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信息化设备管理的规范化
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管理是当前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为了规范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制定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非常必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详细、有条理的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以便学校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设备。
二、设备使用管理1. 设备使用流程1.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准备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相关资料,明确使用目的和使用时间。
1.2 使用设备:确保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任何故障及时报修。
1.3 使用设备后的处理:关闭设备,存储数据并进行清理工作。
2. 设备使用注意事项2.1 禁止私自拆卸设备:除非经过相关部门的授权,任何人不得拆卸设备,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2.2 禁止私自安装软件:只能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安装合法软件。
2.3 定期清理设备:设备表面应定期进行清洁,以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
2.4 禁止在设备上进行非法操作:禁止在设备上进行非法操作、下载非法软件或传播有害信息等。
三、设备维护管理1. 设备维护流程1.1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故障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1.2 设备备案登记:对设备进行备案登记,包括设备型号、软件版本、使用时间等相关信息。
1.3 设备保养: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包括清洗设备、更换设备附件等。
2. 设备维护注意事项2.1 禁止私自修理设备:除非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修理设备。
2.2 设备存储管理:设备存放时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接触液体或易燃物,防止意外损坏。
2.3 禁止随意更换设备部件:除非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任何人不得更换设备的部件。
四、设备借用管理1. 设备借用申请1.1 借用申请流程:填写设备借用申请表格,并交给相关部门审批。
1.2 借用条件:借用人应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并承诺按规定使用和保管设备。
2. 设备借用注意事项2.1 借用期限:借用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设备,逾期需要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延期。
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模版
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作和有效利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制度适用于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
二、设备采购和入库管理1. 为确保设备的品质和合理价格,在设备采购前,应进行市场调研、制定采购方案,并进行招标采购。
2. 设备采购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法规和采购政策。
3. 设备入库前,应按照入库清单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入库记录。
三、设备领用管理1. 设备领用应提前提交设备领用申请,并经相关审批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领用。
2. 领用人员应当妥善保管设备,不得将设备外借、转借给他人。
3. 设备领用人员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范正确使用设备,避免设备损坏或故障。
四、设备维护和保养管理1. 设备维护和保养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范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维修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得擅自进行维修操作。
3. 设备维修应建立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内容等。
五、设备报废处理管理1. 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或无法修复时,应进行报废处理。
2. 报废设备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不得私自处理。
3. 设备报废应建立报废记录,包括报废时间、报废原因等。
六、设备安全管理1. 设备管理部门应确保设备的安全,加强设备周围的安全防范措施。
2. 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3. 设备使用应遵守电器使用安全规范,禁止使用损坏的设备或违法改装设备。
七、设备数据管理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备份设备中的重要数据,并妥善存储备份数据。
2. 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清理设备存储空间,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备数据管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
八、设备使用培训管理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设备使用培训,提高教职员工对设备的操作能力和使用效果。
2. 新入职教职员工应接受设备使用培训后方可使用设备。
3. 设备使用培训应建立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等。
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的宗旨是规范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管理,提高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利用效率和维护水平,确保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二、设备采购1.设备采购应符合教育部门的规定和相关标准要求。
2.设备采购需事先编制详细采购方案及预算,经上级教育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3.设备采购应进行公开招标,确保公正透明。
4.采购设备应保持详细的购置记录,包括设备型号、数量、价格等。
5.设备采购完成后,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设备使用1.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教学需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设备使用应遵守设备的使用说明,并进行正确操作和维护。
3.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4.设备使用人员应制定设备使用计划,确保设备的合理利用和安全保护。
四、设备保养与维护1.设备保养与维护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应定期进行。
2.设备保养与维护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保养与维护计划,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3.设备保养与维护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4.设备保养与维护应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避免影响正常使用。
五、设备报废与更新1.设备超过使用寿命或频繁出现故障的,应及时报废,不得继续使用。
2.设备报废应编制详细的报废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3.设备更新应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进行,进行评估和申报,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新。
六、设备安全与保密1.设备安全是保护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应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
2.设备应设置合理的防护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损坏和丢失。
3.设备存放和使用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设备安全。
4.教育信息化设备涉及机密信息的,应遵守相关保密要求,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七、设备管理的监督与考核1.设备管理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设备管理的考核应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进行,对工作成绩进行评估和奖惩。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教育部门所有,予以解释和修改。
隧道建设中如何做好信息化管理
隧道建设中如何做好信息化管理在当今时代,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隧道建设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隧道建设的效率、保障施工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对于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隧道建设中,如何才能做好信息化管理呢?首先,要明确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和需求。
在隧道建设项目启动之前,相关团队应当深入分析项目的特点、规模、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信息化管理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提高施工进度的监控精度、加强质量控制的可追溯性、提升安全风险的预警能力等。
同时,充分了解各参与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需求,确保信息化系统能够满足各方的工作要求,提高协同工作的效率。
其次,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关键。
这包括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的规范。
例如,规定各类施工数据的采集频率、精度和责任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信息传输的渠道和方式,保障数据在不同部门和环节之间的顺畅流通;建立信息处理和分析的机制,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为决策提供支持。
在信息化管理中,硬件和软件的选择与应用也至关重要。
硬件方面,要根据隧道施工现场的环境和需求,配备合适的传感器、监控设备、通信设备等。
例如,在隧道内安装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等,实时监测隧道结构的变化;利用无线通信设备,确保施工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实时传输。
软件方面,选择功能强大、易于操作、兼容性好的信息化管理软件。
这类软件应当能够实现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多种功能的集成,并且能够与其他常用的工程软件进行数据交互。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环节。
在隧道建设中,需要采集的数据种类繁多,包括地质数据、施工进度数据、质量检测数据、设备运行数据、人员工作数据等。
通过各种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如地质雷达、全站仪、无人机等,实现对这些数据的准确采集。
设备责任人如何提高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设备责任人如何提高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于企业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设备责任人,肩负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的重要使命。
如何提升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关键任务。
首先,设备责任人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信息化不仅仅是使用计算机和软件来记录数据,更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设备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它能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提前预警潜在故障,优化维修计划,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设备责任人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应涵盖设备的基本信息,如型号、规格、生产日期、购置价格等,还应包括设备的运行记录、维修历史、保养计划等动态信息。
通过详细准确的记录,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选择合适的设备管理软件是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环节。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设备管理软件,设备责任人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规模进行选择。
好的软件应该具备设备台账管理、维修工单管理、库存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
同时,软件要易于操作和维护,能够与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实时数据采集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通过安装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设备,可以实时获取设备的温度、压力、转速等关键参数。
这些数据能够及时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为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是信息化管理的核心。
设备责任人要善于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采集到的设备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例如,通过分析设备的故障频率和原因,可以找出设备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对比不同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维护成本,可以为设备的更新和选型提供决策参考。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也是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设备管理不是孤立的工作,它与生产、采购、财务等部门密切相关。
设备责任人要与这些部门共享设备信息,协同制定生产计划、采购策略和预算方案,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浅谈设备信息化管理
浅谈设备信息化管理设备信息化管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相结合,形成的设备管理方法,有助于优化管理流程,实现动态管理,确保资源有效配置,节省人力资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设备信息化管理作用;信息化管理制度;设备管理人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进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设备的种类、数量日益增多,如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设备来有效地收集、处理整合这些设备,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减轻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数据处理负担,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手段,己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
设备信息化管理作为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更好地解决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好设备等一系列问题。
设备信息化管理可以使设备管理工作从简单的单台设备管理走向系统性动态管理,并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整个设备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一、设备管理工作现状(1)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主要是以人工抄写记录存档的运行模式。
21世纪是科技信息时代,陈旧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它存在着操作速度慢、散乱等一系列缺点与不足。
由于散乱、复杂,很可能文案丢失的情况,而且查找也不方便,给管理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程度的管理滞后,影响了工作效率。
(2)“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管理人员是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但是,由于对管理人员技能培训不到位,使得他们往往对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不能够深入地领会该系统的内涵及功能,再加上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差,因而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此外,管理人员观念没有与时俱进,虽然应用了规范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主观上仍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的职责不清、工作流程随意性大的特点,所以觉得系统不好用,从而抵制甚至弃用。
二、设备信息化工作提升建议(1)健全各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设备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首先,明确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一级抓一级,各负其责。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信息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信息化管理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信息化管理,包括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选择适合的信息化工具、推进信息化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引言:信息化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项目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竞争力。
然而,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信息化管理可能会遇到诸多挑战。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策略,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最佳效果。
一、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做好信息化管理的关键。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定义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并将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相结合。
其次,建立信息化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再次,建立信息化管理流程和规范,明确各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步骤和要求,并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评估体系,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持续改进。
二、选择适合的信息化工具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信息化工具,以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选择项目管理软件,用于项目进度、资源和成本的管理,以及与客户和供应商的沟通和协作。
其次,可以选择财务管理软件,用于财务数据的录入、统计和分析,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选择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工具,以全面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推进信息化改革推进信息化改革是建筑施工企业做好信息化管理的关键一步。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造,包括设备设施的升级、网络设备的优化、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改进等,以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其次,需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员工的信息化技能和意识,以适应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要求。
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加速信息化改革的进程。
设备信息化管理办法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和预警 ,自动诊断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设备管理自动化水平。
03
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设计原则
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 开放性原则,确保管理体系框架
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总体架构
构建包括设备信息管理战略层、管 理层、执行层和支撑层在内的总体 架构,明确各层级的功能定位和职 责划分。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 析,发现设备运行规律和潜在问题。
设备故障预测
基于大数据模型,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提前采 取维护措施,减少故障发生。
设备优化与改进
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对设备进行优化和改进, 提高设备性能和运行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设备故障智能诊断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故障进行智能诊断,快速定位故障原 因,提高维修效率。
深入了解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为制
定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设备信息 化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 范围、时间表和所需资源。
系统开发与测试
依据实施方案,进行设备信息 化系统的开发与测试,确保系
统功能和性能满足要求。
系统上线与运行
将开发完成的设备信息化系统 上线运行,并进行持续优化和 改进,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持续改进策略与措施
制定设备信息化发展规划
加强设备信息化培训
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 持续改进提供指导。
提高员工对设备信息化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增强信息化应用能力。
优化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强化设备信息化绩效评估结果运用
信息化设备管理实施办法
信息化设备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信息化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管理,保障设备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制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为信息中心的科学发展提供保障,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信息中心工作所需的设备。
第三条信息中心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制,设备实物的清点、保管和调拨,报损报废设备的处置,固定资产账务的处理、报表的编制等工作。
信息中心应指定一名设备管理员,负责办理设备的调拨、报废、编制报表等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工作;指定一名信息中心设备仓库管理员,负责办理设备的清点、库存设备保管和领取等工作。
第四条配发使用的设备的管理按照使用人的情况分类管理:属于科室公用的设备,各科室应指定兼职设备管理员负责办理设备领用、保管、归还等手续,并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科室领导负管理责任。
属于个人使用的设备,由使用者本人负责管理。
第二章仓库管理第五条仓库管理员对仓库内设备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六条仓库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得随意打开窗户,要注意防火防盗。
第七条仓库管理员要注意保持仓库整洁,所有设备应分类存放,合理布局,便于设备清点和存取,避免设备叠压损坏。
第八条仓库管理员请假时间较长时,应将仓库移交科室其他人员暂时代管。
交接时,双方应对仓库内设备进行清点,并签字确认。
代管期间发生的责任,均由代管人负责。
第三章设备入库第九条对新采购的设备由仓库管理员负责组织设备需求科室等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对已验收的设备清点入库,并做好固定资产编号、标签打印及粘贴。
第十条对于新采购的设备,仓库管理员应填写《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一式三联,一联送交财务部门,一联送交设备管理员,一联由仓库管理员留存。
设备管理员根据《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及时登记设备账,更新设备管理系统的设备数据库信息。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入库登记等原始记录,应妥善保管,直到设备报废。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有效管理学校的信息化设备,规范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二、设备使用权限1. 学校的教职员工均具有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权限,并应按照规定使用设备。
2. 学生可以使用信息化设备,但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3.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
三、设备使用规定1.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设备从事非法活动。
2.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应注意设备的使用环境,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
3.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安全,不得随意改动设备的设置和配置。
4.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应注意节约能源,及时关闭设备。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1. 学校设备管理部门应进行定期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应注意设备的保养,定期清洁设备,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设备。
3. 对于设备故障或损坏的情况,使用人员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配合修理工作。
五、设备使用责任1.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应对设备的使用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对于设备的丢失、损坏或故障,使用人员应积极协助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六、违规处理1. 对于擅自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设备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禁用设备等。
2. 对于故意破坏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设备管理部门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设备管理部门所有。
3. 对于本制度的修改或补充,应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
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1、要规范设备管理,做到实物,帐目分类标签,资产编号统一,每学年由分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将帐物核对一次。
2、所有信息化设备应科学分类,做到有序摆放并作好登记编号。
3、所有信息化设备要做到专室专用、专人保管,学校信息化设备只能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不得挪作他用。
4、严禁任何人使用信息化设备制造传播非法信息。
5、信息化设备借用,按《信息化设备领用借还制度》执行。
6、信息化设备损坏,按《信息化设备损坏赔偿制度》执行。
7、信息化设备报废,按《信息化设备报废制度》执行。
8、加强信息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做好安全消防工作。
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1、学校配备的办公用计算机,相关使用人即为管理人。
领用前签订责任书,承担相应责任。
2、计算机出现故障,管理人应及时向信息中心报修,由信息中心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出现损坏的,按《信息化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处理。
3、未经学校同意,不得擅自改变机器存放地点、不得挪作他用。
4、严禁教师利用计算机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禁止下载、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软件。
5、严禁教师故意破坏计算机系统,严禁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散播虚假、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严禁利用计算机对他人或单位进行攻击。
6、本校教职工均有权制止校园内一切违规使用计算机的行为。
7、对违反本规定使用计算机的教职工,学校将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班级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1、安装信息化设备的班级,应加强防火防盗等安全意识,机柜和房间钥匙不得随意转借他人使用。
2、放学时待室内人员全部离开后,管理员应仔细检查门窗锁扣情况,检查电子防盗装置工作情况,并切断教室电源才能离开,做到人走门锁。
3、定期检查、定期保养,保持设备卫生状况良好,坚持每天一小扫,一周一次彻底清扫。
4、严禁在设备旁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和强磁性物品,不得在工作台放置水杯等一切杂物。
5、管理员在投影机使用完毕后,应等待换气扇停止运转后再关闭电源。
6、管理员负责对设备使用情况的登记,下课后提请上课教师登记,每周将记录交学校信息中心。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教学效果,保障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的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包括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网络设备等。
三、设备的使用权限1. 只有经过相关培训的教职工和学生可以使用信息化设备。
2. 管理员有权对教职工和学生使用设备时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3. 教职工和学生在使用设备前,应确保自身的行为符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并承诺遵守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四、设备的预约和借用1. 教职工和学生需要提前预约设备,具体预约方式由学校规定。
2. 在预约使用设备时,教职工和学生需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并接受管理员的审核。
3. 设备的借用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天,需提前告知管理员,并按时归还。
五、设备的保护和维护1. 设备的使用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爱护设备,防止损坏。
2. 任何损坏设备的行为,都要照实报告管理员,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使用设备后,应及时关闭,避免长时间开机造成设备损坏。
4.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设备的安全管理1. 使用设备的教职工和学生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切勿进行危险操作。
2. 使用设备时应注意保护设备和个人信息的安全,避免被病毒侵袭和个人信息泄露。
3. 禁止教职工和学生私自更改设备配置和系统设置。
七、违规行为处理1. 对于教职工和学生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学校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停用设备使用权限、警告甚至停职处分。
2. 对于恶意破坏设备、盗窃设备或其他严重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学校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2.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3. 本管理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本管理制度的实施旨在规范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高教学效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如何加强设备信息化管理
为实现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水平:1.加强设备台帐管理:设备台帐管理是整个设备管理的基础,其它设备管理工作都将依靠它来进行,因此设备台帐越充分越完整对以下的工作越是便利。
设备台帐:是掌握企业设备资产状况反映企业各种类型设备拥有量、设备分布及其变动情况的主要依据。
包含设备基础数据与设备档案。
设备基础数据:即设备编码、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制造厂家、制造日期、设备分类等反映设备身份。
设备档案:是指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凭证和记录等文件资料。
通过ERP的资源共享平台,主管领导、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的基础数据与设备档案了解更加便捷,为以后的分析、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设备预防性维护和预知性维护的能力:设备使用的期限长短、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的高低固然取决于设备本身的结构和精度性能: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使用和维护状况。
因此要加强设备操作规程、日常维护、定期维护、点检、润滑等管理。
能够跟踪分析设备基础数据、设备运行记录、设备检修记录、设备状态及设备维护特性,对设备进行主动地、有计划的、预防性的维护3.加强设备维护、维修管理:设备基础资料的完善与维护、维修理念的改进,为设备维护、维修构建合理平台;同时,设备维护、维修信息的及时反馈也完善了设备基础资料。
根据设备故障原因设备维护、维修可分为四类:不可预见性的事故抢修、可预见性有周期性的预防维修、可预见性无周期性的状态检修、有计划的项目维修。
通过对维护、维修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设备维护、维修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履行维护保养清单。
根据没各台账和故障数据自动生成设备维护保养清单,它是进行有效维护所必需的,能够使维护人员快速查找需维护保养的零部件。
2)规范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将典型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制定出“标准维护保养程序”然后通过执行这些程序并记录需要的数据、消耗的物料,来规范设备维护保养操作过程。
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
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办公室电脑使用管理制度一、学校的计算机要指定专人管理,负责人要管理好计算机,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并负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相关软硬件的安装、管理。
负责人要服从学校微机网络小组的管理。
二、为了保障文件、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系统的设置,以保障信息正常交流。
三、教职工和学生要正确使用和操作计算机,以免因操作不当而损坏机器。
不会使用者,要向其他会使用的同事和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请教,不得盲目操作。
使用发现故障或损坏,要及时报告给该计算机的负责人,负责人要查明情况,及时处理,不能处理得应报告给学校。
四、学校的计算机是为办公和学习而设,教师可以在网上备课、查阅资料、打印资料等;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严禁访问不健康的网站,禁止玩游戏和观看影碟,发现一次对相关人员处以警告。
五、教职工和学生要爱护机器,保持室内清洁,及时擦好电脑桌,清除灰尘。
电脑桌禁放化学药品、水瓶、水杯,禁止使用计算机时吃食物。
特别注意防尘。
避免阳光直射计算机,如遇强雷雨天气禁止使用计算机。
六、各使用计算机的部门,下班前要关好窗,锁好门,以防被盗。
七、计算机的负责人应及时对重要数据作好备份并作好标识。
八、计算机的负责人应定期用杀毒软件对磁盘作例行检查,并用系统工具整理硬盘。
九、计算机出现软硬件故障,必须及时向负责人报告,由专人维修,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动手维修,否则,造成不良后果,按其损失照价赔偿。
十、严禁使用外来磁盘,如一定要使用,必须先杀毒,再使用。
未经学校批准,计算机禁止外借和外来人员使用。
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一、电子备课室微机要安排专人管理,并负责微机的日常维护及相关软硬件的安装、管理。
二、为了保障文件、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系统设置,以保障信息正常交流;非本校人员严禁操作微机,各教师使用后要做好记载。
三、电子备课室由专人负责按时开放,操作者应严格按规范开关、操作微机,关闭微机后应关闭电源。
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
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一、概述为规范本机构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防止设备资源浪费,特制订本制度,促进本机构信息化设备的科学化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内所有类型的信息化设备的管理。
二、管理范围本机构内所有类型的信息化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投影仪等。
三、设备使用1. 设备归还制度1.1 设备使用人应按规定时间归还设备。
1.2 归还时应检查设备时是否正常,并与管理员一起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状态。
1.3 逾期不归还的,将由设备使用人承担设备滞期费用,并按公司制度承担其他责任。
2. 设备使用规定2.1 设备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熟练操作设备的技能和知识。
2.2 妥善保管设备,严禁擅自拆卸、改装、移动等。
2.3 使用设备时应注意防止物品损坏、保障设备安全。
2.4 禁止使用非法软件、影响网络环境的软件。
2.5 在设备使用期间,不得进行大量下载、复制文件等影响网络质量的操作。
2.6 在进行敏感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必须加密处理,防止泄漏。
四、设备管理1. 设备登记管理1.1 每个设备应有设备名称、型号、品牌、产地、购置日期、购置金额,资产编号等基本信息,由管理员对设备进行登记管理。
1.2 新购置设备应及时进行填报和备案。
1.3 设备变更、处置时应及时更改和备案。
2. 设备保养管理2.1 设备维护管理应充分发挥管理员的主体作用,做到设备维护、保养、更新工作的逐步规范化。
2.2 定期进行设备检测、保养,检查设备部件是否完好、无损伤、无丧失现象。
2.3 做好常规操作记录,有蓝屏、死机、病毒感染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管理员处理。
2.4 电脑开机关机应安排在规定的时间,不得迟到早退。
3. 设备维修管理3.1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告管理员。
3.2 管理员将根据故障情况进行处理,对于无法解决的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3 维修部件、配件应按规定报废、报销。
浅谈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
浅谈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作者:李润润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16期【摘要】本文对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我国设备管理信息化中出现的问题,旨在期望通过推行设备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一、前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对设备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实施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一)设备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构建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
在企业内,实施资产设备的数据共享,能够有效提高对资产设备的管理能力。
通过改变以往的经验型的设备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设备资源的配置,而且还使设备管理者及时准确了解资产设备的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决策提供指导[1]。
设备管理信息化,也能够加快企业各部门数据上报的速度,提高企业的整体决策水平。
(二)设备管理信息化,有助于企业设备管理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1.实施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设备管理工作,大大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
在此基础上,为管理技术的使用、设备管理经验的积累,管理过程的改进与优化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确保企业的资产设备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而发展。
2.实施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综合分析与决策能力。
在信息化管理中,促进资产设备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操作,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进一步加工和整理,形成可靠的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与判断,得出有价值的设备使用资料,为合理科学的决策提供帮助与支持,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准确性、及时性与有效性。
3、实施设备管理信息化,能够优化管理流程。
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无纸化的实时反馈机制,运用电子信息存储替代纸质信息存储,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2]。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模版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效率,保护学校信息资源的安全和完整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学生以及其他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
三、设备使用准则1. 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应遵循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
2.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应保证信息安全,严禁泄露、篡改、破坏学校信息资源。
3.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应注意机房容量、设备负载,避免超负荷使用。
4. 禁止私自安装或卸载任何软件、硬件设备,除非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和同意。
5. 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应遵守节能环保要求,节约用电、用水。
四、设备使用权限管理1.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权限由信息化管理部门统一分配和管理。
2. 不同用户的权限根据岗位职责和需要进行划分,严禁超越权限进行操作。
3. 归还或调换学校信息化设备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权限调整。
五、设备使用预约和借用1. 教职员工在需要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时,应提前向信息化管理部门进行预约。
预约方式包括在线申请或电话联系,以确保设备的有效安排和利用。
2. 教职员工在取得预约后,应到指定地点领取设备,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归还。
3. 借用学校信息化设备时,应填写借用申请表,并由相关部门审批。
六、设备使用保养和维护1.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损坏。
2. 定期对学校信息化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设备、检查线路连接等。
3.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信息化管理部门报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禁止自行拆卸和修理设备。
七、设备使用违规处理1. 对于未经授权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超越权限操作设备、私自安装软件等违规行为,信息化管理部门将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限制权限或停止使用等。
2. 违规行为严重者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对于学校信息化设备外借、转借、出租等行为,一律禁止。
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4篇)
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一、信息化设备由市、县(区)统一配发,为学校教育教学专用。
二、所有设备由学校统一负责管理,学校要成立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分级管理。
三、建立设备登记和固定资产管理档案,按型号分类入账、入柜,妥善管理,不得丢失、损坏,保证配套使用。
四、建立软、硬件使用登记簿,对使用和运行情况做出详细记录。
五、熟悉、了解设备的规格、性能、基本结构和操作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做到规范操作,正确使用。
设备使用后必须断开电源和接收信号源。
六、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
定期检查设备完好率,保持设备良好性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七、学校要建立故障登记薄,做好故障原因、责任、处理和维修等记录。
禁止带故障运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并及时请专职技术人员处理。
八、不得以任何借口将设备出借、转让、调拨或变卖给非项目单位,也不允许个人占用。
九、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拆卸设备或____其它硬件、软件;不得随意移动设备,不得进行与教育教学无关活动。
十、做好网络安全、保密工作,严禁违法活动。
本溪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二)为了使“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规范化,发挥“班班通”重要作用,真正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特制定《新场小学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方法及考核办法》。
一、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1.教室中的班班通设备由班主任负责管理,不得私自拆卸外传和插拔教学用计算机后的所有连接线,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和使用,切实加强防盗、防火、防水等安全隐患。
2.保证设备的环境卫生,一体机(或电子白板)要经常用柔软的抹布擦拭干净,教室内卫生打扫要避免尘土飞扬,使用完毕应当关掉电源。
3.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同时做好上级规定的电教设备使用登记系统的登记和相关资料存档,可在教学用计算机的d盘或e盘中建立本班所有任课教师的文件夹,每位老师可把自己的学科资料保存到各自的文件夹中。
幼儿园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4篇)
幼儿园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幼儿园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4篇)在当下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制度1为做好教学设备、设施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杜绝损坏和丢失现象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教学仪器设备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学校的贵重财产,其安全问题关系到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整体形象,我校高度重视,设置教学仪器设备、设施使用管理人员,安排专人负责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安全管理工作。
二、做好教学仪器设备登记建档工作各学校要对所有教学仪器设备进行详细清点,分类建立教学仪器设备一览表,一式二份,一份留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一份交学校相应科室查对管理。
三、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管护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分发到各实验室、仪器室、音体美教室、微机室、卫生室、图书室及办公室等科室的教学设备、器材,要按照部门归属由专人负责存放,对小型便携式仪器、设备、工具、贵重器材和物品、有毒及危险化学药品要做到及时入库、入橱,按各自的物品存放安全管理要求,使每件设备、物品都安全归位。
四、加强教学设备存放地点及环境的安全检查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实验室及教学设备存放地点的水、电、暖等各种管路设施的日常检查,定期对电源线路、电器设备等进行检查,防幼儿园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制度2一、教学仪器由专人负责管理。
二、教学仪器要设立账目,内容包括仪器名称、来源、数量、单价、金额,做到账、卡片、实物相符;学校教学仪器一律不准外借。
三、教学仪器设备应按标准分类编号,定柜、定架存放,并在柜上贴有存放仪器名称、数量的卡片,以便查找和使用;药品和仪器分柜存放。
四、各类仪器说明书要装订成册,专架存放,以便正确使用。
以信息化为手段的设备管理
2 以信 息 化手 段 促 进 设 备 管 理标 准化 的主 要 做 法
以信息化手段促进设 备管理标准化 . 主要是借助计算机 . 对生产 设备的使用情况 、 维修保养情况 、 各种技术参数和档案 、 各种检测数据 及备品备件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 从而使各级管理人员可随时掌握生产 设备的运行情况备 品备件 的库存情况 .便 于加强设备的科学管理 . 提 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 减少故障率 . 保持合理储备 . 确保生产 的正 常进行。 以电子化为契机, 对设备管理制度、 管理标 准和设备技术管理 台帐进行全面疏理 、 查缺补漏 , 使各项管理制度 、 标准 、 资料趋于完善 . 使之达到制度化 、 标准化 的 目的, 为下一步推行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主要做法有 : 21 对原有设 备档案进行清理分类 . . 建立电子文档 21 对设 备管理 档案进行清理分类 , .1 . 建立电子文档 、 目录。 对原有设 备档案进行清理分类 , 按照固定资产 、 主要设备技术档案 、 设备管理规 程、 报表 、 计量能源管理标 准等 内容分别建立电子文档。
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 断提高设备管理 和备件 仓储管 理 不 水平 . 降低备件库存储备 , 充分 利用库存物资 , 大限度地减少积压 , 最 实现物资和备品备件合理 流动 . 利用现有设施 . 对分公司二级库 房的 所有物资 、 品备件 库房进行 了清理 , 备 建立模拟 电子库房 , 把库存 物 资、 备品备件全部输入计算机 . 按类别建 立了电气 、 推备 、 轴承 、 矿山机 械、 钢材 、 木材 、 五金 、 水暖 、 火工 、 油料 、 橡胶原 料、 劳保 、 杂品等相 应的 电子台帐。 以月 为单位利用 电子表格实现备 品备件 的入库 、 出库 、 发出 等管理过程 对每 一种 备品备件 的库存情况 和消耗情况做 到随时掌 握 . 提高采 购计划 的准确性 。同时要求各 车间每月把三级库存物 有效 资、 备品备件用 电子文档形式上报 , 集中进行统 一管理 , 需要查询那个 车间 的库存情况 . 随时可以在微机上调 出查 看 . 使全矿库存 物资和备 品备件品名 、 型号 和数量一 目了然 . 规格 实现信息 资源共享 。 这样做便 于对全矿物资和备 品备件进行统一调配 .避免 了以往因信息不畅 , 各 单位之间不能互通有无 . 造成部分物资和备 品备件因放置时间长而报 废的现象 如今 年洗选 车间破碎机用齿轮损坏 . 原计划从外订购 . 机动 物资科技术员在查看库存情况时 . 发现有 2 个积压多年的齿轮和破碎 机用齿轮参数相近 . 为改变就可使用 . 稍 于是决定使用库存 齿轮进行 加工代用 . 工作共节约资金 3 此项 万多元 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 从而使 库房储备更趋合理 . 减轻了业务人员 的工作强度 . 工作效率 得到进一 步提高。 2 借助计算机制作各种 电子文档资料 _ 3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普及 , 办公 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 了方便 、 为 快捷 的了解分公 司设备 档案 、 设备运行状 况和备品备件 的消耗情 况 . 不断 提高办事效率 . 我们 借助计算机进行设 备档案管理 . 把观 音山矿业分 公司设备管理过程中新产生 的文件资料如主要设备档案 、 固定资产 台 帐、 计量能源管理台帐 、 电气报表 、 设备三大规程 以及备品备件消耗报 表等资料制作成所需的电子文档 。实现既有档案 、 疏理建档 ( 电子 ) 的 同时 . 新资料电子化。 之符合现代办公方便 、 使 快捷 、 高效的要求 , 达到 了方便查询 、 易于保存 、 方便修改 、 传递迅速 、 资源共享 的 目的。 2 建立建全和完善各项设备管理制度 . 4 241 为了加强设 备管理工作 . . . 不断提高设备运转率 . 保证设备完好 , 使设备 的操作 、 维护保 养 、 检修操作工 作达到标准化 、 度化 , 制 在全 面 疏理现有档案 的基 础上 . 对全矿 主要 设备的操作规程 、 维护保养规程 和检修规程进行 了补充 修改 , 做到 “ 修有周期 、 维 点检有 标准 、 检修有 档案 、 定修有小结 、 事故有追究 ” 建立建全设备管理技术档案 、 。 设备管 理机构 网络图 、 设备工业管网流程 图等 。并在分公 司各车间主要机 台 建立 了设备 的综 合档案 , 内容涵 盖设 备 的名 称 、 其 规格 型号 、 产 日 生 期、 生产 厂家 、 主要参数 以及设 备的 5 s管理制度和标准 、 设备润滑管 理标准 、 点巡检标准 、 设备缺陷 隐患记 录 、 点巡检记 录和润滑记录 , 现 在职工维护保养设备 , 就可按 照标准进行管理 、 按照标准进行检查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好规范信息化设备管理的六个环节
切实规范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应着力抓好以下六个环
节:
一、购置环节,统一部门、统一型号。
购置环节是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
统一部门,就是信息化设备必
须由信息中心统一购置,其他部门如果需要添购设备,应先向信息中心书面报告,由信息中心核实并经领导审批后再由采购中心购置下发。
统一型号,就是按照省局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的选型原则进行选型,在一定的时期内按照统一的型号进行购置。
实施“两统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设备的购置种类繁、数量多、型号杂,不便于日常的调试、维修和管理。
个别地方甚至无计划地盲目购置,或者购置设备仅为解燃眉之急,过后长期闲置,造成不必要的铺张浪费。
二、日常管理环节,严格户籍、定期核实。
加强设备户籍管理的目的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固定资产流失,而且有利于设备的统一调度使用,合理利用资源。
一是进行全面登记。
目前,设备来源渠道很多,既有本级信息中心自行购置的,也有本级其它部门购置的;既有上级信息中心下拨的,还有上级其它部门下拨给对口部门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全面登记的时候,要切实注意加强部门联系,制定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不漏登设备。
要尽量做到登记项目齐全,包括设备名称、设备来源、
使用单位、价值、品牌、型号、出厂编号、内存、硬盘容量、CPU个数。
其中,出厂编号很重要,它是区别同类设备的有效标志。
目前,小秘书软件没有登记出厂编号这个项目,建议增加出厂编号这个项目。
其次,要按照设备的种类进行归档。
档案包括设备登记表、购置设备原始发票的复印件、维修环节的维修记录、报废环节的报废登记表等。
同时,要将设备登记情况上报财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登记表中的信息化设备一一对应。
第三,要切实加强管理,定期核实设备。
信息中心每年至少两次对各类设备进行实地检查,做到帐实相符。
对帐实不相符的设备要做好记录,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使用环节,合理分配、注重保养。
要按照“岗位优先” 的原则合理分配设备资源。
性能好、档次高的设备应配备给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一般部门和一般岗位配备一般档次的设备。
比如纳税大厅申报征收岗、金税工程岗、办公室公文处理岗等就需要档次较高的计算机,一般的管理岗位、没有上CTAIS的岗位等只需配备一般档次的计算机。
其次,要把通过全面登记和定期核实核查出来的闲置设备进行合理再分配,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设备保养应做到“三专” 。
要由专人负责,定期使用专用清洁济
对计算机、打印机、交换机等设备进行美容,使用专用油对针式打印机进行润滑,使用专用软件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等等,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降低设备的故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