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新型唑类抗真菌药物

合集下载

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感染的西药及用法指导

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感染的西药及用法指导

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感染的西药及用法指导真菌感染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体的多个部位,如皮肤、指甲、呼吸道等。

真菌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以及其用法指导。

一、氟康唑(Fluconazole)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和皮肤真菌感染等。

用法指导如下:1. 口腔念珠菌病:成人一般建议起始剂量为200-400毫克,每日一次,用时1-2周。

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来确定。

2. 阴道念珠菌病:单剂量150毫克口服,一般一次性使用。

3. 皮肤真菌感染:一般每日50-200毫克,用时2-4周。

使用氟康唑时需注意的事项:- 服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按时按量服用。

- 药物可随餐或空腹服用,但应与抗酸药物分开服用。

- 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头痛、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如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反应,应立即咨询医生。

二、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伊曲康唑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等。

用法指导如下:1. 皮肤和黏膜念珠菌病:一般建议成人每日200-400毫克,用时1-2周。

儿童剂量需根据体重和年龄确定。

2. 阴道念珠菌病:一般建议成人每日200毫克,用时3天。

使用伊曲康唑时需注意的事项:- 忌酒,避免与酒精同时使用。

- 在服药期间应避免暴露于强阳光下,以免引起光敏感。

- 伊曲康唑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请遵循医生的嘱托。

三、酮康唑(Ketoconazole)酮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多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和头部皮肤念珠菌感染。

用法指导如下:1. 皮肤真菌感染:一般建议每日200-400毫克,根据病情需持续用药2-4周。

2. 头部皮肤念珠菌感染(例如头癣):一般建议每日200毫克,用时至症状完全缓解,通常需要数周。

使用酮康唑时需注意的事项:- 药物应与餐同时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唑类抗真菌药-特康唑

唑类抗真菌药-特康唑

唑类抗真菌药-特康唑
药名
特康唑 Terconazole
药理作用
本品属三唑类抗真菌药,作用机制同酮康唑,本品体外对念珠菌、许
多表皮癣菌和其他真菌有抗菌作用。

对某些细菌也有抗菌作用。

但对
阴道微生物如乳酸杆菌等无活性。

药代动力
阴道内给药,约有5%~16%的本品被吸收,被吸收的药物经肝脏代谢,由粪便、尿排出体外。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阴道念珠菌病。

用法用量
含本品80mg的阴道栓剂,睡前应用,连续3d,或0.4%的阴道霜剂5g,
睡前应用,连续7d。

不良反应
阴道给药局部有灼烧感和痒感,阴道栓剂量大于80mg后,某些病人可
出现Flu综合征,阴道栓剂中的基质可以与避孕隔膜等其中的胶乳物质
发生反应,故可采用栓剂与霜剂交替使用。

注意事项
禁用于对特康唑、十六烷醇、丙二醇或2(3)-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
过敏者。

规格
阴道栓剂:每粒含本品40mg或80mg。

阴道霜剂:40mg/5g。

4、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抗真菌药物对比

4、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抗真菌药物对比

艾沙康唑是新型唑类抗真菌药,临床使用的 是硫酸艾沙康唑。 艾沙康唑通过变为前药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 溶解度,避免使用环糊精,无需考虑该赋形 剂在肾损患者中蓄积而导致的肾毒性,同时 也带来更好的生物利用度。
02
药动学特征
02 药动学特征
氟康唑 伊曲康唑
吸收
Oral Bioavailability: >90% IV与po剂量相同; 吸收不受食物影响
《2016 IDSA临床实践指南:曲霉病的诊 断和管理》中指出推荐使用伏立康唑作为 侵袭性曲霉病的一线疗法,替代疗法包括 脂质体两性霉素B、艾沙康唑,或其他脂 质制剂的 AmB
3.3 指南推荐-泊沙康唑
欧洲毛霉病指南(2019)
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明确指出,急性白血病 (包括 MDS)初次 诱导或挽救化疗患者、预期粒细胞缺乏持续>10d、伴有严重 粒细胞缺乏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进行预防治疗,药物首选泊 沙康唑,其次为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等。 allo-HSCT 及 伴 GVHD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进行预防治疗,且 药物首选泊沙康唑,其次为米卡芬净、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在毛霉病的初始治疗和挽救治疗中,建议泊沙康唑作为两性 霉素B类抗真菌药物的备选药物。
++
++
++
++
克柔念珠菌
-
+
++
++
葡萄牙念珠菌
++
++
++
++
烟曲霉菌
-
+
++
++
新型隐球菌

抗真菌药物种类太多,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怎么选?

抗真菌药物种类太多,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怎么选?

抗真菌药物种类太多,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怎么选?
市面上抗真菌药物种类很多,对于患者而言眼花缭乱,不知道选择哪一种抗真菌药物?今天我们针对常见的伏立康唑、氟康唑以及伊曲康唑做简单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福丽康欣)是临床上常用到的抗真菌感染药物,主要用于侵袭性曲霉病、念珠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以及放线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

此外,也可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中进行性的可能威胁生命的真菌感染。

二、氟康唑
氟康唑(康锐)是属于咪唑类的抗真菌药一种,主要用于真菌感染所导致的相关疾病,比如呼吸道相关的真菌感染性疾病、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以及外阴阴道炎等疾病。

氟康唑主要是可以高度选择性的干扰真菌细胞的P450酶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起到抗真菌的作用。

三、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美扶)也是比较常见的抗真菌感染的药物,主要用于皮肤出现真菌性感染、花斑癣、真菌性角膜炎、口腔念珠菌病、甲真菌病等。

伊曲康唑可结合真菌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抑制麦角甾醇合成。

虽说三“唑”都是抗真菌药物,而伏立康唑比伊曲康唑抗菌谱更广,不管患者选择哪个“唑”,都要针对自身情况而定,遵医嘱服用抗真菌药物,切勿盲目服用。

唑类抗真菌药

唑类抗真菌药

唑类抗真菌药唑类抗真菌药包括咪唑类和三唑类。

广谱抗真菌药,对白色念珠菌属、着色真菌属、球孢子菌属、组织胞质菌属、孢子丝菌属和新型隐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曲霉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但对毛霉菌无效。

咪唑类有克霉唑、咪康唑和酮康唑等,主要为局部用药;三唑类有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广谱、高效、低毒。

其中氟康唑用作治疗深部真菌药。

咪康唑又称双氯苯咪唑、达克宁。

为广谱抗真菌药。

静脉给药治疗多种深部真菌病。

可作为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无效或不能耐受时的替代药,而且必须住院治疗。

局部用药治疗皮肤粘膜真菌感染,疗效优于制霉菌素。

本药毒性较大,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紊乱、恶心、呕吐,并已有因肝毒性而致死的报道,也可见血液及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毒性。

注射过程可发生寒战、高热、过敏反应、心律不齐。

静脉给药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酮康唑酮康唑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

对各种浅部和深部真菌均有抗菌活性。

对白色念珠菌和表浅癣菌作用较强。

用于治疗多种浅部真菌感染,疗效比灰黄霉素和两性霉素B稍强或相似。

但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不如两性霉素B。

氟康唑氟康唑为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抗菌谱与酮康唑相似,体内抗菌活性比酮康唑强10-20倍,但体外抗菌作用不如酮康唑。

本药既可口服,也可静脉给药。

口服易吸收,体内分布广,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及脑实质,脑脊液中浓度为血浓度的60%。

主要从肾排泄,t1/2约达25-30h。

本药对皮肤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均有效,主要用于各种念珠菌、隐球菌及各种真菌引起的脑膜炎,艾滋病患者口腔、消化道念珠菌病等。

不良反应少,有轻度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头痛、头晕、失眠等,可出现一过性血尿素氮、肌酐及转氨酶升高。

本药可使苯妥英钠、环孢素、齐多夫定、华法林和磺酰脲类的血药浓度增加。

伊曲康唑伊曲康唑属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对浅部、深部真菌感染均有抗菌作用,抗真菌作用比酮康唑强。

并且抗菌谱较酮康唑更广。

可用于许多浅部的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阴道炎,口腔、皮肤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花斑癣等,尤其适合治疗甲真菌病,治愈率高而复发率低。

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摘要】近年来由于真菌感染机率增加,感染程度加深,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发展迫在眉睫,唑类抗真菌药物作为临床药物治疗真菌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被广泛的研究开发并加以利用。

本文综述了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发展历程、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以及新型唑类cyp5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便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有更为直观系统的了解。

1 前言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过度使用,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化疗,器官移植手术,近几年aids的发病率增高,使得真菌感染在临床上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问题。

这些原因都使得真菌感染在临床治疗中引起广泛重视。

抗真菌药物作为治疗真菌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5]2 唑类药物的研究进展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真菌药物是唑类药物,约占临床抗真菌药物治疗的70%。

麦角甾醇作为构成真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生物调节以及立体结构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在麦角甾醇合成过程中,抑制14α-去甲基化酶的活性,阻断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醇的脱甲基化反应,使得羊毛甾醇聚集,细胞中毒死亡而达到杀菌作用[9]。

该类药物起初以咪唑为主,如:酮康唑、咪康唑等,但因其对哺乳动物的p450酶系统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产生较大的肝肾毒性和抗男性生育等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不被广泛使用。

而三唑类药物则因哺乳动物p450酶系统中的其他敏感异构酶对其更敏感,从而对cyt-p450具有保护作用,降低其毒副作用,成为唑类治疗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等。

[6,7]第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和伊曲康唑1990年氟康唑的问世,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氟康唑是治疗新隐球菌、全身性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口服治疗粗球孢子菌引起的脑膜炎及艾滋病患者口腔、消化道念珠菌病等[8]。

具有口服易吸收、分布广、体内代谢少、生物利用度低,不良反应低等优点,但是近年来,临床出现的耐氟康唑的念珠菌株逐渐增多,耐氟康唑的隐球菌和曲霉菌也相继出现。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

克霉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此药口服吸收良好,对皮肤癣菌有较好疗效,主要通过改变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制剂有口服和外用两种,适用于各种脚气。

有肝病、白细胞降低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慎用。

2咪康唑广谱高效抗真菌药物,对大多数致病真菌、腐生性真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对皮肤癣菌和皮肤念珠菌所致的各种类型足癣及足真菌病均有良好疗效。

本药口服难以吸收,静脉注射及外用治疗疗效较好。

它可以抑制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合成而使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细胞内容物的渗漏,最后使细胞死亡。

3益康唑广谱抗真菌药物,对表皮癣菌、酵母菌、酵母样菌及一些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

外用于正常皮肤后,甚少全身吸收,大部分外用药物保留在皮肤表面,主要在角质层,其中浓度可超过对皮肤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在整个表皮层及真皮中部均可测到抑菌浓度的药物。

本药也可口服,它可以干扰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及破坏真菌的细胞膜系统,使其通透性增加,最后整个细胞溶解。

适于皮肤癣菌引起的各种癣病和念珠菌引起的皮肤念珠菌病。

4酮康唑商品名里素劳,广谱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主要靠抑制真菌的麦角固醇合成,从而使得真菌的细胞膜通透性大增,内容物溢出,最后真菌细胞变性死亡。

酮康唑吸收依赖足够的胃液,应该在饭后立即服用,注意不要与抑制胃酸分泌和降低胃酸浓度的药同时服用,一般应该间隔两个小时以上,不要与利福平同服。

内服酮康唑治疗脚气每日一次性服用200毫克,连服用4~8周。

5伊曲康唑又称斯皮仁诺,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为达效果,应该在饭后立即服用。

此药有高度嗜脂性及嗜角质的特性,在皮肤内的浓度甚高。

该药物可经皮脂腺排出,再经汗腺渗入角质层。

停止服药后,皮肤内的伊曲康唑浓度仍能够维持几周。

伊曲康唑可在皮肤角质层及黏膜内长期滞留并保持较高浓度。

伊曲康唑通过响真菌细胞膜的功能,使其通透性增高,从而最终导致真菌死亡。

6氟康唑商品名大扶康,为新型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可口服亦可静滴。

抗真菌类药物tdm及临床应用

抗真菌类药物tdm及临床应用

03
临床试验与疗效评 估
新型抗真菌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 示出较好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 评估。
未来抗真菌药物的发展趋势
联合治疗
未来抗真菌药物的发展可 能会采用联合治疗策略, 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耐 药性的产生。
靶向治疗
针对真菌特定的生物学特 性或致病机制,开发靶向 药物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 向。
免疫治疗
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主要通过抑制 真菌核酸合成,干扰真菌的繁殖和生 长。
干扰真菌细胞膜功能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主要通过干扰细 胞膜的通透性,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导致真菌死亡。
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历程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的发现和应用,开启 了抗真菌药物研发的历程。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可以进一步评估抗真菌药物TDM的临床效果和经济效益,为TDM的推 广应用提供更为充分的证据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1 2 3
深部真菌感染
对于一些严重的深部真菌感染,如败血症、脑膜 炎等,需要使用强效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免疫缺陷患者的真菌感染
对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如艾滋病、器 官移植受者等,需要特别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治疗 措施。
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的真菌感染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容易发生真菌感染,需要 密切监测并及时治疗。
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如氟康唑 、伊曲康唑等,为临床治疗深部和浅部真 菌感染提供了有效手段。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初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如特 比萘芬,为治疗皮肤癣菌等浅部真菌感染 提供了新的选择。
嘧啶类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如氟胞 嘧啶,进一步丰富了抗真菌药物的治疗手 段。

抗真菌药物有哪些

抗真菌药物有哪些

抗真菌药物有哪些真菌感染可分为表浅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这时候就需要抗真菌药物了,那么抗真菌药物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真菌药物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抗真菌药物有哪些1、三唑类吡咯类抗真菌药,包括:咪唑类和三唑类。

咪唑类包括: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和舍他康唑等。

目前,多为浅表真菌感染或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的局部用药。

三唑类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处于研究阶段的沙康唑、帕索康唑、雷夫康唑、SCH39304(SM8668)和SDZ89-485,均可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吡咯类药物作用的主要靶酶是14-去甲基酶(14-DM),利用咪唑环和三唑环上的第3位或第4位氮原子镶嵌在该酶的细胞色素P450蛋白的铁原子上,抑制14-DM的催化活性,使羊毛甾醇不能转化成14-去甲基羊毛甾醇,进而阻止麦角甾醇合成,使真菌的细胞膜合成受阻,导致真菌细胞破裂死亡。

2、多烯类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AmB)、两性霉素B含脂复合体(ABLC)、两性霉素硫酸胆甾醇酯(ABCD)、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以及制霉菌素。

此类药物通过与真菌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上的甾醇发生交互作用,导致细胞膜产生水溶性的孔道,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重要的细胞内容物流失而造成菌体死亡。

两性霉素B也可通过刺激巨噬细胞调整自体免疫功能产生杀菌作用。

制霉菌素脂质体(NYS)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醇结合,降低细胞膜稳定性,对多种真菌有活性[2] 。

3、棘白菌素类此类化合物作为1,3-β-D-葡聚糖合成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在抑制其生物活性的同时,不影响核酸和甘露聚糖的生物合成。

1,3-β-D-葡聚糖是维持真菌细胞壁完整性的重要物质,但隐球菌缺乏该物质。

1,3-β-D-葡聚糖缺乏导致真菌细胞壁通透性增加,细胞溶解,真菌死亡。

1,3-β-D-葡聚糖在人体细胞不存在。

4、尼可霉素类尼可霉素类药物的主要成分是X和Z,均是由链霉素属的发酵液中分离出来的,尼可霉素通过抑制真菌专有的几丁质合成酶、阻断真菌细胞壁所必需的几丁质的合成,引起真菌细胞的膨胀和破裂,由于哺乳动物细胞中不存在几丁质合成酶和几丁质,因此,尼可霉素对真菌的作用是选择性的,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非常低。

氟康唑是否有其他替代药物?

氟康唑是否有其他替代药物?

氟康唑是否有其他替代药物?一、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被广泛用于治疗皮肤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以及系统性真菌感染等疾病。

它通过干扰细胞壁合成和细胞膜的功能来发挥药理作用,对许多真菌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

二、其他可替代氟康唑的药物1. 伊曲康唑伊曲康唑是氟康唑的结构类似物,具有类似的抗真菌活性,但其抗真菌谱更广泛。

研究表明,伊曲康唑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耐药真菌的生长,对一些难治性的真菌感染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此外,伊曲康唑还可以口服给药,相对安全性较高,被广泛用于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等疾病。

2. 唑类抗真菌药物除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外,市场上还有其他许多唑类抗真菌药物可作为氟康唑的替代品。

这些药物包括咪康唑、酮康唑、克霉唑等,它们在抑制真菌生长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和适应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真菌感染的类型,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唑类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3. 其他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抗真菌药物正在不断被研发出来。

这些新药物在抗菌谱、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有望成为氟康唑的有力替代品。

其中,包括磷脂抑制剂、二酮类、代谢酶抑制剂等新型药物被认为具有较高的潜力和临床应用前景。

4. 综合治疗策略的重要性除了药物选择,综合治疗策略的制定也是治疗真菌感染的关键。

尤其对于一些复杂性真菌感染,如由多种真菌引起的深部组织感染,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可能有限。

此时,可以采用联合应用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真菌药物,以增加治疗的效果。

此外,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改善身体免疫功能也是预防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结语:虽然氟康唑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疾病类型,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不断推进新药物的研发和提高综合治疗策略的制定,有望进一步优化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几种新型抗真菌药物简介 - 副本

几种新型抗真菌药物简介 - 副本

剂量
100~800mgΠd ,口服或静脉
清除 血清半衰期 脑脊液渗透性
80 %经肾脏 24h 强
200mgΠ12h ,静脉 ,两天后 , 200mgΠd ,静脉一次或者口服 肝脏 CYP3A4 24~35h 弱
200mgΠ12h ,静脉或口服
肝脏 CYP3A4 ,2C19 6~24h 强
200mg ,口服 , 每 日 4 次 , 7d 后 ,400mg ,每日 2 次 90 %经粪便 8~24h 弱 —中
发展脂质型二性霉素 B 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概念 ,即
脂质结构 使 得 整 合 于 其 中 的 该 药 被 网 状 内 皮 系 统 大 量 摄 取 ,进而弥散到肝脏 、脾脏 、淋巴结 ,与此同时肾脏和骨髓中 的药物水平明显降低[5] ,因此 ,在发挥其高效抗真菌作用的 同时又降低了对机体的副作用 。目前在美国和西欧的临床 上应用的脂质型二性霉素 B ,主要有三种类型[6] :脂质体二 性霉素 B (L2AMB) ,二性霉素 B 脂质复合体 (ABLC) ,二性霉 素 B 胶体散 (ABCD) ;它们和脱氧胆酸二性霉素 B 在分子结 构 、分子大小以及一些药物动力学上的比较见表 1 。
对 CYP3A4 的抑制 弱



副反应
皮疹 ,偶见恶心 ,呕吐 ,转氨酶 升高
皮疹 ,恶心 ,呕吐 ,口服溶液者可 有腹泻 ,转氨酶升高 , 长期口服 治疗可见充血性心衰
皮疹 ,恶心 ,呕吐 ,转氨酶升 高 ,静脉用药者可有短暂的
皮疹 ,恶心 ,呕吐 ,发热视觉 紊乱
211 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 ,UK109496) 是从氟康唑衍生而来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everal Novel Antifungal Drugs 3

抗真菌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建议

抗真菌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建议

抗真菌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建议抗真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如今随着真菌感染的增多,准确了解抗真菌药物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种类,并提供有用的使用建议。

一、抗真菌药物的分类1. 多唑类抗真菌药物多唑类抗真菌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

其中包括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多唑类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合成,从而阻断真菌的生长和复制。

这些药物适用于多种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皮肤癣等。

2. 联合抗真菌药物联合抗真菌药物是指两种以上药物的组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药物耐药性。

常见的联合抗真菌药物包括氟胞嘧啶和阿莫西林茵、伊曲康唑和盐酸吡咯替康等。

联合抗真菌药物常用于严重真菌感染的治疗,如念珠菌血症、侵袭性肺曲霉病等。

3. 新型抗真菌药物新型抗真菌药物是近年来研发的治疗真菌感染的创新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以及较少的毒副作用。

典型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包括卡泊芬净、前列替康等。

新型抗真菌药物常用于耐药性较强的真菌感染,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建议1. 确定感染类型在使用抗真菌药物之前,需要明确感染的真菌类型。

不同的真菌对不同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因此确诊感染类型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可通过真菌培养、PCR技术等方法进行检测。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有些抗真菌药物在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的调整。

3. 合理用药时间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完整的治疗疗程,不宜随意停药或增加剂量。

即使症状缓解,也应按照医生的指导继续用药,避免病情复发或耐药性增加。

4. 遵循药物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同时,饭后或空腹服药、遵循固定时间服药可提高药物的疗效。

第48章抗真菌药

第48章抗真菌药
咪唑抗真菌药:克霉唑、咪康唑
制霉菌素、特比萘芬、灰黄霉素
真菌
浅部真菌 癣菌 白色念珠菌
浅部真菌感染 皮肤、毛发、指(趾) 甲、阴道、口腔粘膜
深部真菌 白色念珠菌 新型隐球菌
深部真菌感染 内脏、骨骼、皮肤深层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卡泊芬净
咪唑类:酮康唑
2020/8/15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
【抗菌谱】
较两性霉素B窄。 对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和球拟酵母菌有较高 抗菌活性。 对着色真菌、少数曲霉菌有一定抗菌活性。 对其他真菌作用较差。
【抗菌机制】
氟胞嘧啶 胞嘧啶渗透酶
胞嘧啶脱氨酶 真菌细胞内
5-氟尿嘧啶
2020/8/15
参与核酸代谢
干扰DNA和RNA合成
氟胞嘧啶
【体内过程】
2020/8/15
唑类抗真菌药
咪唑类: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 益康唑、布康唑、硫康唑、噻康唑
毒性大,作局部用药,用于浅部真菌感染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毒性较小,用于深部真菌感染
2020/8/15
唑类抗真菌药
【共同特点】
1. 抗菌谱广,对浅部和深部真菌均有效。 2. 抗菌机制相同:抑制14-α-甾醇去甲基酶,使
即开始用本药治疗,然后用其他抗真菌药如唑 类继续治疗慢性真菌感染或防止复发。
2020/8/15
两性霉素 B
【不良反应】 较多较重
初次:寒战、呕吐、静脉炎、体温↑
注射相关 过快:惊厥、心律失常
鞘内:惊厥、化学性蛛网膜炎
缓慢出现
2020/8/15
肾脏损伤:氮质血症、肾小管损伤
贫血 肝功能异常:较少见 治疗指数低

简述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简述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简述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抗真菌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
1. 聚酮类抗真菌药物:包括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质膜上C14α-脱甲基酶的活性,从而干扰真菌细胞膜中酵母醇合成途径,导致真菌细胞膜的合成紊乱和破坏。

2. 嗜酸性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咪康唑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真菌鞭毛的合成来发挥治疗作用。

3. 伪真菌抗真菌药物:如福马三灵、氟胞嘧啶等。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伪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4. 靶向真菌壁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如卡泊芬净、棘白菌素等。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或结构来发挥治疗作用。

5. 多肽类抗真菌药物:如阿莫罗霉素B、咪达唑仑等。

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中的氨基脂质,导致真菌细胞膜的破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抗真菌药物对于不同种类的真菌有着不同的抑制效果,且某些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应遵医嘱,合理使用。

抗真菌药物分级表

抗真菌药物分级表

抗真菌药物分级表
一、概述
抗真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

这些药物根据其疗效和安全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本文档将介绍抗真菌药物的分类及其相关信息。

二、抗真菌药物分级
1. 一线药物
一线药物是指在治疗真菌感染时首选使用的药物。

它们具有广谱性、疗效显著和安全性高的特点。

以下是一线药物的例子:
- 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依可替康等。

- 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包括脱氧胞葡聚糖、阿米卡星等。

2. 次线药物
次线药物是指在一线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时使用的药物。

它们的疗效可能不如一线药物明显,但仍具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

以下是次线药物的例子:
- 曲霉素类抗真菌药物:如曲安奈德、氟夫酮等。

- 硝基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克霉唑、酮康唑等。

3. 三线药物
三线药物是指在一线药物和次线药物均无效或不能耐受时使用的药物。

它们的疗效较差,不过仍可作为最后的治疗选择。

以下是三线药物的例子:
- 多肽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妥布霉素、卡普霉素等。

三、注意事项
- 使用抗真菌药物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 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抗真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四、结论
抗真菌药物根据其疗效和安全性可以分为一线药物、次线药物和三线药物。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和注意事项。

完成!。

抗真菌药物比较

抗真菌药物比较
伊曲康唑是三唑类衍生物,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伊曲康唑可以破坏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扰它的合成将最终产生抗真菌作用。
伏立康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中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14α-甾醇去甲基化,从而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体外试验表明伏立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本品对念珠菌属(包括耐氟康唑的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白念珠菌耐药株)具有抗菌作用,对所有检测的曲菌属真菌有杀菌作用
肾损,输液反应,低K,血液系统毒性,消化道反应
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常规剂量
常用剂量为第一天400毫克,随后每天200毫克,隐球菌可增至400毫克,颅内隐球菌感染首剂800mg,维持400mg,每日一次(新版说明书)。
0.1~0.g/kg,维持200mg或4 mg/kg,q12h。口服应餐后或餐前至少1小时服用
首剂70mg,维持50mg,每日一次。
胃肠道反应,非常罕见严重肝毒性、罕见急性心衰
视觉障碍、皮肤反应、肝功能实验值升高、罕见心动过速
一般都是轻微的,而且极少导致停药。已报告的不良反应中包括可能由组胺介导的症状,其中包括皮疹、颜面肿胀、瘙痒、温暖感或支气管痉挛。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出现了过敏反应报告。
血液学、休克、过敏样反应、肝功能异常或黄疸、急性肾衰、高血压、心悸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
抗菌谱
念珠菌(克柔无效)、隐球菌,皮肤真菌病,指/趾甲癣,着色真菌病。对曲霉菌无效。
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毛包子菌,暗色真菌,双相真菌。对曲霉菌效果不明显。
曲霉属,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毛孢子菌,镰刀霉菌,双相真菌等。
曲霉属,念珠菌属。对隐球菌无效。本品适用于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三个月及三个月以上):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病人的可疑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分类和指南

抗真菌药物分类和指南

抗真菌药物分类和指南1.多酮类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病。

代表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等。

2.联合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将两种或多种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抗真菌疗效。

代表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

3.阿莫尔菲尼类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真菌产生的酶活性来阻止其生长和繁殖。

代表药物包括能达克罗星、特立拉唑、维卡角菌素等。

4.利福霉素类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肺孢子菌引起的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

代表药物包括利福霉素和咪康唑。

根据真菌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指南:1.确定感染类型:在选择抗真菌药物之前,需要明确感染是由哪种真菌引起的。

常用的方法包括真菌培养和检测真菌DNA。

不同的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取决于感染类型。

2.考虑药物的特点: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征,并根据病情和患者特点进行调整。

3.定期监测疗效和副作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疗效监测可以包括临床症状改善、炎症指标下降和真菌消失等。

同时,需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如肝毒性、肾毒性等。

4.合理使用联合治疗:在部分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两种或多种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可以增强疗效,并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总之,抗真菌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指南有助于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真菌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比较常见的抗真菌药物以下是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抗菌谱比较表格。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和多烯类抗菌谱来自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和丙烯胺类抗菌谱来自产品说明书。

药物名称后面的念珠菌属是对该药物敏感的真菌菌属。

表格中显示,对于白色念珠菌,杜氏念珠菌,光热滑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等真菌,氟康唑呈现出高度敏感,而咪康唑对芽生菌属、组织浆胞菌属也呈现出高度敏感。

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此外,对于皮肤、发和甲的致病性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如毛癣菌、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以及念珠菌属和糠秕癣菌属的酵母菌,这些药物都有广泛的抗真菌活性。

不良反应比较下面是真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表格。

表格中显示了通用名及其对应的不良反应,包括肝肾血液和肝功能指标增加概率。

胆红素的增加概率为11.1%-18.1%;ALT的增加概率也有所不同。

睛、前列腺等组织。

伊曲康唑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约80%的药物以代谢产物形式通过粪便排出,仅有不到5%以原型药形式从尿中排出。

卡泊芬净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90%。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经肝脏代谢后形成多种代谢产物,以原型药形式从尿中排出的比例少于1%。

___在组织中分布广泛,半衰期约为7-12小时。

米卡芬净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99.9%。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9%,在组织中分布广泛,半衰期约为50-70小时。

___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约70%的药物以代谢产物形式通过粪便排出,仅有不到15%以原型药形式从尿中排出。

根据表3,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比普通两性霉素B更优。

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和___在组织中分布广泛,而两性霉素B在肾组织中浓度最高。

此外,不同药物的代谢途径和排泄比例也有所不同。

球的玻璃体及腹腔中含有咪康唑,但在脑脊液、痰液、房水中浓度均较低,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也较差。

该药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口服后有14~22%从尿中排出,其中不到1%为原形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
been
the medieal market abroad and
shown notable e伍cacy w/th
obvious toea/side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如ng鲥jnfeetion
are
including dermatophytosis.Two triazoles including pramiconazole and ravuconazole although they have pmved
和特比萘芬低,说明该药具有较强效的抗马拉色菌
作用。
Uchida等㈤给予1%卢立康唑乳膏外用治疗,治疗后
多次行真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而阴性对照组均为
拉诺康唑短期外用3 d治疗豚鼠足癣后发现, 1%拉诺康唑的疗效与1%特比萘芬相当(菌学清除
率均为20%),外用7天则可获得更高的真菌清除
阳性。提示卢立康唑外用治疗足癣具有明显的抗菌

al
novel histone milestone(H3-TlI).GelI Cycle。2008,7(11): Maciel R,da Costa RF,de Oliveira FM,et a1.Protein
sites
[9] Aide,on Gk Joenje H,Varon R.et a1.Seckel syndrome exhibits
(MIC≤0.031~0.13斗咖1),其抗菌能力高于特比
萘芬、利拉萘酯及联苯苄唑等药物。另外,该药对马拉 色菌也有较强作用,其MIC为0.004—0.16斗g,“, 不弱于酮康唑。Uchida等…也在体外药敏实验中发 现,卢立康唑抗马拉色菌的能力优于联苯苄唑和特 比萘芬。在须癣毛癣菌感染足部皮肤的豚鼠模型上,
leads
to
age.
stem
cell
1065.Cell Stem Cell,2007.1
claspin-dependent but ATR/ATM—and RBdl7.independent checkpoint response in HeLa cells.Cancer Res.
MH.Rosen JM.Chkl vemu¥Cde25:chking
170
国匠皮肤丝痘堂基盍垫!!生5旦筮31鲞筮3趣丛』堕墅g趔!塑£塑!,丛型垫!!:一!Q!:32:奠Q:3
visualized by glycerol spray/low voltage microscopy.J Biol Chera. 2002,277(18):15233.15236. B56delta phosphatase control
过度型足癣患者,结果显示,单用拉诺康唑的临床改
善率为70%,治疗后4周和12周的真菌清除率分 别为5%和70%。而合用10%尿素软膏患者的临床 改善率和12周时的真菌清除率均为95.7%,提示合
得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5%和91.7%,菌学 阴性率分别为76.1%和7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眯唑类;三唑类;研究;治疗应用
nVe novel
azole柚鲕lllgaI agen缸WH/vc k,L彤Wei一如Institute
and Peking Union
of Dermatology,Chinese
Academy
of Med&d,Sciences
Medwd cD如伊,Nanjing 210042.China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莺大等项(2009zx09303—005) 作者单位: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 研究所 通信作者:刘维达,Email:liumyeo@hotmail.cos 本文主要缩写:M1C: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50%的抑菌浓
现,需要不断研制新型抗真菌药,其中唑类便是一大
man80ni
GCN5.
[10]
Yan S.MichacI WM.TopBPI and DNA polymerase-alpha direct. 1y recruit the 9.1.1 complex
to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8,370(1):53.56.
stalled DNA replication forks.J
uses
【Key words】Imidazoles;Triazoles;Research;Therapeutic
在抗真菌药物中,唑类药物是一个大家族。自
DOI:10.3760/cma.j.issn.1673_4173.201 I.03.016
从20世纪60年代末咪康唑问世以来,唑类药物便 成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随着耐药的出
[7] Pa而lla—Castellar ER.Arlander SL
L嘶a/9-I.t for
DNA
[15]
TaLI【ai
damage"the Rad9.Husl.Radl(9-1-1)clamp complex.DNA Re- pair(Amst),2004,3(8.9):1009.1014.
checkpoint
而发挥抗菌作用。 将14C标记的拉诺康唑乳膏外用大鼠后背光滑 皮肤,24 h后仍可以在角质层中测得83%总放射 量,甚至在96 h后仍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另外在24 或48 h后还测得提取的放射性物质中有超过94% 是以原形成分存在,而不是代谢物。说明该药具有较 好的渗透及滞留作用【6】。 Ghannoum等[7]选取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 絮状表皮癣菌作为研究对象,测得拉诺康唑最低 50%的抑菌浓度(MIC50)值为0.002—0.004斗g/ml,最 低90%的抑菌浓度(MIC帅)值为(O.002—0.004斗加Ill, 均比特比萘芬低。Uchida等【2】发现拉诺康唑对糠秕 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和斯洛菲马拉色菌MIC的 几何均值分别为1.3、0.1和0.9 mCL,比联苯苄唑
研究热点。
1卢立康唑(1uliconazole) 卢立康唑是日本Nihon Nohyaku公司于1995年
度。Mlcm:最低90%的抑菌浓度
万方数据
国医座瓞性痘堂盘盘放!!堡5月筮≥2鲞筮3期堕Lj旦£丝g趔!£鳇盟国,M塑垫!!:y丛:32:理Q:≥
171
研制的一种咪唑类抗真菌新药,2005年在日本上 市。卢立康唑通过抑制麦角固醇合成途径中14一甲
Shiotani B,Kobayeshi M。Watanabe M,et a1.Involvement of the
Genes
[19]
Dev,2008.22(3):297.302.
A。et
ATR—and ATM-dependent checkpoint responses in cell cycle at- rest evoked by pierisin—1.Mol Cancer Res,2006,4(2):125.133. [12] Bedrlguez—Bravo V,Guaita-Esteruelas S,norensa R.et a1.Chkl.
Karnitz
in
regulating 14-3—3 release from Cde25
to
mitosis.Cell,2006,127(4):759.773.
H,Tominaga k Motoyama N.el a1.Aberrant eell cycle funetion and early embryonic death in CIlkl(4-)
deep
fun#infections.They
structure.Three
new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v.,e
imidazoles
ehemieal
imidazoles
including luliconazole.1anoconazole and flutrimazole have
[18]
Toledo LI,Murga M,Gufie口ez—Martinez P.et a1.ATR signaling
Cell Biol,2009.184(6):793.804.
can drive cells
into
senescence
in
the absence of DNA breaks.
[11]
cellular features demonstrating defects
in
1555.1559.
the ATR.signalling
[17】
de
Moraes
pathway.Ham MoI Genet。2004,13(24):3127—3318.
acetylation
mediated
by
Schistosoma
to
still in clinical trials. deep fungal
be
as
safe
new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and
infection,
and
have shown some potential
antffungal agents.
treatment choice for superficial and and triazoles,according
to
on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Wei-da,Email:liumyco@hotmail.com
【Abstract】Azoles
can
are

prima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