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的几点思考 吕小民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摘要】滑坡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本文从滑坡地质灾害的定义和特点入手,探讨了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防治治理策略、监测预警系统以及防范措施。
强调了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滑坡地质灾害的特点和防治手段,为有效应对和减少滑坡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提供参考。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各方通力合作,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措施,以保障社会各界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勘查、防治、特点、方法、治理策略、监测、预警系统、防范措施、重要性、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滑坡地质灾害是指地表或地下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松动或流动而造成地质灾害的过程。
它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危险性,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包括地质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勘测和监测。
通过对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下水情况等方面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有效识别潜在的滑坡危险点,为预防和治理滑坡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策略主要包括工程治理、生态治理和综合治理。
工程治理包括加固堤坝和边坡、引导流向和降低坡度等措施;生态治理则通过植被修复、土地整治等方式改善地表环境,减少滑坡风险;而综合治理则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共同防范和应对滑坡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是及时监测和预警滑坡风险的关键。
通过引入遥感技术、地震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手段,可以实现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滑坡地质灾害防范措施方面,应加强科研力量,不断深化对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和规律的研究,提出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可以有效减少滑坡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滑坡是指在山坡、河滩、岩坡等地形上,由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层或岩体发生破裂变形,从而使上部松散岩土失去平衡,塌积向下滑动或倾倒的现象。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规模大、破坏力强等特点,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主要是对潜在滑坡体进行识别和评价,以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滑坡体的勘查首先需要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地层岩性、构造断裂、地下水位等情况的了解,以及对于滑坡体周围的土地利用、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的调查。
需要利用现代地质勘探技术,如地质雷达、地震勘探、室内试验等手段,对滑坡体进行详细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稳定性评价,了解其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破坏规模。
通过对滑坡体历史活动记录的研究,对其发生的频率、规模等进行分析,以便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滑坡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是指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和破坏。
防治治理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建设,利用固化剂、灌浆、加固等方法增强滑坡体的稳定性,以及通过梯田、排水沟等措施修改滑坡体的地形,减轻其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非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减少人类活动对滑坡体的影响,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协调。
地质、水文、土木等学科的专家需要共同参与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工作,共同制定方案,落实措施,以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全面深入的勘查调查和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对滑坡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才能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治理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治理分析【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针对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勘查研究来帮助人们尽可能的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避免人员伤亡。
该文通过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分析,找出治理灾害、预防灾害的方法。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勘察引言随着人类运动的不断扩展,我国滑坡地质灾害变得频繁和复杂。
滑坡受控于地质规律,是地质灾害的一种,我们一般常规上指滑坡时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受到地下水活动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带或软弱面,分散地或整体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一、滑坡的特征及类型在我国山区发生的滑坡地质灾害中,大部分的滑坡都是土质结构的边坡,并且滑坡地质灾害大都发生在雨季,边坡失稳一般都是以势能释放为主。
在滑坡地质灾害中很多影响都是连锁反应引起的,即迁移式影响。
原本稳定的边坡在开挖一部分之后,由于开挖之后的部分没有进行加固或者加固的不够结实,开挖部分会产生形变破坏。
开挖部分产生的形变或者破坏会逐步转移,对临近边坡造成稳定降低并产生形变等的破坏现象。
边坡开挖造成的迁移式影响是由开挖部分影响的形变引起的,破坏会逐渐发展,并逐步对临近边坡造成影响。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开挖的坡体呈现局部性的应力集中,当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强度,边坡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必然会造成局部破坏使得坡体发生应力释放,应力转移和应力调整等破坏性的灾害,而且对相邻的边坡影响最大,如果不对其进行保护性的措施,这种不利的影响就会扩大,破坏面会不断的扩大。
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生,会发生两种可能性:①破坏面会完全贯通,直接造成临近的边坡也形成大规模的贯通破坏面;②破坏面没有完全贯通,在延伸到边坡的另一面就停止了破坏。
考虑边坡的迁移式影响对于滑坡特征及类型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滑坡形成的条件要讨论滑坡形成的条件,就必须要考虑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滑坡地质灾害是指在山坡、河岸、岩浆地貌以及人类工程开挖烂坡等崩塌体中,沿着一定面或一定曲面方向与地面相对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灾害具有规模大、破坏力强等特点,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是指通过各种地质勘查手段,对可能发生滑坡的地区进行调查和研究,以了解滑坡形成的原因、滑坡的危害程度以及滑坡的演化过程。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减少其对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包括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调查两个方面。
地质调查是指对滑坡地区的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表水和地下水、天气气候等因素进行调查和研究,以了解滑坡危险地带的范围和性质。
工程地质调查是指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和研究,以评价工程建设对滑坡地区的影响及其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可控性。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包括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工程设计等手段,减少或避免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治理措施主要是通过采取加固措施、排水措施、监测预警措施等手段,减轻或控制滑坡地质灾害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建设活动增加了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同时也给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中,要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预测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要加强对滑坡地质灾害的技术研究,提高滑坡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能力。
地质滑坡勘察及其防范处理分析
地质滑坡勘察及其防范处理分析【摘要】地质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地质滑坡,必须进行勘察及防范处理分析。
本文从地质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危害影响入手,介绍了地质滑坡的勘察方法和防范处理措施。
通过深入分析地质滑坡勘察及其防范处理的重要性,以及探讨未来地质滑坡研究方向,揭示了地质滑坡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这篇文章为地质滑坡研究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意见,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地质滑坡防范意识,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关键词】地质滑坡、勘察、防范处理、形成机制、危害、影响、勘察方法、防范处理措施、重要性、研究方向1. 引言1.1 地质滑坡勘察及其防范处理分析地质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且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现象,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地质滑坡的勘察及防范处理分析显得格外重要。
地质滑坡勘察是指通过对地质滑坡位置、规模、走向、稳定性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从而为防范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滑坡的防范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采取措施如加固地基、修建防护墙、植被恢复等,可以减少地质滑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地质滑坡的形成机制、危害及影响、勘察方法以及防范处理措施,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质滑坡这一自然灾害,从而为日后的防范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通过对地质滑坡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质滑坡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为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地质滑坡的形成机制地质滑坡是一种地表和岩土体发生流动破坏现象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
地质滑坡的形成机制主要是受到地质结构、地下水、坡度和坡向、地震等因素的影响。
地质结构是地质滑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岩层的倾斜、断裂、节理等地质结构对地质滑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岩石或土层发生破坏和滑动往往是在岩层的整体性受到破坏或发生变形的情况下。
地下水是导致地质滑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措施建议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措施建议摘要:滑坡地质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这种灾害的危害性极大,不仅导致灾害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本文通过分析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式,进一步分析了滑坡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勘查方式;防治方法;滑坡灾害引言:近几年,我国的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因此,许多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预防措施得到应用,本文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式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有效降低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式1.电阻率法电阻率法是当前勘查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使用高密度的电阻率,其使用原理与普通电阻率也没有较大区别,电阻率法主要是使用电阻率来勘查地质中的导电体,判断导电体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变化,就会将检测信息进行反馈,进而有效预防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电阻率法的使用特点是测点距离较近、能够测量到的数据量十分庞大以及测量效率较高。
2.CPS物探法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CPS物探法,该方法能够准确定位地质出现变化的区域,其操作较为简便且不会受到太多干扰因素的影响,同时它还具有连续性勘查的优点,但CPS物探法具有消耗大量成本的缺陷,且在检测时对精度的要求过高,因而当前在使用该方法进行勘查的过程中,都是先将各项参数确定好,如位移的速率、要求的精度等,这样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3.浅层地震映像法浅层地震映像法主要是根据检测浅层水质的震动变化来判断地质变化,该方法目前也常用于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中,其具体的运用原理是,人为操作将地震波激发出来,然后等待岩层在作用下产生折射和发射等现象,然后使用较为专业的测量仪器来分析地震波传导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而获得地质的相关参数,根据参数即可判断滑坡地质灾害是否可能发生。
二、滑坡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滑坡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自然因素导致灾害的发生,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变化和地貌条件变化两种,滑坡地质灾害主要是山体滑坡,山体的岩层类型是直接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我国很多地区的山体岩层结构抗风化能力较弱,且整体结构松散,因而在外力作用下就会发生滑坡现象;二是人为因素导致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而人类的活动是影响地壳运动的主要因素,人类的一项不良活动会给地质造成严重破坏,如水土流失、土质蓄水能力大幅度减弱等,且这种破坏是无法修复的,最终会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产生。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措施建议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措施建议摘要:滑坡地质灾害对于地质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性比较大,且滑坡地质灾害属于多发性地质灾害,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众多,如降水量过大、地震和人为活动等均能够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在防治滑坡地质灾害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运用钻探技术、浅层地震映像法、物探技术来进行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对坡体的具体情况有详细的了解,然后采用科学的防治措施来做好滑坡的防治工作,进而减轻滑坡地质灾害对人们的影响。
本文首先分析了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其次提出了滑坡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防治措施1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因素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众多,首先是降水量过大便容易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
当遇到连续性强降雨天气时,降水量过大,雨水会明显下渗,这样斜坡上面的土壤和石层就会出现过度吸水的情况,从而导致滑坡体的重量明显大于原来的重量,斜坡上面石层的抗剪强度就会明显减弱,坡面上的一些碎石便很容易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向下滚动,进而容易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其次,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地震的影响,当某一地区发生了地震灾害后,斜坡上面的土层和石层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石层内部的结构稳定性会被破坏,导致斜坡的稳定性明显降低,进而容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第三,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为活动对于斜坡的稳定性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比如过度开挖矿业资源、土木工程建设、爆破开山等行为都容易破坏斜坡土层和石层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几率。
2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2.1钻探技术方法钻探是一种勘查滑坡地质灾害的常用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运用钻探技术方法来了解滑坡深部的滑动情况,并确定滑坡滑动层面的位置,方便后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具体的钻探勘查方法如下:使用双层岩芯管钻进滑坡滑体的松软土层,当钻进滑带面以上5m后,需要及时降低钻进的速度,并加大钻进的压力,通过使用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对岩芯的采取率。
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吕细保
【期刊名称】《资源.产业》
【年(卷),期】2002()2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分析,认为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作用和人为因素诱发的,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责任制、监测预警、防治规划、执法和宣传教育工作及防治资金投入等措施。
【总页数】3页(P44-46)
【关键词】江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自然作用;人为因素
【作者】吕细保
【作者单位】江西省国土资源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94;X43
【相关文献】
1.徐光在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上强调r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做好2018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 [J], 张中强
2.落实措施强化责任努力做好201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2014年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J], 杨士海
3.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西宁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纪实 [J], 冶有贵;张惠英
4.关于强烈地震灾后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r——从茂县\"6·24\"叠溪
特大山体滑坡谈起 [J], 冯华锋;李科学
5.链接:未雨绸缪缙云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庆元县全方位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预防预警工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的发生会对人类社会及其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如人员死亡、损失财产、影响交通及工程建设等。
因此,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滑坡地质灾害的特征和成因分析滑坡是在较陡坡的自然地形或人工构造物上,因受重力和其他因素作用而发生的大规模的土石体运动现象。
通常滑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崩塌、滑动、淤积和流动。
其特征是速度快、规模大、危害性强和预测和控制困难等。
滑坡的成因很复杂,一般可从土地利用、地质结构和地震等方面分析。
为了更好的研究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勘查,如地表观测、地质勘探、遥感技术等。
该过程旨在了解区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土体物性参数、水文地质等方面的信息,并通过对地质灾害发生区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进一步确定滑坡的成因机制。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技术是针对已经发生或潜在的滑坡地质灾害,根据不同的形态、成因及影响因素,采用合适的处理措施。
主要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1. 技术措施技术措施是滑坡防治治理的核心。
根据滑坡成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
(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控制滑坡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包括土体加固、排水降水、挡墙钻孔加固等技术,能有效地改变土体的本质特征,增强其抗变形能力,从而防止或减缓滑坡的发展。
(2)结构防护:结构防护主要是针对滑坡带上的房屋和其他建筑物,采用加固或迁移等措施,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3)生态治理:生态治理是一种新型的治理措施,它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力量,如植被、根系、微生物等,促进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从而达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
2. 管理措施管理措施主要是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根据滑坡地质灾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规划和管理制度。
该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规划:依据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规划,科学合理开展土地利用和城镇建设,避免恶性循环。
(2)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滑坡地质灾害信息录入、分析、评估、预报和监测系统,实现准确、及时地掌握滑坡地质灾害的动态信息。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理滑坡地质灾害,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勘查和探究。
本文将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进行探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滑坡地质灾害的定义和特征滑坡是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因地下水的作用或地震等外力的影响,出现相对于原来的坡面或岩土体的位置发生相对位移,形成裂缝和破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大、危害范围广等特点,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 灾害区域地形较陡,岩土体坡度大;2. 地下水位较高或岩土体含水量较大;3. 岩土体含有易滑动的松散层或断裂带;4. 可能受到地震等外力的影响。
二、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为了及时发现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需要进行全面的勘查。
常用的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包括:1. 实地调查通过对潜在滑坡地区的实地调查,包括对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的了解,发现可能存在滑坡地质灾害的迹象。
2. 遥感影像分析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卫星影像和航拍影像,通过对影像的分析,可以发现可能存在滑坡地质灾害的迹象,包括裂缝、滑动面等。
3. 地质勘探通过钻孔、地震勘探等地质勘探手段,了解地下岩土体的情况,包括岩土体的组成、含水量等,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三、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方法针对滑坡地质灾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治理措施,包括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
1. 预防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采用地质监测仪器对潜在滑坡地区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合理规划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对潜在滑坡地区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盲目开发;(3)改善地质环境对潜在滑坡地区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减少地下水位、加固岩土体等,降低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
2. 治理措施(1)加固治理对已存在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加固治理,包括地下排水、植被覆盖、支护结构等;(2)灾后重建对受灾地区进行灾后重建,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措施研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措施研究【摘要】滑坡在我国是一种频发的地质灾害,因为滑坡规模大,并且有一定突发性,很难及时预测,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危害。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滑坡灾害的防治效果,必须要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分析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做好防治治理措施,进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防治治理;滑坡0前言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而地质灾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给人类生命财产及自然环境等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损害。
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各类地质灾害频发,如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等灾害,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为国家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发展。
由此可见,加强对各类地质灾害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非常有必要。
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使得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有效地做好地质灾害勘查与预报工作,既要承担起国家安全的责任,又要承担起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责任。
1.滑坡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1.1滑坡地质灾害形成原因滑坡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有二,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这些影响因子中,地形地貌对滑坡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为破坏则是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
由于滑坡地质灾害的产生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所以滑坡地质的频发是无法回避的自然灾害现象[1]。
1.1.1自然因素就目前而言,我国一些山区地带常常会出现滑坡现象,因为受到地貌条件和地质条件等环境影响,并且造成滑坡地质灾害频发。
就地质条件而言,导致山体滑坡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岩土类型。
岩土方面,一方面山区地带坑洼风化能力低,构造一般呈松散状,另一方面岩土强度普遍偏低,受水流影响可改变性质,极易引起山体滑坡。
另外,岩石本身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如果没有经过适当处理的话,很可能会对边坡岩体产生较大破坏作用。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加剧和自然环境破坏,滑坡地质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对滑坡地质灾害的防范和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二、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滑坡是指在地表或岩层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地层发生变形,使地表或岩层产生相对滑动的现象,从而导致地面的变形和移位,引发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地质、水文、地形和人为因素几个方面。
1. 地质因素:地质因素主要是指地层的稳定性,包括岩石的性质、构造和变形作用等。
在地球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地层经历了多次的地质变动,形成了各种构造和岩性。
当地层的稳定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就容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2. 水文因素:水文因素是指地下水位的变化、降雨和地表水流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
在山区地势较高、降雨较多的地区,地下水位和地面水流较为复杂,容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4.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人类的开发活动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
在山区开展采矿、植树造林、水库兴建等活动时,往往要对地表或岩层进行破坏和改造,容易影响地层的稳定性,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有效地勘查和防治治理。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是防治治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特征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才能有效地制定防治治理方案。
根据勘查对象的不同,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查、水文勘查和地形勘查。
1. 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是指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地层、岩性、构造和变形等方面进行调查。
地质勘查主要通过野外实地勘查和室内资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野外实地勘查主要是通过对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地点周围环境的观察,了解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裂隙和断裂等情况,从而分析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趋势。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滑坡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滑坡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勘查和防治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勘查方法、以及防治治理措施,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一、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滑坡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体的破坏和迁移引起的,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地貌作用和地震等自然因素是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化会引起降水量的增加和变化,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位的升高,进而增加了地质体的饱和度,从而加剧了滑坡的发生。
地貌作用会造成地质体的破坏和变形,例如河水的冲刷和岩石的侵蚀。
地震是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地震会导致地层产生破裂和错动,进而导致滑坡的发生。
2.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地质体的破坏和改变也会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例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山体开发矿产会导致地质体的松动和破坏,进而加剧滑坡的危害。
不合理的植被砍伐和土地利用也会加速地质体的破坏和滑坡的发生。
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勘查是采取防治治理措施的前提,只有了解滑坡的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
科学合理地勘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基础,通过实地察看地质体的构造、岩性和地形,以及对滑坡发生的情况和特点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滑坡的发展状态和趋势,从而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重要手段,可以利用地震勘探、地层钻探和地下水勘探等技术手段进行,以获取地下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影像遥感利用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等影像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滑坡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三、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治理措施针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滑坡的特点,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治理措施。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滑坡是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由于土体内部的重力作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土体向下或向外滑动而形成。
滑坡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是对潜在滑坡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勘查工作通常包括对滑坡地区的地质环境、地下水环境以及土体稳定性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地质地貌、地层岩石、构造断裂、地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等因素的分析,可以综合评估滑坡地区的稳定性,并确定滑坡危险性的等级。
还可以利用地球物理勘察技术(如地震勘探和电测深等)和遥感技术(如卫星影像图),对滑坡地区进行综合监测和调查。
防治治理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的过程。
防治治理包括预防、监测、预警和治理四个方面。
预防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避免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应严格控制在高危滑坡地区的人口规模和建筑密度,避免增加滑坡地区的人员和财产暴露度。
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恢复滑坡地区的植被覆盖,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监测是通过对滑坡地区的地质、水文和地形变化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滑坡地区的变化和波动情况。
监测可使用地面监测技术,如传感器和测量仪器,也可以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空间监测。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迅速发现滑坡地区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预警和紧急救援措施。
预警是在发现滑坡地质灾害可能发生时,及时发布警报,提醒当地人们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预警系统通常包括监测设备、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以及警报发布系统。
预警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准确可靠和广播覆盖范围广的特点,确保警报能及时传达到人们手中,提高应急避险的效果。
治理是在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采取措施进行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
治理措施包括搬迁、加固和控制等。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治理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治理分析摘要:滑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在地质条件薄弱的地区尤为常见,不仅会对房屋、农田造成破坏,还会导致出现严重的人员伤亡,给当地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针对存在滑坡隐患的地区,应当加强勘查分析,明确滑坡出现的成因,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避免滑坡对当地村庄造成更大危害。
本文以广东省某村为例,分析了某村特大型滑坡群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保障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分析;防治治理相关部门在开展可研与专项勘查时,根据地表调查与钻孔,初步判定广东省某村存在6个滑坡,编号为HP1-6。
经过调查、分析与判定,最终确定HP1-4属于同一个滑坡,HP5-6属于同一个滑坡。
因此,将其重新编号为HPa和HPb,均属于特大型滑坡,变形破坏明显,而且稳定性非常差,滑坡体上的房屋、道路大多数出现开裂情况,对上下游的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根据目前的险情判断该滑坡属于特大型地质灾害。
由此可见,针对该村滑坡灾害进行治理势在必行且十分紧迫。
而治理的第一步便是要先进行详细勘查,以便于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具体勘查内容1)在已经开展的1:2000地形图专项勘查基础上,需要再测量1:500的地形图,并且提供相应的电子图件,测量范围需要向外扩充,到滑坡后缘位置。
同时对于主滑方面的1:200断面测量要至少3条进行补充。
2)对1:2000地形图补充开展专项的水文地质勘查,并且开展水文地质试验,对滑坡处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明确分析,同时编制相关的勘查报告,以为滑坡区域的地下水处理提供相关依据。
3)在已经实施高密度电法勘探基础上,再增加高密度电法工作量,这样能够进一步对针对滑坡体岩土层结构、埋深及相关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
4)在已有的专项勘查钻探基础上,补充更详细的勘查钻孔信息,对老滑坡的成因、类型、岩土结构进行分析,以便于后续设计施工图。
5)补充开展物探测井工作,也就是孔内电视,在施工钻孔过程中对岩土层随着深度变化的情况进行拍摄,明确滑面及地下水的埋深情况。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频发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滑坡地质灾害因其危害性大、发生频繁,成为极具威胁的自然灾害。
针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成为当前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更好地减少滑坡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需要深入探究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方法。
一、滑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形成机理滑坡是指松散物质在重力作用下,由于水的润滑和地下水位上升等因素的作用,引起松散物质沿滑动面发生向下滑动的现象。
根据滑坡的类型和形成机理,滑坡可分为不稳定坡面滑坡、滑动沉陷性滑坡、岩屑流滑坡、泥石流等多种类型。
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包括降雨、地震、地下水位变化等,人为因素包括土地利用方式、开采和施工等。
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时,就可能引起滑坡地质灾害。
二、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1.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观地了解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规模和规律。
在现场调查时,需要对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等进行详细的观测和记录,以便为后续的工程勘察提供重要的参考。
2.地质雷达勘查地质雷达勘查是一种非破坏性勘查方法,通过测量地下岩层、构造和地下水位等信息,来辅助分析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预测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地质雷达勘查可以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3.地面变形监测地面变形监测是一种通过GPS或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的地表变形监测手段,可以动态地记录和分析地表位移、地形变化等信息。
通过地面变形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过程和规律,及时预警和减轻滑坡灾害的危害。
1.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是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可以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生物工程的修复和重建等措施,来减缓和控制滑坡地质灾害的扩散和发展。
生态恢复可以有效地减少滑坡地质灾害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提高人类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适应能力。
关于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的几点思考
入到滑坡区域,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水流造成的危害。再者, 便是对地下水的排除,地下水对滑坡灾害的影响看似没有什 么关系,实则影响巨大,相对来说,地下水是较为隐蔽和具有 较高的流通性的,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理时,只能采用疏导的 措施,而不可对其进行强制围堵,其施工措施一般有:一是设 置相关的截水盲沟,然后对区域外围的地下水进行一定疏导, 二是设置支撑盲沟,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对地下水进行 疏导和排除,还可以对斜坡起着支撑的作用,进而在最大程度 上减少由滑坡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最后,便是对滑坡地 质灾害区进行相关的勘察,尤其是对附近的水域进行充分重 视,并根据实际需求,在适当的位置修筑相关的“丁坝”等工 程,不仅可以避免因河水冲刷带来的危害,还可容易有效降低 滑坡体带来的影响。
2 关于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的思考
目前,我国滑坡地质灾害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重 要影响,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严格 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范,切实做好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工 作,从而有效的避免灾害的产生,以及适当减少灾害产生造成 的危害。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2.1 浅层地震映像勘查法
2.2 高密度电阻率勘察法
此方法主要是根据各个岩石的带电情况,对地下带电性 异常的岩石进行直观反映的方法,与传统的电阻率法大致相 同,并且都是利用直流电阻率进行探究的。通常情况下,此方 法的主要特点包括有:数据密度大、工作效率高以及相关测量 点之间的距离小等,并且在对地下带电异常的岩石进行反映 时具有更好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方 法一般是根据岩石之间带电性的差异而进行相关勘察的,其 中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人员应该在其勘察过程中对其进行较为 全面的电极布设,进而有效避免因电极设置不当而引起的故 障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勘察工作的准确性。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治理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治理分析摘要:依托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钻探技术、挖探技术以及物探技术的分析,完成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分析;通过加强开展防治滑坡地质灾害的宣传活动及改善周围岩石土壤的力学强度,实现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治理措施分析,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勘察;治理引言滑坡灾害容易造成房屋损坏,引起停水停电等问题,所以地质灾害防治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好预防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但是因为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做到防治治理并不轻松。
所以做好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工作,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也能为今后处理滑坡灾害提供有效的参考。
1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产生滑坡灾害的重要条件是坡体相对比较破碎,坡体可以活动的空间较大,同时坡体的坡度比较大。
在受到地下水活动以及强降雨等的影响时,坡体的紧实度进一步降低,坡体就会出现移动现象,导致出现滑坡等自然灾害。
此外,在地壳运动相对活跃的区域,地震等会加快岩体的破碎速度,导致岩层的硬度降低,产生滑坡灾害。
人类在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水库建设以及其他相对规模比较大、活动较为频繁的建设时也会对所在区域内的地质水文造成影响,长久作用下导致出现滑坡灾害。
2滑坡地质灾害勘察方法2.1浅层地震映像法浅层地震映像法是滑坡自然灾害勘察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借助相关仪器,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观察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判断浅层地层中是否存在滑坡等地质灾害。
该类勘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测点波形的重视,操作过程中尽量保证增偏移距在激发和接收时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数据,就地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
这是因为当岩层不同时,其传播地震波的频率以及波形变化规律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岩层分界面所在的区域,其变化程度会更为剧烈,产生明显的偏移。
此时,再借助专业仪器开展地震波波形特征记录整理和分析工作,即可准确推断相关地质参数所代表的意义,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开展也会更为顺利。
关于滑坡地质灾害勘察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
2.2勘察难点的解决方法
(1)合理确定勘察的范围。勘察范围不仅局限于变形坡体内,也要谨慎勘察测绘滑体后缘的稳定地层。引起滑坡体发生变形的因素有很多种,因而滑坡具有特定的季节性及周期性等特点。另外,不能简单地将滑坡后缘的拉孤裂缝锁定于一个独立的三维形态上,要放在滑坡一定范围内,对其水文、工程、地质及人为因素来勘察,才具有科学意义。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勘察难点
前言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失,它具有分布广、危害大、时间不确定等特点。目前,在地质灾害的勘察和防治工作中仍旧沿用老套路及固定模式的防灾、治灾思路,往往忽视了灾前勘察和灾后治灾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以及整个防灾过程的整体考量,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勘察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1形成滑坡的条件及主要特征
1.1滑坡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通常情况下,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而且坡度越大,势能越高,则斜坡越容易出现失稳现象。例如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由于山体众多、地势陡峭,土壤结构疏松切割强烈,很容易出现滑坡地质灾害。
(2)地层岩性:土体的性质和结构,是滑坡形成的物质基础,一般在碎屑岩、软弱片状变质岩等区域,斜坡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从而形成滑坡现象。
(2)土层特征。滑坡发生时地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岩层层位、产状或构造与外围不连续;有的岩层发生重叠或顺序颠倒;地表出现张性裂缝,并掺杂有树叶及泥土等参杂物。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带来了重大威胁。
因此,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治理变得尤为重要。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是指为了了解某个区域的滑坡地质情况而进行的一套系统化的工程勘察和技术分析。
其目的是:一是寻找潜在的滑坡危险区,二是评估已知的滑坡地灾害危险性,三是制定防治治理方案。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方法主要有地质勘查、工程测量、遥感技术和地球物理勘查等。
地质勘查是指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地质数据以及岩土工程参数等数据,进行室内分析,确定各种不同的岩石地质类型及其物理和力学性质。
这是滑坡地质灾害勘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工程测量主要是通过现代测量设备和技术,进行地质体和构筑物的几何、形态、空间位置和变形等测量、监测和分析工作。
在数码影像测量等方法的应用上,使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
遥感技术是通过对航空摄影、卫星遥感数据等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区域的地貌、植被、土地利用等地表信息,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地球物理勘查是指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地下岩层进行测量,如地电、地磁、地震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地下层状、岩性和物理性质等信息,从而判断岩土体的稳定性和存在滑坡的可能性。
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治理是为了预防和减轻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使可能发生的滑坡灾害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化,甚至彻底消除滑坡隐患。
其具体处理措施包括技术治理和管理措施两部分。
技术治理主要是依靠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善土壤、分散土块、抵消外力、提高地面稳定性等方式,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如退坡和排水、加固修建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工法优化、避让和移民、减轻滑坡影响等方式降低滑坡地灾害的危害性。
管理措施主要是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合力。
政府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等。
对于滑坡风险区应当采取强制疏散、限制开发等措施,确保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灾害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首先,自然因素:地貌条件和地质条件引起的滑坡灾害。在我国一些山区地带,经常会出现因为地貌条件和地质条件引起的滑坡。从地质条件方面来说,岩土类型是引起山体滑坡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在山区地带对于那些抗风化能力较低,结构松散,抗剪强度较低的岩土来说,在水流的冲击下其性能会发生改变,比较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一般来说,松散覆盖层、粘土、黄土、泥岩以及片岩、板岩等,还有一些软硬相间的岩层构成的斜坡同样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另一方面,水文地质条件也是造成滑坡的一个种工程活动较频繁地区。人们不符合生态学的活动主要有:(1)过量的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在雨季,较容易山洪暴发而导致山体滑坡。(2)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在不能或不允许开挖的山体上开矿、开垦、采石、取石等人为的破坏山体稳定性,使山体地表水改变了流向和路径,加剧了滑坡灾害的形成。
1.3浅层地震映像法
浅层地震映像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形式,对其在岩土层中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从而解决地质中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浅层地震映像法中的每一个测点的波形记录都需要采用相同的偏移距进行激发和接收,通过记录的时间变化可以对地下的地质异常现象进行反映,对相关资料进行数字解释。这种方法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受岩层不同弹性特征的影响,人工地震波在地层中经过岩层分界面时会产生折射或反射,然后使用专业仪器,对地震波的传播事件以及波形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对需要的岩石性质、结构等地质参数进行推断和计算,从而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勘查工作。
关于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的几点思考吕小民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铁路的扩展和兴建,加之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类活动众多,地质灾害发生频繁且成因复杂。尤其山区地质环境恶劣,自然因素也是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滑坡受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导致的后果也有所不同,如果发生较严重的滑坡灾害,不仅会破坏农田、农作物、农业设备、摧毁房屋、通信设备,还会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勘查和防治研究来帮助人们尽可能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避免人员伤亡。本文通过对滑坡灾害勘查方法的研究,提出预防灾害、治理灾害的方法。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勘查;防治研究
0引言
滑坡,作为三大地质灾害中的一类,受控于地质规律,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受雨水浸泡、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和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分散地或整体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及道路、桥梁等相关岩土工程数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诸如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虽然能够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但它却是一个相对综合的工程项目,涉及诸如地质条件、场地环境、岩土性质、工程要求、气候变化、地下水动态、施工程序和方法等许多相关的复杂性问题,并且相关理论尚待完善。
1目前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
1.1物探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作为常用的一种物探方法,以岩土体导电性差异为基础,一次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既可研究深度方向的电性变化,也可研究水平方向的电性变化,通过参数换算取得更多突出的有效异常的比值参数,利于潜在灾害的埋深、范围等的推断解释。在进行电阻率测量时,稳定电流状态下的岩土层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电流分布规律,技术人员可借此判断出岩土层的内部结构,并进一步根据岩土层内部的力学结构状态判断是否会发生滑坡问题。从原理上来说,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和普通的电阻率法没有较大差异,仅仅是观测密度的不同,同时,该方法可以看作是电测探法与点剖面法的结合,其优势在于:(1)高效方便,可以一次完成勘查任务;(2)多极扫面,全面收集勘查数据;(3)自动化操作,避免人为失误。
1.2地球信息技术综合方法
GIS、GPS和RS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宏观上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发生、发展规律。如GPS可以对灾害发生地进行精确定位;RS技术可以利用矿区的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叠加分析,获取矿区不同时期的地貌破坏程度、地质灾害区的形态、面积、分布状况及地质环境条件等;GIS技术可以对地质灾害信息数据进行空间有效分析,方便管理人员迅速掌握灾情,有效进行防灾减灾工作。3S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以前常规的技术手段(如地形测量等)难以胜任的空白,特别是对危险地带地质灾害的调查。
3.2加强宣传工作
提高人们的防灾害意识是做好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要做好这个基础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在每年汛期到来之前,利用报纸、展板、宣传资料向人们发放、展示,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人们的防灾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需要到农村、集镇街上开展宣传咨询;其次,在一些地质灾害多发地区,需要建立雨量自动检测站,提高雨量检测的准确性;最后,有关部门需要举办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班,适时地向人们宣传地质灾害的灾害性和预防知识,不断地提高人们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3滑坡防治措施
为了减少滑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需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受不同地质条件以及滑坡成因的影响,在对滑坡进行防治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
3.1水体治理
滑坡灾害发生多少与水有关,水带走土石,降低斜坡结构稳定性。所以防治滑坡灾害,应当先从水体治理入手,采用以下措施:①排除地表水。在地面中建设盲沟、排水渠等设施,拦截、引导地表水,防止地表水进入斜坡面,降低滑坡发生几率。除了建设拦截等设施外,还可以在地表上植树种草,建设绿化工程。稳固土体,减少水土流失;②排水地下水。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同样严重,也要加以治理。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能封堵。可以设截水盲沟,疏导斜坡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另外,还可在斜坡上钻群孔,将地下水引出斜坡区域;③在一些坡度较大且有河流的斜坡周围建设“丁”坝,防止河水流进斜坡区域内,冲刷斜坡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