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尚书周书洛诰》

合集下载

《进学解》翻译、字词、句型整理

《进学解》翻译、字词、句型整理

进学解韩愈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

太学:这里指国子监。

唐朝国子监相当于汉朝的太学,古时对官署的称呼常有沿用前代旧称的习惯。

嬉:戏乐,游玩。

随:因循随俗。

治具:治理的工具,主要指法令。

毕:全部。

张:指建立、确立。

畯:通“俊”,才智出众。

率:都。

庸:通“用”,采用、录用。

爬罗剔抉:意指仔细搜罗人才。

爬罗:爬梳搜罗。

剔抉:剔除挑选。

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意指精心造就人才。

有司:负有专责的部门及其官吏。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六艺:指儒家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百家之编:指儒家经典以外各学派的著作。

纂:编集。

纂言者,指言论集、理论著作。

明德慎罚

明德慎罚

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

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

所谓慎罚,就是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解释:慎:谨慎。

多行恩惠,少用刑罚。

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

所谓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出处:《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明德慎罚”思想的基木内容,包含了崇尚德政和慎用刑罚两层含义。

伦理学意义上的“德”字是西周初期开始出现的。

商代甲骨文和西周初期的铜器铭文中出现了“德”字的初形。

郭沫若先生在对西周金文中的“德”字进行分析时指出:“德字照字面上看来是从心,意思是把心思放端正,便是《大学》上所说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

”这种“德”观念反映了周人“要把人的力量来济天道之穷”的思想倾向。

郭沫若先生认为,周人重德的关键是“在一个‘敬’字上”,并说“这种‘敬德’的思想在周初的几篇文章中就像同一个母题的和奏曲一样,翻来覆去地重复着。

这的确是周人所独有的思想”。

从《尚书·周书》中可以看出,有关“敬德”、“明德”之类的言论确实俯拾即是。

举例如下: 《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梓材》:“先王既勤用明德”。

《洛诰》:“公称巫显德”。

《无逸》:“皇自敬德”。

《多方》:“罔不明德慎罚”。

周统治者之所以大讲“明德”、“敬德”,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即天是不会把大命给予不谨慎修德之人的。

在周人看来,周革殷命,他们从殷人手里接过了天命,获得了治理天下的合法宝座,其因乃在于文、武二王能以德配天,这就是《毛公鼎》所说“不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一语的含义。

天眷有德,这是周人特有的观念,其中也可以说蕴含着“天命靡常”[7]的意思,“天命”乃依统治者有德与否为转移,这当然是一种“靡常”(无常)的现象了。

因此,对统治者来说,只有持之以恒地谨慎修德,才有望保住“天命”,成为天下的君主。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六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六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六第六讲词的分类及其划分标准(二)第四节数词一、基数及其表示方式1、整数后直接加零数。

①太公二百二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汉书•艺文志》)2、整数与零数之间加“有”字(有在这里是连词)。

①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逍遥游》)②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

(《孟子•万章上》)3、整数与缺位零数之间不加“零”字。

①凡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

(《汉书•艺文志》)4、除零数外,凡是“一”,则经常被省去。

①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右纵横十二家,百七篇。

(《汉书新注》)5、用两数相声表示实数。

①女乐二八。

(“女乐二八”即“女乐十六人”,《左传•襄公十一年》)②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鲍照诗)二、序数词及其表述方式1、在数词前加“第”字。

2、直接用数词表示。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左传•庄公十年》)②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毛诗序》)3、用甲、乙、丙、丁或者太上、次之、其次、次等表示。

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三、分数及其表述方式1、母数与子数之间有“分”字和“之”字。

①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四分度之一。

(《汉书•律历志》)②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曰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汉书•律历志》)*注意量词的位置。

表示分数还有省略量词的。

③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

(《史记•货殖列传》)④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

(《出师表》)2、母数和子数间无“分”字或“之”字。

①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②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史记•天官书》)3、母数与子数之间无分无之。

①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

(《史记•高祖本纪》)②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四、约数及其表述方式1、用整数表示约数。

①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年。

敬字索引

敬字索引

何晏:《论语集解》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宋邢晏《论语注疏》参考资料:《十三经注疏》(整理版),《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朱汉民整理张岂之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

“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

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 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

” (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二《无妄》)敬《尔雅》《释诂第一》:俨、恪、祗、翼、諲、恭、钦、寅、熯,敬也。

《尔雅》《释训第三》:穆穆、肃肃,敬也。

按:论语中的敬畏与敬字有不同的意思。

敬字,可以指君王要恭敬、认真地行事:“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也可以指普通老百姓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恭敬、认真、态度庄重、敬重等意。

也指示畏敬之意:“敬鬼神而远之”《论语》中凡“敬”字○《论语》“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疏]“子曰道”至“以时”。

正义曰:此章论治大国之法也。

马p5融以为,道谓为之政教。

千乘之国谓公侯之国,方五百里、四百里者也。

言为政教以治公侯之国者,举事必敬慎,与民必诚信,省节财用,不奢侈,而爱养人民,以为国本,作事使民,必以其时,不妨夺农务。

此其为政治国之要也。

包氏以为,道,治也。

千乘之国,百里之国也,夏即公侯,殷、周惟上公也。

馀同。

P4-5 ·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敬事而信者,敬其事而信于民也。

《集注》·敬,谨慎专一意。

于事能谨慎专一,又能有信,即不欺诈。

钱穆:《新解》·敬事——“敬”字一般用於表示工作態度,因之常和“事”字連用,如衞靈公篇的“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杨伯峻:《译注》·敬:严肃谨慎。

事:指政务。

孙钦善:《本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4,p3.《论语》《为政篇第二》经文号:45952经文: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敬爱《论语》《为政篇第二》经文号:45974经文: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尚书》名称源流考

《尚书》名称源流考
3. 刑书 刑书本由专人保管,不对民众公开,仅在听狱治罪时使用,见《尚书•吕刑》:
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严250
而《左传•昭公六年》:
郑人铸刑书」212 043
则铸鼎在外,律令条文公开化。 4. 书函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公还及方城,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曰……[212 005
第3期
陈罕含:《尚书》名称源流考
-17 -
出土材料,还是古人、今贤的讨论成果,都不断厘清了“尚书”的“名” “实”之间的关系。在此基 础上,本文欲专门考察《尚书》这个名称的源流、定名及此名称开始流行的时代。全文分为三部 分进行讨论:首先,在“尚书”二字中,代表它书籍性质的“书”字含义为何,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先 要确定的是,在先秦时期,“书”的指涉为何?其次,“夏书” “商书”“周书”的称谓该如何界定? 再次,“尚书”的“尚”字含义为何,且更重要的是:“尚”字加诸《书》上,可追溯到什么时期,以及 这种名称从何时开始流行。
“《书》之所起远矣”[1]868 ,早在西汉,儒生就有如此感叹。作为书名的“尚书”,它并不像“三 坟”“五典”“八索”“九丘”⑵2 064那般,如今只是“空有其名”,难以指实。不论传统古书与新近的
收稿日期: 2020-10-19 作者简介:陈罕含(1993—),女,福建福州人,201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经学
指《尚书》这一类的政治公文档案总集。“夏书”“商书”“周书”即夏、商、周三朝及其后代子孙保存、搜集的本国
历代以君、臣训诰为主的记录档案。唐以前关于《尚书》的命名者有三种说法,即“欧阳氏先君说” “孔子说”
“伏生说”,关于其名称的形成时间亦有不同说法。不断涌现的出土材料对考证《尚书》名称的含义与源流提供

《进学解》原文及译文

《进学解》原文及译文

《进学解》原文及译文《进学解》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是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牢骚之作。

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段写国子先生解析进学正义,向诸生陈明形势,正面得出“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的结论;第二段写学生进行辩解,以先生在“学”“言”“文”“行”四个方面的努力、成就与自身遭遇对照,先扬后抑,驳斥先生的结论;第三段写先生再作自我解嘲,针对学生之意申说发挥,表明随意而安的态度,对朝廷隐含讥刺。

文章构思别出心裁,语言新颖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辞赋体的铺叙、排偶、藻饰、用韵等形式,又加以革新改造,富于整饬之美。

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即出于此文。

作者: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进学解》原文及译文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国子先生早上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立在学舍下面,教导他们说:“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当今圣君与贤臣相遇合,各种法律全部实施。

除去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

具备一点优点的人全部被录取,拥有一种才艺的人没有不被任用的。

尚书·周书·洛诰

尚书·周书·洛诰

尚書周書洛誥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卜作洛誥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東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師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伻來以圖及獻卜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來相宅其作周配休公既定宅伻來來視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貞公其以予萬億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誨言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予齊百工伻從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記功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篤弼丕視功載乃汝其悉自教工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厥若彝及撫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伻嚮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辭公曰已汝惟沖子惟終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享多儀儀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乃惟孺子頒朕不暇聽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蘉乃時惟不永哉篤敘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廢乃命汝往敬哉茲予其明農哉彼裕我民無遠用戾王若曰公明保予沖子公稱丕顯德以予小子揚文武烈奉荅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師惇宗將禮稱秩元祀咸秩無文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沖子夙夜毖祀王曰公功棐迪篤罔不若時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後四方迪亂未定于宗禮亦未克敉公功迪將其後監我士師工誕保文武受民亂爲四輔王曰公定予往已以功肅將祗歡公無困哉我惟無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來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來相宅其大惇典殷獻民亂爲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其自時中乂萬邦咸休惟王有成績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篤前人成烈荅其師作周孚先考朕昭子刑乃單文祖德伻來毖殷乃命寧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予不敢宿則禋于文王武王惠篤敘無有遘自疾萬年猒于乃德殷乃引考王伻殷乃承敘萬年其永觀朕子懷德戊辰王在新邑烝祭歲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王命作冊逸祝冊惟告周公其後王賓殺禋咸格王入太室裸王命周公後作冊逸誥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文言文阅读训练:韩愈《进学解》(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韩愈《进学解》(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韩愈《进学解》(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

鸟于光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唆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日:“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葬,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飙排号帮,援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醴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埼、殷《盘》,佶屈辞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述《庄》、《狼》,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闵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跋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修丰,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日:“吁,子来前!夫大木为亲,细木为桶,樽护、侏儒,偎、⅛1∖店、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兰,牛渡、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纣馀为妍,卓牵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疝;屈直月费俸钱,岁靡縻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尚书-周书-洛诰第十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尚书-周书-洛诰第十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尚书-周书-洛诰第十五》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尚书-周书-洛诰第十五》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尚书周书洛诰第十五原文拼音版读音《尚shng书shū周zhōu 书shū洛lu诰go》召sho公gōng既j相xiāng宅zhi,周zh ōu公gōng往wǎng营yng成chng周zhōu,使shǐ来li告go 卜bǔ,作zu《洛lu诰go》。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
•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战国策》 • 宏富辩丽的文风 。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 “辩丽 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 横肆” 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 生动、形象的语言。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 生动、形象的语言。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 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用铺陈、排比及夸张、 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用铺陈、排比及夸张、 比喻等手法, 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 节奏。寓言故事、佚闻掌故 。 节奏。寓言故事、 • 叙事写人的高度成就。一系列“士”的形象 。不 叙事写人的高度成就。一系列“ 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 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 战国策》 不是史实, 《战国策》中,不是史实,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 颇多。 苏秦夜读,引锥自刺及慨叹之语。 颇多。 苏秦夜读,引锥自刺及慨叹之语。
秦历史散文-《战国策》
• • • • • 《战国策》的思想特点 : 战国策》 重士的思想。 重士的思想。 崇实尚利的观念。 崇实尚利的观念。 权藉” 时势”的思想。 重“权藉”、尚“时势”的思想。 战国策》思想价值在于反映了战国时代“ 《战国策》思想价值在于反映了战国时代“士” 阶层的崛起, 士贵耳,王者不贵”的声音, 阶层的崛起,“士贵耳,王者不贵”的声音, 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 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 诸侯之间,纵横捭阖, 所在国重, 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 的重要作用和社会地位, 轻”的重要作用和社会地位,可以说是一部士 阶层,尤其是策士阶层行迹的生动写照。 阶层,尤其是策士阶层行迹的生动写照。
先秦历史散文-《左传》
• 《左传》的艺术特点 : 左传》 • 精彩细密的叙事。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 精彩细密的叙事。 因果关系,故事性强。 郑伯克段于鄢” 因果关系,故事性强。“郑伯克段于鄢”。 战争 描写;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 描写;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 • 个性鲜明的人物 。主要采取随事写人的方法,把 主要采取随事写人的方法, 主人公放到尖锐的矛盾冲突中, 主人公放到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具有典型意 义的细节、场面和对话, 义的细节、场面和对话,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情和 心理。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 心理。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的 描写。 描写。 • 微婉巧妙的辞令。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 。“文典 微婉巧妙的辞令。 而美” 语博而奥” 简洁精练,委曲达意, 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练,委曲达意, 婉而有致,典雅从容。 婉而有致,典雅从容。

《尚书》讲义之四【周书】上

《尚书》讲义之四【周书】上

周书
泰誓(上、中、下) 牧誓 武成 洪范 旅獒 金滕 大诰 微子之命 康诰 酒
诰 梓zi材 召shao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奭shi 蔡仲之命 多方 立政 周 官 君陈 顾命(康王之诰) 毕命 君牙 冏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bi誓 秦誓
《尚书》周书-细解
本篇背景略述:
本篇主要记录收集了周朝初年至春秋时期的周朝史事和文书。本节内容有西周初期的征伐誓词 ,还有武王问政的《洪范》、 《旅獒》,召公和周公治国理政的一些言论和史事。其中有些 篇目真伪存疑,但鉴于基本合乎史实,含藏古人的治国思想观念,我们一并收入,作为古文献 学习。
“上天帮助下民,为人民建立君主和师长,应当能够辅助上帝,爱护和安定天下。对待有 罪和无罪的人,我怎么敢违反上天的意志呢?力量相同就衡量德,德相同就衡量义。商纣有臣 亿万,是亿万条心,我有臣子三千,只是一条心。商纣的罪恶,象穿物的串子已经穿满了,上 天命令我讨伐他;我如果不顺从上天,我的罪恶就会跟商纣相等。
尚:上—上古—夏商周、尧舜禹 尚书:上古之书
《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 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
——《论衡·正说》 东汉·王充 是中国最早的政令文献(历史文献)汇编、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尚书》体裁
典谟训诰誓命
政典、 最值得 效法的 标准经 典书籍
谋划, 君臣之 间讨论 问题、 臣子的 进谏。
周书(目录)
本节节选前10篇
泰誓(上、中、下) 牧誓 武成 洪范 旅獒 金滕 大诰 微 子之命 康诰 酒诰 梓zi材 召shao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奭 shi 蔡仲之命 多方 立政 周官 君陈 顾命(康王之诰)
毕命 君牙 冏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bi誓 秦誓
周文王
周武王

明德慎罚

明德慎罚

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

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

所谓慎罚,就是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解释:慎:谨慎。

多行恩惠,少用刑罚。

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

所谓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出处:《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明德慎罚”思想的基木内容,包含了崇尚德政和慎用刑罚两层含义。

伦理学意义上的“德”字是西周初期开始出现的。

商代甲骨文和西周初期的铜器铭文中出现了“德”字的初形。

郭沫若先生在对西周金文中的“德”字进行分析时指出:“德字照字面上看来是从心,意思是把心思放端正,便是《大学》上所说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

”这种“德”观念反映了周人“要把人的力量来济天道之穷”的思想倾向。

郭沫若先生认为,周人重德的关键是“在一个‘敬’字上”,并说“这种‘敬德’的思想在周初的几篇文章中就像同一个母题的和奏曲一样,翻来覆去地重复着。

这的确是周人所独有的思想”。

从《尚书·周书》中可以看出,有关“敬德”、“明德”之类的言论确实俯拾即是。

举例如下: 《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梓材》:“先王既勤用明德”。

《洛诰》:“公称巫显德”。

《无逸》:“皇自敬德”。

《多方》:“罔不明德慎罚”。

周统治者之所以大讲“明德”、“敬德”,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即天是不会把大命给予不谨慎修德之人的。

在周人看来,周革殷命,他们从殷人手里接过了天命,获得了治理天下的合法宝座,其因乃在于文、武二王能以德配天,这就是《毛公鼎》所说“不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一语的含义。

天眷有德,这是周人特有的观念,其中也可以说蕴含着“天命靡常”[7]的意思,“天命”乃依统治者有德与否为转移,这当然是一种“靡常”(无常)的现象了。

因此,对统治者来说,只有持之以恒地谨慎修德,才有望保住“天命”,成为天下的君主。

文言文经典名篇之(进学解)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经典名篇之(进学解)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经典名篇之(进学解)译文及注释原文:《进学解》韩愈〔唐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进学解 译文 注释

进学解 译文 注释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业国子先生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们召集来,站在讲舍之下,训导他们说:“学业靠勤奋才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当今朝廷,圣明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的君主与贤良的大臣遇合到了一起,规章制度全都建立起来了,它们能铲除奸邪,提拔贤俊,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略微有点儿优点的人都会被录用,以一种技艺见称的人都不会被抛弃。

仔细地搜罗人才、改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变他们的缺点,发扬他们的优点。

只有才行不够而侥幸被选拔上来的人,哪里会有学行优长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却没有被提举的人呢?学生们,不要担心选拔人才的人眼睛不亮,只怕你们的学业不能精湛;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不要担心他们做不到公平,只怕你们的德行无所成就!”[1]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

唐朝时,国子监是设在京都的最高学府,下面有国子学、太学等七学,各学置博士为教授官。

国子学是为高级官员子弟而设的。

太学:这里指国子监。

唐朝国子监相当于汉朝的太学,古时对官署的称呼常有沿用前代旧称的习惯。

[2]治具:治理的工具,主要指法令。

《史记•酷吏列传》:“法令者,治之具。

”毕:全部。

张:指建立、确立。

[3]畯:通“俊”。

[4]率:都。

庸:用。

[5]爬:爬梳,整理。

抉(jué决):选择。

[6]有司:负有专责的部门及其官吏。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 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话还没说完,队列中有个人笑着说:“先生是在欺骗我们吧。

学生跟着先生,到今天也有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些年了。

先生口里就没有停止过吟诵六经之文,手里也不曾停止过翻阅诸子之书,记事的一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定给它提出主要内容来,立论的一定勾划出它的奥妙之处来。

贪图多得,务求有收获,不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论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让它漏掉。

《尚书》原文及译注

《尚书》原文及译注

《尚书》(victory-ping)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

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词目:尚书拼音:shàng shū英文译名:The Book of history基本解释尚书Shàngshū:解密的皇家文档[Shang Shu] 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

“尚”意为“(把卷着的、包着的、摞着的东西)摊开、展平”;“书”即文字、文字记录、文档;“尚书”即“解密的王家文档”、“(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

后世有朝廷官职“尚书”,专事执掌王朝的文书奏章。

作为官名的“尚书”与作为皇家文档的“尚书”的意思是相当一致的。

《尚书》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

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即《今文尚书》。

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已佚。

东晋梅赜(一作梅颐、枚颐)又伪造《古文尚书》。

后来《十三经》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书》与梅氏伪书的合编,宋人开始怀疑梅氏伪书,至清渐成定论。

今文各篇内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盘庚》反映商代奴隶社会的情况、《禹贡》记述战国时黄河、长江两流域的地理等《尚书》是我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尚书正义卷十五洛诰第十五

尚书正义卷十五洛诰第十五

尚书正义卷十五洛诰第十五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召公先相宅卜之,周公自后至,经营作之,遣使以所卜吉兆逆告成王。

○相,息亮反,注及下同。

使,所吏反,注“遣使”同。

作《洛诰》。

洛诰既成洛邑,将致政成王,告以居洛之义。

[疏]“召公”至“洛诰”○正义曰:序自上下相顾为文,上篇序云“召公先相宅”,此承其下,故云“召公既相宅”。

召公以三月戊申相宅而卜,周公自后而往,以乙卯日至,经营成周之邑。

周公即遣使人来告成王以召公所卜之吉兆。

及周公将欲归於成王,乃陈本营洛邑之事,以告成王。

王因请教诲之言,周公与王更相报答。

史叙其事,作《洛诰》。

史录此篇,录周公与王相对之言,以为后法,非独相宅告卜而已。

但周公因致政本说往前告卜,经文既具,故序略其事,直举其发言之端耳。

○传“召公”至“成王”○正义曰:上篇云:“三月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

厥既得卜,则经营。

”是召公先相宅则卜之。

又云:“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

”是周公自后至,经营作之。

召公相洛邑,亦相成周,周公营成周,亦营洛邑,各举其一,互以相明。

“卜”者,召公卜也。

周公既至洛邑,案行所营之处,遣使以所卜吉兆逆告成王也。

案上篇传云“王与周公俱至”,何得周公至洛逆告王者?王与周公虽相与俱行,欲至洛之时,必周公先到行处所,故得逆告也。

顾氏云“周公既至洛邑,乃遣以所卜吉兆来告於王”是也。

经称成王言:“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

”是以得吉兆告成王也。

上篇召公以戊申至,周公乙卯至,周公在召公后七日也。

至洛较七日,其发镐京或亦较七日。

○传“既成”至“之义”○正义曰:周公摄政七年三月经营洛邑,既成洛邑,又归向西都,其年冬将致政成王,告以居洛之义,故名之曰《洛诰》,言以居洛之事告王也。

篇末乃云“戊辰,王在新邑”,明戊辰已上皆是西都时所诰也。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

”周公尽礼致敬,言我复还明君之政於子。

子,成王。

年二十成人,故必归政而退老。

○辟,必亦反。

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如,往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尚书周书洛诰》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

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

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

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

伻来以图及献卜。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配,休!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

我二人共贞。

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

拜手稽首诲言。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

予齐百工,伻従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

’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

’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


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

厥若彝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

伻向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


公曰:“已!汝惟冲子,惟终。

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

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

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

乃惟孺子颁,朕不暇听。

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乃时惟不永哉!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

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被裕我民,无远用戾。


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

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

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

文武勤教,予冲子夙夜毖祀。

”王曰:“公功棐迪,笃罔不若时。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

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民,乱为四辅。

”王曰:“公定,予往已。

以功肃将祗欢,公无困哉!我惟无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

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

曰其自时中乂,万邦咸休,惟王有成绩。

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孚先。

’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

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

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

予不敢宿,则禋于文王、武王。

惠笃叙,无有遘自疾,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

王伻殷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

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

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裸。

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
在十有二月。

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