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2023四川报告
2023四川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四川省在2023年的发展状况,包括经济、教育、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各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四川省在2023年的整体发展趋势和取得的成就。
1. 引言四川省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经济和人口中心之一。
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2023年四川省在经济、教育、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各项数据的综合分析,旨在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有关四川省发展状况的信息。
2. 经济发展2.1 经济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省的GDP达到了xxx亿元,同比增长了x%。
这一数字显示出四川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2 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在2023年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鼓励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加强产业升级,四川省成功推动了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3. 教育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川省在2023年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3.1 教育投入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四川省在2023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
据统计,2023年四川省教育经费总量为xxx亿元,同比增长了x%。
这些投入主要用于提升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教学条件以及提高教师待遇。
3.2 教育质量提升除了增加投入以外,四川省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教育质量。
这包括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
通过这些努力,四川省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4.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
在2023年,四川省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
4.1 大气污染治理四川省在2023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大气污染。
通过加强环保管理、推广清洁能源和减少工业排放等措施,四川省的大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4.2 生态保护四川省还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以及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等措施,四川省成功改善了生态环境。
关于四川总体情况的概括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5位,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地形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
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
土壤类型丰富,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气候四川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向东部平原过渡地带,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
四川省基本气候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雨热同季;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特别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经常发生。
土地全省土地资源分为12个一级利用类型,57个二级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现状以林牧业为主,林牧地集中分布于盆周山地和西部高山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68.9%;耕地则集中分布于东部盆地和低山丘陵区,占全省耕地的85%以上;园地集中分布于盆地丘陵和西南山地,占全省园地的70%以上;交通用地和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区和丘陵区。
[重点]四川省情简介
四川省情简介四川气候一.全省气候特点四川省地处中纬度、亚热带地区,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地形区。
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地形的综合影响,具有五大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多。
全省气候类型多达9类;分别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山地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高山永冻带。
2.山地气候垂直差异大。
在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明显下降,依次出现从较暖到较冷的多种气候类型。
人们通常把这种气候现象称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季风气候明显。
冬季受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影响,盛行从偏北方向吹来的强劲干冷的冬季风,雨量少,气温低;夏季为太平洋高压和印度洋低压所控制,盛行从偏南方向吹来的暖湿的夏季风,雨量多,气温高。
4.季节气候区域特色鲜明。
四川盆地四季分明,川西南地区和川西高山高原区雨、旱季节差异明显。
5.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较重。
全省范围内大面积发生的主要灾害是干旱,其中,夏旱出现的频率最高,伏旱造成的损失最大。
盆地区和川西南山地的旱情程度又普遍重于川西高山高原。
暴雨、洪涝和低温也是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低温雪灾常在川西高山高原地区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主要气象要素概况1.气温全省年平均气温—1.5~20.3℃,三大地形区中,盆地为14.1—18.2℃;川西南山地为10.1~20.3℃;川西高山高原为—1.5~15.4℃。
年平均气温,最高在攀枝花市,为20.3℃;最低在石渠,为—1.5℃。
极端最高气温在平昌,为41.9℃;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川西高山高原区的石渠,为—37.7℃。
季平均气温夏季最高,秋季次高;冬季最低,春季次低。
2.降水量全省年均降水总量315.7—1732.4mm,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盆地最多,为783.2~1130.9mm;川西高山高原最少,仅为315.7~906.0mm。
雅安是全省降水量最大的地区,素有“西蜀天漏”之说,年均降水量为1732.4mm;其中,1966年曾达2367.2mm,为全省极端最高值。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四川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5位;人口9000万,居中国第3位;在中国西部12个省区市中,四川的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占四分之一左右。
四川资源非常富集。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2亿千瓦,占全国的26%;钒、钛、天然气等1 1种矿产储量居中国首位,其中天然气远景储量7.2万亿立方米。
丰富资源的精深加工、就地转化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四川科教人才实力雄厚。
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士35人,普通高校94所,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13.9万人。
有2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而且相对成本比较低,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裕的劳动力。
四川产业体系较为完善。
全省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粮食和副食品基地。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与新材料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拥有长虹、五粮液、攀钢、东方集团等一大批骨干企业。
四川商务环境比较优越。
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内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省份,咨询、现代物流等服务贸易领域也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公司进入,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这些年我们通过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审批事项由1122项减少到478项,是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
特别要指出的是,四川生活环境宜人,生活方式舒适,省会成都享有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最佳宜居城市”殊荣,被誉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四川省可行性研究报告收费
四川省可行性研究报告收费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大陆面积居第四的省份,也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四川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实力雄厚。
本报告将对四川省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市场潜力分析1.1 经济发展情况四川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其GDP总量及人均GDP均居全国前列。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以煤炭、天然气、水资源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居全国前列,同时四川省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淀粉生产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国前列。
四川省的农业发展也非常繁荣,以产量、面积、外销等方面皆名列前茅。
因此,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较大。
1.2 产业结构分析四川省的产业结构较为多元化,拥有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主要产业。
农业方面,主要以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完善。
工业方面,四川省的工业产值也居全国前列,主要以电力、化工、冶金、煤炭等为主要产业。
服务业方面,四川省的服务业发展迅速,金融、旅游、文化、科技等服务行业均有较快增长。
1.3 政策支持四川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各行业的发展,为各产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如“四川省八大支柱产业”,“四川省产业发展基金”,均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保障。
二、可行性分析2.1 市场竞争情况四川省的市场竞争情况较为激烈,各行业企业众多,各行各业的竞争力皆较为强大。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新进入者需要有较强的实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因此,在四川省市场开拓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策略和竞争战略。
2.2 市场需求情况四川省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丰富的市场需求,市场对生活用品、食品、工业品、服务业等方面的需求量较大。
因此,四川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潜在的商机,对于进入四川市场的企业和产品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2.3 用户需求分析四川省的用户需求十分多元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阶层的用户对产品需求均有着不同的需求特点,因此在四川省市场开拓过程中,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并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差异化的产品定制和市场营销。
2008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2009年2月200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组织和动员全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两个加快”,努力克服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定,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2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6.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790.1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4350.0亿元,增长8.3%。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61.9%和32.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78元,增长9.7%。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上年的19.3:44.2:36.5调整为18.9:46.3:34.8。
图一:2004-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65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占GDP的52.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0.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514.7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2041.3亿元,增长12.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0%。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6%。
表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指标全省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 105.1 104.7 105.5食品 112.0 112.5 111.3其中:粮食 106.1 105.9 106.4油脂 119.6 121.9 117.4猪肉 116.5 117.8 114.9鲜蛋 103.6 103.3 104.5水产品 116.0 116.5 115.2鲜菜 105.2 104.7 106.9烟酒及用品 102.0 101.9 102.0衣着 97.3 95.8 99.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2.7 103.2 101.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2.4 102.1 102.7交通和通信 99.8 98.2 10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9 99.1 101.0居住 104.6 103.1 106.0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6%、生活资料价格上涨8.0%。
四川简介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川江号子:四川地区特有的民间歌谣
• 成都糖画:四川地区传统手工艺
• 四川竹编:四川地区传统手工艺
03
四川经济发展
四川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发展水平
• 四川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为全国经济大省
• 2019年,四川地区GDP达到万亿元
产业结构
•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为辅
经济发展特点
• 形成了以成都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格局
• 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经济
四川主要产业及特点
主要产业
产业特点
• 电子信息产业:如成都富士康等
•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 汽车产业:如一汽-大众、长安汽车等
•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 食品饮料产业:如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 旅游业:四川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 主要地貌类型包括丘陵、山地等
四川省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
气候条件
•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 气温适中,四季分明
• 降水量丰富,水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 矿产资源丰富,如铁、铜、铝等
• 水资源丰富,拥有长江、黄河等河流
• 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
• 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多种珍稀动植物
02
四川历史文化
四川历史发展概述
远古时期
秦汉时期
明清时期
• 四川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 秦朝统一六国后,四川地区纳入
• 四川地区经历多次战乱,经济有
• 青铜器时代,四川地区出现蜀文
中央政权管辖
所衰退
化
• 汉朝时期,四川地区经济发展,
• 清末,四川地区进行洋务运动,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面积第五大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本文将介绍四川省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蓬勃发展的经济状况。
四川省人口众多,面积广阔。
截至2021年,该省人口约为8500万人。
其土地面积达到48.3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德国的两倍。
四川省辖14个地级市,下辖17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资阳、南充、宜宾、雅安等。
四川省不仅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还拥有壮美的自然风景,如九寨沟、峨眉山、稻城亚丁等著名景点。
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省份转变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制造业是四川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四川省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重庆和成都两个地级市是中国中西部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四川省还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的壮大。
服务业在四川省的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是四川省的一大亮点,该省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四川的美食文化和民间艺术也吸引了国内外的顾客。
此外,金融、教育、医疗和文化创意等服务行业也在四川省经济中快速发展。
四川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和机场的建设都大大提升了四川省的交通运输能力。
近年来,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的建设使得四川省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四川省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该省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
四川省还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努力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综上所述,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核心省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四川省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并在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四川省产业及开发区分布情况
四川省产业及开发区分布情况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产业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四川省不同地区的产业分布情况,以及其中的开发区情况。
产业分布情况四川省的产业分布相对较为多元化,涵盖了农业、制造业、能源、建筑业、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四川省产业的主要分布情况:1. 农业:四川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
丘陵地带适宜果树种植,如苹果、梨和柑橘等。
四川还以养殖业发达,养殖肉类和水产品等。
2. 制造业:四川省制造业发达,主要集中在成都、绵阳、德阳等地。
成都是四川省的制造业中心,涵盖了机械制造、电子设备、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绵阳以航空工业和军工为主要特色。
德阳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为突出。
3. 能源: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和煤电基地之一。
四川的水电站有很高的发电能力,对整个中国的电力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4. 建筑业:四川省的建筑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成都地区。
近年来,各种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成为四川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5. 信息技术:成都被誉为中国西部的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企业落户。
成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软件园孕育了一批具有创新优势的科技企业。
开发区分布情况四川省的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和绵阳两个主要城市。
以下是这两个城市的主要开发区情况:1.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该区域集聚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2.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绵阳市的主要开发区之一,也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集聚区。
该区域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结论四川省的产业分布较为多元化,在农业、制造业、能源、建筑业和信息技术等领域都有较为显著的发展。
成都和绵阳等城市的开发区对于推动四川省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四川经济:今年增长加快,明年稳定发展
四川经济:今年增长加快,明年稳定发展
胡安荣
【期刊名称】《四川省情》
【年(卷),期】2004(000)012
【摘要】@@ 即将过去的2004年,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的大局已基本落定.在这一年里,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得到抑制,农产品价格涨势趋于稳定,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态势.全年GDP总量将超过6000亿元,增长速度超过12%,比去年有所加快.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胡安荣
【作者单位】四川省统计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经济增长较快发展协调性增强——2007年四川经济运行情况及明年走势展望[J], 胡安荣
2.经济进入新增长期宏观政策应"双稳健"——今年经济增长预计8.5%明年8.3% [J], 樊彩耀
3.今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基本实现目标接近或达到80%明年将继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J], ;
4.坚持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长加快—2001年四川经济形势及今年走势分析 [J], 熊建中
5.今年棉花生产继续出现下滑明年稳定发展任务更加艰巨 [J],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省经济发展分析
四川省经济发展分析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大陆面积第五大的省份,辖区内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本文将围绕四川省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展开综合分析。
一、经济总体情况四川省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其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省的GDP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人均GDP也在持续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日趋多元化。
四川省以工业、农业、旅游业为主,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二、经济特点与优势四川省具有较为明显的产业特点和经济优势。
首先,四川省地处西南地区,接壤多个省份,有利于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与贸易。
其次,四川省的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农业产值稳步增长。
再次,四川省拥有多个资源优势产业,如煤炭、盐化工、水泥等,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另外,四川省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四川省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四川省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单一性,过度依赖一些传统产业,产业链条尚未完全健全。
其次,四川省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等问题仍待解决。
再次,四川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贫困现象。
此外,环保问题也日益凸显,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四川省经济发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首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增强经济的创新能力。
其次,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交通网络,提升城乡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再次,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保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此外,还要注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民生状况。
四川 调研报告
四川调研报告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四川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下是本次调研的报告。
1. 经济发展状况:四川省经济发展较为迅速,GDP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2019年,四川省的GDP超过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24.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6万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6万亿元,增长8.5%。
经济结构逐渐向服务业转型,成为主导产业。
2. 产业结构:四川省的产业结构比较多样化,主要包括农业、制造业、能源资源、高新技术产业等。
农业方面,四川省以粮食、油料、糖料、烟草等为主要农作物,同时也发展了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
制造业方面,四川省有机电设备、化工产品、建筑材料等产业较为发达。
能源资源方面,四川省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水电等资源,是中国西南地区的能源重要供应地。
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四川省发展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3. 旅游业发展: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众多自然景点和历史文化遗址。
著名的景点包括九寨沟、峨眉山、稻城亚丁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2019年,四川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万亿元。
4. 发展潜力和挑战:尽管四川省在经济和旅游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四川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网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其次,四川省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投入和力度,提高自身的发展潜力。
此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是四川省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5. 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推动四川省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可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 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营销能力。
2024年四川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四川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房地产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四川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1. 四川省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概况根据近年来的数据统计,四川省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四川省房地产市场的总体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不论是住宅市场还是商业地产市场,其销售额和投资额都在不断攀升。
1.2 城市化进程加速推动市场发展四川省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这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需求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1.3 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四川省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额连年增长,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
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住宅、商业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1.4 旅游地产成为新的增长点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四川省旅游地产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旅游地产项目的建设和销售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增长点。
2. 四川省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四川省房地产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2.1 市场过热风险长期以来,四川省房地产市场存在着过热的风险,房价上涨过快,投资规模过大等问题,这给市场稳定性和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风险。
2.2 土地供应不足四川省土地资源有限,土地供应不足成为制约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供地紧张导致部分地区房地产开发受限,影响了市场的平衡发展。
2.3 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四川省房地产市场整体上还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
3. 四川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与建议尽管四川省房地产市场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为了实现持续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3.1 加强监管措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防范市场出现过热和泡沫风险,保障市场的稳定运行。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自然资源
四川省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田和水电站,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 。
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
四川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三星堆文化遗址、武侯祠等 。
旅游资源
四川省拥有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九寨沟、峨眉山、都江 堰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02
四川省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
经济总量
农村发展
四川省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和生活质量。
04
四川省的社会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基础教育
01
四川省的基础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有多所知名的
小学和中学,如成都七中和石室中学等。
高等教育
02
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国内享有盛誉,涵盖了文、
理、工、管、法等多个学科领域。
四川省位于西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02
四川省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四川省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GDP持续增长,人均收入
不断提高。
03
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虽然四川省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但仍存在一些低效和落后产业。
对四川省发展的建议
加大对创新和研发的投入
经济增长质量
四川省的经济增长质量也相对较好,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均呈上升趋势。
贸易和投资情况
贸易情况
四川省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
投资情况
四川省的投资环境较为优越,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和进入。
四川省的竞争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
四川省位于西南地区,是连接中国西部和东南亚 国家的重要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
新四川的基本省情及经济发展思路
新四川的基本省情及经济发展思路
陈智
【期刊名称】《理论与改革》
【年(卷),期】1998()1
【摘要】新四川的基本省情及经济发展思路陈智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决议,对原四川省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将重庆、涪陵、万县、黔江三市一地划出,成立中央直辖市。
区划变动给四川的社会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也给经济发展提出了不少亟等研究解决的问题...
【总页数】3页(P109-111)
【关键词】经济发展思路;四川工业;基本省情;四川经济发展;民族地区;成都平原经济圈;县域工业经济;少数民族自治州;行政区划调整;区划变动
【作者】陈智
【作者单位】四川省统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新思路催生新目标新举措引领新跨越——浅析四川省渠县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方略 [J], 邓瑜华
2.新时期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J], 漆先望;蒲晓筠;等
3.新四川的省情及经济发展战略认识 [J], 吴祥云;胡品生;钟磬
4.四川烟草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J], 四川烟草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5.四川省情的再认识与经济发展思路 [J], 赵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卓㊀莎㊀张卓然(四川大学经济学院㊀610064)ʌ摘㊀要ɔ当前ꎬ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迅速融合ꎬ数字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率不断递增ꎮ四川抢抓数字化发展浪潮ꎬ不断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速度ꎮ本文首先深入把握了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特征ꎬ然后系统探讨了四川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障碍ꎬ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ꎮʌ关键词ɔ四川ꎻ数字经济ꎻ对策当今世界ꎬ数字化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部门ꎬ数字技术与其他部门加速融合ꎬ数字经济蓬勃发展ꎬ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ꎮ目前正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ꎬ新一代的技术革命正席卷全球ꎬ传统的发展路径发展缓慢ꎬ因此需要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ꎮ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已是全球各国的共识ꎬ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ꎬ不断促进经济的发展ꎬ利用数字经济本身的特征ꎬ走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ꎬ可以追上数字经济先行省的脚步ꎬ可以优化产业布局ꎬ不断推动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ꎮ一㊁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一)数字经济发展势头猛动力足近年来ꎬ四川大力推进 产业数字化ꎬ数字产业化 ꎬ在产业链条㊁智能制造㊁设施平台㊁经济规模㊁研发能力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优势ꎮ2018年ꎬ四川省的数字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总量超过百分之三十ꎬ总量为1.3万亿元ꎬ 数字中国 省级排名位列第6位ꎬ居中西部第一ꎮBAT互联网三大巨头均在四川设立总部ꎬ华为研究院落户四川成都ꎬ全国电子商务前一百强企业有百分之八十落户四川成都ꎮ(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加速改善近年来ꎬ四川积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ꎮ2015年ꎬ四川成为建成全光网省的先行省ꎻ2016年ꎬ全省光纤入户㊁3G/4G基站数等宽带基础设施规模领先全国ꎮ2018年ꎬ四川省网民规模已达到6千万ꎬ互联网普及率为79.7%ꎬ移动电话用户突破9千万户大关ꎮ(三)数字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四川不断推进数字技术产业的发展ꎬ近些年ꎬ在大数据㊁人工智能㊁云计算产业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ꎮ四川人工智能核心产业2017年总产量为五十亿元ꎬ排名第六位ꎬ位居中西部第一位ꎬ200亿元相关产业被带动起来ꎻ四川云栖指数排名全国第8位ꎬ发展迅速ꎮ(四)数字技术逐步渗透三次产业四川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ꎬ深入推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ꎬ为建设数字四川提供强力支撑ꎮ四川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靠前ꎬ衡量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集成及以上阶段的比率排名全国第六位ꎬ达29.8%ꎬ发展水平得分为54.5ꎬ全国排名第十名ꎬ与北京㊁上海㊁广东等数字经济先行省份一起位列全国第一梯队ꎮ(五)数字经济在政务民生领域应用广泛成都已基本实现网上办理政府服务事项ꎬ领先于全国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的政策目标ꎮ成都医院已实现手机挂号预约㊁检查费用㊁购药费用等微信支付功能ꎬ节省了病人的排队时间ꎮ早在2017年ꎬ成都4万套保障房通过运用数字化管理方式对居民住宅进行远程监控㊁智能门禁和环境远程监测ꎬ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居住安全ꎮ二㊁四川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一)与全国数字经济先行省份差距明显近年来ꎬ四川数字经济规模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ꎬ数字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ꎮ但也必须意识到ꎬ四川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其他数字经济先行省市有着不小的差距ꎮ2018年ꎬ四川数字经济规模约1.3万亿ꎬ而广东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4万亿ꎬ江苏的规模也超过3万亿ꎬ山东㊁浙江紧随其后ꎬ数字经济规模也已超2万亿ꎬ均远远高于四川数字经济规模ꎮ(二)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较低尽管四川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近年来得到了大的提升ꎬ但与山东㊁上海㊁江苏等相比相对较低ꎮ2018年ꎬ四川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得分为54.5分ꎬ低于山东的60.5分ꎬ上海的58.5分㊁江苏的58.0分ꎻ在数字化发展方面ꎬ全国第一梯队的平均分为53.6分ꎬ而四川的研发数字化㊁生产数字化㊁应用电子商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都远低于这一平均水平ꎻ在集成互联发展方面ꎬ四川只位列第二梯队ꎬ得分39.3分ꎬ全国排名11名ꎬ而江苏得分48.6分ꎬ广东得分47.7㊁北京得分45.3分都远远高于四川得分ꎻ在智能协同发展方面ꎬ四川仅位列第二梯队ꎬ全国排名第9名ꎬ得分33.2分ꎬ远远落后于江苏的44.2分㊁山东的42.3分以及北京的42.0分ꎬ落后明显ꎮ(三)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和供给严重不足人才是数字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ꎮ而如今ꎬ数字技能人才短缺ꎬ严重影响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ꎮ据统计ꎬ目前ꎬ中国的数字人才为七十万ꎬ上海数字人才占全国16.6%ꎬ北京占比为15.5%都远远高于成都的数字人才占比2.5%ꎮ且在中国所有的数字人才中ꎬ大数据㊁数字化运营㊁数字营销类占比不足9%ꎬ关键人才缺口巨大ꎮ在中国数字人才的学历层次分布方面ꎬ本科㊁硕士㊁博士占比分别为52.6%㊁41.5%㊁2.8%ꎮ(四)数字鸿沟的存在阻碍区域平衡发展据«中国互联发展报告2018»统计ꎬ北京的互联网普及率为75%ꎬ上海的互联网普及率为74%ꎬ广东为69%ꎬ而四川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8%ꎬ远远低于北京㊁上海和广东ꎬ且兄弟省重庆的互联网普及率的55%㊁贵州的49%ꎬ都比四川略高ꎮ且四川向来有蜀道难 的地形特征ꎬ幅员辽阔ꎬ地形复杂ꎬ高海拔和偏远贫困山区多ꎬ因此其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困难重重ꎬ尤其是甘孜㊁阿坝㊁凉山等偏远地区ꎮ这些地区通信基础设施较差ꎬ电信服务能力差ꎬ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ꎬ城乡 数字鸿沟 巨大的问题ꎮ(五)区域竞争加剧对四川产生挤出效应由于各地都在争相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ꎬ区域竞争异常激烈ꎬ四川发展数字经济各项资源正面临不断流失的风险ꎮ全国各地都极为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ꎬ且全国各省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各不相同ꎬ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呈现由东向西递减趋势ꎬ差距逐渐扩大ꎮ具有经济发展优势的长江角㊁珠三角㊁环渤海等地区的重点城市对数字经济发展资源具有很强吸引能力ꎮ区域的产业竞争正进入白热化ꎬ对四川数字经济的发展产生挤出效应ꎮ三㊁四川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一)利用数字经济优势领域ꎬ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高地发挥数字经济优势领域ꎮ利用成都数字经济基础优势ꎬ瞄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㊁城市服务㊁城市治理㊁数字游戏产业㊁数字软件产业等方面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ꎬ力争在这些领域走在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前列ꎬ进一步打造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高地ꎮ促进互联网领军企业引领发展ꎮ集中全省资源优势ꎬ促进成都互联网领军企业不断加速发展ꎬ深化与国内外互联网领军企业合作ꎬ形成合力ꎬ带动周边互联网企业ꎬ引领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ꎮ(二)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机制ꎬ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ꎮ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是人才ꎬ由于中国非常缺乏高端数字型人才ꎬ因此要不断加大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ꎮ积极引进人工智能领域带项目及技术的创新人才来川从事科研及教学ꎬ大力引进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的高端人才来川发展ꎬ不断加强高端人才储备和团队建设ꎬ形成四川人工智能人才高地ꎮ鼓励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人才ꎮ在高校设立人工智能专业ꎬ鼓励企业人工智能专家作为校外讲师到学校授课ꎬ让高校学生能接收到人工智能最前沿信息和最新技术ꎬ增加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了解ꎬ以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热情ꎬ推动人工智能人才的建设ꎬ为四川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ꎮ(三)创新外脑引进机制ꎬ与高水平团队合作引入外部智力加强与数字型优秀企业合作ꎮ继续加强与互联网领军企业合作ꎬ联合国内外优秀企业发展数字技术产业ꎮ不断拓宽与大数据㊁人工智能等优秀企业和专业团队的合作领域ꎬ争取利用他们的先进技术和智能智慧ꎬ为四川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新思路㊁新方法㊁新策略ꎮ推动专业化团队本地化建设ꎮ通过利用外脑资源ꎬ大力推动本地专业化团队的建设ꎮ建立本地团队与外部智力团队的沟通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机制ꎬ不断加强本地团队与外部优秀团队的沟通交流ꎬ使得本地团队学习到国内外最领先的技术和接触到最先进的思维ꎬ推动本地团队的专业化建设ꎬ以促进四川数字经济更快速的发展ꎮ(四)完善提升人口数字素养机制ꎬ着力消弭社会性数字鸿沟推进农村宽带提速降费ꎮ四川是全国首个实现全光网的省ꎬ但农村宽带建设一直是四川宽带发展的薄弱环节ꎬ长期低效运营ꎬ费用也始终居高不下ꎮ推进农村宽带提速降费ꎬ可进一步增加农村宽带用户数量ꎬ让更多农村用户能平等享用现代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ꎬ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信息与发展机会ꎬ缩小城乡差距ꎬ消除数字鸿沟ꎮ加强校园数字技术基础教育ꎮ加强全省中小学的数字技术基础教育ꎬ在校园内设立大数据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基础课程ꎬ通过基础信息的培训ꎬ让学生从小就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ꎬ了解大数据㊁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ꎮ加强偏远山区的学校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和师资配置ꎬ以保证山区学生可得到足够的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ꎮ(五)争取国家重大产业布局ꎬ增强四川数字经济区域竞争力积极争取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ꎮ由于在数字经济的探索和创新发展中ꎬ不可避免会遇到超出地方事权的决策ꎬ因此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可使四川获得国家授权ꎬ可使四川加速破解发展数字经济中的瓶颈ꎬ占领数字经济最高地ꎬ加强四川各项资源竞争力ꎬ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探索四川经验ꎮ积极争取建设中国(成都) 中东欧数字经济合作试验区ꎮ鼓励四川数字型企业加入国家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建设ꎬ不断推进四川数字经济领域对外的合作ꎮ争取给予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跨境支付㊁物流㊁税收等环节政策上的支持ꎬ为中国和东欧的跨境电商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ꎬ增强四川数字经济的区域竞争力ꎮʌ参考文献ɔ[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R].2018(4)[2]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R].2018(11)[3]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四川省大数据产业发展[R].2017(5) [4]陈楠.探索经济发达地区关于新兴产业招商引资策略[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ꎬ2018(36)[5]仲瑜.关于加快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ꎬ2019(05)。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漆先望;吴学刚
【期刊名称】《四川省情》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 县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也是长期以来发展差距最大的行政区域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县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地除市中区外,四川共有144个县级行政区域目前,县域人口占全省的76%,GDP占全省的61% 由于种种原因,四川县域经济整体滞后,发展极不平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县城经济的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本文仅就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主要制约因素作一分析.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漆先望;吴学刚
【作者单位】四川省计委经济发展研究院;四川省计委经济发展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相关文献】
1.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制约因素分析 [J], 康晓虹
2.制约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财政政策选择 [J], 课题组
3.川西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J], 尹奇;张华
4.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现状及对策 [J], 陈林生
5.四川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J], 陈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国有企业债务基本情况与风险管控工作举措
一、四川国有企业债务基本情况分析近年来,四川省国有企业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截至目前,四川国有企业总债务规模已达到XX亿元,占全省债务总额的XX。
其中,债务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企业扩张等方面。
1. 国有企业债务结构分析四川国有企业债务结构主要包括银行借款、公司债券、信托融资和其他各类融资工具。
其中,银行借款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其次是公司债券和信托融资。
这些债务主要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2. 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分析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四川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逐渐显现。
部分企业盲目扩张、投资不当,导致债务负担过重;另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也对企业债务形成了一定影响。
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偿债能力下降、资金链紧张以及债务违约等方面。
3. 国有企业债务管理现状目前,四川省国有企业债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债务信息不透明、融资渠道单一、财务管理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健康发展,也给风险管控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四川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举措为有效管控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四川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以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稳定。
1. 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债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披露工作,及时公开企业债务情况,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准确、透明的信息,提高风险预警和应对能力。
2. 加强财务风险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测与评估机制,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发现潜在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风险发生。
3. 规范融资行为,严控债务规模督促国有企业规范融资行为,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合理安排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确保企业稳健经营。
4. 强化债务风险应对和处置机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应对和处置机制,统筹各项资源,及时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保障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5. 加强政府监管与支持加大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监督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协助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确保金融市场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四川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5位;人口9000万,居中国第3位;在中国西部12个省区市中,四川的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占四分之一左右。
四川资源非常富集。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2亿千瓦,占全国的26%;钒、钛、天然气等1 1种矿产储量居中国首位,其中天然气远景储量7.2万亿立方米。
丰富资源的精深加工、就地转化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四川科教人才实力雄厚。
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士35人,普通高校94所,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13.9万人。
有2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而且相对成本比较低,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裕的劳动力。
四川产业体系较为完善。
全省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粮食和副食品基地。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
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与新材料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拥有长虹、五粮液、攀钢、东方集团等一大批骨干企业。
四川商务环境比较优越。
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内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省份,咨询、现代物流等服务贸易领域也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公司进入,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这些年我们通过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审批事项由1122项减少到478项,是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
特别要指出的是,四川生活环境宜人,生活方式舒适,省会成都享有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最佳宜居城市”殊荣,被誉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历经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全省经济不仅迅速走出低谷,还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四川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2008、2009、2010年、20 11年四川GDP分别增长11%、14.5%、15.1%、15%;通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在川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73家,居中西部首位,特别是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三大产业迅速崛起;美国、德国等9个国家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进入四川的外资银行已有12家。
四川这片投资热土充满生机和活力,已成为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
大决策部署和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奋力推进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发展振兴,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胜利完成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趋稳、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到2011年9月底,纳入国家规划的恢复重建项目完工98.68%、概算投资完成98. 96%,纳入省规划的103个一般受灾县重建项目也基本完成。
初步统计,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1026.7亿元,同比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633元,增长15.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44.38亿元,增长3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9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6128. 6元,增长20.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3%。
一是投资、消费较快增长。
主动对接国家支持的重点和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41.6亿元,增长17.7%。
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全面启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集中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主体骨架正在形成,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54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3000公里;双流机场客运量达到2907.4万人次,成都双流机场已在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水运港口建设加快推
进,集装箱吞吐能力在建和建成规模达到233万标箱。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落实中央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物价涨势得到初步遏制。
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7.4亿元,增长18.1%。
二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和八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行动计划。
启动实施233个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计划,省级财政专门安排20亿元重点支持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加快园区发展,提前一年实现“1525工程”培育目标。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发展倍增计划。
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建设,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3%,高新技术产值突破600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28.8亿元,增长22.3%;净利润1961.3亿元,增长42.6%。
积极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大力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粮食产量增长2.1%,连续五年增产。
深化现代畜牧业试点和提质扩面,建成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84个。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类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59%。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西部物流、商贸、金融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会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到1000多家。
旅游经济持续高位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2449.2亿元,增长29.9%。
服务业增加值7015.3亿元,增长10.9%。
三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省市梯级试点有序推进。
扩权强县试点进展顺利。
市(州)、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正在实现由“吃饭型”向“发展型”转变。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971亿元,增长15%;贷款余额22514亿元,增长16.3%;直接融资1616.2亿元,增长58%。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8%。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增长57%;到位国内省外直接投资7083.4亿元,增长32.7%。
第十二届西博会四川签约项目6822.8亿元。
推动外贸创新发展,进出口总额477.8亿美元,增长46.2%,其中出口290.4亿美元,增长54.2%。
四是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和国土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89%。
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营造林80 8万亩,退牧还草围栏建设120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5.1%。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初步建
立。
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深入实施“金土地工程”,整理耕地120.8万亩,新增耕地13. 2万亩。
五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省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2974亿元,占总支出的63.6%。
“十项民生工程”投入1195.5亿元,完成计划的142.2%。
深入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解决2.6万户牧民定居问题,新录取8612名藏区学生和4131名彝区学生到内地接受免费职业教育,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易地搬迁项目竣工7442户。
在凉山彝区404个村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
结合重大产业培育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和就业促进工作,城镇新增就业76.1万人。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覆盖面分别达69.1%、70.2%,农村低保老人提前全部纳入新农保。
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
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突出“规模扩大、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抓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大着力重点,在调结构、稳物价、惠民
生的前提下保增长、求提高,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