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分期及临床方法
第7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doc
![第7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doc](https://img.taocdn.com/s3/m/bb9268f577232f60dccca1a5.png)
食管癌国际TNM分期第7版(2009)Edge SB, Byrd DR, Compton CC, eds.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7th edition.New York:Springer,2009.一、食管癌的分段与以往不同,新版食管癌TNM标准对食管癌的原发部位以肿块上缘所在的食管位置决定,以上切牙到肿块上缘的距离来表示具体位置:颈段食管:上接下咽,向下至胸骨切迹平面的胸廓入口,内镜检查距门齿15厘米至<20厘米。
胸上段食管:上自胸廓入口,下至奇静脉弓下缘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0厘米至<25厘米。
胸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5厘米至<30厘米。
胸下段食管: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内镜检查距门齿30厘米至<40厘米。
食管胃交界(EGJ)癌:EGJ上5厘米的食管远端与EGJ以下5厘米的胃近端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部位,新版食管癌TNM分期与胃癌TNM分期内容协调一致,明确规定:凡肿瘤位于1)食管下段;2)侵犯EGJ;均按食管腺癌TNM分期;3)胃近端5厘米内发生的腺癌未侵犯EGJ者可称为贲门癌,连同胃其它部位发生的肿瘤,按胃癌的TNM标准分期。
二、第7版食管癌TNM定义1、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T)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重度不典型增生;T1: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粘膜肌层、或粘膜下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食管肌层;T3:肿瘤侵犯食管纤维膜;T4:肿瘤侵犯食管周围结构;T4a:肿瘤侵犯胸膜、心包或膈肌(可手术切除);T4b:肿瘤侵犯其他邻近结构如主动脉、椎体、气管等(不能手术切除)。
2、区域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s,N)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1-2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3-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3:≥7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
![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77b3d4b9f3f90f76c61b7d.png)
MR
imaging
in
determining resoetability.^J凰
Am J Roentgenol,1991,156:297-302.
[7]张焱.术前CT“i角法”+“夹角法”判别食管癌外侵主动脉的 探讨.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658-659. [8]李彩英,刘明,彰俊杰,等.cT食管癌改良T分期与比例对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236-237. [9]麻国新,万钧.早期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万钧,韩春,刘惠明.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2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6:161.166. (收稿Et期:2009-01-15)
经本小组讨论后,以下两项为主动脉受侵的标 准:(1)主动脉夹角法: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 450为主动脉无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90。 为主动脉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一90。为 可疑受侵(此点希望大家在使用中提出见解)。(2) 三角法:在食管、胸主动脉和椎体之间有一三角形脂 肪间隙,若此脂肪间隙消失则为主动脉受侵。 3.关于心包受侵:对于心包受侵一直沿用Picus 等【41的标准:CT上下层面可见心包有脂肪线而病灶 层面无脂肪线,则认为有心包受侵;此外有局限性心 包增厚及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心包积液。按照此 标准诊断5l例患者心包受侵11例,假阳性2例,假 阴性0例,准确率为96%,敏感性为100%,特异性 为95%。李彩英等坤1用同样方法分析102例患者 的心包受侵情况,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100%、94.95%、95.10%。刘泰福"1总结的CT诊 断心包受侵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94%。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N分期标准 淋巴结肿大认为是癌转移的标准,一般标准为 淋巴结短径≥10 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角 淋巴结长径t>5 mm,腹腔淋巴结长径≥5 N。:无淋巴结肿大; N.:胸内(食管旁、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下段 癌胃左淋巴结肿大,食管颈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N::食管胸中段、胸下段癌锁骨上淋巴肿大,任 何段食管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M分期标准 Mo:无远处转移; M。:有远处转移。 四、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I期:T1~2NoMo Ⅱ期:T2N1Mo,T3No—lMo Ⅲ期・T4No一2Mo
食管癌治疗前分期方法的应用现状
![食管癌治疗前分期方法的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5053185f01dc281e43af0b4.png)
食管癌治疗前分期方法的应用现状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于全球肿瘤发病的第8位,肿瘤死亡的第4位。
我国系食管癌高发地区,每年新发病例占全世界总发病例数的50%左右。
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前临床分期是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前提。
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主要因素在于癌肿对食管壁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
早期食管癌单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高,可达90%,而局部晚期食管癌手术治疗预后欠佳,可见正确的术前分期,对估计病情、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传统的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X线检查在估计肿瘤长度、了解病变部位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食管癌的治疗前分期无明显作用。
如今临床医师可以选择多种检查手段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精确的治疗前分期。
食管癌治疗前分期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CT检查、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
CT能够发现局部肿瘤浸润深度并且同时提供远处转移信息。
EUS能够很好地区分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食管癌,与细针穿刺活检术结合使用时,EUS是评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检查方法。
PET能提供功能性信息,是一种有效的食管癌诊断方式,并且可以用于评价食管癌患者对新辅助治疗后的反应。
食管癌治疗前分期的各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要想获得准确的术前分期结果,需综合实际检查方法进行判断。
1 CT检查在CT影像学检查图像上,正常食管扩张时食管壁厚约3mm。
食管壁厚度在任何情况下>5mm均可认为异常表现。
食管癌主要的CT影像学表现为食管壁非对称性增厚,但此种表现不是食管癌特异的。
对于判断肿瘤浸润食管壁的准确深度方面,CT检查作用相当有限。
国外Wakelin[1]等通过对比CT检查和EUS在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作用发现,在T分期的准确度判断方面CT较EUS差。
食管癌分期标准
![食管癌分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1052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6.png)
食管癌分期标准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食管癌的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对肿瘤进行分级,以便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食管癌分期标准主要包括TNM分期、国际癌症联盟分期和中国抗癌协会分期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分期标准。
TNM分期是临床肿瘤分期的国际通用标准,它通过评估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等情况,将肿瘤分为不同的阶段。
T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深度侵犯程度进行分级,分为T1、T2、T3和T4四个阶段。
N分期则根据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为N0、N1、N2和N3四个阶段。
M分期根据是否有远处转移分为M0和M1两个阶段。
通过组合T、N、M三个分期,可以得出详细的分期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国际癌症联盟分期是另一种常用的食管癌分期标准,它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期。
分为0期、I期、II期、III期和IV期五个阶段。
0期表示原位癌,尚未侵犯黏膜下层;I期表示肿瘤侵犯黏膜下层但未侵犯肌层;II期表示肿瘤侵犯肌层但未侵犯深层组织;III期表示肿瘤侵犯深层组织或淋巴结转移;IV期表示远处转移。
这种分期方法简单直观,便于临床应用。
中国抗癌协会分期是根据中国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状况,结合国际分期标准制定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分期方法。
它将食管癌分为0期、I期、II期、III期和IV期五个阶段,与国际癌症联盟分期相似。
但在具体分期时,考虑了中国患者的特点,更符合中国患者的实际情况。
总的来说,食管癌的分期标准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不同的分期方法各有特点,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期方法,并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等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体检,早期发现问题,也是预防食管癌的重要措施。
食管癌教学ppt课件
![食管癌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7594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8.png)
如CEA、CA19-9等,可作为食管癌的 辅助诊断指标。
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乏力等;影像学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提供肿瘤大小、位置、浸润深度和范围等信息。
鉴别诊断
食管癌需与食管良性肿瘤、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炎等疾病进行鉴别。鉴别要点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期协 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合理饮食指导
术后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避免过早 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早期下床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 能恢复,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方法指导
吻合口瘘处理
肺部感染处理
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治 疗等;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生理变化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逐渐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消瘦、乏力等症状。 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转移灶症状等。
02
食管癌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早期症状
吞咽不适、异物感、胸骨 后疼痛等。
中晚期症状
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 乏力、贫血等。
体征
消瘦、营养不良、恶病质 等。
分期与分型
分期
根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分期,一般分为早 期、中期和晚期。
分型
根据病理形态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等。
并发症及预后
并发症
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恶病质等。
预后
与肿瘤分期、分型、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早期食管癌预后较好,中晚期预后较差。 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食管癌TNM分期(必备!!)
![食管癌TNM分期(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ccad15120912a216147929f0.png)
AJCC/UICC 癌症TNM分期标准2009第7版
食管癌的TNM分期(鳞癌)
分期 0 IA IB IIA IIB IIIA T is (HGD) 1 1 2-3 2-3 2-3 2-3 1-2 1-2 3 4a 3 4a 4b N 0 0 0 0 0 0 0 1 2 1 0 2 1-2 3 M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G 1,X 1,X 2-3 1,X 1,X 2-3 2-3 部位 下段,X 中、上段 下段,X 中、上段 -
①
锁骨上淋巴结:位于胸骨上切迹与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与无
左上气管旁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 后纵隔淋巴结:位于气管分叉之上,
右下气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与无
下、主动脉旁
及动脉导管侧面 6 名动脉前方 7 部 8M 至下肺静脉根 部之间 8L 根部与食管胃 交界之间 9 10R 头端与右上叶 支气管起始部之间。 10L 左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位于隆凸与左上叶支气管 起始部之间。 11 肺叶间淋巴结 12 13 肺叶淋巴结 肺段淋巴结 下肺韧带淋巴结:位于下肺韧带内 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位于奇静脉 下段食管旁淋巴结:位于下肺静脉 中段食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隆凸 隆突下淋巴结:位于气管分叉的根 前纵隔淋巴结:位于升主动脉和无
20厘米至<25厘米。
胸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 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前方是两 个肺门之间结构,左邻胸降主动脉, 右侧是胸膜,后方为胸椎。内镜检 查距门齿25厘米至<30厘米。
华西医院翻译制作,内部交流!详见:中华肿瘤杂志 2010; 32(3): 237-240
胸下段食管及食管胃交界: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由于这是食管的末节,
食管癌的分期及临床方法
![食管癌的分期及临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8b478884868762caaed5f6.png)
淋巴回流
粘膜和粘膜下两条垂直通路,并互相交通 (垂直回流:横向回流=6:1) 颈段食管
-颈内静脉周围,锁骨上淋巴结
中段食管(胸廓入口至气管分杈与贲门中点)
-食管旁和食管周围淋巴结
下段食管
-膈下贲门周围,胃小弯胃左周围,腹腔干淋巴结
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发展(一)
1969年至1979年 83,783例 122publications 手术率58% 切除率39% 术后死亡率29% 五年生存率4% 1980年至1988年 76,911例 130publications 切除率56 % 术后死亡率13% 五年生存率10%
�
1940年4月我国吴英恺教授进行了第一例食管癌切除开创了我国食管外科的历史分期的意义临床试验的分类标准化正常食管的解剖特点动脉血供颈段食管甲状腺动脉分支气管支气管动脉分支胸段食管食管支支气管动脉分支腹段食管胃左动脉分支脾动脉分支静脉回流颈段食管甲状腺下静脉胸段食管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腹段食管胃左静脉分支脾静脉分支上皮下粘膜下静脉网垂直分布于食管全长尤以下段食管为主回流于门静脉系统淋巴回流粘膜和粘膜下两条垂直通路并互相交通垂直回流
针对最近食管癌分期的争议
阳性淋巴结的数目,比例以及病理特征与预后关 系密切(Lerut T et al 2003, Steven R. DeMeester et al 2003) -cox回归分析:0~12枚阳性淋巴结,预后呈线性下降 -淋巴结内转移与累及整个淋巴结预后有差异 故不能简单划为N0,N1,M1a
TX:原发肿瘤不能测定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侵及粘膜固有层或粘膜下层 T2:肿瘤侵及肌层 T3:肿瘤侵及食管纤维膜 T4:肿瘤侵及邻近器官
食管癌的N分级标准:
食管癌分期学习笔记6-7-8
![食管癌分期学习笔记6-7-8](https://img.taocdn.com/s3/m/1ffad5736f1aff00bfd51e95.png)
一、2002年第6版第6版分段:根据肿瘤中心位置确定(内镜或C T)距门齿15-18-24-32-40;环状软骨下缘-胸骨切迹-气管分叉-1/2-贲门2002年第6版T N M分期(并未考虑肿瘤类型、细胞分化程度)I期T1N0M0I I A期T2、3N0M0I I B期T1、2N1M0I I I期T3N1M0,T4N0、1M0I V A期T N M1aI V B期T N M1b第6版区域淋巴结定义1.食管淋巴引流:集中在粘膜下与肌层间的淋巴管网上行收集胸上段、颈段,进入食管旁、锁骨上、颈深淋巴结下行手机胸中、下段,进入贲门、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其余大部分进入气管、食管旁落淋巴结此外每部分都可向反方向引流2.颈段包括颈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段包括纵隔淋巴结和胃周淋巴结,不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颈部L N14.6%4.3%2.0%上纵隔L N29.3%5.0%2.2%中纵隔L N8.5%32.9%15.4%下纵隔L N9.8%2.5%38.1%腹腔L N7.3%14.9%27.5%3.早期一个日本研究,仅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到1211例患者5年16.8%,非区域的5年5.2%,因此非区域归为M1二、2010年第7版第7版分段:距门齿15-20-25-30-齿状线以肿瘤上缘所在的食管位置决定,以上切牙到肿瘤上缘的距离来表示具体位置:(1)颈段食管:上接下咽,向下至胸骨切迹平面的胸廓入口,前邻气管、两侧与颈血管鞘毗邻,后面是颈椎,内镜检查距门齿15厘米至<20厘米。
(2)胸上段食管:上自胸廓入口,下至奇静脉弓下缘水平,其前方由气管、主动脉弓及分支和大静脉包绕,后面为胸椎。
内镜检查距门齿20厘米至<25厘米。
(3)胸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前方是两个肺门之间结构,左邻胸降主动脉,右侧是胸膜,后方为胸椎。
内镜检查距门齿25厘米至<30厘米。
(4)胸下段食管及食管胃交界: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由于这是食管的末节,故包括了食管胃交界(E s o p h a g o g a s t r i c J u n c t i o n,E G J)。
食管癌(最新)ppt课件
![食管癌(最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8f1d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5.png)
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效果有限, 且存在较大的副作用。
生存率有待提高
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和治疗手段有限,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普遍较 低。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食管癌 的治疗将更加精准,针对不同患者的基 因突变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
食管癌(最新)ppt课件
目录
• 食管癌概述 • 诊断方法与评估 • 治疗策略及进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食管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 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 约15万人。
化疗方案选择与优化
化疗药物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 顺铂、紫杉醇等,根据病情和分
期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和姑息性化疗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方案。
治疗效果
化疗可以缩小肿瘤,降低分期, 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和转 移的风险。同时,化疗也可以作 为姑息性治疗手段,减轻症状,
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优化手术操作
02
选择合适的吻合方式、降低吻合口张力、减少手术创伤等,有
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早期干预
03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如及时引流、
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以促进患者康复。
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营养支持
食管癌患者常常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因此提供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建议采用肠内 营养或肠外营养的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
食管癌的分期与手术治疗选择
![食管癌的分期与手术治疗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983ffc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6.png)
食管癌的分期与手术治疗选择一、食管癌的分期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其治疗来说,准确的分期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国际TNM 分期系统,食管癌主要分为0期至IV期。
其中0期称为原位癌或早期食管鳞癌,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壁层Ⅰ型和粘膜下Ⅰ型。
早期食管鳞癌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相对较低的术后复发率。
而对于中晚期患者,肿瘤已经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手术治疗效果相较而言就不如早期患者乐观。
二、手术治疗1. 早期食管鳞癌的手术选择对于壁层Ⅰ型和粘膜下Ⅰ型早期食管鳞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黏膜剥离术(EMR)、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ESD)以及开放手术等。
2. 中晚期食管鳞癌的手术选择对于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常常伴随着淋巴结清扫。
既往采用的经胸或经腹单纯手术方式,已逐渐被同时切除食管和纵隔、全胃切除等复合手术方式所取代。
而对于存在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手术治疗往往无法实施。
三、早期食管癌的分期与治疗选择1. 壁层Ⅰ型食管鳞癌壁层Ⅰ型食管鳞癌是指肿瘤局限在粘膜和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的肿瘤。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内镜黏膜剥离术(EMR)和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ESD)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较低的病死率,并保持了良好的生存率。
2. 粘膜下Ⅰ型食管鳞癌粘膜下Ⅰ型食管鳞癌是指肿瘤侵犯到粘膜下层,但没有侵入肌层的肿瘤。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内镜手术(如内镜黏膜剥离术或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较于壁层Ⅰ型,粘膜下Ⅰ型食管鳞癌的治疗更加复杂,难度较高。
四、中晚期食管癌的分期与治疗选择1. 食管鳞癌T3N0M0期T3N0M0 期指的是肿瘤已经浸润到深筋膜层但未扩散至淋巴结或远处器官。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各种方式进行手术切除,包括开放手术、胸腔镜辅助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等。
2. 食管鳞癌T4N1-3M0期T4N1-3M0 期意味着肿瘤已经累及邻近组织和/或有淋巴结转移,但未发生远处转移。
食管癌TNM分期(必备!!)
![食管癌TNM分期(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adcc26b7960590c69ec376e9.png)
AJCC/UICC 癌症TNM分期标准2009第7版
食管癌的分段
以肿瘤上缘所在的食管位置决定,以上切牙到肿瘤上缘的距离来表示具体 位置: 颈段食管:上接下咽,向下至 胸骨切迹平面的胸廓入口,前邻气 管、两侧与颈血管鞘毗邻,后面是 颈椎,内镜检查距门齿15厘米至 <20厘米。 胸上段食管:上自胸廓入口, 下至奇静脉弓下缘水平,其前方由
7
隆突下淋巴结:位于气管分叉的根部
①
8M 中段食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隆凸至下肺静脉根 部之间 8L 9 下段食管旁淋巴结:位于下肺静脉根部与食管胃 交界之间 下肺韧带淋巴结:位于下肺韧带内 10R 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位于奇静脉头端与右上叶 支气管起始部之间。 10L 左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位于隆凸与左上叶支气管 起始部之间。 11 肺叶间淋巴结 12 13 14 15 16 肺叶淋巴结 肺段淋巴结 肺次段淋巴结 横膈淋巴结:位于膈肌膨隆面与膈脚之间 贲门周围淋巴结:位于胃食管交界周围的淋巴结
IIB IIIA
IIIB
IV
华西医院翻译制作,内部交流!详见:中华肿瘤杂志 2010; 32(3): 237-240
气管、主动脉弓及分支和大静脉包
绕,后面为胸椎。内镜检查距门齿 20厘米至<25厘米。 胸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 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前方是两 个肺门之间结构,左邻胸降主动脉, 右侧是胸膜,后方为胸椎。内镜检
查距门齿25厘米至<30厘米。
胸下段食管及食管胃交界: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由于这是食 管的末节,故包括了食管胃交界(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其前邻心 包,后邻脊椎,左为胸降主动脉,右为胸膜。该段食管穿越膈肌,在腹腔走行 距离长短不一,在某些情况如食管裂孔疝时,腹段食管可消失,故腹段食管包 括在胸下段食管中。 食管胃交界癌与贲门癌:EGJ上5厘米的食管远端与EGJ以下5厘米的胃近端
食管癌最新分期
![食管癌最新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9c78e3f702768e9951e738fc.png)
• IIIB期:T3(位于食管壁的外层结构), N2(3-6枚邻近淋巴结转移), M0, 任何G,任何部位。 • IIIC期:T4a(侵犯食管邻近组织,但可手术切除), N1或N2(6枚或以下邻近淋巴结转移), M0,任
食管癌TNM分期标准(2009第七版)
• • • • 食管癌TNM分期 (UICC 2009版) • 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2N0M0IIa期T3N0M0IIb期
T1-2N1M0IIIa期T4aN0M0 ,T3N1M0 ,T1-2N2M0 IIIb期 T3-N2M0 IIIc期T4aN1-2M0 ,T4bNanyM0 ,TanyN3M0IV 期TanyNanyM1 •
食管癌最新分期
食管癌分期2010年,AJCC公布最 新(第七版)
• T分期
• Tx:不能明确的原发癌,如拉网等细胞学检查发现瘤细胞,但未能发现瘤体。
• T0:无原发瘤证据。
• Tis:原位癌,也即所谓的高度不典型增生。高度不典型增生归为Tis。但要注意,在
层。
• IA期:T1, N0, M0, GX、G1或G2;等同于T1期,肿瘤仅位于食管壁的最内两层之一。 • IB期:T1(肿瘤仅位于食管壁的最内两层之一), N0, M0, G3(瘤细胞分化差);或:
T2(肿瘤位于食管壁的外层), N0, M0, GX、G1或G2 • IIA期:T2(肿瘤位于食管外层), N0, M0, G3(细胞分化差)。 • IIB期:T3(肿瘤位于食管外层,但未超出), N0, M0,任何G;或:T1或T2(肿瘤位于
食管癌TNM分期第8版
![食管癌TNM分期第8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fb1f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f.png)
附件5食管癌TNM分期(第8版)食管及EGJ癌TNM分期参照国际抗癌联盟(UnionforInternationa1CancerContro1,UICO/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O2017年第8版TNM分期体系,定义如下:1.T分期——原发肿瘤T 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细胞未突破基底膜);Ti: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Ti a: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或黏膜肌层;TIb: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食管肌层;T3:肿瘤侵犯食管纤维膜;T4:肿瘤侵犯食管周围结构;T4a:肿瘤侵犯胸膜、心包、奇静脉、膈肌或腹膜;T小:肿瘤侵犯其他邻近结构,如主动脉、椎体或气管。
2.N分期——区域淋巴结N 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2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3~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3:≥7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注:①至少需清扫15枚淋巴结;必须将转移淋巴结数目与清扫淋巴结总数-并记录。
②纵隔3、5、6区、双侧颈总动脉外缘的锁骨上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为M∣03.M分期——远处转移Mo:无远处转移;Mi:有远处转移。
4.腺癌分化程度分期(G分期)Gx:分化程度不能确定;G1:高分化癌:>95%为分化较好的腺体组织;G2:中分化癌:50%~95%为分化较好的腺体组织;G3*:低分化癌:癌细胞成巢状或片状,<50%有腺体形成;"如果进一步检测“未分化”癌组织,发现腺体组织,则分类为G3腺癌。
5.鳞癌分化程度分期(G分期)Gx:分化程度不能确定;G1:高分化癌:角质化为主,伴颗粒层形成和少量非角质化基底样细胞成份,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有丝分裂少;G2:中分化癌:组织学特征多变,从角化不全到低度角化,通常无颗粒形成;G3*:低分化癌:通常伴中心坏死,形成大小不一、巢样分布的基底样细胞。
食管癌分期标准
![食管癌分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f98a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5.png)
食管癌分期标准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而食管癌的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以及是否蔓延到邻近的淋巴结或其他器官来确定肿瘤的严重程度。
分期的准确性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管癌的分期标准主要有国际癌症分期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学会(AJCC)制定的TNM分期系统以及中国抗癌协会制定的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分期标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分期标准。
1. TNM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食管癌分期标准之一。
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深度,N代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M代表是否有远处转移。
根据不同的T、N、M分期组合,将食管癌分为I期、II期、III期和IV期。
具体分期如下:I期,T1N0M0,即原发肿瘤侵犯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但未侵犯肌层,淋巴结和远处没有转移;II期,T2N0M0或T1-2N1M0,即原发肿瘤侵犯黏膜下肌层或黏膜下层,或者侵犯肌层但未侵犯邻近组织,淋巴结和远处没有转移;III期,T3N0M0、T1-3N2M0或T4任N0-2M0,即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或器官,或者淋巴结受累,但远处没有转移;IV期,T任N任M1,即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或器官,或者淋巴结受累,且有远处转移。
2.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分期标准。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分期标准是根据我国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数据制定的,对于我国食管癌患者的分期和预后判断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该分期标准将食管癌分为0期、I期、II期、III期和IV期。
具体分期如下:0期,即原位癌,肿瘤局限于黏膜层;I期,肿瘤侵犯黏膜下肌层,但未侵犯黏膜下肌层以上的组织;II期,肿瘤侵犯黏膜下肌层以上的组织,但未侵犯邻近器官;III期,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或组织,或者淋巴结受累;IV期,有远处转移或者病变无法手术切除。
总的来说,食管癌的分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准确的分期,医生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也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JCC、UICC关于食管癌的改动 (2002年第六版)
• 指出食管下段、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生率迅 速增长
• 增加了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淋巴结定位 • 添加了Casson等人提出的食管癌淋巴结图以
规范淋巴结的命名(Casson AG et al, Ann Thorac Surg. 1994 )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 Cancer Staging Handbook. 6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 2002.
• AJCC(02)
• T1
• N分期
• 修改建议
• T1a(粘膜层)-》I期 • T1b(粘膜下层) • N0 • N1(0~2阳性淋巴结) • N2(3个以上阳性淋巴结)
• M分期
• M1a取消
临床分期(cTNM)方法
• 全身体检 • 影像学方法
-EUS -CT -FDG-PET
• 胸腔镜、腹腔镜 • 食管镜、支气管镜 • 细针穿刺、活检
• 肿瘤附近的转移淋巴结不易区分 • 准确率:37%~90%(低于肺癌)
( Luketich et al, 1999 ) • [methy1-11 C]choline-PET可提高cN1准确率
(Kobori et al,1999)
胸腔镜和腹腔镜
• 胸腔镜:打开锁骨下静脉至肺下静脉之间的纵 隔胸膜,进行淋巴结取样活检
食管癌TNM分期标准
0期 I期 IIA期 IIB期 III期 IV期 IVA期 IVB期
Tis N0 M0 T1 N0 M0 T2 N0 M0 ;T3 N0 M0 T1 N1 M0 ;T2 N1 M0 T3 N1 M0 ;T4 Any N M0 Any T Any N M1 Any T Any N M1a Any T Any N M1b
淋巴回流
• 粘膜和粘膜下两条垂直通路,并互相交通 (垂直回流:横向回流=6:1)
• 颈段食管
-颈内静脉周围、锁骨上淋巴结
• 中段食管(胸廓入口至气管分杈与贲门中点)
-食管旁和食管周围淋巴结
• 下段食管
-膈下贲门周围、胃小弯胃左周围、腹腔干淋巴结
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发展(一)
• 1969年至1979年 • 83,783例
• 腹腔镜:腹腔淋巴结活检及术中超声探查有否 肝脏转移
胸腔镜和腹腔镜的目的
• 准确的TNM分期 • 评价术前放化疗效果 • 放疗范围个性化的实施
EUS、CT和胸腔镜腹腔镜的比较
灵敏度(%) 特异性(%) 阳性预测值(%)
胸部N1
胸腔镜
62.5
CT
27.3
100.0 74.2
100.0 15
EUS
( ) 系密切 Lerut T et al 2003, Steven R. DeMeester et al 2003
-cox回归分析:0~12枚阳性淋巴结,预后呈线性下降 -淋巴结内转移与累及整个淋巴结预后有差异 • 故不能简单划为N0、N1、M1a
食管癌分期的修改建议
Thomas W. Rice et al 2003, Valerie W. Rusch 2003
总体
John Wong and Simon Y.K. Law HongKong, Queen Mary Hospital
中位生存率 (M)
五年生存率 (%)
32
34
7.5
8
8.8
14
TNM分期 (AJCC,2002)
食管癌的T分级标准:
• TX:原发肿瘤不能测定 •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 Tis:原位癌 • T1:肿瘤侵及粘膜固有层或粘膜下层 • T2:肿瘤侵及肌层 • T3:肿瘤侵及食管纤维膜 • T4:肿瘤侵及邻近器官
• 122publications • 手术率58% • 切除率39% • 术后死亡率29% • 五年生存率4%
• 1980年至1988年 • 76,911例 • 130publications
• 切除率56 % • 术后死亡率13% • 五年生存率10%
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发展(二)
根治性手术 姑息性手术
食管癌的N分级标准:
• Nx: 区域内淋巴结不能测定 • N0:无远处转移 •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食管癌的M分级标准:
• Mx:远处转移不能测定 • M0:无远处转移 • M1:有远处转移 • 胸上段食管癌: • M1a 颈淋巴结转移 • M1b 其它远处转移 • 胸中段食管癌: • M1a 没有应用 • M1b 非区域淋巴结发生转移,和(或)其它远处转移 • 胸下段食管癌: • M1a 腹腔动脉淋巴结转移 • M1b 其它远处转移
生存率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概述
• 1913年Torek首次报道成功切除下段食管癌, 但病人术后遗留一人工外置管。
• 1938年Marshall和Adams完成第一例食管 癌切除胸内食管胃直接吻合。
• 1940年4月我国吴英恺教授进行了第一例食 管癌切除,开创了我国食管外科的历史
分期的意义
• 指导治疗 • 判断预后 • 随访治疗效果 • 临床试验的分类标准化
准确率:48%~74% (Holscher et al, 1994) 准确率:61%~96%,敏感度:8% ~ 75% ,特异性:60 %~ 98% (Chandawarkar et al, 1996)
• M分期 :肝脏、肺等远处脏器转移
FDG-PET分期
• 可发现淋巴结(>1cm)转移或远处转移,主 要用于证实cN0(Flamen et al,2000)
62.5
腹部N1
腹腔镜
84.6
CT
23.8
60.8
100.0 94.3
20
100.0 71.6பைடு நூலகம்
EUS
47.1
95.2
88.8
食管癌的分期及临床方法
乔玉磊
概述
• 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 •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其死亡率居第4位
(17.38/10万) • 在我国某些地区,食管癌居恶性肿瘤发病
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
概述
• 70~80%为中晚期,少数为早期病人 • 5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 • 早期诊断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提高5年
特异性: 80%, 阳性预测值: 88%, 阴性预测值: 82% )
CT分期
• T分期(食管壁厚度)准确率(59%~64%)
-正常上限5mm
-T1、T2: 5~15mm -T3:>15mm -T4:临近组织受累,脂肪层消失(主动脉、气管支气
管树、左主支气管、心包等) 准确率:43.8%
• N分期(胸段食管)
正常食管的解剖特点
动脉血供
• 颈段食管
-甲状腺动脉分支、气管支气管动脉分支
• 胸段食管
-食管支、支气管动脉分支
• 腹段食管
-胃左动脉分支、脾动脉分支
静脉回流
• 颈段食管
-甲状腺下静脉
• 胸段食管
-奇静脉和半奇静脉
• 腹段食管
-胃左静脉分支、脾静脉分支
• 上皮下(粘膜下)静脉网
-垂直分布于食管全长,尤以下段食管为主,回流于 门静脉系统
*Union Internationale Contre le Cancer. TNM classification of malignant
tumours. 6th ed. New York: Wiley-Liss; 2002.
针对最近食管癌分期的争议
• 阳性淋巴结的数目、比例以及病理特征与预后关
食管拉网细胞学
•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沈琼教授首创食管拉 网细胞学检查,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中曾 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因其漏诊较多,接受 率低,使用日渐减少
EUS
• T分期(超声下第四层面) • N分期(形态、大小、内在超声特征、边界) • 细针穿刺活检 • 极早期局限于粘膜的病变的切除 • 术后复发肿瘤的早期发现(灵敏度: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