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期末复习:说明文复习教学案(教案)

期末复习:说明文复习教学案(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领会事理说明文是如何抓住说明的对象及本质进行说明的2.理解说明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领会说明文内容和形式的条理性3.能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4.体会说明性语言准确、简明等特点,了解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的不同特点【复习重难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等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教学过程】一、基本知识点回顾(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

二是抽象事理,说明的目的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二、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现代文阅读复习课导学案(说明文)

现代文阅读复习课导学案(说明文)

现代文阅读复习课导学案(说明文部分)【复习目标】1.梳理、整合说明文的要点知识,明确说明类文章考查的要点。

2.探究中考命题,掌握答题技法与一般套语,提高阅读能力。

【导学过程】一.自主复习1.说明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为和。

理解说明文要了解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

2.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和逻辑顺序,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等。

3.说明文的结构:、、连贯式和并列式。

4.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①举例子,作用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的说明事物。

②分类别,作用。

③列数字,作用从数量上说明事物,更准确、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比文字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

⑤打比方,作用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⑥下定义,作用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⑦作诠释,作用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⑧引资料,作用使说明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强说服力。

引用说明在文章的开头能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⑨摹状貌,作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

⑩列图表,作用增强了直观性,使事物特点一目了然。

(判断说明方法作用时要结合具体内容综合分析)5.说明的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例:(1)某句话中的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么,为什么?一般答题模式:①动词、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具体生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②副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表程度、表时间、表限制、表范围等)的情况,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2)一句话中的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一般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②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关系。

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3)说明文文段中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的有何作用?一般模式:该句(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是说明的内容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或逼真,易于读者接受,提醒人们关注、重视,或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忧虑之态、关注之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第一篇: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教学重点难点1、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课型:复习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高中学过的说明文《说数》、《南州六月荔枝丹》、《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自然笔记》二、把握考点首先,我们就了解说明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那么如何把握呢?(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1、文章的题目即明确特征2、从文中开头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3、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4、结合文题,抓中心句【真题演练】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6小题6.综览全文,概括理论模型的特点。

(4分)【答案示例】从文中看,理论模型的特点有:一、理论模型不同于其表示的对象,但两者易于混淆;二、理论模型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特定相似性;三、理论模型需要一套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来构建和解释;四、理论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体现在不完整、不精确两方面。

评分说明:一个特点1分。

第一个特点中的“易于混淆”、第三个特点中的“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是理论模型区别于地图的特征,须明确写出才可给分。

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6小题26.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

(不超过12字)(2分)【参考答案】桂能入药,又可食用。

(各1分)(二)、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明确了对象,抓住了特征,一篇好的说明文,还要安排好说明顺序,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对象。

在阅读时要抓表示说明顺序标志的关键性的词语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三)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下定义打比方列图表『(2017年考纲)(二)阅读社科类现代文1.理解(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进行实际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3. 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4. 说明文实例分析5. 练习与运用三、教学过程1. 回顾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a. 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文的定义,强调说明文的目的和功能。

b. 讨论说明文的特点,如事实性、逻辑性、简洁性等。

2. 复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a. 回顾说明文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

b. 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材料等。

3. 学习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a. 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中的关键信息,如定义、原因、举例等。

b. 教授如何分析说明文的逻辑关系和论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检查他们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顾和复习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的运用,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通过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1. 说明文阅读的策略2. 说明文中的概念解释3. 说明文中的举例与证据4. 说明文的结论与意义5. 综合练习与讨论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阅读的策略a. 讲解如何快速捕捉说明文的主题和结构。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说明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说明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 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让学生充分理解说明文的概念3. 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介绍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4. 实例分析:分析说明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并进行简要分析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六、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取难度适中、内容丰富的说明文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和拓展知识。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说明文阅读材料和实例,增强教学效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技巧,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说明文。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和结构。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2课时: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第3-4课时: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第5-6课时:分析说明文实例第7-8课时:课堂练习和讨论第9-10课时:总结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九、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说明文,并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

说明文方法及作用复习教学案

说明文方法及作用复习教学案

【复习目标】1、准确判断说明方法,并能分析其作用。

2、归纳其解题思路,并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导学】一、说明文知识竞答1、说明文文体知识知多少?(要求:至少写出2点)2、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一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二、课内典题重现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中国石拱桥》)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3、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苏州园林》)4、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看云识天气》)5、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大自然的语言》)6、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文化水平。

(《说屏》)【课堂学习】一、课堂导入由2012年现代文命题趋势导入二、导学反馈1、说明文知识回放。

2、课内典题重现。

三、课堂研讨活动一:梳理思路•总结方法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无疑是说明文阅读考题的热点,回顾并梳理上述习题的答题思路,整理其答题格式活动二:灵活运用•习题演练请写出下列句子或段落采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

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2. 说明文阅读技巧:如何快速捕捉说明文的主要信息,如何理解说明文的逻辑关系,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论据和论证等。

3. 说明文实例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说明文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说明文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概念、特点、阅读技巧等内容的PPT。

2. 说明文实例:选取一些经典的说明文,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学生作业:提前布置相关作业,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回顾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结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让学生明确说明文阅读的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说明文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互相学习、交流。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技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检查他们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他们在课后进行阅读,进一步拓展阅读视野。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说明文的有关常识和落实知识点,使学生牢固掌握解答说明文阅读题的方法。

2、自我归纳,老师引导,学生练习。

3、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练习。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此次的复习教学中,让学生体悟到掌握解题方法和动手实践操作练习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

2、掌握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型:复习课教学手段:多媒体复习指要1、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征3、辨析说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和结构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复习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钟)(师)同学们,九年寒窗,九年苦读,我们即将迎来丰收的喜悦。

面对中考,我们自信;面对中考,我们坦然;面对中考,我们欣喜。

我很高兴,今天我能和大家在一起复习说明文的阅读,希望能够为我们的中考添上一砖一瓦。

在学习之前呢,我们还要明确一下说明文的考点,请看屏幕。

(出示幻灯)二、考查要点铭记于心(全体读)(2分钟)1、在整体上,理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2、准确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3、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准确的看出全文的结构特点;4、快速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5、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6、联系文章与生活实践谈自己的感受、发现或设想。

三、知识储备融会贯通(师)大家朗读水平真高!不过,这节课老师还要看看你们知识的储备量及运用能力。

首先,让我们随着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去研究一下赵州桥吧,请看阅读文段(一)第一小题(师生共同研究第一题,师引导:由第一小题我们得出学习阅读说明文的启示:那就是:(出示幻灯)阅读说明文,我们首先就要明确对象,抓住特征,把握内容。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与策略。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特征和语言表达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提取能力。

4. 增强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回顾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如事实性、客观性、逻辑性等。

2. 复习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3. 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如准确性、简洁性、严谨性等。

4. 探讨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和进行有效推理。

5. 通过练习和讨论,巩固上述阅读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3. 利用案例分析和实例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4. 采用定期的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和小组讨论报告,进行定期的评价。

3.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认知和态度变化。

4. 结合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估学生在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进步。

五、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包括文章、图表、视频等。

2. 教学指导手册和阅读策略手册。

3. 小组讨论指南和评估表。

4. 辅助教学工具,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说明文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回顾: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说明文知识和阅读技巧,通过举例或小测验进行巩固。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尝试运用已学的阅读技巧,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阅读的说明文,分享理解,互相提问和解答,促进深入思考。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阅读说明文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七、教学活动:1.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一些针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理解说明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尾声3. 说明文的常用表达方式:描述、解释、举例、比较、引用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条理性5.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选材、组织、表达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 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尾声,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3. 分析说明文的常用表达方式:描述、解释、举例、比较、引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4. 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条理性,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特点在阅读中的运用。

5. 总结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选材、组织、表达,并进行案例分析。

四、课堂练习:1. 阅读一篇说明文,分析其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2. 选取一个说明文主题,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编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两篇说明文,分析其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写在作业本上。

3. 结合所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说明文作品。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和分析说明文的能力。

4. 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说明文的特征。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章解析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 实施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共同分析、评价说明文。

4. 运用写作指导法,为学生提供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七、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取不同主题和风格的说明文供学生阅读。

2. 说明文写作模板:提供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模板,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5. 说明文阅读练习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说明文阅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阅读策略。

4. 练习法:提供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的PPT。

2. 说明文阅读材料:准备一些说明文文章,用于讲解和练习。

3. 说明文阅读练习答案:准备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 阅读策略讲解:介绍说明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说明文阅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5. 练习:提供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阅读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6.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解题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阅读练习评估:评估学生在阅读练习中的表现,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

3.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说明文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说明文方法及作用复习教学案

说明文方法及作用复习教学案

说明文方法及作用复习教学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专题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教案)
复习目标
1、准确判断说明方法,并能分析其作用。

2、掌握相关题型及答题技巧
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

2、掌握相关题型及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4年北海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有关说明文的考试内容。

二、直击中考
2012、2013年北海市中考语文有关说明方法的试题。

三、明确教学目标
四、温故知新——说明文知识知多少竞答
1、说明文分类、说明对象、特征、内容
2、结构、顺序
3、说明方法及其
4、说明的语言特点
五、课堂研讨
活动一:梳理思路,总结方法
(一)回顾常见的说明方法
1、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摹状貌、
作诠释、引用说明(引资料)
2、练习:判断说明方法
3、总结方法:抓住语言标志
4、下定义与作诠释的辨析
○1下定义: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特征
○2作诠释:就概念的某一方面来解释
(二)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1、作用
2、课内典题重现
3、梳理思路,整理格式
指出方法+ 其方法作用+说明具体内容(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 活动二:达标过关
活动三:实战演练
(一)2012年北海市中考题
(二)2013年丹东市中考题
六、总结
1、题型
2、答题技巧
3、注意问题
七、布置作业:说明文阅读
八、寄语中考:努力决定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文阅读复习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3.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难点: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和内容,了解不同类型的说明文。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些说明文的标题和配图,引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程度。

2.知识讲解(15分钟)1)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是以描写其中一种现象或者事物的特点、特征、性质为主要目的,通过事物的表象和现象加以分析、解析和说明,使读者对此有一个更为透彻的认识。

-说明文的特点是客观、客观表达主题主要是通过事实的描写,而不是以个人情感和评价为主。

2)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了解结构:说明文一般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学生要了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抓住要点: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要通过快速阅读找到每个部分的关键句子或关键信息,以便对整篇说明文进行理解和分析。

-善用重点句:说明文通常有一些重点句子,学生要通过重点句子来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内容。

3.教学实践(30分钟)2)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说明文进行阅读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说明文的结构和内容,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4.概括总结(1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阅读说明文的要点和技巧。

五、课堂作业(15分钟)1)要求学生选择一篇他们感兴趣的说明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写出自己的阅读笔记,包括结构和内容的概括。

2)学生互相交换阅读笔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相互补充和改进。

3)下节课学生要准备对自己选择的说明文进行口头报告,并写一篇关于说明文阅读技巧的反思心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阅读技巧有了较大提高。

说明文阅读复习学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学案

二、考点提示1、找准说明对象及特征。

2、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3、正确判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及其表达作用。

5、理解主要内容,阐明所涉及的科学原理或生活现象。

三、直击中考(中考题练习)练习方式:自主练习——合作探究——交流点拨(一)低碳生活处处可为(2022年)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

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

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

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写说明文的基本能力,说明文写作指导。

(形式:列提纲、写作、修改)教学重点:写作教学难点:写作教具:胶片(1张)教学设想:前面教师与学生共同、系统地学习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并且学生进行了片断练习。

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写说明文方面有所进步,为了趁热打铁,提高基本的能力,我准备在此再进行一次大作文指导。

其基本步骤是:(1)讲述片断作文的缺点,引入新课。

(2)出示作文题目,《我们的教室》,并分组讨论"我们的教室"应向读者介绍的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明文写作指导》。

(3)写作。

(4)交换修改。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次片断作文,导入新课:优点:(1)基本上合符了说明文的要求,不再象过去一样写成记叙文。

(2)并且能够综合地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缺点:(1)介绍事物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2)缺乏条理性。

(3)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过多地叙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给人留下了似乎在介绍两件事的感觉。

二、出示题目出示练习题目:《我们的教室》三、让学生尝试着列提纲,其中提纲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1.你想介绍我们教室的哪些方面。

2.在介绍教室的各个部分时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3.按照怎样的顺序。

四、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纲,给学生作写作提示:教师应强调以下几点:(要求幻灯显示)1.关键是要说明其整体上的特征。

包括形状上、结构上的特征。

2.建筑物占有空间,其构造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位置。

因此,在介绍整体特征后,要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有序地展开说明,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等。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与策略。

2. 提升学生理解说明文文本的能力,加强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3. 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说明文特征的辨识,如事实陈述、定义解释、比较分析等。

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够对说明文内容进行评价和提出合理见解。

5. 提高学生流畅性和准确性的口语表达,以及清晰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强调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分析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事实性、逻辑性、条理性和客观性2. 说明文的结构介绍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分析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写作要点3.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快速浏览与细致阅读的策略重要信息标记与提取方法如何把握全文的主旨和局部细节4. 说明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描述、解释、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表达方式分析各种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的运用和效果5. 批判性思维在说明文阅读中的应用识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分析和评估论据的有效性提出合理的质疑和自己的见解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结构和阅读策略。

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阅读体验和批判性思考。

3. 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的说明文样本,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4. 实践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巩固所学阅读技巧。

5. 反馈与评价:通过口头提问或书面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说明文文章。

2. 阅读练习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技巧。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阅读策略。

3. 第三课时:分析说明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4. 第四课时:探讨批判性思维在说明文阅读中的应用。

5.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与反馈评价。

六、教学评估1. 形成性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头提问、讨论参与度、练习答题等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给予即时反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专题》教案一、整体阐释说明文的语言的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说明方法具体包括: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打比方、作诠释、摹状貌、作引用、做假设等。

二、分析讲解(一)举例子1.概念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文中如有: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譬如等词语,一般可判断为举例子)2.作用使说明对象更具体、真实、更具说服力。

3.答题模式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基本特点+基本内容)4.例题展示1《中国石拱桥》在写出了石拱桥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说明,试说说其表达效果。

答: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这三大特点。

(二)列数字(列数据)1.概念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

(数字可分用确数和概数)2.作用运用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3.答题模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4.例题展示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答:介绍桥的长度和宽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三)作比较1.概念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2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了说明效果。

3.答题模式拿××和××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4.例题展示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答:拿古代的宫殿、一般住房和苏州园林来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特征和表达手法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征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3. 说明文的表达手法:描述、解释、举例、比较等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5.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批判性思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征、结构和表达手法。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4. 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阅读复习内容的PPT。

2. 说明文阅读材料:准备一些说明文文章,用于案例分析和练习。

3. 阅读练习题:设计一些阅读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征,激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组织方式。

3. 分析说明文的表达手法:描述、解释、举例、比较等,让学生学会识别和理解这些手法。

4. 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介绍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批判性思考,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进行阅读。

6.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7. 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8. 阅读练习:让学生完成阅读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9. 总结和反馈:对学生的阅读练习进行点评和反馈,总结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10.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说明文阅读技巧。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4. 说明文阅读策略5. 说明文练习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说明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4. 练习法: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结合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4. 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5. 评价: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给予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写作技巧运用情况和理解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说明文阅读策略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基本策略。

培养学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理解和评价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2.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的步骤与技巧关键词和信息的快速捕捉判断信息真实性和重要性的方法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阅读说明文的步骤和技巧。

实践法: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实例,教师指导。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和遇到的问题。

4. 教学步骤阅读示范:教师展示如何阅读说明文,强调关键步骤。

学生实践:学生独立阅读指定说明文,尝试捕捉关键词。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讨论如何判断信息价值。

5. 教学评价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说明文复习之说明方法复习教案

说明文复习之说明方法复习教案

说明文复习之说明方法复习教案学习目标:1.能准确判定文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审清题意。

2.能结合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文章内容,准确、规范答题。

教学重点:能准确判定说明方法并规范答题。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文体知识回顾。

1.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2.分类(1)按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按语言:平实说明文、文艺说明文(科学小品文)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用、作诠释、4.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5.说明语言:准确、生动、科学6.说明结构: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二.常见说明方法的定义及答题模式。

1.说明方法的概念举例子:就是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容易理解说服力强。

分类别: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事物,可以按事物的特征,把他分为若干类,分别进行说明。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从数量方面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基数、百分数、比例、概数等。

作比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较,借以提示事物的异民、优劣、高下,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区别事物。

画图表:通过用图、列表的方法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

下定义;采用言简意明、周密无懈的语言,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这一方法可以使说明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助于对事物特征的理解。

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点,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2.如何判定(找标志词)▪★举例子:语言标志是:例如、比如、据说、譬如▪★列数据:语言标志是: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别)▪★分类别:语言标志是:一类(种)……一类(种)……(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四〉)▪★作比较:语言标志是:也、而、相对于、较……▪★下定义:语言标志:是、这就是、叫▪★作诠释:语言标志语言标志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打比方: 像、好像……▪★引资料:语言标志标记是: 双引号3.答题规范▪举例子: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复习学案
一、复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一)单一说明方法的运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五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苏州园林》
2、浏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苏州园林》
3、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

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

(二)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1、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海阳是未来的粮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海阳是未来的粮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年,全球音乐产业收入增长3.2%,达到150亿美元。

其中,实体唱片产值下降4.5%,数字音乐产值增长10.2%,增至6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45%。

可见,在世界范围内,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势头正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区分说明方法、修辞手法以及论证方法
1、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

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把XX和XX做对比,突出强调了事物的XX特点。

例句:海真是个多变的怪物,昨天,满眼好似黄滔滔的浊浪,几天却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的草原。

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论证:把XX和XX做对比,对比鲜明,突出论证了XX论点,使读者印象深刻。

例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

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

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桥。

在这里,板凳的腿就是“桥墩”,桥墩下面,伸入土中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

一座桥就是由这三部分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把XX比作XX,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事物的XX特点。

例句:他跑得象羚羊一样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论证:把XX比作XX形象生动地论证了XX观点,把道理讲的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例句: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
1、这种红色的丝比天鹅的绒毛还要软,比冬天的火炉还要暖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例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救助突发疾患的病人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能传递多种信息的设备,就是多媒体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如,截至1995年,我国人口已达12亿,自然增长率大约在0.1%左右,人口数量就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增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