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0.1区域农业发展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地区为例

0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
、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关乎人类健康
02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农产品安全,进而对人类健康产
生威胁。
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责任
03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
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区域农业中应用
02
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分析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
我国东部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 西岸,地处中纬度地带,具有显著的 季风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
东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 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特点对农 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农业影响
地形地貌
分析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多做真题
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把握命题
规律和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03
。
勤于思考总结
04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形
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 业发展以我国东地区为例
汇报人:XX
20XX-01-30
CONTENTS
• 区域农业发展概述 • 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分析 • 我国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剖
析 • 传统优势产业与现代农业发展
策略 •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
径探讨
01
区域农业发展概述
区域农业概念及特点
我国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之区域农业发展(doc 65页)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及后果:人口激增,高强度的 农林 开发,
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 生态环境 退化。
2.发展原则:从改善农业 生态环境 入手,坚持开发、利 用与 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 生态 效益的 统一。
3.发展方向: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 绿色食品 基地和高水 平的农业 专业化 区域。
4.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
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壤肥沃多冻土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C.日照时间短,热量少
D.以水稻种植为主
解析:北德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贫瘠;夏季温和,冬 季阴冷,日照时间短,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答案:C
1.地形、土壤条件
地面 结构
而且将来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 位置。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 施,东北地区靠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 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 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5)图中②③⑤所在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 么?该如何解决?
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
产
C.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
系
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解析:此耦合发展模式可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 相互协作,发展专业化生产;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 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各自 优势的充分发挥。 答案:A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 处是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第一轮区域农业发展复习 ppt课件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知识点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闽侯2第01三3中年学高地三理地组理总复习 必修3
知识点四: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高强度的农林开发
造成 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导致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 自然灾害频发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
闽侯2第01三3中年学高地三理地组理总复习 必修3
山地、丘陵区— 1. 宜林面积广
—林业生产
2、森林资源丰富
采育失调 营林
措施
闽侯2第01三3中年学高地三理地组理总复习 必修3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典型例题2: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 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如图 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M 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 型是( B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考纲要求】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 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考纲解读】
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闽侯2第01三3中年学高地三理地组理总复习 必修3
知识点一: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A )
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
C高粱和谷子 D油菜和花生
2.A 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B )
A玉米和小麦
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小麦
D高粱和小麦
3.B区域与A区域相比( D )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
闽侯2第01三3中年学高地三理地组理总复习 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农业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意义 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特点 成因或表现
意义
商品化
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 品粮基地
维护国家粮 食安全
规模化
人少地多,农场经营规模上 万公顷
利于推广先 进技术,
第十六页,共45页。
提高生产效
•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tèdiǎn)
及成因分析
第十七页,共45页。
第十八页,共45页。
•
农业区开发问题(wèntí)(如东北农业
• 【答案】 (1)温带大陆性 降水少(干旱) 畜牲业 温带季风 夏季气温(qìwēn)高, 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长 松嫩 (2)先降后 升 82.6% 0.28%
第二十六页,共45页。
• 根据(gēnjù)东北地区地理条件的内部差异 以及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东北商品粮基地 已基本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如下:
(tiáojiàn)
黑龙江
辽宁
• 1.东内北蒙地古区自治范区围:包括
、吉林
、 三省和
东部。
第三页,共45页。
• 2.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 (1)气候条件:温带(wēndài)季风 气水候热,
条
件配合较好。
• (2)地形、土壤(tǔrǎng)条件
• ①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等地形,利于 多农种业经营进(d行uō zhǒnɡ jīnɡ yín。ɡ)
• 2.生产的突出特点:(1)大规机模械化
生
产专;业(2化)地区
生产。
第五页,共45页。
• 东北地区三大农业区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各 地气候、地貌(dìmào)、植被和土壤等自然条 件的差异。
第六页,共45页。
第七页,共4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单元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

2.发展方向与重点
区 域 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强 平 原 区 发展重点 ①提高 ②加快发展 延长产业链条;③建
商品粮 、 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化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豆 等大宗农 ____
保国家
农产品加工业 , 产品生产,确 ________________ 粮食需求 ____________ 绿色食品 基地 设_________
区 域
发展方向 以 森林资源保育 ____________ 为核心,半山区 实现“立体开 发”,山区发展 特色农业 __________ 特色产品 和 __________配 套加工业
发展重点
山 区
以特色经济作物 为主,实现由 原料型生产 _____________ 向 原料及产品加工 _____________ 并举 ________的转变
条 件
具体影响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 影响土地利用状况 和生产能力、农业 产量和水利工程投 入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 及水土保持状况, 从而决定利用类型 和耕地面积大小
典
例
气 候
华北平原、黄土高 原降水少且变化大, 中低产田多,产量 不稳定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 业,丘陵适合发展 林牧业,山地适合 发展林业
地 形
玉米 、大豆、 小麦 有______ ______ 、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 ________,E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及部分林区草地。
小兴安岭
长白山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
大兴安岭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
最大的 1 .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 _______ 、 三江平原 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 _________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课件

人口
地广人稀,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提 供了条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业发 展—— 以我国 东北地 区为例
超链接
[课件演示更形象 见配套光盘]
[例1] (2012·海南高考)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 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 完成(1)~(3)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业发 展—— 以我国 东北地 区为例
[答案] (1)A (2)D (3)A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业发 展—— 以我国 东北地 区为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业发 展—— 以我国 东北地 区为例
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
成因和危害
农业耕作比较粗放,耕地破坏 土地生产力低,低产田占多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业发 展—— 以我国 东北地 区为例
2.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商品农业的发展历史较晚,但发展中出现的问 题较多,并日益突出,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 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 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业发 展—— 以我国 东北地 区为例
了条件
区位
表现
水源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土壤
①黑土、黑钙土广布,肥力较高,利于发展农业 生产;②有大面积的沼泽土需要改良与合理开发
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
工业 化肥等生产资料;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
产业化的发展
交通 交通发达,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市场
广阔的国内市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扩大农 产品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业发展

①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
大力发展 生态 农业 ②推动 退耕 、 退牧 和 围栏限牧 工程的
西部草原区 和 舍饲 畜牧业
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③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
山区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 以 特色经济作物 为主,实现由 原料 型生
产品配套加工业
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碱地。为缓解盐碱地危害,当地建立“稻-苇-鱼”治理模式(如下图所示),水稻收
割后进行高茬翻耕和秸秆覆盖还田。据此完成4~6题。
4.松嫩平原盐碱化对当地农业的危害表现在
√A.土壤肥力下降
C.平原面积减小
B.地表径流减少 D.多沙尘暴天气
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苏打盐
碱地。为缓解盐碱地危害,当地建立“稻-苇-鱼”治理模式(如下图所示),水稻收
割后进行高茬翻耕和秸秆覆盖还田。据此完成4~6题。
5.图中不同土地类型合理的利用方式是
①湖泡区种植芦苇 ②草甸土地栽种水稻
③沼泽区种植芦苇 ④沼泽区栽种水稻A.①②√B.来自③C.①④D.②④
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苏打盐 碱地。为缓解盐碱地危害,当地建立“稻-苇-鱼”治理模式(如下图所示),水稻收 割后进行高茬翻耕和秸秆覆盖还田。据此完成4~6题。 6.高茬翻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可能会 A.加快土壤热量散失 B.加快地表盐分集聚 C.加快河床淤积速度
区域农业发展
一、地理条件
1.范围:A 黑龙江 、B吉林、C 辽宁 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 商品粮基地 、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 (1)气候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第15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备课课件PPT

◆ 高考总复习·地理 ◆
学以致用
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 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 高考总复习·地理 ◆
(1)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1956-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6-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 关
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
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 ___产__品__加_______并举的转 变工
◆ 高考总复习·地理 ◆
要点突破
要点一
►原生态图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 高考总复习·地理 ◆
►信息提取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供应举足轻重,其发展农业具有优越 的区位条件,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1.自然条件。
人口
地,影响商品率
率高
◆ 高考总复习·地理 ◆
技术
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 质和竞争力
政策
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 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市场 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 信息 类型和规模
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高
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补 贴增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 极性 欧洲奶酪市场大,奶酪产 业规模大
♨特别提醒 (1)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广、农业机械化 程度高、粮食的商品率高。 (2)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纬度较高,热 量不足。
条件 气候
具体影响
典例
光照的强弱,昼夜 温差的大小直接影 响农产品品质
新疆瓜果糖分含量 高,品质好
◆ 高考总复习·地理 ◆
气候
地形 水源
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 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 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 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 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 程投入
最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3第4章 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课件ppt

形成条件 区域 特色农业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三 角洲
出口创汇农业
邻近港、澳、台地区,市 水热充足,地形、 场广阔;港口、铁路、航 土壤等自然条件 空等交通便利;农业生产 优越 技术水平高
续表
南疆
棉花生产 基地
光照充足,土地资 源广阔,山麓地带 有高山冰雪融水灌 溉 地处热带,热量和 降水丰富,能满足 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林业生产 山地、丘陵地区
自然 条件
①地广人稀、耕地面 积广;②地形平坦; ①宜牧面积广;②降 ①宜林面积大; 水较多,草类茂盛; ③土壤肥沃;④雨热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牲畜优质 同期
主要 问题 解决措施
热量不足 改良品种 和技术
过度放牧 退耕还 林、还草
采育失调、皆伐为主
营林
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 一个区域的农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的主导性因素,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特别提醒
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本章所讲的东
北地区是指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其范围除了包括习惯上东北地区 的范围之外,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东部
季风区中的自然地区之一,其范围较前两者都小,西界相当于400毫米年降水量
等值线,南界约为3 200 ℃积温等值线。
四、 1.
发展问题及影响 (1)问题: _________、高强度_____开发。
人口激增 (2)后果:农业 _________退化。
生态环境
农林
发展方向及重点 2.
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面向国内,强化______ 豆等大宗农产品生 平原区 ___ 产,确保国家_________ 粮食需求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与区域发展+课件

(3)分析玉米与大豆轮作对土壤的作用。
单一种植玉米消耗地力,土壤肥力下降,与大豆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根部的根瘤菌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1年,印度人口13.9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该国城镇化水平34.5%,低于 亚洲主要发展
【规范表达】
① 农户通过土地租赁、投资及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
② 农户能从基地和企业获得资金、技术和培训等支持;
③ 种植或初加工的产品由企业收购,产品销售有保障。
(2023·广东卷)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 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 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 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 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 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右图),提 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
(2023·广东卷)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 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 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 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
中国家,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该国粮食生产基本自给,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粮食 出口常受政策限制。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学共36张PPT含教学设计及作业 (共3份打包)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复习课【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就是要列举影响农业区位的各种因素,包括主导因素、制约因素、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等,并分析各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则要求在分析某个具体农业地域类型时,不仅能指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外观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内在条件,还能对促使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了解地理环境的内涵,分析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教材分析】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相互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本章教材探讨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材使用了大量的事例,引用大量地图和资料内容,联系实际,结合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活动,以事例分析来引证理论内容,然后再通过理论来指导生产、发展,使理论和实践得到统一。
部分,先讲农业区位的概念,再从静态上讲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最后从动态上谈这些因素的变化。
在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时,教材使用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案例来进行具体说明。
显然,教材的目的是试图教会学生用全面、变化的眼光认识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地域的形成”,结合大量活动设计以及典型案例,介绍了农业区位的概念及区位因素,进一步分析农业地域的形成,针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特别关注农业地域的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学习“农业地域的形成”的基础,“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具体运用及拓展升华。
【学情分析】学生在新授课时已学习了相关内容,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基本的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不但要求学生“温故”,还要求学生“知新”,要通过对分析某个案例,推理出地理分析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润季风气 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物
候
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
冷害的影响
ppt精选
8
地理条件
特征
影响
地形 条件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东北林区 平原、山地、
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居我 高原相对完
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平 整
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壤 条件
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土层深厚, 黑土、黑钙土
ppt精选
23
9.黑土退化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 10.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便于集中布局农业部门,充分有效 地利用资源和发挥地区优势,挖掘生产潜力。(√)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ppt精选
1
微专题30
区域经济发展
ppt精选
2
考纲展示 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 展的方法与途径。 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ppt精选
3
考纲解读
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域农业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3.分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4.掌握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1
农业生 分布
产区域
主要产品及分布区
玉米:松辽平原最为集中,由南向北种植
比例逐渐减少。
松嫩平 小麦和大豆:北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最
耕作农 原、三江 为集中,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业区
平原和辽 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
河平原 东部北山区的河谷盆地,由于育种与种植
技术的进步,现已扩展到北纬 50°以北的黑 龙江沿岸
ppt精选
4
考 点 一 区域农业发展
ppt精选
5
讲基础·整合知识01 抓重点·掌握规律02 做考题·打造能力03
ppt精选
6
知识速读
讲基础·整合知识 01
ppt精选
7
1.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1)优势区位
地理条件
特征
影响
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
气候 条件
温带湿润、半 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
开发晚,人口 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
密度小 并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ppt精选
10
(2)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 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 域:
ppt精选
ppt精选
12
农业生 产区域
分布
主要产品及分布区
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
林业和 特产区
红松、蒙古栎、白桦等。大、小 大、小兴
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长白 安岭和
山区是我国鹿茸、人参等珍贵药 长白山
材主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 区
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柞蚕
茧产区;辽南是苹果产区
、
ppt精选
13
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 广泛分布,土
业生产,使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较高, 层深厚,有机
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 质含量高
地的条件之一
ppt精选
9
地理条件
特征
影响
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提供机
工业基地 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工业对原
社会 经济 条件
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商 交通发达,对 品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利于发展外 外联系方便 向型农业
ppt精选
18
①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 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②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 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③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
ppt精选
19
④目的:合理布局种植业和畜牧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⑤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 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①背景:农业发展过程中,曾因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引发一系列严重恶果。如 20 世纪 30 年代的“黑风暴”。
ppt精选
20
②目的: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
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③
对
策
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
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
政策法规: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耕作技术:如保护性耕作
ppt精选
21
一、知识判断 1.东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林业和牧业基地。 (×) 2.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都为一年一熟。(×) 3.土壤肥沃、单产高是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形成的主要 原因。(×)
农业生 产区域
分布
主要产品及分布区
西部高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林区草
原、松嫩 地,是放牧畜牧区,农牧结合条
畜牧 平原西 件好,是重要的羊、牛、马畜牧
业区 部及部 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分林区 三河牛和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
草地
东北红牛
、
ppt精选
14
(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率 60%以上,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 基地,其生产特点是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 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 地区之一。
ppt精选
22
4.东北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5.农业生产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 压力增大有关。(√) 6.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 7.东北地区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要紧紧围绕生态建设 与增加农牧民收入。(√) 8.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是增强东北商品粮基地地位的关键。 (×)
ppt精选
15
(4)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ppt精选
16
2.美国农业发展
(1)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气候 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地形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
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水源 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ppt精选
17
(2)美国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①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 起决定性作用。 ②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 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③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3)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