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论文
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与防治
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与防治自2014年起,西非地区爆发了一起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
据统计,该疫情导致了大约1.4万人死亡。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其侵袭人体时会引起高热、头痛、身体疼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引发内出血和休克。
本文就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与防治进行探究。
一、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埃博拉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外壳为膜壳。
病毒的基因组长度为18-19 kb,基因组由7个结构基因和一个非编码区域组成。
7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病毒的7个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与病毒的复制和组装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人或动物的血、体液或器官,这会让其他人或动物感染病毒。
此外,埃博拉病毒还可经由性传播、粘膜接触、注射等途径传播,但这些途径相对较少见。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埃博拉病毒进行的研究逐渐深入。
他们已经成功地分离出病毒的RNA,解析了其基因组结构、鉴定了基因组的编码蛋白质及其功能,以及分离了病毒的蛋白质并进行了种类分析。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具有抗埃博拉病毒作用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如可用于病毒的免疫检测、抗病毒药物开发等。
二、埃博拉病毒的防治研究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的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疫苗研究疫苗是预防各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埃博拉病毒疫情的防治也是如此。
近年来,已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埃博拉病毒疫苗得到开发和应用,包括重组腺病毒疫苗、重组RNA疫苗、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疫苗等。
这些疫苗通过不同的机制激活免疫系统,并产生抗体,从而保护机体不受埃博拉病毒的攻击。
2. 抗病毒药物研究目前,对于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还没有特效药物。
但是,在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对抗埃博拉病毒感染有潜力的药物,如存在广谱抗病毒活性的丙酸奥司他韦、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高效抗病毒作用的广谱中和抗体等。
3.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防疫学科,其可以从微观角度探究病原体的特性和行为,并为防治疫情制定合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免疫自主学习——埃博拉病毒完整版资料
(ⅲ) 胸腺、 淋巴结和脾脏等重要 免疫器官
胸腺、 淋巴结和脾脏等重要免疫器官出现 耗竭和坏死, 而炎症细胞少见.
段,并没有在人体得到验证,也没有被政府批准。
‘抗毒血清’。将其注入同病种传染病 患者体内后,抗毒血清能发挥‘雷达’
抗病毒血清主要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病毒 感染,属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 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 这所医院的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部门主任阿里巴斯说,罗梅罗最近四轮的医学测试结果均呈阴性,这表示她的血液里已没有埃博拉
医学免疫学自主学习
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医院10月21日宣布, 他们收治的欧洲首例本土感染埃博拉病例、西班 牙女护士特雷莎·罗梅罗已痊愈。 这所医院的临床 微生物学和传染病部门主任阿里巴斯说,罗梅罗 最近四轮的医学测试结果均呈阴性,这表示她的 血液里已没有埃博拉病毒。 现年44岁的罗梅罗在 医院护理一名从塞拉利昂转运来的埃博拉病毒感 染者时意外染病。本月6日,她被确认感染埃博拉 病毒,入院后病情一度恶化。 阿里巴斯说,过去 两周内,针对罗梅罗的病情,医院采用了埃博拉 治愈者血清与抗病毒药物结合的治疗方案,但他 们还无法确定这种疗法到底对她的痊愈起到多大 作用。
此外,这些细胞因子所提供的微环境也能有 效地增强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特异性抗病毒 免疫反应。
细胞的杀伤作 用
巨噬细胞的调理吞 噬作用
细胞的作用
干扰素: 干扰病毒复制 抑制感染其他细胞
丛林中的梦魇——埃博拉病毒
丛林中的梦魇——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引发的疫情最初是在1976年非洲中部的扎伊尔[1997年改称“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的一个村庄中暴发的。
由于这个村庄附近有一条河名为埃博拉,病毒也因此得名。
从1976年到2014年这漫长的30多年间,埃博拉病毒引发的传染病曾多次出现,基本都是同样的模式,即病毒在某一个村庄突然出现,迅速传播,导致几十到几百人死亡。
埃博拉病毒出现的时候很突然,消失得也很快。
恶魔回到了丛林之中,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然而,真的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吗?非洲丛林中的隐秘恶魔在那30多年中,埃博拉病毒似乎对人类影响不大,然而,对于生活在丛林中的灵长类动物来说,就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了。
科学家发现,从2002年到2003年,刚果(金)就有约5500头大猩猩死于埃博拉病毒。
这并不是唯一一次由于埃博拉病毒导致的灵长类动物大量死亡的事件。
除了大猩猩外,黑猩猩也经常成为埃博拉病毒的受害者。
在很多地区,由于埃博拉病毒在黑猩猩和大猩猩中传播,已经开始威胁到这些物种的存续了。
不过,虽然埃博拉病毒多次在大猩猩和黑猩猩中传播,但它们不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对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来说,埃博拉病毒更为致命,通常死亡率都在90%以上,所以它们不可能长期携带病毒。
那么,病毒藏身在哪里呢?目前,科学界对这个问题还未完全达成共识。
不过,一些科学家通过研究推测,埃博拉病毒最有可能的自然宿主应该是某些种类的蝙蝠。
研究发现,某些蝙蝠可以被埃博拉病毒感染,但是不会出现症状。
此外,对野外的蝙蝠研究发现,在一些蝙蝠体内可以分离出埃博拉的RNA片段。
这些证据都指向“蝙蝠自然宿主”理论。
不过,由于人一般很少和蝙蝠直接接触,所以通常还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完成把病毒传播给人类的“重任”。
在很多次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疫情中,这个中间宿主就是丛林中患病的灵长类动物。
非洲农村有一种食用“丛林肉”的传统,“丛林肉”即我们所说的野味。
在很多情况下,黑猩猩和大猩猩会被捕获,成为“丛林肉”的来源。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引言:伊波拉病毒,也称为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由伊波拉病毒科内博病毒属(ebolavirus genus)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该病毒在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引起严重的疾病,具有高度致命性。
伊波拉病毒感染通常导致严重的出血症状,如内出血、外出血,甚至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本文将对伊波拉病毒的病毒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毒学:伊波拉病毒属于负链RNA病毒家族,属单链直链RNA病毒。
该病毒由七个已知亚型组成,分别为苏丹亚型、扎伊尔亚型、象牙海岸亚型、卡萨伊亚亚型、利伯里亚亚型、阿拉伯亚型和“Bundibugyo”亚型。
其中,苏丹亚型和扎伊尔亚型是最具致命性的亚型,死亡率可达到90%。
二、流行病学:伊波拉病毒最早于1976年在刚果南部扎伊尔河流域的伊波拉河发现,由此得名。
该病毒在非洲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乌干达、尼日利亚等国家流行。
近年来,伊波拉病毒也在东非的乌干达和肯尼亚被发现。
人类感染伊波拉病毒往往源于与感染了病毒的动物接触,如食用野生动物的肉类、接触其体液或摄入污染的水源。
三、病理生理学:伊波拉病毒感染后,暴露期通常为2-21天,在此期间没有任何症状。
然后进入急性病期,感染者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咳嗽、嗜睡等症状。
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和内外出血症状。
该病毒破坏了人体的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凝血和血小板减少,从而引起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四、预防和控制: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伊波拉病毒感染。
因此,预防和控制成为关键。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1.加强对伊波拉病毒的监测和早期诊断能力,及时隔离和处理疑似病例;2.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伊波拉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3.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卫生环境的清洁;4.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接触可能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动物和人体液体,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服、手套和口罩;5.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伊波拉病毒的威胁。
埃博拉病毒简介
( 5 ) : 1 5 3—1 5 5
[ 4 ] 聂 福平 , 范泉水 , 王灵强 , 等. 2 0 0 6 . 埃博拉病毒 的研究 进展. 中国
畜牧兽 医 , 3 3 ( 1 O ) : 6 5~ 6 7 [ 5 ] 盛 子洋 , 范东瀛 , 安 静. 2 0 1 3 . 微埃 博拉病毒 , 何去何 从. 生物 学 . 免疫学进 展 , 4 2 ( 5 ) : 6 O~ 6 4
・
6 8・
生 物学教 学 2 0 1 5 年( 第4 0 卷) 第3 期
埃 博 拉病 毒简 介
肖安庆 ( 江 西 省 赣 州 市 龙 南 中 学3 4 1 7 0 0 )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埃博拉病 毒的发 现过程 、 形态结构 、 增殖过程传播特点和预 防措施等 。 埃博拉病毒 特点 传播 预 防 关键词
5 埃博拉病 毒的发病 机制
埃 博拉病 毒进入人体后 , 首先攻 击 的是 单核细胞 、
巨噬细胞 和树 突状细胞 , 引起 细胞变 性坏死 , 凝结成块
阻塞血管 , 导致组织液 、 血液大分子及 细胞 滞 留。当病
毒侵入 位于心脏 、 血管及肝肾等 内脏 器官 的 内皮 细胞 ,
引起血管和器官 出现小 的孔 洞 , 血液 成分 顺着 小孔 流
非洲的Ebola埃博拉病毒知识
最近,西非出现了新型的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在西非,拉沙(Lassa)热则更加普遍。
但是,该地区也曾经出现过埃博拉病毒的活动迹象(见地图)。
几内亚变种在进化树中的位置更接近根部。
这一发现反驳了这一变种来源于中非的理论,而这株变种可能是有西非独立进化而来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埃博拉病毒要比想象的要分布更广。
90 年代中期,科学家发现了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现称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
研究员对受感染的黑猩猩进行尸检时感染了这一病毒,该病毒所致的疾病为非致死性。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塔伊国家公园的研究,该研究旨在确定该病毒的储存宿主。
但研究最终宣告失败。
此后,西非国家就没有报道过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
一、埃博拉病毒简介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有包膜,非节段性,负链RNA 病毒。
丝状病毒科包括马尔堡病毒属,cuevavirus 属和埃博拉病毒属,其中埃博拉病毒属有五个不同的病毒种。
二、埃博拉病毒的储存宿主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
整个撒哈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区有不同种类的水果蝙蝠可以携带这种病毒。
而相比之下,马尔堡病毒,其储存宿主已经确定为棕果水果蝙蝠。
尽管有分子和血清流行病学证据,但蝙蝠中仍未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病毒传播给人类最有可能是通过接触蝙蝠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或接触其他终端宿主,如巨猿。
由于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菲律宾群岛的猪中发现,埃博拉病毒可能是通过中间宿主传播的。
这就需要进一步阐明埃博拉病毒生态学。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引起暴发,这往往是由野生动物库传播到另一个终末宿主开始,病毒变种的遗传基因几乎相同,与当前西非爆发的疫情相似。
其它的疫情可能有多个源头,这会导致更大的遗传多样性。
但是,病毒的变种遗传多样性往往较低,往往在百分之几以下。
几内亚分离到的新病毒就说明了这一情况。
这种有限多样性通常导致不同病毒之间的中和交叉反应。
三、埃博拉病毒的毒力各种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以及它们在动物模型中的毒力特征迄今未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它们之间存在差异。
埃博拉病毒的病理特征
埃博拉病毒的病理特征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常常会导致全身器官衰竭和出血症状,由于其高致死率和传染性惊人,全球都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
本文将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讲述埃博拉病毒的病理特征。
一、病毒的结构和分类埃博拉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于Filoviridae家族。
病毒的直径约80nm,呈线形或棒状,长达1000nm。
该病毒有5个不同的亚型,分别是EBOV、SUDV、RESTV、BDBV和TAFV,其中EBOV是致病性最高的亚型。
病毒表面有刺突状的糖蛋白,其结构类似于“树冠状”,这被称为病毒的"金刚翼"。
二、病毒的病理过程1、感染过程埃博拉病毒的感染途径有接触感染、飞沫传播和污染的物品等多种方式。
在感染过程中,病毒主要侵犯人类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并在体内迅速复制,传播到全身各器官,最终导致全身性的炎症反应。
2、炎症反应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引发的炎症反应非常强烈,包括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等,这些都会进一步引发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包括热、寒战、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3、器官衰竭当病毒侵犯肝、脾和肾等多个器官后,这些器官就可能会出现衰竭症状。
例如,肝脏被破坏可能导致黄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异常等症状,在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已经有一部分人患有埃博拉病毒,严重加重了他们的病情。
肾功能衰竭可能导致尿量减少、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症状。
4、出血症状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引起了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衰竭,这些基本上都是潜在的原因,导致了病人出现了严重的出血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东西咳嗽、呕血、血尿、皮下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等。
三、病毒诊断和治疗1、病毒的早期诊断病毒的早期诊断可分为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两种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包括实时荧光PCR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免疫学检测包括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等方法。
2、病毒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提供支持性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两个方面。
埃博拉病毒的起源及历史?
埃博拉病毒的起源及历史?要想搞清楚埃博拉病毒,我们⾸先要从埃博拉病毒的同胞兄弟“马尔堡”病毒谈起。
1967年秋,在西德的马尔堡和法兰克福、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的⼏所医学实验室的⼯作⼈员中同时暴发了⼀种严重出⾎热,31名患者中死亡7⼈,这些患者⼤都接触过⼀批从乌⼲达运来的⾮洲绿猴。
科学家们对患者⾎液和组织细胞进⾏了培养,分离出⼀种以前没有见到过的病毒。
根据发病地点,将这种病毒命名为马尔堡病毒。
以后,在南⾮、肯尼亚、津巴布韦也相继出现过马尔堡病毒感染的病例。
近年来较⼤的⼀次流⾏发⽣在1998年⾄2000年的刚果民主共和国,马尔堡病毒造成了149⼈感染,123⼈死亡。
在马尔堡病毒被发现的⼏年后,197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埃博拉河流域的⼀个⼩村庄⾥出现了⼀种特别可怕的疾病。
患者的表现主要是发热、休克,然后七窍出⾎⽽死亡。
短短的⼏个⽉时间⾥,患病者达到300多⼈,88%的⼈死亡,其中1例感染者是⼀位国外的旅游者,因此引起西⽅医学界的注意。
在疾病暴发后不到6个⽉,科学家在电⼦显微镜下发现了⼀种和马尔堡病毒⾮常相似的病毒。
这种病毒像长长的纤维丝,⼀端绕成了⼀个“索扣”,因此被科学家分类为与马尔堡病毒同族的纤丝病毒属。
由于疾病暴发于埃博拉河流域,便把这种病毒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是刚果(⾦)(旧称扎伊尔)北部的⼀条河流的名字。
1976年,⼀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灵涂炭,有的家庭甚⾄⽆⼀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得名。
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苏丹,⼀时⼫横遍野。
经过两次“暴⾏”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影⽆踪。
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样,真可称得上是⼀种“索命病毒”。
⼀旦被这种病毒感染,这像被病毒索住了性命,九死⼀⽣。
它可溶解⾝体⾥的所有组织细胞,使红细胞凝集,阻塞⾎管,导致出⾎和器官坏死,最终导致死亡。
抗击传染病论文3000字
抗击传染病论文3000字抗击传染病论文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抗击传染病的重要性和相关策略。
通过分析过去的传染病爆发事件和当前的全球卫生挑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抗击传染病对于保护公共健康至关重要;(2)简单而无法确认的策略可能不如简单明了的方法有效;(3)独立决策和行动可以更好地应对传染病。
1. 引言传染病是指通过接触、空气传播或其他途径导致人群中广泛传播的疾病。
近年来,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传染病威胁,如流感、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等。
抗击传染病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需要制定相应策略。
2. 抗击传染病的重要性抗击传染病对于保护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传染病可以迅速蔓延并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
此外,传染病也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衰退。
因此,抗击传染病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
3. 简单策略的有效性在抗击传染病时,简单而不带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可能更加有效。
这样的策略可以更简单地理解和执行,而不会导致困扰和混淆。
例如,加强个人卫生惯、提供高效的医疗资源和设施、推广传染病防控知识等都是简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独立决策和行动在抗击传染病的过程中,独立决策和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独立思考并及时采取行动可以加快抗击传染病的速度和效果。
此外,独立行动也可以避免依赖他人的意见和信息,从而减少误解和拖延。
结论抗击传染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必要的。
本论文强调了抗击传染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简单策略和独立决策行动的有效性。
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强化传染病的防控和治理,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解开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密码
解开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密码作者:佘惠敏来源:《科学Fans》2016年第04期早在今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就完成了他2004年归国后在生物医学类五大顶级学术期刊发布成果的“大满贯”目标。
这一天,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Cell)发表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团队的文章,从分子水平阐释了埃博拉病毒的膜融合激发机制,该机制与此前病毒学家们熟知的四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都大为不同,成为第五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这是近年来国际病毒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目前埃博拉治疗没有特异性药物,只有辅助药物。
而新机制的发现为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新靶点,让我们可能设计出治疗埃博拉的特异性药物。
那么,高福团队如何解开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密码?做“表面文章”的实验室埃博拉,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病毒,自1976年在埃博拉河地区被首次发现后,就在非洲时隐时现,所到之处哀鸿遍野,足足肆虐了近40年。
2014年,埃博拉病毒更是首次走出非洲大陆,传播到北美、西欧和南亚,引发了全世界的恐慌。
那次疫情共导致了28000多人感染,死亡人数达到11000多人。
那年9月,高福作为首批援塞医疗队的负责人之一,奔赴疫情严重的塞拉利昂,帮助西非国家从源头上防控埃博拉病毒。
工作期间,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行走在塞拉利昂大地上”的现场工作纪实文章,后来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关于埃博拉病毒基因进化的重大研究成果。
这是高福第一次深入埃博拉病毒疫区,但他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从2011年就已经开始了。
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高福开玩笑说,自己开了一个专做“表面文章”的实验室。
在动物细胞的表面,有一层细胞膜,它是生命的防线,阻挡病毒的进入。
但细胞膜上也有“带路党”,它们被称作●受体,是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
聪明的病毒会利用细胞表面分子的包裹,给自己穿上“迷彩服”,突入细胞防线并增殖产生新的病毒蛋白。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向上报告“我被感染了,请向我开炮”,生物体就会派出“警察部队”,也就是免疫细胞,来消灭被感染细胞。
高考议论文素材之感动中国-中国援非医疗队
高考议论文素材之感动中国-中国援非医疗队【集体奖】;;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图为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获奖名片】;;流芳布天涯“感动中国”还向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敬。
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
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
2014年3月,爱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
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
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三个国家成为重灾区。
而且疫情正在不断蔓延,威胁着周边国家的安全。
疫情最早出现在几内亚,第一例埃博拉患者就是由中国医生曹广亲自接诊的,曹广曾徒手翻开患者的眼皮检查瞳孔,他也成为距离埃博拉最近的中国人。
这名患者在入院后第二天死亡。
随后20天,医院接诊了12名感染者,有9名几内亚医护人员被感染,六名死亡。
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
中几友好医院的中国医生选择了坚守,他们借鉴抗非典的经验,制定出一套疫情应急方案,并向几内亚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侨华人广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
很快中国的后援医疗队抵达这里,一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大接力开始了。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疫情发生国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有些援非国家开始撤走本国医生,召回驻疫区国外交官。
在声明发布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决定派出3支专家组分赴西非三国,对当地防控埃博拉疫情进行技术援助。
同时,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于当地时间11日分别运抵三个国家。
9月,塞拉利昂的疫情严重起来,中国增援的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塞拉利昂。
11月,又一支队伍从中国出发,远赴千里之外的利比里亚,他们很快新建一所100张床位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是扎伊尔(即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在何处,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说,感染上“埃博拉”的人会在你面前“融化”掉。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结构形态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400纳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纳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二、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理
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理EVB能攻击多种类型的组织埃博拉病毒(EVB)可以攻击人体内除了骨骼肌和骨头之外的所有内脏和组织。
EVB的蛋白质颗粒由七种蛋白质组成。
EVB的蛋白质颗粒以及EVB能够产生的炎症性分子,可以破坏多种类型的人体组织,同时EVB通过胆固醇转运的NPC-1受体进入人体的细胞,从细胞内部消耗细胞,大量NPC1受体进入人体的细胞从细胞内部消耗细胞大量繁殖,以占领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为最终目的。
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
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多器官衰竭、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EBV对免疫细胞的攻击和干扰EVB进入机体之后,会识别一些负责免疫系统一线防御的免疫细胞,比如树突状细胞。
如果树突状细胞无法将正确的信号传递给T淋巴细胞,T细胞就不会应答感染,相应的抗体也就不能产生。
正因如此,埃博拉病毒才能在机体中快速复制。
跟许多其他病毒一样,埃博拉也能抑制干扰素,干扰素是细胞阻止病毒增殖的一大武器。
埃博拉的VP24蛋白能够结合并阻断免疫细胞表面的转运蛋白,而该蛋白在干扰素通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埃博拉病毒蛋白24(eVP24)的结构,eVP24可以结合到细胞上一种名为核胞浆转运蛋白的运输蛋白上,当eVP24结合到核胞浆转运蛋白上后,会护送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中核浆转会信与转激核在核中eVP24就可以开启干扰素的靶向基因,干扰干扰素发挥功能的阶段。
EBV进入人体后,会攻击巨噬细胞和肝细胞,然后利用这些细胞大量生成两种埃博拉糖蛋白:sGP和GP。
这些糖蛋白是如此之多,使得巨噬细胞和肝细胞几种埃博拉糖蛋白GP这些糖蛋白是如此之多使得巨噬细胞和肝细胞几乎丧失功能。
GP能形成三聚体,粘着在血管内表面;sGP形成二聚体,攻击中性粒细胞。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情况及应对措施
2 0 1 4 T D0 0 2 1 ) ;四 J I f 省 省 属 高 校 科 研 创 新 团 队 项 目 (N O
因 组 相 对 稳 定 。RE B OV 对 非 人 灵 长 类 有 致 死 性 ,
防控水 平 , 加 强风 险交 流 , 现就埃 博 拉 出血热 流行情
况 及应 对 措施 综述 如下 。 1 病 原 体 与 临 床 特 征
对 人则 无影 响_ 8 ] 。除 R E B OV 对人 不致 病外 , 其余 4种 亚型 感 染 后 均 可 导 致 人 发 病 , 其中 Z E B OV 毒
出现 全 身症状 , 如 消 化 系 统 出 现恶 心 、 呕吐、 腹痛 和 腹泻 , 呼 吸 系统 出现 胸 痛 、 气 短 和 咳 嗽等 , 循 环 系统
出现 结膜 充血 和体 位 性 低 血 压 , 神 经 系 统 症状 则 包 括头 痛 、 谵妄 和 昏迷 等 。在 发 病 高 峰 期 皮 肤 可 出现 瘀点 和瘀 斑 、 伤 口渗血 , 重症 病人 在发 病数 日可 出现 咯血 , 鼻、 口腔 、 胃肠 道 、 阴道 及 皮 肤 出血 或 血 尿 ] 。 通常 第 1 O天为 出血 高 峰 , 5 0 以上 的病 人 出现 严
编码L ] 。
例 以来 , 埃博 拉疫 情 席 卷 西非 5国 ( 几 内亚 、 塞 拉 利 昂、 利 比里亚 、 尼 日利 亚和 塞 内加尔 ) , 成 为有 史 以来 最 严 重 的埃 博 拉 疫 情 。 目前 已有 超 过 2 8 0 0人 罹 难, 而且 埃博 拉 疫 情 有 逐 渐 失控 的态 势 l _ 】 ] 。世 界 卫 生组 织 ( w H0) 已发出警告 , 同 时 呼 吁 全 球 各 国 积 极参 与应 对 疫 情 ] 。我 国虽 然 与 非 洲相 距 遥 远 , 但
埃博拉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进展-预防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埃博拉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进展-预防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埃博拉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出血热具有极高的致死率。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呕吐,有出血趋势和皮肤丘疹、胃肠道呼吸道和器官瘀血出血。
虽然是一种致命病毒,但埃博拉病毒较为罕见,仅在西非地区流行爆发,因而并未像研发艾滋病药物和疫苗一样存在迫切压力。
另外,埃博拉疫情的暴发时间不规律,没有特定的季节性,无法预知和防范。
抗病毒药物或疫苗的研发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因此,针对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较慢,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的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和疫苗。
1 埃博拉病毒的流行概况埃博拉病毒可分为 5 种亚型:扎伊尔型(zaireebolavirus,ZEBOV);科特迪瓦型(cotedivoireebolavirus, CEBOV,也称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taforest ebolavirus, TAFV));苏丹型(sudan ebolavirus,SUDV/SEBOV);雷斯顿型(reston Ebolavirus,REBOV)和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 ebolavirus,BEBOV)。
五种亚型毒力各不相同,其中,扎伊尔型毒力最强,人感染后致死率高达90%;苏丹型次之,致死率约为50%;科瓦迪特型对人的毒力较弱,而雷斯顿型埃博拉病毒对人不致病,对人以外的灵长类动物有致死性,仅在菲律宾和美国有过猴子感染的报道。
埃博拉病毒最早于1976年在非洲中部的扎伊尔和苏丹几乎同时爆发。
尽管分离的病原体都属埃博拉病毒,但不完全相同,根据首发地点不同分别命名为为苏丹型和扎伊尔型,其中扎伊尔行病毒共感染318人,284人,致死率高达89%。
1979年7~10月,苏丹型埃博拉病毒再次出现,随后沉寂于非洲丛林,直至1994年6月,1名瑞士女兽医在科特迪瓦因解剖的黑猩猩而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在之后的3年里,埃博拉病毒再次肆虐非洲。
埃博拉病毒介绍
埃博拉病毒介绍埃博拉杀人血淋淋埃博拉是民主刚果北部的一条河流,1976年一场烈性传染病首次肆虐那里,造成沿河55个村庄280人命丧黄泉。
由于这种病病因不明,便称为埃博拉病。
3年后,埃博拉病又在苏丹出现,也造成数百人死亡。
此后,这种不明病因的疾病每隔几年或10余年就要兴风作浪一次,或大打,或小闹,弄得全世界人心惶惶。
比如,1995年埃博拉在民主刚果爆发,夺去245人的生命,2000年又出现在乌干达,导致近百人丧生。
埃博拉的凶险不仅在于其传染途径,而且在于其发病后致死病人的惨状和病人极度痛苦的样子。
埃博拉可以通过任何液体,包括血液、唾液、汗液、精液和任何分泌物传播,经过4—16天的潜伏期后,病毒在患者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侵袭各种器官组织。
病人首先表现高烧、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继而出现呕吐、腹泻、内出血,半数病人在发病后第5天出现皮疹,大多数在第5-7天七窍流血而死亡。
最为恐惧的是,由于埃博拉病毒在体内侵蚀和毁坏各种器官,就像绞肉机一样绞碎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使得病人不断把坏死的组织从口中吐出。
当无数病人都这样口吐鲜血和坏死的组织,并产生广泛的内出血、脑部受损而挣扎着死亡时,无异于一场异常残酷激烈的战役结束后,在战场上留下尸横遍野的血腥场面,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血腥味和浓烈的臭味。
同样,与SARS一样,埃博拉最易受感染的是医护人员。
1995年,埃博拉在民主刚果流行时,第一例被发现的病人就是医院的36岁的化验师金夫姆,因为他的工作是采集血样,因而最易受到感染。
刚开始医生诊断他时还以为他是痢疾,因为他的症状是发烧和腹泻。
但几天后金夫姆的病情就迅速恶化,出现流血、吐血,在发病后第4天金夫姆便死亡。
随后,参与医护金夫姆的5名医护人员也染病,且全部病死。
这种现代社会的烈性传染病震惊了国际社会,世界卫生组织(WHO)因此把埃博拉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第四级病毒”。
埃博拉的庐山真面目如此凶险的疾病,如此猖獗的病毒,那么它的庐山真面目到底是什么?非常遗憾,从1976年发现这种病毒和疾病直到今天,人类还没有完全弄清埃博拉的真相,目前只知道它是一种丝状病毒,其共同的特征是体积微小,没有细胞结构,仅由一个核酸核心和一个蛋白质外壳组成。
伊波拉病毒
病毒简介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10次具有规模的暴发流行。
埃博拉病毒首次暴发就夺走了近300人的生命,2003年又在刚果(金)让100多人命丧黄泉,2004年5月下旬苏丹南部疫情再发,已有4人死亡,同时俄罗斯一实验室女科学家因针刺感染而丧命,这一病毒杀手已引起WHO的高度重视。
病毒名称(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
埃博拉病毒的名称出自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该地区靠近1976年Nhoy Mushola记载的在扎伊尔的Yambuku 和苏丹西部的Nzara第一次爆发的地方。
在这次爆发中,共有602个感染案例,有397人死亡。
其中扎伊尔318例感染,有280例死亡;苏丹有284例感染,117例死亡。
病毒分型目前已确定埃博拉病毒分4 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型(EBO-Zaire)、埃博拉-苏丹型(EBO-Sudan)、埃博拉-莱斯顿型(EBO-R)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
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特性,EBO-Z和EBO-S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对人类不致病,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对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
生物学性状“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
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
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病学、生态学、诊断、治疗及控制
参考内容
引言
2014年,西非爆发了一场空前的埃博拉战争危机,疫情迅速蔓延,给当地人 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本次演示将介绍埃博拉战争危机的起因、挑战和启示,以 期为未来应对类似的公共卫生危机提供参考。
埃博拉战争危机的背景
2014年3月,几内亚共和国报告了第一例埃博拉病毒病例。随后,疫情迅速 蔓延至塞拉利昂、利比里亚、马里等国。此次疫情是自埃博拉病毒发现以来最严 重的一次爆发,累计确诊病例超过例,造成了多人死亡。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医疗设施和防疫体系,我们有望更好地防范和应对 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疫情。广大民众也应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参与疫情防 控工作,共同守护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总之,埃博拉战争危机的教训是惨痛的,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来反思和改进。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为建设一个更健康、 更安全的世界做出贡献。
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
此次疫情也暴露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重要性。各国政府应当加强对于国际 公共卫生事务的参与和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卫生挑战。同时,国际组织和非 政府组织也应在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全球 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总结
埃博拉战争危机作为近年来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给西非地区和全 球带来了巨大灾难。然而,这场危机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使我们深刻认 识到人类健康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必要性。
流行病学特点
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野生动物,特别是果蝠和猴子。传播途径主要 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等,或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 境。易感人群主要包括接触感染者的人群,如医护人员、家属、处理病人尸体的 人员等。此外,人群聚集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也容易出现大规模的疫情暴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博拉病毒张燕生(攀枝花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摘要:“埃博拉”是刚果(金)(旧称扎伊尔)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
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
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关键词:病原体、祖先、发展、影响、措施1引言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揭晓了埃博拉病毒的起源,其祖先病毒存在于2300万年前,比之前预测的年代更久远。
这项发现有助于研制新型疫苗。
美国布法罗大学研究表明,这种祖先病毒是线状病毒,存在于中新世时期,它是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的“祖先”,该研究报告发表在9月份出版的《PeerJ》杂志上。
之前专家曾认为线状病毒起源于1万年前,与农业生产的出现时期相一致。
布法罗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德里克-泰勒(Derek Taylor)说:“线状病毒比之前科学家所认为的生存时代更早,最新研究证实埃博拉祖先病毒出现的时期与大型猿类崛起的时间一致。
”《PeerJ》杂志发表文章指出,知晓掌握关于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更多的比较进化理论,将影响研制新型疫苗,识别最新出现的致病菌。
研究人员指出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是远古病毒进化链的成员之一,这两种病毒共享源自1600万-2300万年前的一个共同祖先。
泰勒和合著作者杰里米-布瑞恩(Jeremy Bruenn)研究分析了这种病毒性“化石基因”,该基因物质源自被病毒感染的动物和其它微生物。
据悉,人类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案例发生于1976年,迄今为止科学家对于该病毒的了解仍非常少。
泰勒说:“了解埃博拉病毒的远古进化历史,将有助于实现疾病预防。
”他指出,如果研究人员试着研制一种对于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都非常有效的一种疫苗,研究远古时期这两种病毒的进化历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这项最新研究填补了埃博拉病毒进化历程的“化石空缺”,帮助科学家探索埃博拉病毒与马尔堡病毒的历史关联性。
2埃博拉病原体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刚果(金)的旧称)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
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抵抗力,60摄氏度下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两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品敏感,乙醚、福尔马林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及其感染性。
埃博拉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感染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
患者的最初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随后是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自然界的完美杀手——埃博拉病毒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死亡。
埃博拉病毒属包括5个不同的属种: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扎伊尔型(Zaire),雷斯顿型(Reston),苏丹型(Sudan),塔伊森林型(TaïForest,即科特迪瓦型)。
其中本迪布焦型、扎伊尔型和苏丹型与历年来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而雷斯顿型和塔伊森林型则对人类没有严重危害。
其中扎伊尔型是其中最易致病且致死的,致死率将近90%。
此次疫情爆发的就是这一病毒分型。
3疫情分布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先后波及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马里八国,并首次超出边远的丛林村庄,蔓延至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4疫情发展2014年2月,第一次爆发于几内亚境内发生。
2014年3月22日,几内亚卫生部宣布埃博拉疫情已导致80人感染,其中59人死亡。
2014年3月26日,法国里昂巴斯德研究所证实埃博拉病毒应为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初步报告表明此为埃博拉病毒的新菌株,后来改称扎伊尔毒株的宗族。
2014年4月1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截至当日几内亚已有至少122人确认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80人已经死亡。
2014年4月4日,根据几内亚卫生部报告,几全境感染埃博拉病毒143例,死亡86人。
邻国利比里亚已有7人丧生,其中2人确诊感染埃博拉。
2014年4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几内亚埃博拉临床病例202例,其中125例死亡。
2014年4月23日,疑似与确诊病例已达242例,死亡142人,致死率高达58.7%。
2014年5月23日,疫情蔓延至几内亚人口两百万的首都科纳克里。
非政府组织几内亚计划的国家主任易卜拉希马·图雷表示:“科纳克里大部分地区生活设施简陋,缺乏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给疫情升级为危机带去严重风险。
人们不够水喝而不忍心洗手。
”2014年5月23日-27日,三个以前的受灾地区(盖凯杜、马森塔和科纳克里)、四个新地区(博法、泰利梅莱省、博克和杜布雷卡)和一个新的国家(塞拉利昂),报告有新的临床病例。
2014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法黛拉·沙伊卜在日内瓦透露,截至6月23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共计出现599例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其中死亡369人。
2014年6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止6月26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累计报告病例数达625例,其中399人死亡。
2014年7月26日,尼日利亚出现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全国处于警戒状态。
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呈加速蔓延之势,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729人丧生。
2014年7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新闻公报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四国累计报告的病例数已达1323例,其中729例死亡。
2014年7月29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字,几内亚已有确认或疑似病例460个,339人丧生;邻国利比里亚有329个确诊或疑似病例,156人死亡;塞拉利昂报告53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233人死亡;尼日利亚首次报告1个疑似病例,并已死亡。
2014年8月4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8月1日,西非四国通报本次埃博拉出血热共1603例,包括887例死亡病例。
2014年8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通报称,截至8月4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累计报告病例数达1711例,其中932例死亡。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通报称,截至8月6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共计报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计病例数达1779例,其中961例死亡;并宣布埃博拉疫情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对其它国家造成风险,需要做出“非常规”反应,所有报告埃博拉疫情的国家都应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2014年8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通报称,截至8月13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四国累计报告2127人确诊或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人数上升至1145人;并警告称西非埃博拉疫情持续处于恶化状态,此次疫情规模被“严重低估”,有关机构亟须采取更多措施控制疫情。
2014年8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通报称,埃博拉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229人死亡,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达2240例。
2014年8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通报称,截至8月20日,埃博拉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427人死亡,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达2615例。
2014年8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最新通报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已有3069人感染埃博拉,其中1552人死亡,这几乎是埃博拉1976年首次出现以来所有死亡人数的总和。
与此同时,对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进行基因研究发现,该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发生超过300处的基因变化。
病毒的基因组变化速度快而且通常发生在蛋白编码区,其中包括影响埃博拉病毒检测准确率和治疗效果的关键区域。
2014年8月29日,塞内加尔卫生部证实,该国发现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接到塞方通报,并承诺将帮助塞内加尔应对这一情况。
2014年9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透露,疫情已经确诊或疑似病例约3500例,超1900人丧生。
卫生专家纷纷警告,埃博拉疫情有可能超出五国的范围,向非洲更多国家乃至其他区域扩散。
2014年9月5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肆虐的埃博拉疫情已经造成至少2105人死亡,病例数达到3967例。
2014年9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疫情通报称,截至9月6日,在疫情严重的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三国已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4269例,死亡2288人。
[18] 2014年9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日,埃博拉疫情死亡人数已突破2400人,近4800人感染。
2014年9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截至9月14日,确认、疑似与可能感染病例达到5357例,造成2630人死亡。
2014年9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截止9月21日,在西非五国共有6263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2917名患者死亡。
2014年9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截止9月23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6574例,其中至少3091人死亡。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的一场国际卫生高峰会议上说,埃博拉疫区国家的“卫生系统濒临瓦解”。
2014年9月30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一位成年男性病患被确诊带有致命埃博拉病毒,这是美国本土发现的首例埃博拉感染病例,也是非洲以外确诊的第一例。
2014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埃博拉出血热应对路线图情况报告中显示,截至9月28日,截至9月28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7177例,死亡3338人。
2014年10月6日,西班牙卫生部通报称,一名西班牙护理人员在马德里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成为首例在欧洲境内感染该病毒的患者。
2014年10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布的埃博拉疫情最新报告显示,埃博拉病毒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4033人,确诊、可能和疑似病例达8399人。
其中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为重灾区,死亡病例为4024人;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表现为局部传播,西班牙和美国出现了散发病例。
2014年10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埃博拉病毒的蔓延威胁到了社会的“根本生存”,并可能导致出现“垮掉的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这是世界和平和安全所面临的危机,她同时警告说,人们的恐慌感比“埃博拉病毒本身散播地更快。
”2014年10月17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10月14日,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西班牙、美国七国共有确诊、可能感染和疑似病例9216例,其中455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