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马原思考题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第一章P55: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 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 3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 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试运用这一观点, 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 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全】-考试必备1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否已过时?为什么?(Y)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原因:1.马克思主义仍是当今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3、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成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Y)答案:①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②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也就是认识论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因为它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的统一。
3、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人一次也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对吗?肯定相对静止有何意义?(Y)答案: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
(2)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不对,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
意义:第一、静止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条件。
第二、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首要条件。
第三、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标尺。
4、如何理解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Y)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马原思考题
马原思考题一、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二、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四、如何理解实践的本质和作用?五、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方针的重要性六、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七、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八、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掌握这一规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指导意义?九、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十、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直观的错误在何处?十一、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掌握这唯一标准有何实际意义?一、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概括的说就是以下三个观点:世界是统一的;其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而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性、永恒变动性中的一种。
首先,这里所说的物质,并不是人们平时所理解的物质,它是一个哲学概念。
列宁在恩格斯对物质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对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世界是统一的。
这一观点强调了世界是有着共同本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在辨证唯物主义看来,世界除了以不同形态存在的运动着的物质之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它指明了物质是世界的本质,而不是意识,从而坚持了物质是第一性的存在,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划分了界限。
世界物质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在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中,虽然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某种形态,但是它们的形而上学性却把世界理解为机械的世界,忽略了世界是会变化的这一事实。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而是辩证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第一章P55: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 , 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就是人与和谐社会,自然间的联系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5、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P981.如何理解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2 、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P75-78.3.有人说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请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论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4.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第三章.P147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5.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举例说明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6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马原课后思考题(附答案alpha版)
思考与练习(一):1.什么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关系的,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说。
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自然观到社会历史观的完备、彻底的唯物论?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关于历史观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旧哲学的物质观的特点是什么?坚持从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1.哲学的物质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有何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畴。
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1.怎样理解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1.什么是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意义?(1)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样的两种特殊状态。
马原思考题完整版1.0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创立的?①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工业革命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但同时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最终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加剧。
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的激化,这种矛盾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生产过剩危机)频繁爆发,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强烈要求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工人阶级斗争由自发走向自觉,无产阶级已经开始作为一支有组织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觉醒了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以指导自身的解放斗争。
③思想根源——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很多启发性的思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同样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
④马恩的理论求索和革命实践——两位年轻思想家自觉担当,迎接历史挑战,创立新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他们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具有双重的优点:比起工人活动家,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比起其他理论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②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③创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原课课后思考题 2023
马原知识答题一、单选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单选题]*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单选题]*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单选题]*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单选题]*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单选题]*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单选题]*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单选题]*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单选题]*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B、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C、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D、真理的本性问题上的对立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单选题]*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单选题]*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免费阅读】马原思考题及详细答案
1.内涵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对人类文明成果进行批判、继承和创新的?(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4.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5.怎样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阶级性和实践性是根本特性。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6.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7.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期盼过宗教的或世俗的“救世主”,但从来没有过人类解放理论的真正阐述者。
马克思原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大全word精品文档3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C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原复习思考题(大全)
一、辨析题1、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埋葬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吸收资产阶级分子或私营企业主入马克思主义政党,将改变党的性质。
答: 错误。
无产阶级政党是开放的,只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价值观,均可以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部分,并不影响党的先进性,更不会改变党的性质,反而可以使党吸收民族先进思想进而壮大自身的力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社会阶层。
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虽然不能将这些人员简单地列入工人阶级范畴,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他们也绝不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
这些人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逐步壮大,成为先富起来的群体。
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总体上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从这一点上说,他们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只会巩固、而不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党的执政地位。
因此,我们党不应对其他阶级、阶层中的优秀分子采取拒绝态度。
任何人只要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就可以申请加入党的组织。
对来自社会各阶层、群体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我们党要通过培养、教育,把他们锻炼成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这是我们党能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保持蓬勃向上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世界是由自然和人组成的。
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答:错误。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绪论 (2)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4)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7)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0)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1)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11)第二章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3)第二章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5)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6)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6)第三章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9)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9)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0)绪论1、从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通过经典作家的阐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1)从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狭义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5)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在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论产生,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
他的创立是时代的需要。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也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理论来源、阶级基础、科学基础、马克思的贡献。
)3、马克思主义有哪些鲜明的特征?4、如何学习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章第一节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2、理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可知论、不可知论。
3、简述列宁的物质范畴及意义?4、理解掌握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简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掌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5、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理解时间、空间及其特性。
6、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8、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9、理解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性第二节1、理解掌握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2、理解发展及其实质,为什么新生事物不可战胜?3、理解掌握矛盾、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
为什么说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4、阐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联系分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理解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6、阐述质变和量变及其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联系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联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7、阐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以及我们要如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
8、理解掌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象和本质、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等五对辩证法的辩证关系和方法论意义。
第三节1、理解唯物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联系2、了解辩证思维方法。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1、理解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实践、实践的形式和特点?为什么说实践在认识中起重要作用?3、为什么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称为能动的反映论?4、简述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5、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6、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二节1、真理,真理的客观性?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如何?用这个原理分析我们要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3、理解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马原复习思考题(自助整理).doc
20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第一部分简答题仁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肘代条件(1)资木主义机器大生产巨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制度白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LI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瓯的内容:(1)物质与意识、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木原,即何者为第一性,何考为第二性问题?凡是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而意识是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而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
可知论者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者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彖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木质及发展规律。
怀疑论者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不做出正面冋答,采取冋避的态度,是对客观批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
3、物质概念,意识的起源、本质,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1)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Z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的木质,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对象和内容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彖,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
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成长经历(或者那些优秀品质)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原思考题(附答案完整版)
马原思考题(附答案完整版)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与革命的统一?(2022年第10版)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它的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③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建立和实现的。
科学与革命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关键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正是因为无产阶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革命的彻底性,才有强烈的科学欲望,特别是科学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2021年修订版p13)① 这种品质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保持青春和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完全革命性的。
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马原每章的教学要点及思考题目及答案
马原每章的教学要点及思考题目及答案第一章:哲学的名词和概念教学要点•哲学的定义和特点•哲学名词的概念和内涵•哲学与科学、宗教、艺术的关系思考题目及答案1.什么是哲学?它有哪些特点?–答案:哲学是研究宇宙本原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具有理论性、系统性、抽象性和批判性的特点。
2.哲学名词有哪些主要概念?–答案:哲学名词包括实在、现象、本体、范畴、关系、属性、因果、自由等。
3.哲学与科学、宗教、艺术有何区别?–答案:哲学着眼于宇宙的本原及其规律,而科学关注于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和其规律,宗教强调信仰和超越,艺术致力于审美和艺术表达。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思考题目及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有哪些基本原理?–答案:包括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质量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否定之否定等。
2.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有何区别?–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形而上学则把事物看作孤立的、静止的实体。
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4.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怎样的?–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种根据人们对物质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的,从原始共产主义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到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学要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任务•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考题目及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革命的、普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实践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答案: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思考题
1.请问什么是主要矛盾,为什么要认清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举例说明你对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
答: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
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
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
决。
②首先,我国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总体上实现小康。
今天人民需求的层次和品位已大大提高,不再是简单的温饱需
要,而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二者所
表述内涵大不相同,前者强调的是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后者强调的是全方位、
多层次、立体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
多个方面,充分反映了现阶段人民需求更高、更广泛的特点。
2.如何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来看待西南交通大学发展目标中“承交通天下国家梦,创中国特色双一流”与“世界一流”的关系?
答:
3.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底线思维,就是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在工作上不思进取、消极懈怠、墨守成规。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亟须各级领导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但是,少数领导干部却为官不为、消极懈怠,还狡辩说这是“坚持底线思维,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
实际上,这是对底线思维的极大误解。
底线思维是一种担当思维。
底线思维要求讲纪律、守规矩,为人做事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但坚持底线思维,不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而是强调做工作要有预案、对险情要有准备,进而遇事不慌、临危不乱,积极主动工作。
例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最硬的底线。
如果没有担当精神,不敢较真碰硬,怎么能实现脱贫目标?又怎么能守住建成全面小康的底线?
底线思维是一种进取思维。
底线思维并非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也不是消极应付、信奉无错就是功。
底线思维注重对危机和风险等负面因素进行管控,而不是降低标准、无所作为。
守底线,是为了补短板、过险滩、冲高线。
今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转型升级挑战,最考验领导干部勇气与智慧的就在于能不能看到风险、会不会破解难题、敢不敢争取最佳。
底线思维是一种开放思维。
底线思维要求明确警戒线、临界点,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但并非闭目塞听、闭关自守。
就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
区域性风险底线、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来说,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趋势下,自我封闭起来显然是行不通的。
须知,只有建成经济强国、金融强国,才能更好维护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而要建成经济强国、金融强国,必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4.论述题: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经验的意义。
答: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就是辩证的否定关系。
传统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就是仅仅的事物的对立面,简单地说就是A 的否定就是非A。
而辩证的否定观指,事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事物本身就包含肯定与否定这两方面(传统否定观认为事物只有肯定方面),所以当事物的发展就分成三个阶段,原始肯定阶段-传统否定阶段-否定的否定阶段。
辩证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不合理的继承合理的,是积极的扬弃,是事物更高级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抛弃和完全对立。
把握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就要“取其精华,去去糟粕”,就是继承合理的,批判不合理的,然后用形成新的更高级的现代文化。
而不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或者简单地照抄。
5.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P54思考题)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
首先,共性与个性是相互区别的。
其次,共性和个性和相互依存的。
再次,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二是要有中国特色,建设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具体制度。
一方面,中国特色必须和社会主义共性相一致。
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否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犯右的错误。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共性必须和具体国情相结合。
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否则就会遭受挫折,犯“左”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