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创新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实施
“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实施意见》
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过去,我们长期追求高速度而忽视高质量,不少地方在土地使用上仍存在“宽打宽算”现象,很少关心工业用地的亩均“产出账”,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都相对较低,我市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平均工业产值、亩均利税处于全省下游水平。如果继续延续“摊大饼”式的粗放增长方式,资源要素将难以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难以为继。2017年底,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决定在用地5亩以上工业企业已经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到2020年浙江省所有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全面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对此,新华社进行了报道。
二、起草过程
1.2018年3月初,市国土资源局开始《实施意见》起草工作,组织人员对外地现行已经出台的有关“亩均论英雄”政策文件进行认真梳理,并广泛听取了市工信委、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意见,针对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着手进行了研究。3月25日—30日,市国土资源局专程赴率先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浙江海宁、义乌等地进行调研,对当地实践探索出的成功做法进行认真归纳,结合我市实际,从中找出切合我市实际、操作性强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市国土资源局研究形成了《实施意见》初稿。
2.4月中旬,分别向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以及市工信委、市发改委等共38个单位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5月18日再次向上述单位征求意见,前后共收到意见建议26条,对其中22条意见建议予以采纳,并形成《实施意见(讨论稿)》。
3.7月5日,邓旺华副秘书长召集14个市直(驻市)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对文稿再次讨论修改。对相关单位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研究采纳后,7月19日形成了该《实施意见(送审稿)》。
三、主要内容
该《实施意见(送审稿)》共分7大项18条:
(一)总体要求。分为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共3条。指导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建立全市亩产效益评价机制,通过差别化管理和有效监督,实现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和效益最大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主要目标:一是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6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经统计,截至2018年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800家。力争达到6500亿元目标为市委、市政府《赣州市三年主攻工业推进计划(2016-2018年)》中提出的力争发展目标。二是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达到400万元/亩,力争达到500万元/亩,其他省级工业园区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60万元/亩,力争达到300万元/亩。市委、市政府《赣州市三年主攻工业推进计划(2016-2018年)》中提出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强度力争达到500万元/亩,其他工业园区投资强度力争达到300万元/亩。2017年底,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平均投资强度为326万元/亩,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为266万元/亩,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更低,均未达到500万元/亩的标准,因此力争至2020年实现此目标。三是实现亩均税收比2017年增长30%以上。全省工业园区平均利税35.58万元/亩,平均税收为13.33万元/亩,我市工业园区平均利税26.52万元/亩,平均税收为11.46万元/亩,我市平均利税、平均税收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4.53%和85.97%,为此提出亩均税收增长30%
以上的目标,由11.46万元/亩提高至15万元/亩。四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该目标为市政府《赣州市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升级若干措施》(赣市府办发〔2018〕13号)中提出的目标要求。五是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6%。根据省国土厅、省发改委《关于下达“十三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目标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16〕105号),确定我市在2015年的基础上国定目标下降25%,省定目标自我加压下降26%,由1667.88亩/亿元下降至1234.23亩/亿元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原则;坚持差别化管理原则;坚持服务发展原则。
(二)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项目准入和批后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多元化土地供应机制、促进产业创新升级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等六大机制,共15条。
1.建立“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重点提出了2条措施,一是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各县(市、区)对辖区内依法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占地5亩以上(含5亩)的工业企业进行调查摸底。二是推进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综合考虑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建立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2.建立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重点提出了2条措施,一是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能、用水、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倒逼末档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二是推进资源要素区域差别化配置。按照“利用效率高、要素供给多”的原则,构建年度资源要素分配与“亩产效益”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与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挂钩。
3.建立项目准入和批后监管共同责任机制。重点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完善项目评价准入管理。对招商项目实施预评价,由各相关部门提出项目准入意见,从源头严把项目和用地准入门槛。二是严格用地政策审核。对“两高一低”、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不符合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禁止供地、对“小散乱污”企业禁止新增产能用地。三是实施土地出让合同与项目投资管理合同“双合同”管理。作为相关部门事中事后监管的主要依据,确保投入产出目标有效落实。
4.建立多元化土地供应机制。重点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严格工业用地“招拍挂”供应要求。严格用地规模,开发强度、投资强度、容积率的整体控制,提高土地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实行差别化地价政策。探索“带标准地方案出让”。二是全面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及弹性出让年期供应方式。三是支持鼓励标准厂房建设。
5.建立促进产业创新升级机制。重点提出了2条措施,一是完善创新驱动体制。建立健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二是加强企业分类精准指导。对“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第一档企业加大激励支持力度,重点保障资源要素需求。
6.建立服务保障机制。重点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亩均论英雄”改革领导小组。二是强化考核激励。市政府每年通报一批“亩均论英雄”改革先进县(市、区),在产业、用地、金融、财政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三是加强宣传引导。
总体上来说,该《实施意见》的目标明确,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措施更加具体,通过建立六大机制,保障实现工业用地利用率、产出率不断提高,是一次全面的改革和探索,是一项制度创新系统工程。比如,提出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引导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建立项目准入和批后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加强项目评价准入,提高用地准入标准,是强化对工业项目的源头管理;提出实施土地出让合同与项目投资管理合同“双合同”管理,是从批后监管的角度,完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