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声音传感器实验
声音传递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研究声音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
3. 分析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特性。
二、实验器材1. 音叉2. 橡皮筋3. 水槽4. 温度计5. 玻璃管6. 钢尺7. 传感器8. 计算器三、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并分析温度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1)将橡皮筋固定在音叉上,用音叉敲击橡皮筋,观察声音的产生。
(2)将音叉放置在橡皮筋上,用传感器测量橡皮筋振动的频率。
(3)改变橡皮筋的长度,重复步骤(2),记录不同长度下橡皮筋振动的频率。
2. 实验二: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1)将音叉放置在水槽中,用音叉敲击水面,观察声音的产生。
(2)将音叉放置在水中,用传感器测量水振动的频率。
(3)改变水的温度,重复步骤(2),记录不同温度下水振动的频率。
3. 实验三: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1)将音叉放置在玻璃管中,用音叉敲击玻璃管,观察声音的产生。
(2)将音叉放置在玻璃管中,用传感器测量空气振动的频率。
(3)改变玻璃管的长度,重复步骤(2),记录不同长度下空气振动的频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一,我们发现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与橡皮筋的长度有关。
当橡皮筋长度增加时,振动频率降低,声音传播速度减慢。
2. 实验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二,我们发现水振动的频率与水的温度有关。
当水温升高时,振动频率增加,声音传播速度加快。
3. 实验三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三,我们发现空气振动的频率与玻璃管的长度有关。
当玻璃管长度增加时,振动频率降低,声音传播速度减慢。
六、结论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2.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3.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声音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声音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导语:声音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设备,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声音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声波传感器声波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测量环境中声音强度的传感器。
它通常由麦克风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
在物理实验中,声波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声学研究、声音分析和振动研究等领域。
使用声波传感器进行实验时,需要将其连接到数据采集设备,并通过合适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麦克风麦克风是声音传感器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能够将环境中的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并输出给其他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物理实验中,麦克风通常被用来测量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时域特性等。
使用麦克风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安静,避免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将声音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物理实验中,压电传感器常用于测量声音的强度和压力。
使用压电传感器进行实验时,需要将其固定在被测物体表面,以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感知声音的传播和变化。
四、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是一种通过光电效应进行声音传感的器件。
它利用光敏材料对入射光的反应产生电信号,从而实现声音的捕捉和测量。
在物理实验中,光电传感器常用于测量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并可与其他仪器进行联动使用。
使用光电传感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保持传感器和光源的稳定,并进行适当的校准。
五、声频分析仪声频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分析声音频率和振幅的设备。
它通常由声音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和显示屏等组成。
在物理实验中,声频分析仪广泛应用于噪音控制、声学研究和声音检测等领域。
使用声频分析仪进行实验时,需要将传感器正确连接,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
六、使用声音传感器的注意事项1. 实验环境的选择:选择相对安静的实验环境,减少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传感器的放置:将传感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保证其能够准确感知声音的传播和变化。
实验四 声音传感器实验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声音传感器实验实验时间: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 学习CC2530 单片机GPIO 的使用。
2. 学习声音传感器的使用二、实验原理1. CC2530 节点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硬件接口(1). 声音传感器模块(MIC)引脚GND:外接GNDDO:数字量输出接口(0 和1)+5V:外接5V 电源(2). 传感器模块与2. GPIO(1). 简介CC2530单片机具有21个数字输入/输出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数字I/O或外设I/O信号,配置为连接到ADC、定时器或USART外设。
这些I/O口的用途可以通过一系列寄存器配置,由用户软件加以实现。
I/O端口具备如下特性:●21个数字I/O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I/O或外部设备I/O●输入口具备上拉或下拉能力●具有外部中断能力。
这21个I/O引脚都可以用作于外部中断源输入口。
因此如果需要外部设备可以产生中断。
外部中断功能也可以从睡眠模式唤醒设备。
(2). 寄存器简介本次实验中主要涉及到GPIO的寄存器如下:3. MIC 声音传感器(1). 概述声音传感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话筒(麦克风)。
它用来接收声波,显示声音的振动图象。
但不能对噪声的强度进行测量。
该传感器内置一个对声音敏感的电容式驻极体话筒。
声波使话筒内的驻极体薄膜振动,导致电容的变化,而产生与之对应变化的微小电压。
这一电压随后被转化成0-5V 的电压,经过比较器转换数字信号后,被数据采集器接受,并传送给计算机。
传感器特点:●具有信号输出指示。
●输出有效信号为低电平。
●当有声音时输出低电平,信号灯亮。
应用范围:●可以用于声控灯,配合光敏传感器做声光报警,以及声音控制,声音检测的场合。
(2). 使用方法本实验利用CC2530 的GPIO 读取声音传感器模块的检测结果输出端,当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低电平;未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高电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判断是否有声音在传感器附近产生。
小学信息技术传感器体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传感器体验教案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接收并转换某种物理量或信号的装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让小学生体验传感器,可以增强他们对于科技的兴趣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基于此目的,设计了以下小学信息技术传感器体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传感技术的兴趣。
2.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硬件设备:各种传感器(例如光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电子模块、面包板、导线等。
2. 软件工具:Arduino编程软件、Processing软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身边有哪些设备或物品是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的?请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思考,初步了解传感器的概念。
2. 了解传感器(15分钟)分小组进行,每组选择一种传感器进行研究,并准备一份简单的介绍。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和了解来认识不同的传感器。
3. 传感器体验(60分钟)3.1 实验一:光敏电阻(15分钟)学生使用光敏电阻,连接电路并通过Arduino编写程序,实现通过光照强度控制LED灯的亮度。
3.2 实验二:温度传感器(15分钟)学生使用温度传感器,连接电路并通过Arduino编写程序,实现通过温度变化控制LED灯的颜色。
3.3 实验三:压力传感器(15分钟)学生使用压力传感器,连接电路并通过Arduino编写程序,实现通过压力大小控制蜂鸣器的声音大小。
3.4 实验四:声音传感器(15分钟)学生使用声音传感器,连接电路并通过Arduino编写程序,实现通过声音大小控制舵机的转动角度。
4. 总结与展示(20分钟)学生将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通过Processing软件将实验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实验过程和展示结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实验的方式,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实验四声音传感器实验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四 声音传感器实验 实验时间:班级: 姓名: 学号:一、实 验 目 的1. 学习 CC2530 单片机 GPIO 的使用。
2. 学习声音传感器的使用 二、实 验 原 理1. CC2530 节点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硬件接口(1). 声音传感器模块(MIC)引脚GND:外接GNDDO:数字量输出接口(0 和1)+5V:外接5V 电源(2). 传感器模块与CC2530 模块之间的连接2. GPIO(1). 简介CC2530单片机具有21个数字输入/输出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数字I/O或外设I/O信号,配置为连接到ADC、定时器或USART外设。
这些I/O口的用途可以通过一系列寄存器配置,由用户软件加以实现。
I/O端口具备如下特性:●21个数字I/O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I/O或外部设备I/O●输入口具备上拉或下拉能力●具有外部中断能力。
这21个I/O引脚都可以用作于外部中断源输入口。
因此如果需要外部设备可以产生中断。
外部中断功能也可以从睡眠模式唤醒设备。
(2). 寄存器简介本次实验中主要涉及到GPIO的寄存器如下:3. MIC 声音传感器(1). 概述声音传感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话筒(麦克风)。
它用来接收声波,显示声音的振动图象。
但不能对噪声的强度进行测量。
该传感器内置一个对声音敏感的电容式驻极体话筒。
声波使话筒内的驻极体薄膜振动,导致电容的变化,而产生与之对应变化的微小电压。
这一电压随后被转化成0-5V 的电压,经过比较器转换数字信号后,被数据采集器接受,并传送给计算机。
传感器特点:●具有信号输出指示。
●输出有效信号为低电平。
●当有声音时输出低电平,信号灯亮。
应用范围:●可以用于声控灯,配合光敏传感器做声光报警,以及声音控制,声音检测的场合。
(2). 使用方法本实验利用CC2530 的GPIO 读取声音传感器模块的检测结果输出端,当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低电平;未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高电平。
《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永川区五间镇双创果园生态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7月第一章总论1.1 工程名称及性质1.1.1工程名称:果园散养乌鸡建设工程1.1.2工程性质:新建1.2 工程建设单位重庆市云鹏农业有限公司绿宝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罗明兰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1.3.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a)《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地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c) 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区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d)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工程评价——方法参数》(第三版)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e)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f)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1.3.2可行性研究工作地范围a)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环境分析.b)散养鸡场地条件分析.c)技术地可靠性分析.d)生产销售地可靠性.e)编制劳动定员、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1.4 建设规模按散养乌鸡30只/亩设计.配套建设围栏棚(架)舍、饲料加工厂等及防疫、接种设备和办公、生活设施.1.5 建设地点和条件1.5.1建设地点本工程拟在永川区五间镇双创果园建设散养鸡场4个,占地面积约500亩,分区域建设乌鸡散养区.1.5.2建设条件工程区位于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是永川区南部中心,距永川主城区20余公里、重庆80公里,高速公里引路从园区穿过.该园区地处浅丘,山势较平坦,沟壑错落有序,交通运输便利,园区内柑橘长势喜人,建设条件良好.1.6 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1.6.1建设内容工程单位自建4个散养鸡场,散养区占地约500亩,按存栏约15000只建设.同时按照设计建设各养殖分区围栏棚(架)舍、饲料加工、服务设施.1.6.2工程建设期:6个月.1.7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1.7.1投资规模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其他万.流动资金投入万元.工程建设单位自筹万元,申请产业扶持资金万元.1.8 经济效益分析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年收入万元,年均利润万元,投资利润率35.27%,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年.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0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10.1综合评价:该工程建设通过“公司+农户”地生产经营模式,符合国家地有关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工程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实用.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在工程建设地设计中兼顾了资源地综合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示范场地建立与推广.1.10.2论证结论:该工程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立工程标准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理和谐,对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畜禽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散养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地现实意义.希望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并给予大力支持.第二章工程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工程建设背景近年来,我国禽肉、蛋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地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稳定,给国民经济带来了通货膨胀地巨大压力.为了促使这一矛盾地解决,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畜牧业,确保市场有效供给,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尽管养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要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 还存在养殖生产中现代良种所占比重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多方面地问题亟待解决.双创果园散养鸡建设工程,旨在立足本地区地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果园养鸡业持续、健康发展,工程地实施可显著提高本地区优质型良种鸡供种能力,提高养殖业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提高产品地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牧业中地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2 工程建设地必要性2.2.1是保障小家禽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地需要.以前农户地小家禽养殖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收入低.本工程采用“公司+农户”地经营模式可充分利用乌鸡资源优势,提高本地以乌鸡为主小家禽地附加值和养殖户地收入,促进小家禽养殖业走向产业化、标准化,壮大小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组织.2.2.2 是有利果树生长、节约成本、改良土壤生态系统地需要果园养鸡、鸡吃虫草,鸡粪肥园.散养鸡大部分时间在林地觅食嫩草、草籽、昆虫等,只在晚间喂食少量精料即可,大大减低了饲养成本;鸡吃害虫,减轻了害虫对果树地危害;同时鸡粪等生产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蓄水力,提高土壤肥力.由此良性循环,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肥力提高,减少了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投入量,大大增加了果实可溶型固形物地含量,提高果品品质.由于养鸡环节地加入,形成了以林间虫草、草鸡、土壤为主要成分地生态链条,杂草、昆虫、蚯蚓等土栖小动物、微生物、草鸡等在该系统中占据了适合自己地生态位,形成了稳定地生态结构体系和稳定地物质流和能量流,使该生态系统稳定、协调发展,对土壤生态系统有良好地促进作用.2.2.3 是确保市场有效供给地需要随着国民经济地发展,人们对肉、蛋等动物食品地需求稳步增加,健康绿色是未来地消费趋势.放养乌鸡主要采食野草、昆虫等天然活性饵料,配上玉M、稻谷等农家杂粮,加之散养鸡活动范围大,具有毛色光亮、肉质紧实鲜美,绿色无公害等优点,适应消费市场地需求. 2.2.4 是提高畜禽养殖科技发展水平地需要畜禽养殖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属于典型地自然经济型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完善,己不能适应现代畜禽业生产地发展需要.因此,要想提高畜禽养殖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就必须走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地道路,必须向安全、高产、优质、高效地方向转化,必须加速成熟、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地应用,必须加快安全、优质型畜禽规模化养殖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建设.本工程地实施,将显著提高优质型良种畜禽地供应能力,特别是散养业,提高五间镇养鸡业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提升养鸡业地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满足不断发展地现代养鸡业地生产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产生巨大地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2.2.5 是加快生态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地需要随着经济地不断发展地人们生活水平地普遍提高,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倍受人们关注和重视,势必要求良好地生态环境和安全、优质地农产品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2.3 工程建设地可行性2.3.1基础条件好.工程区是永川区南部中心,技术上可以得到区直业务部门地支持,信息上有健全和完备地网络.完备地防检体系为乌鸡散养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群众地文化水平和市场意识相对较高,对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接受能力强,推广优良散养鸡生产群众认知度强、积极性高.2.3.2果园资源好.果园内有大量地草、虫,含丰富地蛋白,能有效降低散养鸡地生产成本.2.3.3地理位置好. 园区属浅丘地区,空气流通,水污染较轻,病虫害发生少,具备生产无公害产品地有利条件.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3.1市场分析3.1.1养鸡产业地综合分析我国禽类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分别增长了51%和60%,达到人均占有22公斤和11.5公斤.禽蛋地人均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地平均消费水平相当.禽类产品已成为继猪肉之后,最重要地动物蛋白源.3.1.2鸡肉地消费水平已成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地主要标志之一家禽养殖业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培养健康地饮食习惯,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禽类产品营养价值高.鸡肉是典型地白肉产品,具有高蛋白(23.3%)、低胆固醇(117毫克/百克)、低脂肪含量(1.2%)和低热量(104千卡/百克)地特点,符合健康食品地基本特征.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纤维素和卵磷脂.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禽类产品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目前大多数家庭地日常饮食,尤其是早餐,鸡蛋都是必备地食品.鸡肉消费旺盛,“无鸡不成席”已成为许多地区约定俗成地消费习惯.3.1.3养鸡产业市场地预测农业部相关专家介绍,禽类产品也是人们肉类消费地重要来源.2000禽肉消费量增长了17%,我国禽肉在肉类消费中地比重接近20%,人均消费量为11.5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地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农村人口地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因此我国禽肉消费还有很大潜力,禽类生产还有很大地发展空间.从市场供求来看,随着禽类产品价格逐步回升,各地养殖户地补栏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供给偏紧地局面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中秋节,国庆,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地临近,城乡居民对禽类产品地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预计后期禽类产品价格将继续呈稳步回升态势,禽类产品价格将稳中有升.3.1.4无公害色食品是现代农业发展地方向a)绿色食品是世界消费发展地趋势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地提高,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地威胁以及对人类身体健康地危害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发达国家民众地环境意识迅速增强,保护环境,提高食物地安全性,保障人身健康,成为人们关心地一项重要地大事.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食品已经成为世界地消费潮流.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生产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自然食品、无污染食品、无公害食品、天然食品等等,虽然其名称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地,都是无公害地安全食品.在国际市场上,无公害地安全食品不但价格高,而且销路好.我国于90年代初开始发展绿色食品,2005年,全绿色食品品牌达到4千多个,产量3260多万吨,产值达723多亿元,每年以30%以上地速度增长,绿色食品生产已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地发展方向.b)绿色食品是新阶段农业生产地迫切需要随着人们地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不但要求吃饱、吃好,而且开始追求吃得安全和健康,安全健康消费正在成为我国人民消费地主题.农副水产品中地农药、化肥、兽药、及其添加剂等残留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地高度关注,从普通地百姓到科学界和高层领导都十分重视农产品地质量安全问题,不是生产什么农产品都能吃,要吃对人身体有益健康地农产品,要从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型转变.党中央提出了实施农业结构地战略性调整,其核心任务是生产优质、安全地农产品.因此,发展绿色食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地重要途径,同时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地战略性调整,是当前我国新阶段农业生产地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也是新阶段农业生产地迫切需要.3.2 生产和营销模式工程拟采用“引进良种、自繁自育、封闭管理、半进半出”地标准化生产模式,实行生态散养模式,依靠便利地信息网络和区域优势,同周边地大中城市形成长期供货渠道.3.3 市场风险分析3.3.1 政策风险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提出了“十五”期间及今后十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地方针、目标、任务及要求,明确提出: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重点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地投入,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地成果转化地政策环境.同时,国家“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改良畜禽品种,加快畜牧业发展,到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可见在农业和畜牧业地发展上,国家历来是处于战略角度上认识其重要性,将其当成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地大事来抓.同时,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生产发展地优惠政策,在可预见地将来,本工程基本不存在政策风险.3.3.2 人力资源风险由于本工程涉及到散养鸡行业中相关科学地系统利用及配套技术,科技含量较高,技术要求高.工程实施地核心人员地素质是工程完成地关键因素之一,工程承担单位将紧紧依靠技术依托单位—永川区畜牧局(站)地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负责工程地技术方案、技术路线地拟定,工程地组织实施,基本无人力资源风险.3.3.3 技术风险从本工程地技术风险上看,主要是鸡疫病地风险,通过区畜牧站地技术全力支持,公司引进农业大学先进技术,实行系统化免疫,严格地消毒隔离措施,可以有效化解风险.3.3.4市场风险本工程地市场风险主要为禽蛋产品及副产品市场地周期性波动,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一要通过加强市场预测,降低市场风险;二要加强新技术地组装、集成和应用,降低生产成本;三要积极推进养殖产业化,提高产业链地增值效率,分散风险,提高抗御市场风险地能力,把市场风险降低到最低.同时,随着社会地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一家一户散养户因为比较效益差逐渐放弃养殖行业,而被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户)所取代.从市场竞争来看,本工程从商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强劲地竞争优势.产品凭借其价格、质量优势,可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第四章工程地点选择分析4.1 工程选址原则和要求4.1.1工程建设用地为500柑橘果园,使用权二十年,符合用地性质.4.1.2工程建设地点远离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场.4.1.3工程建设地点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4.2工程区简况工程区地貌属于川西低山丘陵区.海拔大多数在280-350M之间,工程区属沉积岩广泛发育地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系飞仙关组至侏罗系地上沙溪庙组.土壤为黄壤,但由于侵蚀、剥蚀,黄壤仅零星分布在二三级阶地上(山地森林,不完整坡面).现在发育地土壤都是一些潴育土和人工培育土,如紫泥土、石灰土、水稻土,其中紫泥土大都分布在向斜丘陵区,适宜于多种粮、油、经济作物生长.工程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多阴少晴、多雾少日照、冬暖夏热、春秋多变、降水充沛、盛夏炎热常伏旱、秋冬连绵阴雨、空气湿润、风力微弱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平均日照1298.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042.2毫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地42.2%,冬季降水量占6%,一日最大降雨量192.9mm,年最大降雨量1496mm,最小740mm;多年平均径流深42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06.4mm;多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6.7m/s,常有洪涝、旱、风、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4.3工程地点选择工程选址拟建在双创果园,工程区远离人口聚居区,空气流畅,背风向阳,自然环境较好,面积约500亩.工程建成后,具有得天独厚地排污处理能力.生产产生地粪便全部可以用以还林施肥,整个工程在选址、布局、建筑及环保方面完全按照标准化规模畜禽散养建设标准进行设计.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5.1规范化养殖概述乌鸡散养是原始传统地饲养方法,该方法管理粗放,场地面积要求大,生产速度较慢,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是散放饲养生产出来地乌鸡肉质非常好,深受消费者地喜爱,价格高市场稳定.实行散放饲养,具有较高地经济效益.5.2产地环境生态生产场地选址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地原则,选在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地地区进行畜禽散养场建设,对土壤、水资源、大气以及重金属和环境污染状况选址前都进行了指标检测,并建立记录档案.空气环境要求达到“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地二级标准,水质要求达到“饮用水” 质量标准.5.3散养鸡养殖技术乌鸡散养即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等天然地青草、昆虫、蚯蚓、草籽等资源优势,以及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地特性,同时利用土鸡好动活泼、觅食力强地特性,从大自然获得所需要地部分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鸡经济效益地饲养方法.a)选购优质雏鸡--商品代雏鸡应来自通过有关部门验收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地父母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厂.--选择活泼、大小整齐地健康鸡雏.它们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地特点,而且产蛋率高、蛋地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适于放养,深受食客和养鸡户地喜爱.b)严格管理--鸡场建设应符合鸡场场址选择地社会和自然条件.--严禁参观者入场、入舍.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衣并经紫外线消毒,每年定期进行体检,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鸡工作.--严格执行消毒程序.鸡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消毒1次.鸡场、鸡舍进出口要设消毒池,每周更换1次消毒药.鸡舍内要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正常情况下每周1次,有病情况下可每周2次,在免疫前、中、后3天不进行带鸡消毒.鸡舍腾空后要进行彻底清扫、洗刷、药液浸泡、熏蒸消毒.消毒后至少闲置2周才可进鸡.进鸡前5天再进行熏蒸消毒1次.定期对蛋箱、蛋盘、喂料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和熏蒸消毒.--鸡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产品地通道;脏道是专门运输鸡粪、死鸡和垃圾地通道.净道和脏道不能交叉.死鸡及时运走焚烧或深埋,鸡粪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采用堆积生物热或干燥地处理方式作为农业用肥,不得作为其他动物地饲料.--鸡舍通风口应设置纱窗或安装铁丝网,防止鸟、兽进入.定期灭鼠,投放鼠药要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常备清洁饮水.鸡地饮水要符合国家标准.感官性状不得有异臭、异味、不含肉眼可见物;pH值6.4--8.0;细菌学检查标准:大肠杆菌不超过1个/100毫升.饮水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水质分析和检测.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要采用封闭式节水饮水系统.--选用优质饲料.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地配合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手册提供地营养标准.不应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增色剂.饲料包括配合饲料、浓缩料、添加剂和原料等,在感官上都应具有一定地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地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虫蚀、结块及异味现象.添加剂产品应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产蛋期及开产前5周鸡饲料中不应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制药工业副产品不应用作饲料原料.各种饲料使用时遵照标签规定地用法用量使用.--按标准用药.蛋鸡在雏鸡、育成鸡前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使用地药物要符合国家规定地NY5040标准,即为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允许使用地兽药.育成鸡后期(产蛋前7--10天)停止用药.产蛋阶段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药物,包括中草药和抗菌素.产蛋阶段发生疾病用药物治疗时,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所产鸡蛋不得作为商品蛋出售.--免疫接种和疫病检测.根据《防疫法》及配套法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做常规疫病检测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白痢与伤寒等).药物预防宜采用中药、生物制品、矿物性药物等无公害药物防治,严格控制抗生素、激素及有害化学药品地使用.--鸡蛋收集与保存.集蛋箱和蛋托应经常消毒,工作人员集蛋前须洗手消毒.集蛋时将破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不作为鲜蛋销售,可用于蛋品加工.鸡蛋在舍内暴露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从鸡蛋产出到蛋库保存不得超过2小时.鸡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鸡蛋要符合卫生标准.蛋壳清洁、无破损,蛋壳表面光滑有光泽,蛋形正常,蛋壳颜色符合品种特征.c)散养技术增设保温和照明设施:鸡舍周围加盖防风障,舍内地面保持清洁,并铺上垫草,同时将门窗糊好,夜晚放下草帘保温或点火加温,使室温始终保持在10℃以上.如果饲养地土鸡数量较少,可以在夜间将其赶回屋内.--鸡舍外要有运动场,鸡舍内要设休息栖架,饲养密度以每平方M5只为宜.早晨放鸡前要注意调整舍内外地温差,可以先打开鸡舍地门窗,让鸡群有一个适应外界冷空气地过程,然后再将其放到运动场去,以防感冒.平时要喂吊食,即将饲料菜等放高,以促其运动,帮助消化,健壮鸡体.每天坚持照明13--14个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打开电灯照明.冬天宜增加饲喂次数,保证每只鸡都采食充分,既利于自身产热,又利于增重.--用白酒拌料饲喂: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60度左右地白酒30--40克,拌匀后饲喂,可使土鸡地产蛋率提高18%左右,同时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饲料多样化:乌鸡地精饲料应以玉M、高粱、麸皮等为主,青饲料应以胡萝卜、白菜、菠菜等为主.乌鸡产蛋期还要喂些豆饼、玉M面、贝壳粉、鱼骨粉等蛋白和矿物质饲料,并且每天保证充足地饮水.--搞好消毒防疫:经常清扫鸡圈地粪便及杂物,定期更换运动场或鸡舍内地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卫生,平时注意经常用来苏尔溶液消毒并拌喂中草药,或用0.5%地高锰酸钾溶液饮水.目前,许多农家饲养本地土鸡仍然采用传统地饲养方法.这种“斗M养斤鸡”地方法,所养出地鸡虽然肥瘦适当,肉质紧实,味道特佳,价高,好售,但成活率低,饲养周期长,耗料多,见效慢,收入少.若在饲养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几点,则既可使鸡毛色光亮,保证肉质品味,又能使其成活率提高,饲养周期缩短,耗料少,见效快、收入多.--小鸡舍内安装弹性塑料网或竹编网,网眼直径1厘M,网距地面100厘M左右.若是旧房改造,应前后开采光窗和地窗.采光窗距地150厘M,地窗距地20厘M.--科学管理.①雏鸡进入育雏室,第一周每平方M50只,且隔开为一群,在弹性塑料网上或竹编网上铺新鲜干净地干稻草.铺草厚度以雏鸡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上为宜.第二周每平方M40只,撤去铺草,使鸡粪直接通过网眼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M30只,之后为10只.②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③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温.④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地4小时周期间隙光照法,使鸡地活动与休息适量,促进土鸡地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节豹电费.光照强度参照白天采光窗地光照强度.⑤雏鸡25日龄方可放牧,这是保证成活率高地重要因素之一.--防病措施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中鸡、大鸡在栖架上过夜,成排成对,各就各位,利于经常查看鸡粪,找出相对应地病鸡.另外,病鸡入舍飞不上栖架;。
看到自己声音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一直以来,我们只能通过耳朵来感知声音。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奇妙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看到自己的声音。
本实验旨在探究这一现象,并分析其原理。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的传播特性;2. 探究声音与光的相互作用;3. 通过实验验证声音可以被人眼看到。
三、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当声音传播到介质表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在实验中,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高频超声波,通过超声波与空气分子相互作用,使空气分子产生振动,进而产生可见光。
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人眼观察到自己的声音。
四、实验器材1. 超声波发生器;2. 光学显微镜;3. 玻璃板;4. 传感器;5. 计算机;6. 电源。
五、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板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其平整;2. 将传感器固定在玻璃板上,传感器用于接收超声波;3. 将超声波发生器放置在传感器旁边,确保超声波发射方向与传感器平行;4. 打开超声波发生器,调节频率至实验要求;5. 使用计算机记录传感器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6.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超声波在玻璃板上的传播情况。
六、实验现象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超声波在玻璃板上传播时,产生了明显的光斑,即声音可以被看到;2. 随着超声波频率的升高,光斑逐渐变大,说明声音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3. 通过计算机记录的超声波信号,可以直观地看到声音的传播过程。
实验现象表明,声音与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声音可以被我们眼睛看到。
这是因为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与空气分子相互作用,使空气分子产生振动,进而产生可见光。
通过光学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一现象。
七、实验结论1. 声音与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声音可以被我们眼睛看到;2.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3. 通过实验验证了声音可以被人眼看到。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超声波在玻璃板上的传播情况,验证了声音可以被人眼看到的现象。
声控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 掌握MSP430F5529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实现声控LED灯的开关功能。
3. 通过实验验证声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实验原理声控技术是利用声音信号来控制电子设备的开关。
本实验中,通过声音传感器采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输入到MSP430F5529单片机进行处理。
当检测到声音信号时,单片机控制LED灯亮起;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检测到声音信号时,LED灯熄灭。
三、实验设备1. MSP430F5529单片机开发板2. 声音传感器3. LED灯4. 连接线5. 电源6. 编程软件(如IAR、Keil等)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声音传感器、LED灯和MSP430F5529单片机开发板按照电路图连接好。
2. 编写程序:使用编程软件编写声控LED灯的控制程序。
(1)初始化时钟系统,设置DCO为16MHz。
(2)设置看门狗计时器,防止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死锁。
(3)设置LED和声音传感器的接口,配置定时器。
(4)编写主函数,实现以下功能:a. 检测声音信号,判断是否有声音输入。
b. 若有声音输入,且持续一定时间,则使LED灯亮起。
c. 若一段时间内没有检测到声音信号,则使LED灯熄灭。
d. 在10秒内,若再次检测到声音信号,则重新开始计时。
3. 编译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4. 烧写程序:将编译好的程序烧写到MSP430F5529单片机中。
5. 测试程序:接通电源,观察LED灯的工作状态,验证程序是否正常运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当有声音输入时,LED灯亮起;一段时间内没有声音输入时,LED灯熄灭。
2. 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成功实现了声控LED灯的开关功能,验证了声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2)通过调整声音检测阈值,可以避免误操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实验结果显示,MSP430F5529单片机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编程性,可以应用于声控系统的开发。
学前科学实验制作简易的声音感应器
学前科学实验制作简易的声音感应器声音感应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声音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
在学前科学教育中,通过制作简易的声音感应器可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声音传播和转化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作一台简易的声音感应器,并探讨其原理和实际应用。
一、材料准备制作声音感应器所需的材料非常简单,主要包括:1. 电子零件:一个麦克风模块,一个电阻(一般为10k欧姆),一个运放集成电路LM358,两个电容(一般为0.1μF)。
2. 其他工具:面包板、导线、电池盒、电池。
二、制作步骤1. 将导线连接至面包板上,按照接线图连接麦克风模块、电阻、运放集成电路和电容等元件。
确保连接牢固,不出现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2. 将电池盒与电池连接,将电池盒接线至面包板上的电源接口,确保电路可以正常供电。
三、原理解析声音感应器的原理是利用麦克风模块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经过运放集成电路放大后输出。
具体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麦克风模块:当声音波谱通过麦克风时,麦克风中的声音传感器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将声音转化为压电信号输出。
2. 电阻:起到限流作用,防止电路过载。
3. 运放集成电路:主要由放大器和比例运算器组成。
放大器将麦克风模块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增大信号的幅度;比例运算器通过调整输出电压的比例系数,使得输出的电压与输入的声音信号之间保持一定的线性关系。
4. 电容:用于滤波,去除噪音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四、实际应用声音感应器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1. 声控灯:可以根据声音大小自动开关灯光。
2. 声控报警器:当检测到特定的声音信号时,会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
3. 声音测量仪:可以测量环境中声音的大小,并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制作和使用声音感应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使用导线时,应确保导线的绝缘层完好,避免导线之间发生短路。
2. 在进行焊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烫伤和吸入有害气体。
《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学会将声音传感器与计算机进行有效连接并读取声音数据。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声音传感器的连接方法及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则是理解声音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过程以及传感器的数据处理过程。
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难点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和实践。
三、教学准备教学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具和软件,包括声音传感器、计算机、连接线等硬件设备,以及用于演示和操作的软件平台。
同时,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教学内容,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教案,确保课堂上的教学顺利进行。
此外,还需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干扰。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使用声音传感器的有趣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通过声音传感器控制的趣味音乐盒视频,或者展示一个简单的声控小车模型。
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声音传感器的神奇之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声音传感器接着,教师将详细介绍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
通过PPT展示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声音传感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智能门锁、声控灯具等。
(三)实践操作,探索声音传感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活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和功能。
1. 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简单的声控灯实验套件,让学生通过搭建电路和调试程序来控制LED灯的亮灭。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声音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程序,让声音传感器能够识别不同的声音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第8课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2. 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培养对声音传感器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相关实验,如声音强度测试、声音频率分析等。
2. 知识问答:完成一份关于声音传感器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场景的问卷,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创新应用:学生需结合声音传感器,设计并实现一个有趣的小发明或小应用,如自制声音报警器、声音识别机器人等。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操作:请按照规定步骤和要求进行实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知识问答:请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回答,不得抄袭或依赖他人。
3. 创新应用:请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尝试各种可能的应用场景。
同时,请学生注意保护自己的设备和数据安全。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报告和问卷回答将作为本次作业的基础分,根据完成质量给予相应的评分。
2. 创新应用部分将根据作品的创意、实用性和技术实现难度等因素进行评价,特别优秀的作品将有机会获得额外的奖励。
3. 评价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实用性、技术实现难度和安全性等。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在下一次课堂上对作业进行反馈。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 能够读取声音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处理;3. 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二、作业内容1. 实验一:声音传感器与电脑的连接与测试要求:学生需将声音传感器正确连接到电脑,并测试其是否能正常工作。
声控仿真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声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声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3.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声控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声控电路是一种利用声音信号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子电路。
它主要由声音传感器、放大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触发电路和执行电路等组成。
1. 声音传感器: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 放大电路:对声音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信号幅度。
3. 整流电路: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
4. 滤波电路:滤除噪声,提高信号质量。
5. 触发电路:将信号转换为触发信号,控制执行电路的动作。
6. 执行电路:根据触发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如点亮LED灯、控制继电器等。
三、实验器材1. 仿真软件:Multisim2. 声音传感器:驻极体话筒3. 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4. 整流电路:二极管5. 滤波电路:电容6. 触发电路:施密特触发器7. 执行电路:继电器或LED灯8. 电源:直流电源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在Multisim软件中搭建声控电路。
2. 设置参数:设置声音传感器的灵敏度、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整流电路的整流方式、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触发电路的阈值电压等参数。
3. 仿真实验:通过软件仿真,观察电路在不同参数设置下的工作情况。
4. 数据分析: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声音传感器灵敏度:提高声音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减小触发电路的误触发概率。
2. 放大电路放大倍数:适当提高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可以提高电路的灵敏度。
3. 整流电路整流方式:选择合适的整流方式,可以保证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稳定。
4. 滤波电路截止频率:提高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可以滤除更多的噪声。
5. 触发电路阈值电压:适当调整触发电路的阈值电压,可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声控电路,并对其功能和性能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声控电路可以有效地将声音信号转换为触发信号,控制执行电路的动作。
声音检测模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检测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 掌握声音检测模块的安装、调试和测试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检测模块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声音检测模块是一种能够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1. 声音传感器(如驻极体麦克风)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
2. 信号放大电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到一定幅度。
3. 滤波电路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去除干扰信号。
4. 比较器电路将滤波后的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
三、实验设备1. 声音检测模块1个2. 开发板1块3. 连接线若干4. 音频信号发生器1台5. 示波器1台6. 电源1个四、实验步骤1. 将声音检测模块安装在开发板上,确保连接良好。
2. 将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接入声音检测模块的输入端。
3. 使用示波器观察声音检测模块的输出信号。
4. 调整比较器电路的阈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5. 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实验,测试声音检测模块的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kHz,幅度为1V的信号时,声音检测模块能够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且输出信号幅度与输入信号幅度成正比。
2. 调整比较器电路的阈值,当阈值低于输入信号幅度时,输出信号为高电平;当阈值高于输入信号幅度时,输出信号为低电平。
3. 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实验,发现声音检测模块在噪声环境下性能有所下降,但仍然能够检测到声音信号。
4.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调整阈值和滤波电路参数,以提高声音检测模块的检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六、实验结论1. 声音检测模块能够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具有较好的性能。
2. 通过调整比较器电路的阈值和滤波电路参数,可以提高声音检测模块的检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3. 声音检测模块在噪声环境下性能有所下降,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七、实验改进建议1. 在设计滤波电路时,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滤波器,以提高滤波效果。
《第8课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2. 了解声音传感器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传感器采集声音数据;4. 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任务一:了解声音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1. 观看关于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视频,了解传感器如何通过声音的变化来传递信号。
2. 自行组装声音传感器,熟悉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及操作方法。
3. 尝试使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声音采集,记录下实验结果。
任务二:分析采集到的声音数据1. 将采集到的声音数据导入计算机中,尝试使用音频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2. 分析声音数据的特点,如音调、音量等,尝试对声音进行分类。
3. 讨论声音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3.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图片或视频,以便老师评估作业质量;4. 作业完成后,需对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质量、实验过程及安全遵守情况;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作业成绩。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向老师反馈作业完成情况及遇到的问题,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及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 家长反馈: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班级微信群等渠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声音传感器的基本理解,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传感器实验报告喇叭实验目的
传感器实验报告喇叭实验目的引言:喇叭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装置,通过振动空气产生声音。
喇叭广泛应用于音响设备、通讯设备、汽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传感器对喇叭的声音进行测量和分析,探究喇叭的声学特性以及对声音的放大作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喇叭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使用传感器对声音进行测量的方法。
3. 研究喇叭在不同频率下的声音放大效果。
4. 分析喇叭在不同环境中的声音传播特性。
5. 探究喇叭在不同音量下的功率消耗情况。
二、实验器材:1. 喇叭:具有一定音频范围的音箱或扬声器。
2. 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电信号。
3. 模拟传感器:用于测量声音的强度和频率。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喇叭与信号发生器和模拟传感器连接。
2. 测量声音频率: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不同频率电信号输入到喇叭中,使用传感器测量喇叭产生的声音频率。
3. 测量声音强度:在固定频率下,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使用传感器测量喇叭产生的声音强度。
4. 分析声音传播特性:将喇叭放置在不同环境中,测量声音传播的距离和衰减情况。
5. 研究功率消耗情况:在固定音量下,测量喇叭的功率消耗。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喇叭的声音频率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成正比关系。
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喇叭的声音频率,可以验证这一关系。
2. 喇叭的声音强度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成正比关系。
通过测量不同电压下喇叭的声音强度,可以验证这一关系。
3. 喇叭的声音传播距离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不同环境中测量声音的传播距离和衰减情况,可以了解喇叭在不同环境中的声音传播特性。
4. 喇叭的功率消耗与音量成正比关系。
通过测量不同音量下喇叭的功率消耗,可以验证这一关系。
五、实验结论:1. 喇叭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并放大声音的强度。
2. 喇叭的声音频率和强度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成正比关系。
3. 喇叭的声音传播距离和衰减与环境因素相关。
4. 喇叭的功率消耗与音量成正比关系。
《第8课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声音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使用声音传感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声音传感器的理论知识,包括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及作用等,并记录下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疑问。
2. 操作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通过信息技术教室的实践平台,亲自进行声音传感器的实际操作,包括声音的接收、数据的转换等基本操作步骤。
3. 创意探索:学生需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声音传感器应用项目,如声控小车、声控灯光等,要求项目能够体现声音传感器的实际作用。
4. 撰写报告:学生需将上述学习过程、操作过程以及创意探索过程进行整理,撰写一份关于《使用声音传感器》的作业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理论学习内容、实践操作过程、项目设计思路及运行效果等。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进行记录并准备课堂提问。
2. 操作实践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设备安全。
同时,学生需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3. 创意探索要求:学生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声音传感器应用项目。
项目设计应考虑声音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效果。
4. 报告撰写要求:学生需按照报告格式要求,清晰、准确地描述学习过程、操作过程和项目设计过程。
报告中应包含适当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以增强报告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创意探索项目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以及报告的撰写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本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评价,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声控楼道灯设计实验报告
声控楼道灯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设计一种能够根据声音的大小自动控制楼道灯开关的声控系统。
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估和改进。
二、实验原理声控系统的设计基于以下原理:1. 声音传感器:通过声音传感器收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2. 声音信号处理:将收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以使其更容易被识别和分析。
3. 转换器:将处理后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值。
4. 比较器:将转换后的电压值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达到触发开关的条件。
当电压值高于阈值时,开关打开;当电压值低于阈值时,开关关闭。
三、实验步骤1. 硬件搭建按照实验的要求,我们搭建了声控楼道灯的硬件系统。
系统包括声音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转换器和比较器等组件。
具体的搭建步骤如下:1. 将声音传感器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将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滤波器的输入端。
2. 将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转换器的输入端,将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比较器的输入端。
3. 将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楼道灯的开关控制线上,以实现根据声音信号控制楼道灯的开关。
2. 程序设计在硬件搭建完成后,我们进行程序设计。
程序通过对模拟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处理,来控制楼道灯的开关。
具体的程序设计步骤如下:1. 初始化系统参数和变量,包括阈值、采样率等。
2. 采集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值。
3. 对采集到的电压值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
4. 将处理后的电压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触发开关。
5. 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楼道灯的开关状态。
3. 实验测试完成程序设计后,我们对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不同声音的测试样本,测试系统对不同声音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次实验测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声控楼道灯系统能够稳定地根据环境中的声音信号控制楼道灯的开关。
光纤声音传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纤声音传感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光纤声音传感器的构造和性能特点。
3. 通过实验验证光纤声音传感器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光纤声音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声波信号的新型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声波使光纤中的光相位发生改变,通过检测光相位的变化来感知声波信号。
光纤声音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抗腐蚀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纤声音传感器2. 发声器3. 光纤连接器4. 光纤耦合器5. 光功率计6. 光纤测试仪7.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光纤声音传感器、发声器、光纤连接器、光纤耦合器等连接成实验装置。
2.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光纤声音传感器的参数,如灵敏度、频率响应等。
3. 进行声波发射:通过发声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
4. 收集声波信号:将声波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光功率计,记录光功率的变化。
5.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纤声音传感器的性能和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当发声器产生低频声波时,光纤声音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光功率变化明显。
- 当发声器产生高频声波时,光纤声音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光功率变化不明显。
- 光纤声音传感器对声波信号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2. 数据分析:- 光纤声音传感器的灵敏度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有关,低频声波对光纤的扰动较大,因此灵敏度较高。
- 高频声波对光纤的扰动较小,因此灵敏度较低。
- 光纤声音传感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抑制电磁干扰和噪声干扰。
六、实验结论1. 光纤声音传感器是一种新型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抗腐蚀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2. 光纤声音传感器在声波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通过实验验证了光纤声音传感器的性能和特点,为光纤声音传感器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火灾等事故。
2. 保持实验环境清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科学声音控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声音对电子设备的控制作用,验证声音信号可以被电子设备识别并转换为控制指令,实现声音控制电子设备的基本功能。
二、实验器材1. 智能手机(具备录音和播放功能)2. 声音传感器3. 可编程控制器(如Arduino或MSP430)4. LED灯5. 连接线6. 电源7. 实验平台(如实验箱)三、实验原理声音控制实验基于以下原理:1. 声音传感器将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 可编程控制器接收电信号,并通过编程实现声波信号的识别和解析。
3. 根据识别到的声波信号,控制器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控制。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将声音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LED灯和连接线等设备连接到实验平台上。
2. 编写程序:在可编程控制器上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读取声音传感器输入的声波信号。
- 对声波信号进行识别和解析,判断是否为预设的控制指令。
- 根据识别到的控制指令,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3. 测试实验:- 使用智能手机录制控制指令的声音样本。
- 将声音样本播放给声音传感器,观察LED灯的反应。
- 根据实验结果,调整程序参数,优化控制效果。
4. 验证实验:- 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声音控制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与传统控制方式(如按钮控制)进行对比,分析声音控制的优缺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当播放预设的控制指令声音样本时,LED灯能够按照程序设定亮起或熄灭。
- 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声音控制功能基本稳定,能够实现预期的控制效果。
2. 实验分析:- 声音控制实验成功实现了声波信号到电子设备控制指令的转换,验证了声音控制的基本原理。
- 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声音控制具有以下优点:- 无需物理接触,方便快捷。
- 可实现远程控制,提高安全性。
- 可扩展性强,可应用于更多场景。
3.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声音控制电子设备的基本功能,为声音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声音传感器实验实验时间:2016.10.21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CC2530 单片机GPIO 的使用。
2. 学习声音传感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1. CC2530 节点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硬件接口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1). 声音传感器模块(MIC)引脚
GND:外接GND
DO:数字量输出接口(0 和1)
+5V:外接5V 电源
(2). 传感器模块与CC2530 模块之间的连接
传感器模块CC2530 模块
GND GND
DO P1_4
+5V VDD(5V)
2. GPIO
(1). 简介
CC2530单片机具有21个数字输入/输出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数字I/O或外设I/O信号,配置为连接到ADC、定时器或USART外设。
这些I/O口的用途可以通过一系列寄存器配置,由用户软件加以实现。
I/O端口具备如下特性:
●21个数字I/O引脚
●可以配置为通用I/O或外部设备I/O
●输入口具备上拉或下拉能力
●具有外部中断能力。
这21个I/O引脚都可以用作于外部中断源输入口。
因此如果需要外部设备可以产生中断。
外部中断功能也可以从睡眠模式唤醒设备。
(2). 寄存器简介
本次实验中主要涉及到GPIO的寄存器如下:
3. MIC 声音传感器
(1). 概述
声音传感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话筒(麦克风)。
它用来接收声波,显示声音的振动图象。
但不能对噪声的强度进行测量。
该传感器内置一个对声音敏感的电容式驻极体话筒。
声波使话筒内的驻极体薄膜振动,导致电容的变化,而产生与之对应变化的微小电压。
这一电压随后被转化成0-5V 的电压,经过比较器转换数字信号后,被数据采集器接受,并传送给计算机。
传感器特点:
●具有信号输出指示。
●输出有效信号为低电平。
●当有声音时输出低电平,信号灯亮。
应用范围:
●可以用于声控灯,配合光敏传感器做声光报警,以及声音控制,声音检测的场合。
(2). 使用方法
本实验利用CC2530 的GPIO 读取声音传感器模块的检测结果输出端,当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低电平;未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高电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判断是否有声音在传感器附近产生。
4.程序流程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将CC2430 仿真器的一端JTAG 接口与一个CC2530 模块相连,并打开CC2530 节点的电源,再将CC2430 仿真器的另一端用USB 接口与PC 计算机相连。
2. 用MiniUSB 线将CC2530 节点与计算机的USB 口连接起来后,打开串口调试器软件,设置波特率57600,校验位None,数据位8,停止位1,然后点击打开串口按钮,如下图所示:
说明:串口号可以在设备管理器看到,具体方法如下图所示:
3. 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8051 8.10 打开配套传感器实中的“SerialPort.Edition\18.IRDMS\Main.eww”工程文件。
4. 点击IAR 功能菜单上的绿色下载按钮,进入程序下载页面,如下图所示:
5. 程序下载完成后,点击IAR 开发环境中的运行程序按钮运行程序,如下图所示:
此外,也可以通过点击其它按钮实现对当前程序的调试(单步、断点、暂停、步入等功能)。
6. 扩展实验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传感器工作的状况,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利用光盘中配套的上位机软件CurveDisplay 来观察传感器的数据曲线。
操作步骤
(1). 将仿真器的一端JTAG 接口与一个CC2530 模块相连,并打开CC2530 节点的电源,再将仿真器的另一端用USB 接口与PC 计算机相连。
(2). 用MiniUSB 线将CC2530 节点与计算机的USB 口连接起来后,打开配套传感器实验中的“CurveDisplay\Curve3Display.exe”上位机软件,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后,再设置波特率57600,校验位None,数据位8,停止位1,最后点击打开连接按钮,如下所示:
(3). 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8051 8.10 打开配套传感器实验中的“Curve.Edition\10.ADXL345\Main.eww”工程文件,然后通过IAR 将程序下载到CC2530 模块中。
程序下载完成后,点击IAR 开发环境中的运行程序按钮运行程序。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1. 程序正常运行后,每采集一次传感器检测结果,串口信息更新一次,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所示:
2. 在实验过程中,对着传感器说话或者吹气,当有声音产生时,传感器模块上的红色LED 被点亮,当无振动产生时,红色LED 熄灭。
3. 扩展实验现象
(1).程序正常运行后,在CurveDisplay 软件中可以观察到传感器的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
(2). 在实验过程中,用手移动或旋转CC2530 节点,可以在Curve3Display 软件上的传感器数据曲线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熟悉了对CC2530 单片机ADC 模块的使用,并学会了的了声音传感器的使用。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己去熟悉程序代码并对其按键功能进行扩展,实现按键控制传感器的采样,让我又学到了很多内容。
六、源程序清单(加上必要的注释)
核心代码
1. 初始化声音传感器
void InitSound(void) //初始化声音传感器
{
//引脚(P1_6,通用IO,输入)
P1SEL &= ~0x40;
P1DIR &= ~0x40;
}
2. 主函数
void main(void)
{
//初始化时钟
InitClock();
//初始化IO
InitGPIO();
//初始化串口USART0
InitUART();
//初始化声音传感器
InitSound();
//关闭GPIO_RLED 和GPIO_GLED
GPIO_RLED = 0;
GPIO_GLED = 0;
//发送串口初始化成功消息
UART_SendStr("\nUSART0 Init Successfully!\n"); while(1)
{
//红灯:点亮-->检测到人体,熄灭-->未检测到人体if(ckFlag == 1)
{
//点亮GPIO_RLED
GPIO_RLED = 1;
//发送消息提示未检测到声音
UART_SendStr("Sound: Detected\n");
}
else
{
//关闭GPIO_RLED
GPIO_RLED = 0;
//发送消息提示未检测到声音
UART_SendStr("Sound: None\n");
}
//绿灯:点亮-->开始检测,熄灭-->停止检测
if(SOUND_DETECT == 0)
{
//关闭GPIO_GLED
GPIO_GLED = 0;
}
else
{
//点亮GPIO_GLED
GPIO_GLED = 1;
ckFlag = 0;
}
//延时200ms
DelayXms(200);
}
}
3). 中断处理函数
//P1 外部中断服务函数
#pragma vector = P1INT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P1_ISR(void)
{
IRCON2 &= ~0x08; //清除P1 中断标志
if(P1IFG & 0x40)
{
ckFlag = 1;
P1IFG &= ~0x40; //清除P1.6 中断标志
}
}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