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2)教学提纲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课程教学大纲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领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并具备开展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2. 理解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实践意义和发展趋势;3. 熟悉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常用方法和工具;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具备开展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工作的基本技能;5.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对城市发展中的挑战。
三、教学内容1.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概念和背景-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定义和范畴;-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历史演变。
2.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常用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和工具;- 基础设施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重点领域- 城市交通规划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供水和排水规划;- 城市能源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
4.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案例研究- 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典型案例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案例的评价和启示。
5.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践-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流程;-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概念。
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练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项目的设计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2. 平时作业:课后完成相关的阅读和实践任务。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复习提纲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复习提纲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城市基础设施复习提纲-----------------------------1章绪论-----------------------------1.什么是基础设施。
——是城市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是城市中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施的总称。
城市基础设施分为:经济型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2.基础设施具有那些技术特征?技术特征:1)产品(服务)的公共物品性公共性强、非经营性—市内道路、河堤、雨水排放、绿地、消防等。
准经营性——城市公共交通、地铁建设等强经营性——供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等2)行业的自然垄断性3)产品的需求不可选择性4)产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3.狭义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内容1)城市能源动力系统——供电、气、热2)城市水资源和供排水系统——水源、给水、排水沟、水处理、中水回用。
3)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4)城市邮电通讯系统——邮政、通讯、电讯5)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绿化、森林、景观、水源地保护6)城市防灾系统——设施、机制4.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政府失灵的原因政府管的过多,政府监管不力1)政府行为目标与公共利益目标存在差异2)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的有限理性3)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和寻租活动的加剧了政府规制对公共方向的偏离4)对规制者的监督缺位是政府失灵的体制性原因5.基础设施监管类型?直接监管,间接监管广义的管制——直接监管;间接监管狭义监管——直接监管直接监管:指社会公共机构对经济决策的直接干预,是通过对市场进入和价格的批准、认可及命令等直接影响企业决策的行为。
间接监管:由司法部门实施,不直接介入经济主体的决策,而只是制约阻碍市场机制发挥的行为1.直接监管方式【经济性监管,社会性监管】直接监管划分为:经济性监管;社会性监管经济性监管:指在自然垄断和信息偏离领域,以防止无效率资源配置和确保需要者的公平利用为主要目的,通过认可和许可等多种手段,对企业的进入、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投资、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活动进行的规制社会性监管: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以及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物品和拟服务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他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的标准或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制。
基础设施建设教案

基础设施建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基础设施建设的分类和常见项目。
3.了解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培养学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和分类。
2.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基础设施建设?为什么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2.概念解释向学生解释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和交通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发展和建设各类基础设施设备和工程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行为。
3.分类介绍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基础设施建设的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机场、港口等。
(2)水利基础设施:水库、水电站、水泵站、排水系统等。
(3)能源基础设施:电力供应系统、输油管线、天然气管网等。
(4)信息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互联网等。
(5)公共设施:学校、医院、公园、体育场馆等。
4.常见项目介绍一些常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高速公路建设:通过引入实例讲解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技术要求和意义。
(2)水利工程建设:以水库建设为例,向学生介绍水库的建设原理、作用和影响。
(3)电力供应系统建设:通过讲解电网建设的重要性和构成要素,引导学生了解电力供应系统的建设过程。
(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地铁为例,向学生介绍地铁的建设与规划。
(5)数字化城市建设:介绍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概念和关键技术。
5.影响与意义向学生介绍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和意义:(1)促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支持,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2)改善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
(3)促进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带动城市的经济、人口和文化的发展。
(4)增加就业机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市场的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概述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 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 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 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 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 半径建立城市中心的一种开发模式。 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设计+采购+建设”,就是我们常 说的总承包。
第八章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主要内容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 四、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因素 五、城市基础设施运营体制 六、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概述
城市交通运输管理
8.1 城市基础设施概述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
指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顺利进行的各种基础性物 质设施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其特点有:建设规模大;成本回收周期长;社会成 员共同受益。
8.3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体制
公办公营 1、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方式 公私合作 私人经营
十堰市公交系统市场化改革
案例见分析材料。
思考
1.十堰市公交系统在改革前后分别采用的是什 么运营方式? 2.在民营经济参与基础设施运营中,政府面临 着哪些风险?如何将这些风险降至最少? 3.请对政府在十堰市公交系统改革的行为做一 评价。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思考:请问杭州湾大桥的建设资金属于何种类型的财政来源?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投资118亿元,项目资本金占35%,银行贷款 占了65%。在38.5亿元的项目资本金中,民间资本占了50.25%。 为了参股大桥基建,浙江省的17家民营企业组成了5个投资 公司参与投资。杭州宋城集团是其中最大的股东,占据了17.3%的 股份。宁波雅戈尔集团公司的出资也超过了12.15亿元,与持股数 相同的宁波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并列第二,其余股份则由嘉兴 市高等级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 等持有。 杭州湾大桥的资本结构表明,国有资本唱主角的稀缺领域和 传统的垄断行业,正式开始向民营资本敞开了大门。据统计, 跨海大桥建成第一年,每日通过标准车量约为4.5万辆,2015年增 至8万辆,到2027年增至9.6万辆。按此计算, 25年内投资者的回报率约为12.5%。
第八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有时,可针对某一工程系统整体(如管理体制差别或系统复杂程度, 有时,可针对某一工程系统整体(如管理体制差别或系统复杂程度,前者 如电力、电信等条条部门,后者如特大城市给水、环卫系统),单独编制该系 如电力、电信等条条部门,后者如特大城市给水、环卫系统) 统的工程规划。 统的工程规划。
3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技术要点
特点
维持城市运转最基础的硬件设施与最基本的服务; 维持城市运转最基础的硬件设施与最基本的服务; 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公益性; 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公益性; 往往由政府或公益性团体直接承担或强有力监管(但未必直接经营)。 往往由政府或公益性团体直接承担或强有力监管(但未必直接经营)
1 市政基础设施概念
分类
第八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本章导读:市政基础设施概念 本章导读: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简介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技术要点
1 市政基础设施概念
定义
城市作为人口与各种经济社会生活高度密集的人工环境, 城市作为人口与各种经济社会生活高度密集的人工环境,为维持其正常 运转,必须大量依赖的外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运转,必须大量依赖的外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城市基础设施争持维持这一 人工环境系统正常运转的支撑系统。 人工环境系统正常运转的支撑系统。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原指“下部结构”(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原指“下部结构”(infra+structure), (infrastructure) 泛指由国家或公益部门建设经营, 泛指由国家或公益部门建设经营,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基本服务和一般条 件的非赢利性行业和设施。 件的非赢利性行业和设施。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PPT教案

垃圾处理厂/填埋场/收集站/转运站,环卫车辆厂、公厕及卫生管理设施等。
清理市容、净化环境。
(七)通信工程系统
邮政:邮政局、报刊门市、邮亭等,安全传递。
电信:有线电话和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移动电话、无线寻呼)
广播:无线电广播和有线电广播
电视:无线和有线(含闭路)
广播电视中心
(八)防灾工程系统
√ 配水管网的分类:根据作用和管径大小,分为干管、分配管(
或称配水管)、接户管(或称进户管)三类。
√ 干管:输水至城市各
用水地区和为沿线用户供
水,其管径在200mm以
上。涉及计算。
配水管:管输送来的
水,配给接户管和消火栓
。管径一般至少100mm
。
接户管:分配管接到
用户去的管线,管径不小
于20mm,至少两条。
k.潮沙河道的取水口应避免海水倒灌的影响;水库的取水口应在水库淤积范围以
外,靠近大坝;湖泊取水口应选在近湖泊出口处,离开支流汇入口,且须避开藻
类集中滋生区。
3、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1、处理方法
澄清过滤和消毒:饮用水常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除臭、除味:饮用水净化时
除铁、除锰和除氟:溶解于地下水中的铁、锰超标时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会计学
1
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构成和功能
城
市
城市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性
基
础
设
施
水(给水、排水):“吐故纳新”
能源(供电、燃气、供热):提供高效卫生能源
通信:城市之耳目和喉舌
环境:清洁城市
防灾:保障城市安全
北京大学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第四部分 排水工程规划教学大纲
一、排水工程概论
(一)、意义和任务 (二)、基本概念 (三)、排水制度 (四)、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五)、排水管网系统布置的几种形式
2011-12-25
9
第四部分 排水工程规划教学大纲
二、排水工程规划
(一)排水工程规划的基本方针 (二)排水工程规划需具备的基础资料 (三)排水工程规划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四)污水工程规划 (五)雨水工程规划
2011-12-25 4
第二部分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教学大纲
5.城市道路选线与道路纵坡度计算 6.城市道路红线四角标高确定 7.确定地面排水方向,划分排水区域 三、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一)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对象与目的 (二)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 (三)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 2.设计地面形式的选择 3.设计标高的确定 4.场地排水 5.竖向规划的表示方法 6.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2011-12-25 2
一、基础设施的提出 二、基础设施的定义 三、基础设施的分类 四、基础设施的作用与特性
2011-12-25
3
第二部分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教学大纲
一、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1.竖向规划的概念 2.竖向规划的目的 3.竖向规划的内容 二、总体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一)总体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对象与主要任务 (二)总体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 1.城市控制标高系统的确定 2.确定城市干道中心线节点、变坡点和转弯处的控制标高 3.道路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4.确定交通构筑物与道路、河流等交叉点的控制标高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座城市的基础设施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性、规划原则和关键要素,并以实际案例来说明如何有效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一、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例如,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运行的动脉,供电和供水系统是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基础,无线通信网络是城市信息传输的基础。
只有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才能正常运转并满足居民的需求。
其次,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和土地的浪费。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此外,基础设施规划还应考虑环保因素,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是保障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预防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并提升城市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例如,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充分考虑抗震能力和排水系统的建设,可以降低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城市的破坏程度。
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合理统筹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
通过综合统筹规划,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多方面的需求,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冲突。
其次,科学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需要依据科学的数据和技术手段进行,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
例如,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进行土地利用及交通规划,利用建模和仿真技术来评估设施的效能。
再次,参与共建。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促进民众参与。
通过与居民、专家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可以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规划方案,并增强公众对规划的认同和支持。
(完整word版)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一、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由城市交通、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防灾等工程组成,是城市建设的主体部分,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
城市各项工程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城市生活、生产等各项活动的开展。
滞后或配置不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将严重阻碍城市的发展。
适度超前,配置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能满足城市各项活动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带动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建设完备、健全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是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任务。
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制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根据城市自然环境和用水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站)等各种污水处理与收集设施、排涝泵站等雨水排放设施以及各级污水管网;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与措施。
3、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和区域电力资源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用电量,用电负荷,进行城市电源工程规划;确定城市输、配电设施的规模、容量以及电压等级;科学布局变电所(站)等变配电设施和输配电网络;制定各类供电设施和电力线路的保护措施。
4、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和区域燃料资源状况,选择确定城市燃气气源,合理确定规划期内各种各种燃气的用气量,进行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确定各种供气设施的规模、容量;选择并确定城市燃气管网系统;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等产、供气设施和输配气管网;制定燃气设施和管道的保护措施.5、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根据当地气候、生活与生产需求,确定城市集中供热对象,供热标准,供热方式;合理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选择城市热源工程规划,确定城市热电厂,热力站等供热设施的数量和容量;科学布局各种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制定节能保温的对策与措施,以及供热设施的防护措施。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研究第一章基础设施规划介绍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主要是指以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对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进行统筹规划和配置,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交通、通信和公共设施等。
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社会服务水平和经济竞争力。
第二章城市供水系统规划城市供水系统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的重要部分。
城市的水资源是有限的,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最大的保障范围。
城市供水系统规划需要从水源规划、输配水规划、供水厂规划、自来水管网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规划。
同时,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也需要考虑环保方面的因素,促进城市绿色供水。
第三章城市供电系统规划城市供电系统规划也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供电系统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总负荷、供电负荷、单元容量、电力变电站的选址等因素,通过科学的规划规避发电厂的排放、用电设备的损耗等问题。
同时,城市供电系统规划也需要配合基础层面的建设,提高电力供应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四章城市供气系统规划城市供气系统规划需要研究城市气的需求、供气线路、管网规划等。
城市燃气可以完全利用,不仅解决能源瓶颈,也可以降低污染排放,提高城市绿色供气水平。
同时,城市供气系统规划也需要研究新能源,促进城市燃气的多样化利用。
第五章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并配置适当的燃料供应,提高城市热供沟渠和节能(特别是低温区域)实现绿色供热。
通过科学规划可以保证热力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厂房和生活区的燃料费用,提高城市热力质量。
第六章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里最具有挑战性的部分之一。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综合分析和考虑城市规划的道路网络、城市交通拥堵程度以及车辆流量等诸多方面,提供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
同时,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也需要配合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促进城市交通的整体效率。
第七章城市通信系统规划城市通信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课件

祝各位同学 学习进步
• 、城市供水系统的组成
• 取水工程:地下水(井、泉) 地表水(河、湖、水库)
• 净水工程:自来水厂 加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 输配水工程:供水管网,送至用户
• 3、城市水源
– 城市水源的选择
• 水源选择
– 地下水:卫生、方便、成本低
上)
大口井(2—12米)、深井(300米以
– 地表水:水源丰富、易污染、成本高
• 统一高程、坐标 •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留有余地 • 减少交叉和危害程度
– 平面布置
• 道路、建筑平面位置、坐标 • 管线平面位置、坐标
– 断面布置
• 道路断面尺寸 • 标明与建筑、道路的距离 • 各种管线之间的关系
一道思考题:
请利用学过的城市规划理 论,分析北京城市规划或清华 校园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并提 出解决方法。 400-500字
供水、热力、灰渣、气体 污水、雨水 电力、电信、有线广播 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微波通讯
– 按敷设方式分
架空线路、地下埋设、空中通讯
– 按覆土深度分
——1.5米为界,考虑冻土
• 深埋:含水管道
• 浅埋:热力、电力电讯等
• 2、工程城管市线综工合程布管置 线综合
– 竖向规划
对城市用地高程的规划
– 布置原则
• 应注意的问题
– 地下水采水量应小于总储量
– 地表水采水量应小于枯水流量的30%
– 考虑多水源分区供水,考虑远期备用水源
– 保护水源
• 4、城市供水量的计算
– 城市用水定额
• 生活用水
200—500升/人天
• 工业用水
第8章__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8章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8.1 城市基础设施概述
市政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1.1 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
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顺利 进行的各种基础性物质设施以及相关产品 和服务的总称。
其特点:建设规模大
成本回收周期长
社会共同受益
城市基础设施一般由政府负责提供,或是 在政府的授权和监督的前提下,委托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3.4 城市基础设施的民营化趋势
1、城市基础设施的民营化改革 2、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优势
1)民营化是提高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 2)民营化可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选择 3)民营化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3、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现状
市政管理学
的联系系统,它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 交通方式。 内部交通系统是实现人和物在城市内部不同区域 的空间位移的联系系统,它由交通动力系统、交 通工具系统、交通道路系统、交通枢纽系统和交 通管理系统等五个部分组成。
市政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4.1 城市交通运输建设的作用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4.1 城市交通运输建设的作用
1、交通运输能力与发展速度制约城市建设 规模与发展速度;
2、交通运输是保障和促进城市物质生产活 动的重要条件;
3、交通运输是保障市民生活的必要手段;
4、交通运输是扩大城市辐射力和吸引力的 重要途径。
市政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基础设施产业是指以基础设施实体为经营对象,专 门提供基础设施产品的产业部门。
城规原理-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2)

“七通一平” 指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 供燃气、道路通,土地平整。
2
二、城市供水系统规划
1、城市供水系统规划的内容
城市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生活、 生产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着重考虑城市范围内的供水方案,为给水 工程专业设计提供指导原则: 估算用水量、选定水源、水厂位置和净水 方法,进行管网布置等。
20
– 2、电力输配
• 电力应纳入区域电力网 • 城市电力输配电方式:
– 树枝形 – 放射形 – 环形 – 3、城市高压走廊
• 城市电力线的敷设
– 架空线 – 地下敷设
110KV以上,造价低,危险大,景观差 3.5KV以下,造价高,技术复杂,景观好
21
• 城市高压走廊的设置
– 与建筑的安全距离 – 与通信线路的距离 – 高压走廊的宽度
• 城市高压走廊的布置原则 – 短捷,但少转弯 – 不穿越城市中心 – 减少与其他管线的交叉 – 安全距离 – 利用高压走廊绿化
22
五、城市工程管线综合
1、城市工程管线的分类
– 按性能和用途分
供水 排水 电力 电信 热力 燃气 城市垃圾管道 空气管道 灰渣管道 液体燃料(酒精等) 工业专用管道(氧、氯、原料等) 地下人防线路 微波线路(空中走廊)
现在又有网络、有线广播等
23
– 按输送方式分
• • • • 压力流管道 重力流管道 有线传输 无线传输
供水、热力、灰渣、气体 污水、雨水 电力、电信、有线广播 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微波通讯
– 按敷设方式分
架空线路、地下埋设、空中通讯
– 按覆土深度分
——1.5米为界,考虑冻土
• 深埋:含水管道 • 浅埋:热力、电力电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日用水总量以城市生活、生产最高日平均用水量加上消防、 市政用水量计算。
一般情况下,平均每人总用水量600—1000升/天。
例: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确定规划 区各类建设用地用水指标,计算出各类用水量如下表
序
用地
号
第八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2)
二、城市供水系统规划
▪ 1、城市供水系统规划的内容
▪ 城市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生活、生产和城市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着重考虑城市范围内的供水方案,为给水工程专业设计
提供指导原则: 估算用水量、选定水源、水厂位置和净水方法,进行管 网布置等。
▪ 2、城市供水系统的组成
表2.2.3-2 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km2·d))
区域
一区 二区 三区
特大城市 1.0-1.6 0.8-1.2
城市规模
大城市
中等城市
0.8-1.4
0.6-1.0
0.6-1.0
0.4-0.7
0.5-0.8
0.3-0.6
小城市 0.4-0.8 0.3-0.6 0.25-0.5
▪ 5、城市供水管网规划
代 号
用地名称
1R
居住用地
C
公共设施用地
C1
行政办公用地
C2
商业金融业用地
C3
文化娱乐用地
2 C4 C5
体育用地 其中
医疗卫生用地
C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C7
文物古迹用地
C9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3M
工业用地
4W
仓储用地
5 Wu
商贸物流用地
6T
对外交通用地
7S
道路广场用地
8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9G
公共绿地
1 D0
特殊用地
1 用1 水总量
用地面积 (万m2)
1254.67 679.81 69.76 315.5 74.81 32.07 35.42 104.45 33.02 14.78 1045.13 213.65 185.62 68.82 607 77.49 11.26
34.47
用水指标(万 m3/km2·d)
0.95 -0.50 0.50 0.50 0.50 1.00 1.00 0.50 0.80 2.00 0.20 0.20 0.30 0.20 0.25 0.10
0.50
用水量 (m3/d)
119193.65 -3488 15775 3740.5 1603.5 3542 10445 1651 1182.4 209026 4273 3712.4 2064.6 12140 1937.25 112.6
▪ 2、城市排水的成分
▪ 生活污水 ▪ 生产污水
▪ 降水
油脂、日用化工用品 生产废水 基本无污染 生产污水 污染较严重,需要处理 雨雪冰雹
▪ 3、城市排水体制
▪ 合流制 雨水和污水合流,用同一条管道排出 成本低、污染,如排向污水厂则加大处理负荷
▪ 分流制 雨水和污水分别流入各自管道,污水排入污水厂, 雨水排入河流。 成本高,污染少,污水厂负荷小
1723.5
395610.4
表2.2.3-1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万人·d))
区域
一区 二区 三区
特大城市 0.8-1.2 0.6-1.0 0.5-0.8
城市 规 模
大城市
中等城市
0.7-1.1
0.6-1.0
0.5-0.8
0.35-0.7
0.4-0.7
0.3-0.6
小城市 0.4-0.8 0.3-0.6 0.25-0.5
▪ 用地:0.2—2.5平方米(每m3/日用水量) 10万m3/日用水量,占地10公顷左右
▪ 城市新建津滨水厂和临港工业区水厂,扩建凌庄水厂、塘
沽新河水厂、塘沽新区水厂、开发区水厂、大港油田水厂、 大港水厂和大港石化乙烯水厂等;在汉沽新城和滨海新区 核心区各新建1座海水淡化厂。配合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 程建设西河水源枢纽泵站,扩建宜兴埠水源枢纽泵站。
▪ 防洪规划
▪ 防洪标准
洪水出现的几率
▪ 防洪堤、道的设计
四、城市供电系统规划
供电规划属能源规划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 确定用电负荷、布置电源、确定供电网络
▪ 1、电力系统
▪ 电力系统的组成
▪ 发电厂
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电
▪ 变电站所
改变电压、输配电压
▪ 用户
工业、生活、公共设施、市政
____天津市总体规划2006版
▪ 4、城市供水量的计算
▪ 城市用水定额
▪ 生活用水
200—500升/人天
▪ 工业用水
根据行业不同,使用方式不同,定额也不同
▪ 消防用水
同一时间二次火灾,每次40升/秒的流量
▪ 市政用水
街道洒水
1.0—1.5升/米2日
绿地浇水
1.0—2.0升/米2日
▪ 城市总供水量
▪ 输水干管+配水管网 ▪ 基本要求
a、技术:足够的水压、水量 b、经济:管道短、费用少、施工方便 c、安全:事故、检修时,保障供水
▪ 管网形式
a、枝状:长度短,容易断水 b、环状:长度长 c、综合:总体环状,局部枝状
三、城市排水系统规划
▪ 1、城市排水系统规划
排水系统规划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全市性的排水 方案、估算排水量、布置排水管网、防洪堤等。
▪ 应注意的问题
▪ 地下水采水量应小于总储量 ▪ 地表水采水量应小于枯水流量的30% ▪ 考虑多水源分区供水,考虑远期备用水源 ▪ 保护水源
▪ 自来水厂
▪ 工作程序:
沉淀(自然沉淀、混凝沉淀、化学沉淀)——过滤——消 毒——软化——除铁、锰——除氟
▪ 厂址选择:
▪ 地点:地质条件好、少占农田、交通方便、电力充裕 接近用水区,河道主流的城市上游
▪ 取水工程:地下水(井、泉)
地表水(河、湖、水库)
▪ 净水工程:自来水厂
加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 输配水工程:供水管网,送至用户
▪ 3、城市水源
▪ 城市水源的选择▪ 来自源选择▪ 地下水:卫生、方便、成本低 大口井(2—12米)、深井(300米以上)
▪ 地表水:水源丰富、易污染、成本高(主要水源)
▪ 4、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内容
▪ 确定排水体制 ▪ 确定排水系统布置
集中式排水系统、分区式排水系统
▪ 雨水系统 根据暴雨公式计算最大雨量,确定雨水管的走向、 位置、管径
▪ 污水系统
确定污水厂、出水口、泵站的位置,确定污水管的走 向、位置、管径
污水处理厂:地势较低,靠近城市水体下游,远离居 住区,地形有一定坡度
▪ 输电线路
▪ 电压等级 ▪ 第一类额定电压:安全电压
▪ 6,12,24,36,48V
∠100V
▪ 第二类额定电压:100v ≤工作电压∠100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