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善调经活血、除血痹
白芍活血散瘀舒缓疼痛
![白芍活血散瘀舒缓疼痛](https://img.taocdn.com/s3/m/71137a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e.png)
白芍活血散瘀舒缓疼痛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母菊科植物,具有活血散瘀、舒缓疼痛的功效。
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疼痛问题,如月经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
此时,使用白芍活血散瘀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白芍的主要成分是化合物,如白芍苷、葡萄糖、鞣质、黄酮苷、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都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疼痛症状。
白芍活血散瘀的机制在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当我们发生疼痛时,往往是由于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所致。
白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从而加速受伤部位的康复。
同时,白芍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疼痛的程度。
白芍活血散瘀的适应症很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疼痛问题,并介绍如何使用白芍来缓解疼痛。
1. 月经痛:许多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包括腹痛、腰酸等。
可以将白芍煎煮成汤水,每天饭后服用,可以有效地缓解月经痛的症状。
2. 关节疼痛:白芍可以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
可以将白芍研磨成粉末,加入生姜汁搅拌均匀,涂抹在患处进行按摩,可以缓解关节疼痛。
3. 肌肉酸痛:经常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处于固定姿势下,容易导致肌肉酸痛。
可以将白芍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用棉布浸湿后敷在患处,可以缓解肌肉酸痛。
4. 外伤创伤:白芍还可以用于外伤创伤后的疼痛缓解。
可以将白芍制成煎剂,用来进行伤口冲洗,具有止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白芍虽然有活血散瘀的功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体质虚弱或长期服药的人群不宜使用白芍。
在使用白芍时,应遵循医嘱,量力而行。
总之,白芍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散瘀、舒缓疼痛的功效,广泛适用于月经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以及外伤创伤等疼痛症状。
但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医嘱,选择适当的用法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白芍的功能主治及用法
![白芍的功能主治及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452e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3.png)
白芍的功能主治及用法功能主治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白芍的主要功能和主治疾病。
1.活血止痛: 白芍具有很好的活血止痛作用,对于经期不调、痛经、产后血瘀等妇女疾病非常有效。
同时,它还可以用来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外伤疾病。
2.养血安神: 由于白芍具有养血的作用,经常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状,对于调整神经系统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
3.止泻止汗: 白芍含有丰富的鞣酸,具有收敛涩肠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虚泄泻、久泻等腹泻症状。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止汗,对于盗汗、自汗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4.抗炎降血脂: 白芍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此外,白芍还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保肝解毒: 研究表明,白芍具有一定的保肝解毒作用,可以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对于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用法白芍可以煎汤、煮饮或研粉外用,具体用法因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将介绍白芍的常见用法。
1.煎汤饮服: 取适量白芍,洗净切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约20分钟,滤出药液,可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调味,温热服用。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2.研粉外用: 取适量白芍,晒干后研成细粉。
可以直接涂抹于患处,或者与适量的红花、三七等药物混合后研粉外用。
3.配伍使用: 白芍与其他中药药材常常进行配伍使用,以增强药效。
例如,与当归、白芷、川芎等药材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白芍的用法和剂量,并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白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慎用: 孕妇应避免使用白芍,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过敏禁用: 对白芍过敏的人群禁止使用,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3.剂量控制: 使用白芍时应控制好剂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造成不良的副作用。
白芍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白芍的功能主治与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b462a51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2.png)
白芍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白芍的功能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又名白芍药、白芍草,属于毛茛科植物。
白芍的根部是常用的药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1.活血调经:白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经血的流动,对于经期不调、经血过多等问题有很好的疗效。
2.镇痛止痛:白芍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尤其是妇科疼痛和胃肠道疼痛。
3.清热解毒:白芍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热毒病症,如口腔溃疡、痈肿疮疡等。
4.抗炎消肿:白芍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肿胀和疼痛的程度。
5.祛湿利水:白芍对湿热引起的水肿、尿频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能够促进尿液排出,排除体内湿气。
6.安神益智:白芍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问题,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二、白芍的主治白芍的主治范围很广泛,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
1.妇科疾病:白芍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经血过多等妇科问题有很好的疗效。
2.消化系统疾病:白芍可以缓解胃肠道疼痛,改善胃肠功能,对于肠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皮肤疾病:白芍对于口腔溃疡、痈肿疮疡等皮肤疾病有一定的消炎和解毒作用。
4.风湿骨病: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5.神经系统问题:白芍可以镇静安神,改善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问题。
三、白芍的用量白芍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一般建议按照以下剂量使用:1.煎剂用量:一次用量一般为10-15克,可煎服,每日2-3次。
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调整剂量。
2.酒剂用量:一次用量一般为5-10克,可配制成酒剂,每日2-3次。
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3.丸剂用量:一次用量一般为3-9克,可制成丸剂,每日3次。
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白芍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用量和使用方法。
四、注意事项使用白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白芍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来说,可能会影响胎儿和乳汁分泌,所以在这些阶段需要慎重使用。
白芍的作用与功效
![白芍的作用与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45a0dd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9.png)
白芍的作用与功效
白芍,又称白芍药或白芍薄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白芍的主要作用与功效有以下几点:
1. 活血止痛: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
对于经期痛经、胸腹疼痛、跌打损伤等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2. 抗炎抗菌:白芍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于皮肤炎症、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调理女性生理功能:白芍具有调理女性生理功能的作用,对于月经不调、经期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平衡激素、减轻症状。
4. 保护肝脏:白芍中的活性成分对于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再生,对酒精性肝病、肝功能不全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 抗氧化:白芍中富含的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天冬酰胺、黄酮类化合物等,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对抗衰老、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白芍属于中药材,使用时应遵医嘱,注意剂量和配伍。
同时,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患者等不适合使用白芍。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或者持续病情,请及时就医。
白芍的用法、功效和作用
![白芍的用法、功效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033d8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0.png)
白芍的用法、功效和作用白芍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其根可入药。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
那么白芍的使用方法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白芍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白芍的用法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白芍的临床应用妇康宁片白芍200g,香附30g,当归25g,三七20g,艾叶(炭)4g,麦冬50g,党参30g,益母草150g。
取白芍80g及香附、当归、三七、艾叶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其余白芍120g及麦冬、党参、益母草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加入上述粉末及辅料,混匀,用70%乙醇制粒,干燥,压制成1018片,片心重0.25g,包糖衣。
片心呈棕褐色,味微苦。
功能调经养血,理气止痛。
用于气血两亏,经期腹痛,口服,每次8片,每日2-3次或经前4-5日服用。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1989年) 【摘录】《中华本草》白芍的功能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唐本草》:"益女子血。
"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白芍的作用与功效
![白芍的作用与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45e961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8.png)
白芍的作用与功效白芍,又名芍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蔷薇科,是中医药中的常用药材之一。
白芍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妇科之宝”。
白芍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功效。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白芍的作用与功效。
一、白芍的基本概述1. 形态特征白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壮,叶片滑嫩,花朵美丽,有红色、粉色、白色等多种颜色。
根茎肉质,切面呈鲜红色或醋红色。
2. 主要产地白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如山西、河北、陕西等。
其中,陕西白芍素以产量丰富、质量优良而闻名。
3. 主要成分白芍主要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白芍苷、白芍苷酸、槲皮素、木犀草苷等。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白芍多种药理活性。
4. 采收及储存白芍的采收一般在秋季进行。
采收的根茎需要洗净并晾干,然后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存放时需要注意防潮,以免发生霉变。
在储藏的过程中,还需定期检查白芍的质量和存放情况。
二、白芍的药理作用白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一些主要的药理作用。
1. 抗炎作用白芍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白芍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和损伤。
白芍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炎症的发展。
2. 抗氧化作用白芍富含多种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伤害。
白芍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和增加抗氧化酶的合成来实现的。
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细胞的氧化损伤,缓解炎症反应,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
3. 调节免疫功能白芍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研究发现,白芍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并抑制炎症因子和免疫抑制因子的释放。
通过这些机制,白芍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 调节内分泌白芍含有多种植物雌激素样物质,具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这些物质能够对激素受体产生活性作用,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白芍的十大功效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白芍的十大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1ee51dc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d.png)
⽩芍的功效与作⽤⽩芍的⼗⼤功效⽩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中药材,应⽤历史悠久,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有“主邪⽓腹痛,除⾎痹,破坚积,寒热疝瘕,⽌痛,利⼩便,益⽓”。
中医养⽣指出,⽩芍⽢补酸敛,苦泄微寒,⼊肝、脾经。
既养⾎调经、柔肝⽌痛,⼜敛阴⽌汗、平抑肝阳,略兼清热,主治阴⾎亏虚、肝急、阳亢诸证,兼治体虚多汗等证。
对于⽩芍的功效与作⽤,古籍中亦有记载,归纳起来有⼗⼤功效: 1、《本草备要》:“缓中⽌痛”; 2、《本草纲⽬》:“益脾,泻⽊,调⾎”,“安脾经,收胃⽓”; 3、《本草经疏》:“酸寒能凉⾎补⾎”; 4、《药品化义》:“补阴抑肝,能补能泻”; 5、《⽟楸药解》:“泄肝胆伐脾胃”; 6、《⼤明本草》:“泻肝,安脾肺”; 7、《本草正义》:“养脾柔肝”; 8、《本草正义》:“益阴养⾎”,“固腠理,和⾎脉,收阴⽓,理中⽓”; 9、《注解伤寒论》:“酸收,敛津液,益荣”;《本草求真》:“敛汗”; 10、《中药学》:平肝。
中医养⽣将上述⼗⼤功效归纳为治肝益脾,缓中⽌痛,养⾎敛阴。
在实际运⽤过程中,⽩芍⽐较常见的作⽤有: 1、⽤于⽉经不调,经⾏腹痛,崩漏,以及⾃汗、盗汗等症。
⽩芍能养⾎敛阴,治妇科疾患,常与当归、熟地黄、川芎等药配合应⽤。
⽩芍与桂枝同⽤,能协调营卫,⽤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汗⽽恶风; ⽩芍与龙⾻、牡蛎、浮⼩麦等同⽤,可敛阴潜阳,⽤治阴虚阳浮所致的⾃汗、盗汗等症。
2.⽤于肝⽓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以及⼿⾜拘挛疼痛等症。
⽩芍功能养⾎⽽柔肝,缓急⽽⽌痛,故可⽤于肝⽓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腹痛及⼿⾜拘挛等症。
⽩芍与⽢草配伍,可治胁痛; ⽩芍与柴胡、枳壳等同⽤,可治腹痛及⼿⾜拘挛; ⽩芍与黄连、⽊⾹等同⽤,可治痢疾腹痛。
3.⽤于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
⽩芍⽣⽤,能敛阴⽽平抑肝阳,故可⽤于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等症,可与桑叶、菊花、钩藤、⽩蒺藜等同⽤。
4.美容养⾎ 中医养⽣指出,⽩芍有养⾎的作⽤,可以治疗⾯⾊萎黄、⾯部⾊斑、⽆光泽,与⽩术、茯苓同⽤可润泽⽪肤、美⽩,再搭配上⽢草⾷⽤可以延缓衰⽼。
白芍的药性与功能主治
![白芍的药性与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c983f2d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1.png)
白芍的药性与功能主治一、药性白芍,又名白芍草、白芍草、白芍藥等,是中医药常用的一种草本植物。
它的药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味道苦、酸:白芍具有苦味和酸味,有一定的涩和凉性。
2.性味寒:白芍性寒,具有清热降火、凉血止血的作用。
3.入脾、肝、血经:白芍主要作用于脾胃、肝脏和血经,对这些部位有调养、止痛和消炎的效果。
二、功能主治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白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1.活血止痛:白芍富含活血化瘀的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对于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益肝明目:白芍具有滋养肝脏、改善视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因肝阴不足、肝血不足而导致的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
3.调经止痛:白芍有调和血气、舒经止痛的功能,在经期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中有一定的应用。
4.清热解毒:白芍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火热病症和热毒引起的病症,如瘰疬、疮疖等。
5.调节肠胃功能:白芍有舒经息风、调气健脾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胃肠道问题。
三、注意事项使用白芍草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遵医嘱用药:草药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调配和使用。
2.避免过量使用:使用白芍时,应避免使用过量,以防引起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3.注意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于草药的反应可能不同,有些人可能对白芍过敏,因此在使用前需要了解自己是否具有过敏史。
4.配伍禁忌:使用白芍时,要注意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具体的配伍禁忌应在医生指导下遵守。
以上是有关白芍的药性与功能主治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但请注意,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务必遵医嘱,避免自行使用,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白芍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白芍的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122f62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6.png)
白芍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白芍概述白芍,又称白芍草、白芍藥、生芍草,为蔷薇科植物芍药的根茎。
在中医药学中,白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
以下是白芍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2. 白芍的功能以下为白芍的主要功能: - 活血化瘀: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畅,减少瘀血堆积。
•止痛镇痛:白芍能够缓解疼痛,具有镇静舒缓的作用,特别对于经痛、胃痛、胸痛等有明显的止痛效果。
•抗炎消肿:白芍含有多种抗炎成分,可以减轻组织炎症反应,缓解红肿疼痛。
•润肠通便:白芍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内水分,缓解便秘症状。
3. 白芍的主治以下为白芍的主要主治: - 妇科疾病:白芍对妇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特别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常见病症有明显疗效。
•伤口疗养:白芍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以加速伤口修复,减少瘢痕形成。
•消肿止痛:白芍对于肿胀和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特别对于炎症引起的肿胀、疼痛有显著效果。
•脾胃虚弱:白芍具有补血养颜、健脾开胃的功效,适合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群。
•骨伤骨折:白芍能够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对于骨伤骨折后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4. 注意事项在使用白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孕妇禁用:孕妇忌用白芍,尤其在怀孕早期,因其具有一定的收缩子宫的作用。
•个别禁忌:白芍虽然是一种天然植物药物,但还是存在个别人群的禁忌症,如肝功能不全和出血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剂量准确:在使用白芍时,需根据医嘱或药师指导准确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5. 总结白芍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多种神奇的功效和广泛的主治。
它可以活血化瘀、止痛镇痛、抗炎消肿、润肠通便等,对于妇科疾病、伤口疗养、消肿止痛、脾胃虚弱、骨伤骨折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使用白芍时,需要注意孕妇禁用、个别禁忌和剂量准确等事项。
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能够更好地发挥白芍的药效。
白芍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芍功效与作用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20353d4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b.png)
白芍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属于毛茛科芍药属的植物。
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根、花、种子均可入药。
中医药学认为白芍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止痛镇静等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使用白芍时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项。
1.白芍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1 清热解毒:白芍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口疮、咽喉肿痛、牙痛等症状。
此外,白芍还可以用于治疗外伤感染引起的疮疖肿毒。
1.2 活血调经:白芍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疾病。
在中医药学中,白芍常常与川芎、当归等药物搭配使用,以增强活血调经的效果。
1.3 止痛镇静:白芍具有一定的止痛镇静作用。
白芍可以用于治疗肝胆经痛、胸胁疼痛、腰背酸痛等症状。
此外,在中医药学中,白芍还常常与砂仁、郁金等药物搭配使用,以增强止痛镇静的效果。
1.4 抗炎作用:白芍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白芍还可以用于治疗骨质增生、骨关节炎等骨骼系统疾病。
1.5 其他作用:白芍还具有抗氧化、降低血压、养血安神等作用。
2. 白芍的禁忌事项2.1 孕妇忌用:白芍具有止血的作用,因此孕妇忌用白芍,以免影响正常的胎儿发育。
2.2 脾胃虚寒者忌用:白芍性寒,对脾胃功能弱的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所以脾胃虚寒者忌用白芍。
2.3 白发女性忌用:由于白芍具有收敛作用,因此白发女性忌用白芍,以免加重白发的发生。
2.4 血热者忌用:白芍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血热者忌用白芍,以免引发热病反应。
2.5 使用剂量和时间:白芍作为中药材,剂量和使用时间需要依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不应随意超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白芍可能引起胃痛、头晕等不良反应。
总结:白芍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止痛镇静等功效。
然而,在使用白芍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例如孕妇、脾胃虚寒者、白发女性、血热者等均忌用白芍。
白芍的功能主治及详细说明
![白芍的功能主治及详细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16494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c.png)
白芍的功能主治及详细说明白芍简介•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科属:芍药科芍药属•别名:白芍药•产地: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等地•药用部位:鲜根及根茎•性味:味苦,性凉白芍的功能主治白芍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疾病的治疗,其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活血祛瘀: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淤滞的现象。
它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病症,还可以用于痛经、痛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2.清热泻火:白芍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上火引起的一些症状,比如口疮、牙痛、咽喉肿痛等。
白芍还可以用于治疗高热、痈肿等病症。
3.补血养血:白芍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平衡,改善贫血现象。
并且白芍中含有一定的铁质,对于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效果。
4.止痛镇静:白芍内含有丰富的芍药苷,具有镇痛和镇静的作用,可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等。
5.抗炎消肿:白芍中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对于关节炎、中耳炎等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以上是白芍的主要功能主治,接下来将详细说明白芍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白芍的用法与用量•内服:一般每次5-10克,可作药汤、煎剂、浸酒等形式。
对于急性症状较重者,可适当增加用量。
•外用:可将白芍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生姜汁或清水制成糊状,涂于患部,每日1-2次。
白芍的注意事项1.孕妇和儿童慎用:由于白芍味苦、性凉,孕妇和儿童体质较弱,因此在应用白芍时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过量不宜:白芍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但过量使用会导致血液瘀滞,出现腹痛、腹泻、月经过多等症状。
3.个体过敏者慎用:白芍属于中草药,虽然用药安全性较高,但个别人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果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
4.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白芍含有一定的活性成分,与某些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如降压药、心脏病药等。
中药养生必备白芍的健康益处
![中药养生必备白芍的健康益处](https://img.taocdn.com/s3/m/841d9cf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a.png)
中药养生必备白芍的健康益处白芍,又称白芍药、赤芍药,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常见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白芍的主要成分是芍药苷,它具有镇静、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
在中医药理论中,白芍具有养血活血、止痛和调理经络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芍的健康益处。
1. 舒缓经痛白芍具有舒缓痛经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因瘀血引起的经痛。
白芍的芍药苷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痛经的症状。
同时,它还能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的不适感,对女性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2. 改善睡眠质量白芍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容易出现失眠问题,白芍成为缓解失眠的良好选择。
将白芍泡水喝,或者使用白芍制成的药物能够使人更容易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的健康。
3. 维护心血管健康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维护心血管的健康。
研究表明,白芍中的芍药苷成分可以降低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长期饮用白芍的人群中,心脏疾病的患病率明显较低。
4. 缓解肝脏问题白芍有较好的保肝作用,能够缓解肝脏问题。
在现代生活中,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得肝脏承受了较大的负担,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白芍中的芍药苷能够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减轻肝脏的负担,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防止肝脏疾病的发生。
5. 增强免疫力白芍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长期饮用或食用白芍能够增加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预防感冒、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白芍还能够缓解炎症反应,减少疾病对身体的损害。
综上所述,白芍作为中药养生的必备之物,具有多种健康益处。
它能够舒缓经痛、改善睡眠质量,维护心血管健康,缓解肝脏问题以及增强免疫力。
然而,作为中药材,使用白芍时也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与其他药物相互干扰。
最好在了解个人体质和具体需求的基础上,咨询中医专业人士的意见,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药养身白芍的舒筋活血作用
![中药养身白芍的舒筋活血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452e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2.png)
中药养身白芍的舒筋活血作用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其主要成分为芍药苷、槲皮素等,具有舒筋活血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白芍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白芍的药理作用白芍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舒筋活血方面。
1. 舒筋作用白芍具有明显的舒筋作用,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关节僵硬等症状。
其活性成分芍药苷通过调节钙离子的平衡,改善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过程,从而缓解肌肉痉挛,增加筋韧度。
2. 活血作用白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强血管弹性。
芍药苷能够调节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防止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同时,白芍还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进一步改善血液循环。
二、白芍的临床应用基于其舒筋活血的作用,白芍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1. 风湿性疾病白芍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等症状。
通过舒筋作用,能够缓解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经期不调白芍能够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缓解经期不调的症状。
其舒筋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痛经、经血过多等问题。
3. 皮肤疾病白芍对于一些皮肤疾病如疮疖、湿疹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舒筋活血的特点可以改善皮肤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和瘙痒症状。
4. 其他应用此外,白芍还可以用于治疗痛风、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然而,具体的应用还需个体化,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白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用量与用法白芍一般采用煎服、研粉外用等方式,具体的用量和用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剂量过大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剂量过小则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2. 不良反应使用白芍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消化不良、皮肤过敏等。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
3. 注意禁忌白芍在一些特殊病情下存在禁忌,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等。
白芍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白芍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dd2daf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8.png)
白芍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白芍的简介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的根。
它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种药材,既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一种常见的园艺观赏植物。
白芍的花大而美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花卉。
白芍的功能主治白芍具有很多种功能主治,可以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以下是白芍的主要功能主治:1.补血活血:白芍含有丰富的芍药苷等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起到补血活血的作用。
2.止痛消肿:白芍具有镇痛、消肿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疼痛和肿胀的情况,如风湿性关节炎、痛经等。
3.安神止痛:白芍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4.调经养颜:白芍对女性调经养颜有很好的效果,能够缓解经期不调、经血量过多等问题,使肌肤更加光滑细腻。
5.抗炎抗菌:白芍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帮助身体抵抗疾病。
白芍的用法用量白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使用,包括内服和外用。
内服用法用量1.煎汤:将白芍适量捣碎,加入适量的水煎汤,可根据需要酌情添加糖或蜂蜜等调味品。
2.煎剂:将白芍适量捣碎,加入适量的水煎剂,可根据需要酌情调整剂量。
3.花茶:将白芍花瓣晒干,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饮用。
在内服白芍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来确定用量,一般建议每次5-10克,每日2-3次。
外用用法用量1.熬药水:将白芍适量捣碎,加入适量的清水熬制,待药水浓缩后,使用纱布蘸取药水外敷患处。
2.敷料:将白芍适量研成细粉,再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将混合物涂抹在纱布上,然后敷在受伤或患处。
在外用白芍时,需要根据情况来决定外敷的时间,一般建议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
以上是白芍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在使用白芍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用法用量使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8b0caf4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e.png)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白芍是毛茛科白芍属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入药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对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白芍的药用价值【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白芍的药用功效1、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等证,有养血调经之效,常配当归、熟地黄等同用,若阴虚有热、月经先期、量多或崩漏不止可加阿胶、地骨皮等同用。
2、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李作痛等证,有养肝阴、调肝气、平肝阳、缓急止痛之效。
3、用于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证,能敛阴、和营而止汗,治营卫不和、表虚自汗常与挂枝配伍,治阴虚盗汗可配生地黄、牡蛎、浮小麦等。
白芍的药用禁忌1、白芍有酸寒收敛作用,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不宜用量过大或单味用。
2、月经不调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重属虚寒者不宜用量过大或单味用。
3、白芍酸寒收敛,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疹子忌用,孕妇产后不宜用量过大或单用。
4、白芍有镇静作用,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及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
5、白芍可拮抗桂枝、川芎等药材的发汗作用,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白芍的食用方法1、加味白芍汤【材料】白芍25克,当归25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天花粉5克,炒山栀5克。
【吃法】将上述中药用水煎煮后服用。
【功效】收敛肝阳,养血补肝,可治肝血不足等症。
2、白芍炖猪肘【材料】白芍25克,猪肘500克,料酒5毫升,食盐、味精、姜片、葱段各适量。
【吃法】将以上原料按常法入锅炖熟就可以。
【功效】活血凉血,消肿止疼,柔肝养血,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虚发热等症。
白芍舒筋活血的中草药
![白芍舒筋活血的中草药](https://img.taocdn.com/s3/m/31c2ab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7.png)
白芍舒筋活血的中草药在中医传统草药中,白芍被广泛应用于舒筋活血的治疗中。
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药性温和,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化效果。
白芍的主要功效包括舒筋活血、止痛镇痛、滋补气血和调理女性月经等。
本文将就白芍舒筋活血的作用与应用进行探讨。
白芍是一种中草药,常用于治疗一系列与筋骨相关的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筋骨不仅仅是身体结构的一部分,还与经络系统相连。
当遭受到外伤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经络阻塞时,人们就会出现舒筋不畅、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白芍的舒筋活血作用可以帮助改善这些问题。
同时,舒筋活血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细胞再生能力,加速损伤部位的康复。
白芍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中。
由于它具有镇痛效果,因此常常被用来缓解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所引起的疼痛。
白芍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疼痛,这对于许多慢性病患者来说,可以提供一定的舒缓效果。
除了舒筋活血和镇痛作用,白芍还能够滋补气血。
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元素。
如果气血不足,人会感到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并且容易出现其他疾病。
白芍具有温和补气血的功效,因此常常被应用于调理体虚的人群,例如产后体虚的妇女以及长期病患者。
另外,白芍还可以对女性的月经周期进行调理。
在中医理论中,女性的月经周期受到内分泌的调控。
如果内分泌失调,女性就会面临月经不调、经痛以及其他疾病的困扰。
白芍具有舒缓经络、平衡内分泌的作用,因此经常被应用于调理女性月经问题。
许多中药方剂中都含有白芍,用于改善女性的月经周期。
总结起来,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主要用于舒筋活血的治疗。
白芍具有舒筋活血、镇痛、滋补气血以及调理女性月经等多种功效。
然而,中草药应用仍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在选择使用白芍或其他中草药前,建议向中医专家咨询,以获得个性化的用药建议。
中药养身白芍补血调经
![中药养身白芍补血调经](https://img.taocdn.com/s3/m/4e0a74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b.png)
中药养身白芍补血调经中药作为传统的药物疗法,已经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广泛使用了数千年。
其中,白芍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补血调经的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白芍的功效和作用机制,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白芍来养身,补血调经。
1. 白芍的功效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属于毛茛科植物。
其主要功效包括补血养血、调经止痛等。
白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此外,白芍还具有镇静、抗炎、抗凝血等作用。
2. 白芍的作用机制白芍作为一种中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活血化瘀、调补气血两个方面来达到它的功效。
活血化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症状;调补气血则可以通过补充和调节体内的营养物质,改善不足以及失衡的情况。
3. 白芍的正确使用方法在使用白芍来养身、补血调经时,需要遵循以下方法和注意事项:3.1 适量用药白芍具有温补的作用,但不宜大量使用,以免导致湿热内滞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5-10克为宜。
3.2 炮制处理生白芍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对人体产生刺激和有害作用,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炮制处理。
炮制的方法可以选择煅炉炮制或酒洗炮制,炮制后的白芍更适合用于人体。
3.3 合理搭配白芍性温和,适合与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搭配使用,如当归、党参等。
搭配使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提高养身效果。
3.4 制剂选择除了传统的煎药外,白芍还可以通过现代制剂来使用,如胶囊、丸剂等。
选择适合自身情况和使用方便的制剂可以更好地实现补血调经的目的。
4. 白芍的注意事项在使用白芍养身补血调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孕妇慎用白芍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于孕妇而言可能导致流产的风险增加。
孕妇应该避免使用白芍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2 个人体质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因此使用白芍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中药养身白芍的活血化瘀功效
![中药养身白芍的活血化瘀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052e49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3.png)
中药养身白芍的活血化瘀功效中药白芍是一种常见且古老的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和治疗疾病。
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瘀血引起的症状以及促进身体康复有着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白芍的活血化瘀功效以及其在中医养身中的应用。
1. 白芍的活血功效白芍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可帮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畅通,调节女性月经,减轻痛经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痛经常被归因于血液瘀滞,而白芍则能够疏通经络,消除瘀血,从而减轻痛经带来的不适感。
2. 白芍的化瘀功效除了活血的作用,白芍还能够有效化瘀。
当身体受伤或遭受外来的打击时,会导致血液在受伤处凝结,形成瘀血。
若瘀血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可能会引发疼痛、肿胀以及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而白芍的化瘀作用能够帮助血液恢复正常流动,减轻瘀血对身体的影响。
3. 白芍在中医养身中的应用基于其活血化瘀的功效,白芍在中医养身中被广泛应用。
常见的应用场景有:3.1 改善血液循环白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从而改善身体器官的代谢功能。
长期使用白芍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2 缓解痛经对于痛经患者来说,白芍是一种常用的药物。
白芍能够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缓解经期不适,减轻痛经症状。
不仅如此,白芍还具有调节月经周期的作用,帮助女性更好地维持健康的生理状态。
3.3 促进身体康复如果身体遭受外伤或手术,常常会导致血液凝结和瘀血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白芍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白芍还有助于加速伤口修复,促进组织再生和恢复。
总结起来,白芍作为中药养身的重要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它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痛经症状,促进身体康复。
在使用白芍前,建议咨询中医师的意见以获取正确的用药指导。
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白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中药白芍都有哪些功效作用?
![中药白芍都有哪些功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fba67c011ca300a6c390db.png)
中药白芍都有哪些功效作用?白芍,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别名:也称白花芍药。
性味: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来源: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毛茛科芍药属植物。
成分:主要含芍药苷、挥发油、氨基酸等成分。
作用:白芍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
白芍的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一)调节免疫1.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芍药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均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作用。
2.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
白芍总苷对T细胞功能呈双向调节作用。
3.调节体液免疫功能。
(二)抗炎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丹皮酚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芍药苷和丹皮酚对多种致炎剂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以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功效。
(三)对消化系统1.保肝。
白芍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均有显著的保护。
2.解痉。
白芍和芍药苷对肠平滑肌具有显著的解痉作用。
3.抗胃溃疡。
芍药与甘草同用对胃酸分泌有协同作用。
(四)镇痛、镇静、抗惊、降温(五)增强耐缺氧和抗氧化、抗疲劳白芍的应用1、芍药甘草汤(《伤寒论》):白芍、甘草,治疗伤暴脚挛急。
又《本草纲目》:白芍、炙甘草,治疗腹中虚痛。
2、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芍、当归、黄连、木香、槟榔、大黄、黄芩、官桂、甘草,治疗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在著名方剂滋阴降火安神的黄连阿胶汤中,白芍均是重要的配伍药,由黄连、阿胶、栀子、黄芩、白芍组成。
|坤泰|胶囊便取自于此方,用于阴虚火旺型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白芍善调经活血、除血痹
作者:梁兆松
来源:《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03期
相传白芍药效的发现者是古代名医华佗的妻子。
东汉神医华佗在屋后开辟了一块苗圃,用于种植各种中药材。
一日,朋友送给华佗一株白芍,他尝了白芍的叶、茎、花后,没有发现有什么药效,便顺手将其种植在苗圃的角落里,不再理会。
一次,华佗的妻子血崩、腹痛,服用了不少药都不见起色,于是她便瞒着丈夫,挖出芍药根煎水服用。
几个时辰后,流血、腹痛逐渐停止。
事后她将此事告诉了华佗。
经过很多次的试验,华佗终于发现白芍的根茎不但可以止血、活血,还有镇痛、滋补、调经的药效。
中药白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为多年生草本白芍的根茎。
在流传后世的医药典籍中,历代医家详细记载了白芍的药用价值。
在《神农本草经》中有白芍“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的记载;《日华子本草》云:“主女人一切
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
”《药性论》中有芍药“治肺邪气、血气积聚、妇人血闭不通,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的记载。
白芍既能补敛阴血,又可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为治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所常用,尤为妇科常用药。
老年人阴血不足,时发眩晕者,可以白芍、熟地黄、枸杞子各20克,天麻10克,水煎服。
常服令肝血充盈,肝体得养,肝气平和,而免肝阳上亢。
名方当归建中汤:当归、白芍、饴糖各20克,桂枝、生姜各10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水煎服。
为妇女产后康复之良方,治妇人一切气血虚损。
又如补血名方四物汤,由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组成。
方中熟地滋阴补血,当归活血养血,白芍敛阴益血,川芎调和血气,合起来就成为调血养血的良方,不仅是妇科的常用药,也是治疗血病的基本方。
《医学正传》双和汤:白芍15克,炙黄芪、熟地黄、当归、川芎各10克,炙甘草、肉桂各5克,生姜3片,大枣7枚,水煎服。
功能补气养血,是大病之后气血虚衰、乏力自汗者的康复保健良方。
《伤寒论》芍药甘草汤: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有缓急止痛之功,于血虚腿脚挛急,或腹中挛痛者,其效。
《本经》有白芍“除血痹,破坚积”之言,近人以为本品收敛多罕用,余故发扬斯用。
血脉瘀阻,闭塞不通,故曰血痹。
血瘀甚而有形,则致坚积。
有因气急挛痛而血痹者,白芍敛气,缓急止痛,则气顺血和。
脾统血,脾和则血脉自和。
白芍制肝补脾,统血则血痹除,坚积消。
肝藏血,主疏泄,白芍养肝又能收敛横逆,以利疏泄,则气血自和,故因肝之疏泄失常所致者,本品尤宜。
有因血虛致痹者,白芍补血,血旺则血痹、坚积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