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207)-word版
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报告
本次管理评审,由公司最高管理者主持,会议审议了各部门的工作报告,并对公司现有的两化融合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评价和探讨。结果表明:本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体系的运行是适宜的、充分的、有效的;
(5)考核结果;
(6)相关方反馈;
(7)可能影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内外部环境变化;
(8)以往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9)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10)改进建议。
评审过程:
一、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对于获取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的符合性;
公司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生产过程数字化管控能力对于智能制造需求是符合的。根据各部门反馈的工作报告来看,目前明确的公司两化融合战略、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与企业的发展现状是匹配的、适宜的。
2、结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分级评定建设的工作要求,质量部加强两化融合升级版相关培训,将开展数字化转型相关主题培训至少一个季度举办一次,实现数字化人才培育,及时关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族更新换版及新增标准,及时组织培训,掌握最新标准要求,
3、结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要求,综合管理部重视推进数据管理工作,对数据进行充分挖掘、清理、重构和利用,做好深度分析,进一步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在确保符合信息安全前提下,通过数据智能与业务流程的结合,实现全局性智能决策和资源动态优化配置,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要将数据开发利用方案与实际的分析报表,KPI指标相融合,能够通过系统数据开发利用进行指标的直接获取,强化考核管理,形成战略闭环,及时关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族更新换版及新增标准,及时组织培训,掌握最新标准要求,
三、监视与测量结果;根据公司相关部门提交的数据指标,反馈的各项指标达成情况,并结合质量部提交的监视与测量记录情况,截止目前,公司实现了预期的两化融合阶段目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
龙源期刊网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
作者:
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17年第06期
近日,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两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GB/T 23000-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以下简称《基础和术语》)和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已于5月22日正式发布实施,目前9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完成立项,其中3项已正式发布。
据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由一系列标准共同构成的一组标准族。
作为标准族中两项核心关键标准,《基础和术语》给出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础理论以及术语和定义;《要求》规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可作为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识别和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通用方法。
据介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4个方面,主要是强调了将新型能力作为两化融合的主线,引导企业获取互联网时代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明确了6个导向,作为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核心理念。
此外,国标还提出了9项管理原则,作为企业贯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理论基础。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解读
管 理 体 系 的 深 度 融 合 ,本 文 将 从 的 基 础 , 包 括 理 论 说 明 、 导 向 与 原 利 用 两 化 融 合 标 准 , 帮 助 组 织 打 造 GB/ T 2 3 0 0 0 — 2 0 1 7( 《 信 息 化 和 工 业 则 、 框 架 与 方 法 、 持 续 改 进 等 内 新 型 能 力 , 获 得 可 持 续 竞 争 优 势 。 化 融 合 管 理体 系 基 础 和 术语 、
⑨ 开放 协作 。
效 地实现 标准 价值 。
机 制 ,通 过 规 范 两 化 融 合 过 程 ,推
可 以 说 , 这 九 项 指 导 原 则 很
5 0 I 《质量与 认证》 2 0 1 7・ 1 1
好 地 概 括 了标 准 的 核心 思 想 , 组 织 在 利 用 标 准 建 立 体 系 的 时
如 附 图 所 示 , 两 化 融 合 管
理 体 系 基 本 框 架 包 含 战 略 循
环 ( 战 略 — — 可 持 续 竞 争 优
势 — — 新 型 能 力 ) 、 要 素 循 环
: ‘ 0 量豆囊 t . / b 一 : / ' . T 一
理 解 与 要 点 在 于 , 组 织 应
候 , 可 以 将 这 九 项 原 则 确 定 为 建 立 、 实 施 、保 持 和 持续 改进 体 系的指 导原 则 。
、 三 一 靠 ■
现 全 局优化 。
续 竞 争 优 势 的 需 求 ,均 可 使 用 此 标准 建 立体 系。
持 续 改 进 , 和 其 他 管 理 体 系 类 似 ,两化 融合 管理 体 系 同样需 要组 织 做 到 循 序 渐 进 与 不 断 完 善 , 通 过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T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交融管理系统要求GBT23001-2017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交融(以下简称两化交融)管理系统中可连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行与运转、评测、改良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合用于有以下需求的(各种)组织:经过两化交融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和连续改良,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式能力;经过内部或外面(包含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交融管理系统,以证明其在信息化环境下拥有获取可连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关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行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全部的改正单)合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交融管理系统基础和术语GB/T23020-2013 工业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交融评估规范术语和定义GB/T23000-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文件。
可连续竞争优势总则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连续发展的内外面坏境变化,依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行、保持和改良两化交融管理系统,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式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般配的可连续竞争优势。
辨别组织的内外面坏境组织应辨别与其战略、可连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样外面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付这些外面和内部因素的有关信息进行剖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含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面坏境有关的因素可能包含国内外文化、法律法例、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敌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向等。
注3:内部环境有关的因素可能包含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般配的可连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组织应将两化交融作为贯串战略一直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环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面环境的变化,依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连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辨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存文件化信息。
组织确定的可连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应与其战略相般配。
组织应依照所确定的可连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对信息化的新式能力进行策划、实行、运转、评测与改良,保证获取与组织的战略相般配的可连续竞争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3号――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3号――信息化和工业
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布日期】2014.01.14
•【文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3号
•【施行日期】2014.01.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4年第3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我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现予以公告。
附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
2014年1月14日。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之欧阳育创编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录言 .................................................................................................................... .. (I)言 .................................................................................................................... . (II)范围................................................................................................................... .. (1)规范性引用文件............................................................................................... .. (1)术语与定义....................................................................................................... ..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 (2)4.1总要求............................................................................................................. .. (2)4.2文件要求......................................................................................................... .. (2)4.2.1总则......................................................................................................... (2)4.2.2文件控制................................................................................................. (2)4.2.3记录控制................................................................................................. (3)管理职责........................................................................................................... .. (3)5.1最高管理者..................................................................................................... .. (3)5.2管理者代表..................................................................................................... .. (3)5.3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 (3)5.4两化融合的方针............................................................................................. .. (3)5.5两化融合的目标............................................................................................. .. (4)5.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 .. (4)5.7职责与协调沟通............................................................................................. .. (4)5.7.1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 ................................................ (4)5.7.2协调与沟通机制..................................................................................... (4)基础保障........................................................................................................... .. (4)6.1总则................................................................................................................. .. (4)6.2资金投入......................................................................................................... .. (4)6.3人才保障......................................................................................................... .. (4)6.4设备设施......................................................................................................... .. (5)6.5信息资源......................................................................................................... .. (5)6.6信息安全......................................................................................................... .. (5)前引1 2 3 45 6 7 实施过程........................................................................................................... .. (5)7.1总则................................................................................................................. .. (5)7.2策划................................................................................................................. .. (6)7.2.1总则......................................................................................................... (6)7.2.2策划的输入............................................................................................. (6)7.2.3策划的输出............................................................................................. (6)7.2.4策划的评审与批准................................................................................. (6)7.2.5策划的更改与控制................................................................................. (7)7.3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 (7)7.3.1优化方案................................................................................................. (7)7.3.2实施与执行............................................................................................. (7)7.3.3监督与控制............................................................................................. (7)7.4技术实现......................................................................................................... .. (7)7.4.1技术方案................................................................................................. (7)I7.4.2技术获取................................................................................................. (7)7.4.3监督与控制............................................................................................. (7)7.5匹配与规范..................................................................................................... (8)7.5.1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 ........................................ (8)7.5.2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 (8)7.6运行维护......................................................................................................... (8)7.7数据开发利用................................................................................................. (8)7.8动态调整......................................................................................................... (8)8评测与改进.............................................................................................................. . (8)8.1总则................................................................................................................. (8)8.2评估与诊断..................................................................................................... (9)8.3监视与测量..................................................................................................... (9)8.4内部审核......................................................................................................... (9)8.5考核................................................................................................................. (9)8.6管理评审......................................................................................................... (9)8.6.1总则......................................................................................................... (9)8.6.2输入......................................................................................................... (10)8.6.3输出......................................................................................................... (10)8.7改进................................................................................................................. (10)8.7.1持续改进................................................................................................. (10)8.7.2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10)附录 A(资料性附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 (11)A.1概述................................................................................................................. (11)A.2导向与原则..................................................................................................... (11)A.2.1导向......................................................................................................... (11)A.2.2原则......................................................................................................... (11)A.3框架与方法..................................................................................................... (12)A.3.1基本框架................................................................................................. (12)A.3.2建设步骤................................................................................................. (13)A.3.3过程方法................................................................................................. (13)A.3.4系统方法................................................................................................. (14)A.4最高管理者..................................................................................................... (14)A.5评估与审核..................................................................................................... (14)A.5.1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 ............................................................................ (14)A.5.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 ........................................................................ (15)A.6持续改进......................................................................................................... (15)A.7 与 GB/T 23020-2013之间的关系 (15)A.8与其他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 (15)附录 B(资料性附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16)B.1概述 ................................................................................................................ (16)B.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 (16)B.2.1总要求 .................................................................................................... (16)B.2.2文件要求 ................................................................................................ (16)B.2.2.1总则 ................................................................................................ (16)IIB.2.2.2文件控制 ........................................................................................ (16)B.2.2.3记录控制 ........................................................................................ (16)管理职责 .............................................................................................. (16)最高管理者 ............................................................................................ (16)B.3.2管理者代表 ............................................................................................ (17)B.3.3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 (17)B.3.4两化融合的方针 .................................................................................... (17)B.3.5两化融合的目标 .................................................................................... (17)B.3.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 ........................................................................ (17)B.3.7职责与协调沟通 .................................................................................... (17)B.3.7.1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 ........................................ (17)B.3.7.2协调与沟通机制 ............................................................................ (18)基础保障 .............................................................................................. . (18)B.4.1总则 ........................................................................................................ (18)B.4.2资金投入 ................................................................................................ (18)B.4.3人才保障 ................................................................................................ (18)B.4.4设备设施 ................................................................................................ (18)B.4.5信息资源 ................................................................................................ (19)信息安全 ................................................................................................ (19)实施过程 .............................................................................................. . (19)B.5.1总则 ........................................................................................................ (19)B.5.2策划 ........................................................................................................ (19)B.5.3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 (21)B.5.3.1优化方案 ........................................................................................ (21)B.5.3.2实施与执行 .................................................................................... (21)B.5.3.3监督与控制 .................................................................................... (21)B.5.4技术实现 ................................................................................................ (21)B.5.4.1技术方案 ........................................................................................ (21)B.5.4.2技术获取 ........................................................................................ (22)B.5.4.3监督与控制 .................................................................................... (22)B.5.5匹配与规范 ............................................................................................ (22)B.5.5.1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 ................................ (22)B.5.5.2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 (22)B.3 B.4 B.5B.6运行维护 ................................................................................................ (22)B.5.7数据开发利用 ........................................................................................ (22)B.5.8动态调整 ................................................................................................ (23)评测与改进 .......................................................................................... (23)B.6.1总则 ........................................................................................................ (23)B.6.2评估与诊断 ............................................................................................ (23)B.6.3监视与测量 ............................................................................................ (23)B.6.4内部审核 ................................................................................................ (23)B.6.5考核 ........................................................................................................ (24)B.6.6管理评审 ................................................................................................ (24)B.6.7改进 ........................................................................................................ (24)IIIB.6.7.1持续改进 ........................................................................................ (24)B.6.7.2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25)参考文献.................................................................................................................. .. (26)IV前言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Word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4.1总则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围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组织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应与其战略相匹配。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引用文件
参考资料:
意义价值投资成效;形成新的服务市 场经济增长点。
谢谢观看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国家标准
01 制定过程
03 内容范围 05 意义价值
目录
02 标准目次 04 引用文件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017)是2017年5月22日实施的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归口于 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017)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 体系中可持续竟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随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 求的(各类)组织;①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②通过内部 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中国各类组织信息化经过几十年(截至2014年)的发展,成效显著,且内生动力和现实需求日益强烈。信息 化在各类组织局部环节的单项应用已逐步成熟,覆盖组织全局的综合集成成为当前的重点和关键。但是,中国工业 化尚未完成,各类组织普遍存在装备化基础薄弱、流程管理缺位、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两张皮等不足,这严重阻碍 了综合集成的有效实现,以及信息化对组织竞争力整体提升作用的发挥。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和经验不断积累,越来 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下组织的发展不仅是技术渗透和融合的问题,更是一个优化和创新企业战略、组 织、流程、业务模式,以适应信息技术变革和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管理问题。因此,组织推进两化融合,需要从 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
主要起草人:周剑、张文彬、赵国祥、郑永亮、于秀明、李清、黎晓东、陈杰、宋茂恩、刘小茵、李君、王 志林、王涛、柳荣梦、周翼、周平、曹志月、张启亮、肖琳琳、郭利、杨宝刚、李忠福、傅正、陈希、丁惠珍、 窦伟、马冬妍、陶铮、凌大兵、李俊宏、李亮、孙洁香、罗皓、郭伟、邱君降、窦克勤。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 B T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4.1总则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赛宝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题库
赛宝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题库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考核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50道)1、九项管理原则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____。
(B)A附加条件B理论基础C中心要求D核心容2、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以___为关注焦点。
(A)A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B提升企业部办公的信息化水平C提高企业生产环节的信息化水平D提升企业部办公和生产环节的信息化水平3、“系统识别、确定和管理实现目标相关的过程以与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说的是管理原则。
(A)A过程管理B全局优化C循序渐进,持之以恒D创新引领4、___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
(C)A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B企业战略C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DA+B5、___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出。
(A)A通过两化融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B与企业产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C企业战略DB+C6。
以下不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是(D)A数据B技术C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D人员。
7。
在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与技术实现之间的关系是___。
(A)A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应优先于技术实现B技术实现应优先于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C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与技术实现同时并行D无所谓哪个优先8。
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以下说确的是___。
(D)A其数量多少由体系主管部门决定B任何过程控制都需要文件加以指导C过程控制文件必须详细D在保证管理有效前提下可以尽量简洁、少量9。
企业应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标准中4、2、2要求进行控制的文件围是___(C)A企业制定的所有文件B资质需用的所有外来文件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和记录D企业需要遵照执行的文件10。
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标准中4、2、3条款,记录控制的目的是___。
(D)A能够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B能够提供组织经验,实现知识共享C数据分析的输入,必要时实现可追溯D为证实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有效性提供依据1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价值不包括___。
(完整word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1-2017)-Word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4.1总则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4.3.1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围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两化整合管理体系标准文本
两化整合管理体系标准文本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两化整合管理体系标准文本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两化整合管理体系标准是指将信息化(IT)与工业化(OT)整合管理起来的一种管理体系,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以下是一个超过1000字的标准文本。
两化整合管理体系标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两化整合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协同作用,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希望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整合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或所处行业。
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是指什么
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是指什么一、什么是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
两化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达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概念是引导组织强化变革管理、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管理方法论,明确了组织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
通过规范两化融合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引导组织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创新驱动潜能,推动和实现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挖掘资源配置潜力,夯实新型工业化基础,抢抓信息化发展机遇,从而帮助组织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其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
三、推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背景伴随着工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入,为解决我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如装备化基础薄弱、流程管理缺位、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关键能力不足等,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自主研制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制造业管理模式的管理方法论,即《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指导和规范企业全要素协同创新过程,指导我国企业在信息时代加快战略转型、组织管理变革、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转变。
四、两化融合贯标怎么做?1、贯标咨询服务: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等系列标准,为企业提供包括标准培训、对标诊断、体系策划、文件编写与发布、体系试运行、内审管评、现场评定辅导等全过程的两化融合贯标咨询服务,帮助企业量身定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形成信息时代的管理机制和治理框架,最终辅助企业通过国家评定并推动体系有效运转,持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GBT23020-2013+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xxx有限公司
GBT23020-2013+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
合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第A/0版)
文件编号:LH-QM-01
编制:两化融合工作小组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1日实施日期:2019年07月01日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基于以下工作基础和实践经验: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积累的技术应用成果和管理创新经验;依据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在数万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工作所提炼的方法和规律;在推广质量、环境、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能源、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工作基础和应用环境。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出了九项管理原则,包括: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战略一致性,领导的核心作用,全员参与、全员考核,过程管理,全局优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创新引领,开放协作。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构建了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型能力的战略循环、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要素循环以及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管理循环。
这三个循环贯穿和覆盖了整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
0.4公司概述作者:李柏伦翻版倒卖必追究责任
广东xxx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栽培、加工、销售、产品体验和品牌运营为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公司于2016年6月份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挂牌上市,是XX地区茶第一家在。
2020两化融合评定人员复习资料汇总
2020年两化融合评定人员技能测试资料一、技能测试时间:每年度12月,测试方式:在线培训和测试,总分100分。
二、测试内容(一)、必须全文背诵的标准: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23000-2017)、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3002-2017)4.《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指南》(GB/T 23003-2018)5. T/AIITRE 10001-2020《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6. T/AIITRE 10002-2020《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7. T/AIITRE 20001-2020《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建设指南》8. T/AIITRE 10003-2020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9. T/AIITRE 20002-202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分级指南》(二)、必须全文理解的书本与工作手册1. 《数字化转型:架构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法和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工作手册(2020年10月)4.数字化转型工作手册(2020年10月)(三)、必须全文练习的题库(另发)1.两化融读合管理体系练习题(2016年10月)官方必读2.工业自动化、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IT咨询和管理咨询等相关领域知识的题库(非官方,练习为主)3.试题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等。
(四)、尽量全文配套标准阅读的《标准解读与应用》1.2019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题培训参阅资料(2019年12月)(五)、通读知晓的标准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生态系统参考架构》(GB/T 23004-2020)(重要)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服务指南》(GB/T 23005-2020)(重要)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 23020-2013)(参考)4.《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生产设备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参考)(六)、培训课程重点1.两化联盟秘书长周剑博士的课程,全文理解(听2-3遍)2.两化联盟标准委陈杰秘书长课程,全文考点把握(听2-3遍)3.其他老师课程务必听1遍。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发布会召开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发布会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年(卷),期】2017(0)7
【摘要】近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GB/T23000—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和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两项国家标准。
【总页数】1页(P7-7)
【关键词】管理体系;标准发布;工业化;信息化;国家标准;GB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15
【相关文献】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发布会在京召开 [J],
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发布会召开 [J], ;
3.张峰出席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发布会 [J],
4.2017中国两化融合大会召开用管理体系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发展 [J],
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4.1总则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围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组织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应与其战略相匹配。
组织应按照所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对信息化的新型能力进行策划、实施、运行、评测与改进,确保获取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组织应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并通过文件化信息予以明确。
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内外部环境,见4.2;b)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见4.3.1;c)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组织单元和区域等。
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当组织确定需要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应考虑:a)变革目的及其潜在后果;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c)资源的可获得性;d)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化信息应包括:a)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包括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表述,以及文件化信息的查询途径;b)两化融合方针;c)可持续竞争优势;d)新型能力及其目标;e)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化信息;f)组织确定的为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文件化信息。
在创建和更新文件化信息时,组织应确保必要的;a)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等);b)格式(如:语音、软件版本、图示)和载体(如:纸质、电子);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组织应对本标准所要求的及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需的内外部文件化信息予以识别、保护和控制,并得到有效使用。
为控制相关的内外部文件化信息,必要时,组织应进行下列活动: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c)更改控制(如:版本控制);d)保留和处置。
5领导作用5.1最高领导者最高管理者应承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a)在组织的战略层而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向全员传达本组织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制定两化融合方针,确保有效获取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c)在组织的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并进行充分授权,以确保其有效发挥组织协调、统筹落实的领导作用;d)推动并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有效发挥领导作用;e)建立健全职责与协调沟通机制;f)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融入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g)组织管理评审,推动持续改进;h)确保支持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
5.2两化融合方针两化融合方针是组织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宗旨,应:a)适应组织的战略;b)包括对可持续发展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在持续适宜性发面得到评审;d)在组织内得到全面沟通和理解,获得员工普遍认可。
5.3管理者代表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应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a)提出本组织的两化融合相关决策建议;b)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c)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d)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开发利用能力;e)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f)提升组织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5.4职责与协调沟通组织应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相关角色(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的所有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得到合理划分、规定、沟通和理解,并得到有效执行。
组织应确保;a)建立适当的协调机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进行协调;b)在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6策划6.1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组织应围绕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关键指标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组织确定的新型能力,应能够有效支撑其获取预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为充分、稳定获取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组织宜规划并形成系统性的新型能力体系。
6.2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组织应根据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建立新型能力目标,并按照所形成的规定进行调整、评审和确定。
目标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且有时间要求的。
6.3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63.1总则组织应围绕拟打造的新型能力策划两化融合实施方案,明确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互相创新和持续优化的需求和实现方法,以有效实现预期目标。
组织应形成策划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规定,包括确定策划的方法与过程、责任人和参与人的职责和权限等。
策划的输入应包括但不限于:a)组织的内外部环境;b)业务需要;c)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d)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e)支持条件和资源现状。
策划的输出应包括但不限于:a)确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b)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c)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d)确定支持条件和资源的需求;e)明确两化融合实施的职责、方法和进度等。
组织应根据策划的输入和输出形成两化融合实施方案。
组织应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并得到相关管理者的批准。
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两化融合实施有关的专家和职能的代表。
组织应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必要时进行更改,并对更改进行评审和批准。
更改、评审、批准和必要措施应保留文件化信息。
7支持7.1总则组织应识别两化融化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所需要的内外部支持条件和资源,并围绕新型能力的打造进行统筹配置、评估、维护和优化。
为确保支持条件和资源的持续提供,组织应评估其适应性和有效性,并寻找改进机会。
7.2资金投入组织应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围绕新型能力的打造、保持、持续改进对相关资金投入与使用进行统筹安排和优化调整,确保资金投入使用的合理性、适度性和及时性。
组织应保留资金投入与使用的文件化信息。
7.3人才保障组织应:a)确保员工理解其职责和活动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的意义及作用,以及如何为实现新型能力目标作出贡献;b)建立、保持和改进相应机制,确保员工充分参与;c)确定从事两化融合工作的员工所需的能力;d)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帮助员工获得所需的能力;e)基于对员工在两化融合工作中的绩效,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f)必要时,雇佣外部专业人员;g)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组织应保留培训、激励以及所采取其他措施的文件化信息。
7.4设备设施组织应按照所形成的规定,明确设备设施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统筹安排设备设施的提供、维护和升级改造,并形成文件化信息,以确保:a)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数字化、网路化和职能化水平与新型能力目标相适宜;b)设备设施的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完整性;c)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组织应识别和评价与设备设施相关的风险,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必要时制定应急预案。
7.5信息资源组织应将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基础资源予以管理。
组织应建立机制,以确保:a)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的标准化;b)识别、采集、获取和存储数据、信息和知识,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实效性;c)持续提高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水平;d)适宜时,统一管理数据,并挖掘、提炼信息和知识;e)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7.6信息安全组织应:a)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全员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信息安全意识;b)确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完善管理和防范机制;c)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设备实施保障;d)识别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持续性管理,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
8实施与运行8.1总则组织应围绕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根据两化融合实施方案,主动管理实施与运行过程,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以确保稳定获取预期目标。
组织应确保:a)实施与运行过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b)实施与运行过程持续受控;c)员工充分参与;d)与供方建立以有效实现预期目标为导向的沟通合作机制。
8.2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组织应制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方案应:a)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并制定计划;b)确保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c)确保拟打造新型能力涉及的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得到合理划分、规定和沟通,并建立职责协同机制;d)按照所形成的规定进行沟通和确认(包括与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相关的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并得到相关管理者的批准。
组织应按照所形成的规定,管理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执行过程,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在保证总体利益的前提下,组织应确保:a)兼顾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利益;b)与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