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二、品读第二段

师:第二段讲了三件打趣谐谑的事,我们一一来仔细品味。第一件事是有关“袜材”的。文与可在给苏轼的信里说,“袜材当萃于此”,“萃”就是聚集的意思。怎么理解这里的笑点呢?

生:画画是很高雅的事情,但文与可将用来作画的材料说成是做袜子的材料,感觉就很俗……

师:嗯,生活中的幽默往往来自于一种不和谐。明明是很高雅的事物,却将其与世俗的事物联系起来,产生了幽默的效果。除此之外,这个事件还能体现出文与可性格中的什么特点呢?

(学生沉默思考)

师:在这里,当四方之人拿着绢请文与可作画时,“与可厌之”,把它们扔在地上,并骂道“吾将以为袜”,以至于成为了别人的口实。这里是不是还体现出文与可的淡泊呢?

(学生点头)

师:然而,这一段材料(文与可给苏轼的信)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下文中同一段材料还被进一步运用。文与可在这封信的最后,还附了一首诗。请同学们将这句诗读一遍。

(学生朗读)

师:那么请问同学们,这里产生幽默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

生:本来文与可在诗中说到“万尺长”的时候,是很不严肃的,开玩笑的;但是苏轼在回复中,将这个“万尺”给严肃化了,产生了反差。

师:文与可在此处的意思是很不严肃的吗?大家思考下,文与可在此处究竟要表达什么?

生:我觉得他是在讨论绘画中的一种神韵,而不是指真的有万尺长的竹子。

师:所以,文与可本来表达的是一种神韵上的描述,一种艺术上的夸张,但苏轼偏偏要将此套入到数字的精细中去讨论,产生了幽默的效果。杜甫曾经有诗云“黛色参天三千尺,霜皮溜雨四十围”,然而北宋沈括却对此评论说“无乃太细长乎?”这里沈括同样也是用科学的求实思维去理解诗歌的夸张艺术,产生了偏差,体现了文艺思维与实用思维的碰撞。除此之外,请大家注意苏轼回复的剩下一半,看看是不是还隐藏着什么笑点?

生:苏轼说文与可倦于笔砚,想得到这二百五十匹绢。

师:这二百五十匹绢真的存在吗?

生:不存在。

师:所以苏轼在这里是将假作真,调侃文与可真的想得到这二百五十匹并不实际存在的绢。文与可对此却“无以答”,并说“吾言妄矣”,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文与可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生1:文与可对苏轼这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表示无语。

生2:苏轼的这种说法让文与可觉得很尴尬。

师:我们在讲笑话的时候,是需要有听众配合的。文与可在这里就是在配合苏轼,将两人间的这个笑话的笑点表现出来。文与可是在“装傻”,仿佛真的是自己错了一样,所以才能产生有趣的笑果。这个事件将苏轼和文与可之间的心有灵犀、精神相契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但我仍然认为这是一种很甜蜜的情谊。

(学生笑)

师:两人之间围绕“万尺竹”和“两百五十匹绢”的对话还未结束。请大家朗读苏轼与文与可接下来的对话。

(学生朗读)

师:苏轼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述了“千寻竹”存在的可能性,文与可也再次强调他会拿二百五十匹绢买田而归老。两人你来我往,其中有无穷的默契与趣味。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个事件:食竹。

师:这个事件的幽默之处第一点是在于描写十分鲜活。“失笑喷饭满案”,将捧腹的样子表现得很生动。另外还在于哪一点呢?

生:文与可刚好在吃笋的时候收到了与他行为一致的诗。

师:是的,人文相印,在巧合中产生了幽默。我们来读一遍这首诗。

(学生朗读)

师:文与可身为太守,却“携妻同游竹之谷”、“烧笋晚食”,都是很朴素、雅致的行为;并且苏轼在诗中也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可见文与可为官的清廉、为人的清雅、清趣。

师:本段的内容都是围绕“画”展开的交往与知契。虽然作者写了三件事,但这三件事彼此间是相互衔接的:文与可表示“袜材当萃于此”的信中最后写了“万尺长”的诗句,进而引发了围绕“万尺竹”展开的讨论;讨论告一段落后,文与可又送了苏轼《筼筜谷偃竹》这幅画,并表示“这就是在神韵上有万尺之势”的竹子,接着便提到了文与可在筼筜谷收到苏轼来信之事,并且也与标题“画筼筜谷偃竹记”相呼应。

师:我们读第二段,既要了解戏谑效果产生的心理机制,也要读出戏谑背后所体现出的两人情谊的深厚、笃契。所以这样亲厚无间的友人去世后,苏轼才会“废卷哭失声”。本文内容

亦庄亦谐,情感亦笑亦泪,体现了苏子散文长于在自由浪漫的行文中表现深意的特点。

三、教学“论画理”部分

1、导入:渭滨千亩在胸中,写成“在腹中”?妙在一种若有若无的关联,即生活情景吃笋子和艺术理论胸有成竹的关联。

2、分层。分三层。

3、教学第一层:阐述文与可竹画理论

(1)说竹性,为后文批评和主张张本

操作:解词与提问。随机提问,意在引导学生注意遣词造句的意思与意图。

第一句:

解释“萌”,幼芽。解释“而节叶具焉”的“而”字,却。“一寸之萌”隐含了一种“不完全发育”的意味。

第二句:

解释“生而有之”的“之”,指“节叶”。从前文的“节叶具焉”和后文的“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可判断。

问:两句话都在写竹子的?

两句话都指向“生”,“始生”,“生而有之”,强调竹生来之性,生来“节叶具焉”。

解词“剑拔”,直,长,挺拔之势,脱去“箨壳”快速生长之势。体会语言简洁而贴切。

(2)批评“今画者”的画法,因为违背竹性。

操作:解词与提问。

第三句:

翻译“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解释“乃”,却,认为这种做法反常,对此怎么理解?(换:为什么批评这种画法?)

引导辨析一二句和第三句的关系,从而认识到:画法有悖自然之性,有悖整全之神。

(3)阐述墨竹画派理论。

操作:解释成语,提问成语所揭示的理论为何。

成竹在胸:师法自然,注重重整体和神韵。

兔起鹘落,稍纵即逝:重灵感

(抓词句,注意:一、词句和精神,成语;二词句和框架,一二句)

4、教学第二层:写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1)“与可之教予如此”一句的作用。

(2)解读成语:

心手相应,得心应手:“学”,“操之熟”的重要性。

几个成语,是说墨竹理论,其实也说出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