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电路
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0f22bdf9941ea76e58fa04d9.png)
7.1 概述 *7.2 小功率放大器 7.3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7.4 集成功率放大器 7.5 功率放大器实际应用电路
7.1
概述
功率放大就是在有较大的电压输出的同时,又 要有较大的电流输出。 前面学过的放大电路多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 入级或中间级,主要用于放大微弱的电压或电 流信号。
7.3.2 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OTL--无输出变压器电路) 当在电路中采用单电源供电 时,可采用图7-3-3所示的 电路。
图7-3-3 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图7-3-3中,功效管工作在乙类状态。静态时因电路对称, E点电位为 1 VCC ,负载中没有电流。
2
① vi正半周,T1导通,T2截止,io=iC1,负载RL上得到正半 周点
1、任务和特点:
(1)大信号工作状态
为输出足够大的功率,功放管的动态工作范围很大,功放管中的电 压、电流信号都是大信号,一般以不超过功放管的极限参数为限度。
(2)非线性失真问题
输出功率越大,电压和电流的幅度就越大,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就越 严重,如何减小非线性失真是功放电路的一个重要问题。
4
78 .5%
7.3.1 双电源互补对称 电路(OCL电路) (4)管耗PT
2 1 1 2 Vom 1 Vom PT 1 PT 2 PV PO · ·CC V 2 2 RL 2 RL 2 1 VomVCC Vom R 4 L
dVom
2 VomVCC Vom 4
代入式(7-3-7)得,T1、T2消耗功率的极限值为:
电工电子技术-功率放大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6bb661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9.png)
② 动态分析
设输入信号为正弦电压ui,当输入信号位于正半周时, VT1管发射结正偏导通,VT2管发射结反偏截止,有电流iC1经 VT1管流向负载,在负载RL上获得正半周输出电压uo。当输入 信号位于负半周时,VT1管发射结反偏截止,VT2管发射结正 偏导通,有电流iC2经负载流向VT2管,在负载RL上获得负半周 输出电压uo。
10.4 功率放大电路
10.4.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1.功率放大电路应满足的要求
(1)应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往往要求三极管工作在极限状态,但使用时,要考虑到三极 管的极限参数PCM、ICM和U(BR)CEO。
(2)效率要尽可能的高。 (3)非线性失真要小。 (4)功率放大管要采取散热等保护措施。
在ui的整个周期内,VT1管和VT2管轮流导通,从而在RL 上得到完整的输出电压uo,所以,此电路称为互补对称功率 放大电路。
在此电路中,当输入信号小于三极管的开启电压时会产 生交越失真,如左图所示。
为消除交越失真,可给三极管稍加一点偏置,如右图所 示。
(2)性能参数计算
① 最大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为:
Po
UoIo
1 2 Uom Iom
U
2 om
2RL
上式中,Uom为输出电压uo的峰值。 理想条件下,负载获得最大输出电压
时,其峰值接近电源电压+UC
Pom
U
2 CC
2RL
② 电源功率
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为半个正弦波的平均功率,信号
越大,电流越大,电源功率也越大。电源功率PV为
10.4.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281bcaa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a.png)
截 止
功率放大电路
1.1 功率放大器概述
甲乙类– BJT180 ° - 360°导通 工作点设置在放大区内,但很接近截至区 有大半个周期导通,有电流流过 iC 波形会产生失真
静态功耗效率
介于甲类和乙
类之间
Q
功率放大电路
1.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乙类互补对称功放
互补对称: 电路中采用两个三极管:NPN、 PNP各一支;两管特性一致。组 成互补对称式射极输出器(共集)。 双电源
功率放大电路
1.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 VC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1
ui
uo
T2
RL
T1、T2两个管子交替承担放大任 务,在负载上得到完整的正弦波。
-V CC
功率放大电路
1.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失真
死区电 压Si:约0.5V
Ge:约 0.1V
放大管在整个输入信号周期内都导通,有电流流 过
工作点设置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失真小 最大缺点是效率低下ηmax=50%
Q IC
Q
功率放大电路
1.1 功率放大器概述
乙类-- BJT 180°导通 工作点设置在截至区 半个周期导通,有电流流过 静态功耗为0 ηmax=78.5% 波形失真严重 放 大
功率放大电路
1.1 功率放大器概述
什么是功率放大器? 能输出较大功率的放大器称为功率放大器
例: 扩音系统
音
话
源
筒
信
号
提
取
微弱 电信 号
电 压 放 大
功率 小无 法驱
动载负功 率 放 大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94ede1f114791711cd7917e3.png)
功率放大电路
一、功率放大电路的性能要求与分类 (一)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1)根据负载要求, (2)具有较高的效率。 (3)尽量减小非线性失真。
提供所需要的输出功率。 放大电路输出给负载的
为此要求放大电路的输 功率是由直流电源提供
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都要 的。在输出功率比较大
有足够大的变化量。
的情况下,效率问题尤
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
(二)OTL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
图8-40乙类互补 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 交越失真
图8-41OTL甲乙类 互补对称电路的波形 图
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
(二)OTL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
由图8-40还可见,此时每管的导通角略大于180°,而小于360°,所以这种电路 称为OTL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OTL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计 算如下。
由于在两个三极管的基极之间产生一个偏压,因此当 uI=0 时, 、V2 已处 于微导通状态,在两个三极管的基极已经各自存在一个较小的基极电流iB1和iB2, 因而,在两管的集电极回路中也各自存在一个较小的集电极电流C1和iC2,但静态 时 iL=iC1-iC2=0 ,如图8-40所示。当加上正弦输入电压 uI 时,在正半周 C1 逐渐增大,iC 逐渐减小,然后 V2 截止。在负半周则相反,iC 逐渐增大,而 iC 逐渐减小,最后 V1 截止。1和iC2 的波形如图8-41所示。
两管的基极电位为
,由于V1和V2 的
对称性,发射极电位也为
,因此静态
时电容器上的电压为
。
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
(一)OTL乙类互补对称电路
假设电容器的容量足够大,当加上正弦波输入电压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51d370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d.png)
双电源供电;T1和T2特性对称& 静态时: T1和T2均截止;输出电 压为零&
工作时: T1和T2交替工作;正、负 电源交替供电;输出与输入之间双 向跟随&
图9.1.5 OCL电路
不同类型的二只晶体管交替工作;且均组成射极输出形 式的电路称为“互补”电路;二只管子的这种交替工作方式 称为“互补”工作方式&
1. 无输入信号作用时
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为ICQVCC 即图中矩形ABCO的面积&
集电极电阻Rc的功率损耗为I2CQRc 即图中矩形QBCD的面积&
晶体管集电极耗散功率为ICQUCEQ
即图中矩形AQDO的面积&
图9.1.1(a) 共射放大电路
图9.1.1(b) 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图解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
功放电路的要求
Pomax 大,三极管极限工作
= Pomax / PV 要高
失真要小
模拟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9.1.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一、主要技术指标
1. 最大输出功率Pom
功率放大电路提供给负载的信号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是交流功率;表达式为Po = IoUo&
最大输出功率是在电路参数确定的情况下;负载上可能 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9.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9.2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9.3 功率放大电路的安全运行 9.4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本章重点和考点:
1. 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2. 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7bf01bc66137ee06eff918fa.png)
时, 允许的最大功耗 Pcm 仅为1W,加了120mm×120 mm×4 mm的
散热片后, 其Pcm可达到10 W。 在实际功率放大电路中,为了 提高输出信号功率, 在功放管一般加有散热片。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9.1.4 提高效率的方法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9.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2.1 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OCL电路)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9.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9.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3 集成功率放大器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9.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实际的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要驱动一定的负载装置,如收音机中扬声器的音圈、 电动机控制绕组、计算机监视器或电视机的扫描偏转线圈等。所以,实际的多级放大 电路除了应有电压放大级外,还要求有一个能输出一定信号功率的输出级,这类主要 用于向负载提供功率的放大电路常称为功率放大电路。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2. 效率要高 放大电路输出给负载的功率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在输出 功率比较大时,效率问题尤为突出。如果功率放大电路的效 率不高,不仅造成能量的浪费,而且消耗在电路内部的电能 将转换为热量,使管子、元件等温度升高而损毁。为定量反
映放大电路效率的高低,定义放大电路的效率为 η,
Po 100% PE
9.1.1 分类
•按晶体管导通时间不同,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等
iC O O O iB iB iC iC iC iC iC
t
O O
iB O iB
t
O O
iB O iB
t
t t
(a) 甲类 (b) 乙类
图 9 – 1 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第八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八章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8b2168ccda38376baf1fae47.png)
+Vcc
T1
iL RL T2
uo
t
vo t 失真
-Vcc
输入信号 vi在过零前后,输出 信号出现的失真。
8.4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存在的问题
vi很小时,在正、负半周交替过 零处会出现非线性失真,这 个失真称为交越失真。
8.4.1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2
P o Vo I
Vom (VCC VCES ) 2 最大不失真功率为: Pomax 2R L 2R L 2 理想最大输出功率为: oM VCC (Vom VCC 略VCES ) P 2R L
2.三极管的管耗PT
1 π PT1 = 0 vCE iCd( t ) 2π
+Vcc T1
偏置电压/V 0.60
为解决交越失真,可给三极管稍稍加一点偏置,使之工作在甲乙类。
谐波失真度
THD /% 1.22 0.244
ICQ/mA
0.048 0.33
+
Vi -
RL
+ vo -
0.65
0.70
0.75
2.20
13.3
0.0068
0.0028
T2
-Vcc
VCE4=VBE4(R1+R2)/R2
当Vom = VCC 时,η
max=π
2
/4 =78.5%。
8.3.3 功率BJT的选择
1.最大管耗和最大输出功率的关系
1 VCCVom Vom PT 1 ( ) RL 4
2
问:Vom=? PT1最大, PT1max=?
用PT1对Vom求导得出: PT1max发生在Vom=2VCC/=0. 64VCC处 将Vom=0.64VCC代入PT1表达式得: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9ffb2a72f46527d3240ce01a.png)
i
+VCC
T ic1 1
u
o
ui > 0V ui 0V
T ic2
-
R
L
2
VCC
T1、T2两个管子交替工作,在负载上得到完整的正弦波。
当输入信号处于正半周时,且 幅度远大于三极管的开启电压,此 时NPN型三极管导电,有电流通过 负载RL,按图中方向由上到下,与 假设正方向相同。 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且幅度远 大于三极管的开启电压,此时PNP型三 极管导电,有电流通过负 载RL,按图中 方向由下到上,与假设正方向相反。于 是两个三极管一个正半周,一个负半周 轮流导电,在负载上将正半周和负半周 合成在一起,得到一个完整的不失真波 形。
二、复合管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复合管 (P123) 推动管
IB IC1
输出管
IC
IC2
IE1 =IB2
IE
I C I C 1 I C 2 1 I B 1 2 I B 2 1 I B 1 2 I E 1
1 I B 1 2 ( 1 1 ) I B 1 ( 1 2 1 2 ) I B 1 1 2 I B1
• 静态功率大,效率低
9.3 乙类功率放大器
一、电路组成
+Vcc
RB C1
+ Rs us c + b e RE T + C2 + uo R L _
+
-
ui _
+Vcc
RB + ui EB
c
b
e RE
T + uo R L _ +Vcc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9a1a30e7b8f67c1cfbd6b805.png)
单边失真的正弦波
不失真的正弦波
半 波
§6-3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教学目标: 1、了解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组成
2、理解并掌握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3、理解电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电路构成
T1 、T2 :输入、输出变压器 V1 、V2 :功放管
二、工作原理
1、无信号输入时: V1、V2截止,处于乙类状态。
3、 OCL功率放大电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学目标:
1、掌握OCL电路组成 2、理解并掌握OCL电路工作原理
3、OCL电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二)OCL电路
中点电压为UA=0 1、无信号输入时:
V1、V2处于乙类状态 2、有信号输入时:
(1)ui 正半周: 瞬时极性基极为正,发射极为负
V1导通—— 形成ic1(逆时针) —— RL左正右负
3、总结:iC1与iC2流经RL方向相反,RL可获得较
完整的正弦波。
三、改进电路 (一)电路构成
(二)工作原理
1、无信号输入时:V1、V2截止,处于乙类状态。 2、有信号输入时:
(1)ui 正半周:瞬时极性上正下负
1 —— Uc EC C 充电: V1导通 —— 形成ic1(逆时针)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2截止 RL上正下负
1 2
电路缺点:效率低 3、管耗PC : PC=PE-Po 最大耗散功率PCM: PCM=PE=ECICQ=2Pom
小
1、变压器的作用
2、计算变压比
结
3、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特点及缺点
作
业
1、甲类功放电路中RL=4Ω,RL’=100Ω,ηT=80%,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11802739be23482fb4da4cb9.png)
51- 11
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 8.3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3.2 分析计算
ic的变化范围:±Icm ,vCE的变化范围: ± (VCC-VCES)
若忽略管子的饱和压降VCES,则Vcem=IcmRL≈VCC
51- 12
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
8.3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例.如图,已知VCC=12V,RL=16Ω,vi为正弦波,(1) 在BJT的饱和
压降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Pom,
(2)每只管子允许的管耗PCM至少应为多少?(3)每个管子的耐压应
为多大?
解.(1) 因. Vom =. VCC
+VCC
T1
Po
1 Vo2m 2 RL
51- 19
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
8.3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3.2 分析计算
例.如图,设BJT的β=100,VBE=0.7V,VCES=0.5V,ICEO=0,电容 C对交流视为短路。输入信号vi为正弦波。(1) 计算电路可能达到 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2)此时Rb应调节到什么数值?(3)此 时电路的效率η=?试与工作在乙类的互补对称电路比较。
(3) 甲乙类: 输入正弦iC信号在一个周期内功放管导通半i个b 多
周期,静态工作点设置在放大区但靠近截止区,导
通角为π~2 π 。效率高,可以消除交越失真。
动画
51- 6
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 8.2 射极输出器—甲类功率放大电路实例
射极输出器 的特点: 1.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但永远小于1; 2.输入电阻高,适合做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 3.输出电阻低,带负载能力强,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da7ccb3b83c4bb4cf7ecd1df.png)
消除交越失真的互补输出级
静态: U B1B2 U D1 U D2 动态: ub1 ub2 ui
两管工作在甲乙类状态
几种电路的比较
OTL电路:单电源供电,低频特性差。 OCL电路:双电源供电,效率高,低频特性好。
§9.2 互补输出级的分析计算
一、输出功率 二、效率
求解输出功率和效率的方法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9.1 概述 §9.2 互补输出级的分析计算
§9.1 概述
一、功率放大电路研究的问题 二、对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 三、晶体管的工作方式 四、功率放大电路的种类
一、功率放大电路研究的问题
1. 性能指标:输出功率和效率。
若已知Uom,则可得Pom。
2 U om Pom RL
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损耗的平均功率之比为效率。
四、功率放大电路的种类
1. OTL 电路
输入电压的正半周: +VCC→T1→C→RL→地 C 充电。 输入电压的负半周: C 的 “+”→T2→地→RL→ C “ -” C 放电。
+
C 足够大,才能认为其对交流信号相当于短路。 OTL电路低频特性差。
2. OCL电路
静态时,UEQ= UBQ=0。 输入电压的正半周: +VCC→T1→RL→地
二、效率
(VCC U CES ) 2 Pom 2 RL
1 πVCC U CES PV sin t VCC d( t ) 0 π RL 2 VCC (VCC U CES ) π RL
电源 电流
Pom π VCC U CES PV 4 VCC
在已知RL的情况下,先求出Uom,则 然后求出电源的平均功率,
2 U om Pom V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9714361d6edb6f1aff001f30.png)
ic1 V1 V4 V2 RL iL ic1 uo
U BE4 U CE4 ≈ ( R1 + R2 ) R2
UCE4用以供给V1 、V2两管的偏置电 压。由于UBE4基本为一固定值(硅管 约为0.6~0.7V、锗管约为0.2~0.3V)
, 只要适当调节R1、R2的比值,就可改变V1、V2的基极偏 压UCE4值。这种电路称为UBE扩展电路。
U omm = U cem = U CC - U ces ≈ U CC
2 2 U omm (U CC - Uces )2 1 U CC Pom = = ≈ 2RL 2RL 2 RL
只有充分激励,才能输出最大不失真功率。
2.直流电源的供给功率PDC计算
每个电源中的电流为半个正弦波, 其平均值为:
iC1
ic2
RL
–UCC 注意:V1、V2每个晶体 管只在半个周期内工作
输入输入波形图 ui 死区电压 uo ´ uo uo V1 +UCC
ui
V2
iL RL
-UCC
uo
交越失真
(二)功率及效率的计算
1. 输出功率Po和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
P o = Uo I o = Uom Icm 2 1 U 2om 1 2 = Uom Icm = = I cmRL 2RL 2 2 2
由于上面的计算是在理想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实际选 择管子时,还需留有充分的余量。
例题1:已知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UCC=24V,RL=8Ω,试估算该放大电路最大输出功率Pom及此 时电源供给的功率PDCm和管耗PC1,并说明该功放电路对功放 管的要求。 +UCC 2 2 UCC 24 = = 36W 解: P om = 2RL 2 ×8
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
![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d46a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2.png)
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较大输出功率的电路。
它通常用于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高能物理实验和通信系统中等需要放大电信号功率的应用。
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对于电子学的学习和应用非常重要。
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功率放大电路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输入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接收输入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流或电压信号。
接下来,输出级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并驱动负载。
功率放大电路还包括反馈网络,用于稳定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
2.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放大器的基本特性:放大信号的幅度和功率。
输入信号首先经过输入级,其中采用了特定的电路,如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FET)或功率放大管。
输入级将输入信号转化为电流或电压信号,然后将其传递到输出级。
输出级的任务是通过放大电流或电压信号,使其具有更大的功率以驱动负载。
输出级通常采用功率放大器管来实现,如晶体管、功率MOSFET或功率集成电路。
输出级还可能包含变压器或耦合器,以适应电源和负载之间的阻抗匹配。
3.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类别功率放大电路可以根据其工作类别划分为不同类型,包括A类、B类、AB类、C类等。
这些类别是根据放大器输出管工作区域的不同部分来定义的。
- A类功率放大器是最常见的类型,其输出管在整个输入信号周期内均工作。
这意味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管处于线性工作状态,可以提供较好的信号放大。
- B类功率放大器使用了两个输出管,分别处理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和负半周。
这种设计可以提高功率效率,但在两个输出管之间需要进行切换,可能引入一定的失真。
- AB类功率放大器是A类和B类功率放大器的折衷型。
其输出管在整个输入信号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工作,以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失真。
- C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管仅在输入信号的一部分周期内工作。
这个周期通常位于输入信号的正弦波的一个较小的部分,以提供高效的功率放大。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61e5c27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1.png)
8.4.4 功率管旳保护
为确保功率管旳正常运营,要附加某些保护 电路,涉及安全区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等 等。例如,在VMOS旳栅极加限流、限压电阻和 反接二极管,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和二极管, 以限制过压或过流。又如,在功率管旳c、e间并 联稳压二极管,以吸收瞬时过压等等。
本章学习旳基本点和要掌握旳要点内容
0
t0
0
用于互补对称旳功放 t
Q
uCE uCE
(3) 甲乙类工作状态
半个周期<管子导通时间<一种周期,静电在交流负载 线中点下列横轴之上。
特点:
iC
iC
IC小 效率高
失真小 用途:
0
t0
0
OCL互补对称旳功放 t
Q
uCE uCE
8.2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电路构成
由一对NPN、PNP特征相同 旳互补三极管构成,采用正、 负双电源供电。这种电路也称 为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这里有两个问题还需加以阐明:一是散热与最 大功耗旳关系,二是有关二次击穿和安全工作区。
一、散热与最大功耗PCM旳关系 电源供给旳功率,一部分转换为负载旳有用
功率,另一部分则消耗在功率管旳集电结,变为 热能而使管芯旳结温上升。假如晶体管管芯旳温 度超出管芯材料旳最大允许结温TjM(锗管TjM约为 75℃~100℃,硅管TjM约为150℃~200℃),则晶体管 将永久损坏。我们把这个界线称为晶体管旳最大 允许功耗PCM。
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
在工程上要驱动负载,不但要求有较大旳电压输出,
同步还要求有较大旳电流输出,所以放大电路旳末级常是 功率放大电路。
信号源
传感器
非电量
电压放大
功率放大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cf54b44669eae009581bec5f.png)
2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Pomax
(3) 效率
(VCC − VCES ) 2 VCC = ≈ 2 RL 2 RL
2
Po Po Po = = η= PV Po + PT Po + 2 PT1
8
5.2.1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OCL电路 电路
消除交越失真的OCL电路 电路 消除交越失真的
14
当输出功率较大时往往采用复合管。 当输出功率较大时往往采用复合管。 达林顿管(Darlington):由NPN、PNP复 达林顿管 : 、 复 合而成。 合而成。 复合管极性=前面管极性 复合管极性 前面管极性
15
5.3 集成功率放大器
PVmax
效率η 效率η
2 VCC = ⋅ π RL
2
Po π Vom η= = ⋅ PV 4 VCC
ηmax =
π
4
≈ 78.5 %
10
5.2.1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3. 功率 功率BJT的选择(安全问题) 的选择( 的选择 安全问题)
要考虑3个极限参数: 要考虑 个极限参数:PCM、ICM、V(BR)CEO 个极限参数 最大管耗 最大管耗 < PCM 因为
集电极最大电流 <
5.2.1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乙类互补对称电路存在的问题
12
5.2.2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乙类互补对称电路存在的问题
实际测试波形
13
5.2.2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为解决交越失真,可给三极管稍稍加一点 偏置,使之工作在甲乙类。
功率放大电路结论
![功率放大电路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c5381e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9.png)
功率放大电路结论
功率放大电路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类型,用于增大输入信号的功率。
以下是一些关于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性结论:
1.放大信号的功率: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目的是增大输入信号
的功率,使其输出信号具有更大的幅度。
这种放大通常是通过在电路中使用放大器来实现的。
2.电路构成:功率放大电路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放大器级联组成。
放大器可能采用晶体管、场效应管、功率运算放大器(OPA)或其他放大器构建而成。
3.功率传递效率: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传递效率是一个重要指标。
高效率的功率放大电路可以最大程度地将输入信号转化为输出信号,而不损失太多能量。
4.失真:放大器在放大信号时可能引入失真。
这可能是非线性
失真、失真产生的杂散频率或者其他类型的失真。
设计功率放大电路时,需要注意最小化失真程度。
5.热稳定性:功率放大器可能因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而引起温
度变化。
因此,设计要考虑热稳定性以确保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持稳定性能。
6.负载匹配: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需要与负载匹配,以确保最大
功率传输。
负载不匹配可能导致信号反射和功率损失。
7.功率级联:在某些应用中,可以将多个功率放大电路级联以
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
8.应用领域:功率放大电路被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射频(RF)放大器、通信设备、电力电子设备和许多其他领域。
综上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和使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性能指标、失真、效率和稳定性,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5-功率放大电路解析
![5-功率放大电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0c9f9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c.png)
功率放大电路:要求获得一定的不失真的输出功率
通常在大信号下工作,一般采用图解法进行分析。
讨论的问题是: ⑴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 ⑵效率要高。 ⑶非线性失真要小。 ⑷要考虑功率管的散热问题
二、 功率放大电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
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甲类放大
vi
o
t
vi负半周时,T2导通,T1截止
vo
o
t
5.2.2 分析计算
(1)输出功率 Po(为有效值)
Po = Vo Io = Vom
2
Vom =
2 RL
Vom 2 2 RL
当管子饱和导通时,Vom= Vcc - VCES ≈ Vcc
最大输出功率 Pomax
) ES 2
(VCC 2RVLPCEoSma)x2
一。问题的提出
死区电压 T1
vi
vi
T2
+VCC
vo
iL RL
vo
-VCC 交越失真
二、克服交越失真的措施
5.3.1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5.3.2 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1. 利用二极管进行偏置的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T3组成前置放大级,
Re3
T1.T2组成互补输出级
vi
T3
静态时,在D缺1、点:D2电上位产难生调的压
Re
+Vcc
T1 +C
K
T2
VO RL
2 .带自举的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T1导通时, vD= VC3 + vK
随着K点电位的升高,
D点电位自动升高。
C3 +
VC3 DRc3R3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592b133d87c24028915fc3b3.png)
10 当输入信号Ui=12V(有效值)时,电路的输出功率、
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及效率。 20 输入信号增大至使管子在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输出 最大功率时,互补对称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电源 供给的功率及效率。
30 晶体管的极限参数。
解:10 在Ui=12V有效值时的幅值为: Uim= 2 Ui≈17V Po= PU=
④ 三极管管耗PV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与输出功率的差值,即为两
只三极管上的管耗,所以每只管子的管耗为
PV =
1 2
(PU – Po)
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最大输出状态时的管耗,并 不是最大管耗,每只三极管的最大管耗约为0.2Pom。
[例8] 在图7.36所示电路中,UCC1= UCC2= UCC=24V; RL=8Ω,试求:
电源电路。
图51 IX0640CE组成的场输电路
在场输出锯齿波正程期内,电源通过V8及V6对C充 电,C两端电压很快充到UCC,极性为上正下负。 在场 输出锯齿波逆程期间,电源电压UCC与电容C上的电压 串联供电,场输出级电源电压上升为2UCC,实现了泵 电源供电,即在场扫描正程期间采用低电压供电,而 在逆程期间采用高电压供电。 (2) 应用电路 IX0640CE的外形及引脚如图7.52所示。
功率和管耗的重要依据。
(3) 参数计算 ① 最大输出功率Pom 最大的输出功率为: Pom=
1 2
IomUom=
1 U 2
2 om
RL
=
1 2
U
2 CC
RL
当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非最大输出状态时,输出功能率 为: Po =
1 2
IomUom=
1 2
U
2 om
=
1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海洋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
设计人员:林广海(仿真与实验)其他组员:李瑞龙、林天贵
学号:201611911516
班级:电科1165
指导教师:徐国保
日期:2017 12.11-12.15
一.课题名称:
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基本要求
1、在放大通道的正弦信号输入电压幅度为(5~700)mV,等效负电
阻RL为8Ω下,放大通道应满足:
①额定输出功率POR≥2W;
②带宽BW≥(50~10000)Hz;
③在POR下的效率≥45%;
2、自行设计并制作满足本设计任务要求的稳压电源。
(二)一般要求:
1.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课程设计。
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征,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学会电子电路的分析、调试及安装技能。
5.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三、方案选择与论证
本次实验的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其中前置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电压放大任务;功率放大级则实现对信号的电压和电流放大任务;直流稳压电源部分则为整个功放电路提供能量.由于方波中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分量,波形变换电路提供方波,可通过对方波信号的测试来检验功放的转换速率、失真度、效率等指标,保护电路可以有效地保护负载不过载,对功率放大器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该系统是一个高增益、高保真、高效率、低噪声、宽频带、快响应的音响与脉冲传输、放大兼容的实用电路。
下面对每个单元电路分别进行论证。
1、弱信号前置放大电路
方案:弱信号前置放大电路可以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前置放大器,也可以采用专用前置放大器IC构成,从经济方面考虑本设计采用的是集成运算放大器方案,符合低噪声、高保真、高增益、快响应、宽带音响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有:LF347、LF353、LF357、LF356、0P-16、OP-37、M5212、LM5213、LLM1875、TDA1514、NE5532、NE5534等很多。
本系统设计选用NE5532,因为同众多的运放相比, NE5532具有高精度、低噪音、高阻抗、高速、宽频带等优良性能, 被称为“运放之
皇”。
这种运放的高速转换性能可大大改善电路的瞬态性能, 较宽的带宽能保证信号在低、中、高频段均能不失真输出, 使电路的整体指标大大提高。
在该实验中,为简化电路结构,我们采用NE5532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放大。
2、功率放大电路
方案一:功率放大输出级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的OCL电路,驱动级采用集成芯片,整个功放级采用大环电压负反馈。
如果电路选择得好,参数选择恰当,元件性能优良,设计和调试的好,则性能也很优良。
在分立元件组成功率放大电路中由三极管、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器件组成的核心电路,提供了自由调整的余地。
但分立元件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性能会低于一般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而且为了不致过载、过流、过热等损坏元件,需要加以复杂的保护电路。
方案二:采用OTL 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TDA2030音频放大器芯片,TDA2030音频放大器电路是最常用到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TDA2030是高保真集成功率放大器芯片,输出功率大于10W,频率响应为10~1400Hz,输出电流峰值最大可达3.5A,其内部电路包含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且有短路保护和过热保护,可确保电路工作安全可靠,采用正输出单电源供电。
最终方案:
根据题目设计要求,可供选择的功率放大器可由分立元件组成,也可由集成电路完成。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成熟,低频性能好,内部设计具有复合保护电路,可以增加其工作的可靠性,尤其集成厚膜器件参数稳定,无须调整,信噪比较小,而且电路布局合理,外围电路简单,保护功能齐全,还可外加散热片解决散热问题。
所以通过各方面的比较,本实验的功率放大部分决定采用方案二。
四.方案原理图
弱信号前端放大电路图:
电路详解:该电路的输入端是最左边的R1电阻,输出端是集成运放NE5532的①端口,反馈网络由R3和R1构成。
在该放大电路中,电压增益取决于R1与R2。
图中的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主要是用来检测
电路设计是否达到要求。
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经过Multisim仿真测试,电压增益Au=10,可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功率放大电路图:
XSC1
电路详解:如图所设计的电路,在一般实际的音响功放中,会有两个如上图所示的相同结构,它们构成镜像接法,即所谓的双声道结构,在本设计中,为方便模拟运行,只采用单声道模式。
电路由正负12V 直流电源供电,信号的输入端是最左边的(22uF电解电容),输出部分是最右边的(R5,8欧姆负载)电路整体可以理解为采用集成件的OCL电路)。
经测试相关的数据如下:
经Multisim仿真测试,带宽BW > (50-10000)Hz,电压幅度较低时效果良好,无失真现象,但电压幅度达到700mV时,信号稍微出现底部和顶部失真现象,未能达到理想效果;额定输出功率P=0.59A*4.73V=2.8W > 2W,符合要求。
自制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部分则为整个功放电路提供能量,根据以上设计的前置放大级电路和功率放大级电路的要求,需要稳压电源输出的两种直流电压即±12V。
因三端稳压器具有结构简单、外围元器件少、性能优良、调试方便等显著优点,本设计中采用三端稳压电路,电源经4700uF 电解并并上1uF电容依次滤掉各种频率干扰后输出, 输出电压直流
性能好, 实测其纹波电压很小。
主要元件列表:
弱信号前置放大电路:
1、NE5532
•小信号带宽:10MHZ
•输出驱动能力:600Ω,10V有效值
•输入噪声电压:5nV/√Hz(典型值)
•直流电压增益:50000
•交流电压增益:2200-10KHZ
•功率带宽: 140KHZ
•转换速率: 9V/μs
•大的电源电压范围:±3V-±20V
•单位增益补偿
功率放大电路:
1、TDA2030
•外接元件非常少。
•.输出功率大,Po=18W(RL=4Ω)。
•.采用超小型封装(TO-220),可提高组装密度。
•开机冲击极小。
•内含各种保护电路,因此工作安全可靠。
主要保护电路有:短路、过热、地线偶然开路、电源极性反接(Vsmax=12V)、负载泄放电压反冲等。
2、1N4001
自制稳压电源:TRANSFORMER_CT_RATED、1B4B42、LM7818、LM7812 五.电路调试
整个系统在调试时,分部分调试,首先是前置放大电路的调试,然后是功率放大器的调试,出现的问题解决后再进行稳压电路的调试。
经过日日夜夜的调试论证,由于各种的原因,我们所设计的这个方案
还是有诸多的问题,在一些细节方面没能达到要求,遇到的问题有:
1、输入信号波形失真;
2、输入频率和输入电压过高出现仿真错误;
3、有些元件在Multisim没能找到;
4、地线的不当处理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
六.收获体会
在没有经过期末洗礼的现在让我去设计调试一个功能比较完整的电路图真是太折磨人了。
在我们的小组中,我是负责调试哪一块的,模电基础不好的我刚开始还真是没一点的头绪,自能按着同伴给出的电路图在Multisim把各个组件拼接在一起,然后运行进行模拟,然而发现行不通,还是得参考各种资料,把电路图中各个元件的作用琢磨个遍,然后边模拟,边和组员讨论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
整套过程下来,起码对模电的基础知识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而却掌握了Multisim的基本操作。
这些还使我发现了模电配合Multisim这类的仿真软件太有趣,估计把模电和电路这两门课学好,能模拟出一些有趣的实验,甚至是可以制作出成品来,总之好好学习吧!
七.参考文献
[1]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 王骥.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
[3] 丘关源.电路
[4] 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5] 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