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3)》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第【1】篇〗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15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教学内容】:教材P77~78例3、例4及练习十七第1、4、8、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解答形如a(x ±b)=c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结合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以及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来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和、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列出含有小括号的方程并解答。

难点:用方程解答类似两积之和或差的逆向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

【教学准备】: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习题。

(1)舞蹈组有男生x 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女生有( )人,男、女生共有( )人。

(2)城郊中学图书馆有科技书m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1.8倍,那么,m+1.8m表示( ),1.8m-m表示( )。

2.教师:像上题中m+1.8m,1.8m-m如果在方程中出现,该怎样解这样的方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这样的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二、互动新授1.出示:妈妈买了2kg苹果和3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元?学生思考,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

得出: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2.4×2+2.8×3=13.2(元)2.把这一题改一改,出示教材第77页例3:让学生观察与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小组内交流,汇报:梨和苹果都是2kg,梨每千克2.80元总钱数是已知的,求苹果的单价。

小结:两题的数量关系没变,只是已知数和未各数交换了位置。

5.8《实际问题与方程3》(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5.8《实际问题与方程3》(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实际问题与方程3》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程》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概念和方程的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已经学习了方程的概念和方程的解,对于方程的应用也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2. 能够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2. 如何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方程的概念和方程的解。

2. 提问:方程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二、探究(15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2. 学生尝试列出方程,教师指导。

3. 学生尝试解方程,教师指导。

4.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

三、巩固(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

四、拓展(5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学生尝试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5分钟)1. 完成课本练习。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实际问题与方程31. 列出方程2. 解方程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3》(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3》(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年级:五年级上册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方程的概念。

2.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方程的概念。

2.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概念,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列出方程。

3.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2. 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总结方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方程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补充和说明: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方程概念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针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和策略。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3)。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方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呈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尝试列出方程。

(3)讲解列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强调等量关系的重要性。

(4)通过例题,展示如何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与讨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提高解题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板书设计1. 实际问题与方程(3)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八、教学资源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相关教学课件3. 练习题及答案4.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九、教学进度安排1课时。

十、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2. 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果。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列出方程并求解。

2. 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列出方程并求解。

2.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列方程并求解,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并求解,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2. 新课:详细讲解方程的概念,如何列出方程并求解,以及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方程的概念,提高列方程并求解的能力。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方程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在讲解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时,要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

3. 在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找出数学关系,然后用方程表示出来。

六、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回家后,用方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以上就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新课”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概念的关键阶段,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方程的概念,如何列出方程并求解,以及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数学中表达两个表达式相等的一种方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方程的解法以及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解法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方程知识,对于方程的解法和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对于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方程的解法以及应用。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方程的解法以及应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于方程的解法以及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3倍,如果小明有15个苹果,那么他有多少个香蕉?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例如:设香蕉的个数为x,则苹果的个数为3x。

根据题目条件,可以得到方程3x = 15。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香蕉的个数为5,苹果的个数为15。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第8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第8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第8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第8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如何运用简易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们将以教材第8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为主题,通过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对简易方程的运算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简易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并解出答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今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给了小明50元,要求小明购买一些苹果和香蕉。

苹果每斤5元,香蕉每斤3元,小明购买了4斤苹果和3斤香蕉,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 讲解与示范:解方程组,得到:所以,苹果的单价为5元/斤,香蕉的单价为3元/斤。

3. 随堂练习:(1)小华购买了2斤橙子和3斤香蕉,共花费了18元,请问橙子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多少?解方程组,得到:所以,橙子的单价为4元/斤,香蕉的单价为3元/斤。

(2)妈妈给了小丽100元,要求小丽购买苹果和香蕉。

苹果每斤8元,香蕉每斤6元,小丽购买了5斤苹果和2斤香蕉,请问小丽还剩下多少钱?解方程组,得到:所以,小丽购买苹果和香蕉一共花费了58元,还剩下42元。

4. 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步骤和关键方程,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六、作业设计(1)小王购买了3斤苹果和4斤香蕉,共花费了28元,请问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多少?(2)妈妈给了小芳150元,要求小芳购买苹果和香蕉。

苹果每斤7元,香蕉每斤4元,小芳购买了6斤苹果和3斤香蕉,请问小芳还剩下多少钱?2. 答案:(1)苹果的单价为5元/斤,香蕉的单价为3元/斤。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方程的理解和运用。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粉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意义。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程的定义。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3,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题意。

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出方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方程,并解释列方程的思路。

4. 教师总结解方程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交流解题思路。

3. 教师选取几份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巩固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交流解题思路。

3. 教师选取几份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拓展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交流解题思路。

3. 教师选取几份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解方程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2、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3、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哪些方法?(学生口答)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有哪些步骤?(学生口答)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找相等关系;④列方程;⑤解方程;⑥答二、问题探究:(一)思考课本探究1回答下列问题:(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x个人,那么患流感的这个人在第一轮传染中传染了人;第一轮传染后,共有人患了流感。

(2)在第二轮传染中,传染源是人,这些人中每一个人又传染了人,那么第二轮传染了人,第二轮传染后,共有人患流感。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

为什么要舍去一解?(4)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你对类似的传播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新的认识吗?(5)完成教材思考: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学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教师深入小组讨论,对疑惑较多的问题要点拨;前两个问是解题的关键,可作适当点拨。

最后思考题,可让学生试试独立完成。

教给学生如何审题,分析题。

)三、例题学习:例1:青山村种的水稻2001年平均每公顷产7200kg,2003年平均每公顷产8450kg,求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学生独立思考、练习。

一学生板书,教师巡视后讲解)例2:(教材探究2)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给学生分组求解,然后比较哪个小组做的有快又准。

最后比较哪种药品成本平均下降率较大。

)四、课堂练习:(学生独立思考、练习。

一学生板书,教师巡视后讲解)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枝干,每个枝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2、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毎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五、总结反思:(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作适当补充)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设、找、列、解、答。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三)》示范教学设计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三)》示范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方程(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例8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和的等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两积之和的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复习旧知1.解方程。

4x+4.5×4=50(x-3.6)×3=242.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预设列出方程:3x+4.5×2=18)(二)揭示课题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天气慢慢变凉,而且比较干燥,同学们可以多吃些水果缓解干燥,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呢?(课件出示例8情境图)师:这节课我们以这些水果为情境,继续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实际问题与方程(三)]二、探究新知教学用形如ax±ab=c(a≠0)和a(x±b)=c(a≠0)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例8【学习任务】课件出示例8,先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出示【学习任务】。

2.集体交流师:说一说你们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已知信息:妈妈买苹果和梨各2 kg,共花费16.4元。

梨每千克3.8元。

要求问题:苹果每千克多少钱?师:分析这些数学信息,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预设:我想提醒大家,“苹果和梨各2 kg”指的是买了2 kg苹果和2 kg梨。

师: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们能找到什么数量关系?预设1: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钱。

预设2: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价钱。

师:为什么用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乘2?预设:因为两种水果都买了2 kg,也就是这两种水果的数量一样,所以用这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乘2就等于买这两种水果的总价。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不同的等量关系,那你们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说一说自己的解答过程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第13节《实际问题与方程(3)》,是在学习了基本的方程概念和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方法之后,进一步探讨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理解方程是描述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2.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相应方程的能力。

3. 解方程求解实际问题:教授学生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 检验与讨论:指导学生验证解的合理性,并能对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识别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 能够检验解的合理性,并对问题进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能力。

- 通过解方程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等量关系的识别与方程的建立:学生需要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找出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等量关系,并据此列出方程。

2. 解方程的技巧:解一元一次方程需要熟练掌握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基本运算。

3. 解的检验与问题的讨论:学生需要理解解的检验不仅是验证答案的正确性,更是对问题理解的深化。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

2. 新课讲解:- 讲解等量关系与方程的建立。

-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列方程并解方程。

- 强调解方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讨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实际问题与方程(三)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实际问题与方程(三) 人教版

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25实际问题与方程(三)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方程的概念和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方程的列法。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方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习的方程知识,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引入新课: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来解决。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方程的概念:教师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列法: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强调等式的两边要相等。

3. 讲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来解决,同时讲解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用方程来解决。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列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用方程来解决。

2. 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方程的列法,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列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3》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3》
在总结回顾环节,虽然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今天的学习内容,但我也注意到个别同学仍然存在疑惑。这让我想到,或许我应该在课后提供一些额外的辅导或者练习,帮助这些同学巩固知识点。
3.在解决方程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5.引导学生养成总结规律、提炼方法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等量关系:使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量关系,并运用方程表达出来。
-逆向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需要逆向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难点。
-例如,在解决年龄问题时,学生需要设想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从而列出关于年龄的方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具体例题的讲解,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等量关系的识别和方程的建立,同时通过练习和讨论,帮助学生突破以上难点,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方程的转换:在解方程过程中,对于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基本操作的理解和应用可能成为学生的难点。
-问题转换: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在问题的建模过程中遇到障碍。
-例如,教材第63页例4中,难点在于如何将“两人相向而行,相遇后继续前行,总共走了多少距离”这一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学生需要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即两人的行走距离之和等于他们之间的初始距离。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以及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出方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方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存在对问题分析不深、思路不清晰、方程应用不灵活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明确等量关系,熟练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并求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2.难点: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隐含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准备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掌握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预习本节课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方程的解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3,让学生观察并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明确等量关系,并指导学生如何列出方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解决问题的速度快、正确率高。

《实际问题与方程(三)》(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实际问题与方程(三)》(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板书设计
1. 等式的性质:
① 加减法: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② 乘除法:等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方程的解法:
① 加减法:将方程中的未知数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② 乘除法:将方程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保持等式平衡。
3. 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结合方程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方程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方程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方程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方程的性质和应用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实际问题与方程(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方程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方程学习状态。
其次,在知识讲解环节,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等式的性质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使用更多的实际例子,并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探究等式的性质。
此外,在互动探究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案例,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观察评价:在课堂中,我会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通过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以及是否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按照您所给的题目,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详细介绍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3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1. 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2. 学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 掌握方程的解法,包括代入法、消元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2. 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的解法,包括代入法、消元法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明买铅笔”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等式和方程的概念;2. 讲解等式的性质,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等式的含义;3. 教授方程的解法,如代入法、消元法等,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方程解法的运用;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等式的概念及性质;2. 方程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3.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结合。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判断下列各组数是否构成等式,并说明原因。

答案:2. 题目二:已知某数的2倍加上5等于15,求这个数。

答案:3. 题目三:某数的3倍减去4等于这个数的5倍加上2,求这个数。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在课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3》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3》

标题: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3》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

2. 方程的解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等式两边的数量关系,进而求解未知数。

3. 方程的应用: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年龄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找出等式两边的数量关系,求解未知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观察、分析实际问题,找出等式两边的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3)通过讨论、交流,找出解方程的方法。

(4)总结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3. 实践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4.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方程的解法3. 方程的应用七、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方程的解法方程的解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在方程的解法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等步骤,找出等式两边的数量关系,进而求解未知数。

这个过程涉及到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1 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1 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1 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关联,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会涉及到如速度、时间、距离等概念在方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速度、时间、距离等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 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验证解答的正确性。

教学难点1. 学生在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2. 学生在建立方程时可能会对变量的选择和方程的构建感到困惑。

3. 学生在解决方程时可能会忘记基本的代数操作规则。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问题和方程的建立过程。

2. 实际问题案例,用于让学生练习建立和解决方程。

3. 计算器,用于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和引入速度、时间、距离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内容。

2. 探究:呈现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如何从中抽象出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

这一步骤将详细展示解题思路,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3. 实践: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个类似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4. 巩固:通过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反复练习方程的建立和解决,加深理解。

5.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时建立方程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实际问题的描述、方程的建立过程、以及解决方程的步骤。

关键步骤和公式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显示,以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整个解题过程。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几个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方程的建立和解决。

作业旨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情境,并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遇到的常见错误,以及他们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

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确保他们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实际问题与方程(3)》(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实际问题与方程(3)》(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实际问题与方程(3)》(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方程的概念通过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一元一次方程的书写引导学生观察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掌握其书写方法。

(3)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实例为例,引导学生探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总结解题步骤。

3. 实践应用(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合作安排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实践、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学会书写一元一次方程,并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引入实例教师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小明买了3本书,花了27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9课时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3)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9课时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3)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9课时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3)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2. 方程的解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和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和运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基本要素。

2. 讲解方程的概念(1)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方程的组成:未知数、已知数和等号。

(3)方程的例子:2x 3 = 7、5 - y = 2等。

3. 讲解方程的解法(1)移项法:将未知数移到方程的一边,已知数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2)消元法:通过加减乘除运算,消去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或已知数。

(3)代入法:将已知数代入方程中,求解未知数。

4. 分析实际问题与方程(1)年龄问题:已知两个人的年龄之和为30岁,年龄之差为4岁,求两个人的年龄。

(2)速度问题: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0公里,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和为90公里/小时,甲车和乙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求两车相遇的时间。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旅游等。

7.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练习题。

(2)思考并解决一道实际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问题与方程(3)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步骤,掌握ax±ab=c和x±bx=c等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提高解简易方程的能力。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自主探究,分析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观察和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
能正确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设定未知数列出方程,并会解答形如ax ±ab=c和ax±bx=c的方程。

难点
确定设哪个数量为x,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解方程,你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
并解答吗?试试看,请你解答在练习本上。

利用课件出示线
段图(见课件),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然后个别学生板演。

师:你是根据图中什么关系来列的方程?
生: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

师:你又是根据什么来解答这个方程的?
生1:天平平衡的原理。

生2:数量关系。

生3:等式的性质。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很好,我为你们感到高兴!大约两千年前我国的《九章算术》中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
题的史料,今天我们就沿着祖先的足迹继续研究用方程解
决实际问题。

板书: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互动新授1
1.出示例3:妈妈买了2kg苹果和3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思考,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

得出: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
3.2(元)
2,把这一题改一改,出示教材第77页例3:让每个学生观察与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小组交流,汇报:梨和苹果都是2KG,梨每千克2. 80元总钱数是已知的,求苹果的单价。

并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解题步骤:
解:设苹果每千克x 元。

2x +2.8×2=10.4
x =2.4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3.问:除了这样列方程之外,还可以怎么列?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并让学生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8+x )×2=10.4
(2.8+x )×2÷2=10.4÷2
2.8+x =5.2
2.8+x -2.8=5.2-2.8
x =2.4
解题时引导学生说出把小括号内的“2.8+x ”看作一个整体。

三、互动新授2
出示教材第78页例4。

让学生观察信息,信息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学生自主回答:已知条件: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

问题: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尝试写出等量关系式: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
思考:这里有两个未知数,该怎样设未知数呢?
小组内交流,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设海洋面积为x,也有可能会设陆地面积为x 。

根据“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是把陆地面积作为标准量,
设为x比较方便,因此海洋面积就是2.4x 。

5.让学生自主列方程解决,教师根据回答板书过程: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

那么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
(1+2.4)x=5.1
3.4x=5.1
3.4x÷3.4=5.1÷3.4
X=1.5
解方程过程中,提问学生:(1+2.4)x =5.1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
6.求出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可以怎么求?
学生思考,回答:
可能会用“总面积-陆地面积”来计算,即5.1-1.5=3.6(亿平方千米)也可能会用“陆地面积×3”来计算,即2. 4x -2.4×1.5=3.6,这两种方法都要予以肯定。

四、巩固拓展[来源:Z。

xx。

]
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

让学生先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再列等量关系式,最后列方程解答问题。

2.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根据信息先思考谁是标准量,要把谁设为x ,另一个量如何表示,再列方程解答。

五、小结
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已知两种数量的倍数关系,以及它们的和,求这两种数量各是多少?列方程时,通常根据倍数关系,设一倍数为X,
另一个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再根据这两种数量的和,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就可列出方程,并解答方程,求出得数。

课后反思
实际问题与方程紧跟在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后面,是在学生会简单的运用解方程,而去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相关方程的解法,积累分析数量关系以及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经验,进而适时地把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解决其他一些类似的问题。

例1,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学生却仍旧是一个不容易接受的难点,他们能够清楚的知道用4.21-0.06=4.15(m),但是却没办法把这样的式子用方程抽象概括出来。

例1的教学,我是按照“求谁设谁”的思路来讲的。

第一步,看一看求的是谁?学生很明显的就能够知道求的是原跳远记录,而求得是它,我们就把它设成x,而这个时候,我便教授了未知量,即我们不知道的量就是未知量,所以求谁,谁就是未知量。

第二步,找关系。

找的关系就是题目中告诉我们的。

比原纪录多,在数学上就用到了四则运算的加,也就能够得到数学关系上的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

最后列式,则把具体的数字带进去,原纪录是x,超出部分0.06,小明成绩4.21,列的式子也就变成了x+0.06=4.21.
将实际问题与方程的解法来分步的教给学生,学生学起来明显的变得轻松,但是找未知量对学生而言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例如做一做中的“我们拿桶接了半小时,共接了1.8kg的水,求每分钟浪费多少水?”明明我们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找不到未知量应该是什么,只有极少的同学能够知道要把每分钟浪费的水设成未知数x。

这就让我意识到了,在方程里,有很多变化的问题,学生不能够把握,因此在设计下一节课的时候,我在一开始就让未知量在条件中变没了,组织学生根据之前积累的知识去寻找关系,具体设置的题目有这样差不多的几个:
1、长方形的长是6m,面积是24平方米,宽是多少?
2、小明走了半个小时,走了120m,小明每分钟走多少m?
3、小红买了5只钢笔,花了24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像这样的,未知量在问题中的,让学生直接去问题里面看,这个时候,考验学生的就变成了学生的积累情况了。

1、考验的是面积的计算公式
2、考验的是速度=路程÷时间
3、考验的是单价=总价÷数量
而对于题目中的“比去年高”、“超过原纪录”、“二倍”、“二倍少”……
学生根据题意用加减乘除列式,学生掌握的情况则比较好。

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是让学生找准未知数,读懂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而日常规律的积累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所以,在做方程联系实际的时候,要加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要加强学生日常规律的积累,而找到关系去解方程更是要不断的去加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