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关系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诀窍:三角图上一肯定,只有温变内能变;浅释:如图所示,是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图,界定词“一定”、“不一定”很明显,无论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一如何变化,其他量只有一个是肯定的——“一定”——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总是一定增加(减少);其余的无论怎样变化,全部都是界定词“不一定”。
详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是初中学生学习热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学生要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不仅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含义,还应该具备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宏观认识),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微观认识)。
温度只能说成:“是多少”、“达到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还有做功,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吸热或放热)两种,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等。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物体之间在热传递(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热量只能说成:“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蒸发;内能也不一定增加,比如吸收的热量全都用于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特别是后者最容易出错)。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成:“有”,而不能说成:“无”;内能可用:“大”、“小”来比较,而不能说成“高”、“低”。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同样也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因此必须注意:内能改变时,要考虑到温度不变的情况,即:在熔化、在凝固、在沸腾过程中的物体的内能虽然在改变,但温度却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升高(降低);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但温度却不变。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

内能、比热容辅导一、对知识的理解(一)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引起温度的变化。
物体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吸收或放出了热量;物体吸热或放热,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变化,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二)对公式Q = c m△t的理解1、当c 、m一定时,Q与△t成比。
2、当c 、△t一定时,Q与m成比。
3、当m 、△t一定时,Q与c成比。
4、当Q 、△t一定时,m与c成比。
5、当Q、m一定时,△t与c成比。
6、当Q 、c一定时,m与△t成比强调:c是物质的比热容,只与物质的有关,而与Q、m、△t 。
计算物体吸放热时要注意:△t是物体温度的,而不是物体的温度。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的理解1、热传递的实质是。
并且两物体存在。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与的转化。
并且两物体存在。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能转化为能;典型例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能转化为能;典型例子。
二、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某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散热器中水的质量为5kg,水的温度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是J.2、冬天手冷时,人们总喜欢双手搓几下就感觉暖和,这是利用使手的内能增加.3、质量为80kg的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排汗0.7kg,假如汗水均从身上蒸发掉而没有流掉,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约℃,内能改变了J.人体主要成分是水,可认为人的比热容和水的相等,每千克汗水汽化所需吸收的热量为2.4×106J.4、摩擦生热的过程实质上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5.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这是由于做功,使锯条的内能,温度。
6、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会,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内能会。
内能热量温度三者关系辨析

内能热量温度关系辨析一.从概念上分析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量:是指物体之间存在温差,使物体之间的能量产生传递,所以说热量是一种过程量,所以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不可以说“含有”“具有”.而该传递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二.辨析区别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联系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2.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3.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液体沸腾时,温度的不变,内能增加.还有外界对物体做功.4.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5.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6.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练习.判断.1、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热量.( )2、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3、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4、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它的温度就会升高.( )5、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6、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解析1.×.因为物体温度升高,除了热传递,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2..×.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内能增加,温度不变.3.√.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4.×.晶体熔化现象.5.×.液体沸腾,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6.×.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增加.。
物体内能、温度。热量分析(很重要很全面)

考点名称: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区别: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即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状态、体积大小都有关系。
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因此与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不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一个物体有内能,但不能说其具有热量或者含有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只能用热量来表示;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联系:物体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
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可以总结为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其内能就一定改变,但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概念辨析法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方法指南:①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②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
③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0℃的冰变成0℃的水;也不一定吸收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④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⑤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
⑥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运动越剧烈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试题分析: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物理中温度、内能和热量关系探讨

物理中温度、内能和热量关系探讨概要: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
其中,内能和温度是状态量;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增加”等词来描述,常用“吸收”或“放出”来搭配。
要解决有关这三者的中考题,还要掌握热传递的概念、内能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所以这里题得分率不高。
解决这类题,明确三个物理量的概念是关键,还要辨析其物理意义才能突破。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从概念可以看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转移的那部分内能。
内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高温物体减少的内能叫放出的热量,低温物体增加的内能叫吸收的热量。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具有”或者“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够说“增加”或者“减少”多少热量,通常表达为“吸收”或者“放出”多少热量。
一、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辨析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其含义。
1.内能和温度的辨析物体温度变化,内能一定会变化。
上述可知,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大(或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或减少),因此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或减少)。
所以,物体温度变化时,分子的动能就会发生变化,物体的内能就会变化。
物体的内能变化,温度不一定变化。
根据内能的概念可知,内能受质量、温度和体积以及状态因素影响,所以物体的内能变化,其他影响因素变化引起的,而温度并没有变化。
例如,晶体的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于要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内能不断增加;晶体的凝固过程,由于不断向外界放出热量,所以内能减小,而温度保持不变。
2.内能和热量的辨析首先,内能是一个状态量,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其次,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那部分内能,热传递过程中改变物体内能,即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温度、内能、热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专门多同学常常明白得不行,容易出错。
一、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因此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两个不同状态间能够比较温度的高低。
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形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能够说,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集中表达,关于个别分子毫无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现时期要紧把握与温度的关系。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切记“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
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
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也可能减小(想一想什么缘故?)。
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取”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二、联系:(1)温度与内能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
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
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2)温度与热量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就越高。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取热量,内能增加。
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物体具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也就谈不上“热量”。
专题1温度热量内能三者关系辨识(原卷版)

专题1 温度、热量、内能三者关系辨识 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从两个角度: 第一:从三个表述上进行区分;第二:三者的内在关系上进行区分,三三共有6种组合,二者关系之间,其中只有一种是“一定的”,其他的都“不一定”。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宏观)→表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微观)注:①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说一个物体的温度“是多少”或“达到多少”;②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热量: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内能)的多少→反映了热传递的过程中,能量(内能)转移的数量,是能量(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注:①热量只有在发生热传递时它才能存在,没有发生热传递也就没有热量可言;②热量只能表述为“吸收”或“放出”多少,而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
内能升高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之和,所有物体都具有内能注:内能只能说“具有内能”、“内能增加”或“内能减小”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部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结构图记忆:温 度热 量内 能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一定不一定考点解读 对点训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含有热量比1kg冰含有热量多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增加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D.物体的内能越大,其含有的热量就越多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热值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热值大的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多D.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升高快4.初温均为60℃的甲、乙液体在实验室自然冷却(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放出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放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50s两液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甲液体第30s的分子动能大于第6s的分子动能C.乙液体向周围空气传递了热量,说明乙液体的内能比周围空气内能大D.根据图中0至6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少B.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C.水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D.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6.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扩散到高温物体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J,它们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在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一定减少,低温物体内能一定增加B.某一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增加,其内能就一定会增加C.温度低于0℃的物体一定不具有内能D.当物体内能增加时,物体的温度就一定会上升9.指出下列“热”字的含义,把温度、热量、内能三个物理量分别填入空格中:(1)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2)摩擦生热的“热”是指(3)冰融化成水要吸热的“热”是指10.如图所示,小宇做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来弄清楚“热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请补充图中①,②(②处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两处空白。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状态量
温度
状态量
宏观: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反映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热量
过程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2、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不一定
气体在吸热的同时对外做功,
内能可能会减小
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温度和热量 没有必然联系
不一定 1、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不一定
把手放在火炉旁烤火
内能和温度
不一定 1.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 内能增大
温度是衡量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的动能越大,内能越大
同一物体 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和热量
不一定
1、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内能、温度和热量 之间的关系
内能
状态量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温度
状态量
宏观: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反映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热量
过程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某物体含有的热量较多或较少”Biblioteka 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搓手
晶体熔化: 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热传递
温度内能的关系

一、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两个不同状态间的物体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
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因此可以说,温度的高低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分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势能。
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其单位是“焦耳”。
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
以水为例,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桶水和一勺水相比较,由于单个水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一样的,由于一桶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较多,所以一桶水具有的内能就多;水通常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式存在,固态物质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液体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较自由,气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由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分子在排列组合方式上不同,导致分子间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也不一样,当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也不一样。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
热量定义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因此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才能谈及热量,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二、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一)温度与内能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
温度热量内能关系

温度热量内能关系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二、知识总结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温度、内能、热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
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3.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
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
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三、跨越障碍1.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
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
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正确答案:(A)、(B)、(C)。
2.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周家初中张超刘晓霞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其含义。
一、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两个不同状态间的物体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
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因此可以说,温度的高低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分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势能。
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其单位是“焦耳”。
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
以水为例,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桶水和一勺水相比较,由于单个水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一样的,由于一桶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较多,所以一桶水具有的内能就多;水通常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式存在,固态物质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液体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较自由,气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由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分子在排列组合方式上不同,导致分子间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也不一样,当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也不一样。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
热量定义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因此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才能谈及热量,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内能 温度 和热量三者的关系

内能温度和热量三者的关系
内能、温度和热量是热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物质的微观层面,内能是指分子和原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之和,是物质所固有的能量。
温度则是衡量物质热运动程度的物理量,是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热量则是热能的传递形式,是由高温物质传递给低温物质的能量。
首先,内能和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内能的大小与物质的温度密切相关,温度升高时,内能也会增加,因为温度升高意味着分子和原子的热运动加剧,其动能和势能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内能增加。
反之,温度降低时,内能也会减少。
因此,内能和温度可以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其次,内能和热量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热量是由高温物质传递给低温物质的能量,而这种能量的传递是通过内能的转移实现的。
当两个物体处于不同的温度时,高温物体的分子和原子的热运动会传递给低温物体,使得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同时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这种内能的转移就是热量的传递。
因此,内能和热量的传递是密切相关的,内能的转移是热量传递的基础。
总之,内能、温度和热量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专题一 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18.如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 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 当把销钉拔出后,请你写出可能看到的一个现象,并进行解释。 例如:现象:活塞将向右运动; 解释:压缩空气膨胀做功,向右推动活塞。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温__度__计__示__数__降__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102021/8/102021/8/102021/8/1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第十三章 内 能 专题一 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1.温度、热量和内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热学中,属于重难点,易 混点。中考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2.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 量
区别
联系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不能 温度升高,物体内能
温度 “传递”和“转移”,单 增加;温度降低,物
热量 (4)摩擦生热,“热”指__________。
内能
12.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
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__小__于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 于”)t3时的内能,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晶__体__熔__化__时__吸__热__,__内__能__增__加。
温度,热量,内能关系辨析

温度,热量,内能关系辨析英文回答:Temperature, heat, and internal energy are all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study of thermodynamics. While they are interconnected, they have distinct meanings and relationships.Temperature refers to the measure of the averagekinetic energy of the particles in a substance or system.It is a scalar quantity and is typically measured in units such as degrees Celsius or Fahrenheit. Temperature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heat transfer, with heat naturally flowing from higher temperature regions to lower temperature regions.Heat,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transfer of thermal energy between two objects or systems due to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t is a form of energy transfer and istypically measured in units such as joules or calories.Heat can be transferred through conduction, convection, or radiation. For example, when you place a metal spoon in a hot cup of tea, heat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hot tea to the cooler spoon through conduction.Internal energy refers to the total energy of the particles within a system. It includes both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particles due to their motion and the potential energy due to their interactions. Internal energy is a state function, meaning it depends only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system and not on how it reached that state. Changes in internal energy can occur through heat transfer or work done on or by the system. For example, when you compress a gas in a piston-cylinder system, work is done on the gas, and its internal energy increases.In summary, temperature is a measure of the average kinetic energy of particles, heat is the transfer of thermal energy, and internal energy is the total energy of the particles within a system. They are related in that changes in temperature can result in heat transfer, whichin turn can cause changes in the internal energy of asystem.中文回答:温度、热量和内能都是与热力学研究相关的概念。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温度、热量、内能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正确理解和区分这三个概念对于全面掌握热学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两个不同状态间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
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可以说,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别分子毫无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现阶段主要掌握与温度的关系。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切记“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
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
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也可能减小(想一想为什么?)。
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二、联系:(1)温度与内能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
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
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2)温度与热量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就越高。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辨析温度、内能和热量

辨析温度、内能和热量655811 罗平县九龙第三中学杨关所温度、内能和热量是热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
常以选择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但失分率较高。
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一、区别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一块石头,在寒冷的冬天,感觉冷些,在炎热的夏天,感觉热些。
因此,温度不能说“有”或“没有”,只能说“升高”、“降低”或“达到”,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
2.内能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有分子动能,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所以有分子势能。
因此,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
3.热量是转移内能的数量,跟热传递相关联,所以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有”、“含有”或“没有”。
二、关系1.内能和温度的关系1.1温度变,内能一定变。
因为物体温度变化,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变化,分子动能变化,同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化,分子间的作用力改变,分子势能变化,则内能变化。
1.2温度不变,内能可能改变。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1.3温度高,内能不一定大。
因为温度不是决定内能的唯一因素,还与质量等其它因素有关。
1.4内能变,温度不一定变。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水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2.内能与热量的关系2.1内能变,不一定吸热(或放热)。
这是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2.2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或减小)。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如果物体吸收的热量小于此物体对其他物体做功,内能将减少。
3.热量与温度的关系3.1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
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

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梳理:1、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2、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一定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一定放出热量;3、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内能减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4、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减小,则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5、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6、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7、如果对物体做功,则物体内能一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则物体温度一定降低。
过关检测: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2、关于内能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水的内能大于1g水的内能B.0℃水比100℃水具有的热量一定少C.内能的多少决定于它吸热或放热的多少D.物体吸热或放热多少,它的内能就增加或减少多少3、关于内能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 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 0℃的冰与0℃的水内能相等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对物体做功D、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可能不升高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8、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9、关于热量、温度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10、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 B.温度是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C.温度是物体所含热量多少的标志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11、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D.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1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没有内能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13、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1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5、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没有吸热和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16、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不一定增加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可能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1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1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1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热运动一定加剧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20、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 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 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 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 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 外做了功)。物体吸热 • • •
例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 例4 关于物体的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其温度就会升高 •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能就增大 •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热量就增 加 • (D)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的热量就越多
•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D)温度很低的物体没有内能
•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 变化 •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 收或放出热量
温度、内能、热量的 概念、区别及应用
• 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 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 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 少”,不能说“有”“没有” 或“含有”等。
• 2.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 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 的总和。 •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 “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 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 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 例5 关于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内能一定增加 • (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 (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温度一定升高 • (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温度可能升高
•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 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 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 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 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 “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 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 “没有”“含有”。
• 跨越障碍
• 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 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 的变化。 •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 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温度却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