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章周周清作业

八上第二章周周清作业
八上第二章周周清作业

八年级物理周周清作业

范围:第二章物态变化检测时间: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2、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C.游泳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变低

3、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

4、广安地处川东丘陵地带,山青水秀,风光秀丽,是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下

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

A.华蓥山上的雪──凝华B.广安龙安柚树叶上的霜──凝固

C.武胜秀观湖畔的雾──液化D.岳池黄龙“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

5、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

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

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6、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

袋鼓起,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

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

7、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沥青B.冰C.玻璃D.石蜡

8、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

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9、如上又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

B.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C.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盘子里放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

10、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1、在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12、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晶体在CD段是气态

B.该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

C.该晶体的熔点是48℃

D.6min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

13、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

B.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C.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

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花是凝固现象

14、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15、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16、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17、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18、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

19、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

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图2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

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20、海波的熔点为48℃,在48℃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固态海波吸热,状态改变,温度不变

B、固态海波吸热,状态不变,温度不变

C、固态海波放热,温度改变,状态不变

D、液态海波放热,温度不变,状态改变

二、填空题(26分)

1、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

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

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2、今年,昆明市遭遇了特大干旱,为减小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农户更加积极地采取地膜

覆盖种植技术。在地里覆盖塑料薄膜,一方面通过空气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和

土壤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达到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另一方面使蒸发到塑料薄膜上

的水返回到土壤中。

3、图中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_________热;过

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同时伴随着放热。

4、“走进黔东南,品味原生态”,外地游客对黔东南的自然生态和醇香米酒印象非常深刻。

黔东南很多农民自己烤酒,是把发酵好的酒坯放入灶上的锅中,再用一个上下开口的桶

状物体把锅子罩住,桶状物之上再放上一口锅子(俗称天锅),天锅中装有冷水,如图所示。把酒烤出来的过程是让锅里的酒首先,使其变成酒蒸气,上面的天锅中要装冷水,是为了让酒蒸气,若天锅中的水水温升高了,要换上冷水,以保

证这一物态变化的进行。

5、夏季是雷电多发季节,强雷电的内部温度可高达3×104℃。因树木中含有水分,当雷电

劈中树木时,强电流通过树身会产生大量的热,使树木中的水分发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形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这些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对树木做功,会

将树木劈开,甚至达到树木的_______使树木着火。请同学们雷雨天不要在书树下避雨。

6、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____,但温度

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7、在室内放一敞口的酒精容器,容器内酒精的温度与室温相比要一些,这是因

为。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的,(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8、在电冰箱的冷凝器内,从压缩机送来的氟利昂的蒸气变成了液态,这是用______________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并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汽化,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9、某一物质由有固定体积的状态变化到没有固定体积的状态,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或__ ___;此过程__ ___(吸/放)热。

10、如图在○填出物质的状态。

(固、液、气)

三、实验题(34分)

1、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

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此时温度如右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

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__℃,

该物质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

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__。

2、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观察到,水在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小红同学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__ (选填“低”或“高”)。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C,说明此时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图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分析该图像,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却部分补充完整。(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是℃。

过程该物质在BC段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

方法物质吸收的热量无法直接测得,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说明,这里运用的是法。

4、在研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等器材研究冰的熔化和水沸腾时温

度变化的规律。

(1)小明选用碎冰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实验装置及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冰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又

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________.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的沸腾。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时发现:在烧杯上加盖纸板,其优点是减少加热时间,其缺点是增大了烧杯中的气压。使水的沸点

较常压时要高,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某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

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5、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

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水是沸点是____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

甲乙丙

(2)请你找出丙图中哪段图象是错误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如乙图所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3)若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小明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 .

7、下面是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步骤,请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写出来。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 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c. 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d. 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

e. 取出温度计。

8、图2为某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这是它

的凝固图象,从图中看出该物质的熔点为,

放热的时间是______分钟。

9、如图所示是在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出现的顺序排列起

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

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

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

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

混合液的沸点/℃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 B.40% C.60% 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 观察生物结构测试题[1]

七年级生物学科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质量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姓名:成绩等级: 一、选择题 1.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 A.目镜 B.物镜 C.载物台 D.镜筒 2.水稻和牛个体差异很大,但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3.下列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人体②组织③细胞④系统⑤器官 A. ③→②→⑤→④→① B.①→②→③→④→⑤ C. ③→⑤→②→④→① D.①→②→⑤→④→③ 4.如果你的眼皮是双眼皮,决定这一形态的物质位于细胞的()中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5.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而成。以下属于器官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血液 C.肝脏 D.果皮 6.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乙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 D.反光镜 7.若显微镜镜筒上目镜倍数为5倍,要使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0倍,转换器上正对通光孔的镜头应为下列哪一种() A.8倍目镜 B.15倍目镜 C.10倍物镜 D.40倍物镜8.若所要观察的物像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哪个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A.左上方 B. 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9.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转动下列哪个结构,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 A.转换器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10.要判断某一球形的多细胞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下列哪种办法是可行的() A.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细胞是否有细胞壁 B.给它提供适宜的环境,看它是否发生细胞分裂 C.刺激它,看它是否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仔细观察它是否与外界有气体的交换 1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的结构,可以对其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观察生物 知识点.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1.放大镜的构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功能:具有放大观察物体的功能。观察到的是被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对农林作物有害。蜗牛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组成,蜗牛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①. 有②. 能 ③. 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 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⑤. 能生殖和发育⑥.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 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自己制造营养。 第二节细胞 1、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细胞的大小一 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2、细胞学说基本内容是: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4

细胞结构:(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 (4)液泡(5)叶绿体(6)细胞壁 5、显微镜的构造:(1)(2)(3)(4) (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 (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倾斜关节 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周周清试卷十a

密 封 线 姓名: 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周周清试卷(第 十 次)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里,每小题4分 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1.化简()()()a b c b c a c a b ---+-的结果是( ) A .222ab bc ac ++ B .22ab bc - C .2ab D .2b c - 2.化简2(21)(2)x x x x ---的结果是( ) A .3x x -- B .3x x - C .21x -- D .31x - 3.计算(2a -3b )(2a +3b )的正确结果是( ) A .4a 2+9b 2 B .4a 2-9b 2 C .4a 2+12ab +9b 2 D .4a 2-12ab +9b 2 4. 方程(x +4)(x -5)=x 2-20的解是( ) A .x =0 B .x =-4 C .x =5 D .x =40 5. 设x+y=6 x-y=5 则x 2-y 2=( ) A. 11 B. 15 C. 30 D. 60 6.若(x +a )(x +b )=x 2+kx +ab ,则k 的值为( ) A .a +b B .-a -b C .a -b D .b -a 7.计算(-a+2b )2结果是( ) A.-a 2+4ab+b 2 B. a 2-4ab+4b 2 C.-a 2-4ab+b 2 D. a 2-2ab+2b 2 8.1-(x -y)2化简后结果是 ( ) A.1-x 2+y 2; B.1-x 2-y 2; C.1-x 2-2xy +y 2; D.1-x 2+2xy -y 2 二、填空(每空4分,共36分) 9.2a(3a 2-5b)= . 10.(3x -1)(4x +5)=__________. 11.计算(2+x )(2-x)= 12、(1)(x+4)2 =x 2+ +16 (2) a 2-4ab+ =(a-2b)2 13、 若(x +a)(x +2)=x 2-5x +b ,则a =__________,b =__________. 14、计算:(2+3x )(2-3x )=__________;(a -b )2=__________.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非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A.生物的特征:○1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2能生长、发育和生殖;○3需要营养; ○4能呼吸;○5具有严整的结构;○6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7能进行新陈代谢;○8具有遗传和变异;○9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B.非生物的特征:与上述相反。 C.注意:○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否具有生命(或能否进行新陈代谢-----生物基本特征) ○2有些生物在死亡后就不再是生物,如生鸡蛋是生物,而熟鸡蛋是非生物 (4)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生物与非生物共同构成了自然界,非生物是生物生存的条件,没有非生物就没有生物,生物最终转化为非生物。 2.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 (1)蜗牛的生活习性: 蜗牛是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昼夜伏处(夜间活动),要夏眠和冬眠,所以在春秋两季易找到;吃作物茎叶,属于农业害虫。 (2)蜗牛的结构: A.放大镜的使用:要想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可以将放大镜适当靠近被 观察的物体,然后移动放大镜或物体;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 可以同时移动自己的头部和放大镜。 B.蜗牛的结构:包括壳、触角、眼、口和足。 ○1壳:螺旋状,具有保护作用; ○2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 ○3眼:在较长一对触角的顶部,能感受光线的强弱; ○4口:内有齿舌; ○5足: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腹,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片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的感觉:视觉、触觉(触角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嗅觉和味觉。但蜗牛和蚯蚓都没有听觉。补充: 3.动物与植物 (1)动物和植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 ①动物:由于细胞中无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 ②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植物是整个生物界的基础,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动物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观察生物的方法:先观察外表、再观察内部、然后观察一些变化。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 动物会运动,植物不会运动 B 植物自身能制造养料,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 C 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 D 植物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2.下列各项中,属于器官的是…………………………………………………………()A 心脏 B 血液 C 神经元 D 软骨 3.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特征…………………………………………………………( ) A 新陈代谢 B 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C 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能量 D 能运动 4.洞穴中的鱼类,终年不见阳光,则它哪种器官有可能退化…………………………()A 触觉器官 B 嗅觉器官 C 视觉器官 D 鳍 5.植物的叶一般都是绿色的,但有些植物的叶不是这样,如红枫的也呈红色、橙黄色或黄绿色,但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A 不能动 B 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 C 没有呼吸作用 D 能生长 6.下列特征不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是…………………………………………………()A 胎生、哺乳 B 体表被毛 C 体温恒定 D 牙齿分化 7.具有外骨骼的动物是…………………………………………………………………()A 蜗牛和田螺 B 龟和扬子鳄 C 河蟹和对虾 D 甲鱼和蛇 8.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 水生还是陆生 B 有无脊椎骨 C 有无翅膀 D 体型的大小 9.草履虫、蚯蚓、海星、水母分别属于………………………………………………() A 原生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B 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 原生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 D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10.利用冰箱保存食物的方法属于……………………………………………………()A 真空保存法 B 干藏法 C 加热法 D 冷藏法 11.下列动物中属于体温恒定、卵生、体内受精的是………………………………()A 青蛙 B 蛇 C 兔 D 家鸽 12.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 A 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少 B 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多 C 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少 D 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多 13.下列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的是………………………………………………………()A 酵母菌 B 细菌 C 霉菌 D 香菇 14.某同学把玉米、柳树、杉树分为一类,把水绵、地钱、蕨类分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A 有根或无根 B 有种子和或无种子

周周清试卷..

《山市》第一部分: 1、《山市》选自。作者蒲松龄,别号,是代著名的文学家。 2、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碧瓦飞甍()⑵高垣睥睨()() 3、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而楼上人往来屑屑⑵历历在目 ⑶尘气莽莽然⑷或凭或立 4、本文以为序,描绘了幻境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根据提示填空。初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消失阶段。 5、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山市的特点。 6、本文的中心句是 7、读了本文,你认为奂山的山市蜃景有哪四种主要特点?各引一句原文证明你的观点。 8、海市蜃楼是世间奇景,人们很少能看到,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看到。阅读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用一句话来概括。 《山市》第二部分: 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飘渺()⑵逾时()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连亘六七里⑵倏忽如拳如豆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 ⑵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4、“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思为,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 5、阅读下面两副对联,说说它们写的是哪一部作品和哪一个作家。 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⑵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安得装妖孽?后代剥它画皮。 作品:作家: 6、用你知道的物理知识简单解释一下“海市蜃楼”或“山市奇景”出现的原 因。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1、《聊斋志异》柳泉居士清2、⑴méng ⑵pì nì 3、⑴忙碌的样子⑵清晰⑶广大⑷有的4、时间孤塔宫殿城郭危楼如拳如豆5、奇异奇妙神秘变化多端罕见变幻莫测6、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7、①规模宏大: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②变化迅速: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③形象逼真: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见山上人烟市肆,与市无别。④色彩鲜艳:碧瓦飞甍。8、大自然充满神奇,我喜欢大自然。 第二部分:1、⑴piǎo miǎo⑵yǘ2、⑴连绵不断⑵突然3、略4、没有子虚乌有 5、作品:《聊斋志异》作家:蒲松龄 6、在大气中,空气会出现各层密度不同的现象,冷空气密度比热空气密度大,在温度不同的两层空气交界处,光线也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像镜子一样显示出远方的景物的影像。 1给下列字注音 青冥.(míng)飞甍.(méng)高垣.(yuán)禅.院(chán ) 逾.时(yú)连亘.(gèn)倏.忽(shū)窗扉.(fēi)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②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④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⑤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测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第二章《观察生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 动物会运动,植物不会运动 B 植物自身能制造养料,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 C 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 D 植物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2.下列各项中,属于器官的是…………………………………………………………()A 心脏 B 血液 C 神经元 D 软骨 3.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特征…………………………………………………………( ) A 新陈代谢 B 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C 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能量 D 能运动 4.洞穴中的鱼类,终年不见阳光,则它哪种器官有可能退化…………………………()A 触觉器官 B 嗅觉器官 C 视觉器官 D 鳍 5.植物的叶一般都是绿色的,但有些植物的叶不是这样,如红枫的也呈红色、橙黄色或黄绿色,但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A 不能动 B 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 C 没有呼吸作用 D 能生长 6.下列特征不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是…………………………………………………()A 胎生、哺乳 B 体表被毛 C 体温恒定 D 牙齿分化 7.具有外骨骼的动物是…………………………………………………………………()A 蜗牛和田螺 B 龟和扬子鳄 C 河蟹和对虾 D 甲鱼和蛇 8.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 水生还是陆生 B 有无脊椎骨 C 有无翅膀 D 体型的大小 9.草履虫、蚯蚓、海星、水母分别属于………………………………………………() A 原生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B 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 原生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 D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10.利用冰箱保存食物的方法属于……………………………………………………()A 真空保存法 B 干藏法 C 加热法 D 冷藏法 11.下列动物中属于体温恒定、卵生、体内受精的是………………………………() A 青蛙 B 蛇 C 兔 D 家鸽 12.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 A 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少 B 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多 C 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少 D 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多 13.下列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的是………………………………………………………()A 酵母菌 B 细菌 C 霉菌 D 香菇 14.某同学把玉米、柳树、杉树分为一类,把水绵、地钱、蕨类分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

八年级地理下册周周清试卷

精品试卷,请参考使用,祝老师、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地理下册周周清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半球陆地面积比西半球少 B.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北半球少 C.无论南北半球都是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 B.海南岛 C.格陵兰岛 D.加里曼丹岛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4.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5.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包围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阿拉伯半岛位于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7.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处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C.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处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8.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本初子午线 B.回归线 C.赤道 D.极圈 9.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 所有经线都相等,所有纬线也相等 C. 赤道是经线,本初子午线是纬线D.纬线是半圆,经线是圆 1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经线和180°经线 B. 20°E, 160°W C. 20°W , 160°E D. 赤道 11.“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 A. 地球表面任何地区 B.回归线地区 C.两极地区 D. 赤道地区 12.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13.下列四个地点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A.上海(约31°N) B.北京(约40°N) C.海口(约20°N) D.厦门(约24°N) 14.经度10°和纬度10°交界的地点有几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能准确地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是 A.人造卫星照片 B.本初子午线 C.纬线 D.经纬网 16.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选择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政区图 C.中国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地图 17.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 8844米 B. 9244米 C. 12844米 D. 8444米 18.在二百五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A.500千米 B.200千米 C.125千米 D.20千米 19.以下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A.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B.站在海边看到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C. 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D. 昼夜长短的变化 20.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经纬网地图 D. 等高线地形图 二、综合题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 转基因生物------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7.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8.如图是“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超级鼠”示意图,分析图片后回答下列各 问. ①请把上述图片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A→D→B→C ②在上图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③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④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小鼠变成了大鼠,这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⑤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分析:此题通过转基因超级鼠的出生,证明了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结合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过程及其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故答案为:①A→D→B→C ②鼠的个体大小 ③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⑤控制性状的基因 点评: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九年级科学周周清试题

九年级科学周周清试卷---第二章生物和环境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长江里所有的扬子鳄 B.一个湖泊里的全部草鱼 C.一个县里的全部人口 D.一个果园里的全部果树 2.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少,年老的个体多,则种群密度会() A.越来越大 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 3.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并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至40年,美国需40至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依据是() A.人口种群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4.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群落的是()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蝗虫 B 一块稻田 C 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 D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 5. 下列生物和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物都有适应任何生活环境的能力 B 每个生物个体也是其他生物的环境因素 C 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 生物的生活环境就是指阳光、大气、水、土壤 6.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动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D 细菌和真菌 7.下列植物区域中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 高山植物 B 热带常绿阔叶林 C 热带雨林 D 温带草原 8.在“植物→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 ) A.鹰 B.黄雀 C.螳螂 D.蝉9.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有鱼类、浮游动物、绿色水生植物、真菌类等生物,试问流经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从哪类生物开始的() A 绿色水生植物 B 浮游动物 C 鱼类 D真菌 10.生态系统中的C、N等元素流动的特点是() ①单向的;②循环的;③逐级递减的;④反复出现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第二章 观察生物测试题 浙教版

第二章观察生物测试题 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2分×25=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的小点,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的是()A.体小且绿B.能呼吸C.碰下下会缩成一团D.能生长和繁殖 2.大家都知道松树和狗中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那你能从下列四个答案中选出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吗? ()A.松树固定生活,狗能运动B.狗能繁殖生小狗,松树不能 C.狗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D.狗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松树自己制造营养3.在实验室里,用以下哪种工具就能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A.高倍放大镜B.汽车反光镜C.天文望远镜D.光学显微镜4.回忆一下,蚯蚓的体形是怎样的,想一想,这种体形对其生活有何意义? ()A.圆柱形,适于钻洞B.纺锤形,适于飞翔 C.小球形,适于运动D.长方形,适于摄食 5.小豆豆在学习《生物与非生物》时,对蜗牛的生活环境发Array生了兴趣,便与同伴一起去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蜗牛的 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你 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 6.在非洲的雨林中,生活着一种飞鼠,体表长有皮毛,前肢和身体之间有薄膜相连;会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小飞鼠,靠母乳哺育长大。根据以上信息,试判断飞鼠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A.鸟类B.爬行类C.两栖类D.哺乳类 7.比一比下列四种动物,哪种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A.青蛙B.蝙蝠C.麻雀D.鲫鱼 8.雷雨过后,常看到蚯蚓钻出地面,你认为这种现象与蚯蚓的哪一种生理过程受到妨碍有关()A.消化作用B.生殖作用 C. 排泄作用D.呼吸作用 9.看一看下面四种常见的植物,你知道哪种属于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那类植物()A.苔藓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 10.下列常见植物中,无根,但有茎和叶的植物是()A.海带B.地钱C.侧柏D.狗脊 11.找出下列归类中正确的一组是()A.鲫鱼、黄鱼、海豚、鲸均属于鱼类B.青蛙、娃娃鱼、蝾螈属于两栖类 C.鹦鹉、孔雀、蝙蝠均属于鸟D.蛇、蚯蚓、扬子鳄属于爬行类 12.以下叙述中,进行实验的是()(甲)小敏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 (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丁)原来是草履虫。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整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其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方能完成;对于非细胞生物(病毒)而言,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即寄生生活。 (注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衣壳)所构成。 ②一般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 ..生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三大类)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最基本 ..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注意:①单独的物质(如水)并不能表现生命现象,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②植物组织主要包括分生、营养、输导(导管和筛管)和保护组织,没有系统;开花植物 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③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既可以属于细胞层次,也可属于个体层次。 ④动物的组织包括上皮、肌肉、神经和结缔组织,其中血液、韧带为结缔组织;血管则属 于器官。 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 ..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 ...、无核仁;无成形的细胞核,被称之为拟核; 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NA分子,不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 ...、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为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染色体; 除核糖体外还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注意: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也有统一性,即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且遗传物质相同,均为DNA。 2. 细胞生物种类: ①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等②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 注意:①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细菌分为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球菌(葡萄球菌)和螺旋菌(霍乱弧菌);真菌主要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如蘑菇,木耳等) ②藻类中只有蓝藻(念珠藻、颤藻、发菜)是原核生物,水绵,衣藻,红藻等为真核生物;但它们均为光能自养生物。 3. 细胞学说的内容: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 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③ 新细胞是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 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之间都存在 ..提供了依据 .......;也为生物的进化

八年级下册数学周周清试卷3

A B Q A B C (第18题) E D C B A 八年级下册数学周清试卷3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 其中∠A=1300,∠B=1100.那么∠D 的度数等于 A. 600 B. 700 C .1100 D. 1300 2.今年5月18日.英美科学家公布了人类第一号 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图,这个染色体是人类“生命之书” 中最长也是最后被破解的一章.据报道,第一号染色体中共有 2.23 亿个碱基对,2.23亿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2.23×105 B. 2.23×106 C .2.23×107 D .2.23×108 3.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2的函数是 A.2-=x y B. 12-=x y C. 21 -=x y D. 121 -=x y 4.下列图形中,绕其中心旋转600后可以和原图形重合的是 A.正六边形 B.正五边形 C.正方形 D.正三角形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2P x x -,在第二象限,则x 的取 值范围为 A.02x << B.2x < C.0x > D.2x > 6.任意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分别是E 、F 、G 、H ,若对角线AC 、 BD 的长都为20cm ,则四边形EFGH 的周长是 A .80cm B .40cm C .20cm D .10cm 7.在等腰梯形ABCD 中,5AB DC AD BC ==∥,, 713DC AB ==,,点P 从点A 出发, 以3个单位/s 的速度沿AD DC →向 终点C 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 以1个单位/s 的速度沿BA 向终点A 运动.在运动期间,当四边形PQBC 为平行四边形时,运动时间为 A .3s B .4s C .5s D .6s 8.打开某洗衣机开关,在洗涤衣服时(洗衣机内无水),洗衣机经 历了进水、清洗、排水、脱水四个连续过程,其中进水、清洗、排 水时洗衣机中的水量y (升)与时间x (分钟)之间满足某种函数关 系,其函数图象大致为 9.某校篮球队五名主力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74、179、180、174、178(单位:cm),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174cm B 、177cm C 、178cm D 、180cm 10.如图,将ABC △绕点C 旋转60得到 A B C ''△,已知6AC =,4BC =,则线 段AB 扫过的图形面积为 A .32π B .83π C .6π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30分) 11.25的平方根是 . 12.将一矩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折叠,则∠1 = ____________度. 13.近似数2.0103精确到_______位,有_______个有效数字。 14.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要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 ___(任意添加一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 15.某校参加“姑苏晚报·可口可乐杯”中学生足球赛的队员的年龄如下(单位:岁):13,14,16,15,14,15,15,15,16,14,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是______. 16的点是 .17.下列矩形中,按虚线剪开后,既能拼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又能拼出三角形的是图形_____________(请填图形下面的代号) 第18.如图,已知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π2,高为2,AB 、CD 分别是两底面的直径,AD 、BC 是母线若一只小虫从A 点出发,从侧面爬行到C 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D 结果保留根式) 19.已知实数x ,y 满足x ?+50,则代数式()x y +2006=_______________. 20.放假了,小明和小丽去蔬菜加工厂社会实践,两人同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休息时小明对小丽说:“我已加工了28千克,你呢?” 小丽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来考考你.图⑴、图⑵分别表示你和我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的关系,你能算出我加工了多少千克吗?” 小明思考后回答:“你难不倒我,你现在加工了 千克.”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题,共90分) 21.(本题满分8分) 如图,在1010?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将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A B C '''△,再把A B 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B C '''''△,请你画出A B C '''△和A B C '''''△(不要求写画法). 22.(本题满分10分)一直线经过点(0,3)和(,1- 4), 画出其图像并求出其表达式. 23.(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如图, 在□ABCD 中,点E 在AD 上,BE , CE 分别是∠ABC ,∠BCD 的角平分线. 求证:BC =2AB . A ' (第13题)

2019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测试及答案A卷

2019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测试及答案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2 . 关于青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青蛙是卵生,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B.雌雄成蛙抱对,是体内受精 C.体温不恒定,冬天要冬眠D.蝌蚪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变成青蛙 3 . 有根、茎、叶的分化,但不产生种子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4 . 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在森林里要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以研究怎样更适应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大会组委会不应邀请() A.螳螂B.蝗虫 C.苍蝇D.蜘蛛 5 . 如图是“岁寒三友” 松、梅和竹的写意画。松、梅和竹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A.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 B.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 C.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6 . 如图中 1-4 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A.1脊椎动物、2 爬行动物、3 哺乳动物、4 蜥蜴 B.1 孢子植物、2 苔藓植物、3 蕨类植物、4 紫菜 C.1 种子植物、2 裸子植物、3 被子植物、4 水杉 D.1无脊椎动物、2扁形动物、3节肢动物、4涡虫 7 . 根据你对蜗牛的认识,觉得蜗牛生活的环境是() A.干燥温暖B.潮湿温暖C.潮湿寒冷D.干燥寒冷 8 . 孙悟同学建立了如图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A.水稻酵母菌甲流病毒B.草履虫醋酸杆菌衣藻 C.水稻枯草杆菌乙肝病毒D.马尾松青霉醋酸杆菌 9 . 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存生物中有17 291种物种开始重蹈渡渡鸟(一种已灭绝的鸟类)覆辙,你认为造成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原因不包括 A.由于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而导致数量减少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D.栖息地的丧失 10 . 有同学将小麦、梨、玉米归为一类,把海带、葫芦藓、蕨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A.有根或无根B.水生或陆生 C.有种子或无种子D.有茎叶或无茎叶 11 . 如图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1为纤毛,草履虫依靠它在水中旋转前进 B.3为口沟,是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通道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细胞中的元素含量(鲜重) 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S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Fe、Mn、B、Zn、Mo、Cu(铁猛碰新木桶) 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其次是C,H,N 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是: C其次是O,N,H. ⒈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⒉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1)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①常见的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②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 斐林试剂乙液:0.05g/ml CuSO4;③斐林试剂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1:1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④该过程需要水浴加热;⑤试管中颜色变化过程:蓝色→棕色→砖红色;⑥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含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①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 CuSO4②显色反应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后形成碱性环境;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脂肪﹢苏丹Ⅳ→红色; 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淀粉﹢碘液→蓝色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 ⒈组成元素:C、H、O、N(主);

八年级周周清英语测试卷

八年级周周清英语测试卷 总分(100)时间:40分钟 姓名:班级:学号: 一,英汉互译(30) 1.r ubbish_________ 2.throw________ 2.s hirt___________ 4.pass_________ 5.fold__________ 6.neither_________ 7.develop________ 8.borrow________ 9.sweep_________ 10.fair___________ 11.depend________12.since_________ 13.floor__________ 14.mess_________ 15.anyway_________16.fairness______ 17.提供__________ 18.厌恶________ 19.落下_______ 20.精神压力________ 21.独立的_______ 22.邻居___________ 23.独立________ 24.点心______ 25.借出________ 26.有病__________ 27.手指________ 28.浪费_________ 29.当…..的时候______30.杂务________ 二,词组互译(40分) 1.(at)any minute___________

2.do chores_________ 3.Invite friends to a party____________ 4. no problem_____________ 5.do the dishes_____________ 6.take out the rubbish______________ 7.sweep the floor_______________ 8.the minute ( that)_____________ 9.take…for a walk____________ 10.at least___________ 11.整理床铺_____________ 12.在…前面______________ 13.做家务活______________ 14.闲逛_________________ 15.一直地_______________ 16.为了_________________ 17.照料;爱护_______________ 18.同意某人________________ 19.取得好成绩________________ 20.一…就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短文(30). Dear Sir, (1)I do not understand why some

第二章 观察生物1-4节检测

初一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1-4节检测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_ 说明:考试时间为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75分,请将正确选项符号填写在每小题号前面) 1、关于蜗牛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 B、喜欢白昼活动 C、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D、对农林作物有害 2、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其作用是 ①起触觉作用②起嗅觉作用③起视觉作用④起听觉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3、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 依据是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植物不能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池塘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运动 D、能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能 A、排出体内的废物 B、生长和繁殖 C、呼吸 D、对刺激做出反应 6、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下列生理现象相同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C、子女与父亲不同 D、母鸡下蛋 7、通过科学探究已知,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在科学探究中如果作出的假设是“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那么给对照组设置的条件就应是 A、干燥 B、潮湿 C、黑暗 D、明亮 8、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有人将鲸、猫、鱼归为一类,将蝴蝶、河蚌、蚯蚓归为一类,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A、陆生或水生 B、有无脊椎骨 C、会飞或不会飞 D、有毛或无毛 9、下列动物中,都具有脊椎的是 ①带鱼②青蛙③海蜇④蟹⑤海葵⑥鸡⑦珊瑚⑧河蚌⑨扇贝⑩虾 A、①②③⑧⑩ B、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⑥ 10、下列动物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大鲵 B、蜥蜴 C、扬子鳄 D、鲶鱼 11、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成体既能用鳃呼吸又能用肺呼吸的动物 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动物 D、能在干燥的陆地上生活生活的动物 12、在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小动物,它体表长有皮毛,前肢和身体间有薄膜相连。会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用母乳哺育长大,从上述资料分析,这种小动物属于 A、鸟类 B、哺乳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13、蜜蜂的身体分为 A、头部、胸部和腹部 B、头胸部和腹部 C、头部和躯干部 D、头部和尾部 14、蜗牛、草履虫、蚯蚓、蛔虫这四种动物分别属于 A、软体动物、原生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 B、原生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原生动物 D、线形动物、软体动物、原生动物、环节动物 15、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不同的特征是 A、被子植物受精结果,裸子植物受精后不结果 B、裸子植物适宜生长在干旱的地方,而被子植物却不能 C、裸子植物的根、茎、叶发达,被子植物则不发达 D、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16、下列哪一种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 A、苹果 B、豌豆 C、红松 D、黄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