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一、背景小学生的良好行为是形成优秀个性、倡导和谐社会及社会风尚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

良好行为,涉及纪律和规范、礼貌和公德、道德和品德等方面,特别是在学生的自我认知、人格养成、社会适应及未来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

二、分析与讨论1. 规范自觉规范自觉是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基础,与自律和自我控制密切相关。

有很多行为规范的制定都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自觉性。

小学生需要建立起一种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定期复盘行为、自我反省等,从而逐渐养成一个优秀的个人形象和良好的责任意识。

2. 礼貌待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包括让人感到亲和、礼貌、充满爱心等因素。

小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了解礼仪知识等也是他们良好行为的一个方面。

礼貌的行为不仅可以让人感到舒适、受到尊重,而且可以使别人更乐于助人,更乐意与小学生相处。

因此在平时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通过不同场合和不同方式,引导小学生理解和接受礼貌的重要性,以及在行为中体现出来。

3. 诚实守信小学生在行为中应该保持真诚和诚实,守信和靠谱。

诚实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品质,小学生的诚实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

同时,对于不诚实和无信用的行为,应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从而培养小学生守信之心。

4. 积极向上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也包括积极向上的态度。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来自于他们的态度和性格。

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可以帮助小学生面对不同的挑战,促进成功。

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应该的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习惯的环境,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5. 团队精神团队精神也是小学生良好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小学生打开心扉、建立友谊、以及分享中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合作的情况下,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合作的技能,形成团队意识,创造团队的利益。

要达到这一点,可以让小学生参加社团和课外活动,从事有趣的社会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加强团队意识。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论文怎么写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论文怎么写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论文怎么写引言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不仅需要家长的关注与引导,也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小班教育中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第一部分:认识幼儿行为发展阶段幼儿行为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等方面。

教师要了解幼儿行为发展的阶段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行为教育。

常见的幼儿行为发展阶段包括: - 自我认知和自控能力的培养; - 社交能力的形成; - 积极情感的培养。

第二部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方法与策略1.以身作则:教师是幼儿行为典范,应注重自身行为的规范与引导,为幼儿塑造良好的行为榜样;2.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行为模板;3.培养自理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教育幼儿掌握基本的自理技能,如穿脱衣物、洗手等,提升幼儿的自主性与责任感;4.做好情绪管理:教师要关注幼儿情绪的变化,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幼儿正确处理情绪,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5.鼓励合作与分享: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玩具等,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与团队意识;6.个体差异的尊重与重视:幼儿的行为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行为培养计划。

第三部分:实施方法的落地1.设立目标与奖惩机制:通过设立行为目标和明确的奖惩机制,激励幼儿努力表现良好的行为;2.引导积极行为的养成:及时赞美和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鼓励他们坚持下去;3.沟通与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发展,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4.游戏与角色扮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学习良好的行为模式;5.倡导相互尊重和理解:教育幼儿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他们做到待人友善、团结合作;6.持续跟踪和评估:教师要持续跟踪幼儿的行为发展,进行评估与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文

如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导师:*****学校:*****日期:*****容摘要当今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情感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幼儿情感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现状不容乐现。

要想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要从情感入手,以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为基础,激发幼儿情感动力,以榜样引导和行为引导为基本手段,协调家庭,社会的力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随机教育;游戏;幼儿情感;主题活动ABSTRACT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emotional problems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the early childhood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behavioral emotional habit is not optimistic. To give children the right behavior, starting from the emotional, the moral basis of cognitive ability, stimulate children emotional power, lead by example and act as the basic means to guide and coordinate the family, social forces, through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to promote children form good habits.Key words: random education; game; children emotion; theme activities目录引言 (6)一、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容 (6)(一)道德习惯 (6)(二)活动习惯 (7)(三)生活习惯 (7)(四)劳动习惯 (7)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具体法和途径 (7)(一)巧用鼓励表扬促进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培养 (7)1、发现优点、及时鼓励,是改变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 (7)2、激发情感,真挚鼓励,是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催化剂 (8)3、树立榜样,积极鼓励,是影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源泉 (8)(二)结合节日设计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幼儿情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三)组织各类游戏活动,体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9)(四)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因素进行随机教育 (9)1、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要了解幼儿特点,关爱幼儿生活 (9)2、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要利用幼儿爱模仿的特点 (10)3、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不要把成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10)4、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要注重集体活动的作用 (11)(五)家园配合,重视不良习惯的矫正 (11)1、消除障碍 (11)2、持之以恒 (12)3、及时强化 (12)结论 (13)致 (14)参考文献 (15)引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了“萌发幼儿健康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任务。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8000字(论文)】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8000字(论文)】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目录第一章前言 (2)第二章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概述 (2)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 (2)一、幼儿园教育 (2)二、幼儿家庭教育 (3)第二节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3)一、相互补充、相互制约 (3)二、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制约 (3)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制约 (4)第三节幼儿家庭教育问题 (4)一、缺乏重视 (4)二、家长言行素质不高 (4)三、教育方法不科学 (4)第三章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5)第一节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5)一、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 (5)二、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 (7)第二节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7)一、认识到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7)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8)三、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 (8)第三节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8)第四节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 (9)一、耐心教育 (9)二、反复练习 (9)三、加强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10)参考文献 (10)第一章前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句话说明了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甚至对人的未来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必要。

而同时,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可塑性越大,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在幼儿时期,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概述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是按照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

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

”这说明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婴幼儿时期,这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应该从娃娃抓起。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里度过,所以幼儿园成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着重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园培养重要场所一、在一日生活中加强幼儿的自理能力,使习惯成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很差,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自理能力弱导致的,因此,加强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开端。

(一)以游戏为主导,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各种自理能力,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铺垫。

由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我通过示范讲解和手把手教对幼儿盥洗、进餐、穿脱衣服,叠被子、取放玩具、坐姿等能力进行培养,并把一日常规编成有趣的儿歌,让他们边学儿歌边做动作,这样他们既容易理解常规要求又能从中得到乐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穿衣服环节中,我创编了一首穿衣儿歌:小衣服,先躺下,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点点头、点点头,弯弯腰、弯弯腰。

孩子们在唱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穿衣的常规要求,孩子们也因为自己会叠衣服而流露出成就感,这让老师和家长感到欣慰。

不过孩子们的坚持性差,一段时间就很容易忘,于是我们教师就互相配合、要求一致,在空余时间与孩子回顾练习,让孩子们熟能生巧,现在孩子们如厕、洗手喝水、吃饭、午睡等养成了良好的秩序。

(二)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幼儿的自身行为习惯。

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很直观地阐明了幼儿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是:幼儿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再慢慢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论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论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要求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循循善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老师要明确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在向幼儿提出每一点要求之前;要事先考虑;根据幼儿能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如小班的孩子在一开始;只要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如:上课安静地坐好;不影响别人等..在社会行为方面则要求待人要有礼貌;早上来园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下午离园要会说“老师再见”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与人讲话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午餐不掉饭粒;饭菜全吃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做到语言简练、内容具体;孩子们做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教给孩子..如在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时;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人人夸我好宝宝..“小朋友;早早起;进园叫声老师早..见到同伴微微笑;看见长辈问声好..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创编了儿歌样样都吃身体棒..“小朋友们个个棒;洗净小手坐桌旁.. 青菜绿呀萝卜红;西红柿呀水灵灵;米饭馒头香喷喷;样样都吃不挑拣;宝宝身体最最棒”..二、创设环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养成习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之星”评比栏;每周评出习惯好的孩子十名;将这十名孩子的照片放在栏中;每周更换..有了这个;孩子们对每周老师提出的习惯要求就会尽心去做;效果非常好..为了让孩子们掌握习惯要求;我们将室内的主题墙与良好习惯紧密相连;如本周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叠衣服;我们就将叠衣服的顺序图贴在主题墙内;并附儿歌;让孩子们边看边叠边读;幼儿很快就学会了..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将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喷绘成一幅幅图片;张贴在孩子们每天都要经过的走廊、楼道等地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运用游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叫明明;入园好长时间了;每天来园离园从不与老师打招呼;他妈妈叫他也不说;我一想;要是让他担任角色会怎样呢于是在“娃娃家”游戏中我让他一个人待在“家”里;然后我到他家去做客;我故意将门敲得响一点;他问:“谁呀”“您请进..”“您要喝水吗”我一惊;也挺会说的吗;于是我与他聊了一会儿;我起身要走时;他说:“再见”可是下午放学时他又不与我打招呼了..第二天;我又让他在“小医院”游戏中扮“医生”;我扮“病人”到“医院”看病;他热情地说:“您请坐;哪儿不好受”我说:“头疼..”他说:“我给您检查一下..”过了一会儿;她说:“我开点药;您吃了就好了”..我说:“谢谢”她说:“不用谢..”我走的时候还跟我说“再见”..经过几次的反复训练;现在明明能主动与我打招呼;看见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也很有礼貌了..四、正确评价;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幼儿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因此需要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说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如在孩子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器材、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教师要给予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孩子的过失行为;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当孩子乱扔垃圾的时候;老师可以跟大家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当有的孩子活动时不遵守规则时;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约束他的行为..让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五、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潜移默化的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此;教师要做到仪表大方;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亲切;经常给幼儿加以帮助;提高其自理能力..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的闪光思想;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如晨间拿玩具时;我们真诚地对孩子说声“请”;拿好后对孩子说声“谢谢”教师这样以身作则;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从而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六、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幼儿园教育外;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家庭教育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一切事情都由大人包办代替;要什么给什么;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习惯..而此时幼儿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如果家庭教育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因此;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橱窗、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端正家长的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家长克服“重智轻德”的思想障碍;从而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就拿叠衣服来说吧;由于天气或冷或热;幼儿穿的衣服也就或多或少;多了天气热就得脱衣服;我们教育孩子脱下的衣服要叠整齐放在柜子里;有的孩子很快就能叠好;但有的孩子却很难;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题活动;并让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一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总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将它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的个人发展,还对其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培养良好行为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动和情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完成一些小任务,如整理玩具、洗碗等,逐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其次,要注重正面激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积极的反馈,这将促使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可以给予孩子赞扬和奖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此外,要设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

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家长为他们设定一些明确的规则和界限。

这些规则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遵守。

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应该及时进行适当的惩罚或纠正,以保持规则的有效性。

另外,培养良好的行为还需要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是模仿学习的动物,他们往往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来学习和模仿正确的行为方式。

因此,父母要做出良好的示范,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最后,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探索的机会。

幼儿时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他们希望自己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探索和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策并承担后果。

这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激励,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通过家庭的努力和关爱,我们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够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社会有益的一员。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论文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论文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论文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论文摘要:幼儿园中,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平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通过给予适当期望,开展科学游戏,实施合理评价,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策略幼儿是祖国的希望,是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一切未知的东西都有极大的兴趣。

幼儿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独立活动,开始模仿与学习各种技能。

在幼儿阶段,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学的重点。

幼儿园,是儿童日常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接触与发现社会的重要阵地。

幼儿教学工作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教学方法,会让幼儿成为优秀的儿童,而不合理的引导,很有可能将幼儿引入歧途。

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分析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单方面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都是重要的培养对象。

下面,我们来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进行几点分析。

1.卫生习惯卫生习惯关系到幼儿个人的健康问题,也关系着幼儿园的卫生环境。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很多,如随时保持个人的清洁,手部、面部的卫生等。

保持好个人身边的环境清洁度,学习正确地使用纸巾与手帕。

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将幼儿的个人卫生与整洁作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出发点,让幼儿时刻保持自己日常用品的整洁。

2.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主要是合理膳食,早睡早起,注意进行身体锻炼。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合理膳食作为培养的重点,让幼儿意识到三餐的重要性,不挑食,认真对待吃饭这件事。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让幼儿少食多餐,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引导幼儿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也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摘要】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

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培养幼儿习惯“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新《纲要》、《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幼儿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早晨睡懒觉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

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半岁前婴儿睡眠约需15-20小时;1岁约需15-16小时;2-3岁约需12-14小时;4-6岁约需11-12小时;7岁以上约需9-10小时。

培养训练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是不要抱着睡或拍打、摇床睡,不要口含乳头或吸吮手指睡。

所谓定时而有规律,则是指幼儿睡眠时间不超过晚上10点,因为10-12点是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极为有利。

2.不爱洗脸刷牙学龄前的小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的道理,在他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

论文: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论文: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

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近代更是把及早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所说①: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因此,我园非常重视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环境创设、教育教学、家园共育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好行为、好习惯的培养。

在不断地探究、实践、累积过程中,初步总结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有效方法。

一、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②:想要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

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气氛,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的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

在每个主题开始前,我们都发到幼儿、家长积极参与从网上、从图书室广泛搜集与主题有关的行为习惯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布置到主题墙内。

在主题进行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不断地观察、操作、讨论,不断地丰富主题内容,从而使教育内容深入到幼儿心里,落实到幼儿的行动中。

二、注重情感教育,以“情”促“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能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觉的行为和感受;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会随手乱扔果皮、杂物。

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认识到,以往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让幼儿知道什么事谦让,什么事分享,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内化和养成。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论文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论文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论文幼儿期是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对于幼儿的行为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的良好行为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的全面发展,还对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和周围的社会环境起到积极的影响。

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成为幼儿教师们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使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幼儿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幼儿自身有益,还对家庭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方法1.良好行为的示范幼儿学习行为主要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完成,幼儿教师是幼儿最重要的榜样。

幼儿教师要切实做好自己的示范,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辞引导幼儿正确对待问题和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行为标准。

此外,家长也是幼儿行为示范的重要力量,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积极引导与奖励措施幼儿行为的形成和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教师应该通过积极引导和奖励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采用口头表扬、物质奖励以及积分制度等方法,对于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认可,激励幼儿良好行为的继续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给幼儿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奖励,使幼儿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行为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3.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幼儿教师应该通过布置适当的活动和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要在活动中给予幼儿一定的决策权和管理责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引导和问题导向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管理情绪和解决问题,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行动的良好习惯。

三、小班教研的重要作用小班教研对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小班教研是一种多岗位的协作模式,教师们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标题:幼儿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引言:幼儿阶段是孩子个性发展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

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幼儿园中的教育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二、积极激励和奖励机制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激励和奖励机制来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当幼儿表现良好时,可以给予肯定和赞扬,或给予一些简单的奖励,如小礼物或表扬信。

这种奖励机制可以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激发他们的良好行为。

三、示范行为习惯幼儿往往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行为习惯的。

幼儿园教师应该成为行为习惯的榜样,以身作则。

他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并积极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启发幼儿合作精神合作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例如小组游戏或分工合作的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将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分享和关心别人的需求。

这种合作精神能够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五、家园共育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园共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该保持定期的沟通,分享孩子的表现和进步。

同时,家长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了解幼儿在学校的情况,并与教师共同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积极激励和奖励机制、示范行为习惯、启发幼儿合作精神和家园共育,幼儿园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在幼儿园中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合作,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幼儿期是孩子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孩子对环境非常敏感,他们自制力差,可塑性大,善于模仿成人的行为,容易受外界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收益终生。

本文主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必要的规则、创设情境正面引导、树立榜样适度评价、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合力等五个方面,来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规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孩子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孩子对环境非常敏感,他们自制力差,可塑性大,善于模仿成人的行为,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动力定型即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因而,我们要不失时机,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

和谐、愉快、民主、互相尊敬的家庭氛围,能使幼儿感到温暖、快乐、情绪稳定。

相反,如果幼儿处在一个冲突不断,气氛紧张的环境中,孩子会感到胆小、孤僻、对人冷漠、性格暴躁、没有安全感,甚至会表现出某些失常的行为。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是第一任老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会像摄像机一样印在孩子的脑海中。

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言而有信。

此外,家长要为幼儿准备整洁、干净的居室,宁静、温馨的卧室,和一套自己独立的餐具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使其爱护物品,养成有条理做事等行为习惯。

二、建立必要的规则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反复练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随时可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做某件事前老师要事先讲清楚规则,让幼儿按规则办事。

比如玩滑梯时,只有一个上行道和一个下滑道,可是有许多小朋友,应怎么玩呢?可先请幼儿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幼儿讨论后有的说:“可分成组,一组玩别的游戏,一组玩滑梯,一会儿再互换”;有的说:“大家站成一队,一个一个地轮流玩”。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一)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一)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一)幼儿期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养成、智力、情感、社交等多方面发展最快的时期。

因此,幼儿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庭的重要作用在幼儿期,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社会化场所,家长的育儿方法和家庭教育也是孩子行为养成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家长应尽可能营造温馨稳定的家庭氛围,以形成良好的家教氛围。

(1)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家庭氛围的温馨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发展。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并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家长的育儿方法和行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育儿方式和行为上应做出榜样。

家长们应常常用行为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道德的、安全的、健康的行为,同时也应对孩子不正确、错误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和纠正。

二、幼儿园的作用在幼儿园,孩子会接触到更多的社会化场所和不同的认知环境。

在幼儿园内,老师和其他孩子也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1)幼儿园的规矩制度幼儿园有一些规矩制度,如守则、礼仪等,孩子们应该在遵守中学习自制力与自律,同时还应被制定的规矩制度引导形成正确、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

(2)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幼儿园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规范行为,给予孩子正确的行为引导和教育。

同时,老师的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他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并引导孩子积极进取,接受挑战,努力提升自我。

三、家庭与幼儿园的结合家庭与幼儿园的结合起关键作用,共同促进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1)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家长可以参与幼儿园的相关活动,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并与老师沟通共同解决孩子教育中的问题。

这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更为准确和有效的家教。

(2)幼儿园的家长教育幼儿园可以对家长进行一些教育,告诉他们合理有效的育儿方法,给予家长一定的行为习惯方面的指导,使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相互配合,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论文【摘要】学前期是人生的起步期,儿童完成着对周围的适应,向社会化的人转化发展。

人们关注儿童身体的发育生长,关注儿童智慧的启迪和发展,此时更必须关注儿童情感和社会性行为的健康发展。

学前期的幼儿从家庭走进学校,幼儿的生活发生了转变,扩大了生活圈子,过上了集体生活,结交了伙伴,直接和间接地接触了社会生活,幼儿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幼儿行为的适应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出了挑战。

那么,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培养幼儿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工作就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前言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能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孩子今后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

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应该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

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将一辈子受用不尽。

一、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意义及重要性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经过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教育的训练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倾向。

行为习惯包括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陈鹤琴先生指出: “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时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

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一个良好的习惯由为重要”。

习惯养得好,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

二、当前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幼儿心理学家认为:遗传与生理的成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而环境与教育则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从幼儿的各种不良行为表现来看,这些并不是在进入幼儿园以后才形成的,而是在他们来园前就有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优秀论文《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优秀论文《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

小班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环境的变化带来强烈的陌生感,幼儿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午睡是引发幼儿情绪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小班班主任,我深刻体验到:幼儿午睡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它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是解决小班幼儿焦虑情绪,提高幼儿睡眠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全面了解班级幼儿现状,增强幼儿安全感。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满足幼儿的安全心理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温暖的拥抱、有趣的玩具、优美的音乐都能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但仅有这些是不足够的,教师还应全方位地了解班级幼儿信息,掌握幼儿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交往能力及家庭教养方式,我们开学前通过新生家访活动、家长会、“校讯通”、“QQ 群”、“家园之桥”、“幼儿成长档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联系,熟悉幼儿的发展状况。

依据这些信息,我们在创设环境、游戏材料方面做了细致的考虑和安排,如给喜欢吃仙蜜果的孩子准备的标志是仙蜜果的图案,当孩子开学第一天发现自己的茶杯、椅子、毛巾贴着仙蜜果的图案时,会马上走上去摸摸,高兴地说:“是我的!”当老师亲切地叫着孩子的乳名回应说:“对,这是多多的。

”这让家长和孩子倍感亲切,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细心做好睡前准备工作,创设良好的睡眠氛围。

在进餐后,我经常带幼儿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让孩子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在草坪上或树下坐一会儿,互相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无穷的乐趣。

睡前散步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有利于气血的流通,心情会更舒畅,由此而得到更好的休息和睡眠。

为了提高幼儿对午睡的兴趣,明确在午睡时要做到哪些事情,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一些好听的儿歌,如儿歌《小宝宝睡着了》:“树上的小鸟静悄悄,花园的小花微微笑,看着小朋友来睡觉,脱下衣服叠整齐,脚上鞋子摆放好,轻轻盖上小花被,舒舒服服睡觉了,眼睛睡着了,鼻子睡着了,耳朵睡着了……小脚丫也睡着了。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摘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它主要要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持续不断地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保障。

良好行为习惯指是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学习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自动化行为。

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

众所周知,低龄幼儿正是走向自我行为的起步阶段,为此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

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末,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①。

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

”的确,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等长大了,再想纠正已十分不易。

孩子早期获得的经验,将在一生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一、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一)不良的卫生习惯不喜欢刷牙、洗脸,不注意洗手的方法,随便冲冲水就算了;饭前便后不会主动洗手,吃食物时不注意个人卫生,爱挑食,经常把不喜欢吃的食物丢在地面或桌面;打喷嚏时不会捂住嘴巴,喜欢用手指抠鼻子,睡觉时吃被角、吮手指等。

(二)不良的品德习惯不主动向他人问好,指责大人的批评,对他人提出的建议不及时给予反应;随地丢垃圾,不爱护公共物品;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尊老爱幼,不与他人分享玩具、食品;排队时,不会谦让,见到他人摔倒后不主动帮助反而大声嘲笑等。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作为教育不仅是单方幼儿园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与家长的接触当中发现,现在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偏差,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一、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是家长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养孩子的水平是为了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是为了使家园能配合一致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们多次利用家长会、个别谈话、家访、专家介绍等形式宣传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长园地上每周一篇有关文章,为家长提供了行动指南;它在幼儿礼仪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家长对照这些要求去做,就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开展家长会、宣传栏、是完全必要的,但光做这些工作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搞好家园间的经常联系与沟通,需要深入细致、个别化的家长工作,方能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以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1.家园沟通的意识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况,才能达到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将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相互交流,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馈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识,达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双方做出努力,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幼儿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排除家长的种种顾虑,打通沟通渠道,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2.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什么是习惯呢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幼儿年龄越小,肌体可塑性越大,越容易建立动力定型;因此,使幼儿开始进入规律的生活,并注重提早对他们进行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幼稚时期对儿童一生非常重要,所以幼稚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教育,儿童在这个时期关于习惯、知识、言语、思想各方面都打了很深的根基;倘若在这个时期,根基稍梢不稳,将来要想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不可能了;”而当1岁半~3岁的孩子自信心萌芽时,对家人的帮助表示拒绝,要“我自己……”,许多家长都会以“你太小,不行”的理由,和包办代替的行为所扼制;为引导家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给孩子自信,并克服对孩子过度保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二、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幼儿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进行家教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还要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比如:不少家长误认为向孩子头脑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成星,并认为这就是早期教育;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3.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但又教育无方;他们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对孩子过早地进行定向教育、有的家长不主张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是学不到知识的,对幼儿施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等等;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以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气氛等组成;这是关系幼儿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式为子女的习惯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行为的强化条件,而父母修养则为子女的某些习惯的塑造提供了榜样;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整体的习惯则潜移默化的完成建构;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如果我们教育后的结果只是学习了知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对于孩子良好行为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1.教育要耐心,道理要讲清有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惯;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要更耐心;在讲道理时,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如孩子因为一件玩具和同伴打架,作为家长这时就要教育孩子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告诉孩子有矛盾可以相互商量,打人就是不对的;讲问题时还要具体,将事情解释、说明;比如:“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孩子对‘认真倾听’是不明白的;这时就需要家长做出解释:当别人讲话时首先要看着别人,听清他的话;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在他人说完之后自己再说;通过反复地“讲”以及反复的“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2.反复的练习,进行行为强化通过反复训练、练习,强化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并发展适当的态度,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整理好等,如果孩子不会做,就要仔细的做示范;家长们随时都要有“习惯教育”的意识,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狠抓孩子的习惯培养;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同时,还要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行为逐步形成为一种习惯;3.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方方面面都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孩子爱的方式,在培养观念、方法、措施、步调上家长一定要一致;妈妈刚说的爸爸马上否定了;爸爸的决定妈妈完全不同意;上午说的下午又改,等等使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游离于家长之间,形成双重性格,成为一个虚伪的人;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其中包括: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方法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致性;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出现不一致情况时,家长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沟通,商量、达成一致;即使分歧不能马上化解,也应保留意见不显示出来;以利于孩子的成长,科学地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家园脱节,事倍功半;家园结合,事半功倍;我们应当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家长的指导工作,采取更富有创意且有实效意义的指导方式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只有家园合作,共同教育,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受益终身;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作为教育不仅是单方幼儿园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与家长的接触当中发现,现在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偏差,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一、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是家长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养孩子的水平是为了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是为了使家园能配合一致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们多次利用家长会、个别谈话、家访、专家介绍等形式宣传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长园地上每周一篇有关文章,为家长提供了行动指南;它在幼儿礼仪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家长对照这些要求去做,就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开展家长会、宣传栏、是完全必要的,但光做这些工作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搞好家园间的经常联系与沟通,需要深入细致、个别化的家长工作,方能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以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1.家园沟通的意识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况,才能达到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将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相互交流,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馈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识,达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双方做出努力,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幼儿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排除家长的种种顾虑,打通沟通渠道,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2.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什么是习惯呢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幼儿年龄越小,肌体可塑性越大,越容易建立动力定型;因此,使幼儿开始进入规律的生活,并注重提早对他们进行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幼稚时期对儿童一生非常重要,所以幼稚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教育,儿童在这个时期关于习惯、知识、言语、思想各方面都打了很深的根基;倘若在这个时期,根基稍梢不稳,将来要想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不可能了;”而当1岁半~3岁的孩子自信心萌芽时,对家人的帮助表示拒绝,要“我自己……”,许多家长都会以“你太小,不行”的理由,和包办代替的行为所扼制;为引导家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给孩子自信,并克服对孩子过度保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二、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幼儿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进行家教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还要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比如:不少家长误认为向孩子头脑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成星,并认为这就是早期教育;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3.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但又教育无方;他们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对孩子过早地进行定向教育、有的家长不主张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是学不到知识的,对幼儿施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等等;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以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气氛等组成;这是关系幼儿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式为子女的习惯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行为的强化条件,而父母修养则为子女的某些习惯的塑造提供了榜样;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整体的习惯则潜移默化的完成建构;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如果我们教育后的结果只是学习了知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对于孩子良好行为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1.教育要耐心,道理要讲清有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惯;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要更耐心;在讲道理时,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如孩子因为一件玩具和同伴打架,作为家长这时就要教育孩子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告诉孩子有矛盾可以相互商量,打人就是不对的;讲问题时还要具体,将事情解释、说明;比如:“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孩子对‘认真倾听’是不明白的;这时就需要家长做出解释:当别人讲话时首先要看着别人,听清他的话;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在他人说完之后自己再说;通过反复地“讲”以及反复的“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2.反复的练习,进行行为强化通过反复训练、练习,强化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并发展适当的态度,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整理好等,如果孩子不会做,就要仔细的做示范;家长们随时都要有“习惯教育”的意识,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狠抓孩子的习惯培养;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同时,还要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行为逐步形成为一种习惯;3.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方方面面都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孩子爱的方式,在培养观念、方法、措施、步调上家长一定要一致;妈妈刚说的爸爸马上否定了;爸爸的决定妈妈完全不同意;上午说的下午又改,等等使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游离于家长之间,形成双重性格,成为一个虚伪的人;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其中包括: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方法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致性;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目录一、内容概要 (1)1.1 背景分析 (1)1.2 研究意义 (2)二、幼儿行为习惯概述 (3)2.1 行为习惯的概念及特点 (5)2.2 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6)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基础 (7)3.1 行为主义理论 (9)3.2 认知发展理论 (10)3.3 人格发展理论 (11)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 (12)五、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分析 (12)5.1 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幼儿行为动力 (14)5.2 家园共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习惯养成 (15)一、内容概要本文旨在探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与策略,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文章首先分析了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指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综合素质的基础,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文章详细论述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正面引导、榜样示范、家园共育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在培养策略方面,文章强调了从小培养幼儿独立性、规则意识、社交技能等方面的重要性。

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如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家园合作等,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章总结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强调了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1.1 背景分析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幼儿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为了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幼儿时期是个体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经验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行为习惯往往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涟城中心小学幼儿园苗平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

孩子的命运从思想、行为开端,但要落实于行为习惯之中。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

具体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

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

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一、通过环境暗示和积极鼓励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
的发展。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
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的
和结果。

因此,在生活教育中,除了口头提醒、正面引导之外,还在环境
方面下了功夫。

通过环境的暗示来影响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

盥洗室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之一,有些幼儿洗手时很马虎。

特别是到天冷的时候,因为怕水冷,把手冲湿了就算完事了。

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一方面把放大的细菌图片贴在盥洗室的墙面上,让幼儿知道小手上有许多的细菌,必须用肥皂才能把它洗干净;另一方面,把正确洗手的步骤图贴在水龙头上方,幼儿洗手时就能看到。

有了这些生动形象的图片,幼儿自觉的就会按照图片上的方法去认真洗手了。

在擦毛巾的地方贴上了可爱的小手帕,并写上“别忘记亲亲我”的字眼,孩子看了都很喜欢,就会主动地擦手。

这样通过环境的暗示作用远比老师的繁琐唠叨效果要好得多。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

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

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
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

又如班上会有个别新小朋友,胆子特别小,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

对于他们来说,我们需要让他们养成合群的习惯。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应该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们。

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

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

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

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

接着,我们还可以鼓励并训练他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习惯。

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认为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同时还包括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让幼儿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

在进餐教育中,我通过餐前引导,帮助幼儿巩固用餐习惯,认识即将食用的食物,使幼儿在进餐前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在对以前不熟悉或不太爱吃的食物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心里不再恐惧,能尝试着接受各种食物。

例如:小班幼儿不爱吃胡萝卜的人数较多,因此在吃胡萝卜前,教师以故事、儿歌等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萝卜,孩子们都喜爱小动物,当老师说:我们一起来做小白兔,尝尝胡萝卜时,大多数孩子都愿意尝试着把以前不爱吃的胡萝卜吃掉。

四、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好模仿成人习惯,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具体形象而直观的示范。

幼儿的模仿力极强,在幼儿园里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

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

记得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有两位小朋友爬到桌子上,甚至还睡在桌上,两个人在那边聊天。

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老师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

”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

我立即对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这样吧,我们以后,互相监督,改掉坏毛病,不让坏毛病再出来了,好吗?”小朋友很高兴地拍手赞成。

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
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为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

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形成好的习惯。

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

因此,我也常常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五、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

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

班上有个别幼儿进餐特别慢,究其原因,原来是挑食。

在幼儿园进餐时,老师有时不能顾及到每个孩子,所以教育效果不是很明显。

我们可以联合家长一起监督幼儿进餐,同时可以制定家园联系表之类的方法,共同关注幼儿在家里的进餐情况。

同时指导家长不要过分训斥孩子,或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百依百顺,而一定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

老师和家长对幼儿的点点进步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愿望,激发幼儿的动力。

每天,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进餐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孩子的进餐状况,调整教育方法。

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孩子从原来的挑食到样样食物都爱吃,从进餐速度慢到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吃完,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欣慰。

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中,我们可以采取家园联系表、家教园地、亲子活动、家长会等方法。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协作,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形成紧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总之,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

习惯不好,则终生受其害。

因此,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切实采取措施,把教育落实到实处,抓好幼儿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