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划视角下四川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功能区划视角下四川经济发展路径选

四川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要坚持促进五大经济区分工协调发展、推进四大城市群集聚、巩固农业基地战略地位、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不同的功能区有不同的特点,要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实现区域的主体功能。

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国土空间要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

四川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思路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构建城市化、农业、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的要求,结合四川省建设经济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四川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应坚持以下思路:
促进五大经济区功能分工协调发展
五大经济区是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布局,主体功能分区与五大经济区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是未来四川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主要的战略任务之一。

推进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从各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出发,推进功能分工,突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推进四大城市(镇)群集聚发展
贯彻全省“多极多点”的发展战略,构建以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攀西城镇群为主体的城市化格局。

依托城市群推进人口和产业集聚,统筹协调和强化城市功能分工和产业分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

巩固全省国家农业基地的战略地位
四川是农业大省,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构建以盆地中部平原浅丘、盆地东部丘陵低山、川南低中山、安宁河流域和盆地西部平原山地五大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

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强化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强四个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
四川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保护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构建以若尔
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强化开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全面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强化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四川省优势资源丰富,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应合理有序开发特色优势资源。

要以清洁能源、优势矿产、旅游资源和水资源四类优势资源为重点,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和机制,推进资源集约开发和节约高效利用。

四川省不同功能区的发展路径
根据省情和主体功能区对优化开发区域划分的基本原则,四川省的主体功能区就只划分了三类区域,即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而没有划分为优化开发区的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
在区域特点上,重点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成德绵、川南、川东北和攀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这些区域目前是全省重要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区域,也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

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国统筹城乡改革和发
展的示范区,西部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教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发展重点上,应实行”倒U”型发展战略,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快速。

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尤其要加快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适度调整经济效益较低的第一产业发展规模,促进第三产业稳定增长。

在配套政策选择上,应更加倾向于落实和细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

在配套政策选择上要特别注意有优化开发要求的区域与一般重点开发区域在投资促进、产业引导、税收支持和土地配给上的区别,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农产品主产区:大力发展第一产业,有序发展第三产业
在区域特点上,农产品主产区包括盆地中部平原浅丘、盆地东部丘陵低山、川南低中山、安宁河流域和盆地西部平原山地五个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优质商品粮油和生猪战略保障基地,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优势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在发展重点上,应实行“L”型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严格限制对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第二产业发展,有序发展第三产业。

配套政策选择,应倾向于积极向国家争取各种农业促进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通过扶持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绿色产业
在区域特点上,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国家层面的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省级层面的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全省提供生态产品的主体区域与生态财富富集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在发展重点上,重点生态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应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此,现阶段产业发展应以点状开发优势特色资源为主,发
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绿色产业。

在配套政策选择上,应倾向于落实国家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政策,制定合理的人口迁移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

同时,限制开发区域中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还应该主动向国家争取相应的特殊扶持政策,促进落后地区发展。

禁止开发区域:保护第一
在区域特点上,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国家和省级确定的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和重要饮用水源地以及其他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为: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森林、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重要水土保持区域与重要饮用水源地。

在配套政策选择上,要制定相关规定和标准来界定各类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范围,核定相应的人口和面积,通过范围的确定来分类管理禁止开发区域。

同时,禁止开发区域还要不断完善人口转移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