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夕节与西方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文化习俗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在民间流传千年而广为人知。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引起世世代代人们的同情,学者历来对此研究热情不减,大多认为牛郎织女传说是“孕育时间最久,产生时代最早,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1]也正因为流传久远,影响地域广泛,2008年1月被收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传说中,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每年七月七日鹊桥相会,这留给人世间无限遐想,因此才有七夕这个传统节日。风月无边,历代风骚之士多有吟咏,自《诗经》以来,以七夕为题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据考证,《全唐诗》有54位诗人82首诗歌,《全宋词》有

62位诗人108首词作,均以七夕为歌吟对象。[2]文化

是民族的血脉,七夕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民俗的历史记忆。

但是近年有民俗学者把七夕盲目比附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在笔者看来是捕风捉影的,缺乏学理上的依据。

一、中国七夕渊源考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是源于星相的解释,即关于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这两个星座的来源作神话学解释。这个问题学界没有什么争议,论述基本一致。一般认为,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上古之世,大约在殷周之际就已经初步具有大概的故事轮廓。初民蒙昧,天真烂漫,多所幻想,学者多倾向于将此一时代,即《诗经》时代的牛郎织女划归为星宿神话。根据研究,最早记载牛郎织女传说的,是西周时期。《诗经·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但是,《大东》是严肃整饬之诗,还不允许有闲情逸致来穿插浪漫的男女情爱,至少是隐约、含蓄、温情脉

中国七夕节与西方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

文化习俗比较

汪保忠

1,2

(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2.平顶山学院,平顶山467000)

摘要:七夕因为牛郎织女传说的广泛流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寄托着痴情男女的美好愿望。男

女鹊桥相会,佳期不再,欢愉苦短,往往被一些民俗学者误会成中国的情人节,但其实并非西方情人节可比,七夕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因素。二者有不同的文化渊源,经过不同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过滤,考诸希腊神话,其阿多尼斯节却与七夕庶几近之。通过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比较与探寻,阐释了七夕与阿多尼斯节在文化习俗上的诸多相似之处以及与圣瓦伦丁节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七夕节;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妇女节;情人节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穴2014雪04—0051—04

收稿日期:2014-05-19

作者简介:汪保忠(1969-)河南信阳人,在读博士,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2014-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 -

tral Universities ”。项目编号:Z2014042

第35卷第4期2014年7月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JOURNAL OF TONGHUANORMAL UNIVERSITY

Vol.35№4Jul.2014

脉的优雅,过于浓烈、热情奔放不符合《诗经》编订者孔子的审美标准。后历经秦皇汉武,以至三国、魏晋南北朝,牛郎、织女这两个星座已经逐渐人格化为夫妇,而关于牛郎织女这两个星座的神话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传说。虽然民间文学研究者把神话与传说区分得很清楚,但实际上牛郎织女是神话还是传说严格来说,区分意义并不大。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说:“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讲述的就是这个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

农历七月七日,最早成为双星节、双七节,自汉代起就成为七夕节、乞巧节。到了唐宋之际,又称为女儿节、少女节。至此,牛郎织女传说及七夕风俗,都发展得成熟且基本定型了。有学者认为,七夕就性质而言,应该是中国的女儿节。[3]68对此观点,笔者甚表赞同,七夕应该是女儿节而非情人节,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节已成为普遍的节日。

七夕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女子乞巧是最主要的民俗活动。虽然作为经典爱情故事的李(隆基)、杨(玉环)之爱,有一定说服力,“七夕乞巧,长生盟誓”在民间影响深远,涉及爱情主题,但是杨妃的目的仍然是“今乃七夕之期,陈设瓜果,特向天孙乞巧”。明代传奇《长生殿》里七夕之夜香案供奉的是“金盘种豆”等物品,杨妃的目的仍在于祈求子嗣。生育子嗣、延续生命是女性的使命,这与爱情是迥然有别的。因此,不能单纯把七夕比拟为西方的圣瓦伦丁节[4]166。

我们看看七夕的民俗流变。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记载了汉代七夕风俗:“汉采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5]386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言之凿凿,“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6]44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7]98两宋之际,周密《武林旧事》、吕希哲《岁时杂记》也多有记载。清代七夕风俗在日本文献《清俗纪闻》也历历在目:“七月七日称为巧日,在露台放置桌子,以点心鲜果七种、针七根、线七条向牵牛织女二星上供。幼女等于夜半拜星,并用线穿入上供之针,称为穿针乞巧”。[8]42民国文献《中华全国风俗志》也大致情节相似,“七夕,人家盛瓜果酒肴与庭中或楼台之上,谈牛女渡河事。妇女对月穿针,为之乞巧。或以小合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者多寡。”[9]508

这些文献说明,自古至今,七夕之夜,人间女子希望天上的织女吃了人间女子的瓜果,自己能够像她一样智慧和灵巧,故称为“乞巧”。[10]97正如陈勤建先生所言:“文化生命基因是与有型物质的生物生命基因相异的独特生命元素:它虽然是无形的,却溶化在人的生命里,并不经意地流露在人们的言行中。”[11]66因此,我们不能简单把七夕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就等同于西方圣瓦伦丁节。探赜索隐,穷神知化,其实七夕内涵极其博大,远非瓦伦丁节那么简单。

二、西方圣瓦伦丁节及其风俗

我们知道,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即所谓“二希传统”。但是,基督教在非犹太教地区传教开始是受到极端排斥和抵制的。罗马历代君王多次对基督徒进行了极其血腥的清洗与迫害。只是到了公元313年,受到基督教徒支持才登上君主宝座的君士坦丁,在米兰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利西尼乌斯共同颁发了一个敕令,即著名的《米兰敕令》,才使得基督教在经受了250年的迫害之后,终于在罗马帝国获得了合法地位。而在这之前,做一名基督教徒是很危险的,而瓦伦丁就是早期的基督教徒之一。

公元270年,基督教还没有取得合法地位。因此,做一名基督教传教士并无中世纪的神圣地位与无限荣光。瓦伦丁在传教过程中,带头反对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而被罗马统治者关进监狱。虽然遭受牢狱之灾和肉体鞭挞之苦,在监狱中,瓦伦丁却治好了典狱长女儿双目失聪的眼疾,也得到这位女子的悉心关照与爱慕。但愈是这样,愈加使残暴的统治者惊恐不已,本来就惊恐于基督教传播扰乱民众的精神信仰,因此惨无人道地将瓦伦丁枭首示众。临刑前夕,即将付出生命代价的瓦伦丁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情深意长的书简,诉诸生离死别之情。受刑当天,典狱长女儿无力扭转情人的悲惨结局,便在瓦伦丁墓前种上红色鲜花,以寄托自己无尽的哀思和依依难舍的深情。这一天为2月14日,从此,西方就把2月14日约定俗成地称之为情人节,即圣瓦伦丁节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