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手法
中医推拿养生法—推拿养生的常用手法
![中医推拿养生法—推拿养生的常用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05d9f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9.png)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二、按法
1.操作:用手指或手掌在治疗部位逐渐用力,由浅 而深反复按压治疗部位。
(1)指按法:拇指伸直,用指腹着力于治疗部 位,其余四指张开起到支撑助力的作用,逐渐 用力按压,由轻到重。由于指按法接触面小, 刺激的力量以有酸胀的感觉为宜。如单手指力 不足,可用双手拇指叠加垂直用力下压。本法 多用于穴位的按摩。
推拿养生的常用手法 1 说出揉法的操作要领? 2 推法操作有哪几种?
思考题
1.操作:用拇指端或拇指或食指第一指间关节 突起部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向下按压。由于 该手法接触面小,力量集中而深透,可起到类 似针刺的效果,故临床又称为“指针法”。
2.要领:取穴要准,操作时用力的方向要垂 直向下,逐渐加力,治疗部位要有强烈的 酸麻胀痛的得气感。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四、拿法
1.操作: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将治疗部位 内收提起,并作揉捏动作。可分为二指拿法、三指 拿法、四指拿法和五指拿法。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六、拍法
1.操作: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前 臂主动用力,在体表治疗部位进行有节奏、 有弹性的拍击。
2.要领:操作时要求用力适中,动作连续 ,拍击时要有节奏和反弹感,不要停顿, 不能用暴力,可单手或双手交替进行。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七、摩法
1.操作:用手掌面或手指指腹在体表做环形摩动。摩 法是推拿手法中最轻柔的一种方法,分为指摩法和掌 摩法。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八、推法
(2)掌推法:用手掌根部着力,腕关节略 背伸,以前臂主动用力推进。如需增大压 力时,可用双手掌重叠推进。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八、推法
(3)拳推法:手握实拳,以拳心面或食指、中 指、无名指、小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 ,向一定方向推进。
中医经络按摩的常见手法与操作技巧
![中医经络按摩的常见手法与操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ddd24f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e.png)
中医经络按摩的常见手法与操作技巧中医经络按摩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对人体经络进行按摩刺激,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医经络按摩的一些常见手法与操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疗法。
一、推拿法推拿法是中医经络按摩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操作时,按摩师用手指或手掌,通过推、揉、按、捏等动作,分别对人体经络进行刺激。
推拿法特点是节奏持续平稳,力度适中,能够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使用推拿法时,操作者首先要先获得正确的姿势。
坐姿或立姿都可,身体保持放松,双手放在受按摩者的经络穴位上,然后用手按、揉、推、按摩等手法进行按摩。
按摩时应注意手法节奏和力度的合理控制,同时要结合患者的病症和体质进行调整。
二、拍打法拍打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经络按摩手法。
操作时,按摩师用掌根、掌状手背等部位对经络进行有规律的快速拍击。
拍打法能够有效激活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对于疲劳、气虚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在使用拍打法时,操作者应掌握正确的手法和力度。
拍打的节奏要快,力度要适中,力度过大会导致不适,太小则无法产生良好的刺激效果。
拍打时要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循序渐进,以使身体适应刺激,达到疗效。
三、揉捏法揉捏法是利用手指和拇指对经络进行揉动的手法。
揉捏法可以刺激经络,改善气血运行,有助于治疗疼痛、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操作时,按摩师要用适当的力度,通过对经络穴位的轮揉、组揉、单穴揉等手法,使经络通畅,并且促进全身的健康。
在揉捏法中,操作者需要注意手法的力度和时间。
手法力度要适中,过轻则无法产生刺激效果,过重则容易受伤。
同时,操作者要有耐心,逐渐加深揉捏的力道,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经络按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推拿法、拍打法和揉捏法等手法,对经络进行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在应用经络按摩时,操作者需要熟练掌握手法的正确使用,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
古典中医推拿四手法
![古典中医推拿四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8fcb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4.png)
古典中医推拿四手法
1. 揉搓手法
揉搓手法是中医推拿中最基本的手法之一。
通过手掌的摩擦和轻轻的揉动,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舒缓疲劳和疼痛。
揉搓手法适用于肌肉酸痛、关节僵硬等问题,能够加速康复过程。
2. 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古典中医推拿中的重要手法之一。
通过以手掌为主要工具,施加适当的力量和推动,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舒缓肌肉和关节的紧张。
推拿手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病症,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能够改善疼痛和不适感。
3. 按压手法
按压手法是一种重要的中医推拿手法,通过手指的适度用力按压特定穴位,可以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舒缓病症。
按压手法适用于消化不良、失眠等问题,能够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4. 捏拿手法
捏拿手法是古典中医推拿中的常用手法之一。
通过手指和拇指的灵活运用,捏住特定的肌肉或经络,运用适当的力量和节奏进行揉捏,可以放松紧绷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捏拿手法适用于肩颈痛、头痛等问题,能够帮助身体放松和恢复。
总结:古典中医推拿四手法包括揉搓手法、推拿手法、按压手法和捏拿手法。
这些手法都有着独特的应用和效果,可以在不同的病症中发挥积极的调理作用。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归类及动作要领(详尽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归类及动作要领(详尽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840ce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3.png)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归类及动作要领(详尽版)中医推拿按摩手法的分类和动作要领,包括六种手法:摩擦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
保健按摩手法的要求是柔和、均匀、持久和有力,以达到深入的效果。
摩擦类手法主要包括五种手法:推法、抹法、摩法、擦法和搓法。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着力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
要注意着力部位紧贴于体表,推动时用力要平稳着实,速度宜缓慢,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推法又分为拇指推、多指推、掌推和肘推。
抹法是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运动。
要注意用力均匀、连续不断,缓和、灵活,来回抹动的距离要长,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防止抹破皮肤。
摩法是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移动。
要注意肩、臂、腕放松,肘关节微屈,指掌自然伸直,作环形的抚摩动作。
指摩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掌摩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
摩法又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擦法是用手掌紧贴体表,稍用力下压作直线往返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
要注意直线往返,连续不断,压力均匀,摩擦时不使皮肤起皱褶为宜,距离宜长。
擦法又分为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侧擦法)和掌擦法。
搓法是用双手捧夹住肢体相对用力,做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
要注意用力对称,快搓慢移,灵活连贯,不宜用力过大。
挤压类手法包括七种手法:按、点、拨、捏、拿、捻和踩跷等手法。
按法是用指、掌或肘深压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
要注意垂直按压,由轻到重,不宜用暴力,不宜突然放松,应慢慢减力。
点法是用指端、肘尖或屈曲的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点压在一定部位。
点法同按法,由按法演化而来,着力点小,刺激强,操作省力,着力深透。
拨法是用指端、掌根或肘尖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拨动。
要注意适当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胀感时,作与肌纤维、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应带动肌腱、肌纤维一起滑动,力量仍然是由轻到重,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捏法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一定部位做对称性挤压。
中医全身推拿按摩手法流程
![中医全身推拿按摩手法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b065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4.png)
中医全身推拿按摩手法流程中医推拿按摩是中医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按摩全身穴位和经络,可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中医全身推拿按摩的手法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推拿按摩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保持双手清洁,将手心搓热,使双手温暖。
同时,让受按摩者保持舒适的姿势,放松身体,保持愉快的心情。
2. 开背推拿。
首先,进行开背推拿。
受按摩者仰卧在床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一侧,双手置于受按摩者的腰部,用双手的掌根沿着脊柱两侧的肌肉进行推拿,力度要适中,以舒缓为主。
3. 推拿腰部。
接着,进行腰部推拿。
受按摩者侧卧在床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后侧,双手置于受按摩者的腰部,用双手的掌根进行揉捏和推拿,重点放在腰部两侧的肌肉上,以缓解腰部的疲劳和不适。
4. 推拿四肢。
接下来,进行四肢的推拿。
受按摩者仰卧在床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一侧,先对腿部进行推拿,用双手的掌根沿着腿部肌肉的方向进行揉捏和推拿;然后对手臂进行推拿,同样用双手的掌根进行揉捏和推拿。
在进行四肢推拿时,可以根据受按摩者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力度和手法。
5. 推拿头部。
最后,进行头部的推拿。
受按摩者坐在椅子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后侧,用双手的指腹轻轻按摩受按摩者的头部,包括头皮和头部的穴位,以舒缓头部的压力和疲劳。
以上就是中医全身推拿按摩的手法流程,通过这样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调理脏腑,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需要注意保持手法柔和,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大家在掌握了这些手法后,能够在家中为家人进行全身推拿按摩,促进身体健康。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5b94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a.png)
捏法适用于全身 各部位,如颈部、 肩部、腰部、腿 部等
六大基本手法的应用
适应症
推拿手法适用于各种肌肉、关节、骨骼、神经、血管等疾病。 推拿手法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关节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推拿手法对失眠、头痛、头晕、耳鸣等神经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推拿手法还可以用于缓解疲劳、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等。
操作部位:颈部、 肩部、腰部、腿 部等
操作手法:双手 掌心相对,手指 自然弯曲,以掌 心着力,做环形 揉动
操作力度:由轻 到重,逐渐增加 ,以患者感觉舒 适为宜
操作时间:每次 操作3-5分钟,每 日1-2次,连续操 作3-5天。
捏法实践操作演示
捏法作用:疏通经络, 调整气血,缓解肌肉紧
张
捏法力度要适中,避免 用力过猛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推拿的概述 2 推拿的六大基本手法 3 六大基本手法的应用 4 六大基本手法的技巧与要领 5 六大基本手法的实践操作演示 6 总结与展望
推拿的概述
推拿的定义
推拿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手法操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的手法包括:按、摩、推、拿、揉、捏等 推拿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 推拿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等特点,深受患者欢迎
手法速度: 根据患者 情况调整 手法速度, 避免过快 或过慢
手法方向: 根据患者 情况调整 手法方向, 避免错误 方向
手法时间: 根据患者 情况调整 手法时间, 避免过长 或过短
手法顺序: 根据患者 情况调整 手法顺序, 避免错误 顺序
手法禁忌: 根据患者 情况注意 手法禁忌, 避免不适 当的手法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ea3b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5.png)
程中的力度、频率、方向等要素,以及推拿后的护理和调养。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本次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推拿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 了推拿手法对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作用,也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推拿 手法。
学员B
本次课程让我对中医推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不仅学会了多种推拿手法,还了解了 推拿的原理和适应症。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了推拿对患者身体的积极影响,也更加坚定 了我从事中医推拿事业的决心。
学员C
通过本次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手法,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所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了推拿对患者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作用,也深刻体会到 了中医推拿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
中医推拿手法在现代医学中发展前景
推广和应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中医推拿作为一种独特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将在现代医学中得到更 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未来,中医推拿将在康复医学、疼痛治疗、预防保健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01
中医推拿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介绍了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穴位、气血等概念,以及推拿
手法的作用原理和治疗效果。
02
常见推拿手法及其适应症
详细讲解了多种常见推拿手法,如推、拿、按、摩、揉、捏、颤、打等,
以及各手法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
03
推拿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强调了推拿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和注意事项,包括推拿前的准备、推拿过
对儿童,可采用捏脊、摩腹等手法促进生长发育。
老年人及体弱者适宜手法
老年人推拿原则
手法宜轻不宜重,避免过度刺激引发不适,同时注重补益气血、 强筋健骨。
体弱者推拿特点
推拿的八种手法
![推拿的八种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c877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b.png)
推拿的八种手法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通过手法的施加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的手法非常丰富,其中最常用的八种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按、抖、击、扭。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八种手法的特点和应用。
一、揉揉是指用手掌或手指按摩肌肉,使其产生温热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揉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肌肉损伤。
揉的部位可以是肩颈、背部、腰部等。
二、捏捏是指用手指和拇指捏住肌肉,轻轻地捏揉,以达到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的效果。
捏的力度要轻柔,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疼痛。
捏的部位可以是手臂、腿部、脚底等。
三、推推是指用手掌或手指按压肌肉,以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疲劳。
推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肌肉损伤。
推的部位可以是胸部、腹部、腿部等。
四、拿拿是指用手指和拇指捏住肌肉,然后用力向外拉伸,以达到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的效果。
拿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疼痛。
拿的部位可以是手臂、腿部、脚底等。
五、按按是指用手掌或手指按压肌肉,以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疲劳。
按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肌肉损伤。
按的部位可以是背部、腰部、腿部等。
六、抖抖是指用手掌或手指轻轻地抖动肌肉,以达到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的效果。
抖的力度要轻柔,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疼痛。
抖的部位可以是手臂、腿部、脚底等。
七、击击是指用手掌或手指轻轻地敲打肌肉,以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疲劳。
击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肌肉损伤。
击的部位可以是背部、腰部、腿部等。
八、扭扭是指用手掌或手指轻轻地扭动肌肉,以达到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的效果。
扭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疼痛。
扭的部位可以是手臂、腿部、脚底等。
推拿的八种手法各有特点,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治疗。
同时,推拿的手法要轻柔适中,不宜过重,以免造成肌肉损伤。
中医推拿手法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中医推拿手法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cbd7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0.png)
中医推拿手法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其困扰。
虽然西医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但中医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本文将就中医推拿手法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一、颈部按摩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认为,通过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身体恢复平衡。
颈部按摩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推拿手法,在缓解颈椎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按摩过程中,可采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搓颈椎两侧的穴位,如风池、天柱等,有助于缓解颈椎的僵硬和疼痛。
此外,颈部按摩还可以通过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病症的恢复。
在按摩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颈椎部位,轻柔而均匀地按摩,适度用力,但不可过于用力,以免导致损伤。
二、颈椎牵引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推拿手法,在缓解颈椎病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通过牵引颈椎,可以改善颈椎间的间隙,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在进行颈椎牵引时,可以使用专业的推拿器具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法牵引。
这种牵引方法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如温热敷、推拿松筋、经络疏通等。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颈椎牵引方式,并保持适当的频率和时间。
三、颈椎操颈椎操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推拿手法,通过特定动作的实施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这些动作可以有多种形式,如颈椎上下左右的旋转、前屈后伸等。
颈椎操的关键是保持动作的柔和和缓慢,避免过度用力引起损伤。
颈椎操可以通过锻炼颈椎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力量,从而改善颈椎的病症。
在进行颈椎操时,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正确的动作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结语中医推拿手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颈椎病的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颈部按摩、颈椎牵引和颈椎操等手法的运用,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状况,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中医推拿手法并不适用于所有颈椎病患者,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补肾的中医推拿手法你知道吗
![补肾的中医推拿手法你知道吗](https://img.taocdn.com/s3/m/cd8279f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1.png)
补肾的中医推拿手法你知道吗在中医理论中,肾脏被视为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有着养生、生殖、生长发育等多种功能。
而肾气不足常会导致疲劳、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中医推拿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补肾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理内脏等方法,帮助提升肾气,并缓解相关症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补肾中医推拿手法。
一、点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的足底涌泉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穴位之一。
按揉涌泉穴可以起到补肾固本、壮阳等作用。
具体操作方法为:取坐姿或仰卧姿势,用拇指按压足底的凹陷处,以适度的力度按揉,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
二、揉捏肾俞穴肾俞穴位于腰部的腰阳关穴下方,是肾经的要穴。
揉捏肾俞穴可以活血化瘀、温肾壮阳,对补肾有着良好的效果。
具体方法为:取坐姿或俯卧位,用双手的拇指分别按压两侧腰部下方的凹陷处,以适度的力度揉捏,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
三、贴敷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脐中央处,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穴位之一。
贴敷神阙穴可以促进肾气回升,有助于补肾功能的恢复。
具体方法为:取坐姿,将一颗姜片或小蒜块粘贴在脐中央,用透明胶布固定,每次贴敷30分钟左右。
注意要保持神阙穴局部干燥,以防止感染。
四、拍打肾俞部位拍打肾俞部位可以刺激经络、活血化瘀,补益肾气,对于肾虚引起的体弱、腰膝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具体方法为:取坐姿,用指关节或者拳头轻拍腰部两侧的肾俞穴位置,每次拍打15分钟左右。
五、推拿督脉通过推拿督脉可以调理全身气血,起到补肾固本的效果。
具体方法为:取仰卧姿势,用双手由头部向脚部的方向,按摩督脉经络,每次持续20分钟左右。
六、按摩腰部腰部是肾脏所在的位置,通过按摩腰部可以刺激肾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补肾。
具体方法为:取坐姿,用掌根或指腹按摩腰部两侧的肾俞穴位置,以适度的力度按摩,每次持续15分钟左右。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补肾中医推拿手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存在严重的肾功能问题或其他疾病,应当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推拿手法有哪些
![推拿手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d4c4f0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3.png)
推拿手法有哪些推拿是中医疗法之一,能缓解各种身体疼痛,在我们看来很是神奇。
那么,推拿手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常见的推拿手法有哪些一、点法用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分为力点,按压于某一治疗点上,称为点法。
它由按法演化而成,可属于按法的范畴。
具有力点集中,刺激性强等特点。
有拇指端点法、屈拇指点法和屈食指点法三种。
1、手法要领①拇指端点法:用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井紧贴于食指中节的桡侧面,以拇指端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
②屈拇指点法:是以手握拳,拇指屈曲抵住食指中节的桡侧面,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
③屈食指点法:是以手握拳并突出食指,用食指近节指间关节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
二、按法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
在临床上有指按法和掌按法之分。
按法亦可与其他手法结合,如果与压法结合则为按压法。
若与揉法结合,则为按揉法。
三、指按法用拇指指面或以指端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称为指按法。
当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拇指重叠辅以按压。
在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使用。
1、手法要领:①按压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
②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机体深部组织。
切忌用迅猛的暴力。
③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
2、适用部位:全身各部经穴。
3、功效:解痉止痛,温经散寒。
4、主治:疼痛、癃闭等症。
5、举例说明:胃脘痛:按脾、胃俞或脊旁敏感点,每穴1~2分钟。
腹痛:按揉足三里、内关。
颈项强痛:按揉列缺、后溪。
牙痛:按揉合谷。
痛经:按揉三阴交。
尿潴留:指按中极。
四、掌按法用掌根或全掌着力按压体表的一种方法,称为掌按法。
掌按法可单掌亦可双掌交叉重叠按压。
同样也可与揉法相结合使用。
1、手法要领:①按压后要稍作片刻停留,再做第二次重复按压。
②为增加按压力量,在施术时可将双肘关节伸直,身体略前倾,借助部分体重向下按压。
2、适应部位:腰背部、腹部等体表面积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详解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d456ec367ec102de3bd890a.png)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1。
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
拿法将我们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拿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这个手法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
它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
3。
按法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
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
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摩法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擦法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
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
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6。
揉法我们用手指、鱼际、掌根以及手掌在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
这种手法比较适合头面、胸腹、四肢,它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
7。
搓法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
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8.摇法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最大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
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
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9.捻法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脚趾,作搓揉的动作。
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
中医推拿手法
![中医推拿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2e3f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b.png)
中医推拿手法中医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特定的手法和技巧,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以调理阴阳气血,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推拿手法种类繁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推拿手法。
一、捏法捏法是推拿的基本手法之一,主要通过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腹部取穴,然后施以揉、顶、推的手法,达到调理经络气血、缓解疼痛的作用。
1. 一指捏: 即用拇指腹或其他手指腹压揉取穴位。
这种手法适用于颈部、脊柱和四肢等部位,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肌肉紧张。
2. 二指捏: 用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并拢,轮流揉捏穴位。
这种手法适合用于头部、面部和腹部等部位,可调理经络气血以及促进肠胃蠕动。
二、拨法拨法是中医推拿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用指腹平稳、有力地施以拨动,刺激相应穴位,以达到调整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1. 平拨法: 指腹平直,用拇指或其他手指的平腹,轻拨或重拨所需的穴位。
这种手法适合用于背部、脊柱和四肢等部位,可加速血液循环。
2. 尖拨法: 指尖对准穴位用力微拨或推动。
这种手法适用于头部、面部和手足等部位,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流通,缓解疼痛和不适。
三、推法推法是中医推拿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手掌腹、掌根、掌尖等部位对穴位施以有力的向前推动,以达到调理气血、促进经络通畅的目的。
1. 掌法: 用整个手掌或手掌腹施以平稳推动的力量。
这种手法适用于背部、腹部和四肢等部位,可以舒展筋骨、调理气血。
2. 悬壶法: 用掌尖部位对准穴位,手指自然张开,施以向前推的力量。
这种手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面部等部位,可缓解头痛、颈肩疼痛等不适。
四、扳拉法扳拉法是中医推拿的一种独特手法,通过用手指、手腕或手臂的掌根、掌尖部位对肌肉、关节进行拉拽的方式,以调整肌肉、骨骼的位置和关系。
1. 手指扳拉法: 用手指关节伸曲的力量对局部肌肉或关节进行扳拉。
这种手法适用于四肢、手腕和脚踝等关节部位,可缓解关节突出、肌肉僵硬等问题。
2. 手臂扳拉法: 用手臂的掌根或掌尖对关节或肌肉进行拉拽。
常见的推拿手法有哪些中医推拿手法介绍
![常见的推拿手法有哪些中医推拿手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d20258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e.png)
常见的推拿手法有哪些中医推拿手法介绍推拿是中医疗法之一,能缓解各种身体疼痛,在我们看来很是神奇,那么常见的推拿手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推拿手法介绍,供大家参考!中医推拿手法介绍1、点法用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分为力点,按压于某一治疗点上,称为点法。
它由按法演化而成,可属于按法的范畴。
具有力点集中,刺激性强等特点。
有拇指端点法、屈拇指点法和屈食指点法三种。
1、手法要领①拇指端点法:用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井紧贴于食指中节的桡侧面,以拇指端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
②屈拇指点法:是以手握拳,拇指屈曲抵住食指中节的桡侧面,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
③屈食指点法:是以手握拳并突出食指,用食指近节指间关节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
中医推拿手法介绍2、按法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
在临床上有指按法和掌按法之分。
按法亦可与其他手法结合,如果与压法结合则为按压法。
若与揉法结合,则为按揉法。
中医推拿手法介绍3、指按法用拇指指面或以指端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称为指按法。
当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拇指重叠辅以按压。
在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使用。
1、手法要领:①按压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
②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机体深部组织。
切忌用迅猛的暴力。
③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
2、适用部位:全身各部经穴。
3、功效:解痉止痛,温经散寒。
4、主治:疼痛、癃闭等症。
5、举例说明:胃脘痛:按脾、胃俞或脊旁敏感点,每穴1~2分钟。
腹痛:按揉足三里、内关。
颈项强痛:按揉列缺、后溪。
牙痛:按揉合谷。
痛经:按揉三阴交。
尿潴留:指按中极。
中医推拿手法介绍4、掌按法用掌根或全掌着力按压体表的一种方法,称为掌按法。
掌按法可单掌亦可双掌交叉重叠按压。
同样也可与揉法相结合使用。
1、手法要领:①按压后要稍作片刻停留,再做第二次重复按压。
②为增加按压力量,在施术时可将双肘关节伸直,身体略前倾,借助部分体重向下按压。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c4b4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4.png)
推拿手法可用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通过放松臀部肌肉、点按环跳等穴位 缓解疼痛,同时配合腰椎牵引和理疗。
网球肘
对于网球肘患者,推拿治疗可针对肘 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放松,同时点按曲 池、手三里等穴位以缓解疼痛。
06
推拿手法培训与实践指导
培训目标及内容设置
掌握推拿基本理论知识
包括推拿的定义、原理、作用及适应症等。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推拿手法概述 • 常见推拿手法介绍 • 推拿手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推拿手法治疗原则与选穴方法
目录
• 推拿手法在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 推拿手法培训与实践指导
01
推拿手法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推拿手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 特定的手法和技巧作用于人体体表, 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 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学科地位
随着现代医学对推拿手法研究的深入,推拿手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不仅在中医领 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和认可,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际影响
推拿手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 接受和应用推拿手法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推拿手法在国际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摩法
1 2
定义 以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的手法。
操作方法
指摩法、掌摩法。
3
注意事项 操作时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推法
01
定义
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一定 穴位或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移
动的手法。
02
操作方法
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全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ea79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a.png)
柔和
• 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 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 暴或用蛮力。
9
深透
• 手法不仅作用于体表,还 应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 组织。
10
3.手法的选择
两轻夹一重
• 准备-轻:揉法、滚法、摩法 • 中间-重:点法、按法、推法、扳法、拔
伸法 • 整理-轻:揉法、抖法、搓法
11
推拿手法要诀歌
临症如迎敌,知已要知彼。 法从心里出,手法有次序。 聚气又疑神,刚柔两相依。 两轻夹一重,快慢轻重因人异。
62
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患膝屈曲,术者站于患膝外侧, 一手从膝后托拿住患膝,拇指压住痛处,一手 拿住踝关节上方,屈伸和摇动膝关节。
63
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 一手握住足跟,一手 握住足趾,屈伸、内 外翻和环转摇动膝关 节。
64
65
15. 拔伸法
• 又称牵引法。 • 用力应稳而持续,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
67
指间关节拔伸法
• 术者一手握住受术者腕掌部,一手捏拿住指端, 两手同时做反方向用力拔伸。
• 滑利关节,缓解手指疼痛麻木。治疗指间关节 扭挫伤,肌腱复位、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68
膝关节拔伸法
• 受术者仰卧,患侧膝关节屈曲约90度(膝关节 交锁者在交锁位)。助手用前臂托抱住受术者 大腿下端,术者双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两人向 相反方向用力拔伸膝关节。
10s 30s~1min
22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 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 复合手法。
• 指按法用于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 腹部。
•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用于 腰背、四肢肌肉酸胀痛。
中医推拿科手法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推拿科手法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ed72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3.png)
中医推拿科手法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推拿是通过手法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整气血运行,达到调节身体功能的目的。
推拿的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多种疗法和手法。
在现代康复医学中,推拿手法疗法在康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推拿手法在康复中的意义推拿手法作为一种特殊手法,通过对人体经络和穴位的刺激,改善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起到治疗和康复作用。
它的具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疏通经络:推拿手法通过对经络的刺激,激发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疏通经络,畅通气血运行,改善气血循环。
2. 调节脏腑功能:通过手法的按摩、推拿、捏取等调节手法,能够刺激脏腑的功能,调整机体的内环境,改善某些疾病和症状。
3. 缓解疼痛:推拿手法能够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减轻病理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痛苦状况。
4. 改善肌肉和关节功能:推拿手法可以改善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的灵活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稳定性,对于某些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非常有益。
二、推拿手法在康复中的应用案例在康复医学中,推拿手法疗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以几个典型的疾病为例进行说明。
1. 脊柱疾病:脊柱疾病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推拿手法可以通过对颈椎、腰椎等部位的按摩和刺激,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压迫症状,缓解疼痛,并通过调整脊柱的对齐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2. 骨折康复:骨折后的康复往往需要恢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推拿手法可以通过对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和关节的刺激,增加软组织的灵活性,促进骨骼的愈合和重建,加快康复的进程。
3. 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包括肢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
推拿手法可以通过对患者肢体的活动和肌肉的按摩来促进神经系统的康复,改善肌肉的张力,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
三、推拿手法在康复中的注意事项在推拿手法的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学术背景:推拿手法是一门专业的技术,需要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
中医推拿手法舒缓肌肉紧张
![中医推拿手法舒缓肌肉紧张](https://img.taocdn.com/s3/m/a99101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8.png)
中医推拿手法舒缓肌肉紧张肌肉紧张是指肌肉收缩过度,导致肌肉疼痛和僵硬。
中医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按压、揉捏、推动等手法,可以有效舒缓肌肉紧张。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推拿手法和它们的作用。
1. 推拿手法之揉:揉是指用手指腹或掌根以适当的力量旋转插拿相对的部位。
揉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疼痛和疲劳。
常见的揉手法有:(1)拇指揉:将拇指腹按住肌肉,形成握拳样,然后用适量的力量沿肌肉纤维方向揉动,每次揉动约3-5次,可重复进行数次。
(2)双手拢揉:双手各自掌心相向,用力握住待揉部位的皮肤和肌肉,然后以圆周运动进行揉动。
2. 推拿手法之捏:捏是指用双手或手指腹轻握皮肤和肌肉,并向上用力抓起,再松开手指,重复进行。
捏可以加强肌肉的营养供应,舒缓局部的肌肉紧张感。
常见的捏手法有:(1)点捏:用适度的力量用拇指和食指捏服待捏部位的肌肉,每次点压5-10秒。
可选用肌肤向上轻轻移动的方法,增加手指对肌肉的捏取力度。
(2)双手捏击: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或中指,从待捏部位的两侧进行交替式的捏击。
捏击的力度要适度,不宜过重,以避免损伤肌肉或其他组织。
3. 推拿手法之推:推是指用手掌、掌根或拇指侧腹,以适当的力量向一定方向推动。
推可以促进肌肉的松弛,改善气血循环,减轻肌肉紧张。
常见的推手法有:(1)掌推:将双手掌根放在待推部位两侧,以适量的力量沿肌肉纤维方向向相对的方向推动,可以结合呼吸,使推的力量更为顺畅。
(2)拇指侧推:用拇指侧腹按在待推部位,手指与拇指自然张开,然后以适度的力量进行推动。
推动时可以改变推的力度和深度,以适应不同的肌肉紧张情况。
以上介绍的是中医推拿常用的手法,可以针对肌肉紧张的部位进行治疗。
在进行中医推拿手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当的手法:根据个体情况和肌肉紧张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
如果不确定,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或按摩师的建议。
2. 控制力度:手法的力度要适中,既不宜过轻,又不宜过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按法
• 用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位着力,由 轻到重用力按压,停留30s左右才由重 到轻缓缓放松。用力与体表垂直。
10s
30s~1min
精品课件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 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 持久 • 有力 • 均匀 • 柔和 • 深透
手段 目的
精品课件
持久
手法施治时能持续操作一定的时间 滚法:5分钟;点法:1分钟
精品课件
有力
• 运用手法施治时必须具备适度的力量, 手法过重往往带来不应有的损伤,过 轻则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 力量的大小应视病情,病程,操作部 位以及患者的体质情况而有增减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作用:镇静,恢复神经感觉,加速静脉血及淋 巴液回流,散瘀消肿,提高皮肤温度。适用于 全身各部位。用于治疗淤肿,可由损伤局部向 四周推动。
• 指推法多用于头面部、颈部及肢体远端,治疗 头痛、落枕、肌腱炎、腱鞘炎等。
• 掌推法适用于躯干及四肢,治疗腰背酸痛、胸 腹胀痛、四肢肌肉痉挛麻木等。
伸法 • 整理-轻:揉法、抖法、搓法
精品课件
推拿手法要诀歌
临症如迎敌,知已要知彼。 法从心里出,手法有次序。 聚气又疑神,刚柔两相依。 两轻夹一重,快慢轻重因人异。
精品课件
思考
• 解释:推拿手法,两轻夹一重 • 推拿手法的要求
精品课件
1.推法 2.拿法 3.按法 4.摩法 5.擦法 6.揉法 7.捏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7.捏法
• 有三指捏和五指捏。 • 三指捏是用大拇指与食、中两指夹住肢
体,相对用力挤压。 • 五指捏是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夹住肢体,
相对用力挤压。
精品课件
• 适用于头部、颈项部、四肢及背脊。 • 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与
“捏”结合,用于全身各部肌肉劳损、 疲劳酸痛、损伤瘀滞经久不散所致硬块、 损伤后关节僵直和功能障碍等。
精品课件
8.滚法
• 用小鱼际及手背尺侧在人体某部滚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舒筋活血,温通经络,滑利关节,散寒 止痛。
• 适用于肌肉较丰厚处,如肩背部、颈部、 腰骶部、臀部、四肢部等。
• 治疗风湿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瘫 痪及软组织损伤。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9.抖法
• 用双手握住被按摩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 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颤动 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 肘推法刺激性较强,用于形体肥厚或因宿疾痹 痛而感觉较迟钝者,多用于腰背两侧及臀部, 治疗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拿法
• 捏而提起谓之拿。 • 用拇指与食、中两指,
或拇指与其余四指作相 对用力,进行节律性的 提捏。 • 用劲由轻到重,再由重 到轻,动作要缓和连贯
精品课件
• 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开窍止痛等 作用。
• 操作应产生温热渗透感,一般在治疗的 最后应用。
• 应用于四肢、腰背、关节韧带和肌腱等 部位。
• 可配合具有润滑性质的药物。
精品课件
• 能使局部产生温热感,有舒经活络、理 气止痛、健脾和胃、消淤退肿、祛风散 寒的作用。
• 可用于治疗胃脘痛、消化不良、腰背酸 痛、肢体麻木及软组织损伤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松弛肌肉,灵活关节,消除疲劳。 • 常用于四肢大关节和肌肉丰厚处,如腕
部、肘部、肩部、腰部、髋部、肌肉。 • 不用猛力,幅度逐渐增大。常与搓法配
合,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0. 搓法
• 双手手掌紧贴皮肤做快 速往返搓的动作。
• 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 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用力均匀,协调连贯。
二、常用手法
8.滚法 9.抖法 10.搓法 11.掐法 12.拍法 13.击法 14.摇法
15.拔伸法 16.扳法 17.拨法(分筋法) 18.理筋法 19.弹筋法 20.背法
精品课件
1.推法
用指腹、手掌或肘尖部紧贴皮肤,单向直线(弧 形)推动。亦可沿筋肉结构形态顺而推之。以 肘推手,速度缓慢,力量均匀,手撤回时不离 开皮肤。
精品课件
均匀
• 推拿过程中变换动作要自然, 操作要有节奏而连续,不能 时快时慢、时轻时重。
精品课件
柔和
• 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而 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 用蛮力。
精品课件
深透
• 手法不仅作用于体表,还应 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组织。
精பைடு நூலகம்课件
3.手法的选择
两轻夹一重
• 准备-轻:揉法、滚法、摩法 • 中间-重:点法、按法、推法、扳法、拔
中医推拿手法
精品课件
目录
一、概述 二、常用手法 三、经穴按摩 四、人体各部位推拿
精品课件
一、概述
1.定义 2.要求 3.选择
精品课件
一、概述
1.手法的定义
• 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或手持器具, • 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 • 在体表做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 • 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精品课件
2.手法的要求
•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 复合手法。
• 指按法用于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 腹部。
•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用于 腰背、四肢肌肉酸胀痛。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4.摩法
• 用指面、掌根、鱼 际或全掌贴附体表, 作环旋而有节律的 轻柔缓和的抚摩
• 力量均匀,轻柔缓 和,手不离开皮肤, 被按摩的皮肤有热 感。
精品课件
• 使皮肤、肌肉松弛,血液流畅,促进新 陈代谢,消除肌肉疲劳酸胀,提高皮温 及肌肉工作能力。
• 适用于四肢、胸部和腰背部,以及肩、 臀、膝等部。一般用于按摩后阶段或结 束前。
6.揉法
• 用指腹、全掌、掌根 或大小鱼际贴附,轻 柔旋转不停摆动。
精品课件
• 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软化疤痕, 缓和强手法刺激,减轻疼痛。
• 指揉法适用于头面、胸胁部。掌揉法适 用于头面、脘腹及四肢部。
• 适用于全身各部肌肉劳损、疲劳酸痛, 尤其是损伤局部瘀血凝滞经久不散,腹 部胀满,习惯性便秘等。
精品课件
• 温经散寒、理气消积。治疗胃脘痛、胸 胁胀满、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
• 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5.擦法
• 用指腹、手掌、大 鱼际、小鱼际等部 着力,作来回直线 擦动。
• 速度稍快,用力均 匀。
精品课件
• 与掌推法相比,掌擦法速度快、压力小, 且为直线往返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