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期末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经济地理学习收获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同许多相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补充和借鉴;是以物流经济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物流环境和物流布局、中国区域物流地理、中国部门物流地理、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和国际物流地理。
中国的物流环境和物流布局:中国物流的社会环境(1)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为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2)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物流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快速增长为物流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4)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流需求不断增长(5)对外经济迅猛发展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
中国物流的自然环境:(1)矿产资源:总量相对较为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优质、大宗矿产相对不足,中国矿产资源贫矿多,难选矿多,中小型和坑采矿多,大型和超大型矿与露采矿少;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资源产区与加工消费区错位,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大。(2)林业资源;中国现有的林区按地域可划分三大区域,即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其中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主要的天然林生产基地。
中国生产力布局:生产力布局制约着物流布局,物流布局必须为生产力布局服务。我国生产力布局需遵循7个原则,其中经济原则有:统一计划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政治原则有: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原则、缩小城乡差别原则、巩固国防原则
目前,我国生产力布局呈现良好的势态如:(1)在巩固和加强原有经济重心区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新的经济重心区。(2)一大批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建立,生产力布局西移。(3)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4)生产力布局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当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1)生产力布局重心一度过分向东倾斜,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并强化了“双重错位”的区域格局。(2)重复建设,重复布局严重,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趋同。(3)生产力布局机制仍不完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存在着“断层”。
生产力布局的种种问题,必然带来中国物流布局发展的不均衡。
中国物流布局:中国物流布局的目的是实现物流的合理化,而要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必须遵循以下八个基本原则:计划化原则、直达化原则、短距化原则、钟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化原则、标准化原则。
中国物流网络布局: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1)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2)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3)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4)以广州和深圳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形态,带动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
展,激活和融通了全国范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四大物流圈的形成使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引力场”的现象。周围地区包括中西部地区都处于物流圈的引力场的吸引范围内。同时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物流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形成若干物流通道,使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点—线—面系统样式。
中国具备发展物流经济的良好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布局。
中国农业物流地理:农业物流的特点:(1)农业物流涉及面广、量大(2)农业物流具有独立性和专属性(3)保值是中国农业物流发展的核心
中国农业物流发展的现状:(1)农业物流整体处于低水平运行(2)农业物流的基础投入不足(3)农业物流市场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4)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5)农业物流成本偏高(6)农业物流的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7)农业物流观念缺乏,对农业物流的认识浅薄(8)农业物流的法制环境不完善
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物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深刻认识到农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物流发展机制,才能真正引导中国农业未来的前进方向,具体来说,发展农业物流有四点现实意义:(1)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加强对农业物流的管理(2)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3)大大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降低农业物流成本(4)通过专业化物流增值服务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林区主要有东北内蒙古林区、西南高山林区、东南低山丘陵林区、西北高山林区和热带林区五大林区。
中国畜牧业可划分为牧区、农区、半农牧区、城郊4种类型地区
中国的水产业有淡水和海洋两大部分。
全国各地土特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中国工业物流地理:工业物流的特点:(1)价格变化波动小(2)订单数量比较恒定(3)拆零方便(4)退货与更换容易(5)可满足企业客户的不同需求
中国工业物流的发展现状:(1)物流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2)物流管理水平落后(3)缺乏现代物流技术的有力支撑(4)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加快发展中国工业物流的途径(1)改变现有的商业运作模式(2)进入供应链,实现共赢(3)实现物流流程再造,推行物流外包,做强核心业务(4)实现企业的采购制度变革(5)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工业物流可分为重工业物流和轻工业物流,其中重工业物流研究的对象时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电子工业、轻工业物流研究的对象是纺织工业、造纸工业、食品工业。
中国商业地理:商业物理的特点:(1)供需调节特点(2)商流与物流分离特点(3)即时性特点(4)网络化特点
中国商业物流的现状:(1)物流观念陈旧(2)物流基础薄弱(3)物流环节不合理(4)缺乏物流基础数据
加速发展中国商业物流的途径:(1)以“政府建平台、企业投资”的模式建设物流中心区(2)整合商品物流配送网络(3)促进物流系统的整体化和系统化运作(4)逐步实现物流配送的社会化(5)加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
影响商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消费状况因素、科技水平因素、交通运输因素。影响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因素:商品生产的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状况、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生产布局状况及国家区域规划的发展。中国出口商品基地有综合基地和单项基地两种类型。中国对外开放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保税区等形式,由沿海向内陆推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的格局。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先行和基础产业,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据重要地位如:(1)经济作用(2)社会公益作用(3)宏观调控作用(4)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5)国防意义
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突破7万公里,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铁路要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尽快建立起“八纵八横”铁路大通道,充分发挥铁路优势。
截止2004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7万公里,其中代表现代交通发展水平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2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是沿海港口的空间分部规划,也是最高层面的港口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煤炭、石油、铁矿石、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8个运输系统。
截止2004年年底,中国定期航班达到1200条,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为中心,以省会,旅游城市机场为枢纽,其他城市机场为支干,联合国内127个城市,联接38个国家80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
中国物流分区地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层次。2005年,中国确立了推进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新格局,启动了跨省区统一规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构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经济要素流量、流向和强度的改变,进而要求物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加快物流通道和节点的整合,最大限度的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物流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
港澳台地区物理地理:香港的物流环境:(1)自然环境:香港地处大陆东南部、南海与台湾海峡的交会处,是亚洲及世界的航道要冲、重要的国际商港。香港的自然资源有限,几乎所有物质,包括食品、工业原料、机器、燃料都要依赖外地供给,矿产资源贫乏,土地资源有限,只有渔业资源非常丰富。(2)社会经济环境:香港经济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一个一个以加工工业为基础、一对外贸为主导、以多种经营为特点的现代国际工商业城市,香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房地产及建筑业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的经济发展成就为世人瞩目,目前香港已成为全球第十大国际银行中心、第11大股票市场、第七大外汇中心和亚洲主要保险业中心,以此奠定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经融中心城市的地位;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1988年香港的贸易总值和出口总值,在世界上排名第11位,进口总值排名第12位,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航运业发达,是重要的国际商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60个港口有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