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一春季《地理》(人教版)《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初一春季《地理》(人教版)《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2.学习任务: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掌握描述大洲位置的方法并运用迁移;
(3)运用资料,说明亚洲的范围,并评价亚洲范围较大带来的影响。
3.学习准备:观Leabharlann 微课,利用课本和地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4.学习方式和环节:
(1)据图,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2)学习据图分析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3)据图和资料,概括亚洲的范围特征
(4)据资料,分析亚洲范围大带来的影响
(5)运用所学方法,描述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特征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位置和范围的观点;2. 掌握描述位置和范围的词语;3. 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

二、进修重点和难点1. 重点:位置和范围的观点、描述位置和范围的词语;2. 难点:运用描述位置和范围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体,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位置和范围,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进修新知识(20分钟)a. 引导学生认识位置和范围的观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位置和范围的含义;b. 传授描述位置和范围的词语,如“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在描述物体位置和范围时的应用;c. 通过图片、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拓展应用(30分钟)a.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描述小组内不同物体的位置和范围;b. 指挥学生到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用所学词语描述校园中的建筑、植物等物体的位置和范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c.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运用词语描述位置和范围时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4. 总结反思(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进修内容,总结描述位置和范围的词语,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帮助学生稳固知识,提升进修效果。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室练习册上关于位置和范围的习题;2. 到家中或周围环境中观察不同物体的位置和范围,用描述位置和范围的词语写一篇日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位置和范围的观点,掌握描述位置和范围的词语,提升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进修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描述位置和范围的词语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应用,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关注和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6.1 位置和范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6.1 位置和范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6.1 位置和范围》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第6.1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认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能够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2.能够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2.案例: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小组任务:设计小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位置和范围的观点;2. 能够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3. 能够应用地图、坐标等工具表示位置和范围。

二、导学重点:1. 位置和范围的定义;2. 描述物体位置和范围的方法;3. 应用地图、坐标等工具表示位置和范围。

三、导学内容:1. 位置和范围的观点:位置是指事物所处的地方,范围是指事物所占据的空间。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位置和范围的观点,比如说某个城市的位置在哪里,某个房子的占地面积有多大等。

2. 描述物体位置和范围的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方位词,比如说东、西、南、北等。

描述物体的范围可以用面积、长度等单位来表示,比如说某个房子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某个城市的面积是1000平方公里等。

3. 应用地图、坐标等工具表示位置和范围:地图是一种表示地球上各个地方位置和范围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了解各个地方的位置和范围。

坐标是一种表示位置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坐标来确定某个点的具体位置。

四、导学过程:1. 引入导学: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让学生了解位置和范围的观点,比如说扣问学生某个物体的位置在哪里,某个物体的范围有多大等。

2. 进修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比如说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描述自己的家的范围等。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应用地图、坐标等工具表示位置和范围,比如说让学生通过地图找到某个城市的位置,通过坐标确定某个点的位置等。

4.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进修收获,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导学作业:1. 观察周围环境,找出至少5个物体的位置和范围;2. 利用地图或坐标表示你家的位置;3. 撰写一篇关于位置和范围的小短文。

六、导学评判:1. 完成作业情况;2. 学生在进修过程中的表现;3. 学生对位置和范围的理解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导学,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和范围的观点,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导学案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导学案)知识目标:1、了解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能力目标: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从不同方面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培养学生对我们居住大洲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具体地理事物分布的事实,然后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区别于其他同类事物的突出特点。

教学媒体:地图及相关图片。

学习过程与方法:一、经验迁移导入XX同学坐在第三排第四行,如果用最简洁的方式介绍他在班级中的座位,有几种说法?1、在教室的左半部分还是右边部分?2、哪一排,哪一行?坐在他前后左右的邻居有哪几位?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该怎样说?引入大洲的地理位置包括三个方面:(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二、自主自学,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结合图6。

1与6。

2交流,讨论完成以下自学内学,第一小组描述半球位置,第二小组描述海陆位置,第三小组描述经纬度位置,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说出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思路和方法。

(-)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读书P2图(强调:半球位置,主要看主体或大部分所位于哪个半球。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东西半球)、北半球(南北半球)原因:20度东经至160度西经之间为东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2、经纬度位置,关注四至点的经纬度,按等比方式计算)方法是先读最南最北的纬度,看有那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然后概括出纬度位置特点,通常表述为位于XX带(五带)。

观查上图:亚洲自北往南被北级圈、北回归线、赤道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寒带、温带、热带,大部分属于温带。

莫洛托夫角26°03′E 巴巴角●亚洲四至点罗地岛11°03′S 迭日涅夫角81°N169°40′W经纬度位置: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纬度(约81度N-------11度S )。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位置和范围的观点;2. 掌握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3. 能够运用位置和范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1. 位置和方向的观点:位置:指物体所在的具体地点,可以用方位词如“上、下、左、右”等来描述;方向:指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朝向或走向,常用方位词如“东、西、南、北”等来描述。

2. 描述物体的位置:a. 应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如“桌子在椅子的左边”;b. 应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3. 描述物体的范围:a. 物体的范围指的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b. 可以用尺寸、面积、体积等来描述物体的范围。

4. 实际问题解决:运用位置和范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到最短路径、确定建筑物的位置等。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引出位置和范围的观点。

2. 进修:介绍位置和范围的观点,引导学生进修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如描述教室中物体的位置、计算图形的面积等,稳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位置和范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位置和范围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导学反馈:1. 请学生用方位词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2. 让学生画出自己家中某个房间的平面图,并描述各物体的位置和范围;3. 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导学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与位置和范围相关的题目;2. 观察周围环境,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和范围,并写成作文;3. 思考如何利用位置和范围的知识解决平时生活中的问题,并写下解决方案。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位置和范围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空间认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愿他们在进修中不息进步,探索出更多有趣的知识!。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1、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吗?对,是亚洲,那你们知道亚洲在哪里?亚洲有多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

23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2.)掌握.....分析大洲位置特点和范围的方法3)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学习重点】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掌握根据大洲图分析其位置特点和范围的方法【学习难点】亚洲不同区域受气候影响所导致居民生活的差异【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二、自主合作展示点拨一、雄踞东方的大洲(学习内容:2—3页)(一)亚洲的位置【学习方式:回顾旧知,独立自学,完成学案,展示点拨】1、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洲界线的图例(提问检测)2、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读图6.1可以看出,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半球和半球;海陆位置:占据了大陆的大部,东北隔与洲相望,西南隔与洲相邻,西部隔山脉、河、海、山脉、海、海峡与洲为邻。

东南面隔海与洲相望。

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洋、洋和洋。

3、经纬度位置:读图6.2可以看出,亚洲北部约达北纬°,南部达南纬°,经度位置约在东经°至西经°之间,范围广大。

(二)亚洲的范围(学习方法:读图观察比较、实际测量,完成学案,展示点拨)读课本4页图6.4:比较各大洲面积,量算各大洲东西距离,观察图6.5,看亚洲范围组成,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亚洲最南和最北的纬度,我们可看出亚洲跨纬度范围超过°,是跨纬度最的大洲。

东西距离,面积最,所以被称为世界第大洲。

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包括大陆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

2、亚洲地理分区读图6.5,回答,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和6个地区。

东亚包括、、、和5个国家。

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印度、越南分别属于、、、,位于北亚的唯一国家是。

(三)掌握..分析大洲位置特点和范围的方法完成课本3页活动题(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展示点拨)(四)亚洲不同区域受气候影响导致居民生活的差异观察分析课本5页图6.6“亚洲不同居民生活的差异”1)找出其生活特点;2)分析其影响因素(学习方式:观察阅读,重点勾划,小组讨论分析,展示点拨)三、总结反思单元回归1、请各位同学依据本节所学内容,完成下面知识梳理空白的部分:半球: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我们生活面积数值所垮纬度:的大洲范围东西距离:亚洲分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四、当堂检测达标反馈【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对照答案小组互判,统计错题,交流解决,堂堂清】1、下列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导学案》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导学案》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导学案一、导入在地理进修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各个地理因素的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都至关重要。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关于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

二、目标1. 了解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的观点及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2. 能够运用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的知识去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3. 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导入问题1. 什么是位置?位置在地理学中有什么重要性?2. 什么是范围?范围在地理学中有什么作用?3. 什么是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对地理现象有何影响?四、进修过程1. 位置的观点及重要性- 位置指的是某一地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坐标或方位干系。

在地理学中,位置是地理因素互相联系的基础,是地理钻研的出发点和基础。

- 位置的表示方法有经纬度、方位、距离等。

- 位置的重要性在于确定地理因素的相对位置干系,为地理钻研提供基础数据。

2. 范围的观点及作用- 范围指的是某一地理现象或地理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范围大小不一,有局部范围、区域范围和举世范围等。

- 范围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地理问题的影响范围和解决方案。

3. 自然条件的观点及影响- 自然条件指的是地球表面上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

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地理因素的发展和分布。

- 自然条件对地理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气候条件会影响农业生产,地形条件会影响城市建设等。

五、案例分析1. 请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某一地理现象的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对其影响的具体表现。

2. 请以地图形式展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并分析其地理特征和发展潜力。

六、教室讨论1. 请同砚们结合自身所在地区,讨论该地区的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对当地发展的影响。

2. 请同砚们就某一地理问题,分析其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六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设计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现象。
4.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地理位置和范围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本章节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相关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环境,收集、整理地理信息,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陷入思维定式,需要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教学过程:
(3)分析地理位置和范围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2.教学实施:
(1)设计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地图上的位置标定;
(2)组织学生进行估算练习,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估算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地理位置和范围对人们生活、生产的知识,巩固重点;
3.研究性学习:分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所在地区的地理特点,拍摄相关照片,撰写考察报告。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明确考察目的,认真观察,撰写详细的考察报告,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4.地理手抄报:以“地理位置和范围”为主题,制作一份地理手抄报,内容包括知识点梳理、案例分析、地理趣闻等。
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内容丰富,版面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动手能力。
(2)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导学案》

《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导学案》

《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如何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2. 掌握相关观点和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1. 区域的观点与特点;2. 确定区域的位置;3. 确定区域的范围。

三、导学步骤1. 引入问题通过展示一幅地图,提出以下问题:如何确定地图上某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2. 进修观点介绍区域的观点:区域是地球表面上一定范围内的一块地方,具有一定的地理特征和边界。

区域的特点:大小、形状、位置、特征等。

3. 确定区域的位置方法一:应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经度是东西方向上的角度,纬度是南北方向上的角度。

方法二:应用方位角确定位置。

方位角是指某个点相对于正北方向的夹角。

4. 确定区域的范围方法一:应用面积确定范围。

面积是指某个区域所占的地表面积。

方法二:应用周长确定范围。

周长是指某个区域的边界长度。

5. 练习与应用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某个国家或城市的位置和范围,通过计算经纬度、面积和周长来确定。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的重要性。

提出拓展问题:如何利用摩登技术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四、导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盘绕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相关观点和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地图、卫星影像等摩登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的意义和方法。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位置和范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位置和范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在课中强化技能环节,我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经纬度的划分和应用。在讲解经纬度的划分时,我使用了具体的例子和图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通过制作经纬网模型和进行定位导航游戏,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短距离:1200公里
例题4:
题目:请根据经纬网,计算以下两地之间的经纬度差。
地点:纽约和伦敦。
解答:
纽约:40°43'N,74°00'W
伦敦:51°30'N,0°05'W
经度差:74°00'W - (-0°05'W) = 74°05'E
纬度差:40°43'N - 51°30'N = -9°37'N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可能会对经纬网的概念和应用感到困惑,特别是在理解和运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和导航方面。此外,学生可能对经纬度的划分方法感到难以掌握,特别是在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应用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位置和范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内容包括经纬网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及经纬网在定位和导航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经纬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经纬度的划分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和导航。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一、导入位置和范围是我们在几何学中经常接触到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图形的性质和互相干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修如何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观点理解1. 位置:图形在平面上的具体位置可以用坐标来描述。

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两条互相垂直的坐标轴组成,我们可以通过坐标轴上的点来确定图形的位置。

2. 范围:图形的范围是指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可以用面积或周长来表示。

面积是图形内部的区域大小,周长是图形边界上的长度。

三、实例分析1. 请用坐标表示以下图形的位置:- 正方形:四个顶点分别为A(1,1)、B(1,3)、C(3,3)、D(3,1)- 长方形:四个顶点分别为A(2,1)、B(2,4)、C(6,4)、D(6,1)2. 计算以下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三角形ABC,其中AB=3,BC=4,AC=5- 圆形O,半径为2四、练习题1. 用坐标表示以下图形的位置:- 平行四边形:四个顶点分别为A(1,1)、B(4,1)、C(6,4)、D(3,4)- 梯形:四个顶点分别为A(2,1)、B(4,1)、C(6,4)、D(2,4)2. 计算以下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矩形EFGH,其中EF=5,FG=3- 圆形P,直径为6五、拓展应用1. 设有一个三角形,顶点分别为A(0,0)、B(4,0)、C(2,3),求其面积和周长。

2. 现有一个正方形,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1,3)、C(3,3)、D(3,1),求其对角线的长度。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掌握了描述图形位置和范围的方法,以及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几何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要不息练习,加深对这些观点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位置和范围教案范文

位置和范围教案范文

位置和范围教案范文教案:位置和范围目标:-了解和理解“位置”和“范围”的概念;-能够在地图上标记位置和描述范围;-能够使用位置和范围相关的词汇进行交流。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导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回忆“位置”和“范围”的意义和用途。

2.通过展示一张地图,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如“这是一张地图,你能在上面找到你学校的位置吗?”“你能描述你家周围的范围吗?”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他们对于位置和范围的理解和经验。

二、概念讲解(20分钟)1.解释“位置”的概念:位置是指地点的具体所在,可以通过坐标、地址等方式表示。

2.解释“范围”的概念:范围是指其中一区域的边界或延伸的范围。

3.在地图上展示一些不同的位置和范围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区分两个概念。

三、位置和范围的标记(30分钟)1.通过展示地图,选择一个简单的地点,要求学生用标记的方式标示出这个位置。

2.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位置,在地图上用标记的方式标示出来。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家的位置、学校的位置等。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一个范围,例如:描述自己家的范围,学校的范围等。

4.让学生用图形、颜色或其他方式标示出范围,让他们理解并描述这个范围。

四、位置和范围的描述(30分钟)1. 教授一些位置和范围的相关词汇,例如:right、left、in front of、behind、next to等。

并解释每个词汇的使用方法和含义。

2.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和熟悉的范围。

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考,并用相应的词汇进行描述。

3.展示每组的表演,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描述,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五、巩固与拓展(30分钟)1.让学生回答一些地点相关的问题,例如:你家离学校有多远?你最喜欢的餐馆在哪里?等等。

2.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城市地图设计,要求他们为自己设计的地图标示出一些重要的位置,并能够用英语进行描述。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他们设计的地图,如演讲、展板、PPT等。

地理《位置和范围》教案

地理《位置和范围》教案

地理《位置和范围》教案地理《位置和范围》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明确亚洲的范围。

分析亚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口教学重难点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亚洲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一、位置和范围。

展示亚洲的范围及分区学生活动:(1)总结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找出主要海洋。

(2)找出和其他洲的分界线和主要分区。

总结讲述:亚洲跨三带,临三洋和二洲,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主要位于北温带。

共分为6个分区,我们中国位于东亚。

展示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剖面图。

学生活动:(1)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区,总结亚洲的地势特征。

(2)找出亚洲主要的河流,根据其流向分析特征。

总结:1、地形特征:(1)中部高,四周低。

(2)以高原山地为主。

(3)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

2、河流特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长江、澜沧江等流入太平洋;叶尼塞河等流入北冰洋;印度河、恒河等流入印度洋。

3、世界之最: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世界最大的湖:里海;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二、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学生活动:找出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总结:1、气候复杂多样。

缺水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

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大陆性气候强。

面积最大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展示季风气候示意图学生活动:找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分析其风向和性质。

总结列表:项目发源地风向性质冬季风高纬度内陆偏北寒冷干燥夏季风低纬度海洋偏南温暖湿润补充:季风区的范围和夏季风一致,因此降水的多少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

播放洪涝灾害的视频学生活动:根据课本资料,分析季风气候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

总结:1、有利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2、降水不稳定,容易引发旱涝灾害。

三、人口最多的大洲展示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和数量柱状图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柱状图。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1. 了解什么是位置及其表达方法。

2. 熟悉中国地界的范围及特征。

3. 能够运用地图及通行手册测量和确定一定范围的位置信息。

二、教学内容:1. 位置的概念及其表达方法。

2. 中国地界及其特征。

3. 使用地图及通行手册测量和确定一定范围的位置信息。

三、教学重点:1. 中国地界及其特征。

2. 使用地图及通行手册测量和确定一定范围的位置信息。

四、教学难点:1. 如何使用地图及通行手册。

2. 如何正确测量和确定一定范围的位置信息。

五、教学方法:1. 授课法。

2. 课件展示法。

3. 互动讨论法。

4. 经验分享法。

六、教学流程:1. 导入:学生们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课题,进入状态。

2. 讲解位置的概念及其表达方法。

3. 讲解中国地界及其特征。

4. 使用地图及通行手册测量和确定一定范围的位置信息。

5. 练习和分享:教师分发地图和通行手册给学生,让学生练习并互相交流分享。

6. 总结与评价:(1)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强化记忆。

(2)评价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进一步努力。

七、教学资源:1. 大型世界地图。

2. 通行手册。

3. 课件。

4. 录制视频。

八、教学评估:1. 拓宽知识面:学生是否能了解到位置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了解中国地界及其特征。

2. 提高实践技能:学生是否能够使用地图及通行手册测量和确定一定范围的位置信息。

3. 促进思维发展:学生是否能自主思考问题,探究规律。

九、教学建议:1. 融入前沿科技,使用在线地图服务。

2. 设计游戏和案例,提高趣味性。

3. 鼓励多元化思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进行实践。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教案名称: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位置和范围;2. 掌握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和使用方法;3. 了解和利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1. 地球的位置和范围;2. 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和使用方法;3. 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1. 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 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下册》;2. 教学投影仪;3. 地图工具(例如经纬度仪、地图尺等);4. 学生练习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对地球的位置和范围进行初步了解,鼓励学生就地球的位置和范围进行思考和讨论。

Step 2 讲解(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和使用方法,通过比较经度和纬度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它们在地理上的重要性。

2. 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范围,包括赤道、南北极圈等,并解释这些范围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Step 3 演示与练习(20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给学生一张世界地图,并讲解如何读取地图上的经度和纬度。

2. 要求学生使用地图工具(经纬度仪、地图尺等),尝试读取地图上的经度和纬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Step 4 深入学习(15分钟)1. 继续使用地图工具,让学生通过地图上的经度和纬度,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点,通过经度和纬度的确定,描述该地点的位置特征,并向全班展示。

Step 5 拓展应用(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地图上的经度和纬度,向全班介绍该国家或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国家或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对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有什么影响。

Step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

Step 7 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2. 利用地图工具,确定自己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并写出对应的位置描述。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位置和范围》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位置和范围的观点;2. 精通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3. 能够运用位置和范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1. 位置和范围的观点位置是指物体所在的详尽地点,可以用方位词来描述,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范围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可以用尺寸、外形等来描述。

2. 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1)描述物体的位置:可以通过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如在书桌的左边、在操场的中间等;(2)描述物体的范围:可以通过尺寸、外形等来描述物体的大小和外形,如长方形桌子的长、宽、高等。

3. 运用位置和范围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位置和范围的描述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安置家具、规划建筑等。

三、导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让同砚观察四周的物体,引导他们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和范围,激发同砚对位置和范围的爱好。

2. 进修位置和范围的观点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位置和范围的物体,让同砚理解位置和范围的观点,并能够用简易的语言描述。

3. 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同砚依据提示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范围,培育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拓展应用让同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在教室中安置桌椅的位置、规划花园的范围等,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5. 总结反思让同砚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进修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以后的进修打下基础。

四、导学反馈:1. 请同砚用自己的话简易诠释位置和范围的观点。

2. 让同砚描述一下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位置和范围。

3. 设计一个问题,要求同砚依据提示描述一个房间的位置和范围。

五、拓展延伸:1. 让同砚观察四周更多的物体,尝试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它们的位置和范围。

2. 给同砚提供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位置和范围的知识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舞同砚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多加沉思,培育他们对位置和范围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理解位置和范围的观点;2. 精通描述位置和范围的词汇;3. 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不同位置和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一、点击新目标:(明确目标,抓住关键词,走好成功第一步)1、学会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通过数据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二、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梳理知识,学会自学)1.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和。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位置、位置和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2.亚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洋、洋和洋。

3.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东临洋,西濒洋,北临洋。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最广、距离最长的大洲。

5.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南亚、、中亚和6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6.生活在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生活在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生活在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生活在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

三、展示与交流:(鼓足勇气,展示自学成果,把握成功机会)1、活动一:读课本P2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观察填空:(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南北半球的半球。

(2)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________,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______洋、______洋和______洋。

(3)亚洲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跨经度______度),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跨纬度______度)。

2、活动二:读课本P3图6.2亚洲的范围,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亚洲周围所临的大洋,说出它们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东面:_______洋;南面:_______洋;北面:_______洋。

(2)找出亚洲周围相邻的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东北:_______洲;东南:_______洲;西南:_______洲;西面:_______洲。

3、活动三:读课本P3活动及图6.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和P5活动,完成P3的问题和P5的表格。

项目亚洲北美洲东西半球中的位置南北半球中的位置濒临的大洋面积(万平方千米)所跨的纬度范围所跨的经度范围3、活动四:读课本P4图6.4世界七大洲的面积,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

______洲>______洲>______洲>______洲>______洲>______洲>______洲4、活动五:读课本P4图6.5亚洲地理分区,完成下列问题:(1)按地理方位,人们把亚洲分成了哪六个地区?______亚、______亚、______亚、______亚、______亚、______亚。

(2)中国位于哪个分区?此分区还有哪些国家?中国位于______亚,本分区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导学:(自己试试,归纳知识,梳理知识体系)知识点1:雄踞东方的大洲1.雄踞东方的大洲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亚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1)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只有一小部分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3)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810N,南部达110 S,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经度位置约在260E~1700W之间,东西跨经度约1600,范围广大。

(2)亚洲的范围:东面──太平洋;南面──印度洋;西面──欧洲;北面──北冰洋;东北──北美洲;东南──大洋洲;西南──非洲。

知识点2:世界第一大洲2.世界第一大洲(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证据):①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4 4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

)②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③亚洲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世界七大洲的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亚洲地理分区:①划分依据: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划分。

②划分类型: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4)亚洲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的差异:(P5图6.6)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五、典例剖析:例: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D.与四个大洋都相临或相通六、课堂大练兵:(关闭课本,高效练习,体验成功)01.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非洲02.下列大洋中,不与亚洲相临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03.按地理方位,常将亚洲分为6个地区,我国所在的分区是( )A.东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04.位于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粤人的住房通常是A.高脚屋 B.帐篷 C.木屋 D.冰屋( )05.亚洲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温带、寒带C.热带、温带 D.寒带、温带和热带06.在右图中的居民主要分布在( )A.东西伯利亚地区 B.恒河三角洲地区C.阿拉伯半岛 D.南极地区07.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七、课后训练:(别忘课后,练习巩固,掌握知识)01.亚洲大部分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0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原因是(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最广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④东西距离最长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03.阿富汗和蒙古分别属于( )A.南亚和北亚地区 B.西亚和东亚地区 C.中亚和北亚地区 D.中亚和东亚地区04.北美洲东西濒临的两个大洋分别是( )A.大西洋、太平洋 B.印度洋、北冰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北冰洋05.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A.东邻欧洲,西临太平洋 B.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C.东邻北美洲,西临大西洋 D.西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06.下列关于亚洲和北美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都位于北半球 B.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都位于东半球C.亚洲的陆地面积要大于北美洲的陆地面积 D.都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07.按顺时针方向围绕亚洲的大洋是( )A.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D.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08.下列关于亚洲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游牧生活,是因为当地是热带干旱沙漠B.居住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是因为当地气候湿热,多河湖C.达雅克人聚居在高脚屋里,是因为当地多山地D.日本的抗震建筑是因为其位于地震带上09.阅读“亚洲的范围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亚洲在方向以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海峡与A __洲为界。

(2) 亚洲在方向以运河与B洲为界。

(3) 亚洲在面隔海与C洲相望。

(4) 亚洲在方向以海峡与D洲为界。

(5) 写出图中亚洲周围海洋的名称:E. F. G.(6) 图中显示,亚洲的纬度位置大致是( )A.00~800N B.100S~800N C.l00N—800N D.00—700N八、师生笔记:(坚持写心得体会,才能学有所获)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看图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2.能够说出不同国家分别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并说出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特点。

重难点:亚洲的地理位置。

【基础学习】1、地势特点:亚洲的地势很大,中部地势,四周地势较为。

2、河流特点: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亚洲地理集锦: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世界最高峰;世界最高的高原;亚洲最大的平原;世界最大的湖泊;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世界陆地最低点;世界最大的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合作交流】读图6.8回答1.看图例,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

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

2.讨论:从以上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4.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5.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找出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鄂毕河、叶尼塞河,看看它们各流入哪个大洋,并说说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

【析疑解难】1、各组提出在学校中遇到的疑问、难点。

学生尝试解决。

2、教师点评在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达标检测】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A.亚洲B. 北美洲C. 南美洲D. 非洲2.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A.里海B. 黑海C. 死海D. 贝加尔湖3.下列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是:( )A.恒河B. 湄公河C.长江D. 叶尼塞河4.读下面的“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1)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山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河流: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高原:G________,H________。

平原:①________,②________。

半岛: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课后学习】1、请说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2、做好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亚洲气候类型图,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2、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通过对亚洲和北美洲气候特点的对比,分析地形、气候、水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阅读P10—11图文资料,分析下列问题:1、从地球上的五带来看,亚洲地跨带、带和带。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等方面。

3、受和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气候显著和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4、亚洲主要气候类型有、、、、、、、、。

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5、观察图6.13,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气候类型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