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眼部灼伤及处理

化学性眼部灼伤及处理

化学性眼部灼伤及处理

化学性眼部灼伤是指工作中眼部直接接触碱性、酸性或其他化学物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所致眼组织的腐蚀破坏性损害。化学性眼灼伤多因工业生产使用的原料、化学成品或剩余的废料直接接触眼部而引起的化学性结膜角膜炎、眼灼伤。致眼损伤的化学物质主要为酸碱类化学物质(如硫酸、硝酸、盐酸、氨水、烧碱、甲醛、酚、硫化氢等),多为液体或气体。由于眼球组织脆弱,耐受力差,受伤的程度往往比身体其他部位更为严重。轻者可仅有刺激症状,如眼红、眼痛、灼热感或异物感、流泪、眼睑痉挛等等,不留后患;而重者病程长,后遗症严重,视力难以恢复,甚至失明、眼球萎缩。

一旦发生眼部化学性灼伤,应立即冲洗眼睛,最好将头浸人水中,睁眼、摇头、充分冲洗,水源以自来水为宜,只要水质清、水量足,任何清水都可用。冲洗愈早愈彻底愈好,一般需冲洗5分钟。当然,最理想的化学灼伤治疗,应是使用中和剂,使有害的化学剂中和而失去其活动性,停止它对眼睛的破坏,但是这些理想的药物极少,符合条件的中和剂应是本身对眼睛无害,例如生理盐水可中和硝酸银灼伤,可卡因可中和碘酒灼伤。初步的清水冲洗甚至比以后的治疗更重要,经过冲洗后要立即转交眼科医师处理。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一)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部灼伤 2、行业举例: 硫酸 (1)食品制造业:柠檬酸制取 (2)纺织业:炭化、防缩整理、染色 (3)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坯皮浸酸、皮革鞣制、制革配 (4)家具制造业:金属家具清洗 (5)造纸及纸制造业:玻璃纸制取 (6)印刷业:凹版制版 (7)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玩具酸洗 (8)石油加工业:电化学精制、烯烃叠合、烷基化加成、页岩油分馏 (9)无机酸制造业:三氧化硫吸收、塔式硫酸合成、间接浓硝、氯化氢干燥、过氧乙酸合成、硼酸合成、氢氟酸合成、磷酸合成(10)碱产品制造业:氯氢处理 (11)无机盐制造业:硫化钠制取、硫酸盐制取、氟化氢制取、锌盐制取、氟钽酸钾制取

(12)其他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金属钽粉制取、锰及其化合物制取、钴化物制取、镍化物制取、镉化物制取 (13)化学肥料制造业:硫酸铵中和、过硫酸铵合成、磷矿酸解、过磷酸铵合成、氟硅酸钠合成 (14)化学农药制造业:乙硫醇制备、有机磷杀虫剂合成、三氯杀螨砜合成、三氯乙醛制备、滴滴涕合成、有机氯杀菌剂合成、氟氯灵硝化、其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合成 (15)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异戊二烯合成、苯硝基化、硝基苯精制、氯苯硝化、硝基氯苯硝化、甲苯硝化、卤代醇合成、乙醇合成、季戊四醇提纯、酯类合成、硫酸气化、酚酮分解、异丙苯氧化、酚醛合成乳酸、丙醇腈合成乳酸、有机酸合成、丙酮氰醇精制、丙烯酰铵合成、酰卤(铵)合成、氮杂环类合成 (16)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树脂制备、铅铬氯制取、华蓝制取、含钴颜料氧化、硫酸亚铁制备、氧化铁黄制取、有机颜料合成(17)染料制造业:酸性染料合成、碱性染料合成、阳离子染料合成、还原染料合成、分散染料合成、冰染染料合成、食用染料合成、有机染料合成、胺类中间体合成、硝基中间体合成、酚类中间体合成、酸类中间体合成、蒽醌中间体合成、其他中间体合成 (18)化学试剂制造业:有机试剂配料、合成、提纯、溶解

化学灼伤及应急处理

一、化学灼伤和化学中毒事故的预防 化学中毒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 ①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物质的蒸气。 ②有毒药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③吃进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或饮料,品尝或误食有毒药品。 化学灼伤则是因为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预防措施如下: ①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②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③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④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⑤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⑥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⑦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 二、化学性眼灼伤 概述 化学性烧伤是严重的眼科急诊,通常由酸或碱造成。其他形式的烧伤如催泪瓦斯(teargas)烧伤,也应按化学性烧伤处理,但一般不会造成眼部的永久性损伤。 病因病理病机 1 碱性烧伤碱要比酸对眼部破坏力大得多。因为碱与细胞膜的脂类结合后能迅速穿透角膜和前房。碱的致伤作用主要是pH的改变而不是碱的金属离子。是否发生永久性的损伤除了取决于碱的浓度和性质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受伤到眼部冲洗时间间隔的长短。 2 酸性烧伤酸的致伤作用仅限于酸与眼部组织接触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由于酸沉淀了组织中的蛋白质,迅速形成了“屏障”而使酸不易穿入眼内组织。但是氢氟酸(HF)和含重金属离子的酸有穿透角膜与前房的能力,要特别引起重视。 临床表现 化学性烧伤的分级与预后

眼部碱性烧伤

眼部碱性烧伤 【概述】碱性烧伤是指碱性物质接触眼部所导致的一处化学烧伤。多发生在化工厂,实验室或施工场所。视碱性物质的性质、浓度、剂量、作用方式、接触面积、时间以及温度、压力等情况的不同,对眼部组织损害程度亦不同。常见的碱性烧伤多由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由于碱能够溶解脂肪和蛋白质,与组织接触后能很快渗透到深层组织和眼内,使细胞分解坏死,一般来说,碱烧伤比酸烧伤的后果严重。 【临床表现】 1.轻度 (1)多由于稀的弱碱引起。 (2)眼睑结膜轻度充血水肿。 (3)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或水肿;修复后水肿消退,上皮修复,不留瘢痕。 (4)无明显并发症,视力多无影响。 2.中度 (1)由较稀的弱碱引起 (2)眼睑皮肤可起水疱或糜烂。 (3)结膜水肿,出现小片缺血坏死。 (4)角膜明显混浊水肿,上皮层完全脱落,或形成白色凝固层。烧伤愈合后遗留角膜斑翳,影响视力。 (5)常伴有较严重的虹膜睫状体炎。 3.重度 (1)多由强碱引起。 (2)眼睑皮肤肌肉出现溃疡。

(3)结膜广泛性缺血性坏死。 (4)角膜全层混浊变白,溃疡形成,基本原理质溶解,甚至穿孔,巩膜坏死等。 (5)晚期愈合后,常有睑球粘连、假性翼状胬肉、角膜白斑、角巩膜葡萄肿、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甚至眼球萎缩等发生。 【诊断】根据明确的眼部碱烧伤史,眼睑皮肤和眼球由碱烧伤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眼部酸烧伤:依据致病原因可以鉴别。 【治疗】 1.急救处理争分夺秒,彻底冲洗眼部,是处理眼部碱烧伤最重要的一步。如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应用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3.应用维生素C,如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2ml,每日1-2次,也要口服或静脉点滴维生素C。 4.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5.点用自家血清。 6.应用胶原酶抑制剂防止角膜穿孔,可滴用 2.5%-5%半光氨酸眼水或10%枸橼酸钠眼不,也可口服四环素等药物。 7.如发生虹膜睫状体炎,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 8.0.5%EDTA滴眼,可促进钙质排出,可用于石灰烧伤的病人。9.切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粘连;若角膜溶解变薄,可行角膜板层移植术。 10.晚期针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行睑部整形术、睑球分离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临床路径】

烧伤应急处理方案

烧伤应急处理方案 在家庭的护理和应急处理方案中有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一、热烧伤的急救。 火焰、开水、蒸汽、热液体或固体直接接触于人体引起的烧伤,都属于热烧伤。其烧伤程度取决于作用物体的温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热烧伤的救护方法如下: 1、轻度烧伤尤其是不严重的肢体烧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患肢浸泡在冷水中10~20分钟,如不方便浸泡,可用湿毛巾或布单盖住在患部,然后浇冷水,以上伤口尽快冷却降温,减轻热力引起的损伤。穿着衣服的部位烧伤严重,不要先脱衣服,否则易使烧伤处的水泡皮一同撕脱,造成伤口创面暴露,增加感染机会。而应立即朝衣服上面浇冷水,等衣服局部温度快速下降后,再轻轻脱去衣服或用剪刀剪开脱去衣服。最好用干净纱布或布单覆盖创面,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2、火灾引起烧伤时,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如果一时难以脱下来,可让伤员卧倒在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否则可能使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使手被烧伤。也不可在火场大声呼喊,以免导致呼吸道烧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毒。 3、重要部位烧伤后,抢救时要特别注意。如头面部烧伤后,常极度肿胀,且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容易被漏诊因而延误抢救。因此要密切观察伤员有无进展性呼吸困难,并及时护送到医院治

疗。 二、烧伤的急救: 化学物质对人体组织有热力、腐蚀致伤作用,一般称为化学烧伤。其烧伤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和作用持续时间。常见化学烧伤的救护方法如下: 1、高温矿渣烧伤处理援救方案 (1)立即将伤员救出烧伤现场。 (2)迅速熄灭被烧着的衣服鞋帽,并脱掉烧坏的衣物。 (3)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创面3-5分钟,入口内和鼻腔内进入火灰,要立即漱口和清理,如眼内有矿灰要用植物油或石蜡油棉签蘸去颗粒。 (4)视伤情需送医院治疗的,要立即由专人护送,用干净的布覆盖创面,以防途中发生意外。 2、硫酸烧伤的现场处理预案 硫酸烧伤:强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硫酸烧伤使皮肤蛋白变性、凝固,如现场处理及时,一般不会造成深度烧伤。更重要的是注意眼睛,如有人烧伤具体处理如下: (1)立即将伤员脱离出事点,要尽快把酸除去。 (2)一般烧伤的紧急处理:首先用大量水流连续冲洗,把冲洗下沾有硫酸的衣鞋等迅速脱掉,直冲洗到硫酸痕迹消失为止,不论哪个部位,都只能用大量水冲洗,不能用弱碱性溶液之类的东西来中和硫酸,防止进一步烧伤。如烧伤过重,范围大时,

化学性眼灼伤的危害与急救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化学性眼灼伤的危害与急 救示范文本

方案文书样本 QCT/FS-ZH-GZ-K871 化学性眼灼伤的危害与急救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化学品溶液、粉尘或气体进入或接触眼部,都可引起眼部损伤,统称为化学性灼伤,一般多发生在化工厂、实验室或施工场所,其中最多见的有酸性和碱性灼伤。 酸、碱灼伤,可带来严重后果,引起视功能或眼球的丧失。因化学灼烧是进行性的,尽快清除进入眼部的化学品是阻止病情发展的关键。现场急救处理极为重要。 现场急救处理主要措施是冲洗眼部。可就地取材,用大量清水或其它水源反复冲洗,冲洗时应翻转眼脸,转动眼球,暴露穹窿部,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彻底洗出或至少冲洗30分钟后,现场处理完后,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第2页/总2页

烧伤现场急救处理的方法

烧伤现场急救处理的方法 烧伤现场急救处理般方法:烧伤是火灾中较常见创伤之它不仅会使皮肤损伤而且还可深达肌肉骨骼严重者能引起系列全身变化如休克、感染等烧伤现场急救是否正确及时护送方法和时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伤员安全因此伤后应迅速脱离致伤源并进行必要紧急救治是现场抢救基本原则: 一、迅速消除致伤源 灭火战斗中出现烧伤情况般有:火焰烧伤;液体、气体、固体等高温烫伤;化学烧伤;电烧伤等任何致伤从接触体到造成损伤均有一过程只是时间长短不一而已因此现场抢救要争取时间常用方法如下: 1.当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就地卧倒打滚压灭、或用各种物体扑盖灭火最有效是用大量水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吸入火焰损伤 2.当气体、固体烫伤时应迅速离开致伤环境 3. 当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后(常见有酸、碱、磷等)其致伤作用与些化学物质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关系故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衣服迅速脱去并用大量水冲洗以 达到稀释和清除创面上化学物质磷烧伤应迅速脱去染磷衣服并用大量水冲洗创面或将创面浸泡水中隔绝空气并洗去磷粒如无大量水冲洗可以用多层湿布包扎创面使磷 与空气隔绝防止磷继续燃烧加重损伤禁用含油质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溶解和吸收 4.当触电后应立即关闭电源将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检查发现呼吸停止时施行口对口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施行胸外按压呼吸心脏均停止时同时进行工呼吸及胸外按压并及时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二、现场简单医疗急救 1.若被热力烧伤后应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并有明显止痛效果寒冷环境中进行冷疗时须注意伤病员保暖和防冻 2.无论何种原因使烧伤合并其损伤如严重车祸、爆炸事故时烧伤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气胸或腹部脏器损伤均应按外伤急救原则作相应紧急处理如用急救包填塞包扎开放气胸制止大出血简单固定骨折等再送附

眼部酸性烧伤

眼部酸性烧伤 【概述】酸性烧伤是指酸性化学物质接触眼部所致的化学伤。多发生在化工厂、实验室或施工场所。致人机界面物质的浓度、剂量、作用方式、与眼部接触面积、时间以及温度、压力等情况不同,其对眼部组织损害程度也不同。酸性化学物质基本上是水溶性的,可使组织蛋白发生凝固。当其浓度低时,对眼部仅有刺激作用。当其浓度高时,可使组织蛋白发生凝固性坏死,在结膜和角膜表面形成焦痂,可减缓酸性物质继续向深部组织扩散,因此组织损伤为轻。 【临床表现】 1.轻度 (1)多由于弱酸引起。 (2)眼睑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或水肿;修复后水肿消退,上皮修复,不留瘢痕。 (3)无明显并发症,视力多无影响。 2.中度 (1)由强酸引起 (2)眼瞪皮肤可起水疱或糜烂。 (3)结膜水肿,出现小片缺血坏死。 (4)角膜明显混浊水肿,上皮层完全脱落,或形成白色凝固层。愈合后可遗留角膜斑翳,影响视力。 (5)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 3.重度 (1)眼睑皮肤肌肉出现溃疡。 (2)结膜广泛性缺血性坏死。 (3)角膜全层混浊,甚至穿孔。

(4)巩膜坏死。 (5)有时引起眼球萎缩。 【诊断】根据明确的眼部酸烧伤史,眼睑皮肤和眼球的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眼部碱性烧伤:依据致病原因可以鉴别。 【治疗】 1.急救处理争分夺秒,彻底冲洗眼部,是处理眼部酸烧伤最重要的一步。发用自来水或生 理盐水冲,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结膜下注射5%磺胺嘧啶钠1-2ml。 4.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5.滴用自家血清。 6.应用胶原酶抑制剂防止角膜穿孔,可点用 2.5%-5%半光氨酸滴眼液或10%枸橼酸钠滴眼液,也可口服四环素等药物。 7.如发生虹膜睫状体炎,可给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 8.切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粘连;若角膜溶解变薄,要行角膜板层移植术。 9.晚期针对出现原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行睑部整形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临床路径】 1.询问病史重点询问有无限部酸烧伤史、酸性物质的理化特性以及现场急求情况。 2.体格检查重点注意检查眼部皮肤和眼前节的损伤程度。 3.辅助检查一般不需要。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 GBZ54-2002 前言 本标准的第4.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6374-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职业活动中,如防护不当,眼部直接接触碱性、酸性或其他化学物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均可导致眼组织的腐蚀破坏性损害。为保护作业者的健康,防止眼的化学灼伤,及时和正确处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负责起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化工部工业卫生处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hemical Eye Burns GBZ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主要是由于工作中眼部直接接触碱性、酸性或其他化学物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所致眼组织的腐蚀破坏性损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及处理。 2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眼部接触化学物或在短时间内受到高浓度化学物刺激的职业史,和以眼睑、结膜、角膜和巩膜等组织腐蚀性损害的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有类似表现的疾病,方可诊断。

3 诊断与分级标准 3.1 化学性结膜角膜炎 有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眼痛、灼热感或异物感、流泪、眼睑痉挛、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落等。荧光素染色有散在的点状着色。裂隙灯下观察以睑裂部位最为明显。 3.2 轻度化学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轻度化学性眼灼伤: a)眼睑皮肤或睑缘充血、水肿和水疤,无后遗症; b)结膜充血、出血、水肿; c)荧光素染色裂隙灯下观察可见角膜上皮有弥漫性点状或片状脱落,角膜实质浅层水肿混浊。角膜缘无缺血或缺血<1/4 3.3 中度化学性眼灼伤 除有上述b、c两项外,并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中度化学性眼灼伤: a.出现结膜坏死,修复期出现睑球粘连; b.膜实质深层水肿混浊,角膜缘缺血1/4~1/2。 3.4 重度化学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重度化学性眼灼伤: a.眼睑皮肤、肌肉和/或睑板溃疡,修复期出现瘢痕性睑外翻、睑裂闭合不全; b.巩膜坏死,角膜全层混浊呈瓷白色,甚至穿孔,角膜缘缺血>1/2。 4 处理原则 4.1 治疗原则 4.1.1 化学性结膜角膜炎和眼睑灼伤应积极对症处理,必要时脱离接触。 4.1.2 眼球灼伤者应立即就近冲洗;仔细检查结膜穹窿部,去除残留化学物。 4.1.3 预防感染,加速创面愈合,防止睑球粘连和其他并发症。严重眼睑畸形者可施行成型术。 4.1.4 为防止虹膜后粘连,可用1%阿托品散瞳。 4.2 其他处理 4.2.1化学性结膜角膜炎、轻度化学性眼灼伤多在数天内完全恢复,视力一般不受影响,痊愈后可以恢复原工作。 4.2.2 中度、重度化学性眼灼伤常产生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视功能可不同程度受损。单眼灼伤者应脱离接触化学物,适当休息后,根据恢复情况安排适当工作;双眼灼伤者,应根据医疗终结时的残留视力,决定其工作与否。

化学性眼烧伤的预防及急救

化学性眼烧伤的预防及急救 眼外伤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化学物质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操作不当,会使化学物质进入眼睛,例如农民在使用化肥或农药时,可能把这些物质带人眼内。工厂工人在劳动中未使用防护用品,酸碱物质可溅入眼内;这些危害都可能造成眼部的终身残疾。 化学性眼部损伤的类别 1、化学物中毒所致的眼部病变:有毒的化学物质被机体吸收而致眼部组织发生病变。可有眼肌麻痹、晶状体混浊及化学物沉着,葡萄膜及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除眼部症状外,同时可有全身其他部位中毒症状。 2、化学物眼部刺激或灼伤:对皮肤不致产生刺激症状的化学物,也可造成角膜及结膜的损伤。往往引起刺激症状,如烟草、酒精、汞、沥青和硫化氢等,可致结膜充血、乳头增生或结膜炎,亦可致角膜上皮损伤。 3、化学物致眼部过敏反应:此种反应,多表面为眼睑皮肤炎症和结膜充血水肿,每有刺样皮肤异物感。

采取下面一些措施预防化学性眼外伤 (1)加强安全防护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化学性眼外伤中,很多情况是工作中粗心大意,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所致。 (2)工人劳动时一定要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以防止化学物质溅入眼内或烧伤面部。 (3)教育孩子不要玩化学物品,家中的化学物品要妥善保管。 (4)施化肥或喷洒农药时要戴防护眼镜,工作时不要揉眼。最好在现场准备水源或盛有清水的面盆,以防不测。 (5)对防护设备要进行改进并定期维修,防止化学物质泄漏。 对于化学物质引起的眼外伤的急救 发生化学物质导致的眼外伤时要迅速的用自来水或者是生理盐水冲洗眼睛,用手指将眼皮撑开,或者是可将头部放在水龙头下,让水直接冲洗眼睛,至少持续15分钟,同时尽可能转动眼球。冲洗后立刻送医院救治。虽然迅速准确地处理眼部外伤可能挽救视力,但以上所提到的只是初步环节,最终还是要找眼科

酸、碱烧伤的应急处理程序

酸、碱烧伤的应急处理程序 一、致伤原因和特点 1.酸性烧伤:酸性物质对蛋白质有凝固作用。酸性溶液浓度较低时,仅有刺激作用;但强酸能使组织蛋白凝固坏死,由于凝固的蛋白不溶于水,形成一凝固层,能阻止酸性物质继续向深层渗透,因此组织损伤相对较轻。 2.硷性烧伤:常见的硷性烧伤多由强硷如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硷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与组织接触后能很快渗透扩散到组织深层和眼内,使细胞分解坏死。因此,硷性烧伤的性质与结果要比酸性烧伤严重得多。 二、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根据酸硷烧伤后的组织反应,可分为轻、中、重三种不同程度的烧伤 1.轻度烧伤:多由弱酸或稀释的弱硷引起。眼睑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上皮可有点状脱落或水肿。数日后水肿消退,上皮修复,不留瘢痕,无明显并发症,视力多不受影响。 2.中度烧伤:可由强酸或较稀的硷类物质引起。眼睑皮肤可起水疱或糜烂;结膜水肿,出现小片状缺血坏死;角膜有明显混浊水肿,上皮层完全脱落,或形成一层白色凝固层。治愈后可遗留角膜斑翳,影响视力。 3.重度烧伤:大多是强碱引起。结膜出现广泛的缺血性坏死,呈灰白色混浊膜样;角膜全层混浊甚至呈瓷白色。由于坏死组织释放趋化

因子,病损区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后者可释放大量的胶原酶造成角膜基质层溶解,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可造成色素脱出,感染性眼内炎。伤后二周,新生血管可侵入角膜,角膜组织逐渐修复。角膜溃疡愈合后可引起角膜白斑;角膜穿孔愈合后可形成前粘性角膜白斑、角膜葡萄肿或眼球萎缩。由于结膜上皮缺损在愈合时可形成睑球粘连、假性翳状胬肉等。总之,眼部碱烧伤可带来各种严重后果,引起视功能或眼球的丧失。 此外,眼睑、泪道的酸睑烧伤还可引起眼睑畸形,眼睑闭合不全、溢泪等并发症。 三、急救和治疗 1.现场急救:第一时间在现场彻底冲洗眼部,是处理酸硷烧伤最重要的一步。及时彻底冲洗能将烧伤减低到最小的程度。应立即就地取材,用大量净水反复冲洗。冲洗时应翻转眼睑,转动眼球,暴露穹窿部,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彻底洗出。无净水时,用其他水源均可。应至少冲洗30分钟。送至医疗单位后,根据时间早晚也可再次冲洗并检查结膜囊内是否还有异物存留。 2.局部和全身应用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C可抑制胶原酶,促进角膜胶原合成,可在硷烧伤后做结膜下注射,每次2ml,每日1~2次。全身可大量口服及静脉输入。 3.切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粘连。如果球结膜有广泛坏死,或角膜上皮坏死,可做早期切除。球结膜缺损较严重时可做粘膜或对侧球结膜移植。每次换约时应用玻璃棒分离睑球粘连,或安放隔膜,以防止

化学烧伤的防护示范文本

化学烧伤的防护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化学烧伤的防护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实验室注意事项 化学灼伤的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安全事 故,例如;眼睛灼伤是眼内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 碱等化学药品和其它具有刺激的物质对眼睛造成灼伤;皮肤 灼伤有酸灼伤,如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 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碱灼伤,如溴灼伤 这是很危险的。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 加防范;在烧熔和加工玻璃物品时容易被烫伤;在切割玻管或 向木塞、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管等物品时容易发生割 伤等。 1、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 (1)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

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2)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3)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4)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5)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七种烧伤应急处理教程文件

七种烧伤、烫伤如果紧急处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不但要防止“引火烧身”,必须要有处理烧伤、烫伤的常识。不科学的急救方法会加重了烧伤者后期治疗难度。在许多烧伤等事 件中,由于急救中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给烧伤者带来“二次损伤”。专家提醒,在 烧伤早期救治中,千万不能用酱油、牙膏、红汞、紫药水作为疗伤“药物”,这种做 法可能会影响到医生对于烧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也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记者请 广州市红十字会培训中心讲师钟云莺,针对不同的烧烫伤的现场急救给市民支招。 1、明火烧伤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如果难以脱下来,可卧倒在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 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否则可能使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使手被烧伤。也不可在 火场大声呼喊,以免导致呼吸道烧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导致窒息

或中毒。烧伤急救的时候,谨记“冲、脱、泡、包、送”的五字要诀。冲:用清水冲洗烧伤创面;脱:边冲边用轻柔的动作脱掉烧伤者的外衣,如果衣服粘住皮肉,不能强扯,可 以用剪刀剪开;泡:用冷水浸泡创面;包:用干净的布单、衣物包扎伤处;送:尽快送到具有救治烧伤经验的医院治疗。 2、开水烫伤被开水烫伤后,最为简单有效的急救就是用大量的流水持续冲洗降温,持续大约 20分钟左右,让患处温度与周边正常皮肤温度一致。在冲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流水冲 力不应过大,要尽量保存烫伤后水泡的完整性。如有衣物,应于降温后予以剪除,但 不能强行剥离,以免撕破水泡。创面不要按民间的偏方处理,特别是有颜色的“红药水”或者“紫药水”,甚至是用酱油等涂抹,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严重程度的判断。经过上述简单处理后,可以 一边使用冰袋冷敷创面止痛,一边到专科医院或烧伤整形科就诊。 3、电击烧伤电击烧伤最大的危险是体内烧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请立即按以下步骤进行处

化学烧伤如何急救

化学烧伤如何急救 化学烧伤如何急救 一、化学性眼烧伤 1、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千万不要未经冲洗处理而急于送医院。 2、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3、如无冲洗设备,也可把头部埋入清洁盆水中,把眼皮掰开。眼球来回转动洗涤。 4、电石,生石灰(氧化钙)颗粒溅入眼内,应先用蘸石蜡油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后,再用水冲洗。 二、化学性皮肤烧伤 化学性皮肤烧伤的现场处理方法是,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沾污的衣裤等。 1、无论酸、碱或其它化学物烧伤,立即用大量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15--30min。 2、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湿布覆盖创面。 3、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不用脏布包裹。 4、烧伤的同时,往往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在现场也应及时处理。 5、烧伤病人应及时送医院。 化学性皮肤灼伤的诊断原则

根据皮肤接触某化学物后所产生的急性皮肤损害,如红斑、水疱、焦痂,即可诊断为该化学物灼伤。 某些化学物如黄磷、酚、热的氯化钡、氰化物、丙烯腈、四氯化碳、苯胺等还可经皮肤、粘膜吸收,合并该化学物中毒。 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原则 迅速移离现场,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服、手套、鞋袜等,并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碱性物质灼伤后冲洗时间应延长。应特别注意眼及其他特殊部位如头面、手、会阴的冲洗。灼伤创面经水冲洗处理后,必要时可进行合理中和治疗。 化学灼伤创面应彻底清创,剪去水疱,清除坏死组织,深度创面应立即或早期进行切(削)痂植皮或延迟植皮。化学灼伤与热烧伤的常规处理相同。同时有眼、呼吸道损伤或化学物中毒时请专科诊治。 其他处理 功能部位的灼伤,造成五官、运动系统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酌情安排工作或休息。非功能部位的灼伤,治愈后无后遗症,可回原岗位工作。

皮肤及眼化学性灼伤现场急救

皮肤及眼化学性灼伤现场急救 1. 强酸灼伤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忌用热水。彻底冲洗后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肥皂水等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会加重皮肤的损伤。冲洗时切勿疏忽头皮、手、会阴及皱褶部位等特殊部位。 强酸溅入眼内时,现场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应将头置于水龙头下,使冲洗后的水自伤眼的颞侧流下,避免带酸的冲洗液进入好眼。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隆形成留酸死腔。如无冲洗设备,可将眼浸入盛清水的盆内,拉开下眼睑,摆动头部,洗掉酸液。经上述处理后,立即送眼科进行治疗。 2. 碱灼伤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皂样物质消失为止,然后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眼部碱灼伤清洗同酸灼伤。彻底冲洗后,可用2~3%硼酸溶液作进一步冲洗。 1.5 安全逃生 1. 当出现小面积失火时,毛巾可以帮助自救逃生。假如在火灾发生时还能夺路逃生的话,可以把湿毛巾叠起来捂住口鼻,这样可以避免热气流对呼吸系统的灼伤。一般说来,

毛巾叠8层,除烟率可达到60%。发生火灾时若被困住,要迅速关闭所有能通向火场的出口,然后打开通向外边的门窗,取出毛巾不停地挥动,向过往群众发出呼救信号。 2. 毛巾还可以帮助抢救。在火场抢救被困同志时,要用湿毛巾把被救者的脸和头部盖住,以免穿过火区时被救人员烧伤。如被救人员已烧伤,也可以用毛巾将伤部盖住,以免伤口感染。在火灾中抢运被烧的财物时,为避免手部烫伤,垫上一条湿毛巾就会解决问题。 3. 逃生预演,临危不乱。每个人对装置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积极参加应急逃生预演,熟悉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 4. 熟悉环境,牢记出口。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5.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6.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眼化学烧伤应激预案

角膜、角膜化学性烧伤应急预案 一、概念 由于强酸强碱直接与眼球接触而造成的严重眼部化学烧伤。 酸性物质:溶水不溶脂 碱性物质:溶水又溶脂 碱烧伤比酸烧伤更严重 二、临床表现:刺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减退、大量分泌物。 三、分期:接触期: 扩散期: 溃疡期:角膜溃疡或穿孔 瘢痕期:睑球粘连,眼睑暴露不全,角膜结膜化,新生血管,血管翳,角膜瘢翳,角膜水肿,N麻痹性或萎缩性角膜病变。 四、分度:可分为:Ⅰ度Ⅱ度Ⅲ度 五、处理原则: 尽快清除毒性物质 预防感染 促进组织修复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后遗症 六、急诊处理: 1. 结膜囊冲洗:立即、就地、越快越好。 冲洗液:任何无毒溶液,缓冲液均可 生理盐水、平衡液最佳,有条件可用EDTA-2NA滴眼。 冲洗时长:一般15-30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冲洗时必须翻转眼睑,暴露结膜囊及穹窿部,要彻底清除固体粉末。 备注:EDTA-2NA是化学中一种良好的配合剂,它有六个配位原子,形成的配合物叫做鳌合物,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2.前房冲洗:一般认为伤后1-2h内进行,可反复冲洗,降低PH造成的直接损伤,清除房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加速房水更新,促进代谢,减少和预防并发症。 3.放射状球结膜切开:适用于III度碱烧伤。可以解毒、减压、改善循环。

4.胶原酶抑制剂:伤后胶原活性增加,7-14d胶原破坏最为明显。 EDTA-2Na:0.37% 4-6次/日,作用短,需频繁 VitC:参与胶原蛋白及组织间质的合成,可连续应用2-3W。房水中VitC浓度高于15mg/100ml ,就可避免或减少角膜溃疡发生。 5.免疫抑制剂: 烧伤时,自身致敏作用是一个重要环节。 2%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睑球粘连、角膜新生血管、溃疡相对减少。 6.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进修复与再生。 7.纤维连接蛋白(FN):促进上皮愈合,一般EGF+FN联合应用。 8.激素: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减少角膜血管化,但抑制上皮再生,延缓创口修复。 一般EGF+激素联合应用。 9.自家血及血清结膜下注射: 稀释有毒物质,阻止碱性物质向深部组织渗透。 自家血或血清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及免疫球蛋白都是有效的胶原酶抑制剂。 自家血或血清0.5ml结膜下注射+抗菌素疗效更佳。 不足之处,希望得到您宝贵的意见!!!

化学性眼灼伤的常见行业

化学性眼灼伤的常见行 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化学性眼灼伤的常见行业硫酸 (1)食品制造业:柠檬酸制取 (2)纺织业:炭化、防缩整理、染色 (3)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坯皮浸酸、皮革鞣制、制革配料 (4)家具制造业:金属家具清洗 (5)造纸及纸制品业:玻璃纸制取 (6)印刷业:凹版制版 (7)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玩具酸洗 (8)石油加工业,电化学精制、烯烃叠合、烷基化加成、页岩油分馏 (9)无机酸制造业:三氧化硫吸收、塔式硫酸合成、间接浓硝、氯化氢干燥、过氧乙酸合成、硼酸合成、氢氟酸合成、磷酸合成

(10)碱产品制造业:氯氢处理 (11)无机盐制造业:硫化钠制取、硫酸盐制取、氟化氢制取、锌盐制取、氟钽酸钾制取 (12)其他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金属钽粉制取、锰及其化合物制取、钴化物制取、镍化物制取、镉化物制取 (13)化学肥料制造业:硫酸铵中和、过硫酸铵合成、磷矿酸解、过磷酸铵合成、氟硅酸钠合成 (14)化学农药制造业:乙硫醇制备、有机磷杀虫剂合成、三氯杀螨砜合成、三氯乙醛制备、滴滴涕合成、有机氯杀菌剂合成、氟氯灵硝化、其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合成 (15)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异戊二烯合成、苯硝基化、硝基苯精制、氯苯硝化、硝基氯苯硝化、甲苯硝化、卤代醇合成、乙醇合成、季戊四醇提纯、酯类合成、硫酸气化、酚酮分解、异丙苯氧化、酚醛合成乳酸、丙醇腈合成乳酸、有机酸合成、丙酮氰醇精制、丙烯酰胺合成、酰卤(铵)合成、氮杂环类合成

(16)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树脂制备、铅铬氯制取、华蓝制取、含钴颜料氧化、硫酸亚铁制备、氧化铁黄制取、有机颜料合成 (17)染料制造业:酸性染料合成、碱性染料合成、阳离子染料合成、还原染料合成、分散染料合成、冰染染料合成、食用染料合成、有机染料合成、胺类中间体合成、硝基中间体合成、酚类中间体合成、酸类中间体合成、葸醌中间体合成、其他中间体合成 (18)化学试剂制造业:有机试剂配料、合成、提纯、溶解 (19)催化剂和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两步共胶、酸化吸滤、阻燃剂合成、促进剂合成、发泡剂合成、热稳定剂、乳化剂合成、增塑剂合成、防老剂SP合成,DM氧化酸化、其他助剂合成等 (20)其他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粘合剂A制取 (21)塑料制造业:MMA酰胺化、三聚甲醛合成、聚砜单体合成、DAP 制备、环氧树脂合成、离子交换树脂合成 (22)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业:己丙酰胺制备

最新烫伤烧伤后的应急处理复习过程

不同程度的烫伤不同的处理方法 烧开水、做饭时被烧烫受伤的几率多起来。人们应对并不严重的烧烫伤总有各种各样的法子,如抹药膏、敷冰块,有的人甚至抹牙膏、涂酱油来救急,减轻灼伤感。专家提醒人们,应对不同程度的烧烫伤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轻度:可用冷水冲如果是轻度烧烫伤,可以将烧烫伤部位用自来水轻轻冲洗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或在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还可以考虑冷敷,时间以受伤部位不再感到疼痛为止。这些做法可以防止烫伤面扩大和损伤加重。医院烧伤整形科专家指出,烧烫伤后早期的冷水处理对创面的愈合有很大的好处,能减轻疼痛、水肿、余热造成的深部组织损伤,并使创面的一些毒性减轻。而且,如果早期处理及时、适宜,伤者伤部愈合也比较快,瘢痕也比较轻。还可以涂些防治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促进受伤部位愈合。 专家还提醒,如果受伤部位有衣物、鞋子、袜子等,最好等到感觉伤处不是很疼时再小心除去衣物,以免加重伤势,导致肿胀等。如果是手脚受伤,需抬高伤处以减轻肿胀。有条件可将水泡用消毒的针扎个小孔,慢慢把其中的血水排出。但为避免感染,最好不要自行挑破水泡或在伤处吹气。小的水泡可自行吸收,大的水泡最好到医院由专业人员处理。 重度:患者少喝水如果是重度烧烫伤,烧烫伤面积大,程度也比较深,要尽快让伤者躺下,将受伤部位垫高,详细检查伤者有无其他伤害,维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可将衣裤剪开。这时千万不要用水冲洗,用冷水处理可能会加重全身反应,增加感染机会,要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盖在伤处,保护伤口,并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需要提醒的是,这时不要涂抹任何油膏或药剂。 比较严重的烧烫伤后,受伤者往往感觉浑身发热、口渴,想喝水。然而专家提醒,如果烧烫伤部位在面部、头部、颈部、会阴部等,为

酸碱性眼烧伤应如何抢救和处理-

酸碱性眼烧伤应如何抢救和处理? *导读:当眼遇到高热或化学物质时,眼险会迅速反射性闭合,以避免烧伤。但是,极高的温度仍可使眼球烧伤。烧伤的严重性和疼痛程度取决于烧伤的深度。化学烧伤可因某种刺激性物质进入眼内引起。即使是刺激性不太强的物质,也可引起明显的眼痛和损伤。因为疼痛剧烈,眼险紧闭,又可使化学物质更长时间留在眼内,加重损害。化学物质所致眼外伤中17%为固体化学物引起,31%为液体化学物所引起,52%为化学物烟雾所致,在这些化学物引起的眼外伤中,可因化学物直接接触眼部而致,也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全身性的吸收而影响于眼、视路或…… 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生醋酸、硫酸、氨水、石灰等化学性物质溅人孩子眼睛里,这些物质进入眼睛后,都能立刻引起强烈的刺激症状,例如眼痛、烧灼感、流泪、睁不开眼等,化学性物质对眼睛的损害是严重的,若治疗不及时可因此而失明。一旦发生眼部化学性灼伤,应立即冲洗眼睛,最好将头浸人水中,睁眼、摇头、充分冲洗,水源以自来水为宜,只要水质清、水量足,任何清水都可用。冲洗愈早愈彻底愈好,一般需冲洗5分钟。当然,最理想的化学灼伤治疗,应是使用中和剂,使有害的化学剂中和而失去其活动性,停止它对眼睛的破坏,不幸的是这些理想的药物极少,符合条件的中和剂应是本身对眼睛无害,例如生理盐水可中

和硝酸银灼伤,可卡因可中和碘酒灼伤。由于缺少理想的、易于到手的中和剂,因此,对眼睛化学性灼伤,要首先用清水冲洗为宜,不必苛求于中和剂,有很多由浓烈的化学物质损伤的眼睛,就是由于得到这种及时冲洗而得救,这种初步的清水冲洗甚至比以后的治疗更重要,经过冲洗后要立即转交眼科医师处理。

化学性眼灼伤的危害与急救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98226 化学性眼灼伤的危害与急救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化学性眼灼伤的危害与急救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化学品溶液、粉尘或气体进入或接触眼部,都可引起眼部损伤,统称为化学性灼伤,一般多发生在化工厂、实验室或施工场所,其中最多见的有酸性和碱性灼伤。 酸、碱灼伤,可带来严重后果,引起视功能或眼球的丧失。因化学灼烧是进行性的,尽快清除进入眼部的化学品是阻止病情发展的关键。现场急救处理极为重要。 现场急救处理主要措施是冲洗眼部。可就地取材,用大量清水或其它水源反复冲洗,冲洗时应翻转眼脸,转动眼球,暴露穹窿部,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

七种烧伤应急处理

七种烧伤、烫伤如果紧急处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不但要防止“引火烧身”,必须要有处理烧伤、烫伤的常识。不科学的急救方法会加重了烧伤者后期治疗难度。在许多烧伤等事件中,由于急救中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给烧伤者带来“二次损伤”。专家提醒,在烧伤早期救治中,千万不能用酱油、牙膏、红汞、紫药水作为疗伤“药物”,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到医生对于烧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也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记者请广州市红十字会培训中心讲师钟云莺,针对不同的烧烫伤的现场急救给市民支招。 1、明火烧伤 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如果难以脱下来,可卧倒在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否则可能使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使手被烧伤。也不可在火场大声呼喊,以免导致呼吸道烧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毒。 烧伤急救的时候,谨记“冲、脱、泡、包、送”的五字要诀。 冲:用清水冲洗烧伤创面; 脱:边冲边用轻柔的动作脱掉烧伤者的外衣,如果衣服粘住皮肉,不能强扯,可以用剪刀剪开; 泡:用冷水浸泡创面; 包:用干净的布单、衣物包扎伤处; 送:尽快送到具有救治烧伤经验的医院治疗。 2、开水烫伤 被开水烫伤后,最为简单有效的急救就是用大量的流水持续冲洗降温,持续大约20分钟左右,让患处温度与周边正常皮肤温度一致。在冲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流水冲力不应过大,要尽量保存烫伤后水泡的完整性。如有衣物,应于降温后予以剪除,但不能强行剥离,以免撕破水泡。 创面不要按民间的偏方处理,特别是有颜色的“红药水”或者“紫药水”,甚至是用酱油等涂抹,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严重程度的判断。经过上述简单处理后,可以一边使用冰袋冷敷创面止痛,一边到专科医院或烧伤整形科就诊。 3、电击烧伤 电击烧伤最大的危险是体内烧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请立即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先将电源切断,或用绝缘体将电源移开,如干木棒、树枝、扫帚柄等。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