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母婴同室的护理
![母婴同室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6ac89b482fb4daa58d4bed.png)
母婴同室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入院护理热情接待入院产妇和新生儿
2、环境适宜提供舒适、安静、安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每对母婴床面积>6 ㎡,婴儿有独立床单位。
二、护理措施
1、母亲和婴儿同居一室,每天婴儿治疗、沐浴时母亲分离时间不超过 1 小时。
2、鼓励早吸吮,给予早吸吮,鼓励母亲喂养,建立母亲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宣教产褥期自我护理知识:指导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新的家庭生活;告知新生儿护理知识,传授照顾新生儿的方法。
2、日常护理告知新生儿护理技巧,如尿裤更换,脐带护理、婴儿更衣等,并提供生活帮助,帮助母亲顺利由孕期向哺乳期过渡,减少角色转换带来的心理不适。
四、注意事项
1、安全管理加强巡视,保障婴儿安全,严格执行婴儿治疗、沐浴时医护患交接制度。
2、预防感染严格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病房探视制度,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1cc4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a.png)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条布局合理,病室规范。
每日通风1-2次,室温22℃-24℃,湿度50%-60%,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无异味,无污染源。
第二条实行母婴同室,对母婴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新生儿和产妇护理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坚守岗位,认真负责,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三条实行母乳喂养,不得带入奶粉、奶瓶、奶嘴,除非有医学指诊。
第四条定期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和新生儿护理、健康教育,及时进行母乳喂养评估,认真落实《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措施》。
新生儿入室给予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至少30分钟,注意观察新生儿全身皮肤及脐带清洁。
第五条严格执行交接班和查对制度。
新生儿入室后,应与助产人员或医生及新生儿的家属全面核对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手腕带、胸牌标记、脚印、出生记录等,家属签名并向家属交代安全事项。
第六条做好新生儿护理,婴儿每日洗澡一次,常规消毒脐带及清洁眼部,婴儿包被、衣服每日更换。
第七条卡介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登记。
第八条严格执行《探视陪伴制度》,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九条母婴同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并做好产妇及家属健康教育。
第十条新生儿出院时,应在新生儿沐浴后与其家属核对新生儿标识,全面核查新生儿情况无异议后,做好出院指导,并请家属签字后方能出院。
第十一条设立母乳喂养咨询电话或微信群,解答出院产妇母乳喂养和产褥期母婴知识的咨询,做好随访服务。
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9332a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d.png)
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范文母婴同室护理是指新生儿与母亲在出生后立即呈现亲子躯体接触,并共同居住在一个独立房间内,实行24小时全天候的护理和照料,以推进母婴亲子关系的营造、促进母乳喂养的开展以及保障患儿安全和健康地成长。
为了有效地管理母婴同室护理,我院制定了一套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以下是制度的主要内容:一、护理空间条件建设:1. 母婴同室护理空间应具备干净、通风、明亮的环境,阳光可以照射到房间中,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2. 设有独立的卫生间,配备洗手盆、浴盆、坐浴器等设施,以满足母亲产后的清洁需求,并确保便捷安全。
3. 提供舒适的床铺设施,确保新生儿和母亲的休息质量。
4. 房间内应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如新生儿护理台、测温仪、血氧仪等,并定期进行维护与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护理管理人员要求:1. 母婴同室护理由专门的团队负责,护士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接受过相应的培训,熟悉母婴同室护理的原则和操作技巧。
2.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敬业精神,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能正确处理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3. 护理人员需主动了解患者的背景资料,包括过敏史、疾病史等,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三、护理原则与操作规范:1. 具体操作前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相关医疗内容并取得相关意见。
2. 室内需维持较高的洁净度,定期进行清洁卫生消毒工作,确保患者与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3. 室内湿度、温度需保持在适宜范围内,特别是针对新生儿,避免过冷或过热导致不适。
4. 护士每次进行护理前,应首先执行洗手程序,并佩戴口罩及手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5.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如观察体温、呼吸频率、吃奶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6. 护士需对新生儿和母亲进行必要的教育指导,包括哺乳、换尿布、洗澡、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技巧与知识。
四、妇婴健康管理:1. 护士需定期进行新生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测量,记录并跟踪生长发育情况。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79378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5.png)
新生儿室护理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入室前剪指甲,洗手,穿室内衣,戴工作帽,换专用鞋,每接触一个新生儿前后需洗手。
2、私人物品不能带入病室内,包括报纸,茶杯等,更不能在病室内进食。
3、凡有严重呼吸道、皮肤感染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停止入室工作。
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室,如有必要入室,需换鞋,带帽子,口罩,穿隔离衣,与病人接触前后洗手。
4、本室工作人员离开病室,应换下专用鞋和室内衣,回室时重新按入室要求进入。
5、病室保持整齐清洁,光线充足,调节温度在24~26℃,湿度在50~60%。
6、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需戴口罩。
严格执行查对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密切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危重病人及时组织抢救,严格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及各种表格记录。
8、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对所有婴儿作床边交班,并核对总人数。
9、抢救物品和监护仪由专人负责,每班检查,用后当班清理,消毒及补充,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如有故障做好标记及交班。
10、室内一切物品定点放置,一般不借出,如必须借出或维修,应作好登记,交班,并向护士长报告。
11新入室婴儿,病情危重的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并协助抢救,护士与家属或产房医务人员核对婴儿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了解病情,检查全身皮肤,注意有无臀红,畸形或产伤并记录。
给婴儿更衣,戴上写有姓名,性别,年龄的腕带,按病情安排床位,并向家属介绍住院须知和探视制度,记录家属地址和联系电话。
出生24小时内的婴儿注意脐带有无出血。
12、婴儿出院时,由家属办理好出院手续,备齐婴儿所需衣物,凭家属身份证、探视卡(与入院首页登记的家属一致)及出院证与家长核对腕带上的姓名,性别,年龄,向家长介绍婴儿住院情况,吃奶量和出院后注意事项。
医院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
![医院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https://img.taocdn.com/s3/m/d067206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f.png)
医院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1.同一般病室工作制度。
2.实行母婴同室(即:母亲与新生儿24h在一起,每天分离不超过1h)。
3.产妇进入母婴同室后,除一般的产后护理常规外,应发放书面材料,并进行口头重点宣教和指导。
4.定期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
5.及时进行母乳喂养评估,并做针对性的指导。
6.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手、物体表面作细菌监测;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母婴同室,阴转后才能回母婴同室工作。
7.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应在脐带结扎后30分钟内、剖宫产应在母亲有应答反应后30分钟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并尽早吸吮。
8.实行母乳喂养,认真执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措施及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法则。
9.教会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体位和含接姿势,以及正确的挤奶方法。
10.帮助母亲建立母乳喂养信心,提高4~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11.设立母乳喂养咨询电话,解决出院产妇母乳喂养和产褥期母婴知识的咨询。
12.产妇出院前进行母乳喂养技能和知识评估,了解住院期间对母乳喂养和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合格者重点宣教。
13.指导家属积极支持母乳喂养,遵守病区各项规章制度。
14.新生儿入室后,应与助产人员或医生以及新生儿的家属全面和对母亲及新生儿相关信息,并向家属交代安全事项。
15.严密观察母亲及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并做好护理观察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6.每天进行新生儿沐浴,并进行脐部护理。
17.新生儿出院的当天,应在新生儿沐浴后与其家属核对新生儿标识带、胸牌,做好出院指导,并请家属签字后方能出院。
篇二:1.母婴同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十八学时的系统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强化母乳喂养的新知识。
2.母婴同室要保持空气清新、安静、舒适、温度、湿度适宜,为母婴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3.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1小时,每两周做八大指标细菌培养一次。
21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21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18b0d83daef5ef7ba0d3c8d.png)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母婴同室是指母亲与婴儿24小时同室,医疗及其它操作每天母婴分离不超过1小时。
【评估要点】
1. 评估母亲身心状况。
2.评估婴儿情况。
3.评估病房环境是否利于母婴同室。
【护理要点】
1.热情接待产妇入室,安置床位,按产褥期护理常规及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
2. 向产妇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作息制度,探视制度。
3.保证母婴同室病房舒适、整洁,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在55-65%。
4.按母乳喂养常规做好母乳喂养工作,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指导母乳喂养技巧,对产前未接受过母乳喂养宣教者给予补课。
5.实行早接触、早吸吮,产后立即指导母亲喂哺新生儿,按需哺乳,帮助母亲建立母乳喂养信心。
6.每日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并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7.及时为新生儿更换尿片,随时观察母乳喂养情况。
8.按乳房护理常规进行乳房护理,在母亲与新生儿需要分开的情况下,应指导和协助挤奶。
9.必要时用小杯、小匙喂奶,避免发生乳头错觉影响母乳喂养。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常规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caeb7eba32d7375a5178069.png)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常规
1、分娩后2 小时送入母婴同室,接待者应了解分娩概况,入室后应核对新生儿信息,观察新生儿肤色、呼吸、反应、吸吮力、大小便、脐部情况等做好记录,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处理。
2、新生儿病室应保持安静,室温维持在20℃-24℃,相对温度在55%-65%。
3、做好新生儿保暖工作,24 小时内每4 小时测量体温一次,24 小时后体温正常每天测体温2 次。
体温过低者加强保暖,过高者采取降温措施。
4、新生儿宜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窒息。
5、提倡母乳喂养,实行早接触、早吸吮。
指导喂养方法,防止溢奶。
人工喂养者,指导奶粉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6、出生8 小时后可进行新生儿沐浴及抚触护理,出生24 小时后可进行新生儿游泳护理。
新生儿沐浴、抚触及游泳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7、保持皮肤清洁,新生儿每天沐浴1 次,沐浴后测体重并记录。
沐浴后用酒精进行消毒脐带残端及脐周,保持脐部干燥清洁。
指导勤换尿布,防臀红发生。
8、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产后24 小时内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对母亲患乙型肝炎,预防母婴传播,婴儿出生后24 小时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 IU,并告知出院后复种时间。
9、做好新生儿筛查工作,出生后3-7 天内进行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
10、出院前与家属核对新生儿信息。
产科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产科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a5912e1767f5acfa1c7cdfb.png)
产科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产妇入室,安置床位,按产褥期护理常规及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
2、向产妇介绍病区环境,作息制度及探陪制度。
介绍产后注意事项及新生儿卧位。
3、宣传母乳喂养好处及有关母乳喂养知识,对产前未接受过母乳喂养宣教者给予补课。
4、协助母亲在入室后 1 小时内开奶,实行按需哺乳。
5、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和解决母乳喂养中的问题,帮助处理母乳喂养时出现的困难和乳头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使产妇掌握母乳
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技巧。
6、按乳房护理常规进行乳房护理,在母亲与新生儿需要分开的情况下,应指导和协助挤奶(每日挤奶应在8次以上),将多余的奶挤出储于
人奶库,并对奶库严格管理。
7、监督检查本区内有无橡皮奶头、奶瓶及母乳代用品。
8、必要时用 50 毫升小量杯、小匙喂奶,避免发生乳头错觉影响母乳喂养。
医院护理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母婴同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485cb2480eb6294dc886c8b.png)
医院护理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一、母婴同室实行责任护士责任制。
母婴24小时同室,每天分开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二、婴儿出生后即回到母婴同室。
病理新生儿需收住儿科时,产妇可随同住进儿科病理儿母婴同室。
三、责任护士负责指导母亲哺乳,观察婴儿吸吮,对产后三天的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测试。
发现母婴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四、母婴同室内实行双查房制度,产科医生查产妇、儿科医生查婴儿,各自做好观察记录。
五、母婴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限制陪人,探视时间内每床仅限一人。
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并用消毒液擦洗器具及地面。
每月对室内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进行卫生学达标监测并记录。
洗脸盆、痰盂、婴儿睡袋、宝宝服、尿褥、尿布等尽量使用医院统一使用的一次性用品。
产妇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
六、母婴同室区内发放母乳喂养宣传教材,有条件的定期播放母乳喂养宣传录像。
七、母婴同室内坚持母乳喂养,不得给婴儿使用奶瓶、橡皮奶头及母乳代用品。
严禁乳母之间交叉哺喂婴儿。
二十四小时母婴同室管理常规
![二十四小时母婴同室管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2ba20cc4028915f804dc28a.png)
二十四小时母婴同室管理常规
一、母婴入休养室后;立即由责任护士做好乳房护理,再次宣传母乳喂养及母婴同室的
重要性,并指导正确哺乳。
二、母婴必须24小时在一起,每天沐浴和护理,母婴分离不超过1小时。
三、责任护士必须对母亲的喂奶过程进行一次全面观察,使母亲能正确的掌握喂奶姿势
及哺乳时各种异常情况处理。
四、坚持按需喂养,不限制喂哺次数和时间。
五、坚持夜间哺乳。
六、教会母亲正确的挤奶方法,以保持足够的乳汁。
七、废除奶瓶,奶头及母乳代用品,禁止给婴儿吃任何事物或饮料。
八、有医学指证需添加辅食的新生儿,由医生下达医嘱,护士按医嘱配制配方奶。
九、母婴同室区应定期进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十、产妇出院前告知院内设有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及热线电话,随时提供服务。
分娩后的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分娩后的母婴同室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c0ae1d626fff705cc170a2a.png)
分娩后的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1.凡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入母婴同室休养。
2.孕母如有心衰、子痫、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者,暂不母婴同室,待病情好转后转入母婴同室。
3.阴道分娩的新生儿,脐带处理后,将其趴卧在产母胸腹前,行皮肤接触,并吸吮乳头不少于30min.
4.剖宫产术后回到母婴同室,30min内如无异常情况,抱婴儿趴在母亲胸腹前行皮肤接触,鼓励早吸吮产母乳头,每次至少30min.
5.每日给母婴24h同室的婴儿洗澡、护理及治疗,母婴分开时间不得超过1h.
6.要求做到早哺乳、按需哺乳,鼓励多吸吮,以促进乳汁分泌,不加喂糖水或母乳代制品。
7.专人负责做好产前、产后有关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指导母亲用母乳喂养,协助护理婴儿,及时处理乳胀,乳头皲裂等情况。
8.收集婴儿喂养后剩余的母乳,做好登记,注明日期、时间,置恒温箱内(水温60-65℃)消毒30min,取出冷藏于4℃,不超过24h,用时复温。
9.高危新生儿置新生儿监护室或母子共同转入儿科母婴同室病房。
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903975bb4cf7ec4bfed050.png)
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
(一)母婴同室病区应安静、整洁、空气清新,限制陪护人员。
严禁任何人私自将新生儿带离病区。
进出病区的通道应设置监控设施,实行24小时监控。
(二)护理人员经过母婴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三)母婴同室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人员掌握产妇观察护理要点和心理需求,掌握新生儿的观察、护理及喂养要点,措施有效,护理到位。
(四)做好知情告知(防盗、防坠床、防窒息,新生儿性别、外观畸形确认等),并记录、签名。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做好身份识别。
母婴每天分开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严禁在家属不在场情况下交接新生儿,新生儿交接时须三方(助产士、家属、护士)签字确认。
新生儿检查、治疗需离开原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
(六)做好健康教育,产妇/家属知晓产后注意事项、饮食、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
(七)严格执行母婴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空气、地面、物表、仪器设备的处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新生儿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接触新生儿前须洗手。
(八)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科室工作质量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及评价。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1c8ff2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0.png)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第一篇:母婴同室护理常规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常规1、新生儿入室后立即体表检查,查看全身有无损伤、残缺、畸形,核对腕带上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床号,测量腋温,完善婴儿病历和登记。
2、按时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反应性,肌张力、有无呕吐,脐部有无出血、渗液,了解其吸吮、进奶量及次数、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新生儿卧位取头偏向一侧,右侧卧位为宜,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4、注意保暖,体温保持在腋温36~37.2℃,室温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在55%~65%。
5、每日测体温两次(腋温为宜)。
6、正常新生儿回室体温稳定后即可新生儿沐浴,沐浴时测量体重。
7、每日做好眼部、口腔、脐部、皮肤、臀部护理。
8、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正确含接姿势,做到按需哺乳。
9、做好新生儿预防接种、疾病筛查工作。
第二篇:浅谈儿科母婴同室的护理浅谈儿科母婴同室的护理1母乳喂养哺乳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
母婴同室能提高母乳喂养率,利于增强母婴的身心健康,母乳是婴儿的理想食品,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吸收,含有各种抗体,增加婴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4h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因此儿科护理人员既担负着对患儿的观察与护理,又要与产妇及家属协调配合好,通过对母婴同室的护理,找出护理问题的关键,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患儿得以尽快健康出院。
1临床资料我院于1995年3月创建爱婴医院,儿科病房设40张床位,其中母婴同室2室4张床位,收住新生儿256例,其中初产妇占97%,产妇有自理能力,身体健康,无喂养禁忌症,患儿日龄小于28d,不包括重症监护患儿。
两个母婴同室病房靠近护士办公室,每室使用面积约20cm2,内设两张母亲床,两张婴儿床,室内有空调、电视机、微波炉、冰箱、写字台、窗帘花色淡粉协调,创造一个温馨的治疗环境。
2护理措施2.1对病区责任护士的要求,患儿入院后,母婴同室的责任护士应选择有高度责任心,服务热情、专业经验丰富、技术操作精湛的业务骨干。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5277d4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e.png)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1. 母婴同室收治正常分娩后产妇及新生儿。
病理新生儿应收住儿科。
2. 母婴实行二十四小时同室。
因医疗和护理原因婴儿需要离开母亲时,母婴分离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
母婴暂时分离时,应向产妇提供婴儿领取牌并交产妇保存。
3. 母婴同室实行产科及新生儿科医生双查房制度。
产科医师发现婴儿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请新生儿科医师会诊。
4. 母婴同室必须实行责任制护理,严格执行手圈、腰牌查对及交接制度,及时记录新生儿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师。
5. 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早吸吮及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宣教,不得向孕产妇及婴儿家庭宣传、推荐母乳代用品。
严禁使用奶瓶、奶嘴喂养婴儿(除医学指征外)。
非医学指征严禁使用母乳代乳品。
6. 病理婴儿住新生儿科时在病情允许母乳喂养时,应鼓励产妇到儿科哺乳间按需哺乳,有条件者可陪同入住儿科。
7. 母婴同室实行限制探视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婴儿前后应洗手。
新生儿护理用品做到一用一消毒。
禁止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患者探视新生儿。
8. 保持室内通风及安静,严禁吸烟和大声喧哗。
9. 提醒产妇及家属不得随意将婴儿抱离病房。
遇有紧急情况,请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10. 做好出院宣教,将出院产妇交给母乳喂养支持组织。
产科母婴同室工作常规
![产科母婴同室工作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2bff5a41711cc7930b71683.png)
产科母婴同室工作常规
1、热情接待产妇和新生儿,介绍产后注意事项,按常规做好母婴的医疗及护理工作。
2、对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强化勤吸吮、早吸吮按需喂哺,开奶前不喂食,24小时母婴同室,严禁使用人工奶头、奶瓶及代用品喂哺婴儿。
3、定时巡视,观察产妇的宫缩、恶露、伤口、膀胱充盈等情况,做好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
4、强化责任护士职责,正确指导产妇喂奶及新生儿正确含接姿势,以便及时纠正。
5、对产妇进行乳房护理及宣教,做好异常乳房的处理及护理。
6、对新生儿的一些常见现象,如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经、溢奶与吐奶、产瘤等进行广泛宣传。
7、产后第二天指导产妇做产后操,并解释每节体操的意义。
8、鼓励产妇进食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的食物,多进蛋白和多吃汤汁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有条件时医院可增加二餐点心。
9、出院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评价,以便出院前及时补课,并做好产褥保健、计划生育及育儿知识宣教,指导怎样办理出院手续。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5c37a7c02768e9951e738d8.png)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常规:(待产孕妇护理常规)1、为新入院产妇(孕妇)办理入院手续,入院指导,并通知主管医师2、了解孕妇的胎次、产次、有无宫缩、阴道出血、流水等,有产兆者随同病历送往产房(分娩室)并向助产士交接孕妇情况3、每日测T、P、BP一次,T37.5°C以上者每日测4次,住院一周未分娩者每周测体重一次4、注意营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5、向孕妇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的哺乳姿势,早吸吮,按需哺乳及母婴同室的重要性,人工喂养的缺点6、注意外阴清洁,督促孕妇每日清洗外阴,禁止坐浴7、待产孕妇注意观察胎儿、宫缩、阴道流血、流水情况二产后护理常规1.产妇送回母婴同室时,要交接分娩情况,出血量、血压、小便等排泄情况,分娩方式,有无产软道损伤,是否进行早吸吮等2.24h以内注意观察宫缩、出血量。
24h以后注意观察恶露性质、量,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3.协助指导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喂养姿势,早吸吮,纯母乳喂养4.产后6小时以内未小便或排便困难者,用各种方法诱导排便仍无效者,可在无菌操作下导尿5.每日测T、P、BP一次,T37.5°C以上每日测4次,T38°C 以上停止哺乳,报告医师处理6.婴儿每日晨沐浴,脐部护理,行预防接种,每日测体温二次,严密观察婴儿情况7.每次接触婴儿时工作人员要按洗手程序洗手8.乳房护理:哺乳前要用温水洗手,并用清水毛巾或洁净毛巾擦拭乳头9、正常产妇产后2h可下床活动,促进子宫复旧,利于按需哺乳10、产后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三天无大便者通知医师处理11、会阴处理:正常产妇每日用洁尔阴液冲洗一次,有会阴裂伤或侧切者,每日用洁尔阴冲洗二次,并用75%酒精湿敷,外阴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二次12、作好母乳喂养的宣教,产褥期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宣教及出院后纯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工作13、指导好新生儿抚触工作。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3ae85c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6.png)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母婴同室护理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护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母婴同室护理工作。
二、组织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母婴同室护理管理部门,负责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母婴同室护理管理部门应当配备充足的护理人员,确保24小时不间断护理。
3. 母婴同室护理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护理管理1. 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护理规程和护理规范,做到细心、耐心、责任心强。
2. 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母婴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母婴病情变化。
3. 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母婴生活护理,保持母婴床单位整洁、舒适。
4. 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母婴营养指导,帮助母婴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母婴营养。
5. 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母婴心理护理,关心、关爱母婴,提供心理支持。
6. 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母婴健康教育,提高母婴自我保健能力。
四、环境管理1. 母婴同室应当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2. 母婴同室应当设置独立的卫生间,配备必要的卫生洁具。
3. 母婴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生活设施,如婴儿床、摇篮、尿布台、温奶器等。
4. 母婴同室应当加强安全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确保母婴安全。
五、感染控制1. 母婴同室应当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做好床单位、器械、药品等的消毒灭菌工作。
2. 护理人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3. 母婴同室应当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4. 母婴同室应当制定感染应急预案,提高感染应对能力。
六、质量管理1. 母婴同室护理质量应当纳入医疗机构质量管理范畴,定期进行质量评估。
2. 母婴同室护理质量评估应当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护理安全等方面。
3. 母婴同室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应当作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制度执行1.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制度的认识和执行力。
母婴同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75a95b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7.png)
一、目的为了保障母婴在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母婴同室护理工作。
三、收住对象1. 凡住院分娩(阴道或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应收住母婴同室。
2. 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暂不宜母乳喂养,待病情好转后酌情转入母婴同室。
3. 母婴同室期间,母亲或新生儿患传染病需隔离时,应将母婴共同进行隔离治疗。
四、工作人员职责1. 产科医师工作职责:(1)产科医师分工合作,负责产妇及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全面工作,24小时有人负责。
(2)产科医师与护士密切配合,指导母乳喂养。
(3)每日查房至少2次,做好相应诊治工作。
(4)认真书写病历,包括有关母乳喂养记录。
2. 护理人员工作职责:(1)实行母婴责任制护理,认真执行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2)医护配合共同做好母乳喂养工作。
(3)产房及待产室护士协助产妇做好早接触及早吸吮工作,并同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
(4)产房护士或助产士与产后母婴同室护士认真交接母婴情况。
五、护理常规1. 产后6小时内母婴观察及护理:(1)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伤口、宫缩、阴道出血和排尿情况。
(2)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住院号。
(3)观察新生儿呼吸及皮肤、脐带有无渗血、婴儿有无呕吐并注意保暖。
(4)协助剖宫产的母亲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及方法。
2. 母婴同室期间:(1)保持病房环境清洁、舒适,定期通风换气。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观察产妇及新生儿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4)加强新生儿护理,确保新生儿安全。
六、陪住管理制度1. 分娩前:生活能自理者,不安排陪护;产前因病情需要陪护者,医生开具陪护医嘱后,可允许一人陪护。
2. 分娩后:每名孕产妇分娩后只能有1名家属或母婴护理员24小时陪住。
3. 可允许家属短暂探望,并且最长探望时间为1小时。
4. 陪护家属一旦进入病房,需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常规
1、新生儿入室后立即体表检查,查看全身有无损伤、残缺、畸形,核对腕带上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床号,测量腋温,完善婴儿病历和登记。
2、按时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反应性,肌张力、有无呕吐,脐部有无出血、渗液,了解其吸吮、进奶量及次数、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新生儿卧位取头偏向一侧,右侧卧位为宜,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4、注意保暖,体温保持在腋温36~37.2℃,室温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在55%~65%。
5、每日测体温两次(腋温为宜)。
6、正常新生儿回室体温稳定后即可新生儿沐浴,沐浴时测量体重。
7、每日做好眼部、口腔、脐部、皮肤、臀部护理。
8、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正确含接姿势,做到按需哺乳。
9、做好新生儿预防接种、疾病筛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