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活血药活血调经药

合集下载

【完整版】职业药师-中药师-单味药-图文版 第12章-活血化瘀药(3)

【完整版】职业药师-中药师-单味药-图文版 第12章-活血化瘀药(3)

活血化瘀药 — 水蛭三棱穿山甲儿茶斑蝥干漆皂角刺刘寄奴卷柏月季花凡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

善于走散通行,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止痛、调经、破血消徵、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所以本类药物主治范围很广,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

如内科之胸、腹、头诸痛,而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者;体内之徵瘕积聚;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外伤科之跌扑损伤,瘀肿疼痛,痈肿疮疡等。

凡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均可用之。

活血化瘀药,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有和血行血,活血散瘀及破血逐瘀之分。

可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之不同,分为活血止痛、活血碉经、活血疗伤、破血消徵四类。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对妇女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证无瘀血现象者忌用;孕妇慎用或忌用。

水蛭Hirudo[来源] 为环节动物水蛭科蚂蟥 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e nipponica Whitman 或柳叶蚂蟥 W. acranulata Whitman 的全体。

[动物形态] 蚂蟥体大型,长6~12cm,宽13~14mm。

背面暗绿色,具5条由黑色和淡黄色2种斑纹见杂排列的纵纹。

体环节107。

前吸盘小。

腭齿不发达,不吸血。

柳叶蚂蟥体呈柳叶形,长2.5~2.8cm,最宽处6~7mm。

背面茶褐色,有黑褐色斑点组成的5条纵纹,腹面浅黄色。

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大。

[药材性状] 为扁平纺锤形,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前端稍尖,后端钝圆,全体由许多环节构成,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大。

背部黑棕色,许多黑斑排成纵线5条。

质脆,易断,断面胶质样,有光泽。

气微腥。

[采集地] 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功能主治] 破血,逐淤,通经。

三棱Rhizoma Sparganii[来源] 为黑三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黑三棱 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 的块茎。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医学衷中参西录》
二、下乳--产后乳汁不下 三、消肿排脓--疮痈瘰疬
要点
1、主治证 头痛要药:川芎 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 治倒经:郁金
2、功效 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川芎 活血、利水:牛膝、益母草 引火(血)下行:牛膝 活血、补血:鸡血藤
3、药用部位 块根:郁金
根茎:姜黄、莪术
4、品种与功效
2、消除瘀血,可间接防止其他病变 气滞: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血虚: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 《血证论》
水液停聚:血不利则为水《金匮要略》
川芎
一、活血行气--血瘀气滞诸证 特点: 1、《本经》列为上品
2、偏重活血,为“血中气药” “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 也。” 《本草汇言》 3、应用范围广
乳香 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
功擅活血行气伸筋 (蠲痹汤)
没药
功擅活血祛瘀止痛
(手拈散)
丹参
一、活血调经--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产后瘀滞腹痛 心腹疼痛,癥瘕积聚
二、凉血消痈--疮痈 三、清心安神-热入营血,烦躁不安 心悸失眠
红花
“红蓝花即红花,叶颇似兰, 故有蓝名。”
《图经本草》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 痛经经闭 产后腹痛 (活血消癥)-- 癥瘕积聚 (活血止痛)-- 跌打损伤 心腹疼痛 (活血消斑)-- 斑疹紫暗
破血行气:三棱、莪术 破血逐瘀:土鳖虫(续筋接骨) 水蛭(消癥)
使用注意
1、活血药在应用时,大多与行气药 同用(气行则血行),以助药势 2、破血药易伤正气,不宜多用久用 3、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外伤出血
疮疡不敛
莪术
一、破血行气--经闭腹痛 心腹刺痛 癥瘕积聚
二、消积止痛-食积脘腹胀痛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1.活血止痛药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2.活血调经药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鸡血藤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3.活血疗伤药
蟅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血竭活血疗伤,止血生肌。

4.破血消癥药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水蛭破血逐瘀消癥。

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一概念: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一概念: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一.概念: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其中作用猛烈者,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二、药性特点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辛温,辛可散瘀化滞,温可通行血脉,促进血行,故本类药物具有通行血脉,消散瘀血的作用。

二.作用与适应证1、作用: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消肿疗伤,破血消癥。

2、适应证:用于血瘀诸证本类药物应用范围很广,遍及内、妇、外、伤各科。

凡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均可用之。

(1)妇科:血瘀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

(2)内科:胸痹、风湿痹痛、癥瘕积聚、肢体麻木、胁肋胀痛。

(3)伤科: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筋骨折伤。

(4)外科:疮疡肿毒初期。

三.配伍规律1.多配行气药,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

2.寒凝气滞血瘀者:配温里散寒药。

3.关节痹痛者:配祛风湿药。

4.疮疡肿毒者:配清热解毒药。

5.症瘕积聚:配软坚散结药。

四.使用注意月经过多、孕妇及血虚无滞之经闭忌用五.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广泛,尤以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作用较强。

主要具有改善心功能,调节心肌代谢,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脉阻力;抑制血小板凝集,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改善血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

※川芎首载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四川、云南等地。

多为人工栽培。

炮制:生用。

药材:药材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头形团块,直径2~7cm。

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窝状茎痕;质坚实,不易碎断。

饮片:饮片切成薄片,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波状环纹的形成层,并散布有黄棕色的小油点。

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回甜,有麻舌感。

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油性大、断面色黄、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味归经】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应用】1.活血行气:(1)妇科血瘀证:血瘀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

(2)内科:胸痹、胁肋胀痛、癥瘕积聚、肢体麻木。

12中药学 活血药(课堂PPT)

12中药学 活血药(课堂PPT)

三、比较:丹参与川芎
丹参
味苦性凉,又能凉血—清血
中之热—又能安神
活血调经
川芎
辛温香窜,又能行气—散血中
寒滞—又能祛风止痛
红花
•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 • 筒状花冠。
桃仁
• 为蔷薇科植物桃或 • 山桃的成熟种子。
桃仁、红花
一、共性: 活血化淤——广泛用于多种淤血证。 二、区别应用: 桃仁 活血调经 兼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延胡索 姜黄 郁金
一、共性:味辛行散——活血,行气,止 痛——广泛用于血淤气滞诸痛——随证配 伍。
二、个性:
延胡索——止痛作用优良——“行血中气 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 痛。”
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丹参、桂枝;
热证胃痛——川楝子;
寒证胃痛——高良姜;
气滞胃痛——香附、木香; 瘀血胃痛——丹参、五灵脂; 中虚胃痛——党参、白术; 肝郁气滞之胸胁痛——柴胡、郁金; 肝郁化火之胸胁痛——川楝子、栀子; 寒疝腹痛——小茴香、吴茱萸; 气滞血瘀之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淤滞
妇慎用或忌用。
川芎
•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 • 的根茎。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川 芎 (芎 穷)
一、特点:
●辛温香窜,活血又行血,为“血中气 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 科活血调经之要药。
● 又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前 人有“头痛离川芎”之说。
二、应用: 1、治血瘀气滞的痛证 ● 月经不调、团经、痛经、产后腹痛 ● 胸痹心痛 ● 跌打损伤 ● 疮疡痈肿 ● 近代以川芎及川芎为主的复方治疗冠 心病、心绞痛等。
桃仁
1、淤血阻滞诸证 本品善泄血滞,祛瘀力强,又称破血药,
为治疗多种淤血阻滞病证的常用药; 2、肺痈,肠痈; 3、肠燥便秘; 4、咳嗽气喘——配伍杏仁,如双仁丸。

中药学PPT课件 活血药

中药学PPT课件 活血药
效,为骨伤科常用药。如接骨紫金丹、壮筋续 骨丸。
自然铜
自然铜
本品有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之功,是伤 科接骨疗伤之要药,主治跌打损伤之骨折筋 断、瘀肿疼痛。
用法:宜火煅。 使用注意:不宜久服。
苏木
苏木
1.活血疗伤,消肿止痛:本品是骨伤科常用 药,用于跌打损伤、骨折伤痛、瘀滞肿痛等。
2.祛瘀通经: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 滞腹痛,心腹瘀痛,痈肿疮毒等。
3.清热解毒:用于疮痈肿毒、皮肤痒疹等。
牛 膝
牛膝
本品主入肝、肾经,性善下行。
1.活血通经:用于血瘀之痛经、经闭、产后腹 痛、胞衣不下及跌打损伤等证。
2.补肝肾 肝肾亏虚,腰膝酸痛。如续断丸。 强筋骨 风湿痹痛,损及肝肾。如独活寄生汤。 湿热痿证。如三妙丸。
3.引火(血)下行:本品能引火(血)下行,以 降上炎之火。
3.利胆退黄:用于湿热黄疸、胆石症等。
广郁金(黄郁金):主产四川,偏于行气解郁。 川郁金(黑郁金、温郁金):主产浙江温州,偏 于活血化瘀。
使用注意:畏丁香。
姜黄
1.破血行气:本品活血行气作用强,也有止痛 之功,适用于血瘀气滞心腹疼痛、经闭痛经、 跌打损伤等。如姜黄散、姜黄丸、姜黄汤。
2.通络止痛:本品性温,可“外散风寒湿邪, 内行气血、通经止痛”,善治风寒湿痹肩臂疼 痛。
温郁金
姜黄
广西莪术
蓬 莪 术
郁金 姜黄
郁金
根茎切片 片姜黄
温郁金
(浙江地区)
蓬莪术 根茎
块根
广西莪术
莪术
姜黄 —根茎 姜黄
郁金
1.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本品有活血行气、开郁 止痛之功,用于血瘀气滞之胸腹胁肋疼痛等。 2.凉血清心:本品可凉血顺气降火、清心开窍。

中药药理学——第十二单元 活血化瘀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二单元 活血化瘀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二单元活血化瘀药细目一基本知识要点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功效:疏通血脉、祛除血瘀,治疗血瘀证活血化瘀药的基本药理作用可归纳如下:1.改善血流动力学活血化瘀药—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

活血化瘀药扩张血管的主要部位不同。

(1)破血散结药:对狗股动脉——扩张血管作用最强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股动脉血流量(2)养血活血类药:对狗冠状动脉——作用较强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流量(3)病症:冠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具有血瘀表现的疾病。

活血化瘀药治疗后——病变器官或组织血流量增加——循环改善。

2.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1)抑制血小板聚集:赤芍、鸡血藤、当归——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川芎——使已聚集的血小板发生解聚活血化瘀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与前列腺素和环核苷酸系统的代谢有关。

(2)增加纤溶酶活性:益母草、红花及有效成分红花黄素等可通过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3.改善微循环川芎、丹参、蒲黄、姜黄、红花、当归、益母草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微血流,促进血液流动。

(2)解除微血管痉挛,减少微血管襻顶瘀血,使微血管形态改善并趋向正常。

(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微血管周围渗血或使之消失。

细目二常用药物丹参要点功效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要点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强心和扩血管:丹参能使心功能不良的心肌——收缩力增强——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素:a.具有扩张冠状血管;b.增加冠脉流量;c.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

丹参也能扩张肢体血管——增加血流量,此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改善微循环:丹参和丹参素:可使瘀滞的微循环——得到改善---血流加速---流态趋向正常---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1.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2.通便作用:桃仁中含45%的脂肪油。 3.镇咳作用: 4.镇痛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唇裂:以桃仁捣泥,加猪油和匀 ,以棉签蘸药膏外涂患处,每天2~3次, 治疗冬春之季风寒燥气所致之唇裂,效果 满意。
中毒机理及症状
桃仁毒性主要是大量的苦杏仁甙在 体内分解出较多的氢氰酸(HCN)。氢 氰酸是剧毒物质,人的致死量大约0.05 克。桃仁中毒症状首先是对中枢神经的 损害,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心悸、 烦躁不安,继则神志不清,抽搐,并能 损害呼吸系统引起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 ,呼吸麻痹是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
1.有轻度兴奋心脏,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 2.可使犬全血凝固时间与血浆复钙时间 明显延长,血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而凝血
酶时间显著延长。
临床应用 现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 栓闭塞性脉管炎、脑血栓等 。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红花60克,大枣12枚,加水300ml,
煎至150ml,过滤取汁,加蜂蜜60克调匀 ,每日清晨空腹将药液1次温服,把枣全 部服下,连服20剂。
重点 掌握药 桃仁
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以山东产品为优。 【性味归经】
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功效应用 1.活血祛瘀
2.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
3.止咳平喘 咳嗽气喘
使用注意 现代研究
1.孕妇忌用 2.便溏者慎用 3.有毒,不可过量。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一.概念
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 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 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其中作用 猛烈者,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使用注意】 畏丁香。“丁香莫与郁金见”
姜黄
【药性】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 1.气滞血瘀痛证。
辛温行散,活血行气之力强,为血中气药,以寒 凝气滞血瘀之证为佳。
2. 风寒湿痹。 本品能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活络止痛,
故常用治疗风寒湿痹,尤其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 治疗上肢肩臂的疼痛。现代治疗颈椎病见项背疼痛, 肢臂麻木。
郁金
①温郁金主产浙江温州, 又名川郁金;
②广郁金来源于姜黄; ③广西莪术
【药性】 辛、苦,寒。 归肝、胆、心经。
【功效】 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 利胆退黄。
【应用】
1.气滞血瘀痛证。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解郁而达止痛之功,故亦称 其为“血中之气药”,与川芎类似。适合于气滞血瘀 的胸胁、腹部疼痛,因其性偏寒凉,最适宜于血瘀气 滞而有郁热之证。
马钱子
【药性】 苦,寒。有大毒。归肝、脾经。
【功效】 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应用】
1.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2.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本品苦泄有毒,能散结消肿,攻毒止痛(抗炎抗菌), 可用治痈疽肿毒。因其毒性较强,一般不内服,须经过严格 的加工炮制后,再配合甘草等解毒药制成丸剂应用。
3.风湿顽痹,麻木瘫痪。
土鳖虫
【药性】 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应用】 1. 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
本品长于活血消肿止痛,疗伤续筋接骨,为伤科 常用之药,可以外敷,又可内服。
2. 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积聚痞块。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生品多外用,内服因其有腥 臭味,不便于服用,故多炒制后用。
五、配伍应用

中药学课件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课件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增强养血安神作用) o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o 【注意】反藜芦。
2024/10/20
中药学
33
桃仁
2024/10/20
【药用】 蔷薇科小 乔木桃或 山桃的成 熟种仁。
中药学
34
桃仁
【性味与归经】 苦、甘,平。 有小毒。 归心、肝、大肠经。
2024/10/20
中药学
35
桃仁
功效 活血祛瘀
2024/10/20
中药学
53
鸡血藤
苦、甘,温。归肝、 肾经。
行血补血——月经 不调,痛经,闭经 等血瘀血虚证。
舒筋活络——风湿 痹痛及中风之肢体 麻木或瘫痪等。
2024/10/20
中药学
54
穿山甲
【药用】鲮鲤科脊椎动物动物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 的鳞甲。
中药学
47
泽兰
功效
活血调经
化湿醒脾
主治
血滞闭经、痛经及产后恶露不尽,瘀 滞腹痛。 湿浊中阻证。
利水消肿 产后小便不利,身面浮肿。
2024/10/20
中药学
48
牛膝
2024/10/20
【药用】 苋科草本 植物川牛 膝或牛膝 的根。
中药学
49
牛膝
【性味与归经】 苦、酸,平。 归肝、肾经。
2024/10/20
润肠通便
主治
① 瘀血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 癥瘕及跌打损伤等。 ② 肺痈、肠痈。
肠燥便秘。
止咳平喘 咳嗽气喘。
2024/10/20
中药学
36
桃仁
【处方用名】 桃仁、桃仁泥、老桃仁、单桃仁 桃仁霜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 ,煎服。桃仁霜

常用单味中药-活血祛瘀药

常用单味中药-活血祛瘀药

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功效: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

性味归经:味多辛苦,多归心、肝经而入血分,善走散通利,促进血行。

适用:血行不畅、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疾病。

活血祛瘀药一、活血止痛:川芎、郁金、延胡索、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二、活血调经: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益母草、牛膝、川牛膝、王不留行、虎杖、刘寄奴、北刘寄奴、西红花、月季花、干漆三、活血疗伤:土鳖虫、自然铜、苏木、血竭四、破血消癥:三棱、莪术、水蛭、穿山甲、(土鳖虫)川芎“血中之气药”。

治头痛,属风寒、血瘀者最佳。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病证】(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瘀阻腹痛。

(2)胸痹心痛,胁肋作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疮痈肿痛。

(3)头痛,风湿痹痛。

郁金【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主治病证】(1)胸腹胁肋胀痛或刺痛,月经不调,痛经,癥瘕痞块。

(2)热病神昏,癫痫发狂。

(郁金配石菖蒲、郁金配白矾)(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妇女倒经。

(4)湿热黄疸,肝胆或泌尿系结石症。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解蛇虫毒。

丹参【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主治病证】(1)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

(2)胸痹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肝脾肿大,热痹肿痛。

(3)热病高热烦躁,内热心烦,斑疹,心悸怔忡,失眠。

(4)疮痈肿痛。

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病证】(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癥瘕,跌打肿痛。

(2)肺痈,肠痈。

(3)肠燥便秘。

(4)咳喘。

红花【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主治病证】(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

(红花配桃仁)(2)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肿痛。

(3)斑疹色暗(配清热凉血解毒药)。

鸡血藤【功效】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完整版】职业药师-中药师-单味药-图文版 第12章-活血化瘀药(1)

【完整版】职业药师-中药师-单味药-图文版 第12章-活血化瘀药(1)

活血化瘀药 — 川芎郁金乳香延胡索姜黄没药丹参桃仁牛膝红花凡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

善于走散通行,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止痛、调经、破血消徵、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所以本类药物主治范围很广,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

如内科之胸、腹、头诸痛,而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者;体内之徵瘕积聚;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外伤科之跌扑损伤,瘀肿疼痛,痈肿疮疡等。

凡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均可用之。

活血化瘀药,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有和血行血,活血散瘀及破血逐瘀之分。

可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之不同,分为活血止痛、活血碉经、活血疗伤、破血消徵四类。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对妇女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证无瘀血现象者忌用;孕妇慎用或忌用。

川芎Rhizoma Chuanxiong[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70cm。

茎直立中空,表面有纵沟。

2~3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对,卵状三角形,羽状全裂;叶柄基部呈鞘状抱茎。

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3~6,伞幅7~20;小苞片线形;花梗10~24,花白色。

双悬果卵形。

花期7~8月,果期9月。

[药材性状] 根茎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l.5~7cm。

表面深黄棕色,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上端有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瘤状根痕。

质坚实,断面类黄色,散有淡黄色油点,形成层呈波状环纹。

香气浓,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

[采集地]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郁金Radix Curcumae Aromaticae[来源]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广西莪术 C.Chen et C. Ling、姜黄 C . long a L.kwangsiensis S.G. Lee et C.F. Liang或蓬莪术 C. phaeocaul i sVal.的块根。

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讲义+配套练习含答案】

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讲义+配套练习含答案】
牛膝 【功效】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病证】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瘀阻腹痛,癥瘕,跌打伤痛。 (2)小便不利,淋证涩痛,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 (3)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5)肝肾亏虚之腰膝酸痛、筋骨无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痿证。 水蛭 【功效】破血逐瘀,通经。
益母草 【功效】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主治病证】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伤痛。 (2)小便不利,水肿。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旗开得胜
2
(3)疮痈肿毒,皮肤痒疹。 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病证】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癥瘕,跌打肿痛。 (2)肺痈,肠痈。 (3)肠燥便秘。 (4)咳喘。 红花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主治病证】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 (2)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肿痛。 (3)斑疹色暗(配清热凉血解毒药)。
丹参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主治病证】 (1)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 (2)胸痹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肝脾肿大,热痹肿痛。 (3)热病高热烦躁,内热心烦,斑疹,心悸怔忡,失眠。 (4)疮痈肿痛。 虎杖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主治病证】 (1)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2)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3)经闭,痛经,癥瘕,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4)肺热咳嗽。 (5)热结便秘。 (6)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症。
苏木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腹刺痛。 (2)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西红花 【功效】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主治病证】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伤痛。 (2)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3)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中药学第十二章活血药-破血消癥药

中药学第十二章活血药-破血消癥药

功效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术;
莪术
三棱
一、药用来源
三、性能特点
二、处方用名
四、相似药物比较
三棱
【药用来源】
黑三棱科水生草本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
【处方用名】
三棱
荆三棱 三棱 山棱 京三棱
【性能特点】
功效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三棱破积除血块气滞之症;
三棱
【相似药物比较】
莪术 辛苦温
【处方用名】
穿山甲
穿山甲
【性能特点】
功效
破血消癥 通经下乳 消肿排脓 搜风通络
穿山甲
【相似药物比较】
穿山甲 咸微寒 皆入肝胃经
活血祛瘀
通经下乳
王不留行 苦平 为 通 经 下 乳 之要药
1.瘀血阻滞诸

2.乳汁不通
药力较强,善走窜透达经络, 通经而活血,偏用于经络阻 滞乳汁不下; 又软坚消癥,用于癥瘕积聚; 消肿排脓,用于疮痈初起及 脓成未溃。 搜风通络,用于治疗风湿痹 痛,中风偏瘫。
药力较缓,活血通经,偏用 于血脉不畅之乳汁不下; 多调经用于瘀血经闭(辅 药); 又利水通淋,用于淋证。
破血消癥药学习结束
肝脾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偏于行气。
三棱 辛苦平
肝脾
1. 血 瘀 气 滞 重 证 (癥瘕积聚、经 闭、心腹瘀痛)
2. 食 积 脘 腹 胀 痛 。
偏于破血。
水蛭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四、临床应用 五、用量用法
三、性能特点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水蛭
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全体。
水蛭
蚂蟥
水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兼活血消痈,治乳痈、肺痈、 肠痈;
兼润肠通便,治肠燥便秘;
又止咳平喘,治咳嗽气喘。
血瘀诸证
1)妇科瘀血证 性升浮,治瘀血偏散在全身
2)癥瘕积聚
红花 辛 温 3 ) 血 瘀 胸 痹 、
无定处,治各种瘀血证,偏 通经,尤为妇科经产血瘀诸 证常用药;
腹痛、胁痛。
心肝
4)外伤瘀痛
兼化瘀消斑,治疗瘀滞之斑 疹色暗。
桃仁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桃仁
植 物 形 态
【处方用名】
桃仁 光桃仁
桃仁
【性能特点】
桃仁
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
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
桃仁破瘀血兼治腰痛;
《珍珠囊》:
“治血结、血秘、 血燥,通润大便, 破蓄血。”
【临床应用】
• 3. 用于疮疡肿毒。
丹参
活血调经 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 除烦安神
–~知母、穿山甲、瓜蒌、丹参等。
【临床应用】
丹参
活血调经 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 除烦安神
• 4.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及心悸怔忡、
失眠。
–1)热入营血、身发斑疹,以及神昏烦 燥等,~鲜地黄、玄参等。
–2)心悸失眠,~酸枣仁、柏子仁等。 (天王补心丹)
利水消肿 清热解毒
–可单味煎服,
–或~茯苓、白茅根、白朮、车前子、桑白 皮等 。
【临床应用】
益母草 活血调经
利水消肿 清热解毒
• 3.用于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皮肤瘾疹。
–1)跌打损伤瘀痛,~乳香、没药、赤芍等; –2)疮痈肿毒,~双花、连翘等。 –3)瘾疹, ~苦参等。
【用量用法】
9~30g,煎服。 或熬膏,入丸剂。外用适量。
功效
活血调经 利水消肿
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益母草 活血调经
利水消肿 清热解毒
• 1.用于妇科瘀血诸证。(妇科经产要 药)。
–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及瘀滞腹 痛,
–可单味熬膏服用,如益母膏;
–也可与当归、川芎、赤芍等配伍应用,如 益母丸。
【临床应用】
•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益母草 活血调经
【性能特点】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
活血祛瘀 调经止痛 清心除烦
凉血消痈
丹参
【临床应用】
• 1. 用于妇科血瘀诸证。
丹参
活血调经 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 除烦安神
–常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 瘀滞腹痛等。因其性凉,对血热瘀滞 之证尤宜。
–可单用研末酒调服,如丹参散(《妇 人良方》) 。
–3)因湿热下注引起的腰膝关节疼 痛,~苍朮、黄柏等(三妙丸)。
【临床应用】
牛膝 活血通经
补肝肾
强筋骨
• 3.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水肿。利水通淋 引火(血) 下行
–1) 热淋,血淋,石淋:~冬葵子、瞿 麦、车前子、滑石 (牛膝汤)
–2)水肿,小便不利:~地黄、泽泻、 车前子(济生肾气丸)
【临床应用】
牛膝
活血通经 补肝肾
• 4.用于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牙龈 肿痛、头痛晕眩。
–1)上部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侧柏 叶、白茅根、小蓟等;
强筋骨
利水通淋
六、使用注意 七、相似药物对比
四、临床应用
【药用来源】
益母草
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益母草
植 物 形 态
【处方用名】
益母草 坤草 茺蔚
益母草
《本草蒙筌》:“益母草一名茺蔚,味辛、 甘,气微温。无毒。单用最效,方载女科。 总调胎产诸证,故加益母之名。”
【性能特点】
益母草
辛、微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临床应用】
丹参
活血调经 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 除烦安神
• 2. 用于各种血瘀证(血瘀心痛、脘腹
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
痛)。
–1)血瘀心痛、脘腹疼痛:~檀香、砂仁等; (丹参饮)
–2)癥瘕积聚:~三棱、莪术等;
–3)跌打损伤:~当归、乳香、没药等;(活络 效灵丹)
–4)风湿痹痛:~忍冬藤、桑枝等。
5)痈肿疼痛
【附药】
• 西红花:又名藏红花。 •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花柱头。
藏红花
• 性味甘,微寒。归心、肝经。 • 功效与红花相似,临床应用也基本相
同,又兼有凉血解毒作用,尤宜于温 病热入血分及斑疹火热等证。 • 一般用量1.5~3g,煎服。 • 孕妇禁用。
益母草
一、药用来源
五、用量用法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益母草
退出
【使用注意】
• 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忌用。 • 孕妇慎用。
益母草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临床应用 五、用量用法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苋科植物牛膝(怀牛膝)干燥的根。
牛膝
【处方用名】
牛膝
怀牛膝、淮牛膝 (补肝肾、强筋骨 作用较好) 川牛膝(活血祛瘀 作用较好)
红花
一、药用来源
三、性能特点
二、处方用名
四、相似药物比较
【药用来源】
红花
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红花



【处方用名】
红花
红花 红蓝花 草红花
【性能特点】
辛、温。归心、肝经。
活血通经
功效
祛瘀止痛
红花
若乃红蓝花通经,治产后恶血之余;
【相似药物比较】
桃仁 苦甘平
有小毒 活血祛瘀
心肝大

性沉降,祛瘀力强,治瘀血 偏局部有形及下腹部血瘀;
经典论述
《本草便读》: “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
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 血,… …味甘苦以调经,不过专通 营分。丹参虽有参名,但补血之力不 足,活血之力有余,为调理学分之首 药。其所以疗风痹,亦血行风自灭, 血行则积自行耳。”
【用量用法】
10~15g,煎服。
丹参
【使用注意】
丹参
•反藜芦; •孕妇慎用。
–2) 胞衣不下:~当归、瞿麦、冬葵子 (牛 膝汤)
–3) 跌打损伤,腰膝瘀痛:~续断、当归、 乳香、没药 (舒筋活血汤)
【临床应用】
牛膝
活血通经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通淋
• 2.用于腰膝酸痛,足膝痿软无力。引火(血) 下行
–1)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杜仲、 续断、补骨脂等;(续断丸)
–2)风湿痹痛、下肢关节疼痛为甚,~ 独活、桑寄生等同用。(独活寄生汤)
牛膝
【性能特点】
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活血通经
功效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通淋
牛膝强足补精, 兼疗腰痛;
引火(血)下行
牛膝
【临床应用】
牛膝 活血通经
补肝肾
强筋骨
• 1.用于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痛,利水通淋
胞衣不下,跌扑伤痛。
引火(血) 下行
尤多用于妇科、伤科各种瘀血凝滞证。
–1) 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 后腹痛:~桃仁、牡蛎、当归 (血府逐瘀 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