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四课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四课时)
1 认识图形(二)
平面图形的拼组
说一说: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出来的呢?
圆形 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讨论: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出什么呢?
讨论: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出什么呢?
正方形
长方形
试一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大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小组合作:用4个和6个相同的三角形分别能拼出什么 新图形?试一试,展示你的成果,并说说是怎么拼的。
右图中黄色的部分对应下图
中的( 6 ),蓝色部分 对应上图中的( 4 ), 是个( 平行四边形 )
右图的七巧板拼图中,有 ( 1 )个平行四边形,有 ( 4 )个三角形,有( 1 ) 个正方形。
选一选
1. 七巧板里有( D )个三角形。 A.2 B.3 C.4 D.5
2. 七巧板中没有下列( C )
5
4
3
1
7
6
2
(1)七巧板由( 3 )种图 形组成,其中有( 5 )个 三角形,( 1 )个正方形, ( 1 )个平行四边形。 (2)哪两个图形一样?
答:1和2一样;5和7一样。
知道了什么?
5 3
4 1,2,4,5,7 号图是三角形。
3
号图是正方形。
1
7
6
6 号图是平行四边形。
2Hale Waihona Puke 知道了什么?怎样拼呢? 试一试:用两块拼可以拼出什么图形呢?
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圆形
D.正方形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七巧板由3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块 三角形,1块正方形,1块平行四边形。 2.用七巧板可以拼出多种新图形 。
练习一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 括号 人教版
第4课时括号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则运算是指哪些运算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师: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师: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师: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师:大家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4(1)。
96÷12+4×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师:上面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先算96÷12和4×2,再算它们的和)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教师提醒学生:除法和乘法可以同时计算。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让学生讲述解题顺序。
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在算式96÷12+4×2中,如果想先计算12+4,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在12+4外面添上小括号)尝试计算这个算式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逐步回忆起已经学过的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珍珠鸟》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珍珠鸟》教案(集
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诗词《珍珠鸟》的作者、内容及寓意。
•正确朗读、理解诗词《珍珠鸟》。
•能够感悟诗词传达的意境和美感。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领悟诗词《珍珠鸟》的意境和美感。
•正确朗读《珍珠鸟》并理解其内涵。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及意境。
四、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
•诗词《珍珠鸟》的课件或板书
•与《珍珠鸟》相关的图片或素材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1.通过展示图片或古典音乐,引入珍珠鸟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诗词(15分钟)
1.讲解诗词《珍珠鸟》的背景、内容和寓意。
2.逐句解析《珍珠鸟》中含蓄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第三步:朗读与分组讨论(20分钟)
1.学生分组,轮流朗读《珍珠鸟》。
2.各小组讨论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步:表演和赏析(20分钟)
1.邀请学生进行诗词表演,展示诗词的美感。
2.共同欣赏各组的表演,引导学生从中感受诗歌之美。
第五步:小结与反思(10分钟)
1.整理本节课的思考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2.学生表达对《珍珠鸟》这首诗的感悟和思考。
六、课堂作业
1.写一篇意境描写《珍珠鸟》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诗歌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能更好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上学路上》教案
《上学路上》基于标准的教学授课内容: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上学路上》单元主题:我是小学生啦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课时:2课时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2)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2.教材分析《上学路上》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一单元第四课。
根据主题目标的要求,主要根据一组认交通标志的图片进行拓展,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并简单地了解与自身生活有关的交通平安常识。
3.学情分析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同学。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让同学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激发了兴趣,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同学通过自身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1.知道在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培养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
评价任务1.通过第一课时活动二、活动四、第二课时活动二完成对目标一的检测。
2.通过第一课时三、第二课时活动二完成对目标二的检测。
3.通过第一课时活动三、第二课时活动二的演一演、议一议完成目标三的检测。
教学过程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第一课时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请学生说一说上学的路线,路上观察到的重要标志,路上发生的有趣事情?2.请每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上学路线。
第一单元 第四课时
Unit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ection B 1a-2c 第四课时编写人:单钟辉日期:2013.3【学习目标】1.识记并能正确地运用单词“yesterday, today, tomorrow,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eekday, weekend.”2.熟悉对星期的询问及回答;学会日期的表达法3.灵活地将星期和日期用到发出或接收邀请的谈话中以丰富说的能力;提升自己听的能力。
【重点,难点】日期表达法;听、说能力的提升。
【预习导学】请写出下列单词或词组今天明天昨天后天平日,周一至周五的任一天知识链接请选择使用“date”或“day”填空。
1.—What _______ is it today? —It’s Monday.2.—What’s the _______ today?/What _______is it today?—It’s November the eleventh, 2009.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对星期的提问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所有表星期的词后都有“day”这个词缀。
对日期的提问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一、认真思考,完成下列各题。
1.请按此表规律将“the day、after(在...之后)、before(在…之前)和下列各词组合新词填空。
yesterdaytoday tomorrow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2.完成1a. 1b。
小组合作3.参照1c中的对话依据上边的图表和搭档制作对话。
思考be动词在yesterday、the day before yesterday两个情况下会有什么变化吗?4. 大胆展示你们的对话。
二、听力练习。
1. 小组讨论2a、2b题意,并预读2a中的活动及时间,确信你明白它们的含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4课时 文具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4课时文具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1~13页“文具”。
教学分析:“文具”一课是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四课时。
如何从生活中抽象出数的概念,本节课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借助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文具用品这一情境,通过找朋友的活动,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初步体会到数都是从实际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体会到数与实物的对应思想。
在此基础上,教材再通过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文具、写一写、说一说、画一画、填一填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书写方法,逐步让学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掌握数数的方法,建立数感。
教学中要注意在学习活动中给学生充分运用数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1.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2.能正确、独立地根据图意数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6~10各数的写法。
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挂图、实物投影仪。
学具:文具盒、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演示动画内容:今天,森林王国的小兔文具店开张了,小动物们都去捧场,听说好多有趣的活动还发奖品呢!这么好玩,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吧,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二、数数、写数参观文具店1.看一看:小兔文具店里都有些什么玩具呢?(铅笔、铅笔盒、尺子、橡皮擦……)猜一猜,它们各有多少?2.数一数:你猜对了吗?小兔说,你们喜欢哪一种文具,只要把它的个数数出来,我就把你喜欢的文具送一份给你,希望小朋友们踊跃参加……3.找朋友:让学生把教材上的文具连一连。
4.小兔夸大家数得很准确,那你们能正确地数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试写。
5.小兔请老师为大家示范写。
(看谁看得仔细,学得认真)数一数,写一写。
(1)数自己的文具。
自己数一数文具盒里的文具各是多少,并在田字格中写出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圆锥的体积(课时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练习第一单元《圆准和圆锥》第4课时圆锥的体积一、填空题1. 一个圆锥体积是36m3,底面积是6m2,这个圆锥的高是m。
2.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和是120立方米,则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
3. 一个高24厘米的圆锥形铁块,把它熔铸成等底的圆柱,圆柱的高是厘米。
4. 把一个底面积是24dm2、高是8dm的圆柱形木材削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圆锥形(如图)。
已知每个圆锥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那么削去部分的体积是dm3。
5. 如图,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以AB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立体图形是,这时它的底周长是厘米。
6. 将一个棱长为6dm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么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dm,底面周长是dm,体积是dm3。
7. 一个直角三角形纸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
以a为轴旋转一周,在你的眼前出现一个体,它的体积是。
8. 我们常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是。
一个直角三角形(如图)绕直角边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几何体是。
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9. 圆锥的体积一定比圆柱的体积小。
()10.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11.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1.2dm3,那么圆柱的体积是1.8dm3。
()12.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他们的体积和是36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13. 把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70.65立方分米。
()14.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
( )三、单选题15. 用9个相同的铁圆锥可以熔铸成()个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
A. 3B. 6C. 12D. 2716. 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如果圆锥体的体积是54立方厘米,则削去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 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 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 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3.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5. 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 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 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信设备。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letstalk课后作业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letstalk课后作业第四课时BLet’s talk【学习内容】 B部分Let’s talk,【教材分析】本课时要学习B部分Let’s talk内容。
Let’s talk部分内容比较多,对话比较有规律,配有2幅情景图辅助教学;【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教室内部分设施的英语名称,本节课要继续在句子和情境对话中进行巩固练习。
本节课的重点句型是:“Let’s clean the classroom.Let me….”单词“teacher’s desk”第一次出现,在教学时要着重强调。
【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 能熟练朗读并模仿本节课对话。
2. 能表演本节课对话。
3. 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本节课对话(创编对话,“任务型”教学)。
4. 了解知识点:Let’s … Let me的用法。
二、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能力。
进行热爱班集体和热爱劳动别且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教育。
【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祈使句“Let’s …Let me”的用法。
教学难点:区分和正确使用Let’s…与Let me…clean在本课中具有两种含义,教师要在学生不理解时进行解释【学习准备】师生都准备A Let’s learn中的单词卡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学习过程】一、热身(Warm-up)(此环节用时5分钟)说唱做演,激情引趣(一)歌曲、歌谣中情绪热身Let’s do师生一起说做第5页的Let’s do。
(二)复习旧知中知识热身(Talk show) Free talk句型练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Where is it …? 利用教室内的物品和学生的学习用品进行询问。
S1:Hello/Hey.We have a new classroom.S2:Really?What’s in the classroom?S2: ….S1: Where is it?S2: It’s in / on / under my / the …二、呈现(Presentation)(此环节用时10分钟)(一)话题交流,导入新课教师承接分组评价,用语言描述教室内的卫生。
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一单元第四课《试种一粒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5、我的种植计划:
我想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请____________帮我_____________,
再准备一个花盆,
还要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帮手:老师这里有几颗种子,它们分别是葵瓜子、花生。我需要几个小帮手,帮我把他们种到花盆里。
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奇妙,直观地认识种子的成长过程。再通过朗读,明白了生命的奇妙。从而激发学生也种一粒籽的热情。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想种什么,再让学生思考怎么种,可以向谁请求帮助。解决完以上问题之后,让学生制定属于自己的种植计划。
通过小帮手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种植的乐趣,并且种植的成果放在教室,便于以后的观察。
是否积极参与讨论,种子的正确性。
游戏参与度,积极性
观看视频。
朗读声音。
能否积极讨论,步骤的完整度
能否独立完成种植计划,工具是否合理
动手种植。
通过展示图片的形式让学生对种子有个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去思考、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种子。
再通过小游戏“找种子”来对学生进行测试,看看是不是真的认识种子了。
2、这些也是种子:蒲公英种子、柳絮、莲子。
3、讨论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种子呢?
学生活动预设:(1)我知道芒果的种子。
(2)我知道草莓的种子。
(3)我知道绿豆的种子。
4、师:同学们都知道得很多,那么,现在让老师来考考你们,请帮下面的种子回家吧
5、小游戏:找种子。
6、师:同学们都很棒,种子和我们日常生活相连我们吃的饭、穿的衣服的材料,就是由这些小小的种子成长起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的。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
“四学”本真课堂导学案学科:数学学期:四年级上册主备人:吴小鹏审核人:陈颖 2013 年8月日课题亿以内数的读写课型练习课课时1课时第4课时,共16课时,学习目标(重点、难点)①能正确、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②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知识链接导学流程学习导航(学法、策略、方案、时间)学习内容与随堂笔记(案例材料、生成记录、评价反思)自学模块【导入情境】①师生互动,完成教材P12练习一的第14、15题;②看看“学习目标”栏,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基础题:1.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位和()位。
2.由5个千万、7个十万和9个百组成的数写作()。
3.练习一第12题发展题:用8、6、4、5、9和3个0按要求写八位数,再读一读。
①最大的数(),②最小的数()③只读两个0 的数(),④只读一个0 的数()提高题:故宫的房屋有9999间,“9999”中的每个数位上的“9”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百位上的“9”表示的数是最低位的“9”表示的的多少倍?评定等级:【独学指导】大家独立的完成右边的基础题、发展题和提高题。
互学模块【群学指导】①组长组织,小组共同订正,评定等级。
②针对发展题与提高题中的困惑进行交流。
展学模块【全班展示方案】组长分工,根据展示主题做好组内小展示。
展示主题一:读、写方法展示结合基础题和发展题,对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大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展示。
展示主题二:拓展提高展示结合提高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展示,还可以进行拓展延伸。
查学模块【归纳小结】①整理导学案,归纳梳理学习过程,把自己有哪些收获写在右边;②对照“学习目标”栏内容,检查自己是否达成目标。
我的收获有:【自主测评】做练习册和长江作业上相应题目,想想解题过程中是怎样用到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规则的。
师生课后记。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6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6 课时教课设计第四课时一.教课内容与剖析1.Lets talk本部分经过情形会话,让学生学习怎样用Whats yourname?咨询对方的姓名以及另一种表达作其余说法:See you .2.Lets play本部分从实质生活下手,经过玩游戏来进一步稳固Lets talk中的会话,同时学习欢迎语 Welcome!二.课前准备教师应准备自己的名字卡及本课主要人物的头饰;要修业生准备一个面具,并制作一个写有自己姓名的头饰。
三.教课步骤与建议1.热身 /复习(Warm-up / Revision)(1)唱“ Hello ”歌(2)师生相互问候(3)学生将名卡戴在胸前,分别起立做自我介绍。
如:a.Hello, Im Mary.b.Hi! Im Peter.2.新课展现(Presentation)(1)老师指自己的名卡说Hello! Im Miss / Mr....而后用Mynames....再重复两遍自己的名字。
接着对一名学生发问Whats yourname?(用清楚、迟缓的语调问两遍)边问边指他的名卡,并用口型提示他回答Mynames....用近似的方法在教室里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注意指引学生用Mynames....回答下列问题。
(2)跟读、模拟 Whats your name? 注意学生对 name 一词的发音。
(3)教作别语 Seeyou.,告诉学生此中文意思是“再会”或“一会儿见”。
(4)听录音,放投影或经过录像、VCD来展现 B部分 Letstalk的内容。
3.兴趣演练(Practice)(1)Pair work :可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书上Lets talk的对话。
(2)Letsplay 中的游戏,可请几个学生站在门外做迎宾先生或小姐,再请几个同学做贵宾。
每位迎宾用Hello!Whats your name?发问后,贵宾须用My names.... 答出自己的名字,方可入内。
四年级上册科学 -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
第一课时我们关心的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态。
因此在描述天气的时候还要标明日期。
○2描述天气:包括温度、降水量、云量、风向、风速等方面。
○3天气时常发生变化,并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第二课时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现象:包括雨、雪、多云、晴等。
○3观察天气时,要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观察。
简单的天气符号第三课时温度与气温○1测量气温一般用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
○2适合测量气温的地点:室外阴凉通风处。
○3测量气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4温度计的使用注意:手拿玻璃管的上端;眼睛平视温度计液面;等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再读数。
○5气温一直变化,可以通过气温柱状图来观察温度变化。
第四课时风向和风速○1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有八个方位描述。
○2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哪里,就是什么风。
○3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
○4风速有13个等级,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
○5在记录时,我们可以将风速简化为。
无风(0)、微风(1)、大风(2)。
第五课时降水量的测量○1常见的降水: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仪器,看得是高度。
○3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
○4一天的降水量是24小时的降水总量。
第六课时云的观测○1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层云:高度最低,离地球表面最近。
通常是灰色的,当层云变厚就会形成雨层云,会出现毛毛雨、大雨等天气。
○4积云:比层云高,看上去像棉花堆。
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当发展成为积雨云时,会有雷阵雨。
○5卷云:纤细的羽状云,它的高度最高,所以卷云是由微小冰晶组成。
它的出现通常也代表了晴朗天气。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第4课时 茎和叶 (答案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4课时茎和叶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茎和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不同环境中的茎和叶外部形态不同。
(2)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3)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2.探究目标(1)能基于观察描述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发现其生长规律。
(2)能够基于观察及已有认知推测茎和叶的功能。
二、知识梳理1.幼苗出土后,胚芽逐渐发育成茎,茎上生叶,在阳光下,叶逐渐变成绿色。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植物的叶具有吸收阳光制造养分以及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的作用。
2.茎能从下往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能从上往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大多数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这是为了使叶子最大面积地吸收阳光。
4.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植物的茎也不相同。
比如凤仙花是直立茎,西瓜是匍匐茎,葡萄是攀缘茎,牵牛花是缠绕茎等。
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探究问题1: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1)提出猜想:植物的茎可以运输水分。
(2)实验材料:一株凤仙花植株、装有红色水的杯子等。
(3)实验步骤:①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和装有红色水的杯子,将凤仙花的茎放入杯中。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凤仙花茎的变化。
③将凤仙花的茎纵切开,观察茎的纵切面(如图1)。
④将凤仙花的茎横切开,观察茎的横切面(如图2)。
⑤记录观察结果。
(4)实验现象:茎的变化茎的纵切面茎的横切面茎变红色切面分布着许多红色的水线切面有一圈红色点状结构(5)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探究问题2: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1)提出猜想:植物的叶可以产生营养。
(2)实验材料:一株凤仙花植株、黑色的纸、一株叶子较大的植物、干燥透明的塑料袋等。
(3)实验步骤:①在一株长势良好的凤仙花上选一片叶子,用黑纸遮住一部分,使这部分见不到阳光。
②三天后,观察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的现象,并记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括号》(作业设计)
1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时作业设计章节课时: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括号》。
作业类型:课时作业。
作业功能: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
作业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总结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2、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业形式: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作业时长:大约时长20分钟左右。
作业内容:第一项:课堂练习1.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1)16-9=7 18×7=126 126+14=140 ( )(2)90÷15=6 10×6=60 130-60=70 ( )(3)○-△=□ ●-▲=■ □×■=☆ ( )2.脱式计算26+ 84÷[﹙8+6﹚×2] 42×[169-﹙78+35﹚]72÷[960÷﹙245-165﹚] 540÷[﹙3+6﹚×2](325-85)×12÷15 [492-﹙238+192﹚] ×263.根据要求在算式“900+60÷60-30”中添上括号(1)改为先加法、再除法,最后算减法的算式:( )(2)改为最后算除法的算式: ( )(3)改为得数是902的算式:( )(4)把“32+28×80-60”改为最后算加法的算式:( )4.文字题。
(1)78与36的积再除以26的商是多少?(2)348与534的和再减去227,差是多少?(3)304除以19的商.加上16的5倍,与840的和,和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上面各题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项:课外延展添括号使等式成立。
(设计意图:此项作业也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字数和要求上有不同的标准,主要是在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得到不同的进步。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 Unit 1 第四课时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 What kind of place is it, and what does it focus on? It is a science museum that focuses on letting visitors experience science through interactive(互动的) learning exhibitions.
Talking about scientific phenomena
➢ .. can/cannot exist in the form of a solid/gas and a liquid/plasma(血浆).
➢ ... is both a ... and a.. . at the same time …
Pre-listening 2. Using the photos, try to predict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3) What kinds of things can you do there?
You can probably try different activities to learn about sound, light, reflection, and so on. For example, you can go to a room with many mirrors facing each other so it looks like there are many copies of you! You can also play with a big piano on the floo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时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拓展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通过同学的合作,度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
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
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
“165()”。
(生补充“厘米”)”你刚才加上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板书课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二、回顾知识,整体把握。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
(4)你知道线段的两个特征吗?怎样画一条线段?
三、典型示例。
1、填空:1枝铅笔长25()一本书长
22()操场的旗杆高10()1
根粉笔长约10()
2、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80cm长的毛巾洗脸。
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分钟30厘米的速度到离家500厘米远的学校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
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米的课本看起来。
你为什么笑啊?你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哪一个?
3、填一填。
线段是()的,有()个端点。
三角形由()条线段组成。
正方形由()条线段组成。
两点之间可以画()条线段。
线段有长
短吗()
4、画一画。
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四、方法应用
1.填空4米=()厘米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50厘米+35厘米=()厘米(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
2.比一比。
(在○里填上“〉”“〈”或“=”)
18米○28米100厘米○1米35厘米○25厘米5米○40厘米6米○60厘米40厘米○4米
3.选择题
(1)课桌的高大约()①30厘米②60厘米③3米
(2)测量黑板的长,一般用()作单位①米②厘米
4.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条()条()条()条
5.这是一枝粉笔。
请你把估计的长度写在草稿纸上,请同桌合作量一量粉笔有多长。
你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量的吗?(从0刻度开始)请同学上来演示。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整理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