反响到酶促反映,从物质代谢到遗传变异,都属于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

生物化学能够对生命体的化学本质进行阐述,因此对疾病的检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生物化学能够对生命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响进行较为明确的研究,因此迅速被应用到医疗行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就是利用生物化学的知识构建起的对有关生理和疾病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

通常,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采集人体的体液,对体液中的特定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以判断人体生理状况和疾病状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大多数疾病的诊断和观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从传统的化学实验室方法,到现在的生化自动化体外检测,再到未来的生物芯片技术,开展历程是从定性到定量,从人工到自动,从缓慢到高通量,从人工数据分析到计算机信号分析,其在临床中与影像学检验扮演了医学诊断最核心的两个手段[1].目前为止,生物化学检验的领域大多在疾病的检测和相关生理数据的监控上,在蛋白质等大分子和无机离子层面得到广泛应用。

2.1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技术是现代物理中有效测定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在物理学,考古学等领域都有极大的运用,而将其利用到临床,也能开展出一套完善的物质检测技术。

光谱分析技术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最常用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物质对特定的光谱具有吸收或者发射或者散射的能力,来通过检测光谱对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

按照物质发射光谱的能力进行临床检验的方法有火焰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分别检验特定物质发射的光谱来确定该物质的种类和量,其中火焰分析法,利用物质被电弧或者火花的作用,产生高温气态时变成等离子体,检测其激发的光谱,来确定物质组分和含量。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第三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性能评价A型题1.检验结果临床意义的判断依据不包括()A.参考区间B.分界值签歌陈好微告娇C.医学决定水平D. 危急值E.分析准确性2.试验结果与患病情况之间的关系是()A.真阳性(TP)B. 假阳性(FP)C.真阴性(TN)D.假阴性E. 以上都是3. 下列哪项不属于检验项目诊断性能评价的内容()A.诊断敏感度B. 诊断特异度C.预测值C似然比E线性范围4. 确定参考区间的理想方法是()A.正态分布法C.极差法D. ROC曲线E.引用文献5. 参考区间的理想范围是()A.2.5%~97. 5%B.0.0%-95.0%C.5. 0%~ 100%D. 1. 0%~99.0%E. 1.25%~98.5%6.参考区间转移过程涉及的主要问题不包括()A.检测系统的可比性B.测试对象人群的可比性C.样本类型的可比性D.操作程序的可比性E.检验项目的可比性7.分界值指()A划分检验项目结果正常与异常,或阴性与阳性的界值B.提示需要制订进一步检查计划的阈值C.提示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的界值D.提示预后或需要紧急处理的界值E.生物参考区间上限8. 分界值确定的理想方法是()A.正态分布法B.百分位法D. ROC曲线E.引用文献9. 检验项目常见的医学决定水平不包括()A提示需要制定进步检查计划的调值B. 提示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的界值C. 提示需要紧急处理的界值D. 提示预后的界值E. 生物参考区间10. 危急值是指()A.提示需要制定进步检查计划的阈值B. 提示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的界值C.提示预后或需要紧急处理的界值D.生物参考区间上限E.生物参考区间下限11. 反映检验项目的准确性评价指标,除外()A.灵敏度B. 特异度C.诊断准确度D.正确指数E.变异系数12. 诊断敏感度指的是()A.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B. 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C.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E.假阳性/(真阴性+假阳性)13.诊断特异度指的是()A. 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B.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C. 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0. 真阳性/(真阳性+真阴性)E.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4.鉴别诊断时宜选用下列哪种类型的试验()A. 特异度高的试验B.特异度低的试验C.敏感度高的试验D.敏感度低的试验E.都可以15. 反映检验项目的诊断概率评价指标,除外()A.验后概率B.预测值C.似然比D. 灵敏度E.患病率16. 阳性预测值指的是()A. 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C. 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B.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E真明性/(真阴性+假阳性)17.阴性预测值指的是()A真阳性/( 真阳性+假阳性)C.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B. 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E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D.真阳性(真阳性+真阴性)18. 检验项目阳性时,患该病与不患该病的比值称为()A诊断指数B.诊断效率C. 似然比D. 验后概率E诊断敏感度19. 反映检验项目的重复性评价指标不包括()A.标准差B.变异系数C.总复合率D. Kappa 指数E.灵敏度20. 检验项目的诊断性能评价内容除外()A真实性B.先进性C.可靠性D.实用性E线性A. 四格表盲法比较B. 标准诊断比较法C. 随机抽样法D. 临床病例比较法E.临床试验22. 检验项目的诊断性能评价方案设计要点不包括()A.选择研究对象B.诊断标准确立C. 估算样本含量D.确定测量方法E.检验项目选择123. 检验项目的诊断性能评价方案设计要点不包括()A.防止偏倚B.诊断标准确立C. 估算样本含量D.选定截断点E.检验项目选择24.选择研究对象时应注意的内容除外()A.确定纳人和排除标准B.根据金标准将用于评价检验项目的受试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C. 检验项目评价属于内对照设置,在检验前不分组,整理资料时才按金标准分组D.确定抽样方法E. 测量方法25.可能影响病例组试验结果的生物因素不包括()B.年龄C.疾病类型D.病情E测量程序26. 选择研究对象时,病例组疾病的类型不包括()A.典型和不典型病例B. 早、中晚期病例C.轻、中、重病病例D,有、无并发症病例E.死亡病例27.下列不属于金标准的是()A.诊断肿瘤的金标准一般是病理学检查B.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CKMB活性检查C.诊断肾炎的金标准是肾活检D.诊断胆结石的金标准是手术所见E.诊断心肌病的金标准是心肌活检28. 关于样本含量估算,不正确的是()A.检验项目需要有足够的样本含量B.病例组或对照组的样本含量可用公式计算法或查表法估计C可参照下列参数估算:显著性水平值α一般取0.05 、容许误差值W(或δ)一般在0.05~0.10之间、率的估计值p由灵敏度(病例组)和特异度(对照组)估计D.一般诊断性研究的样本量不小于100例.特殊情况情况下样本量不小于30例E.依据临床情况决定29. 不属于选择检验项目评价的测量指标和测量方法时的注意事项内容是()B. 观察指标要客观特异,判断结果要标准明确、具体c.测量方法应标准化D.同步盲法测量E.金标准30.目前推荐的分界值选定方法是()A.正态分布法B.百分位数法C.两组分布交叉法D.尤登指数计算法E.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曲线)法31. 检验项目研究结果的常见内容不包括()A. 确定分界值B.计算诊断准确性c. 比较不同检验项目诊断性能的差异D. 检验项目诊断性能分析结论E. ROC曲线的绘制方法32.与传统评价方法比较,不属于ROC曲线特点的是()A.传统的检验项目评价方法普遍采用是点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B:传统的检验项目评价方法共同的特点是必须将试验结果分为两类,再进行统计分析C.ROC曲线允许有中间状态,采用多个分界值把试验结果划分为多个有序分类再进行统计分析D. ROC曲线的有序分类包括正常、大致正常、可疑、大致异常和异常五个等级E.为单一的二分类33. ROC 曲线是根据一系列不同的二分类方式,以下列指标绘制的曲线()B. 特异度为纵坐标,灵敏度为横坐标C.真阳性率为纵坐标,假阳性率为横坐标D. 假阳性率为纵坐标,真阳性率为横坐标E. 真阳性率为纵坐标,真阴性率为横坐标34.不属于最常见的ROC曲线的类型是()A.最理想诊断价值的ROC曲线B.无诊断价值的ROC曲线C.低诊断价值的ROC曲线D.高诊断价值的ROC曲线E.反向诊断价值的ROC曲线35. ROC曲线的主要作用不属于()A.查出任意界限值时对疾病的识别能力B. 选择最佳的诊断界限值C.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检验项目对疾病识别能力的比较D.单个检验项目对疾病识别能力的评估E.使用方便36.关于ROC曲线统计量,不正确的是()A.ROC曲线下面积(AUC)统计学方法可用Wilcoxon非参数方法进行推算B. ROC曲线下的面积值在1.0和0.0之间C.在AUC>0.5的情况下,AUC越接近于1,说明诊断效果越好D.AUC=0.5时,说明诊断方法完全不起作用,无诊断价值E.AUC<0.5不符合真实情况,在实际中极少出现37.根据检验项目的ROC曲线,可以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检验项目对诊断同种疾病的可靠性,其直观的方法是()B.统计量比较法C.四格表比较法D.临床病例比较法E.随机抽样法38.检验项目诊断性能系统评价的内容除外()A.内在真实性B. 临床价值C.适用性D. 外在真实性E.测量准确性39. 临床问题分解的PICO格式内容不包括()A.研究对象B.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C.对照设计D.研究结果E.检测方法40.解释系统评价结果的内容不包括()A.系统评价的论证强度B. 推广应用性C.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利弊和费用D. 实用价值及其对今后研究的指导意义E.检测的准确性41.几种试验联合应用时,提高敏感度、降低特异度的方法是()A.并联试验C. ROC曲线D.回收试验E.并联试验和串联试42.几种试验联合应用时,提高特异度、降低敏感度的方法是()A.并联试验B.串联试验C. ROC曲线D. 回收试验E.并联试验和串联试验B型题(1-4题共用备选答案)A. 指经试验而被正确分类的患者的数目B指经试验而被错误分类的非患者的数目C指经试验而被正确分类的非患者的数目D指经试验而被错误分类的患者的数目E指经试验而被正确分类的总数目1.真阴性()2.假阳性()3.真阴性()4. 假阴性()(1-4题共用备选答案)A. 参考个体B.参考群体C.参考值D. 参考分布E. 参考区间5. 依据临床要求确定选择原则,以此选择检测参考值的个体()6. 所有参考个体的总和,人数通过估算获得()7.一定数量的某种特殊类型的参考个体而获得的值或测量结果()8.所有参考样品组的各个参考值的集合即为参考范围()9. 介于参考上限和参考下限之间的值,包括上限和下限()(10~14题共用备选答案)A.分界值B.待诊值C.确诊值D. 危急值E.医学决定水平10. 划分检验项目结果正常与异常,或阴性与阳性的界值()11.提示需要制定进步检查计划的阈值()12. 提示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的界值()13.提示预后或需要紧急处理的界值()14临床按照不同病情给予不同处理的指标阈值()(15~19题共用备选答案)A.灵敏度B.特异度C.诊断准确度D. 阳性预测值E.可靠性15 指在患病者中,应用某检验项目检查得到阳生结果的百分比()16.指在非某病者中,应用该试验获得阴性结果的百分比()17指在患病和非患病者中用检验项目能准确划分患者和非患病者的百分比()18表示在检验项目结果为阳性的人数中,真正患病者所占的百分率()19.指检验项目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得到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20~24共用备选答案)A. ROC曲线下面积( AUC) =0.3B. AUC=0.5C. AUC=0.7D.AUC=0.9E. AUC=1.020.诊断效果好()21.诊断效果般()22.诊断效果无()23.诊断价值最佳()24.不符合真实情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笔记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笔记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笔记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技术。

它通过测量和分析体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血清中的蛋白质、酶、电解质等,来评估机体的生理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并提供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以下是一些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
1. 光度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常用于测量血清中的蛋白质、酶、代谢产物等。

2. 电化学法:利用电化学原理测量电流、电压等电学参数,用于测量电解质、血气、肾功能等。

3. 酶法:利用酶对底物的特异性催化作用,测量酶的活性或底物、产物的浓度。

常用于检测肝功能、心脏损伤等。

4. 免疫测定法: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关系进行分析,常用于检测激素、肿瘤标志物等。

5. 质谱法:通过测量样品中分子的质量-荷电比,分析样品的组成和结构。

常用于药物测定、代谢产物分析等。

6. 核酸分析技术:通过测量DNA或RNA的含量、序列和结构,用于疾病的遗传性检测、基因表达分析等。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早期发现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
析和解释,以确保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5
500 0.42 250000 210
合计 1500 1.32
477
平均 300
550000 0.264
b
Σxy Σx 2
Σ xn· Σ y (Σnx)2
477
1500· 1.32 5
550000
(1500)2 5
0.00081
X为ALT单位,Y为吸光度
b
Σxy
Σx 2
Σ xn· Σ y (Σnx)2
射频区
• 波长 0.1~100cm
微波
• 波长 760~1000nm 远红外射线
• 波长 400~760nm
可见光
• 波长 200~400nm
紫外光
• 波长 10~200nm
远紫外光
• 波长 10-3~10nm
x射线
• 波长 5×10-3~0.14nm γ射线
二、波长与颜色
不同波长光线的颜色
光的波长(nm) 颜 色
第四章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临床生化检验教研室 李 艳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光谱分析技术: 最基本和最常用 • 电化学分析技术 • 电泳分析技术 • 层析和离心分析技术 • 自动化分析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定性和定量方法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设置
熟悉: 分光光度计的的基本结构 操作方法光源检查和波长校正 离心机相对离心力公式
20×30cm2比例坐标纸, • 浓度全距占多少格,A的全距也应占多
少格 • 空白A等于0,则绘出的曲线通过原点,
成45o角的直线,若曲线大于或小于45o 都不能准确
②样品浓度的选择
• 一般包括待测样品的可能变异的最高值与最 低值。例如血LDH比色法测定,正常波动范 围在190~437金氏单位,疾病时可能低至190 金氏单位,高至750金氏单位,所以标准曲线 浓度应从125~1000金氏单位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_百替生物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_百替生物

第五章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生化检验常用的分析技术有光谱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电泳分析技术、层析和离心分析技术及自动化分析技术。

其中光谱分析技术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技术,它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技术是根据物质吸收或发射辐射能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因不同分子的原子团和原子,其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不同,而相同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其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强度与该物质的含量成正比关系。

因此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此类技术称为光谱技术。

是一种最常用的生化检验测定技术,它主要包括吸收光谱(可见紫外、红外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荧光法、火焰发射光谱法)和散射光谱(比浊法)。

光是一种高速传播的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波长(λ)的常用单位纳米(nm ),可见光波长400~760nm ,<400nm 称为紫外光,>760nm 称为红外光,波长愈短,能量愈大。

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多原子分子的价电子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这种因物质分子对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而得到的光谱称为吸收光谱。

处于高能态的分子(激发态分子)是不稳定的,当返回基态时,便发射出相应的光谱,称为发射光谱。

可见,紫外吸收光谱用于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光的吸收定律,即Lambert-Beer 是律,它是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定律。

一、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一)吸光度与透光度当光线通过均匀、透明的溶液时,一部分光被散射,一部分光被吸收,另一部分光透过溶液。

设入射光强度为Io ,透射光强度为It ,It 与Io 之比称为透光度(T ),即IoIt =T )透光度(T 常用百分数表示(T%),也称为百分透光度。

透光度的负对数称为吸光度(A ),又称为消光度(E ),光密度(OD ),即It Io lg =IoIt lg -=T lg -=A 吸光度与透光度的换算:T lg -100lg =T1lg=T lg -=A 如透光度=10%时 A = lg100-lg10 = 2-1 = 1透光度=20%时A = lg100-lg20 = 2-1.3 = 0.7(二)Lambert-Beer 定律1. Lambert 定律 当一束强度为Io 的单色光透过某种吸光溶液后,由于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光,则透过的光线为It 。

第三章第一节光谱分析技术讲解

第三章第一节光谱分析技术讲解
标,测定的是锂/钠或锂/钾电流的比值,而不是单独的钠或钾的电流,这样, 可减小燃气和火焰温度波动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因而有较好的准确性。
六.比浊分析法
比浊分析法(浊度法),属于散射光谱分析。
原理:当光线通过一个浑浊介质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存在混浊颗粒,光线被吸收一部分, 吸收的多少与混浊颗粒的量成正比,这种测定光吸收量的方法称为比浊分析法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 射的吸光物质时,与其吸光度A与吸光度C 及吸收物质的浓度厚度b成正比。
溶液对光的吸收 当一束强度为I的平 行单色光照到溶液时,一部分光被溶 液吸收,一部分光被界面散射,其余 的光则透过溶液,如图所示
结论:
I0=I a+ I r+ I t
I0--入射光强度 I a--吸收光强度 I r--反射光强度 I t--透射光强度
10
(二)吸光系数的应用
1.可作为某物质吸光能力大小的特征数据 2.判定测定方法的灵敏度高低 3.计算待测物的浓度
吸光系数是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判断该物质纯度的指标,在 相同的吸光度情况下,K值越大,C越小。则该测定法灵敏度越高。
临床上,利用待测物的吸光系数和实际测得的吸光度值。计算待测物的 浓度。
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理:
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蒸汽相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 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它是测定痕量和 超痕量元素的有效方法。
特点:
具有灵敏度高、干扰较少、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应用范围广、仪器比较简单、价格较低廉等优点,而且可以使整个操作自动 化,因此近年来发展迅速,是应用广泛的一种仪器分析新技术。
光谱分析技术分类: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对人体体液、组织和细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生物化学检验中,有许多常用的技术,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广泛应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糖类、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含量。

另外,原子吸收光谱法也是光谱分析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主要用于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在生物化学检验中常用于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

二、电化学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是基于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其中,电位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技术。

电位分析法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确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例如,在pH 测定中,使用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电池,根据测量的电位值计算溶液的 pH 值。

此外,电导分析法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水质分析和电解质浓度的测定。

三、色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有效方法。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析挥发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化合物。

在生物化学检验中,可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脂肪酸组成等。

液相色谱法则适用于分析热不稳定、不易挥发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检验中的药物分析、激素测定等领域。

四、免疫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进行检测的方法。

常见的免疫分析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

生化检验课后练习题人卫第四版

生化检验课后练习题人卫第四版

第一章绪论一、A型选择题1、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哪些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A.生物学B.免疫学C.物理学D.数学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临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阐述疾病的生化基础B.阐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化变化C.结合临床病例的研究D.开发临床生化检验方法与技术E.疾病治疗方案的研究正确答案:E3、临床生物化学为下列的医疗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不包括A.疾病诊断B.病情监测C.疗效评估D.预后判断E.细胞形态学观察正确答案:E第二章基本知识一、A型选择题1离心机砖头的旋转速度为20000γ/min的离心为A低速离心B平衡离心C高速离心D超速离心E等密度离心正确答案:C2标本条码下有10个阿拉伯数字,其中第4~5位表示A标本号B标本类型C组合号D月份E日期正确答案:C3按照BEER定律,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应是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但实测中往往发生偏离,其主要原因为A入色光不是严格的单色光B溶剂效应C溶剂或溶质不纯净D吸收增强效应E吸收减弱效应正确答案:A4.某实验显色后,在不同波长分别测定A值,请在下述结果中找出应选波长A 520nm0.12B 540nm0.14C 560nm0.22D 580nm0.15E 600nm0.11正确答案:C5.电解质火焰光度分析时用何种离子作内标液A钾B钠C氯D钙E锂正确答案:E6 采血后,放置一天再分离血清,不能用于A血清钾离子测定B血清钠离子测定C血清氯离子测定D血清钙离子测定正确答案:A二、X型选择题7影响血标本成份变化的因素有A生理B饮食C药物D溶血E储存正确答案:ABCDE三、名词解释四、问答题1所谓光谱分析?影响光谱分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什么叫摩尔吸光系数检测法?第三章常用技术一、A型选择题1琼脂糖凝胶电泳用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可以把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区带,由正极向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A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B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C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β-球蛋白D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白蛋白E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正确答案:B2在区带电泳中,能产生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的固体支持介质有A醋酸纤维素薄膜、纤维素、淀粉B纤维素、淀粉、琼脂糖C硅胶、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D淀粉、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E醋酸纤维素薄膜、硅胶、纤维素正确答案:C3关于醋纤膜电泳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蛋白有吸附作用弱B几乎无拖尾现象C基本不与染料吸附D区带分辨率不如滤纸电泳E具有电渗作用弱正确答案:D4如果样品基体对测定单色光有干扰吸收,为抵消这一影响应采用A平行操作空白B样品空白C试剂空白D溶剂空白E不做处理正确答案:A5火焰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A物质分子内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B物质分子内电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C基态原子中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D原子中电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E原子中电子由较高激发态回到较低激发态正确答案:D6.等电聚焦电泳特别适合分离A分子量不同的物质B扩散能力不同的物质C分子量相同而等电点不同的物质D吸附力不同的物质E吸附力相同的物质正确答案:C7 Southern印迹法中,使凝胶上的单链DNA片段原位地被吸印到硝酸纤维素薄膜上主要靠A扩散作用B电泳作用C滤纸的毛细管吸液作用D压力作用E渗透作用正确答案:C8.互补的两条DNA单链结合成DNA双链称为A变性B退火C复性D聚合作用E杂交正确答案:Cmber-Beer定律只适用于A单色光,非均匀,散射,低浓度溶液B白光,均匀,非散射,低浓度溶液C单色光,均匀,非散射,低浓度溶液D单色光,均匀,非散射,高浓度溶液E白光,均匀,非散射,高浓度溶液正确答案:C10原子吸收法分析法选择性好是因为A原子化效率高B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只能被特定的基态原子所吸收C检测器灵敏度高D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数不受温度影响E 光源的能量高正确答案:B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A物质分子内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B物质分子内电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C基态原子中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D原子中电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E原子本身产生的辐射正确答案:A12.缓冲液pH值改变对电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偏离等电点越远,蛋白质带电越多,电泳速度越快B pH值改变蛋白质的等电点C pH值改变使支持物两端电压改变D缓冲液pH值的改变可使所有蛋白质的电泳速度加快E pH值改变使电泳速度减慢正确答案:A13.DNA双链变为互补的两条DNA单链等过程称为A变性B退火C连接作用D聚合作用E杂交正确答案:A14.可见分广光度计中的光源是A 低压汞灯B 氙灯C 氦灯D 钨丝灯E 氢灯正确答案:D15从结构上看能教好的避免交叉污染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流动式B分立式C离心式D单通道式E多通道式正确答案:B16原子吸收分广光度计其空心阴极灯作用是A 提供辐射能量B 提供共振线C 提供入射光D 提供原子化待测物质的能量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7关于浊度法正确的叙述是A 散射光强度与颗粒浓度成指数关系B 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成反比C 在一定范围内与质点半径呈正相关D 有颜色的悬浮液入射光选择其互补光E 红色光散射强度比紫色光大正确答案:C18按照BEER定律,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应是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但实测中往往发生偏离,其主要原因为A 入色光不是严格的单色光B 溶剂效应C 溶剂或溶质不纯净D 吸收增强效应E 吸收减弱效应正确答案:A二、X型选择题三、名词解释四、问答题第四章自动生化分析技术一、A型选择题1 早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 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 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 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 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正确答案:E2 干化学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是:A 分光光度计B 反射光分析仪C 比色计D 浊度计E 原子吸收光谱仪正确答案:B3 下列哪项不属于NCCLS所规定的纯水等级标准的特性指标:A 微生物含量B 电阻率C 钙离子D PH值E 硅正确答案:C4 有关比浊测定法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比浊法不是比色分析B 比浊法分为化学比浊法和免疫比浊法C 免疫比浊法分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D 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不能做散射比浊分析E 干片式生化分析仪不能做比浊分析正确答案:D5 具有空气分段系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 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 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 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 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正确答案:A6 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去蛋白是利用:A 加热器B 去蛋白剂C 气泡D 透析器E 吸附剂正确答案:D7 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信号检测器是:A 硒光电池B 矩阵硅二级管C 光电管D 蓄电池E 固体闪烁计数仪正确答案:B8 自动化分析仪中采用同步分析原理的是:A 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 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 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 高效液相层析仪正确答案:C9 为消除内源性干扰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下列哪种方法:A 采用双试剂B 采用单试剂C 采用双波长D 采用单波长E 采用多通道正确答案:A10 临床生化实验室用水一般采用:A 一级水B 二级水C 三级水D 次级水E 自来水正确答案:B11 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浓度,标本量10ul,试剂量350ul,比色杯光径1cm(NADHз=6220),经计算K值为:A 6508B 5788C 4920D 4127E 3915正确答案:B12 二级标准品主要用于:A 标准决定性方法B 为一级标准品定值C 校准实验室常规方法(终用户常规方法)D 校准参考方法E 校准常规标准方法(厂家选定方法)正确答案:E13 临床上所指的封闭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是:A 质控物封闭B 试剂封闭C 环境封闭D 仪器封闭E 技术人员封闭正确答案:B14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其依据是A 单通道和多通道数量B 仪器可测定项目多少C 测定程序可否改变D 仪器的复杂程序、功能和单位时间测试数量E 是否可同步分析正确答案:D15 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分析常用的检测器是A 固体闪烁计数仪B 硒电池C 镍氢电池D 二极管E 光电倍增管正确答案:D16 可消除检测体系或样本浑浊的方法是A 单试剂B 单波长C 双波长D 双试剂E 单波长单试剂正确答案:C17 全自动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共同之处为:A 取样B 加试剂混合C 检测波长D 孵育反应E 清洗系统正确答案:C18 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加样针主要为了:A 提高分析精密度B 提高分析准确度C 防止交叉污染D 提高反应速度E 提高分析的灵敏度正确答案:C19 临床生化实验室一般采用NCCLS所规定的二级纯水,其微生物菌落(CFU/ml)应低于:A 1B 10C 100D 1000E 10000正确答案:D20 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所用的光学系统为:A 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光仪C 反射比色计D 固定闪烁计数器E 免疫比浊计正确答案:C21 大多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的光径是:A 0.5-0.7B 0.8-1.0C 1.1-1.9D 2.0-3.9E ≧4正确答案:A22 如果L代表光源,M代表分光器,C代表比色杯,D代表检测器,在后分光光电比色过程中各反应元件的排列顺序为:A LCMDB LDCMC DLCMD LMDCE MLDC正确答案:A23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抗交叉污染的措施不包括:A 自动清洗加样针和试剂针B 自动扫描比色杯剔除不合格者C 比色杯自动冲洗功能D 用酸、碱清洗液清洗E 将自动加完的标本移出正确答案:E24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的材料常用:A 光学玻璃或一般塑料B 普通玻璃或硬质塑料C 隔热玻璃或普通塑料D 石英玻璃或优质塑料E 优质塑料或普通玻璃正确答案:D25 目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最常用的光栅分光方式为:A 前分光B 中分光C 后分光D 前中后分光E 前后分光正确答案:C26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前,操作者设置参数不包括:A 设置某个测试项目的名称B 设置样品量、试剂量C 机械操作D 设置反应时间E 设置测定波长正确答案:C27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与样品的混合装置类型为:A 搅拌棒B 加温C 机械震荡D 加样针E 加混合液正确答案:A28 某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近两天发现部分结果明显不稳定,仪器自检正常,测定过程没有错误的报警,如果是交叉污染因素,则首先应考虑:A 清洗试剂的类型是否正确B 冲洗用水是否符合要求C 管路冲洗是否彻底D 反应杯是否需要更新E 用校准品对仪器进行重新校正正确答案:C29 临床生化实验室用水一般采用:A 一级水B 二级水C 三级水D 次级水E 自来水正确答案:B3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安装使用培训中可不包括:A 基本原理B 操作技能C 日常维护保养D 仪器维修E 常见问题及解决正确答案:D31 340nm波长属于:A 可见光B 紫外光C 红外光D 近红外光E 远红外光正确答案:B32 分光光度法中常用”A”表示:A 透光率B 散射光强度C 吸光度D 物质的浓度E 透光度正确答案:C33 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连续监测法读数方式为:A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各吸光度值B 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吸光度值C 终点附近读两个监测点取均值D 在终点附近读取两点,计算两点吸光度值的差值E 每经过比色窗口即读取一个吸光度值正确答案:A34 很多分析仪器采用双波长或多波长的光路技术,是为了减少:A 试剂的干扰B 样本中黄疸、溶血、脂血的干扰C 仪器光源的波动E 批内差异正确答案:B35 关于项目校准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校准品的作用是为了减少或消除仪器、试剂等造成的系统误差B 仪器维修后,要进行校准C 各仪器厂家均有自己的测量体系,校准品一般可以通用D 校准工作不是仅进行一次就可以,而必须定期进行校准E 改变试剂的种类,或者批号更换后必须进行校准正确答案:C36 世界上第一台自动生化分析仪产于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E20世纪80年代正确答案:B37 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气泡来防止管道中的A样品干扰B试剂干扰C交叉污染D基底干扰E光源干扰正确答案:C38 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所用的光学系统为A分光光度计B原子吸光仪C反射比色计D固定闪烁计数器E比浊计正确答案:C39 最早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正确答案:E40 以NAD+还原成NADH反应为基础的生化分析,采用的波长及吸光度变化为A 340nm,从小到大B405nm,从小到大C340nm,从大到小D405nm,从大到小E405nm到340nm41 具有空气分段系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薄片分析自动生化分析仪正确答案:E42 自动分析仪中采用同步分析原理的是A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高效液相层析仪正确答案:C43 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样品探针是为了A提高分析精度B防止试剂干扰C防止交叉污染D提高反应速度E提高加样速度正确答案:C44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源能量降低对单色光影响最大的波长是A 340nmB 405nmC 450nmD 500nmE 300nm正确答案:A45 离心式自动分析仪的待测样品在离心力作用下,在各自反应槽内与试剂混合并完成化学反应,这种测定模式称为A 离心分析B 同步分析c 顺序分析D 流动分析E 连续分析正确答案:B46 个别项目出现系统误差首先应考虑的因素为A 更改分析参数B 校准品是否变质C 比色灯是否需更换D 电源是否稳定E 试剂冷藏温度是否偏高正确答案:B47 下列哪项不属于NCCLS所规定的纯水等级标准的特性指标:A 微生物含量B 电阻率C 钙离子D PH值E 硅正确答案:C48 生化质控目的是A 使随机误差逐渐缩小B 消灭随机误差C 使随机误差得到监测和及时发现D 发现系统误差E 对系统误差及时校正、随机误差限制在允许范围正确答案:E49 系统误差的特点不存在的是:A 一系列结果与靶值间存在同一倾向的偏离B有明显的规律性C没有随机性D服从正态分布E可以预防正确答案:D50 目前应用最多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 流动式B分立式C离心式D单通道式E 多通道式正确答案:B51.早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正确答案:E52.干化学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是A.分光光度计B.反射光分析仪C.比色计D.浊度计E.原子吸收光谱仪正确答案:B53.下列哪项不属于NCCLS所规定的纯水等级标准的特性指标A.微生物含量B.电阻率C.钙离子D.PH值E.硅54.有关比浊测定法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比浊法不是比色分析B.比浊法分为化学比浊法和免疫比浊法C.免疫比浊法分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D.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不能做散射比浊分析E.干片式生化分析仪不能做比浊分析正确答案:D55.具有空气分段系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正确答案:A56.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去蛋白是利用A.加热器B.去蛋白剂C.气泡D.透析器E.吸附剂正确答案:D57.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信号检测器是A.硒光电池B.矩阵硅二级管C.光电管D.蓄电池E.固体闪烁计数仪正确答案:D58.自动化分析仪中采用同步分析原理的是A.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高效液相层析仪正确答案:C59.为消除内源性干扰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下列哪种方法A采用双试剂B采用单试剂C.采用双波长D.采用单波长E.采用多通道正确答案:AC60.临床生化实验室用水一般采用B.二级水C.三级水D.次级水E.自来水正确答案:B61.流动式生化分析仪又可分为A空气分段系统和非分段系统B流动注入系统和间歇系统C空气分段系统和流动注入系统D非分段系统和间歇系统E分段系统和间歇系统正确答案:A62从结构上看能较好的避免交叉污染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流动式B分立式C离心式D单通道式E多通道式正确答案:B6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常用的材料为A光学玻璃B隔热玻璃C不吸收紫外光的优质塑料D防爆玻璃E普通试管正确答案:A二、X型选择题64.自动生化分析的技术指标评价包括A.精密度B.互染率C.波长校正D.相关性正确答案:ABCD65.下面属于终点法的有A.双波长法B.比浊法C.回归法D.多点deta法正确答案:AB66.酶活性浓度测定时控制干扰因素最主要的方法是A.作试验空白B.采用单试剂C.调节仪器参数D.单试剂改为双试剂正确答案:ACD67.连续监测法中常见的干扰因素有B.底物不稳定C.沉淀形成D.分析容器污染正确答案:ABCD68.克服某些试剂不稳定引起的误差可以采用A.双波长法B.单试剂法C.双试剂单波长一点法D.双试剂两点法正确答案:CD69.生化自动分析中获得单色光的方式有A.使用干涉滤光片B.采用单色光光源C.使用全息反射式光栅D.使用蚀刻式凹面光栅正确答案:ACD70.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测试包括A.准确度B.批内重复性C.批间精密度D.总精密度正确答案:BC71.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A.终点分析法B.连续监测法C.比浊测定法D.反射光度法正确答案:ABC72.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光学系统产生的光信号A.可直接检测并计算结果B.需转变成电信号加以传送C.可由光导纤维传送D.接受器多为硒光电池正确答案:BC三、名词解释1.自动生化分析仪2.连续监测法3.终点法4.两点校正法5.干化学式分析仪四、问答题1.简述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原则和特点。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以及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以及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

1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检验项目CV/%B/%TE/%指标等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6.0 6.0 16.0 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6.0 5.0 15.0 中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3.5 5.5 11.0 优碱性磷酸酶(ALP) 5.0 10.0 18.0 低肌酸激酶(CK) 5.5 5.5 15.0 优淀粉酶(AMY) 4.5 4.5 15.0 中乳酸脱氢酶(LDH) 4.0 4.0 11.0 中总蛋白(TP) 2.0 2.0 5.0 低白蛋白(Alb) 2.5 2.0 6.0 低总胆红素(TBil) 6.0 5.0 15.0 优血糖(Glu) 3.0 2.0 4.0 中肌酐(Cre) 4.0 5.5 12.0 低尿酸(UA) 4.5 4.5 12.0 中尿素(Urea) 3.0 3.0 8.0 优总胆固醇(TC) 3.0 4.0 9.0 中甘油三酯(TG) 5.0 5.0 14.0 优氯离子(Cl) 1.5 1.5 4.0 低于低等钠离子(Na) 1.5 1.5 4.0 低于低等钾离子(K) 2.5 2.0 6.0 中钙离子(Ca) 2.0 2.0 5.0 低于低等镁离子(Mg) 5.5 5.5 15.0 低于低等铁离子(Fe) 6.5 4.5 15.0 优磷酸根离子 4.0 3.0 10.0 中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方法一、光谱分析(分光光度技术)利用各种化学物质所具有的发射、吸收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征,来确定其性质、结构或含量的技术,称为光谱分析技术。

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是生物化学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技术。

发射光谱分析:荧光分析法和火焰光度法吸收光谱分析:可见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散射光谱分析:比浊法二、电泳分析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三、离心技术离心技术分为制备离心技术和分析离心技术。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目 录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概述 •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应用领域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前景展望
01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通过生物学 、化学等手段,对生物体或生物 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
详细描述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这包括制定统一 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建立完善的质控流程和质控标准、加强实验室管理等措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国 际合作和交流,推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05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前景 展望
高通量自动化检测技术
签提供数据支持。
食品添加剂检测
02
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种类和浓度,确保食品添加剂使用符
合国家规定。
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
03
利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
重金属等,保障食品安全。
环境监测
水质检测
利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检 测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如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评估水质状况。
利用物质在紫外可见光激发下产生的 荧光特性,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用于 检测物质的存在和含量。
气相色谱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吸附或溶 解性能不同,通过测量各组分的保留 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用于检测混合 物中各组分的存在和含量。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01
02
03
细菌培养与鉴定
通过培养、分离、鉴定微 生物,用于检测感染性疾 病的病原体。
大气污染监测
通过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 体和颗粒物,了解大气污 染状况,为环境治理提供 依据。

生物化学资料

生物化学资料

护士报告,并要求接、打电话双方都要有通话记录,通话记录最少包括危急值的项目、危
急值和接电话人姓名等内容。
2 简述生化检验的工作流程。
答:检验前阶段、检验中阶段、检验后阶段。
3 简述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方法: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
注意事项:采血时必须严格注意消毒、无菌操作,确定采血部位......
8 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D)
A.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B.阻止血小板聚集
C.除去球蛋白
D.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 E.除去纤维蛋白原
9 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有(B)
A.少量液体起保护作用
B.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C.没有液体
D. 大量液体起保护作用
E.大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10 标本条码下有 10 个阿拉伯数字,其中第 4~5 位表示(C).
A.电泳法 B.层析法 C.沉淀法 D.热失活分析法 E.蛋白酶水解法
10.患者,男,72 岁,进行性排尿困难 2 年。直肠指诊触及前列腺侧叶增大,中间沟左侧叶
有 2cm 大小硬结,怀疑为前列腺癌。临床常用来诊断前列腺疾病的酶学指标是()
A.ALT
B.ACP
C.ALP
D.AST
E.AMY
二、问答题
1.酶学测定标本的采集、处理与储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A.β-γ桥
B.M 蛋白带
C.Alb 区带颜色变深
D.Alb 区带缺失
E.γ-球蛋白区带颜色变浅
11.第一个被认定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是(C)
A.α1-AT
B.α1-AG
C.CRP
D.CER
E.Fib
二、问答题
1.何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有哪些?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摩尔吸光系数ε:当溶液层厚度单位为cm,浓度单位为
mol/L时,K即成为摩尔吸精光品医系学ppt数
21
(二)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
检测器
显示
1. 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 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可见光区:钨灯作 为光源,其辐射波长范 围在320~2500 nm。
(2)定量分析
精品医学ppt
17
(一)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定律:
单色光通过吸光溶液后,吸光度与溶液的浓 度和厚度之间呈正比关系。
精品医学ppt
18
(1)Lambert定律: 说明吸收与溶液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入射光
透过光
入射光
透过光
I0
L1
I1
I0
L2
I2
L2 > L1 ,I1 > I2
精品医学ppt
精品医学ppt
4
一、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利用各种化学物质都具有发射、吸收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征, 以此来确定物质性质、结构或含量。
1、 光谱分析技术分类:
发射光谱分析技术:火焰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 法和荧光光谱法
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
散射光谱分析技术:比浊法
属光谱分析法。
精品医学ppt
14
可见光:
400~700nm, 有色物质溶液
紫外光:
200~400nm, 无色物质
精品医学ppt
15
2、特点:
仪器设备和操作简单 费用少,分析速度快 灵敏度高(10-4~10-7g/mL) 选择性好 精确度和准确度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射光谱分析技术:火焰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和红外光谱法
散射光谱分析技术:比浊法
5
一、吸收光谱分析法
吸收光谱:物质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对辐 射能选择性吸收而得到的原子或分子光谱。
由于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区的电磁辐射, 分子中价电子(或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
32
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ion selective electrode,ISE) 是利用电极电位和离子活度的关系来测定被测离子 活度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法。
33
1.离子选择电极(ISE)的基本结构 离子选择电极
电极腔体
内参比 电极
内参比 溶液
敏感膜
特点:仅对溶液中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 34
2. 电极电位 膜内外被测离子活度的不同而产生电位差。
(3)其它分析方法
包括差示法、多组份混合物分析和利用摩尔吸光系数分
析等方法。
20
二、发射光谱分析法
发射光谱:分子、原子或离子在辐射能作用下,由
基态或低能级态跃迁到激发态,当返回基态或低能级
态时,以辐射形式释放能量,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
包括:原子发射光谱、原子或分子荧光光谱、分子磷
光光谱等。
M * 发光释放能量 M h 发射光谱
7
(一)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利用物质对光的 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1. 吸光度与透光度
当光线通过溶液时,一部分光被散射;
一部份光被吸收;
另有一部分光透过溶液。
设入射光强度为I0,透射光强度为I,I和I0之比称为透光 度,表示透过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值即:
T = I/I0
T×100为T%为百分透光度。透光度的负对数为吸光度即:
14
5. 空白溶液的选择
(1)溶剂空白 纯溶剂+试剂
(2)试剂空白 纯溶剂(蒸馏水)+显色剂和其他
试剂
(3)样品空白 不加显色剂的样品+其他试剂
(4)平行操作空白 与样品相同的操作,但用不含待
测元素的样品溶液进行平行操作
(5)不显色空白 改变试剂加入顺序或条件,阻止
显色反应
(显色剂和被测样本均有颜色)。
激发态
基态 光
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原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 分子吸收/发射光谱法:分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 21
(一)火焰光度法
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以火焰作为
激发源提供能量,使样品中待测 元素原子化,产生原子能级变化,产生特征发射光谱。 一定范围内发射光强度与元素浓度成正比,进行定量 和定性分析。

ln
Ci
fi
阳离子选择性电极为 +;
阴离子选择性电极为 -;
n 为离子电荷数;
Ci 为被测离子浓度;
fi 为被测离子活度系数;
K 在测量条件恒定时为常数。
37
(二)常用的离子选择电极 1. 玻璃膜电极
敏感膜由玻璃材料制成,是发现较早的ISE。 由于其敏感膜的组成不同,现已有pH、Na+、K+ 、 Li+、Ag+ 、 Ca2+、iCa2+、Mg等玻璃电极。分为固 态和液态两种。Na+电极就是利用玻璃膜对离子的 选择性透过制成的固态电极;而K+电极是在聚乙烯 膜上结合缬氨霉素制成的液态电极。
一、电位分析法 二、电导分析法 三、电容量分析法
26
溶液的电化学性质是指电解质溶液通电 时,其电位、电流、电导和电量等电化学特 性随化学组分和浓度而变化的性质。
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是建立在溶液电化学性质基础上,测定化学电 池的电流、电位、电导、电量等并利用这些 性质,通过电极这个变换器,将被测物质的 浓度转变成电学参数而进行检测的方法。
39
3. 酶电极 是指一类将含酶的凝胶涂布于离子选择电极的
敏感膜上组成的生物传感器。 在酶电极法测定葡萄糖时,葡萄糖在葡萄糖氧
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生成葡萄糖酸内酯和过氧化氢, 而氧的消耗或过氧化氢的生成均可被氧电极或过氧 化氢电极测得,从而以间接方式得知样品中葡萄糖 的含量。常用的酶电极还有测定尿素、尿酸、肌酐、 维生素C、乙醇、乳酸、蛋白质等酶电极。
临床应用:
免疫比浊分析常用。
24
(二)透射比浊法
原理:
当光线通过一定体积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 体复合物颗粒对光线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减少,透射光 的透光率和颗粒的量成反比。通过测定透射光的透光率反映 颗粒的量。
临床应用:
常用于生化指标的检测。
25
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技术
本节主要内容
I
I0:入射光强度
b:液层厚度
C:溶液浓度 I:透射光强度
T:透光度
A:吸光度
k:吸光系数
b
10
Lambert-Beer定律是讨论溶液吸光度同溶液浓度和溶液层
厚度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该定律是分光分析的理论基础。
其表达式为:
A = KLC
式中A为吸光度;K为比例常数,称为吸光系数;L为
溶液层厚度,称为光径;C为溶液浓度
指示电极(待测电极) 电极电位随被测物质活度变
化的电极。
参比电极 与被测物质无关,提供测量电位
参考的电极。
31
参比电极——测量时作为对比的电极,它的电 极电位值在测量条件下是固定不变的。 常用的参比电极有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指示电极根据电极上是否发生电化学反应分为 两种: 1.离子选择性电极 2.基于电子交换反应的电极电位
1
吸光度
0.5
0 0 20 40 60 80 100
标准曲线
浓度
18
制作和应用标准曲线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测定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更换标准品和试剂等),应重新 绘制。 标准品应有高的纯度,标准液的配制应准确。 当待测液吸光度超过线性范围时,应将标本稀释后再测定。 标本测定的条件应和标准曲线制作时的条件完全一致。 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应满足反应的体积 标准曲线上应标明制作日期、制作人和名称。
38
2. 气敏电极
是基于界面化学反应对气体敏感而设计的一类敏化电极。 二氧化碳气敏电极,它是由pH玻璃膜电极构成,在玻璃电 极上围着蓄有碳酸氢钠薄液层的透气膜,透气膜允许二氧化 碳扩散进出碳酸氢钠溶液,从而引起pH的变化,便可测定 二氧化碳的含量。其他的还有测定氨、氯等气敏电极。
指示电极通常选用玻璃电极,作用是对待测气体的浓度或 分压变化做出选择性响应。 参比电极一般选用Ag/AgCl电极。
第三章
生物化学检验 常用技术
1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 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技术 第三节 干化学分析技术
(自学) 第四节 电泳分析技术 第五节 基因扩增技术
2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 1.分光光度技术、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技术、电泳 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2.电位分析法的概念,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及 类型。
熟悉: 影响光谱分析技术、电泳技术的因素
了解: 各种分析技术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3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
本节主要内容
一、吸收光谱分析法 二、发射光谱分析法 三、散射光谱分析法
4
光谱分析技术:
利用各种化学物质都具有发射、吸收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 征,以此来确定物质性质、结构或含量。
光谱分析技术分类:
。方法学评价: 灵敏度高:最低检测浓度达10-7-10-9 g/ml。
临床应用:
用作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酶等测定。
23
三、散射光谱分析法 (一)散射比浊法
原理:
一定波长的光沿水平轴照射,通过溶液时,遇到抗原-抗 体复合物粒子,光线被粒子颗粒折射,发生偏转,光线偏转 角度与发射光的波长和抗原-抗体复合物颗粒大小、多少密 切相关,光强度与复合物浓度成正比。
19
(2)比较法
己知浓度的标准品和标本作同样处理,使用相同的空白, 同时测定标准管和标本的吸光度,根据测定的吸光度及标准 品浓度,可直接计算出标本的浓度,计算公式为:
Cu=(Au×Cs)/As
其中Cu和Au为标本管浓度和吸光度,Cs和As分别为标准 管浓度和吸光度。用标准品法定量时,标准品的浓度应尽量 和标本管浓度相近。
15
(二)分光光度法在生物化学检验中的应用
1. 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
定性依据:
确定是什么物质
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摩尔吸光系数ε
(1)最大吸收波长λmax方法 (2)摩尔消光系数ε方法
16
2.对待测物质进行定量
(1)标准曲线法 方法:
确定有多少(浓度)
根据Lambert-Beer定律,液体的浓度在一定范
29
(一)基本原理
电位分析法:测定电池两极间电位差或电位差变化 来进行定量分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称电位分析法。
单个电极的电位是无法测量的。 因此,由指示电极
(待测电极)与参比 电极组成电池用电位 计测量该电池的电动 势,即可得到该电极 的相对电位。
正极:参比电极 30
负极:指示电极
原电池:由指示电极和参比 电极构成
溶液中有多种吸光物质时,总吸光度等于 各吸光物质吸光度总和。
13
4. Lambert-Beer定律的偏离现象
(1) Lambert-Beer定律的局限性 (2)非单色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3)光的散射、折射引起的偏离 (4)溶液本身发生化学变化引起的偏离 (5)仪器因素引起的偏离
其单位为L/mol·cm,此时:
A= εlc ε的意义是:当液层厚度为1cm,物质浓度为 1mol/L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