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精品文物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王堆汉墓精品文物简介
嵌绿松石透雕玉饰
西汉
直径5.5~5.9厘米,边厚0.4厘米。

1978年湖南省长沙市溁湾镇象鼻嘴一号墓出土。

青玉饰件。

背面中央有一短圆柱,中有一小圆穿孔,可供嵌插捆系用,可能是剑首。

正面中央镶嵌一绿松石,外圈透雕生动的龙、凤、熊等动物,并用浅浮雕手法,刻出各动物的眼、耳、鼻、嘴等细部,雕镂精细。

整个玉器色彩富于变化,中部青绿,周边白中泛黄,镂空处呈现出不同色彩,非常美观,是湖南出土汉代玉器中最精美的一件。

学者研究,墓主人或为长沙王吴着。

玻璃矛
西汉
长18.8厘米,刃宽2.2厘米。

1956年湖南省长沙市沙湖桥45号墓出土。

矛为古代兵器。

玻璃矛由绿色半透明玻璃模铸而成,这种制造方法与战国时期琉璃璧等器物的制作方法一致,反映了西汉时期玻璃制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以玻璃为原料制作的兵器,易于折断,不是实用兵器,当是仪仗用器,或为陪葬而做的明器。

此矛刃锋利,矛脊两侧有槽,与同时期的青铜矛特点相同,不同点是青铜矛都是以骹纳柲,而此矛柄作圆柱状,柄的中部凸起成圆球形,只能是插入柲中。

玻璃矛在我国仅此一件,是研究西汉时期玻璃制造和中国玻璃发展史重要的实物资料。

角质短剑
西汉
通长78.8厘米,剑长41.85厘米,重166克。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

剑首、剑格、剑身及剑珌均用牛角制成,剑身呈灰黑色,其余呈黑色,剑、鞘均髹褐色漆,剑首、格、珌、鞘的横面均作三边形,剑刃锋利,剑鞘是用两块竹片合成,绕有四组丝线后髹褐漆。

此剑器形完好,外套剑鞘制作精细,出土时剑鞘、剑格和剑首均有裂纹。

此剑非实用器,是此墓角质戈、矛、剑等兵器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实物。

角质兵器成组出土,对我们研究汉初兵器及其丧葬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彩绘漆锺
西汉
高59厘米,腹径34.5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盛酒器。

器表在黑漆地上用朱漆绘宽窄不同的带纹,将器身分作红与黑相间,宽与窄不同的段落,并用红和灰绿色彩绘凤鸟、云纹等图案,线条繁密均匀。

器内髹红漆。

外底朱书“石”字。

“石”为汉制120斤,相当我们今天的13.5千克。

经实测其容量为19.5升,像这样大的漆锺一
般是作为礼器用于宴会场合。

出土时器内残存酒类的沉渣,说明它是用来盛温酒的器具。

“温酒”即用经过发酵的大米酒曲酿制成的低浓度酒,与现在的甜酒相似。

漆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早在尧舜禹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加进红色或黑色颜料的色漆来髹(xiu)饰食器或祭器。

战国至西汉,是髹漆业的鼎盛时期,规模庞大,工艺精湛。

《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关于制漆用“阴室”的记载,阴湿的环境可以使漆器快干。

汉代漆器制作分工细致,主要有:做内胎、上漆、在铜质附饰品上鎏金、描绘油彩纹饰、雕刻铭文、最后修整。

各工序顺次相接,分工合作,使漆器生产工艺日臻完善,盛极一时。

因漆器制作工序繁复,价格昂贵,因此多为贵族享用。

遣策(食物简)
从左至右:1。

牛胾一笥(简62);2。

羊肩胾各一器同笥(简67);3。

豕肩一器与胾笥(简65);4。

犬肩一器与胾笥(简63);5。

熬豚一笥(简69);6。

熬鹤一笥(简72);7。

熬凫一笥(简73);8。

豕胾一笥(简66);9。

土羊百(简300);10。

右方牛、犬、豕、羊、肩胾八牒华一、笥四合卑虒五。

遣策就是随葬品清单。

记载随葬的器物、实物等有关情况。

马王堆一号墓遣策位于东边箱北端,共312枚,用细竹劈开制成。

从残存的绳痕判断,竹简书写后再以细麻绳分上下两道交错编联成册。

简上文字为墨书隶体,部分带有小篆笔法。

大体次序,开头是副食品、调味品、酒类和粮食,其次是漆器、陶器、梳妆用具和衣物,最后是乐器、竹器以及木制和土制的明器。

食物类遣策一组10支,记载牛、羊、鸡等加工肉食品。

绢地茱萸纹绣
西汉
长34厘米,宽35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服饰用料。

绢地,用朱红、浅棕红、棕和深蓝四色丝线绣成。

除枝叶为深蓝色外,花蕾、瓣、蒂等用朱红、浅棕红和棕色。

茱萸是一种乔木,结实气味芳烈,可入药,古人认为能“辟除恶气,令人长寿。

”汉代织物上的茱萸纹,常见和云纹组合一起,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在当时寓有辟除不祥,祝颂长寿的含义。

双层九子漆奁(一套10件)
西汉
高19.2厘米,直径33.2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梳妆奁,专门放置梳妆用具的器物。

中国古代男女均蓄发,并各备妆具。

双层九子漆奁随葬
在马王堆一号墓北边箱,以绢地“信期绣”夹袱包裹。

器身分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

盖和器身为夹纻胎,双层底为斫木胎,器表涂黑褐色漆,再在漆上贴金箔,金箔上施油彩绘。

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和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中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

其余部分涂红漆。

上层放置手套三双、丝绵絮巾、组带、绢地“长寿绣”镜衣各一件。

下层底板凿凹槽9个,槽内放置9个小盒,内放化妆品、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

着衣歌舞俑
西汉
高45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俑的头和上半身稍向前倾,两膝略弯曲,无手。

梳垂髻,垂髻是由另木雕成再以竹钉钉于脑后。

面部丰腴,呈椭圆形,敷白粉。

从残存的衣着观察,似着短褂,长裙。

汉代歌舞盛行一时,贵族们到处搜罗能歌善舞者组建家族乐队,每有飨宴,歌舞不休。

墓中遣策(随葬品清单)表明轪侯家就曾拥有一支可以表演楚歌、郑舞等由10个人组成的乐队。

随葬的歌舞俑脸上敷白粉,描墨眉,点朱唇,身形纤巧,长袖飘飘为纤腰磬折、长袖曼舞的楚女形象。

“T”形帛画
西汉
高251厘米,宽106.5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T”形帛画为葬仪中用以表示招魂、导引后随葬的旌幡,随葬遣策上称之为“非衣”。

画面所描绘的内容自上而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

天上部分绘有人首蛇身的女娲(一说烛龙)、金乌、蟾蜍和玉兔等天国的神话传说。

金乌代指太阳,所谓“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即指此。

人间部分绘有墓主人轪侯夫人辛追在3个侍女的陪同下,正在飞升天国的路上,以及家人在祈求死者魂气升天的祭祀场面。

地下部分画着神话中的鳌鱼和异兽守卫死者的情形。

帛画以有序的层次展示了汉初人们观念中的宇宙图景,其主题思想,影响较大的两种说法是“引魂升天”说及“招魂安魄”说。

较新的说法是:“T”形帛画不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而是整个墓葬的一部分,是丧葬礼仪过程中的产物。

其主题是在宇宙的背景下描绘死亡,寄托重生的愿望;葬礼之后,轪侯夫人将生活在她地下的“永恒家园”。

辛追
身高:154厘米
体重:34.3千克
血型:A型
年龄:50岁
身份:轪侯利苍之夫人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一枚“妾辛追”印章。

这是墓主人的印章,得知棺内的女尸,原是西汉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的夫人辛追。

出土时,女尸被20层丝麻织物层层紧裹。

一至十七层裹着锦衾、丝麻织物和各式衣着。

第十八层用白麻布紧包,十九层是一件穿在尸体身上的丝棉袍。

裹住尸体的锦衾外面,又横扎九道丝带,再用两层印花敷彩丝织物覆盖,色彩华丽。

尸衾打开后,发现死者头上有盘髻假发,插笄3支,前额及两鬓有木花饰品29件,俨然一位贵妇人的装饰。

尸体保存完好。

全身润泽,皮下软组织柔软且富有弹性,四肢关节尚可活动。

脸型方圆,额骨较高,五官清晰,张口,舌稍外露。

睫毛、鼻毛尚存,左耳内鼓膜完好。

手指、脚趾纹清晰。

经解剖,其内脏器官保存完好,血管内尚有凝固的血块,。

在食管、肠胃内有138粒半甜瓜子,可知死于瓜熟季节。

据病症推断,可能由胆绞痛银器冠心病发作致死。

去世时年约50岁。

素纱禅衣
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

交领、右衽、直裾。

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

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它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马王堆之谜
1972年,灿烂夺目的“马王堆汉墓”穿越历史的尘沙,展现在世人面前,令世界震惊。

究竟是怎样的王室贵胄,能有着如此气派的豪冢华椁?
又是怎样的显赫家族,能拥有如此众多的丽服美器?
是怎样的奇技珍材,能织出那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素纱襌衣?
又是怎样的古方秘术,能造就那千年不朽、面目如生的美丽容颜?
让我们走近这段伟大的传奇……
马王堆汉墓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及其家族的墓葬,共3座墓葬,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东郊。

1952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及其工作队对马王堆土冢做了调查,确认是一处汉墓群。

1956年,将之列入湖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1年底,驻地医院建造地下病房时,挖动了1号墓。

1972年,湖南省博物院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了1号墓;1973年至1974
年初,对2、3号墓进行发掘。

三座墓葬的发现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此考古发现进行了报道。

棺椁结构
1号墓和3号墓的棺椁都保存相当完整,结构大体一致。

1号墓椁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构筑,长6.73米,宽4.88米,高2.8米。

椁室内置四层漆绘套棺,最内层棺盖上覆盖帛画一幅。

这种用棺制度,是沿用了先秦“诸公”的二椁四棺之制,由外至内的四层棺为《礼记》记载的“大棺”、“属棺”、“椑棺”和“革棺”,内棺盖上的帛画是“三礼”中记载表明死者身份的“铭旌”。

3号墓的椁室内置套棺3层,2号墓椁内置2层棺。

一号墓椁室和内棺
墓葬形制
马王堆汉墓共3座墓葬,墓葬结构基本相同,均是上有封土、下设墓道的竖穴土坑木椁墓。

1号墓的规模最大,墓口长方形,长20米,宽17.9米;墓口上有4米厚的封土,墓口下为四级台阶;再下是斗形墓坑,深16米,墓底长7.6米,宽6.7米。

深坑处的墓室,以厚100-130厘米的白膏泥筑成内壁,内衬一层厚40-50厘米的木炭,全部埋葬品被封存起来。

这也是墓主和器物能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

另外两座墓规模略小。

2号墓墓底长7.25米,宽5.95米;3号墓墓底长5.8米,宽5.05米。

这两座墓的墓底和椁室周围,也都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封固。

墓主研究
马王堆旧传为五代时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

195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对此地进行调查,又根据《太平寰宇记》、《湖南通志》和《长沙县志》记载,推测这里是汉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名为“双女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对这三座墓进行了发掘。

根据墓葬中出土的印章和封泥,明确了三座墓墓主人的身份。

1号墓发现年年约岁的女尸,又有“妾辛追”名章,考证应是2号墓主利苍的妻子。

3号墓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可能是利苍之子。

汉代长沙国与轪侯世系对照表
轪侯家丞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

封泥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为古代缄封简牍、钤有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

王国维《简牍检署考》云:“古人以泥封书,虽散见于载籍,然至后世其制久废,几不知有此事实。

……封泥之出土,不过百年内之事,当时或以为印范。

及吴式芬之《封泥考略》出,始定为封泥。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硬陶罐口部的封泥盒,封泥文字为“轪侯家丞”。

盖有“轪侯家丞”封泥的竹笥
轪侯家丞封泥
随葬器物
1号墓和3号墓的随葬品主要有满盛衣物、食品和药材等物的竹笥、漆器、木俑、乐器、竹木器和陶器,以及“遣策”竹简,均达1000余件。

两墓的锦饰内棺上都覆盖彩绘帛画。

3号墓还随葬有帛书和兵器。

女尸之谜
1号墓女尸身着丝绵袍和麻布单衣,足登青丝履,面盖酱色锦帕,用丝带将两臂和两脚系缚起来。

然后包裹18层丝、麻衣衾,捆扎9道组带,又覆盖两件丝绵袍。

是先秦葬仪中的“绞衾”制的体现。

女尸千年不朽,经病理解剖,身体各部位和内脏器官的外形仍相当完整,并且马王堆汉墓中的女尸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软骨等细微结构也保存较好,这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是十分罕见的。

经专家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发现1号墓死者,即辛追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多发性胆石症、日本血吸虫病等主要疾病。

此外,死者体内有慢性铅和汞蓄积,胆囊隔畸形,两肺广泛性炭末沉着,左肺上叶及肺门钙化灶,右尺、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腰椎间盘脱出或变形,会阴陈旧裂痕,肠道蛲虫、鞭虫感染等病理改变。

在古尸的食管、胃肠道内共发现形态饱满的甜瓜子138粒半,说明患者是吃了甜瓜之后不久死去的。

病理解剖过程中没有发现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长期卧病征象,也没有见到肿瘤、脑溢血等病变,没有暴力致死的伤痕,推断是猝死的。

猝死发病率多见于冠心病患者。

这种猝死发生往往是由于情绪波动、急性绞痛或迷走神经反射等促发的。

古尸尸检表明,死者已经具备了发生猝死的条件。

推测死者发生猝死的最大可能性就是:生前胆绞痛急性发作,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由此导致急性心肌缺血而造成猝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