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场失灵理论概
微观经济学第六讲-市场失灵理论-精简版PPT课件
思考:用耕地和牧场(公共地的悲剧)案例来拓展
科斯定理。
2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不完全信息 incomplete information
完全信息:消费者与厂商在任何时点都能了解市场 各种商品的供求状态。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关于市 场参与者拥有的完全信息的假设与现实情况是相违背 的。 不完全信息: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 即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在相对 意义上,市场经济本身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 地配置它们。市场机制因此会失灵。
第六讲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 自然垄断(含义、效率评价、解决思路) 外部效应(含义、效率评价、解决思路) 公共物品(含义、效率评价、解决思路) 信息不对称(含义、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参考资料: 曼昆《经济学原理》 第10、11、15、22章
1
1. 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生产的负外部性:生产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 但没有给他人予以补偿。如造纸厂的三废。
消费的负外部性: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 但没有给予补偿。如吸烟、三更半夜唱歌。
6
(1)
外部成本
(2)
外部收益
7
(3)
(4)
8
(3)外部性与资源配置的失当
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无法得到回报,具有外部经 济的物品供应不足,如教育和新技术。 物品消费或生产收益<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 即物品消费或生产成本>应当支付成本(社会成本)。
公共物品:警报器、国 防、不拥挤的不收费道 路、乡间道路
13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例如:国防,基础知识,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反贫
市场失灵分析
市场失灵分析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出现偏差或失败的情况。
本文将对市场失灵的概念进行解释,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将提出一些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方法和政策建议。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或效率低下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发生在各种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劳动市场、金融市场等。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等。
1. 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买方和卖方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
这会导致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从而影响市场的有效运作。
2. 外部性:市场交易的行为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内部来纳入考虑。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如环境保护行为对整个社会的效益,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危害。
这种外部性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内部化,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
3.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供给给一个人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量,且无法排除非付费者使用的物品。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点,市场机制无法提供足够的激励来生产和供给公共物品,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4. 垄断:市场中存在垄断者时,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来操纵市场,从而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和效率低下。
二、市场失灵的影响市场失灵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资源浪费、社会不公平、经济效率低下等。
1. 资源浪费:市场失灵导致资源无法有效配置,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
例如,由于信息不对称,买方无法获得商品的真实质量信息,从而导致市场上低质量的商品得以存在,浪费了消费者的资源。
2. 社会不公平:市场失灵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
例如,由于垄断者的存在,市场上的价格可能被人为操纵,从而使得一些消费者无法获得公平的价格,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3. 经济效率低下:市场失灵会导致经济效率的降低。
例如,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无法将外部成本或效益纳入考虑,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完全和效率低下。
市场失灵理论及其应用
市场失灵理论及其应用市场失灵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描述了在某些情况下,自由市场经济可能无法实现理想的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本文将介绍市场失灵理论的背景、原因及其应用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不完美之处。
一、市场失灵的背景和原因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导致资源的浪费或分配不公平。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方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正面外部性会导致市场供给不足,负面外部性会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以环境污染为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排放,而这种污染将对周围的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种负面外部性,市场无法自行解决环境问题,就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来修正。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提供的物品或服务,例如国防、道路、公园等。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私人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欠缺,市场无法主导提供,需要政府来提供和维护。
3. 市场势力:在一些市场中,存在着垄断、寡头垄断或者不完全竞争等形式的市场势力。
这种市场势力会导致价格歧视、垄断定价等行为,限制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4. 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在一些交易中,卖方通常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
例如,二手车市场中,卖方往往了解车辆的真实状况,而买方则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出现偏差,影响交易的效率和公平。
二、市场失灵理论的应用市场失灵理论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经济中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市场失灵的具体应用示例:1. 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市场失灵案例。
市场无法内在地纳入环境成本,企业并不承担排放污染物所产生的社会成本。
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制定环境法规、实施排放许可制度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市场失灵理论概述(1)
《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调》【内容提要】市场并非万能,在许多情况下无法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弥补。
政府干预必须建立在准确的信息基础之上,制定解决市场机制弊端的措施。
同时,政府部门之间要展开合理竞争,防止政府失灵的影响。
【关键字】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干预合理化一市场的相关介绍市场通常有三层含义:市场是商品生产者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是商品及交易者汇集的地方,凡是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必然有市场;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生产与流通、供给与需求之间各种具体经济关系的总和,是价值实现、价值转移的枢纽;市场是产品销路的体现,是经营领域和经营质量的标志。
对于市场,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亚当.斯密曾以“看不见的手”为喻体,在他的两部巨作中提及。
一次是在《国富论》中:“他通常确实无意于增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增进了多少公众利益。
他偏好维持国内勤劳甚于维持国外勤劳,只因为他想确保自己的资本安全;他努力引进这个国内勤劳,使它的产出尽可能有最大价值,为的只是想尽可能增加他自己的利益;结果,在这种场合,和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宛如被一直看不见的手引导,增进了一个在其意图之外的目的。
而且,社会也不会因为这个目的不在他意图之内而一定更糟。
经由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往往会比他真想增进社会利益时更有效地增进社会利益。
”1另一次是在《道德情操论》中:“富有地主尽管生性自私和贪婪,虽然他们只图自己的方便,虽然他们从其所有雇用的千百万人的劳动中所要达到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无聊的和无厌的欲望,他们却同穷人分享他们所获得的全部改进的产品。
他们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进行生活必需品的分配,这种分配差不多同假设土地在其所有居民中分割成相等的部分时所能有的分配一样;这样,没有打算去作,没有真正去作,却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为人类的繁衍提供了生活资料。
”2不难看出,亚当.斯密均毫不吝啬地褒奖了市场的作用——促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双赢。
市场失灵理论的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理论的名词解释引言:市场经济是一种基于供需交互的经济系统,它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资源和调节经济活动。
然而,市场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局限。
市场失灵理论旨在解释市场机制的失效情况,揭示在某些情况下,市场无法达到经济效率并无法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问题。
1. 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中,买方和卖方在交易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卖方通常具有更多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而买方则相对缺乏。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
举个例子,当购买一辆二手车时,卖方往往对车辆的历史、维修情况等了解更多,而买方则需要基于有限的信息做出决策。
2. 外部性问题:市场经济中的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于非直接参与者造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外部性通常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内部化,因此造成了市场失灵。
例如,工厂的污染排放会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无法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加以纠正。
二、市场失灵的类型和表现市场失灵理论指出了几种常见的市场失灵类型和表现,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和自然垄断。
1.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垄断、寡头垄断、垂直和水平垄断以及信息壁垒等状况,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市场缺乏竞争,从而限制了效率和创新。
不完全竞争通常导致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减少了社会福利的实现。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消费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即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人享受该物品的机会。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市场往往无法有效提供和分配。
例如,防洪设施和国防力量等都属于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满足社会需求。
3.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是指在某些产业中,由于规模经济、技术壁垒或其他因素,只有一个企业能够最高效率地提供产品或服务。
然而,由于自然垄断企业具有垄断地位,其存在潜在的滥用市场权力的风险。
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监管手段来避免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理论的内容
市场失灵理论的内容一、什么是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是指当市场失去其有效性时,市场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市场失灵,从而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市场失灵可能是由于政府政策的不足,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中存在的投机行为,以及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的。
市场失灵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价格的不稳定等问题,从而影响市场的效率和经济的发展。
全球市场失灵理论指的是一种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引起全球经济衰退的经济理论。
简单地讲,它是指经济活动因外部市场因素失常而不能正常运行而形成的衰退现象。
该理论主要依据全球经济体系的联系,以及当一个国家破产或发生重大经济问题时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货币和债务等全球因素,从而导致全球市场出现失灵现象。
该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内生衰退”,即由于内部因素,例如政策变动,国家赤字局面等,导致市场正能量减少。
内生衰退也是全球市场失灵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进一步导致全球市场出现失灵现象。
二、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1.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这就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可以进行消费。
这样,公共物品就不会进入市场交易,从而也没有价格,生产者也不愿意向社会提供。
公共物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2.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又称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予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分为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
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是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予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成本。
3.垄断。
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是有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由供求自发决定,可以反映供求的变动情况,并调节供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但在垄断市场上,供给并不由市场决定,垄断企业可以控制产量,并通过调节产量而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价格。
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生作用,出现市场失灵。
解决这种市场失灵的方法是由政府对垄断进行限制。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旨在解释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无法高效分配资源的现象。
本文将从市场失灵的概念、种类、原因以及对策方面展开论述,以揭示市场失灵对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必要的改进措施。
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不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实现有效资源配置的现象。
在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机制,在供求双方自由交易的过程中,通过价格的变动和资源的流动来实现资源配置。
然而,现实世界中存在一些因素导致市场无法实现理论上的最优分配,即市场失灵。
种类市场失灵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外部性指的是经济活动对于除交易双方以外的其他人或者社会造成的影响。
正面的外部性如公共物品的提供可以带来社会利益,而负面的外部性如污染、噪音等则会对环境和个体健康造成损害。
由于市场机制无法内化外部性,导致资源无法得到正确的定价和配置。
其次,市场垄断也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
当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方或少数几个供应方掌握了市场权力,他们可以通过操纵价格、限制竞争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这种情况下,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再次,信息不对称也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和掌握上存在差异,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性。
卖方可能拥有更多关于产品的信息,而买方则相对缺乏。
这样一来,买方在作出购买决策时可能无法全面考虑产品的质量、价值等因素,导致市场无法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
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市场失灵可能是由于市场参与者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了整体社会利益。
市场参与者通常会追求最大利润或个人效用最大化,而忽视了外部性、公共利益等因素,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偏差。
其次,市场失灵可能是由于市场机制存在结构性问题。
例如,市场垄断现象导致资源配置无法实现最优;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交易的不完全性和不透明性,进而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策面对市场失灵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改进市场机制。
1 市场失灵理论概
2.均衡与一般均衡
边际主义兴起时提出,代表人物:杰文斯和 瓦尔拉斯。
借用陈岱老文章的评 论说明如下: “均衡同时意味着“最大 化”——个人效益(包 括厂商利润)的最大 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 化。”
“简单地说,经济自由主义下的市场将会通过自由 生产和自由交换使全社会个人和集体的效益都提高 到可能的最大水平。” “ 在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之中,每个交换者将会通 过交换而得到最大的效益。而在个人得到最大效益 基础上,全社会的福利,也会在这一市场的交换中 得到了‘最大化’。”
“完全竞争的自由交换下的市场会自动产生 均衡。这均衡表现为价格的均衡,而价格的 均衡又实际表现交换者之间所享有的效用的 均衡。” 这是对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公私利 益调和说的“羽化”。 ——陈岱孙教授评论经济自由主义(1984)
3.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 样一种资源配置的境 界:已不存在其它可 行的配置可使得该经 济中至少有一个人的 状况比其初始状况严 格地更好,而同时保 持其他人至少与其初 始状况一样良好。
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原理
在采取适当措施,如一次总付税收和转移支付 之后,任何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仍然可以通 过竞争市场机制实现。 这意味着分配问题与效率问题可以相互独立, 分别处理,不必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而彻底转向非市场的资源配源机制;也不应人 为干预市场定价机制以图减轻收入分配的不公 平。
“鉴于看起来解并不必然是唯一的,对任何 特定问题的完整回答不在于找到一个解,而 是要决定所有解的集合。”(冯·诺伊曼和摩 根斯坦)
参考文献:
刘宇飞《当代西方财政学》第一章;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3年和2000年。 有关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有阐述市场失 灵的章节,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课程中提到的陈岱老的论文《西方经济学中经济自 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思潮的消长》,收于《陈 岱孙文集》(下卷)第80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
市场失灵分析
市场失灵分析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市场经济无法实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
本文将对市场失灵的概念进行解释,并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市场失灵可能出现在各个市场领域,如劳动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市场等。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性:市场无法充分考虑外部效应,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例如,环境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市场无法内部化这种外部成本。
2. 公共物品: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因为公共物品的消费是非排他性的,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这导致私人企业没有动力提供公共物品,从而需要政府干预。
3. 垄断:市场上存在垄断企业时,市场失灵的可能性较大。
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来获取超额利润,从而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4. 不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无法完全获取到市场信息,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例如,买方无法获得商品的真实质量信息,导致市场上存在劣质商品。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影响市场失灵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性的存在: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市场无法充分考虑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2.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垄断企业或寡头垄断时,市场失灵的可能性较大。
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来获取超额利润,从而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3. 不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无法完全获取到市场信息,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上存在劣质商品和不完全竞争现象。
4. 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物品的特性导致市场无法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因为公共物品的消费是非排他性的,私人企业没有动力提供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浪费:市场失灵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浪费了社会资源。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理论解析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理论解析市场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认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机制之一。
然而,在现实中,市场并非总能完美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就引出了市场失灵的概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出现的偏差或不完善的情况,导致资源无法得到最优的利用。
本文将对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理论进行解析。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三个方面。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信息的不完全性,从而使买卖双方无法准确评估商品的价值。
例如,卖方对商品的质量有更多的信息,而买方往往无法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可能导致市场上出现劣质产品或欺诈行为。
其次,外部性也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
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市场无法充分内部化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不完全有效。
例如,工厂的排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这些影响并未体现在市场价格中,从而导致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
最后,公共物品的特性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一人的使用不会排斥其他人的使用,并且无法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进行有效配置。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激励来生产和提供这些物品,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二、市场失灵的类型市场失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导致的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买方无法准确评估商品的质量,导致市场上存在劣质产品。
道德风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卖方可能会采取欺诈行为,导致市场交易的不公平性。
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正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这种积极影响并未体现在市场价格中。
负外部性则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负面影响,同样也未体现在市场价格中。
市场失灵理论概览
• 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 在采取适当措施,如一次总付税收和转移支付 之后,任何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仍然可以通 过竞争市场机制实现。
– 这意味着分配问题与效率问题可以相互独立, 分别处理,不必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而彻底转向非市场的资源配源机制;也不应人 为干预市场定价机制以图减轻收入分配的不公 平。
• 一、经济学家对竞争市场有效性的理解 • 二、市场失灵的清单 • 三、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的必要性
一、经济学家对竞争市场的有效性的理解
• 1.经济和谐 • 2.均衡与一般均衡 • 3.帕累托效率与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
1.经济和谐
•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 古典经济学家持有此种 看法。典型如对“看不 见的手”之神奇作用的 描述。
• 放任每个人追求自身的 利益,往往比他真正出 于本意更能有效地促进 社会利益。
• 斯密的这一认识与当时的“自然和谐”观密切相关。
• 休谟:“看看周围的世界吧。琢磨一下它的整体和每 一个部分,你会发现它什么都不是,只是一架庞大的 机器,细分为数不清的较小的机器,……所有这些各 种各样的机器,……相互之间精确地协调,使曾经凝 视着它们的所有的人由陶醉而至崇拜。……”
• 每个人凭自愿对它做出贡 献,而获得的则超过他的 贡献, 并且总是增加着他 的满足。
• 古典经济学家描述了 “经济和谐”的境界, 这一描述反映了他们的信念和直觉,而没 有进行严谨的论证。
2.均衡与一般均衡
• “边际主义”兴起时提出,代表人物:杰 文斯和瓦尔拉斯。
• 借用陈岱孙教授文章的 评论说明如下:
• “均衡同时意味着“最 大 化 ” —— 个 人 效 益 (包括厂商利润)的最 大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 化。”
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或无法实现最优结果的情况。
市场失灵理论探讨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本文将从市场失灵的概念、原因、种类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生偏差,无法达到效率最优的状态。
市场失灵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市场存在一些经济学中所称的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市场失灵现象可能表现为资源配置不均衡、价格的扭曲、经济不稳定等。
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性:市场无法充分反映某些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
例如,一个生产厂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所产生的费用可能无法被纳入商品价格中,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扭曲。
2. 公共物品:某些商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配置。
例如,国家防卫、公共道路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整。
3. 自然垄断:某些行业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只能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提供,市场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4. 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在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存在差异,一方面可能导致市场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消费者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进行决策。
种类市场失灵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1. 外部性失灵:指市场无法充分反映外部成本或收益,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例如,环境污染问题中的负外部性就是一种外部性失灵。
2. 公共物品失灵:指市场无法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例如,国家防卫和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公共物品就属于公共物品失灵。
3. 自然垄断失灵:指市场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导致自然垄断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例如,电力和天然气等行业就具有自然垄断性质。
4. 信息不对称失灵:指市场参与者在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市场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
例如,二手车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失灵。
应对措施针对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提供补贴或者征收税费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分析
市场失灵分析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和实现经济效益的情况。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本文将对市场失灵的概念、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等因素,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情况。
市场失灵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1. 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即买方和卖方在交易中拥有不同的信息。
这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
2. 外部性:市场交易的行为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没有在交易中得到内部化。
正面外部性会导致市场供给不足,负面外部性会导致市场需求过多。
3.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得市场无法提供充足的供给。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的交易。
4. 垄断:市场中存在垄断者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和效率的下降。
垄断者可以通过操纵价格和限制供给来获得额外利润,从而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三、市场失灵的影响1. 资源浪费: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使得资源被浪费在低效的产业或项目上,无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经济效益下降:市场失灵会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因为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社会福利。
3. 不公平分配:市场失灵会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垄断者可以通过操纵价格和限制供给来获得额外利润,从而加剧贫富差距。
四、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案1. 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例如,通过建立监管机构来监督市场行为,制定反垄断政策来限制垄断者的行为等。
2.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提升:提高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对称性,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
3. 激励机制设计:设计激励机制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为什么市场无法实现理论完美
市场失灵为什么市场无法实现理论完美市场失灵:为什么市场无法实现理论完美市场,作为一种经济机制,被广泛认为是资源配置的理想工具。
理论上,市场能够通过供需关系的自发调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市场失灵的情况,即市场无法完美实现理论所期望的结果。
市场失灵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并分析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市场失灵的理论解释1. 外部性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常见原因。
外部性指的是某个个体的行为对于其他人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市场交易中没有得到充分内部化。
正面的外部性如教育、环保等可以促进社会效益的增加,但负面的外部性如污染、噪音等则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无法充分反映个体和社会的真实成本和利益,从而导致市场效率低下。
2.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的情况,即供给方或需求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能力。
垄断、寡头垄断、垄断协议等情况下,市场价格和产量无法达到理论完美状态。
垄断企业通过限制供给和操纵价格,使市场资源分配失去效率,并可能导致消费者福利减少。
3. 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交易双方在交易中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一方可能拥有更多信息或者更准确的信息。
这导致了市场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卖方往往能够通过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从而损害买方的利益。
二、市场失灵的实证分析1. 环境保护市场无法完全内化环境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典型案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会忽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
这导致了环境质量的下降和生态系统的衰退。
要解决市场失灵,需要加强政府调控和监管,实施污染税、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经济政策,引导企业内化环境成本,推动可持续发展。
《市场失灵理论》课件
公共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 益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 费者权益。
加强监管:政府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
提高消费者意识:政府需要提高消费者的意识,让消费者了解市场失灵的 危害,并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
建立消费者保护机制:政府需要建立消费者保护机制,让消费者在遇到市 场失灵现象时,能够及时得到保护。
市场失灵的类型:公共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
公共品:指那些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分配的商品和服务,如国防、教育等。
外部性: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旁观者产生影响,但旁观者没有为此支付成本或获得收益的情 况。
不完全竞争:指市场参与者数量有限,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
垄断:企业拥有市场 支配地位,可以控制 价格,导致价格机制 失灵
寡头:少数企业控制 市场,形成价格联盟, 导致价格机制失灵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垄断和寡头企业可以 通过控制价格来获取 超额利润,导致资源 配置效率低下
市场失灵:垄断和寡 头企业可以通过控制 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 ,导致市场失灵,影 响经济效率和社会福 利。
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市场交易不公 平
信息不对称:买卖双 方对商品或服务的信 息掌握程度不同,导 致交易不公平
影响:信息不对称可 能导致市场价格扭曲, 影响市场效率
解决方案:政府可以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 规,加强市场监管, 保护消费者权益
案例:二手车市场、 房地产市场等存在 信息不对称问题, 影响市场交易公平 性
社会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社会福利损 失
社会保障制度的 定义和作用
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各种偏差和缺陷,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市场失灵可以表现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等问题。
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可以进行干预以弥补市场的缺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
一、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一个主要原因。
信息不对称存在于买卖双方中,一方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导致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
例如,医疗市场中,患者往往对医疗技术和费用了解不足,而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掌握着更多的信息,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成本增加、质量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等,从而影响市场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监管机构、加强信息披露和规范市场行为等方式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
二、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原因。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能通过市场价格来体现。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教育和环境改善。
负外部性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消极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价格无法准确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从而导致市场效率低下。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征收污染税、提供公共设施等方式来纠正外部性问题,提高市场效率。
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主要原因。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且无法把某个人排除在外。
正因为这种特点,私人企业往往缺乏提供公共物品的动力,导致市场上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例如,公共交通和道路建设,由于无法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私人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往往不足。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物品、补贴或扶持私人企业进行公共物品的提供等方式来解决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然而,政府干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府的干预可能引入新的偏差和不足,导致新的市场失灵。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理论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理论一、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使消费者没有充分的信息和专业知识来判断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及品质。
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很可能收取不合理的费收,造成信用失效,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
市场失灵的表现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马太效应。
2、外部负效应问题。
环保问题。
3、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4、失业问题。
5、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6、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7、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市场失灵的原因1、公共产品。
2、垄断。
3、外部影响。
4、非对称信息。
纠正和克服“市场失灵”1、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2、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允许各类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和参与。
“市场失灵”是非政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二、政府失灵理论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1、短缺或过剩。
2、信息不足。
3、官僚主义。
4、缺乏市场激励。
5、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
政府失灵的原因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
第一,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投票规则有两种:一致同意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
第二,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第三,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2、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
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
3、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如何治理政府失灵1、市场化改革。
2、分权改革。
3、厉行法制。
4、促进公民的参与与监督。
三、志愿失灵理论正如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一样,非政府组织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存在一些弊端。
主要表现在:组织活动的资金不足;组织的家长作风;组织管理的业余主义;组织管理以及服务的狭隘性等。
萨拉蒙提出的志愿失灵理论。
志愿失灵的表现1、慈善不足。
2、非政府组织往往存在家长作风。
3、非政府组织的业余性。
4、非政府组织对象的局限性。
市场失灵理论课件
(2)为什么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
u 负外部性与过量供给
u 正外部性与供给不足
纸 的
污染 社会边际成本
教 育
价
成本
格
私人边际成本
的
价
格
最优
私人边际收益
社会最 实际 优产量 产量
造纸厂
纸的产量
私人边际成本
最优
社会边际收益
私人边际收益
实际量 社会最 优量
接受教育
教育的 数量
市场配置资源的逻辑:在价格的指引下,经济个体在追 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会自动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即 私人最优等于社会最优。
市场只按照反应私人收益及成本的需求和供给决定商品 的产量。在存在外部性的场合,由市场形成的私人最优 偏离社会最优。
负外部性:市场实际生产量 > 社会希望的数量 正外部性:市场实际生产量 < 社会希望的数量
(3)外部性如何解决?
• 以污染为例,有四种办法: a. 征税 b. 排污权交易 c. 产权界定 d. 环境管制(强制手段)
• 一个农民在沙漠边缘植树造 林,他可能得到的经济收益 通常不包含这片树林为遏制 沙漠化给社会带来的好处
• 外部性指个人或企业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给 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危害或利益,但是并未 因此支付相应的成本或得到相应报酬。
–负外部性
• 汽车 尾气 噪声 交通拥堵 –正外部性
• 乙肝疫苗
• 科学发明
• 原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都有减少污染的激励, 因为可以通过转卖排污权获取收益或者节省购买排污权 的资金
• 政府的作用:确定最优排污水平,分配排污权(可以拍 卖),严格执行最优排污水平
c.产权界定
造纸厂
私人钓鱼俱乐部
市场失灵理论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4月 2021/4/142021/4/142021/4/ 144/14/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4/ 142021/4/14A pril 14,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4/142021/4/ 142021/4/142021/4/14
直接提供(购买)共用品、财政补贴、征税。
收入分配:
转移支付、累进税
稳定经济: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20.6.286.28.202020:1120:11:15Jun-2020:11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20:116.28.202020:116.28.202020:1120:11:156.28.202020:116.28.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6.28.20206.28.202020:1120:1120:11:1520:11:15 5、三军可夺帅也。Sunday, June 28, 2020June 20Sunday, June 28, 20206/28/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8时11分8时11分28-Jun-206.28.2020 7、人生就是学校。20.6.2820.6.2820.6.28。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20:1120:11:156.28.2020Sunday, June 28, 2020
欢迎下载 可修改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均衡与一般均衡
边际主义兴起时提出,代表人物:杰文斯和 瓦尔拉斯。
借用陈岱老文章的评 论说明如下: “均衡同时意味着“最大 化”——个人效益(包 括厂商利润)的最大 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 化。”
“简单地说,经济自由主义下的市场将会通过自由 生产和自由交换使全社会个人和集体的效益都提高 到可能的最大水平。” “ 在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之中,每个交换者将会通 过交换而得到最大的效益。而在个人得到最大效益 基础上,全社会的福利,也会在这一市场的交换中 得到了‘最大化’。”
4.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原理
在前述亚当·斯密和瓦尔拉斯的思想中实际上已 包含了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的原型,即, 竞争市场注定是有效的。 该定理的现代形式则将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效率 联系起来,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竞争的均衡 必然是帕累托最优的。 均衡价格信号足以协调分散的经济活动,使其 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帕累托最优标准。
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原理
在采取适当措施,如一次总付税收和转移支付 之后,任何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仍然可以通 过竞争市场机制实现。 这意味着分配问题与效率问题可以相互独立, 分别处理,不必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而彻底转向非市场的资源配源机制;也不应人 为干预市场定价机制以图减轻收入分配的不公 平。
“鉴于看起来解并不必然是唯一的,对任何 特定问题的完整回答不在于找到一个解,而 是要决定所有解的集合。”(冯·诺伊曼和摩 根斯坦)
参考文献:
刘宇飞《当代西方财政学》第一章;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3年和2000年。 有关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有阐述市场失 灵的章节,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课程中提到的陈岱老的论文《西方经济学中经济自 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思潮的消长》,收于《陈 岱孙文集》(下卷)第80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
对市场失灵的初步说明
公共品提供的市场失灵:三个和尚没水吃。 囚犯困境的例子; 外部效应下的市场失灵:个人最优与社会最 优的分离
“三个和尚没水吃”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一起抬水吃; 有三个和尚时,由于扁担和木桶的特点,决 定了在每一次生产活动中都有一个和尚可以 作“免费搭乘者”freerider。 ——参见张雨燕(1996) 想象6个人时的打水问题 公共品的非排他性导致无法提供。
“格林沃德-斯蒂格里茨定理”指出,当市场 不完备、信息不完全时,市场从来不会自己 达到限制性的帕累托最优。
二、市场失灵的清单:常见的列举
公共品:私人不会有动力提供。 外部效应:负的总是过多,正的总是过少。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垄断:导致消费者福利的净损失。 收入分配公平:市场不闻不问。 有益品:市场不能保证个人总是按照自己最 佳利益行事。
市场原教旨主义批判(2)
索罗斯对“市场原教旨主义”也有专门批判。 他指出,该主义坚信“如果允许人们追求自 己狭隘的私利,公众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 化。 在19世纪,这被称为“laissez-faire”,现 在我为之取了一个更为当代化的名字:“市 场原教旨主义。” 市场原教旨主义是一个错误和危险的意识形 态,它至少在两方面是错的。
斯蒂格里茨指出,需要“注意作者有意或无 意隐藏的假设条件……,每个模型中都有不 言而喻的条件,有的条件则被一笔带过,似 乎它的作用仅限于提醒一些传统的用法;有 的条件则暗含在基本定义之中。”
信息并不完全,且可能受个体行为的影响; 缺乏竞争,当信息不完全并有信息成本时, 市场一般是不完全竞争的。不完全信息赋予 了厂商一部分市场权力; 市场产生噪音,厂商优势有意识地给消费者 制造信息问题。
第一,它深深误解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它 假定市场会趋向均衡,而此均衡会保证资源的 最优配置; 第二,通过将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等同,市场 原教旨主义为追求私利者赋予了道德品质。 但是,如果金融市场并不趋向于均衡,私人利 益就不会等同于公众利益。如果对之不加干 涉,金融市场容易走向使社会分裂的极端。
小结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就没有政府介入的必要。 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介入提供了初步的理由。 但政府是否能够如人们所期待的做好,值得进一步 研究。 即使认识到政府介入可能不如人意,彻底转向相信 市场的解决办法也是草率的。 对政府过高的期待固然有其问题,对市场的过高期 待也是一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可以为理解市场与政府的 “定位”或“边界”提供有益的启发。
换言之,如果一种可行的资源配置尚可在不 损害其他人福利状况的同时至少使一人的福 利状况得到提高,那么,原来的资源配置就 不是帕累托有效的,而从原来的配置向新配 置的转变可定义为“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
由帕累托改善的定义, 我们可以重新解释帕 累托效率的含义:如果对一种资源配置已不 可能再进行任何帕累托改善,那么,该配置 就可称为是帕累托最优的或帕累托有效的。 帕累托效率作为评价资源配置是否合意的判 别标准已经被普遍接受,甚至被认为是唯一 被普遍接受的标准。
外部效应下的市场失灵:初步分析
“没有凌晨3点大声吹奏音乐的市场,……, 也没有把花园料理得漂漂亮亮的邻居的市 场。”(范里安P695)
基本原因在于,造成外部效应的当事人并不 将其行为的全部成本和收益纳入其自身理性 决策的考虑之内,而只是根据其自身的成本 和收益来做出决策。 前例中,凌晨3点的吹奏者不考虑其行为给 别人带来的骚扰(成本);打理自家花园时 也不大会考虑给邻居带来的愉悦(收益)。
另一位经济学家巴斯夏 写道: 只要交换仍旧保 持自由和不受拘束,现 时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 巨大而美妙的组织,它 通过一个令人叹服的机 构,同个人的独立完全 协调。 每个人凭自愿对它做出 贡献,而获得的则超过 他的贡献, 并且总是增加 着他的满足。
古典经济学家描述了 “经济和谐”的境界,这 一描述反映了他们的信念和直觉,而没有进 行严谨的论证。
而给市场机制赋予道德品质就更加错误了。……由 于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声称公共利益可以通过允许人 们追逐自我利益得到最好的实现,就抹煞了这个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区别。 其结果不是完全竞争,而是裙带资本主义。有钱有 势的人在享受他们的特权地位时认为自己的行为在 道德上是无懈可击的。
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一直力图说服自己和别 人,政策的正确目标是为了效率和经济发展 的需要而保护市场免于管制。 但这个论断是建立在错误的逻辑基础上的。 并不是因为管制是不完美的,就能推论出无 管制的市场是完美的。这就是原教旨主义 者,包括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信念的错误所 在,
Hale Waihona Puke “深刻的怀疑”参见柯兹纳,载于秋风2003,P95-96
市场体系催生了、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物质至上主义 观念。 推动并听任自私自利和贪婪行为的泛滥。 通过广告、欺骗等手段,市场降低了公众的品 味…… 摧毁了劳动者的自尊心,导致了深刻的异化和社会 中的沮丧和绝望情绪,也导致了普遍的不安全感和 焦虑。 市场体系必须为环境的破坏承担责任。 市场体系必须为种族主义、男性至上主义、帝国主 义承担责任。
斯密的这一认识与当时的“自然和谐”观密切相关。 休谟:“看看周围的世界吧。琢磨一下它的整体和 每一个部分,你会发现它什么都不是,只是一架庞 大的机器,细分为数不清的较小的机器,……所有 这些各种各样的机器,……相互之间精确地协调, 使曾经凝视着它们的所有的人由陶醉而至崇 拜。……” 斯密将世界是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机械装置这一思 想运用于社会和经济关系。 自然的和谐带来了一种社会秩序,在这种秩序下, 私人利益会被导向普遍的利益。
第一部分 公共部门的必要性
市场失灵理论概览
一、如何理解竞争市场的有效性 二、市场失灵的清单 三、市场失灵的政策含义:对立的立场
一、如何理解竞争市场的有效性
1.经济和谐 2.均衡与一般均衡 3.帕累托效率 4.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
1.经济和谐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 古典经济学家持有此 种看法。典型如对“看 不见的手”之神奇作用 的描述。 放任每个人追求自身 的利益,往往比他真 正出于本意更能有效 地促进社会利益。
持后一立场的人往往将“自由市场”作为“意识 形态”加以捍卫,无视或故意忽视经济学中 对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成为某种“市场原教旨主义” 。
市场原教旨主义批判(1)
斯蒂格里茨在其著作中明确批判“市场原教 旨主义”观点。 他说:“与那些宣称是亚当·斯密迟到的追随 者的人们相比较,亚当·斯密对于市场的局限 性的了解要比他们清楚得多,……”(斯蒂 格里茨2004,第183页)
“完全竞争的自由交换下的市场会自动产生 均衡。这均衡表现为价格的均衡,而价格的 均衡又实际表现交换者之间所享有的效用的 均衡。” 这是对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公私利 益调和说的“羽化”。 ——陈岱孙教授评论经济自由主义(1984)
3.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 样一种资源配置的境 界:已不存在其它可 行的配置可使得该经 济中至少有一个人的 状况比其初始状况严 格地更好,而同时保 持其他人至少与其初 始状况一样良好。
市场失灵的清单:其他的列举
经济波动与周期,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 菜单成本/效率工资/协调失灵(新凯恩斯主义) 实利主义与个人主义对社会文化组织的破坏(波拉 尼) 缺少对个人的关怀,导致逃避自由(弗罗姆) 剥削与生产过程中的异化(马克思,波拉尼)
三、市场失灵的政策含义: 对立的立场
一种立场指向政府干预。
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意义:
一方面严谨地证明了竞争市场机制与帕累托 效率之间存在完美的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达到这种理想境界所需 具备的前提和所需满足的条件。 这就意味着,一旦无法满足这些前提和条 件,那么,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效率之间的对 应关系也就值得怀疑了。 而这就意着市场的失灵。
Stiglitz,J.E.1994 “Wither Socialism”, 中译本《社会主义向 何处去》,第二章和 第三章对福利经济学 两个基本定理进行了 批判。
公共品提供的囚犯困境: 范里安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