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组织及ISO标准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部门、消费者团体和国际组织的有资格
的代表平等地参与解决全球标准化问题, 每年约有30000名专家参加ISO的各种会议。 其财政支持大部分来自成员国认缴的年费, 少量来自ISO标准和其他出版物的收入。
ISO制定的标准推荐给世界各国采用, 是非强制性标准。但是由于ISO颁布 的标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指导性和通用性,对世界标准化进 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 都非常重视ISO标准。许多国家的政 府部门、工业部门及有关方面都十 分重视在ISO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 参加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及工作 小组的活动积极参与ISO标准制定工 作。目前ISO的200多个技术委员会 正在不断地制定新的产品、工艺及 管理方面的标准。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ISO9000-1: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标准 第1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0-2:1997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标准 第2部分:ISO9001、ISO9002、 ISO9003通用实施指南》;(第2版)
ISO9000-3:1997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标准 第3部分:ISO9001在软件开发、 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第2版)
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量管理阶段(1960--至今)
• 质量检验阶段--专职检验员的把关--杜绝废品;
•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数理统计方法---整个生产过 程受控 ---减少成批废品(预防作用);
• 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质量管理概念的 更新;
• 现代化系统工程科学的应用(管理领域),质量 内涵的拓展---质量管理活动从单纯重视生产现场的 加工过程向产品形成的前后,采购、销售、服务等 全过程延伸;
第三分技术委员会(SC3):支持 技术,秘书国是荷兰(NNI)。
经过多年努力,ISO/TC176于1986年6月发布了第 一个标准,即ISO8402:1986《质量——术语》; 1987年3月又发布了5个系列标准,分别是: ISO9000: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选择 和使用指南》;
ISO9001:1987《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开发、生 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形成 和产生ISO9000族标准的社会基础。
2.ISO9000族标准是世界质量管理发 展最新阶段的必然产物。
3.世界各质量保证的成功经验,为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4.国际经济贸易事业的发展,加速了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推广。
ISO9002:1987《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和安装的 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1987《质量管理体系——最终检验和试 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指南》;
上述6个标准通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或称为1987版ISO9000系列标准。
ISO8402:1994 证 术语》;
ISO 9000 系列标准
• 1971:ISO--CERTICO(认证委员会); • 1985:CASCO(更名为:合格评定委员会); • 1979:ISO理事会决定在认证委员会“质量 保证工作组”的基础上,单独成立质量保证委员会; • 1980:ISO/TC176(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在 加拿大成立); • 1986:ISO/TC176(易名为“质量管理和质 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ISO10005:1995
《质量管理
质量计划编制指南》;
ISO10006:1997
《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质量指南》;
IS010007:1995
《质量管理
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ISO10011-1:1990 《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指南 第1部分:审核》;
ISO10011-2:1991 《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指南 第2部分:质量体系审核 员的评定准则》;ISO10011-3:199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第3部分: 审核工作管理》;
ISO组织及ISO标准简介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 简称,是由多国联合组成的 非政府机构,成立于1947年。
到目前为止,ISO有正式成 员国120多个(我国是其中 之一),
它的宗旨是:
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 化工作及其有关活动的开展, 以利于国际间的物资交流和 相互服务,并且发展在科技 界及经济活动方面的合作。
1979:BS5750(英国)第一部分《质量体系-设 计、制造和安装规范》、第二部分《质量体系-制 造和安装规范》、第三部分《质量体系-最终检验 和试验规范》
ANSI/ASQC Z-1.15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 质量体系的通用指南》;
CSA CAN3-Z 299 (加拿大)质量保证系 列。
1980:NF X50-110-80 (法国)《企业质量管理 体系指南》;
ISO10012-1:1992 《测量设备的质 量保证要求 第1部分:测量设备的 计量确认体系》;
ISO10012-2: 1997 《测量设备的质 量保证要求 第2部分:测量过程的 控制指南》;
ISO10013:1995 《质量手册编制 指南》;
ISO/TR10014:1998《质量经济管理 指南》;
ISO9000族标准就是由国际标准化组 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 准。ISO/TC176成立于1979年,是 在ISO/CERTICO(认证委员会—— 后改为合格评定委员会,即CASCO) 第二工作组“质量保证”的基础上 建立的,1980年5月,在加拿大的渥 太华举行了首次会议,其秘书处设 在加拿大。TC176负责通用性质量 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标准的制定和
8) 概念明确,通俗易懂,便于翻译 和使用;
9)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标准中得到 充分体现;
10) 标准明确要求质量管理体系以顾 客为中心,并考虑了所有相关方的利 益和需求;
11) 将ISO9001与ISO9004标准设计成 一对结构相同、协调一致的标准,有 利于组织的业绩的持续改进;
12) 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MIL-Q-45208A《检验系统要求》--生 产一般武器的质量保证标准。
1971:ASME-Ⅲ-NA4000(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锅炉与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标准》;
ASNI-N45.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核电 站质量保证大纲要求》。
1975:AS 1821/22/23 澳大利亚质量保证标准;
顾客满意;
➢ 与其他管理体系兼容,比如ISO14000环境管理等; ➢ 满足特殊部门比如航空、汽车、医疗器械以及电讯
等部门组织的基本需要;
➢ 标准的数量少而精,以利于推广使用。
新版标准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 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 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也能满足医 疗器械、通信、汽车等特殊行业对 标准的需求;
---- “数理统计”;
• 1931年--抽样检验(休哈特,戴明提出);
• 控制图--管理图:统计过程控制(SPC) 的重要工具之一,最大益处:及时发现过程中 的异常现象和缓慢变异等系统误差,预防不合 格的发生。
•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生产过程中质量 波动的规律性,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产生波动 的异常因素,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的受控 状态下。
3、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 指南》;取代ISO9004-1:1994标准。
ISO的技术工作是通过技术委员会(简称 TC)来进行的。根据工作需要,每个技术 委员会可以设若干分委员会(SC),TC和 SC下面还可设立若干工作组(WG)。目 前,ISO共有TC、SC和WG约2850个。技术 委员会和分委员会各有一个主席和一个秘
书处,秘书处由各成员国分别担任,各秘 书处与位于日内瓦的ISO中央秘书处保持直 接联系。全世界各行业、研究所、官方权
1981:BS5750第4、5、6部分(使用指南);
1985:CSA CAN 3-Z 299和AS 1821/22/23修订;
1986:ANSI/ASQCQ1-86(美国)《质量体系审 核指南》;
NF X50-113-86(法国)《质量手册编制指 南》
ISO 9000 系列标准
• 1971:ISO--CERTICO(认证委员会); • 1985:CASCO(更名为:合格评定委员会); • 1979:ISO理事会决定在认证委员会“质量 保证工作组”的基础上,单独成立质量保证委员会;
• 人类工效学的问世---质量管理中全员参与、人员 素质的重要作用有了更现代化的观念更新。
ISO 9000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1959:世界上最早的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文 件-----美国国防部 MIL-Q-9858A 《质量大纲 要求》;要求“承包商制订和保持一个与其 经营管理、技术规程相一致的有效的和经济 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在实现合同要求的 所有领域和过程(例如:设计、研制、制造、 加工、装配、检验、试验、维护、装箱、贮 存和安装)中充分保证质量”,并要求企业 根据标准要求编制手册。
ISO的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1920--1940)
• 产品质量依靠工人的技巧保证; (工人自我控制方法) • 质量检验制度,专职检验员; • 废品--损失--工厂(未流向社会); • 希望事先防止不合格品的形成。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940--1960)
• 统计质量控制主要方法之一
ISO9004-1: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体系要素 第1部分:指南》;
ISO9004-2:1991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体系要素 第2部分:服务指南》;
ISO9004-3: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体系要素 第3部分:流程性材料指南》; ISO9004-4: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
5.组织生存和提高效益的需要是产生 ISO9000族标准的重要原因。
2000版标准结构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将原有的核心标准简 化为四个:
1、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 术 语 》 ; 替 代 ISO8402:1994 和 ISO9000-1: 1994标准。
2、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替 代 ISO9001:1994,ISO9002:1994 和 ISO9003:1994标准。
ISO10015:1999 《培训指南》;
ISO/TR10017:1999《用于ISO9001: 1994的统计技术指南》。
2000版ISO9000族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有如下 几条:
➢适用于所有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产品类别,任何规 模的组织;
➢ 使用简便、表达清晰、便于翻译、易于理解; ➢ 能够将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的运行联系起来; ➢ 为组织改进实施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 体现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并通过持续改进来达到
ISO9000-4: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标准 第4部分:可信性大纲管理指 南》;
ISO9001:1994 《质量管理体系——设 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 式》;
ISO9002:1994 《质量管理体系——生 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1994 《质量管理体系——最 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2) 对标准的应用做了更严格的规 定,即在某些情况下某些要求允许 删减;
3) 将对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 监控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 一种手段;
4) 采用“过程方法”的模式结构, 逻辑性强,相关性好;
5) 更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6) 突出“持续改进”的思想;
7) 减少了过多的文件化要求,扩大 了组织自行决定文件化程度的自由度;
相应的质量技术领域中的标准化和 协调工作。
截止2000年8月,TC176拥有58个 “P”成员国(正式成员)和20个 “O”成员国(观察员),下设三个 分技术委员会和一个任务组,分别 制订相关的标准和指南性文件:
第一分技术委员会(SC1):质量 概念和术语 ,秘书国是法国 (AFNOR)。
第二分技术委员会(SC2):质量 管理体系 ,秘书国是英国(BSI)。
的代表平等地参与解决全球标准化问题, 每年约有30000名专家参加ISO的各种会议。 其财政支持大部分来自成员国认缴的年费, 少量来自ISO标准和其他出版物的收入。
ISO制定的标准推荐给世界各国采用, 是非强制性标准。但是由于ISO颁布 的标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指导性和通用性,对世界标准化进 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 都非常重视ISO标准。许多国家的政 府部门、工业部门及有关方面都十 分重视在ISO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 参加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及工作 小组的活动积极参与ISO标准制定工 作。目前ISO的200多个技术委员会 正在不断地制定新的产品、工艺及 管理方面的标准。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ISO9000-1: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标准 第1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0-2:1997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标准 第2部分:ISO9001、ISO9002、 ISO9003通用实施指南》;(第2版)
ISO9000-3:1997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标准 第3部分:ISO9001在软件开发、 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第2版)
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量管理阶段(1960--至今)
• 质量检验阶段--专职检验员的把关--杜绝废品;
•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数理统计方法---整个生产过 程受控 ---减少成批废品(预防作用);
• 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质量管理概念的 更新;
• 现代化系统工程科学的应用(管理领域),质量 内涵的拓展---质量管理活动从单纯重视生产现场的 加工过程向产品形成的前后,采购、销售、服务等 全过程延伸;
第三分技术委员会(SC3):支持 技术,秘书国是荷兰(NNI)。
经过多年努力,ISO/TC176于1986年6月发布了第 一个标准,即ISO8402:1986《质量——术语》; 1987年3月又发布了5个系列标准,分别是: ISO9000: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选择 和使用指南》;
ISO9001:1987《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开发、生 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形成 和产生ISO9000族标准的社会基础。
2.ISO9000族标准是世界质量管理发 展最新阶段的必然产物。
3.世界各质量保证的成功经验,为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4.国际经济贸易事业的发展,加速了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推广。
ISO9002:1987《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和安装的 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1987《质量管理体系——最终检验和试 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指南》;
上述6个标准通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或称为1987版ISO9000系列标准。
ISO8402:1994 证 术语》;
ISO 9000 系列标准
• 1971:ISO--CERTICO(认证委员会); • 1985:CASCO(更名为:合格评定委员会); • 1979:ISO理事会决定在认证委员会“质量 保证工作组”的基础上,单独成立质量保证委员会; • 1980:ISO/TC176(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在 加拿大成立); • 1986:ISO/TC176(易名为“质量管理和质 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ISO10005:1995
《质量管理
质量计划编制指南》;
ISO10006:1997
《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质量指南》;
IS010007:1995
《质量管理
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ISO10011-1:1990 《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指南 第1部分:审核》;
ISO10011-2:1991 《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指南 第2部分:质量体系审核 员的评定准则》;ISO10011-3:199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第3部分: 审核工作管理》;
ISO组织及ISO标准简介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 简称,是由多国联合组成的 非政府机构,成立于1947年。
到目前为止,ISO有正式成 员国120多个(我国是其中 之一),
它的宗旨是:
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 化工作及其有关活动的开展, 以利于国际间的物资交流和 相互服务,并且发展在科技 界及经济活动方面的合作。
1979:BS5750(英国)第一部分《质量体系-设 计、制造和安装规范》、第二部分《质量体系-制 造和安装规范》、第三部分《质量体系-最终检验 和试验规范》
ANSI/ASQC Z-1.15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 质量体系的通用指南》;
CSA CAN3-Z 299 (加拿大)质量保证系 列。
1980:NF X50-110-80 (法国)《企业质量管理 体系指南》;
ISO10012-1:1992 《测量设备的质 量保证要求 第1部分:测量设备的 计量确认体系》;
ISO10012-2: 1997 《测量设备的质 量保证要求 第2部分:测量过程的 控制指南》;
ISO10013:1995 《质量手册编制 指南》;
ISO/TR10014:1998《质量经济管理 指南》;
ISO9000族标准就是由国际标准化组 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 准。ISO/TC176成立于1979年,是 在ISO/CERTICO(认证委员会—— 后改为合格评定委员会,即CASCO) 第二工作组“质量保证”的基础上 建立的,1980年5月,在加拿大的渥 太华举行了首次会议,其秘书处设 在加拿大。TC176负责通用性质量 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标准的制定和
8) 概念明确,通俗易懂,便于翻译 和使用;
9)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标准中得到 充分体现;
10) 标准明确要求质量管理体系以顾 客为中心,并考虑了所有相关方的利 益和需求;
11) 将ISO9001与ISO9004标准设计成 一对结构相同、协调一致的标准,有 利于组织的业绩的持续改进;
12) 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MIL-Q-45208A《检验系统要求》--生 产一般武器的质量保证标准。
1971:ASME-Ⅲ-NA4000(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锅炉与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标准》;
ASNI-N45.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核电 站质量保证大纲要求》。
1975:AS 1821/22/23 澳大利亚质量保证标准;
顾客满意;
➢ 与其他管理体系兼容,比如ISO14000环境管理等; ➢ 满足特殊部门比如航空、汽车、医疗器械以及电讯
等部门组织的基本需要;
➢ 标准的数量少而精,以利于推广使用。
新版标准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 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 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也能满足医 疗器械、通信、汽车等特殊行业对 标准的需求;
---- “数理统计”;
• 1931年--抽样检验(休哈特,戴明提出);
• 控制图--管理图:统计过程控制(SPC) 的重要工具之一,最大益处:及时发现过程中 的异常现象和缓慢变异等系统误差,预防不合 格的发生。
•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生产过程中质量 波动的规律性,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产生波动 的异常因素,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的受控 状态下。
3、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 指南》;取代ISO9004-1:1994标准。
ISO的技术工作是通过技术委员会(简称 TC)来进行的。根据工作需要,每个技术 委员会可以设若干分委员会(SC),TC和 SC下面还可设立若干工作组(WG)。目 前,ISO共有TC、SC和WG约2850个。技术 委员会和分委员会各有一个主席和一个秘
书处,秘书处由各成员国分别担任,各秘 书处与位于日内瓦的ISO中央秘书处保持直 接联系。全世界各行业、研究所、官方权
1981:BS5750第4、5、6部分(使用指南);
1985:CSA CAN 3-Z 299和AS 1821/22/23修订;
1986:ANSI/ASQCQ1-86(美国)《质量体系审 核指南》;
NF X50-113-86(法国)《质量手册编制指 南》
ISO 9000 系列标准
• 1971:ISO--CERTICO(认证委员会); • 1985:CASCO(更名为:合格评定委员会); • 1979:ISO理事会决定在认证委员会“质量 保证工作组”的基础上,单独成立质量保证委员会;
• 人类工效学的问世---质量管理中全员参与、人员 素质的重要作用有了更现代化的观念更新。
ISO 9000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1959:世界上最早的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文 件-----美国国防部 MIL-Q-9858A 《质量大纲 要求》;要求“承包商制订和保持一个与其 经营管理、技术规程相一致的有效的和经济 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在实现合同要求的 所有领域和过程(例如:设计、研制、制造、 加工、装配、检验、试验、维护、装箱、贮 存和安装)中充分保证质量”,并要求企业 根据标准要求编制手册。
ISO的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1920--1940)
• 产品质量依靠工人的技巧保证; (工人自我控制方法) • 质量检验制度,专职检验员; • 废品--损失--工厂(未流向社会); • 希望事先防止不合格品的形成。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940--1960)
• 统计质量控制主要方法之一
ISO9004-1: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体系要素 第1部分:指南》;
ISO9004-2:1991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体系要素 第2部分:服务指南》;
ISO9004-3: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体系要素 第3部分:流程性材料指南》; ISO9004-4: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
5.组织生存和提高效益的需要是产生 ISO9000族标准的重要原因。
2000版标准结构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将原有的核心标准简 化为四个:
1、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 术 语 》 ; 替 代 ISO8402:1994 和 ISO9000-1: 1994标准。
2、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替 代 ISO9001:1994,ISO9002:1994 和 ISO9003:1994标准。
ISO10015:1999 《培训指南》;
ISO/TR10017:1999《用于ISO9001: 1994的统计技术指南》。
2000版ISO9000族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有如下 几条:
➢适用于所有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产品类别,任何规 模的组织;
➢ 使用简便、表达清晰、便于翻译、易于理解; ➢ 能够将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的运行联系起来; ➢ 为组织改进实施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 体现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并通过持续改进来达到
ISO9000-4: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标准 第4部分:可信性大纲管理指 南》;
ISO9001:1994 《质量管理体系——设 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 式》;
ISO9002:1994 《质量管理体系——生 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1994 《质量管理体系——最 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2) 对标准的应用做了更严格的规 定,即在某些情况下某些要求允许 删减;
3) 将对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 监控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 一种手段;
4) 采用“过程方法”的模式结构, 逻辑性强,相关性好;
5) 更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6) 突出“持续改进”的思想;
7) 减少了过多的文件化要求,扩大 了组织自行决定文件化程度的自由度;
相应的质量技术领域中的标准化和 协调工作。
截止2000年8月,TC176拥有58个 “P”成员国(正式成员)和20个 “O”成员国(观察员),下设三个 分技术委员会和一个任务组,分别 制订相关的标准和指南性文件:
第一分技术委员会(SC1):质量 概念和术语 ,秘书国是法国 (AFNOR)。
第二分技术委员会(SC2):质量 管理体系 ,秘书国是英国(B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