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制定》 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焊接》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金属材料焊接》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该课程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必修科目,前期知识包括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专业基础课,后期是金属材料的焊接操作方法等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对各种金属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其焊接性,通过分析焊接性再制定各种焊接方法与焊接工艺。

最后要达到能够对各种金属材料选择焊接方法,制定焊接工艺,特别是不同的金属材料在选择焊接工艺过程中的差异。

二、课程目标通过《金属材料焊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各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制定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掌握和提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1.知识目标(1)理解金属焊接性的基本概念与内容,以及理解影响金属焊接性的四大因素,特别是各个因素的主要内容,掌握金属焊接性的各个实验方法。

(2)掌握非合金钢(碳钢)焊接性的分析方法,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的制定。

(3)掌握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性的分析方法,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的制定。

(4)掌握低合金特殊用钢焊接性的分析方法,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的制定。

(5)掌握不锈钢焊接性的分析方法,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的制定。

(6)掌握铸铁焊接性的分析方法,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的制定。

(7)掌握有色金属焊接性的分析方法,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的制定。

(8)掌握异种金属焊接性的分析方法,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的制定。

(9)掌握堆焊焊接性的分析方法,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的制定。

(10)掌握新型金属材料焊接性的分析方法,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的制定。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40学时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40学时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80501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 Technology of Metals〔尝试4学时〕先修课程:工程材料、材料力学、工程制图、化学、物理、公差与配合、金工实习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车辆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成型、材料加工、交通运输、工商办理、企业办理、热能与动力工程、国贸、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能源与动力、油气储运、物流工程、给排水等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

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物流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机电学院金工学部。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必修的学科根底课程,本课程是研究机械零件毛坯的制造方法及毛坯设计时的布局工艺性问题,同时还研究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各种加工方法对机械零件的工艺性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各毛坯制造方法的底子道理和工艺特点,而且对各种外表加工的方法选择和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选择毛坯、制造毛坯及零件加工的工艺阐发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底子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绪论金属工艺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机器出产过程概念;机器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学习金属工艺学的方法与要求。

根底砂型锻造底子工艺;锻造工艺方案的制定;锻造工艺图的绘制及工艺阐发举例。

3.合金的锻造性能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锻造合金的凝固与收缩;铸件中常见的缺陷及防止。

4.铸件布局设计的工艺性锻造工艺对铸件布局的要求;锻造合金性能对铸件布局的要求。

5.常用合金铸件的出产铸铁件的出产;铸钢件的出产;铝、铜合金铸件的出产。

6.特种锻造熔模锻造;金属型锻造;压力锻造;低压锻造;离心锻造;其他特种锻造方法;各种锻造方法的比拟。

7.金属的塑性变形金属塑性变形的本色;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组织和性能;金属的可锻性。

8.金属的加热和锻件冷却金属的锻前加热;锻造温度范围及加热尺度;锻件的冷却方法;加热设备简介。

ISO15609-2:2004_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第二部分:气焊

ISO15609-2:2004_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第二部分:气焊

国际标准 ISO 15609-22004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规程——第2部分:气焊标准号ISO15609-2:2004(E)© ISO目录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焊接工艺规程(WPS)的技术内容 (4)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规程——第2部分:气焊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焊焊接工艺规程的内容要求。

本标准是一套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ISO15607:2003的附录A提供了该系列标准的详细说明。

本标准所列出的参数对焊接接头的质量有影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国国际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国际标准的条文。

标准出版时,所示标准均为有效。

所有的标准都可能被修订,因此使用本国际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EC及ISO的成员保持着现行有效国际标准的目录。

ISO4063:1998,金属的焊接、硬钎焊、软钎焊及钎接焊-用于图样上符号表示的工艺术语及参照代号ISO6947,焊缝—焊接工作位置—倾角和转角的定义ISO15607,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一般原则ISO/TR15608,焊接—金属材料分类指南3 术语和定义出于本标准的目的,采用了ISO15607中的术语和定义。

4 焊接工艺规程(WPS)的技术内容4.1 一般原则焊接工艺规程(WPS)应当提供一切制作焊缝所需要的信息。

焊接工艺规程包括一些材料的厚度范围,也包括一定范围的母材、甚至焊接材料。

有些制造商更愿意针对每个特殊工作编制附加的工作指令作为详细生产计划的组成部分。

4.2至4.5列出的内容适用于多数气焊工艺规程。

注:对某种应用而言,可能需要对该明细做增加或删减处理。

必要时,应根据系列标准(参见ISO15607)的相关内容和制造商的经验,规定范围和允许偏差。

附录A给出了WPS格式的示例。

4.2 有关制造商的内容——制造商的标识。

——WPS的标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制定》 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制定》 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制定》课程标准1. 课程性质《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制定》课程是我院材料工程系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中央财政支持的我院国家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焊接专业的一门优质核心课程。

是培养生产一线焊接高技能人才所必备的“焊接工艺制定与实施”岗位能力的最主要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课本课程,能够熟悉和了解低碳钢、低合金高强钢、不锈钢、铸铁、铝、铜等工厂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掌握其常用焊接工艺评定方法,具备根据材料焊接性、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能够编制和实施焊接工艺的能力。

2. 课程教学目标按照本课程建设思路“四个确定”,即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确定评价方法的要求,经过对“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进行充分分析后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完成本教材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应达到以下职业能力要求:2.1 熟悉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概念、影响因素及常规分析方法;2.2 熟悉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的内容和具体要求;2.3 熟练掌握工厂常用金属材料,如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不锈钢、铸铁、常用非铁合金的牌号、型号、成分、性能及焊接性等;2.4 具备制定与实施工厂常用金属材料,如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不锈钢、铸铁、常用非铁合金的典型焊接工艺的编制和实施能力;2.5 具备分析和鉴别常见焊接工艺现象和问题能力。

3. 课程教学单元、项目、任务及课时分配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理论(讲授、讨论)实践(演示实作)1 绪论2 22 单元一:金属材料焊接基础12 8 43 单元二:碳钢焊接工艺制定16 10 64 单元三:合金结构钢的焊接工艺制定16 12 45 单元四: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制定14 10 46 单元五:铸铁的焊接工艺制定14 10 47 单元六:常用有色金属的焊接工艺制定14 8 6 机动 2合计90 60 284. 课程教学设计4.1 整体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宗旨,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

金属工艺学1课程标准

金属工艺学1课程标准

沙市职业大学《金属工艺学1》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二、课程代码:010112三、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四、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五、计划学时:总学时:30六、教学条件:课件、录像、模型、多媒体教室,校办工厂;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等。

七、课程定位: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等机电设备维护维修、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机电产品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面向的岗位(岗位群)是: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安装维修岗位、机电产品安装、调试及维护、维修及服务、车间技术员(工艺员)、生产调度员、生产现场管理员(班组长)、产品质检员等。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机床与编程、机床夹具设计等。

金属工艺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既强调基本理论和概念,更注重生产操作技能的培养。

它是学生获得从事机械加工、产品开发等工作所必须的业务技能,具备制定机械产品制造工艺、合理选择零件的材料、毛坯和热处理方法等能力的重要课程。

对于从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质量检测、设备管理与维修等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奠定制造知识基础和基木技能训练的作用,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引领专业培养的导向,是机械制造类专业实现顶岗能力培养和一生多证的典型课程,是专业入门和专业概括的领路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

后续课程: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及实训、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机械CAD/CAM、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八、课程设计思路:(1)以职业岗位群市场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课程教学方向通过对厂矿和周边地区相关企业调研,机械市场大量需求一线职业技能岗位工种群(车、铣、钳工等),我们对机械制造应用技术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研究、整合出机械制造行业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以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为先导,以突出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教学立足点,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学做练合一,提高教学质量”为课程教学定位。

焊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焊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焊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焊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建设负责人:______曹珂鹏_______系(教研室)负责人:_____徐明______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2016年8月23日《焊工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焊工工艺学学制:三年焊工工艺学课程标准执笔人:曹珂鹏适用专业:使用于初中毕业三年制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化工机械维修方向)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焊工工艺学》是培养学生的焊接基本操作技能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的、系统的掌握焊工中级要求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熟练地使用、调整和维护本工种的主要设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习惯;以增强对其实际工作的适应性。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一)教学目的1.知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各种焊接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从事焊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能力培养目标掌握焊条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等离子切割等焊接方法的操作技能,具有焊工中级水平的能力。

3.思想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养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道德意识。

(二)教学要求1.能安全、正确使用常用手工电弧焊设备、工具。

2.能根据焊条性质选择电源类型,并能根据试件厚度选择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等工艺参数。

3.掌握焊条电弧焊引弧、薄板焊接、平敷焊、平对接焊等基本操作方法。

4.常用焊条、焊丝、钨极的种类、牌号、规格、适用范围、使用和保管方法。

5.常用焊接保护气体(氩气、二氧化碳等)的性质和纯度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6.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和焊缝符号与坡口形式的表示方法及意义。

7.常用焊接方法的种类、特点、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

8.常用碳钢、低合金钢一般位置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参数选择的知识。

《金属工艺学》授课教案

《金属工艺学》授课教案

《金属工艺学》授课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金属工艺学》是工科类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制备工艺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组成、性能及应用;掌握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如熔炼、铸造、轧制、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2.1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2.1.1 金属的晶体结构2.1.2 金属的物理性能2.1.3 金属的化学性能2.2 金属的制备与加工工艺2.2.1 熔炼与铸造2.2.2 轧制与拉拔2.2.3 锻造与冲压2.2.4 焊接与切割2.2.5 热处理与表面处理2.3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2.3.1 力学性能2.3.2 物理性能2.3.3 化学性能2.3.4 应用领域三、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2 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设备等教学工具,直观展示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特点。

3.3 实践环节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金属工艺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

4.2 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和课程设计,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授课24课时,实验授课8课时。

5.2 授课安排第1-8课时: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第9-16课时:金属的制备与加工工艺第17-24课时: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第25-32课时:实验及课程设计六、教学活动设计6.1 理论授课6.1.1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通过PPT展示金属的晶体结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基本特性。

6.1.2 金属的制备与加工工艺:讲解各种金属制备和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工艺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一、焊接材料选择1.1 金属材料:根据所需焊接的金属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例如,低碳钢可选择普通焊条,不锈钢可选择不锈钢焊条。

1.2 焊丝: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和焊接接头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焊丝。

例如,不锈钢焊接可选用不锈钢焊丝。

1.3 保护气体:在焊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保护气体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进入焊接区域。

例如,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会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二、焊接方法与设备2.1 焊接方法:根据所需焊接的金属材料和焊缝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例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

2.2 焊接设备:根据所选的焊接方法,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

例如,手工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激光焊接机等。

三、焊接接头设计3.1 接头形式: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强度要求和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接头形式。

例如,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等。

3.2 焊缝布置:在确定接头形式后,合理布置焊缝位置以降低焊接难度和提高焊接质量。

四、焊接预处理4.1 清理:在焊接前,将金属材料表面的油污、锈蚀和氧化皮等清理干净,以防止对焊接质量造成影响。

4.2 准备坡口:根据接头形式和焊缝要求,准备合适的坡口形式。

例如,V形坡口、U 形坡口等。

五、焊接操作规程5.1 操作步骤: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焊接,例如,先预热、后施焊、焊后冷却等。

5.2 操作要点:注意控制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以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和效率。

同时注意保护气体流量和焊丝干伸长度等参数的控制。

六、焊接质量检测6.1 检测方法:根据焊接要求和金属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例如,外观检测、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6.2 检测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检测标准以判断焊接质量是否合格。

例如,焊缝高度、宽度、平整度等指标的要求。

七、焊接缺陷修复7.1 缺陷类型:了解常见的焊接缺陷类型,如气孔、裂纹、未熔合等。

7.2 修复方法:根据缺陷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焊接是金属加工中常用的连接方法之一,通过加热和冷却使两个或更多金属零件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坚固的连接。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

1.焊接制备:在进行金属材料的焊接之前,需要对连接的两个金属零件进行制备工作。

包括去除脏污和氧化物、切割、加工,并确保焊接接头的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2.焊接设备和工具:选择适当的焊接设备和工具对焊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有重要影响。

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合适的功率和稳定的工作性能。

3.焊接电流和电压:根据金属材料的类型、厚度和焊接方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过高或过低的电流和电压都会对焊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4.焊接电极和填充材料:选择合适的电极和填充材料对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耐腐蚀性有重要影响。

根据焊接金属材料的种类和性质,选择相应的电极和填充材料。

5.焊接速度和温度:焊接过程中控制焊接速度和温度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关键。

过高或过低的焊接速度和温度都会导致焊接接头出现裂纹、变形和内应力等问题。

6.焊接顺序和方法:根据具体焊接要求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法。

确保每个焊缝的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7.焊接质量检验:对焊接接头进行质量检验是保证焊接连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包括外观检查、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和拉伸试验等。

8.焊接后处理: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后处理工作。

包括去除焊渣、打磨、除锈和表面处理等,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外观和耐腐蚀性。

9.焊接质量记录:对每个焊接接头的焊接过程和质量情况进行记录,建立焊接质量档案。

以便日后的质量追溯和分析。

10.焊接安全:焊接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确保焊接区域的通风良好,防止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涵盖了焊接制备、设备和工具选择、电流和电压控制、电极和填充材料选择、焊接速度和温度控制、焊接顺序和方法、质量检验、后处理、质量记录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焊接方法与工艺》课程标准

《焊接方法与工艺》课程标准

《焊接方法与工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机械基础》《焊接基础技能实训》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焊接方法与设备选择能力、焊接材料选择能力及焊接工艺制订能力,为《焊接结构生产》《焊接自动化技能及应用》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金属材料焊接性基础知识、焊接操作方法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焊接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及焊接行业岗位需求,围绕焊接方法与设备的选择、焊接材料的选择及焊接工艺制订等关键能力,反映机械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焊接方法为主线,设置熔焊基础、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焊条电弧焊及工艺、埋弧焊及工艺、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及工艺、TIG焊工艺、气焊气割及工艺、焊接安全技术等8个模块,19个教学单元,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焊接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熟悉焊条电弧焊、埋弧焊、COz气体保护焊、T1G焊鸨极僦弧焊、气焊与气割等常用焊接方法的过程、实质、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各焊接方法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其保证措施,能进行初步操作。

《焊接技术》课程标准

《焊接技术》课程标准

《焊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焊接技术课程是大专业、小工种课程模式的大专业课程之一,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主要培养学生的电子产品装配、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过程中必备的焊接技能。

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该课程根据电子类专业教学需要,融入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考试考核,能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对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本课程的学习情境是以电子电器产品维修的内容为载体设计的。

通过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锡钎焊、电弧焊、气焊和工厂自动焊接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全面培养学生资料收集、检查判断、合理使用工具、组织协调、语言表达、责任心与职业道德、自我保护、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过程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二、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焊接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产品装配与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过程中必备的焊接技能,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刻苦钻研的精神。

具备焊工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具体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识记焊接的基础知识;2、熟悉常用焊料、焊接的性能特点;3、熟悉常见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锡焊操作技能;2、掌握电弧焊操作技能;3、掌握气焊操作技能;4、熟悉工厂自动焊接工艺。

(三)情感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三、与前后课程联系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电子产品装配、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过程中必备的焊接技能。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大专业、小工种课程模式的大专业课程,是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与前续课程基本没有联系。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大专业、小工种课程模式的大专业课程,是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小工种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电子产品装配、电子产品维修等各个工种方向课程。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根据职业岗位对焊接技术的技能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5个学习情境,见表1:(综合素质课程以Z开头,大专业课程以D开头,小工种课程G开头,项目以X开头)五、学习资源选用本课程的学习参考资料建议使用焊接技术(校本教材);主要教学软件《焊接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主要参考期刊《焊接》、《焊接技术》、《现代焊接》;六、教师要求本课程授课教师需要具备焊接理论知识和焊接技能,具有项目设计能力、项目组织经验、项目管理经验能力和社会能力。

焊接工艺学课程标准

焊接工艺学课程标准

焊接工艺学课程标准(总7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焊接工艺学》课程标准吉林油田职业教育中心2014年3月目录一、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内容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块一:焊接基础知识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一:焊接及其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二:钢的分类及其新喝牌号对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三:焊接安全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块二:焊接技能操作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属材料焊接实训》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实训》课程标准

焊接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定位与作用(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所必备的“焊接操作”与“焊接工艺制定与实施”两个首要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是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焊工考证对应的课程。

(二)课程的作用其作用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焊接材料的选用、生产加工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本课程将灵活运用《金属材料及热加工》、《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弧焊电源》等前修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为后续课程如《焊接结构的生产》、《焊接检验》、《焊接工装设计》、《顶岗实习》等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焊接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对焊接学科来说,它是培养焊接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熟练掌握金属材料焊接常规方法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常规金属材料焊方法与焊接工艺的制定与实施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目标参照机械加工行业企业、焊接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通过基于金属材料焊接教学内容规划和教学项目的实施,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完成金属材料焊接的工作能力,为将来胜任焊接技术专业及不同就业岗位技术工作、掌握先进技术的应用、具备突出的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能力目标1. 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等;2. 能熟练查阅常用手册、国家及行业标准等;3. 掌握常规金属材料焊接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熟悉其影响质量的因素和保证质量的措施;4.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并能根据产品的技术条件正确选择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参数,确定焊接工艺规程;5. 能正确分析焊接工艺过程中常见工艺缺陷产生原因及提出解决措施的能力;6. 能独立完成典型焊接接头的焊接工作。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中起点)高职高专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不包含五年制高职)。

二、课程性质“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是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焊接专业的“理论教学”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如何根据金属材料的焊接性选择焊接方法、焊接材料、预热、后热及其他焊接工艺措施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编写常用金属材料工艺的能力等,并为后继实践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参考课时总课时:64学时四、总学分总学分:4学分。

五、课程目标通过《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特点,熟悉其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2、掌握金属材料焊接性的概念,熟悉常用材料的特点及选用原则。

3、能够根据给定的金属材料正确选择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并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达到合理的根据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的目的。

2、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以及常用金属材料焊接性试验的方法等。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六、设计思路《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课程开发采用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能力为中心,以理论知识服务于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其中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后学生能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室和现场实际操作录像等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目标,项目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进行,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组织教学,体现因材施教,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按项目分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教学两部分,总课时64学时,其中按项目教学40学时,现场实践教学(包括录像教学)24学时。

七、内容纲要1、学习项目设计思想《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课程采用以行动为导向、以典型焊接零件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以下项目组成:1、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其评定和试验方法等。

《金属熔化焊基础》课程标准

《金属熔化焊基础》课程标准

《金属熔化焊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金属熔化焊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

它主要讨论焊接材料、焊接热过程、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接缺陷的产生与防止等有关熔化焊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新概念较多,同时又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联系。

本课程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通过《金属熔化焊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正确选用焊接材料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制定焊接工艺的能力1.知识目标(1)熟悉焊条、焊丝等焊接材料的型号与牌号的编制规则。

(2)了解常用焊条的工艺性能和冶金性能。

(3)了解熔焊时焊件温度变化的规律,熟悉常用焊接热源及其特性,理解影响焊接温度场及热循环的因素。

(4)熟悉焊接接头在形成过程中其成分、组织与性能变化的基本规律;理解改善焊缝性能的主要措施。

(5)掌握焊接冶金过程中,常见缺陷的特征、产生条件极其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被焊材料、焊件的使用等要求正确选用焊接材料。

(2)能够根据焊接化学冶金的一般规律,合理地选用焊接材料。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施焊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措施来改善与控制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4)能够根据生产实际条件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止措施。

3.素质目标(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2)具有认真、严谨、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教学内容框架绪论(焊接过程的物理本质及发展状况)→焊接材料→焊接热过程→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接缺陷的产生与防止总体设计思路以焊接接头在焊接过程中的组织形成与性能变化为主线,最终落实到焊接材料的选用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根据被焊材料、焊件的使用等要求正确选用焊接材料。

焊接工艺课程标准-副本

焊接工艺课程标准-副本

焊接工艺课程标准 - 副本焊接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焊接工艺学适用专业:焊接技术专业计划学时:418学时学分:26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焊接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气割与气焊原理及操作方法、弧焊电源、焊条电弧焊的原理及特点、焊接材料选用与特点、金属熔化焊过程、焊接应力与变形、埋弧焊工艺原理与操作方法、气体保护焊工艺原理与操作方法、等离子弧切割、焊接和电阻焊工艺原理与操作方法、其他焊接、切割方法与技术、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焊接缺陷及检验等。

本课程开设在金属熔化焊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金属熔化焊基础的部分内容,为将要学习的焊接工艺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焊接结构、焊工识图、焊接设备与方法、焊接检验等后续教学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省教育厅教学大纲设计为418学时,开设4个学期,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为贯穿整个焊接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与焊接专业相适应的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

三、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气焊与气割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焊条电弧焊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埋弧焊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气体保护焊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焊接的能力以及焊接缺陷及检验的能力。

2、知识目标弧焊电源相关知识、焊接接头类型及焊缝形式、金属熔化焊过程相关知识、焊接应力与变形相关知识、常用金属材料焊接知识、焊接缺陷及检验相关知识等。

3、素质目标热爱祖国,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作风和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较强的专业拓展能力;具有对职业实践的整体性把握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写作、演讲口才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制定》课程标准1. 课程性质《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制定》课程是我院材料工程系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中央财政支持的我院国家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焊接专业的一门优质核心课程。

是培养生产一线焊接高技能人才所必备的“焊接工艺制定与实施”岗位能力的最主要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课本课程,能够熟悉和了解低碳钢、低合金高强钢、不锈钢、铸铁、铝、铜等工厂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掌握其常用焊接工艺评定方法,具备根据材料焊接性、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能够编制和实施焊接工艺的能力。

2. 课程教学目标按照本课程建设思路“四个确定”,即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确定评价方法的要求,经过对“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进行充分分析后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完成本教材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应达到以下职业能力要求:2.1 熟悉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概念、影响因素及常规分析方法;2.2 熟悉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的内容和具体要求;2.3 熟练掌握工厂常用金属材料,如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不锈钢、铸铁、常用非铁合金的牌号、型号、成分、性能及焊接性等;2.4 具备制定与实施工厂常用金属材料,如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不锈钢、铸铁、常用非铁合金的典型焊接工艺的编制和实施能力;2.5 具备分析和鉴别常见焊接工艺现象和问题能力。

3. 课程教学单元、项目、任务及课时分配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序号课程教学单元学时理论(讲授、讨论)实践(演示实作)1 绪论2 22 单元一:金属材料焊接基础12 8 43 单元二:碳钢焊接工艺制定16 10 64 单元三:合金结构钢的焊接工艺制定16 12 45 单元四: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制定14 10 46 单元五:铸铁的焊接工艺制定14 10 47 单元六:常用有色金属的焊接工艺制定14 8 6 机动 2合计90 60 284. 课程教学设计4.1 整体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宗旨,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

首先组建了一支由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及焊接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群对学生岗位能力所提出的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分析岗位工作过程,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并创设“真实的生产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的有效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期更好的满足现代焊接行业的一线技术工人的岗位技能培养需要。

4.2 单元教学设计单元项目任务授课要求课时安排单元一、金属材料焊接基础项目1金属材料的焊接性项目2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工程典型案例】任务1掌握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任务2 熟悉焊接性试验内容任务3 掌握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任务4熟悉制定焊接工艺规程的依据和内容任务5熟悉焊接工艺规程的格式8课时在多媒体教室讲授,6课时在实训室演示操作单元二、碳钢焊接工艺制定项目1 低碳钢的焊接工艺项目2 中碳钢的焊接工艺项目3 高碳钢的焊接工艺实训项目:Q235(A3)焊接工艺【工程典型案例】任务1分析低碳钢、中碳钢及高碳钢的焊接性任务 2 制定低碳钢、中碳钢及高碳钢的焊接工艺10课时在多媒体教室讲授,6课时在实训室演示操作单元三、合金结构钢的焊接工艺制定项目1热轧、正火钢的焊接工艺项目2低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项目3中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实训项目:Q345(16Mn)焊接工艺【工程典型案例】任务 1 分析热轧及正火钢、低碳调质钢、中碳调质钢的成分、性能和焊接性任务 2 制定热轧及正火钢、低碳调质钢、中碳调质钢焊接工艺12课时在多媒体教室讲授,4课时在实训室演示操作单元四、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制定项目1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项目2 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项目3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项目4 低合金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实训项目:1Cr18Ni9Ti对接平焊位置焊条电弧焊【工程典型案例】任务 1 分析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的成分、性能、焊接性任务2制定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焊接工艺12课时在多媒体教室讲授,4课时在实训室演示操作单元五、铸铁的焊接工艺制定项目1灰铸铁的焊接工艺制定项目2球墨铸铁的焊接工艺制定实训项目:灰铸铁底座裂纹的焊条电弧焊【工程典型案例】任务 1 分析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的成分、性能和焊接性任务2制定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的焊接工艺10课时在多媒体教室讲授,4课时在实训室演示操作单元六、常用非铁合金的焊接工艺制定项目1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工艺项目2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工艺项目3 钛及钛合金的焊接工艺实训项目1:铝合金管的TIG焊接实训项目2:纯铜板的TIG焊接【工程典型案例】任务1分析铝及铝合金的成分和性能和焊接性任务2制定铝及铝合金焊接工艺任务 3 分析铜、及其合金的成分和性能和焊接性任务 4 制定铜、钛及其合金焊接的工艺8课时在多媒体教室讲授,6课时在实训室演示操作共6单元共17个教学项目,6个典型材料焊接实训项目共16个学习任务60+30=904.3 教学方案设计根据“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要求,采用“四步曲”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第一步曲:分析内容:金属材料焊接性(典型材料,如:Q235);教学方法:由理论和实践课老师讲授;地点:教室或实训室;主体:教师载体:工学结合教材;培养目标:获取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步曲:制定内容:制定被焊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如: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参数的确定等)分析制定实施评价教学方法:由老师指导,学生自行查阅相关文献和手册地点:图书馆、资料室、网络机房等主体:学生载体:《焊接手册》等相关文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步曲:实施内容:根据学生制定的焊接工艺,施焊该金属材料教学方法:由老师示范—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施焊,实施“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地点:焊接实训室或工厂车间主体:学生载体:试板和焊接设备培养目标:熟悉焊接设备、工装及相关操作规程,学会焊接规范参数的调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步曲:评价内容:焊接工艺的合理性或可行性评价教学方法:学生自我评价和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地点:焊接实训室或工厂车间主体:学生、教师载体:焊件、产品技术要求或相关工艺评定标准培养目标:通过科学评价和考核,提升学生的编制和实施焊接工艺的能力。

具体教学方案设计见下表:序号教学单元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程序授课要点教学实施说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议1.信息搜集◆金属焊接性的概念◆影响焊接性的因素◆分析焊接性的方法◆常用焊接性试验◆焊接工艺规程的格式、内容教师:◆分析金属材料焊接性概念及其用途◆提出课程要求◆提供参考书目◆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学生:◆领会知识要点◆在教师指导下分析任务并搜集资料2.方案设计与实施◆确定理论教学的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讲授相关理论知识◆讨论各种焊接性试验方法的适用条件及用途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材料焊接性的意义◆确定理论教学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学生:◆理解、掌握讲授的主要内容◆学习搜集到的焊接性相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学习方案1 金属材料焊接基础14教学内容1.金属材料的焊接性: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其分析方法;焊接性试验内容;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2.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制定焊接工艺规程的依据和内容;焊接工艺规程的格式要求1.掌握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概念及其各种常用分析方法2.熟悉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内容、要求及适用条件3.熟悉制定焊接工艺规程的依据和内容4.熟悉焊接工艺规程的格式及填写规范要求3.总结与评估◆对相关资料查阅和学习过程总体评价◆分析总结,优化教学过程◆成绩评定◆相关资料存档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意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讨论实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焊接实训基地演示操作2 碳钢焊接工16教学内容1.低碳钢的焊接工艺:低碳钢的焊接特点;低碳钢的焊条电弧焊工艺、埋弧焊工艺、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典型零件焊接1.信息搜集◆碳钢的种类、成分及性能特点◆低碳钢的焊接性分析及其工艺制定◆中碳钢的焊接性分析及其工艺制定◆高碳钢的焊接性分析及其工艺制定教师:◆分析碳钢的生产应用情况及其焊接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单元学习目的和要求◆明确实训项目任务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讨论实作5◆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学生:◆领会知识要点◆在教师指导下分析任务并搜集资料2.方案设计◆确定理论教学的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确定低碳钢(Q235)实训项目◆讨论Q235材料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教师:◆确定理论教学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确定实训项目内容和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讲授主要内容◆学习并总结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焊接工艺3.组织与实施◆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按低碳钢(Q235)实训项目设计进行实训◆制定低碳钢(Q235)焊接工艺教师:◆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指导学生焊接工艺制定学生:◆学习相关基本知识◆现场实训并编写焊接工艺卡片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4.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低碳钢(Q235)焊接实训实施情况◆制定焊接工艺的是否正确、完整教师:◆组织学生交叉检查并进行点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相检查和评价艺制定2.中碳钢的焊接工艺:中碳钢的焊接特点;焊接工艺要点;典型零件焊接3.高碳钢的焊接工艺:高碳钢的焊接特点;焊接工艺要点;典型零件焊接要求1.熟悉碳钢的各种力学性能、成分特点和分类方法;2.掌握低碳钢的焊接性和焊接工艺;3.了解中碳钢和高碳钢的焊接性和焊接工艺4.掌握低碳钢材料的典型零件焊接的工艺要点、制定过程及编制方法5.搜集并了解相关碳钢的典型工程案例6.能够实施既定的焊接工艺5.总结与评估◆对相关资料查阅和学习过程总体评价◆分析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并优化教学过程◆成绩评定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意见61.信息搜集◆热轧、正火钢的焊接工艺制定◆低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制定◆中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制定◆相关焊接标准查阅教师:◆分析典型合金结构钢材料的应用情况和焊接特点◆提出本单元学习要求◆下达项目任务◆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学生:◆领会知识要点◆在教师指导下分析任务并搜集资料2.方案设计◆确定理论教学的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确定热轧、正火钢(Q345)的实训项目◆讨论Q345材料焊接工艺制定方案教师:◆确定理论教学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确定实训项目学生:◆理解、掌握讲授内容◆学习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焊接工艺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讨论实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3.组织与实施◆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按热轧、正火钢(Q345)实训项目进行实训◆制定Q345材料焊接工艺教师:◆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实训学生:◆学习相关基本知识◆现场实训并编写焊接工艺卡片3 合金结构钢的焊接工艺制定16教学内容1.热轧、正火钢的焊接工艺:合金结构钢的种类及其特点;合金元素对合金结构钢焊接性的影响;焊接性分析;焊接工艺的制定2.低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低碳调质钢焊接性分析;焊接工艺要点及制定方法3.中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中碳调质钢焊接性分析;焊接工艺要点及制定方法要求1.了解典型合金结构的牌号、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熟悉常用合金元素对合金结构钢的作用3.熟悉热轧及正火钢、低碳调质钢、中碳调质钢的成分、性能和焊接性特点4.学会制定热轧及正火钢、低碳调质钢、中碳调质钢的典型焊接工艺及编制方法5.搜集并了解相关合金结构钢的典型工程案例6.能够实施既定的焊接工艺4.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笔记是否准确、完整◆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相关文献查阅的能力◆Q345焊接实训实施情况教师:◆组织学生交叉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点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相检查和评价7◆Q345焊接工艺的制定和编写是否合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5.总结与评估◆对相关资料查阅和学习过程总体评价◆分析总结,优化教学过程◆成绩评定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意见1.信息搜集◆不锈钢的种类、性能及特点◆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及其焊接工艺◆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及其焊接工艺◆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及其焊接工艺◆相关焊接标准查阅教师:◆分析典型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及工艺要点◆提出本单元学习要求◆下达项目任务◆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学生:◆领会知识要点◆在教师指导下分析任务并搜集资料2.方案设计◆确定理论教学的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确定奥氏体不锈钢的实训项目◆讨论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制定方案教师:◆确定理论教学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确定实训项目学生:◆理解、掌握讲授内容◆学习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焊接工艺3.组织与实施◆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按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实训项目进行实训◆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卡片的填写教师:◆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实训学生:◆学习相关基本知识◆现场实训并编写焊接工艺卡片4 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制定16教学内容1.不锈钢的种类、性能及特点2.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3.马氏体不锈钢的种类、性能及特点不锈钢的焊接工艺4.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5.低合金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求1.熟悉不锈钢的种类、性能及特点;2.熟悉并掌握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及其焊接工艺;3.熟悉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及其焊接工艺;4.了解典型异种钢及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5.搜集并了解相不锈钢的典型工程案例6.能够实施既定的焊接工艺4.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讨论实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8◆学习笔记是否准确、完整◆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相关不锈钢焊接文献查阅的能力◆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实训实施情况◆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卡片的填写是否准确、合理可行◆组织学生交叉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点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相检查和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5.总结与评估◆对相关资料查阅和学习过程总体评价◆分析总结,优化教学过程◆成绩评定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意见1.信息搜集◆铸铁的种类、成分、性能及应用情况◆灰铸铁的焊接工艺要点◆球墨铸铁的焊接工艺要点◆相关焊接标准查阅教师:◆分析典型铸铁材料的焊接性及工艺要点◆提出本单元学习要求◆下达项目任务◆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学生:◆领会知识要点◆在教师指导下分析任务并搜集资料5 铸铁的焊接工艺制定14教学内容1.铸铁:铸铁的概述;铸铁的焊接性2.灰铸铁的焊接工艺制定:同质焊缝的焊条电弧焊;异质焊缝的焊条电弧冷焊;灰铸铁的气焊;灰铸铁的钎焊3.球墨铸铁的焊接工艺:球墨铸铁的焊接性分析;典型焊接工艺要点要求1.了解铸铁种类、成分及性能特点2.熟悉并掌握灰铸铁的焊接性及其典型焊接工艺2.方案设计◆确定理论教学的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确定灰铸铁焊接的实训项目◆讨论灰铸铁焊接工艺制定方案教师:◆确定理论教学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确定实训项目学生:◆理解、掌握讲授内容◆学习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焊接工艺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讨论实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93.组织与实施◆教师讲授相关基础知识◆按灰铸铁焊接实训项目进行实训◆灰铸铁焊接工艺卡片的编写教师:◆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实训学生:◆学习相关基本知识◆现场实训并编写焊接工艺卡片4.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笔记是否准确、完整◆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相关铸铁焊接文献查阅的能力◆灰铸铁焊接实训实施情况◆灰铸铁焊接工艺卡片的是否正确、合理教师:◆组织学生交叉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点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相检查和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3.了解球墨铸铁的焊接性及其焊接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