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的意义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1. 引言1.1 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护理,以帮助其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入。
康复护理能够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提高自理能力。
通过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言语、认知、运动等方面的训练,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康复护理师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患者康复护理是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康复护理,患者才能更快更好地康复。
提高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促进患者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的目标1. 促进生理功能恢复:康复护理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认知功能等。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 预防并发症: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压疮、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等。
康复护理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及时干预和处理并发症,避免病情恶化。
3. 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护理还要帮助患者逐渐适应病情变化,调整心态,建立正确的康复信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康复护理的指导和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生活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4. 促进社会复原:脑梗死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逐渐恢复社会功能,重新融入社会。
康复护理要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社会联系,增强自信心,逐步恢复工作和社交能力,实现社会复原的目标。
2.2 康复护理方案的制定康复护理方案的制定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脑梗死康复训练目标
脑梗死康复训练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恢复肢体功能: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麻木、无力等症状,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协调性,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改善语言和认知功能: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提高交流和沟通能力。
缓解心理压力: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总之,脑梗死康复训练的目标是通过全面的康复治疗,使患者能够尽可能地恢复自主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同时,康复训练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早期功能锻炼对于脑梗死康复的影响
早期功能锻炼对于脑梗死康复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意义。
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是单纯应用药物治疗,而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治疗4周后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锻炼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是单靠药物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具体如下。
1.2.1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开始时间选择在患者无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病学症状不再进展的时候,即发病24 h后开始进行肢体按摩和关节活动。
病情严重者可选择在患者度过危险期一周后进行。
一般认为,康复应从急性期开始,只要不妨碍治疗。
康复训练开始的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愈后就越好。
1.2.2 正确床上卧位急性期患者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因此这时床上卧位格外重要。
不良姿势会加剧痉挛程度甚至会造成关节挛缩。
为预防并发症,应使患者肢体置于良好的功能位。
床上卧位有三种:健侧卧位、仰卧位、患侧卧位。
偏瘫患者以向健侧卧位为宜。
就健侧卧位而言,健侧肢体处于下方的侧卧位,头枕于枕头上,躯干正面于床面保持一致。
患肩前屈90°下垫一软枕,稍屈时,前臂旋前手伸展,患侧下肢屈髋、屈膝,踝中立位[2]。
健侧肢体在床上取舒适的姿势,可轻度伸髋伸膝,它有利于患侧血液循环,可减轻患侧肢体的痉挛,预防肢体浮肿。
1.2.3 床上锻炼在疾病早期,患肢不能自主活动,应当指导家属对其按摩,并作患肢各关节伸展屈曲运动,注意患肢保暖。
一般先活动大关节,后活动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小到大,由健侧至患侧,包括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2次/d,每次30 min,帮助患肢肘关节屈伸旋转,肩关节外展内旋,踝关节内外旋,膝关节屈伸,髋关节伸展及内旋[3]。
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同时教患者将自己的健腿置于患腿之下,沿小腿往下滑至踝处,用健肢带动患肢上下运动,上肢带动患手做boboth握手,即嘱咐患者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举至头顶,使肩关节充分前伸,同时,患肢肘关节要保持伸直状,而后再将双手放置腹部,如此反复进行,动作要缓慢到位,这既可以对关节进行了有效地活动,又抑制上下肢肌肉痉挛,同时指导患者在床上翻身及上下左右移动躯体。
电刺激小脑顶核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 发病 1 w 内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 象, 断标准。入选条件: ①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② 初次发病; ③ 年 龄在 80 岁以下; ④经 CT 或 MRI 证实; ⑤脑梗死发病前、 后没有 其他疾病引起的残疾。 排除条件: ① 溶栓治疗的患者; ② 蛛网 膜下腔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可逆的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 的患者; ③进展性卒中; ④瘫痪肢体大部分肌群肌力正常; ⑤ 意 识障碍。入选的脑梗死患者共 50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 年龄 46 ~ 79 岁, 所有入选者均为右利手 。 观察组 25 例, 病 变在左侧大脑 13 例, 右侧大脑 12 例, 均位于基底节区; 大、 中 面积梗死( 梗死灶直径 > 3. 0 cm) 11 例; 小面积梗死( 梗死灶直 径 1. 6 ~ 3. 0 cm) 14 例。对照组 25 例, 病变在左侧大脑 14 例, 右侧大脑 11 例, 均位于基底节区; 大、 中面积梗死 10 例, 小面 积梗死 15 例。两组间性别, 年龄, 梗死面积, 梗死部位, 左右侧 病变及伴发疾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 > 0. 05 ) , 具有可比性。 见表 者运动功能及 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何予工
〔摘
张
天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
脑梗死患者 50 治疗后两组
要〕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 FNS) 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方法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1. 引言1.1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的重要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脑梗死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可能出现语言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通过康复护理的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不仅包括日常生活自理技能的训练,还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方法,能够全面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康复护理还能够对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
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康复护理团队通过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更好地应对疾病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调节心理状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正文2.1 康复护理的内容与方法1. 身体功能训练:针对脑梗死患者出现的各种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师会设计相应的训练计划,包括肢体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2. 语言和认知训练: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语言表达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康复护理师会通过专门的语言和认知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和提高认知水平。
3.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护理师会教导脑梗死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自我照顾能力、社交能力等,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4. 情绪调节和心理辅导: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和抑郁状态,康复护理师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患者调节情绪。
5. 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康复护理师会向脑梗死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管理等,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的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o n l i mb s f o r 1 2 we e k s . As h wo lh f l i mb s p a s t i c i t y s c a l e a n d F u g l — Me y e mo t o r f u n c t i o n s c a l e we r e u s e d t o a s s e s s t h e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v e e f f e c t
Ef fe c t o f e a r l y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v e t r a i n i n g o n l i mb f u n c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 t e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L i u G u i y i n g / / Mo d e r n C l i n i e a 1 N u r s i n g ,一 2 O 1 4 ,1 3 ( 2 ) : 5 3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e a r l y ( o n s e t t i m e i n 1 h - 7 d )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v e t r a i n i n g o n t h e l i mb f u n c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卒中单元脑梗死早期康复训练的意义
法 。 中单元不 是一种具体 的药物 、 卒 一个科室 , 一个 系统 , 而是 它是多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 根据病情进行常规运动锻炼。 观察组按卒 中 单元康复训练计划护理。 康复训练方法根据B u n t m提出的偏瘫 rn sr o
恢复6 个阶段的理 论对患者进 行评估 , 收集有 关资料 , 段对患者 的运 分
1 护理 方法
l 次, 2 每次 4mi , 0 n 每周持续 5 , d 每周评估 1 , 次 疗程 4 周。观察组3 2 人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 并且两组治疗前后A L D 评分比较差异显著。
2 讨论
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前3 个月内功能恢复较快 , 但由于患者急性期 入 院后一般重视药物治疗, 往往忽视肢体的功能康复以及A L D 的恢复, 加上脑梗死患者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而导 致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下降。 要提高生活质量, 就必须获得最 大限度的A L 因此 , L D。 AD 评分是否提高是衡量康复治疗疗效的最直 接指标。 D 评分越高 , A L 提示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越低 , 日常生活能力越 好。循证医学的研究已经证明, 卒中单元是目前治疗卒 中最有效的方
科协同工作, 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有系统、 规范的卒中单元管理, 能更 好地组织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 更广泛地选择治疗方法、 提高和 完善治疗方案 , 对家属及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使家属积极参与的一种模
脑梗后遗症康复训练
脑梗后遗症康复训练一、什么是脑梗后遗症?脑梗后遗症指的是脑梗死后,由于神经细胞受损或死亡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
常见的脑梗后遗症包括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二、康复训练的意义康复训练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受损或丧失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脑梗后遗症患者而言,康复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原有的生活能力,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康复训练要点1.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但需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引起心血管问题。
2.语言治疗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失语或语言不流畅等问题。
治疗过程中需要与专业人士合作,进行个性化治疗。
3.认知训练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记忆和注意力等方面的问题。
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玩益智游戏等方式进行。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包括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等。
需要与专业人士合作,进行个性化治疗。
5.心理支持脑梗后遗症患者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陪伴、倾听和鼓励来帮助患者走出困境。
四、康复训练的时间和频率康复训练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每天进行1-2小时的康复训练是比较适宜的。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逐渐增加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五、预防脑梗后遗症预防脑梗后遗症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慢性病。
2.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3.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
4.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风险因素。
六、总结脑梗后遗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受损或丧失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脑梗后遗症也非常重要,需要从生活习惯、饮食和健康管理等方面入手。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 —
6 4 5
3 . 4 陪舱 家属 的准备
进 舱陪护家属必 须更换 高压氧治 疗
d , d L 脑性瘫 痪是 造成 儿童残 疾 的主要疾 病之 一 。到 目 前为止对d , d L 脑瘫 尚无确切有效的标 准的治疗方法 , 高 压氧 结合综合治疗是 目前 公认 的最有效 的治疗 的方法 。
4 讨 论
[ 4 ] 高春锦. 实用高压 氧医学 [ M] . 北京 : 学苑 出版社 , 1 9 9 7 : 3 9 1 . [ 5 3 孙传兴. 临床疾病 诊断依 据治愈 好转标 准[ J ] . 北京: 人 民军 医
给患儿和家属 。使其安心 地完成整个治 疗过程 。( 3 ) 减压 阶 段: 氧 舱开始减压时应告知家属 , 嘱家属 做好保 暖措 施 , 关掉 制冷设备 , 防止受 凉 。在 整个治 疗过 程 中 , 根 据d , J L 的生理 特点, 及时调整舱 内舒 适 的温度 和湿 度 ; 护士 应密 切观 察患
个 月~ 1 岁的婴幼儿脑组 织处 于生 长发 育旺盛 时期 , 脑 损伤 处 于初期阶段 , 异常 的姿势 和运 动模式 尚未 固定化 , 脑 机能 的代偿 性强 、 可塑性 大 , 因此 患儿年 龄越小 , 治疗 效果越 好 ,
疗 程越短_ 5 ] 。
5 结 论
3 . 5 进舱治 疗的 护理 ( 1 )升压 阶段 : 应 严 格掌 握加 压速
发 挥潜在的能力与代偿能力 , 有效地减少 后遗症及残 疾 的发
生, 对患儿 以后 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 的影 响。高压氧治 疗组 l l 6例患儿 在治疗过程 中, 由于护理人 员对患儿 和家属 实施 了安全教育 、 心 理护理 、 有效互 动等护理措施 , 使 高压氧 治疗 能安全有效地完成 , 对提高疗效上有着重要 的意义 。
脑梗 康复训练
脑梗康复训练
一、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是脑梗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平衡感。
通过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运动治疗,如走路、站立、手部练习等,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
二、语言训练
脑梗常常导致语言障碍,如失语或语言不清等。
语言训练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提高表达和理解能力。
通过语音治疗、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语言能力。
三、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旨在改善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认知训练任务,如记忆游戏、思维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认知能力,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
四、心理支持
脑梗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上的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支持的目标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五、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训练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漱、做饭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脑梗后的康复训练
脑梗后的康复训练
脑梗死是一种危及人体生命的疾病,康复训练在脑梗后的康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康复训练旨在改善生活质量,以促进快速康复。
康复训练常包括体育锻炼、认知行为治疗和多动态治疗。
一般而言,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大脑神经网络的复原,恢复躯体功能,使疾病患者得以返回日常活动。
体育锻炼是康复训练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其旨在通过运动恢复脑梗死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提高患者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以促进康复。
认知行为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行为模式,增加认知能力,改善精神健康。
这种治疗主要分为物理和心理治疗,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发挥潜能,适应新的生活设定。
多功能治疗旨在针对患者的不同表现,个性化治疗,促进体育锻炼、认知行为治疗等康复活动的持续进行。
实施多功能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状况和个人偏好,以促进康复。
以上就是脑梗后康复训练的概要,希望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
急性期、康复期和稳定期等不同阶段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要点
急性期、康复期和稳定期等不同阶段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要点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临床上常表现为中风症状,如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
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旨在通过促进神经再生、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
不同阶段的脑梗死对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的要求和策略也不尽相同。
急性期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急性期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
在急性期,患者往往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语言障碍和平衡问题等。
康复训练应重点关注肢体功能的恢复、语言和言语能力的提高以及平衡能力的训练。
物理治疗、语言矫正和平衡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康复护理在急性期脑梗死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康复护理包括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制定、疼痛和并发症的管理、情绪支持和教育等方面。
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疼痛和并发症的管理是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及时有效地管理疼痛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此外,情绪支持和教育也是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急性期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在患者早期阶段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恰当的康复训练和个体化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恢复期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恢复期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功能恢复训练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功能恢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运动功能恢复训练包括康复运动、物理治疗和康复理疗,旨在通过适当的运动和理疗手段,促进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恢复。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脑梗塞的发生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80%左右。
脑梗塞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极高的致死率,还在于脑梗塞的后遗症,脑梗塞会给患者留下许多后遗症,例如四肢功能退化和语言功能障碍等,其中瘫痪是后遗症中经常出现的。
脑梗塞大多时候会影响到神经系统,造成患者瘫痪,不仅在生理上给患者带来了困难,在心理上也对患者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和自杀等现象。
有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复锻炼治疗对于脑梗塞偏瘫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将围绕肢体锻炼、大脑锻炼和心理康复这三个方面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进行有关介绍。
一、肢体锻炼的方法。
其一是训练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
正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在床上每隔1-2小时翻身一次,不仅可以预防褥疮的发生,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四肢活动的功能。
当患者处于仰卧时,可以引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外展、外旋等动作,可以预防肩关节挛缩和畸形。
当患者位于侧卧位的时候,需要引导患者展开肘关节,向后旋转前臂,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从而防止偏瘫一侧受压。
其二是引导患者在生命体征保持平衡后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首先引导患者进行被动活动,让患者借助外力来活动身体,然后再安排患者参与到主动活动中,能够自主完成相关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家属需要放平心态,不能操之过急。
被动运动是指轻柔缓慢的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例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每天约4-5次的频率即可,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主动运动是指患者能够自主的活动,同样是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例如患者可以先从手指活动开始,再逐渐过渡到下肢以及全身。
其三是对患者进行坐位、站立和行走的训练。
坐位训练指的是当患者的精神状态变得平和稳定的时候,可以在床上放好坐垫,训练患者使用健侧肢体支撑患侧肢体坐下,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防止患者受伤。
康复患者疗效总结
康复患者疗效总结在医疗领域中,康复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众多康复患者的治疗与观察,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见证了许多令人鼓舞的疗效。
以下将对康复患者的疗效进行全面的总结。
康复治疗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不同的患者由于病情的差异,所接受的康复治疗方案也各有不同。
以物理治疗为例,对于因骨折导致行动不便的患者,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理疗手段,如热疗、电疗等,能够有效促进骨骼愈合,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
患者_____在骨折手术后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物理治疗。
初诊时,他的患肢几乎无法承重,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经过系统的物理治疗,包括逐渐增加的负重训练、关节松动术以及肌肉力量训练,三个月后,他不仅能够正常行走,还恢复了大部分的日常活动能力。
作业治疗则着重于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技能。
例如,对于手部受伤的患者,通过精细动作训练、工具使用练习等,使其能够重新自如地进行书写、烹饪等活动。
_____因手部外伤导致手部灵活性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业治疗,从最初无法系扣子到能够熟练地使用筷子进食,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言语治疗在康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中风后出现语言障碍的患者,通过发音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练习等方法,帮助他们重新恢复清晰的语言交流能力。
患者_____中风后言语不清,经过持续的言语治疗,逐渐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正常交流。
心理治疗在康复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
许多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康复效果。
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康复的信心。
_____在患病初期,因对病情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情绪极度低落,甚至拒绝配合治疗。
经过心理治疗师的耐心开导和支持,他逐渐调整了心态,积极投入到康复训练中,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早期介入的重要性。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效果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效果(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辽阳111000)【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康复;adl【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50-01 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200例均经临床及头部ct、mri确诊,首次发病平均病程7天,年龄35-76岁,神志清醒,排除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严重心、肝、肺、肾功能或智能障碍及治疗中死亡者。
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康复组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63岁;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65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24小时后增加康复训练,(1)卧床期:注意体位摆放和良肢位摆放,避免异常模式;于患侧肩胛骨下置棉垫,膝关节下及足底置枕头,使膝、足关节保持功能位;用健手帮助患肢被动运动,先取健侧卧位,健肢勾于患肢下,并将其移至床缘外,再用健肘及掌支撑直至坐起;进行躯干和骨盆控制训练,再行坐位重心转移训练。
(2)非卧床期:坐站转换,躯干伸展前倾,bobath握手,双上肢前伸,头、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至双足,抬臀、髋、膝,站立;站立平衡训练,重心先放健侧下肢,然后逐渐转移至患侧下肢;步行及上下楼梯训练,立位平衡达2、3级及患肢负重达身体重量1/2-2/3时即可行前后、横向迈步,上下楼梯时要双足不同时在同一楼梯上支撑。
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完成adl的训练。
于治疗前24小时和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和barthel(bi)评定。
结果康复组上肢fma评分由治疗前的(13±8)分增加到治疗后的(30±7)分,下肢fma评分由治疗前的(31±10)分增加到治疗后的(62±7)分,bi由治疗前的(40±15)增加到治疗后的(75±9)分;对照组上肢fma评分由治疗前的(14±8)增加到治疗后的(19±8)分,下肢fma评分由治疗前的(31±7)增加到(41±10)分,bi由治疗前的(38±15)增加到治疗后的(50±21)分。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摘要: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日益重视。
脑梗死患者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而合理、科学的康复训练及护理更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举措。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该病特征为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
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家庭负担[1-2]。
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是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本文主要就脑梗死的康复训练及护理进行探讨。
1 康复训练1.1语言康复判断患者失语类型,根据患者不同的失语类型,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
研究表明,患者病后2周为最佳恢复语言时间,1年后语言功能基本恢复 [4]。
因此,在患者病后 2 周后对患者及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于患者语言功能康复尤为重要。
对于失语患者,我们应鼓励患者从简单的单音节字词说起,慢慢过渡到日常生活用句,切记不可操之过急。
同时我们需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患者克服内心障碍,通过对患者兴趣爱好了解,播放患者喜爱的歌曲、戏剧及相声等,刺激患者的听觉,指导患者家属多和患者说话。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每天指导患者鼓腮、噘嘴等口腔动作,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天3次,指导患者做伸舌和张大嘴,每项动作重复5次,每天2-3次,有助于增强面部肌肉的协调性。
教患者说话从单音节逐渐增加难度,给予患者鼓励,肯定患者的成果,每周两次对患者语言能力进行测试,加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1.2肢体功能康复肢体功能康复应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患者可卧床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抬腿、关节屈伸、伸手臂等活动,患者应量力而行,以不引起身体不适为宜。
将患者病床头部抬高至30°左右,练习患者坐位,患者感到不适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逐渐调高床头角度,患者可以90°坐立时,即可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坐在床边,然后缓慢站立,患者可借助物体练习转身、蹲起等动作,活动膝关节。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方法:将80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加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分值和运动功能障碍分值。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较对照组高,运动功能障碍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有助于改善其治疗效果及肢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梗死偏瘫;日常生活引言脑梗死即缺血性卒中,其临床特点为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及复发率高。
有诸多因素会诱发脑梗死,高危因素导致大脑局部组织区域供血障碍,致使脑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病变坏死后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表现。
资料称我国脑卒中发生率为250/10万,发达国家为160/10万。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本病患病人数逐年增长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也不断进步,医疗设备也不断更新,脑梗死患者存活率得以明显提高,但资料称即使存活也有诸多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占比为60%~80%,其中日常生活无法自理者占15%,加重社会与家庭负担。
因此,临床十分关注如何将脑梗死患者病残率降低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以增强其生命质量,在此情况下康复护理的作用逐渐凸显。
现纳入80例患者,详述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4.1±2.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25h,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10.59±3.10)h;合并症:肺部疾病8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1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的意义
【摘要】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心理干预、吞咽功能训练、针刺疗法等综合干预措施,不但减少了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同时有效预防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增强患者自信,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综合干预效果显著,体现了专业自主性,值得进一步临床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康复训练;急性脑梗死;临床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脑梗塞患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脑梗死患者造成的偏瘫给患者及家属、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怎样提高脑梗塞患者的康复质量,是临床心血管医生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根据患者所处疾病阶段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急性期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对异常原始反射活动进行抑制,使患者建立适宜的运动模式,其次是通过锻炼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1]。
笔者依据多年的护理经验,谈谈康复训练的方法。
1 肢体活动训练
脑梗死患者发生偏瘫及的机率较大,加强患者的肢体活动训练,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偏瘫或者防止偏瘫的进一步加重[2]。
对于已经发生偏瘫的患者,可通过在患肢上举位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改善患肢的活动能力。
手指握拳和松拳动作、抓木棒、拧毛巾等都是较易实施且运动量适宜的训练项目。
同时进行一定量的被动活动训练项
目,如:健肢带动患肢活动,在无痛的前提下,做前臂前后旋转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健肢的关节保持灵活[3]。
在进行上述活动训练时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分阶段进行。
应尽量使患者坚持训练,切忌一曝十寒,应反复进行维持功能的各种训练要持之以恒,直到争取最大。
2 体位训练
急性脑梗死患者宜采用良姿位[4]。
良姿位对于改善患者的静脉回流,防止或者减轻手部肿胀等具有良好的效果;良姿位能为患者后续的站立与步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当患侧负重良好后,进行迈步训练及基本步行训练和实用步行训练,纠正患肢膝关节不屈曲而使小腿外摆拖地动作: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双摆放与肩同宽,下肢膝关节屈曲做下蹲和起立练习,继而膝关节交替屈曲,髋关节交替斜上顶做脚尖不离地的踏步练习。
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该项训练应在知晓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
训练方法。
日常生活能力相对低下的患者可采用“替代护理”法,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照料,如:给患者喂饭、协助患者漱口、帮助患者更衣、协助患者移动等,对于日常生活能力相对较好者,可采用自我护理的方式进行训练,即护理人员耐心地引导、
鼓励、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使患者主动参与日常生活训练当中来。
脑卒中患者会有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自我护理,使他们达到部分或全部自理,以利于回归社会,适应新生活。
4 语言的康复训练
首先教会患者及家属运用数字(1-10)和简单的字重复训练[5]。
采用口形法向患者示范口形,让其仔细观察每一个音的口形变化,纠正错误口形进行正确发音等训练。
5 吞咽功能训练
心理护理:脑梗死并吞咽障碍者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言语不清、表达力差等,易出现烦躁、情绪抑郁甚至拒食,因此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对预后尤为重要。
增加患者治疗和康复训练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告知患者及家属引起吞咽障碍的原因及预防误吸的方法,并指导其选餐、进食等。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舒适安静的进食环境。
早期康复训练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针对性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训练方法:微笑或皱眉的面部运动,鼓腮后吐气、吹气球、吹蜡烛等;张口伸舌,舌体左右摆动,用舌尖舔舐上下唇;吸吮、咀嚼、左右点头动作。
该训练循环反复,促进其功能的恢复;针刺治疗祖国医学针灸疗法可刺激舌咽神经、舌下神经、面神经等,增加神经递质释放,促进肌肉的灵活协调性[6]。
穴位选取舌三针、地仓、颊车、下关、人迎、风池、天突等;进食护理,选择流食、半流食。
先进糜烂食物,吞
咽功能改善后改为碎状食物,最后改为普通食物。
食物要密度均匀、无刺激、温度适宜;舒适安静的环境使患者易于专心进食;进食前应休息,坐位或半坐位,在患侧喂食。
放在健侧舌后部或颊部。
每次入口量3-4ml,等第一口完全咽下后再喂第二口。
进食后保持坐立位30-60min。
6 心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患者四肢活动不便,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正确面对自身疾病,确保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治疗过程所遇到的困难,才能更好地坚持治疗和实施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早期康复训练,能保持患者各关节的灵活性,改善患者患肢的活动能力,降低患者患肢进一步发展。
但在过程中,持之以恒是康复训练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甄君,罗世坚,赖家盈,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及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6):470-471.
[2] 曹学兵,秦开蓉,孙圣刚,等.康复训练、溶栓和神经保护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
复杂志,2002,24(12):723-725.
[3] 王淑敏.早期程序化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
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53,5261.
[4] 宋成忠,崔爱庆,李义召,等.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165.
[5] 朱幼玲,黄治飞,蔡伟,等.不同干预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1,32(4):417-419.
[6] 方娟,张蕾.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丰富康复训练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7):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