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探究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探究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探究柔性直流输电技术(Flexible DC Transmission, FDCT)是一种新型的输电技术,它采用直流电压进行能量传输,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交流输电技术的诸多问题,具有输电损耗小、占地面积小、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经开始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原理与特点1. 原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直流电压和电流来实现能量输送和分配的技术。

其核心是采用高性能的功率电子设备对直流电压进行控制,以实现灵活的功率调节、电压调节和频率调节。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功率的快速响应和精确调节,使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电网工况。

2. 特点(1)输电损耗小:相比于传统的交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能量传输过程中损耗更小,能够有效节约能源。

(2)占地面积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所需的设备相对较小,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效的能量传输。

(3)环境污染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设备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元件,不会产生有害的电磁辐射和废气排放,对环境友好。

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 长距离电力输送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长距离的电力输送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传统的交流输电技术在长距离输电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输电损耗,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功率的精确调节,大大减小了输电损耗,提高了输电效率。

2. 大容量电力输送由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具有较高的电压和电流调节能力,能够实现大容量的电力输送。

在大规模工业园区、城市用电中心等场景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以有效地满足电力需求,支持电网的高容量输电。

3. 电力系统稳定性改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的电压调节和频率调节,对电网负载波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助于降低电网的故障率和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柔性直流配电网的若干问题研究

柔性直流配电网的若干问题研究

柔性直流配电网的若干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直流配电网作为一种新兴的配电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独特的优势,如能够灵活控制潮流、实现多源协调互补、适应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等,使得柔性直流配电网在解决传统配电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上展现出巨大潜力。

柔性直流配电网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系统稳定性、经济性、控制策略、保护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柔性直流配电网的若干关键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柔性直流配电网的理论基础、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对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进行概述,然后重点分析其在运行控制、保护技术、经济性评估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文章还对柔性直流配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和新能源消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柔性直流配电网采用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的直流配电系统,通过PWM(脉宽调制)技术实现直流电压的灵活控制。

VSC换流器通过调整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能够独立地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实现对配电网的灵活控制。

VSC换流器还具有快速响应、易于扩展和模块化等优点,使其成为构建柔性直流配电网的理想选择。

(1)VSC换流器技术:VSC换流器是柔性直流配电网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研究高效、可靠的VSC换流器技术是柔性直流配电网发展的关键。

(2)直流保护技术:由于直流配电网的故障特性与交流配电网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的交流保护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直流配电网。

需要研究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故障检测、隔离和恢复技术,以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直流配电网的规划与优化技术:随着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直流负荷的快速发展,直流配电网的规划与优化问题日益突出。

需要研究考虑多种因素的直流配电网规划方法,以及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以实现配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的协调优化。

柔性直流输电、储能与智能微电网建设测试

柔性直流输电、储能与智能微电网建设测试

柔性直流输电、储能与智能微电网建设测试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双极大地接线的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不可以选择哪种运行方式?()• A.地网临时接地的运行方式• B.双极大地运行方式• C.单极大地运行方式• D.单极金属回线运行方式正确答案是A2、柔性直流输电设备的核心装备是()。

• A.直流电抗器和直流电缆• B.直流电抗器和交流电缆• C.电力电子换流器和直流电缆• D.电力电子换流器和交流电缆正确答案是C3、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的设计主要方法是()。

• A.绝缘配合计算• B.电力系统仿真计算• C.电网特性计算• D.电网演化路径计算正确答案是B4、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哪个因素?()• A.我国资源的地域分布• B.我国政策颁布的时间分布• C.我国经济规律的逆向分布• D.我国资源供应和需求的逆向分布正确答案是D5、目前我国柔性直流输电的国家标准一共有多少项?()• A.14• B.15• C.16• D.17正确答案是D6、根据本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桥子模块的损耗小、成本高• B.半桥子模块的损耗小、成本低• C.全桥模块不具备直流侧故障自清除功能• D.全桥模块的启动慢7、南澳多端柔直工程是柔性直流输电的典型工程,它的用途是()。

• A.用于新能源送出• B.用于电网互联• C.用于远距离架空线输电• D.用于远距离调水正确答案是A8、张北柔直的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的系统配置是()。

• A.有金属回线的混合型拓扑结• B.有金属回线的网形拓扑结• C.有金属回线的环形拓扑结构• D.有金属回线的双极拓扑结构正确答案是D9、根据本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桥子模块的损耗小、成本高• B.半桥子模块的损耗小、成本低• C.全桥模块不具备直流侧故障自清除功能• D.全桥模块的启动慢正确答案是B10、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可以提供绿色电能总量达到()亿千瓦,相当于北京市年用电量的()。

柔性直流供电

柔性直流供电

柔性直流输电适合应用的领域
一、岛屿供电和海上平台供电。以往此类供电通常 采用昂贵的本地发电系统,比如柴油机。但使用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以直接从大陆上直接输电, 不仅更加便利、便宜,而且没有环境污染。同时 一些偏远地区的发电系统也可以回馈电网。
二、电力系统的互连。当两个独立的电力系统互连, 柔性直流输电的好处能够得到最大的体现,特别 是对于异步的电力系统。这是由于柔性直流输电 系统可以同时控制互连的两个电力系统的无功功 率和电压。
(2)基于晶闸管的直流输电受端网络必须有足够的容 量,即必须有足够的短路比(SCR—Short Circuit Radio),受端网络较弱时容易发生换相失败,这 时会造成几个周期内没有电力传送的状况:对于 向无源网络(或孤立负荷)供电,基于晶闸管的 HVDC技术因无法换相更是无法完成。
针对这些缺陷,同时伴随大功率可自关断器件的 发展,一种全新的高压直流输电方式一一柔性直 流输电开始高速发展开始高速发展。
直流输电特点有何特点
直流线路电流和功率调节迅速、方便,短路电流 较小;在导线几何尺寸和电压有效值相等的条件 下,电晕无线电干扰较小;线路在稳态运行时没 有电容电流,沿线电压分布平稳;每个极可以作 为一个独立回路运行,健全极仍可传送一部分功 率。基于这些优势,高压直流输电(HVDC-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技术得以大力发展。
交流输电局限性
由于集肤效应、电晕效应以及各自本身结构,当 输电距离超过一定距离(400’700KM),交流输电 成本高于直流输电;交流线路输送功率决定于线 路两端电压相量的相位差,这个相位差随输送距 离增大而增大;交流线路电压控制复杂为了克服 线路电容充电和系统稳定性方面的问题,交流输 电需要进行补偿,直流输电不需要;交流输电无 法实现非同步联网;交流输电中的零序电流在稳 态下是不能容许的,因为大地阻抗很高,不但能 影响电能输送的效率,还会产生电话干扰。

柔性直流输电基本控制原理

柔性直流输电基本控制原理
详细描述
暂态稳定性分析是评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或其他大的扰动情况下的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 系统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响应,可以了解系统的暂态行为和稳定性,为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运行稳定性分析
总结词
运行稳定性分析是研究系统在正常运行 条件下的动态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验等 方法,分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控制性 能。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柔性直流输电能够更好地接入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实现能源 的可持续发展。
0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概述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结构
换流阀
换流阀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 实现直流电的转换和传输从一端传 输到另一端。
滤波器
滤波器用于滤除谐波和噪声,保证传输电能的 纯净。
柔性直流输电基本控制原理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概述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保护与控制
一体化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趋势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传统直流输电的局限性
传统直流输电在电压源换流器(VSC) 控制策略上存在局限,难以满足现代 电力系统的需求。
3
保护和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应具有高可靠性和实 时性,以确保快速响应和准确控制。
保护与控制一体化的优点与挑战
优点
保护和控制一体化可以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 能力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降 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挑战
保护和控制一体化需要解决多种技术难题, 如传感器精度、数据处理速度、通信可靠性 和实时性等,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标准和规 范的建设和完善。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未来展望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直流输电系统作为电力传输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在解决远距离电力传输、提高输电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作为直流输电的一种新型形式,在电力系统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角度展开讨论,探究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特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由直流母线、换流站、逆变站以及相应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硅控整流和逆变技术,将交流电能转换成直流电流进行传输,并在需要的地方再次将其转换为交流电能。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直流母线的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对输电系统的柔性控制。

相比传统的交流输电系统,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能: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能够大大减少电能的损耗。

传统交流输电系统由于存在变压器等能量转换设备,会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

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采用直流电能传输,能够减少能量转换环节,提高能量传输的效率。

2. 高稳定性: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由于直流电路的特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波动。

例如,在输电线路出现瞬态故障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通过控制直流母线电压和频率,迅速稳定系统运行,减少对系统的影响。

3. 较小的占地面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相比传统交流输电系统在占地面积上具有较大优势。

传统交流输电系统需要设置变电站、输电线路等设备,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不仅仅可以减少变电站设备,还可以通过多级换流站的方式,进一步减小占地面积。

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要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涉及到许多技术和工程要点。

下面将从输电线路、换流站和逆变站等方面来介绍设计要点。

1. 输电线路设计: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输电线路是电力传输的核心环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线路的传输能力、损耗、抗风荷载能力等因素。

同时,为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还需要进行断面选择和材料选择。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进步与期望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进步与期望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进步与期望一、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SCHVDC)作为一种新型的输电方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可独立控制有功和无功功率、无需交流系统提供换相电压支撑、易于构成多端直流系统等,在新能源接入、城市电网供电、海岛供电、分布式发电并网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发展历程。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进步和控制策略的优化,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容量和电压等级不断提升,系统效率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目前,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尽管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期望。

一方面,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更高的容量、更低的损耗、更快的响应速度等。

另一方面,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电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加,这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简述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背景和重要性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直流输电技术在面对能源紧缺、环境压力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挑战时,已显得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型输电技术。

从能源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传统的直流输电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能源传输的需求,但在面对大规模、远距离的电能输送时,其局限性逐渐显现。

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如风能、太阳能等,这些能源具有分散性、远离负荷中心以及小型化的特点,传统的直流输电技术难以满足这些新能源的接入和调度需求。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技术短板,使得大规模、远距离的电能输送以及新能源的接入和调度成为可能。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近年来,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输送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一种基于直流电的高效、可靠的能源输送技术。

它通过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减少输电损耗和电网压力,并能够实现灵活的电力调度和能量存储。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直流输电线路、换流站和电力电子设备。

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输电线路是实现能量传输的重要部分。

根据输电距离和电流负载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输电线路类型。

常见的输电线路类型有海底电缆、空中输电线路和地下电缆等。

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需要考虑输电效率和成本,保证能量的有效传输和电网的可靠运行。

换流站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实现直流到交流的逆变。

换流站主要由换流器、滤波器和控制器等组件组成。

换流器由可控硅和可逆晶闸管构成,能够使直流电的极性和电压保持稳定。

滤波器能够过滤电网中的谐波和干扰信号,保证直流电的纯净度。

控制器则通过运行算法和反馈控制,实现对换流站的工作状态和电力调度的控制。

电力电子设备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采用了先进的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能够实现高效、可靠的能量转换和传输。

电力电子设备主要包括变流器、逆变器和控制系统等。

变流器能够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按需调整频率和电压。

逆变器则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给直流设备使用。

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力数据,实现对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监控和故障检测。

第二部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输电距离、电流负载、环境影响、成本效益等多个因素。

为了提高输电效率和降低成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设计与优化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输电线路类型和参数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设计的基础。

风电并网中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分析

风电并网中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分析

风电并网中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分析与以往工作不同的是,风电并网的工作开展时,一定要在稳定性方面做出较大的努力,应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从多个方面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可以按照预期来执行。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现阶段的研究当中,不仅将以往的技术作为对比,同时还在技术的优势研究上比较深入,希望由此来在风电并网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分析对于风电并网而言,虽然自身具备的积极作用比较突出,可是在很多工作的开展上,都不能从传统的角度来出发,应在多个方面保证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减少强制性的错误操作,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

分析认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实施,自身是一种将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引入直流输电领域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

该项技术的操作过程中,主要选择的设备,表现为具有自关断能力的全控型半导体器件IGBT所构成的电压源变流器,该项设备可以将常规的设备更好取代,相比基于半控晶闸管器件的直流电源变流器而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设备在性能上更加优秀。

第二,从电网技术的使用上来分析,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落实以后,能够将独立的控制有功能力、独立控制无功能力更好的发挥出来,针对潮流的反转而言,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的提高交流系统的输电能力,同时在功角的稳定性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一般而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应用到风电并网的工作以后,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在黑启动方面,以及向无源电网供电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实施以后,对经济上的影响较大,对环境上的影响较小。

多数地方在操作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时,仅仅需要占有很小的土地面积,在相关工作的施工工期上也表现较短,该项技术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并不高。

(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对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而言,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于相关的系统来完成的。

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相关要点分析

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相关要点分析

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相关要点分析摘要:柔性直流输电是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输电技术,而且也有比较先进的技术。

能够在国家能源结构方面进行调整,让区域能源实现互联发展。

能够进行自换相,如果没有换相失败的时候,也可以向弱交流系统供电。

如果缺乏无功补偿,可以设置常规直流的补偿功率为50%到60%,另外,整个占地面积比较大。

有比较低的谐波水平,这也决定了柔性直流输电,也不会有更多的滤波。

如果在海上风电和海上石油平台方面也会有大的发展。

由于电的波动性也会比较大,也会有比较强的间歇性,针对调整这些间歇性的问题,可以更快的去调节能量。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问题,也总结出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好地对未来柔性直流发电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要点;技术分析柔性直流输电能够构成多端直流电网,而且也不需要去改变直流的电压极性,如果只改变直流电压的方向,可能在常规反送的时候去改变电压,对于柔性直流输电并不用改变电压方向和电流方向,因此构成了直流网和只是电流调节。

对于直流电网的实际意义是要实现能量流的双向流动与双向控制,并且提高大功率电力电子性能,从而保证能量流自动调节,这种设计也比较小型化。

一、柔性直流输电的现状优势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以晶闸管换流器为核心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的主要优势是可以降低高压输电走廊的建设成本,并且对相位交流电网的柔性进行关联,让负荷中心可以进行远距离大功率的输电。

常规直流输电技术有非常多的优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也有其独有的特点。

1.孤岛特性常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要求受端电网是强电网,受端电网应当提供电压作为支撑方,从而保证输电的稳定性。

在一开始建设常规直流电的时候,由于交流电网容量会比较大,高压直流输电一般都是作为小部分来进行补充,没有比较明显的问题。

我国新能源建设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新能源需要借助直流线路输到东部负荷中心,交流端容量无法更好地支撑大量的直流线路输入。

柔性直流输电与高压直流输电的优缺点

柔性直流输电与高压直流输电的优缺点

柔性直流输电与高压直流输电的优缺点(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柔性直流输电一、常规直流输电技术1. 常规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主要设备。

常规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主要设备一般包括:三相桥式电路、整流变压器、交流滤波器、直流平波电抗器和控制保护以及辅助系统(水冷系统、站用电系统)等。

2. 常规直流输电技术的优点。

1)直流输送容量大,输送的电压高,最高已达到800kV,输送的电流大,最大电流已达到4 500A;所用单个晶闸管的耐受电压高,电流大。

2)光触发晶闸管直流输电,抗干扰性好。

大电网之间通过直流输电互联(背靠背方式),换流阀损耗较小,输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3)常规直流输电技术可将环流器进行闭锁,以消除直流侧电流故障。

3. 常规直流电路技术的缺点。

常规直流输电由于采用大功率晶闸管,主要有如下缺点。

1)只能工作在有源逆变状态,不能接入无源系统。

2)对交流系统的强度较为敏感,一旦交流系统发生干扰,容易换相失败。

3)无功消耗大。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谐波含量高,需要安装滤波装置来消除谐波。

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1.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主要设备。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主要设备一般包括:电压源换流器、相电抗器、联结变压器、交流滤波器和控制保护以及辅助系统(水冷系统、站用系统)等。

2.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优点。

柔性直流输电是在常规直流输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的直流输电技术具有的优点,柔性输电大都具有。

此外,柔性输电还具有一些自身的优点。

1)潮流反转方便快捷,现有交流系统的输电能力强,交流电网的功角稳定性高。

保持电压恒定,可调节有功潮流;保持有功不变,可调节无功功率。

2)事故后可快速恢复供电和黑启动,可以向无源电网供电,受端系统可以是无源网络,不需要滤波器开关。

功率变化时,滤波器不需要提供无功功率。

3)设计具有紧凑化、模块化的特点,易于移动、安装、调试和维护,易于扩展和实现多端直流输电等优点。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探究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探究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探究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输送的技术,在输电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输电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来适应电网负载的变化。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和高压换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进行输送。

在接收端利用相同的技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相比传统的交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具有更低的损耗和更高的输电效率,可以更好地应对电网的负载变化。

1.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远距离输电中的应用由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低损耗和高效率,它在远距离输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传统的交流输电技术在长距离输电时会有较大的电力损耗,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电力输送更加经济高效。

在长距离输电的项目中,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海上风电、海上太阳能等海洋能利用项目的发展,海底输电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传统的交流输电技术在海底输电中存在电力损耗大、成本高等问题,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得海底输电更加可行。

目前,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经在一些海上风电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和改造,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网升级中,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电网升级改造项目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1. 技术的不断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随着新型的电力电子器件和高压换流器的不断发展,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会变得更加高效和可靠。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控制和管理方面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以满足电力系统对于稳定性和灵活性的需求。

2. 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

除了在远距离输电、海底输电和电网升级中的应用外,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还可以在微电网、电力市场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研究综述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研究综述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作为一种新型的输电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将简要介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阐述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接着,将重点回顾和梳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历程和主要成果,包括基本控制策略、保护控制策略、优化控制策略等。

还将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换流器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故障穿越能力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研究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工程师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共同推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发展。

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技术概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作为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电网建设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其核心在于采用了电压源型换流器(VSC),这种换流器能够通过快速控制其开关状态来实现对直流电流和电压的灵活调节,因此得名“柔性”。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技术是确保其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换流器控制、系统控制和保护控制三个方面。

换流器控制直接决定了VSC的运行特性,其核心任务是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

这通常通过控制VSC的触发角和调制比来实现,从而确保直流电压和电流的稳定。

系统控制则关注于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这包括直流电压控制、有功功率分配、无功功率补偿等。

系统控制需要综合考虑交流侧和直流侧的动态行为,确保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系统都能够保持稳定。

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处理与保护技术评述

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处理与保护技术评述

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处理与保护技术评述内蒙古赤峰市024000摘要:与传统输电方式相比,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城市高负荷地区供电和远方孤立负荷供电等。

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保护技术随着大功率全控电力电子器件制造和控制技术的发展,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应运而生,其具有传输容量大、线损低、可靠性高、无换相故障、有功无功功率独立控制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一、柔性直流系统故障类型以某柔性直流电网为例,该工程采用架空输电线路,相比直流电缆,其故障概率更高。

按故障区域划分,柔性直流电网故障大致可分为交流系统故障、换流器内部故障、系统直流侧故障。

换流器内部故障又可细分为站内母线故障、阀短路故障、桥臂电抗器故障、最常见的子模块故障等。

柔性直流输电具有输送容量大、电压等级高特点,MM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每个桥臂串联的子模块数量较多,从而增加了子模块故障率。

在柔性直流系统建设中,为确保系统具有足够的容错性和充足的安全裕度,通常会在每个桥臂上串联适量的冗余子模块。

直流侧故障可细分为直流线路断线故障、直流线路短路故障、换流器闭锁故障。

在单个 MMC 中,因直流侧采用单级输电,所以直流侧线路故障以单极接地故障为主。

而在真双极系统中,单级接地故障则相当于伪双极系统中的级间短路故障,通常由树枝接触或雷电引发,多属于暂时性故障,但因其故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解决难度大,成为阻碍柔性直流电网发展的技术难题。

真双极系统的双极短路故障则更为严重,相当于交流系统的三相短路故障。

二、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技术在处理柔性直流线路常见故障时,主要依赖保护技术对故障具有的科学、高效判别。

当前,应用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对直流线路进行保护的策略基础,是对高压直流进行保护的策略,即以微分欠压与行波保护作为主要策略,辅以必要电流差动保护,此外,还对直流电压不平衡及直流过电压所对应的保护措施进行相应配置。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与标准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与标准
意见,其中成员国英国提出10条修订意见,11个成员国未提出意 见,2个成员国未对本标准草案作出响应。
四、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标准
1)IEC 62501:2009 HVDC系统用VSC阀-电气试验 ▪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柔性高压直流输电三相桥式电压源,或背靠背系统 的自换相换流阀。试验内容仅限于电气型式和生产试验。
三、柔直技术研发与关键问题
❖ 2. 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系统的故障类型与保护分类; 系统的起、停策略研究; 多端柔直系统协调控制研究; 控保系统对测量装置与故障录波的要求。
三、柔直技术研发与关键问题
❖ 3.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关键元器件国产化
▪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是柔直工程最为关键的设备,但目前换流阀中的 关键元器件主要来自进口,如:IGBT/IGET、直流电容器、驱动板 、晶闸管等,这对我国柔直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周期、售后服务等都 造成一定影响。
2
而变化

3
损耗较小(1%)
损耗较大(2%)
4
容量大(数千MW)
容量相对小(数百MW)
5
故障承受能力和可靠性较高
故障承受能力和可靠性较低
二、柔性直流输电的特点及应用
❖ LCC-HVDC与VSC-HVDC的比较
序号
1 2
3 4 5
电流源换流器LCC-HVDC
电压源换流器VSC-HVDC
交流侧提供换相电流,受端为有源网络,且 电流自关断,可向无源网络供电。
该标准列出的试验是基于空气绝缘的换流阀。对于其他绝缘型式 的换流阀,其测试要求和接受标准需要经过进一步协商确定。
四、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标准
1)IEC 62501:2009 HVDC系统用VSC阀-电气试验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振问题及主动抑制方法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振问题及主动抑制方法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振问题及主动抑制方法摘要:随着柔直基础理论深入研究及工程应用出现的问题,科研人员逐步揭示了柔直控制系统相关参数,例如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内外环、环流抑制,对柔直阻抗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然而上述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对柔直高频段的影响研究少有文献报道。

柔直工程在新能源接入、城市供电、大电网互联等应用方面已经出现了次同步振荡、中频振荡和高频振荡现象。

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谐振;抑制前言未来,柔性直流输电的技术必将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孤岛供电、城市电网供电、交流电网互联,汽车充电桩等应用领域得到更高更快的发展,同时随着柔性直流设备成本将不断下降,柔性直流输电在城市电网的应用也将成为可能。

1直流输电系统典型应用场景1.1点对点跨区域输电点对点跨区域输电是目前高压直流输电的最主要应用场景。

这种场景的主要特点为:①通常需要远距离输送大功率,交流线路无法有效地实现这个目的,只能通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②直流系统送受端通常位于不同的交流电网;③通常潮流从整流侧流向逆变侧,一般不会出现潮流反转的现象。

1.2非同步电网背靠背互联非同步电网背靠背互联是高压直流输电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背靠背直流输电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异步联网、不同交流电压间的联网和在大范围交流电网联网时起“隔离”作用,达到控制联络线功率、限制短路电流和故障水平、提高原有交流系统稳定性的目的,从而提高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可以分为3类。

1)系统间异步联网。

目前世界上电力系统采用50Hz和60Hz两种频率,当不同频率的电网靠近而需要互联时,采用背靠背直流是最为简便和理想的办法,多年来也是首选措施。

美国的Highgate、Blackwater等背靠背直流均属此类。

2)不同交流电压电网互联。

位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的Chateauguay站既是异步电网互联,又起到不同交流电压电网互联的作用(加拿大侧交流电压315kV,美国侧交流电压120kV)。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现象分析与控制方法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现象分析与控制方法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现象分析与控制方法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基于电压源变流器,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电力电子等设备的影响,进而造成控制系统的效率不高,甚至会出现多变的功率震荡。

而近些年社会之中关于电力运输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现象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文章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现象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关控制方法,希望能够保障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标签: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现象;控制方法Abstract:Flexib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will be affected by power electronics and other equipment,resulting in low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system,and even variable power shocks. In recent years,the oscillation phenomenon of flexib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in power transportation is also reported frequent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oscillation phenomenon of flexib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from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an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flexib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some control methods are put forward.Keywords:flexib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oscillation phenomenon;control method前言柔性直流輸电系统由于具有结构功能强、输出谐波小等特点,因此现下被广泛的应用到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运输之中,但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易受电力电子设备快速控制影响,在系统斜波频率附近呈现容性阻抗和负阻抗,从而造成系统谐波电流的发散,引发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现象,这会对电力运输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现象做出有效的控制。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分析与保护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分析与保护

稳定性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较 低的传输损耗和较高的稳 定性,可以有效地避免电 网波动和故障的影响。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应用场景
城市供电
由于城市建筑密集,采用传统的架空线路成本较高,而柔性 直流输电系统可以实现地下输电,避免了城市空间限制的问 题。
海上风电
海上风电场距离海岸线较远,采用传统的交流输电方式成本 较高,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以实现长距离、大容量的电力 传输。
基于研究成果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分析模型和保护方案,可以在实 际工程中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影
响。
新型的故障定位算法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位置,减少 修复时间和损失,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因此,研究成果具有 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THANKS
感谢观看
转换为交流电。
变压器
变压器是用于升高或降低电压的设 备,根据实际需要,可将电压升高 或降低到合适的值。
滤波器
滤波器用于滤除交流成分,以避免 对电网造成干扰。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特点
01
02
03
高效性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较 高的传输效率,可实现长 距离、大容量的电力传输 。
灵活性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较 好的可控性,可以根据实 际需求调整传输功率和电 压。
预防措施
针对诊断出的故障和可能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维护设备、更换老化部件、改善 运行环境等,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03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保护策略
保护方案设计
基于电压型换流器调制策略的保护
01
利用调制器控制换流器触发脉冲的相位和占空比,以限制故障
电流的幅值和持续时间,保护换流器免受过电流的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模块K
模块K
模块K
如此设计有什么好处/benefit from this
3
目录
1
柔性直流输电功率器件 Power Electronic Device
4
功率器件/Power Electronic Device
IGBT/IEGT
GTO
IGCT
ETO
• 电压、电流等级逐渐提高(几kV/几kA)
• 开关速度由低到高(50/60Hz 到几kHz)
5
功率器件的分类和对比/Comparison of different device
厂商 份额

三菱 29%
英飞凌 28%
日立 19%
ABB 12%
东芝 9%
丹尼克斯 3%
数据主要以IGBT销售为例,主要用户为机车、风电、造船等,电网用 户较少
株洲南车主要IGBT产品 IGBT of CSR Zhuzhou
1500A/3300V IGBT、1000A/3300V IGBT; 1200A/4500V IGBT、800A/4500V IGBT;
电网设备主要采用3300V及以上等级的高压IGBT(HV IGBT) 6
功率器件封装模式

模块式封装(PMI)

技术成熟 安装工艺简单 器件制造商多 损坏时可能发生爆炸 串联不易实现 器件容量相对较小 器件故障后不会爆炸 故障后处于短路状态 结构上易于串联 散热性能好 封装难度大 供应商少
系统建模和仿真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模块N
模块N
模块N
Udc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Uac
Upcc
功率器件 Device
控制保护 PCP A PCP B
模块N
模块N
换流器 converter
模块N
功率模块 Power Unit
保留现交流500kV、600MW通道,新增一回VSC-HVDC ,单极接线,容量600MW,直流电压±200kV,直流电 流1500A
直流电压等级±200kV 额定容量(MW) 600 无功输出能力(Mvar) 一 连接变压器 525/220 桥臂电感值(mH) 60 功率器件 4500V/1500A 功率模块数 160 功率模块电容(uF) 8000 桥臂电流有效值(A) 979




2012年底ABB StakPak IGBT 可在中国销售 Infenion等部分器件供应商开始研发压接式IGBT
13
目录
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与容量 Voltage and Power
14
模块多电平换流器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1. 上/下桥臂模块数量/Number of modules: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 = ������DC /������������
2. 输出交流阀侧电压/Output voltage of valve side:
模块N
模块N
模块N
������������������ ������������������ ������������������������������������ / ������ ∈ − , ������ ������
VSC-HVDC工程应用的几个问题 Several points about VSC-HVDC Application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863课题组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2013年5月28日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Technology of VSC-HVDC
港城
现有交流线路 新建交流线路 直流线路
徐闻 南岭
交流、VSC-HVDC 混合联网1200MW
林诗岛 福山
方案

新建±500kV/3000MW Scheme for ±500kV/3000MW
双极接线 每站每极两个换流器 具备双极、单极运行模式 单换流器运行模式降容量
双换流器并联 Two converters

8
功率器件的电压电流水平/Voltage and Current Level

主流型号
• • • •

• • •
IGBT 4500V/1200A IGBT 4500V/1500A IEGT 4500V/1500A IEGT 4500V/2100A StakPak IGBT 4500V/2000A StakPak IGBT 2500V/2000A IGCT 4500V/4000A ETO 4500V/4000A
UDC
Uvalve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Uac
Upcc1 Upcc2
3. 变压器变比/Ratio of transformer:
������pcc������ or ������pcc������ Ratio = ������ac
模块N
模块N
模块N
问题:是否可以相同直流电压,输出阀侧电压不一样? Q: same DC voltage, but different output valve voltage, is that OK?
+500kV 直流线路 容量 3000MW
换流站A
换流站B
-500kV 直流线路
目录
3
连接不同电压等级的系统 Connects different AC Voltage
21
VSC-HVDC接入不同交流电压等级的需要
VSC-HVDC connects different voltage, especially for multi-terminal system
港城
现有交流线路 新建交流线路 直流线路
接入220kV 变电站 接入110kV 变电站
500kV系统
VSC-HVDC 600MW
220kV系统
相同直流电压,相同阀侧电压,不同的变比接入交流电网
Same DC voltage AND same valve side voltage, but different ratio of connecting transformer
16
容量计算考虑因素/Converter Power
• • 功率器件通流能力 接入交流系统电压匹配关系
单极系统容量
单极 1200A 220kV 420kV 200MW 380MW 1500A 250MW 470MW 2000A 330MW 630MW
* 380MW可以提升到400MW,470MW可以提升到500MW
模块N
模块N
模块N
Udc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Uac
Upcc
• • •
需要直流电压平衡控制 直流侧能够实现端对端连接
模块N
模块N
模块N
柔性直流输电主流结构
15
电压容量的选择/consideration of voltage and power level
应用需求决定容量/power
Sp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DC ’=������DC
2. 输出交流阀侧电压/Output voltage of valve side:
UDC’
模块K
模块K
模块K
Uvalve’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模块1 模块2
Uac’
Upcc1 Upcc2
������������������������������������ ′/ ������ [������ − (������ − ������)] × ������������ [������ − (������ − ������)] × ������������ Sn ∈ − , ������ ������
application
level determined by
功率器件等参数,决定了直流电压和容量存在匹配关
系/relation of DC voltage and power level level under certain voltage
一定电压下,VSC-HVDC能够输送的功率水平/Power
双极系统容量
双极 1200A ±110kV ±210kV ±500kV 200MW 380MW 900MW 1500A 250MW 470MW 1125MW 2000A 330MW 630MW 1500MW
* 500kV等级采用双极结构,输送极限1500MW
新增海南联网VSC-HVDC VSC HVDC scheme for Hainan
大功率开关器件
晶闸管类 GTO
可关断晶闸管
晶体管类 ETO
发射极关断晶闸管
集成门极换相晶闸管
IGCT
模块式IGBT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压接式IGBT (IEGT)
门极驱动 导通压降 允许开关频率 电压/电流能力
晶闸管类器件 (GTO,IGCT) 电流控制,所需功率较大 低 低 较大
晶体管类器件 (IGBT,IEGT) 电压控制,所需功率较小 高 高 相对低
备注:IGCT和ETO的标称电流可关断电流,约与IGBT的2000A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