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龙虾生物学特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争斗性(自相残杀特性)
小龙虾种群内有较强的攻击行为导致群内个体的死亡。 在饲料不足或争栖息洞穴时,往往出现凌强欺弱现象;自相残杀严重,大吃 小,硬壳虾吃软壳虾,在饲料不足时更厉害。 小龙虾种群间争斗能力较弱,水中的黑鱼、黄颡、黄鳝、龟鳖、鲤鱼、草鱼、 鲫鱼等,鹭鸟、野鸭、秧鸡等多数水鸟,陆地上猫、狗及蛇、鼠、鸡等都是它的 敌害,因此要注意防敌害。 领域行为:有很强领域行为,在其领域内进行掘洞、活动、摄食,不允许其他 同类进入,在繁殖季节才有异。
▪ 根据龙虾脱壳个体重增加的特点,可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
刺激并以多种饵料配合轮换投喂,对促进龙虾脱壳很有效 果,既缩短脱壳周期,又增加脱壳次数。
脱壳时要躺在浅水处。因此养殖水体应有深有浅,池埂
坡度应该平缓。
第60页
一般性成熟成虾需有11次以上的蜕皮过程(幼体2次,幼虾9次)。 每一次蜕皮后 其生长速度加快。
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








主要内容
一 淡水小龙虾形态与解剖特征 二 淡水小龙虾的特性
(一)体色 (二)生活习性 (三)营养与摄食特性 (四)生长与蜕壳特性 (五)繁殖特性
第2页
点击输入大标题
• 点击百度文库入正文
一、淡水小龙虾的形态与解剖特征
第4页
克氏螯虾
第5页
由头部(6节)与胸部(8节)愈合而成。头胸 甲 ,额剑 ,眼柄 ,复眼,颈沟 ,鳃盖
55.1
27.0
46.1
17.1
37.2
9.4
23.3
16.5
33.1
23.2
43.4
4.1
43.5
<1
33.1
<1
15.2
<1
植物 动物
眼子菜 竹叶菜 水花生 苏丹草
3.2 2.6 1.1 0.7
水蚯蚓 鱼肉
14.8 4.9
饲料
鱼饲料


2.8 1.2
8、杂食性
▪ 食性很杂:植特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均可食用,各种鲜嫩水草,水体中底
小龙虾和常见鱼类对溶氧的要求:
5.00mg/L
鱼虾生长良好

0.65mg/L
小龙虾死亡
↓ 0.45mg/L
鳜鱼死亡
↓ 0.20mg/L
鳙鱼(花鲢)死亡
↓ 0.10mg/L
鲫鱼死亡
从此可知:小龙虾对溶氧的要求比常见鱼类要高很多。
快速生长的高要求性
如PH7.0~8.0,PH过高,会增高氨氮的毒性;PH过低容 易产生缺氧,会增大硫化氢的毒性。
名称
( %)
出现率 占食物团 出现率 占食物团 ( % ) 比重(%) (%) 比重(%)
菹草
52.2
金鱼藻
45.3
光叶眼子菜 27.0
马来眼子菜 19.6
植 物碎 片
30.4
丝 状藻 类
40.1
硅藻类
55.3
昆虫及其幼虫 30.1
鱼蛙类
14.5
34.4 15.5 8.4 13.7 20.3 5.7 <1 <1 <1
人工繁育的亲虾驯养池——异地引进 亲虾异地配
4、掘洞行为:
喜掘洞且善于掘洞。冬夏季营穴居生活,大多数洞穴的深度在50~80cm,部分 超过1 m,最长可达2 m多;洞穴直径不定,视虾体大,小有所区别,通常横向平 面走向的洞穴才有超过1 m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纵深向下的洞穴一般都比较 浅,洞的位置一般在水面上下20cm处。
体色随虾栖息环境不同而变化,生活在长江中的克氏原 螯虾性成熟个体呈红色,未成熟的个体呈青色或青褐色, 生活在水质恶化的池塘河沟中的克氏原螯虾成熟个体为暗 红色,未成熟个体整个体为褐色甚至黑褐色。
第44页
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
(二)生活习性 栖息 (1)环境要求:适应力很强,各种水体都能生存,离水保湿还
▪ 颚足 3 对。 ▪ 第一颚足外肢基部大,末端细长,内肢细小。外肢基部有
一薄片状肢鳃。
▪ 第二、三颚足内肢发达,分为 5 节 ,屈指状,外肢细长。
足基部都有羽状的鳃。 3 对颚足和头部附肢大颚、小颚均 参与虾口器的形成。
步足 5 对
▪ 内肢发达,分为 5 节,即座节、长
节、腕节、掌节和指节;外肢退化。 前 3 对末端为钳状:第一对步足的错 特别强大,称螯足;
生存环境对龙虾掘洞的影响
底质条件:底质有机质缺乏的砂质土,龙虾打洞现象较多,而硬质土打 洞较少 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龙虾洞穴明显减少
无论在何种生存环境中,在繁殖季节龙虾打洞的数量都明显增多
4、掘洞行为(特性):
喜掘洞且善于掘洞。冬夏季营穴居生活,大多数洞穴的深度在50~80cm,部分 超过1 m,最长可达2 m多;洞穴直径不定,视虾体大,小有所区别,通常横向平 面走向的洞穴才有超过1 m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纵深向下的洞穴一般都比较 浅,洞的位置一般在水面上下20cm处。
能生存7—10天。 (2)习性:螯虾喜阴怕光,白天潜于洞内,中、傍晚或夜间出
同觅食、寻偶。 (3)PH值:喜中性和偏碱性水体,PH值在7~8.5时,最适其生
长和繁殖。 (4)水温:适应范围O~ 37 ℃,10-37 ℃能正常生长,最适
24~30℃,低于20℃或高于30℃生长率下降,饲养和运输水温差 不能过大,仔虾幼虾温差不超过3度,成虾不要超过5度,也能 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度以上的 高温,也可在气温-1.5度以下 安全越冬,珠江流域、长江流域能自然越冬。
,中有一纵行开口,内为空囊
5、消化系统
▪ 前肠
➢口 ➢ 食道 ➢胃
贲门胃:前端,壁薄,透过胃壁可看到胃 内有深色食物
幽门胃:后端,较小,壁略厚
▪ 中肠
➢ 很短,1对肝脏位于其两侧
▪ 后肠
贯穿整个腹部,透过肠壁可见内有深色食物 残渣,以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
6、排泄系统
▪ 触角腺(绿腺):位于头部腹面大触角基部外骨骼
▪ 再生:幼体的能力强,损失部分在第2次蜕皮时 ▪ 再生一部分,几次蜕皮后就会恢复,但新生的 ▪ 部分比原先的要短小。
第57页
每一个脱壳周期,个体重增加50%~80%。
快速生长的高要求性
小龙虾生长速度快,3个月即可达到35克的上市规格,但快速生 长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如PH7-8.5,
溶氧5mg/L以上,温度在17~ 31度,食物要丰富,隐蔽物要多。
2、逃逸、攀援性、趋水行为
小龙虾爬行能力和逆水上朔的 能力较强,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 且集群生活。在养殖池中常成群聚 集在进水口周围;阴雨天或水体缺 氧、缺食,就会爬出水面。
下大雨,该虾可逆向水流上岸边作短暂停留或逃逸,水中环境不适时也会爬上岸边栖息 因此要注意防逃,要有防逃网(墙)
第48页
3、低殖特性
栖动物、较体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各种鱼虾尸体都是克氏原螯虾等食饲 料,对人工投喂各种植物,动物下脚料及人工配合料也都食。
▪ 不同发育阶段有差异:刚孵出的幼虾以其自己存留的卵黄为营养,之后不
▪ 其余两对步足末端呈爪状
共 5 对,不发达。原肢 2 节。前 2 对腹肢,雌雄有别。雄虾第一对腹肢 变成管状交接器,雌虾的退化;雌虾第二腹肢细小,外肢退化 第三、四、 五对腹肢形状相同,内、外肢细长而扁平,密生刚毛
部位 附肢序号 名称
功能
头部 1
(6节5对) 2
小触角 嗅觉,平衡,触觉(前方)
如氨氮要小于0.1mg/L ,如氨氮过高,会产生中毒,氨氮中毒有急性 慢性之分。中毒症状:厌食,反应迟钝,渗透压紊乱,鳃组织受损,呼 吸急促,浮头,乱串,上草或上岸,蜕壳不遂甚至死亡。
如亚硝酸盐要小于0.01mg/L,亚 硝酸盐过高是小龙虾养殖爆发疾病的 主要原因之一,也容易造成小龙虾中 毒。除有上述症状外,还会产生红化 现象。
19 对
16-19
腹足
游泳
尾肢
1对
强大,逃避
➢足鳃:第2颚足至第4步足基部 ➢关节鳃:体壁与附肢间关节膜上 ➢肢鳃:第1颚足基部
肌肉系统
▪ 操作步骤
观察完呼吸系统后,用镊子自头胸甲后缘至额剑处, 仔细将头胸甲与其下面的器官剥离开
用剪刀从头胸甲背面中央插入,向前剪开头胸甲 把剪刀插入腹甲背面,沿背面中央把腹甲剪开 用镊子轻轻的取下一侧的甲壳 用眼科镊取少许肌肉,制片观察
▪ 雄性
➢ 精巢:1对,白 色,位于围心 窦腹面。呈3叶 状,前部分离 为2叶,后部合 并为1叶
➢ 输精管:1对, 细长
➢ 生殖孔:第5步 足基部内侧
4、生殖系统
4、生殖系统
▪ 雌性
➢ 卵巢:1对,位于围心窦腹面,褐色。颗粒状,分3叶 ,前部2叶,后部1叶
➢ 输卵管:1对,短小 ➢ 生殖孔:第3步足基部内侧 ➢ 受精囊:第4、5对步足间的腹甲上,有一椭圆形突起
第46页
(三)克氏原螯虾重要生物学特性
小龙虾 十大生物学特性
克氏原螯虾重要
生物学特性 夜行特性 逃逸、攀附特性 低殖特性 打洞特性 蜕壳特性 残杀特性 繁殖及喜荫特性 短寿特性 杂食特性 易诱特性
1、夜行习性 龙虾喜阴怕光,白天潜于洞内,中、傍晚或夜间出同觅食、
寻偶。如果白天能看到大量的虾或晚上有大量的虾在水面的草 上,这都是不正常的。
饵料不足或群体过大时,克氏螯虾相互残食表现突出。 主要方式有:
大吃小: 个体大的吃掉个体小的。 硬吃软: 龙虾在蜕皮时以及蜕皮后不长一段时间内
最易被残食。 强吃弱: 个体强壮的吃掉个体较弱的
龙虾残杀现 场及遗迹
密度越大,自相残杀率越高
虾苗培育≤200尾/m2 ;成虾养殖≤16只/m2 稻田放养6000-7000尾/亩
内侧的一团扁圆形腺体。乳白色(新鲜时为绿色)
▪ 膀胱:宽大而壁薄,伸出短管开口于排泄孔 ▪ 排泄孔:位于大触角基部腹面
7、神经系统
▪ 腹神经索 ▪ 食管上神经节(脑神经节) ▪ 围食管神经 ▪ 食管下神经节
第43页
二、淡水小龙虾的特性
▪ (一)体色
性成熟个体其体色呈红色或深红色,性未成熟个体其体 色为青色或青褐色。
蜕壳

龙虾一生中需要蜕壳15-22次,体壳开始变硬,新体壳 12~24小时后完全僵化。
▪ 幼体一般4~6 天蜕皮一次,离开母体每5~8 天蜕皮一次,
后期幼虾蜕皮间隔一般8~20 天。水温高,食物充足,发育 介阶段旱.则蜕皮间隔短。性成熟的雌、雄虾一般一年蜕 皮l~2次。每一个脱壳周期,个体重增加50%~80%。
腹部 :6节。其后还有一扁平尾节,腹 面正中有一纵裂缝,为肛门
①小触角 位 额剑下方。 原肢 3 节, 末端有 2 根 短须状触鞭 . 触角基部背 面有一凹陷 容纳眼柄, 凹陷内侧丛 毛中有平衡
囊。
头部附肢:共5对
②大触角 位眼柄下 方,原肢 2 节,基 节的基部 腹面有排 泄孔。外 肢呈片状, 内肢成一 细长的触
8、杂食性
淡水小龙虾杂食性,喜食动物性饵料,也喜食肥嫩多 汁率 的植物。因此养殖小龙虾要种好水草,搭配小麦、南瓜 等农副产品及小杂鱼等,我们提倡用配合饲料。
食物名 称
天然水域淡水小龙虾的食物组成
体长4.00~7.00 Cm ( n = 51 )
体长7.00 Cm以上 ( n = 45 )
淡水小龙虾的摄食率
5、生长与蜕壳
▪ 1、生长:
生长速度较快,春季繁殖虾苗经2—3月饲养,规格可达6cm以上,即可捕捞 上市,通常在7~8月份开始捕捞。而秋季繁殖的幼虾,经过越冬后,到第二年 的6~7月份,其规格可达8cm以上,长得比较丰满,壳硬肉厚。 生态参数:性成熟年龄:雌性为7—8个月,雄性为6—7个月;
生长速度最大年龄:雌性主3年,雄性为2.5年;
鞭。
▪ ③大颚 原肢坚硬,形成咀嚼器,分为扁而边缘有小齿的门齿
部和齿面有小突起的臼齿部;内肢形成很小的大颚须,外肢 消失。
▪ ④小颚 2 对。原肢 2 节成薄片状,内缘具毛 。第 1 小颚内肢
呈小片状,外肢退化;第 2 小颚内肢细小,外肢宽大叶片状
,称颚舟叶.
胸部附肢:共 8 对,原肢均 2 节。
3、循环系统
▪ 心脏
➢ 位于头胸部 背方的围心 窦中,为半 透明、多角 形的肌肉囊
➢ 用放大镜观 察,可见有3 对心孔
3、循环系统
▪ 动脉:细而透明,用镊子轻轻提起心脏,可见心脏
发出7条血管 ➢ 由心脏前行的动脉
眼动脉:1条,由心脏前端发出 触角动脉:1对,由眼动脉基部两侧发出 肝动脉:1对,由触角动脉外侧发出 ➢ 由心脏后行的动脉 腹上动脉:1条,沿后肠背方后行到腹部末端 ➢ 由心脏下行至腹面动脉 胸直动脉:1条,弯向胸部腹面

大触角 触觉(两侧,后方)

3
大颚
咀嚼食物

4
第一小颚 抱握食物
-
5
第二小颚 扇动鳃腔内水流,利于呼吸

胸部 6
第一颚足 具鳃,呼吸

(8节8对) 7
第二颚足 具鳃,呼吸,游泳
8
第三颚足 具鳃,呼吸,内肢节,雌雄异形.

9-10
螯肢
捕食

11-13
步足
捕食,爬行

腹部6节 14-15
交接器(♂) ♀第十四对附肢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