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24T15:31:39.6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作者:胡丹[导读] 全面实现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整体发展,不断加强建筑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对当前造价管理信息化问题出现进行实际的解决。深圳华仑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规模越来越大,管理模式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造价管理已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施工单位和业主等都必须高度重视及做好每一个环节的造价管理信息化工作,这样才能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引言: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策略显得十分重要,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控,本文主要分析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现状及提出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建议、方法,详细状况如下所述。
1、现有工程造价管理软件的主要不足1.1 计算模式较单一
长期以来,中国的项目成本计算主要依据各省的预算定额。在没有网络知识和复杂专业的情况下,很多工程造价软件操作都是误解模仿人工预算,软件的功能仅限于申请配额,修改材料价格,工程费用,工程造价计算等,计算模式单一、机械、不够灵活和科学。
1.2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现在许多单位特别重视“应用软件”,造价软件买了好几套,却对工程造价数据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程数据积累非常丰富,但它是分散的,独立的,封闭的非共享系统,导致“信息孤岛”,项目成本管理是大量无法有效利用的信息资源,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机制发展不成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机制发展还不成熟,主要表现在的三个方面:2.1 一是工作机制不健全,没有统一有效的工作机制。项目成本管理缺乏指导性,分散结构和方法单一。不同地区的管理模式存在差异。工程造价管理成本不能共享,管理水平差。
2.2二是信息标准的落后、数据资源相对封闭。中国工程材料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数据资源相对封闭。不同地区的工程数据库之间没有交互和参考。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规模小,水平低。
2.3 三是缺乏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能满足工程造价管理信息要求的基础技术软件,如网络和数据库等,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此外,这些技术设施的建设没有明确的标准,技术软件的推广受到影响。长期以来,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设计和生产信息的开发中,对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投入不足。简单实用的软件开发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应具备信息采集和处理功能,可以分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数据分析,力求全面,准确的结论,适用于工程建设。
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缺少资源与人才3.1 资源匮乏主要是指信息资源匮乏,利用率低。首先,信息资源不足。数据资源的收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较少的资金投入导致采样设备更少,资源更少,数据收集花费大量时间。工程造价信息资源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不同。这些都导致信息资源处理和处理效率低下,现有数据资源处理能力不足,无法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有用信息,无法挖掘潜在的数据价值。工程造价信息分析缺乏技术支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准确掌握各项经济指标和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难以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3.2 信息水平低的原因之一是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工程成本经理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近年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知识,无法适应信息环境的发展。同时,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化,科学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需要专业人员。长期以来,参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较低,加之投资不足,缺乏人才培养体系,直接导致信息技术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发挥作用这限制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4、推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建议4.1加强工程造价指标分析子系统建设4.1.1 它可以提供施工成本指标查询与比较分析。项目成本应反映项目的各个合同金额,项目单项成本。工程量指标应反映项目结构材料的数量指标,单个项目,平均单价等。不同项目之间的成本指标应横向分析。项目成本指标是项目累计价值的结晶。在不同的阶段,它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4.1.2 它可以提供快速估算的基础。在快速估算时,根据拟建项目的相关信息,可以在工程造价指标库中找到类似的工程造价指标。在发现的类似工程成本指数中,我们可以通过分解合并调整来快速估算拟建项目。
4.1.3 可以作为公司内部审计的依据。投标后,公司可以先通过项目成本指标分析模块,和指标库中同类。
4.2建立健全企业清单定额库企业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定自己的企业定额,每个企业应具备反映企业自身定额,企业级别和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配额,以适应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定额水平也不同。建立企业定额的原则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执行,适应《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清单定额库。
4.3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机制首先,应尽快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工作机制。国家和行业应制定适应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各种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一个全面,高水平的管理组织,安排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领导,促进项目成本管理信息资源的流通。建立信息交流评估体系,建立专项资金,鼓励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加快制定信息标准。在没有信息标准的情况下,每个地区的相关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这导致缺乏互操作性。即使相应的技术成熟,也不能在实践中应用。目前最迫切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并努力推广,使各地区都能按照这个标准调整自己的数据资源,为后续的信息沟通提供条件。三是加大相关信息化科研投入,尽快完善信息技术发展所需的技术基础。我们应该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分阶段进行并全面考虑。首先,我们应该从最基本的地方开始打破区域边界,并制定统一的计划。同时,信息开发技术指标明确,相关人员资质标准化。
4.4完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为了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流通。数据收集需要安排在大量的收集点并配备相应的人员。此外,数据收集的范围应扩展到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各个领域,数据库信息的广度和层次应该得到改善。同时要注意动态检测信息,不断丰富数据库的形式和内容。从现在建立的数据库中,主要原因是原始数据没有被处理,也没有深度处理。信息利用率低,潜在价值不挖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数据库,对数据库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提高数据库管理水平,为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服务。数据库的建立应该考虑到实际需要。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对数据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需要进行专业分析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工程涉及到很多单位,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职责和利益,数据需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具体而言,管理层级越低,信息部门所需的专业就越多。例如,成本管理部门关注与工程造价相关的专业问题,政府部门发挥整体规划的作用,各个部门对自我关注的信息要更加全面、稳定。
4.5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迫切需要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工程建设人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的工程专业人才,能够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短缺。对现有员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和再学习,以适应当前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
总结:
政府、施工单位和业主等都必须高度重视及做好每一个环节的造价管理信息化工作。政府应高度重视健全有关制度及标准的统一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应该结合实际对自身的造价管理信息化技术进行不断的深造学习,进行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控制,全面实现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整体发展,不断加强建筑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对当前造价管理信息化问题出现进行实际的解决。参考文献
[1]李晴;杨军山;张娜;浅析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J]. 建材与装饰,2017,(17):168-169.
[2]王斌;张奇正;杨娜;浅谈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措施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