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3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计算
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主要有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主要产品的工序能耗、主要产品的实物单耗(如炼铁焦比、炼焦煤耗等)以及产值能耗、增加值能耗等等。
能源分析评价指标中,包括企业内部能源加工转换指标和企业损失指标。
按钢铁企业能耗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可分为:(1)企业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电耗、损失率等。
(2)工序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炼钢工序能耗、炼铁工序能耗等。
(3)耗能设备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加热炉燃耗、高炉焦比、制氧机电耗等。
按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中能耗指标体系可分为:(1)综合性指标:如企业级能源消耗总量、工序级能源消耗总量、各类能源介质消耗总量、企业能源亏损量等指标。
(2)单耗性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3)经济性指标: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等。
2.能耗指标的范围及计算钢铁制造流程是由多个不同的生产工序组成的,前一道工序的产品为下一道工序的原料,这是钢铁工业的特点,由于其复杂性,因此,统计范围和指标定义必须规范,以便于对标,找出节能潜力,提升企业效益。
(1)吨钢综合能耗范围及计算综合能耗是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
吨钢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吨钢综合能耗是企业生产每吨粗钢所综合消耗的各种能源自耗总量;也就是每生产一吨钢,企业消耗的净能源量。
其计算公式为:吨钢综合能耗=企业钢产量企业自耗能源量(吨标准煤/吨钢,千克标准煤/吨;tce/t ,kgce/t )式中,企业自耗能源量即报告期内企业自耗的全部能源量。
统计上报按企业全部耗能量。
企业自耗能源量= 企业购入能源量 ± 库存能源增减量 - 外销能源量= 企业各部位耗能量之和 + 企业能源亏损量作为行业对标,吨钢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可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的主体生产工序(包括原料储存、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轧钢、自备电厂、制氧等动力厂)、厂内运输、燃料加工及输送、企业亏损等消耗能源总量,不包括矿石的采、选工序,也不包含炭素、耐火材料、机修、石灰、精制及铁合金等非钢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量。
公司能耗指标计算方法
能耗指标计算说明一、机组设计供电煤耗(初设文件)根据国核电力设计院热机初设文件(全厂热经济指标表):我公司全年平均发电热耗率为7127 kJ/kW.h,发电厂用电率8.1%。
发电煤耗按照火电厂主要经济指标计算标准(DL-T904-2015)通过反平衡计算,发电煤耗=汽机发电热耗率/(管道效率*锅炉效率*29.271)其中管道效率为99%(设计值),锅炉效率93.5%(设计值),标煤发热量29.271MJ/kg,将全年机组平均发电热耗率代入上式得到:发电煤耗=7127/(0.99×0.935×29.271)=263g/ kW.h供电煤耗=发电煤耗/(1-发电厂用电率)=263/(1-8.1%)=286 g/ kW.h二、能评后供电煤耗2015年4月公司委托国核电力设计院完成我公司节能评估报告(终版),能评后我公司机组全年平均发电煤耗为250 g/ kW.h,发电厂用电率为7.39%。
则供电煤耗=发电煤耗/(1-发电厂用电率)=250/(1-7.39%)=270 g/ kW.h三、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一)能源统计术语释义:1、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后进行汇总,并扣除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的汇总量。
计算公式为: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合计2、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是指各种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二次能源产品(包括不作为能源使用的其它副产、联产品),在计算投入量和产出量时,必须按当量热值折为标准煤。
3、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是指在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损失量,即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投入的能源和产出的能源之间的差额。
计算公式为: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能源加工转换的产出率。
计算公式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能源加工、投入量)×100%5、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是指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与投入的能量之间的对比关系,计算公式为: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6、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标准煤热值7、当量热值又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
主要能源名词解释
一、主要能源指标解释能源生产总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一次能源生产量的总和,是观察全国〔地区〕能源生产水平、规模、构成和开展速度的总量指标。
一次能源生产量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能及其他动力能〔如风能、地热能等〕发电量。
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产量、生物质能、太阳能等的利用和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二次能源产量。
能源消费总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是观察能源消费水平、构成和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能源消费总量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
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
能源消费总量分为三局部,即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损失量。
(1)终端能源消费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在扣除了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数量。
(2)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与产出各种能源产品之和的差额。
它是观察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损失量变化的指标。
(3)能源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能源在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和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
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放散量。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工业企业为进展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
主要包括:(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还包括用作加工转换的能源(这局部能源不能理解为用作原材料,用作原材料的概念见后面的解释)。
(2)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
(3)生产工艺过程使用的能源。
(4)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用的能源。
(5)为了工业生产活动而在进展的各种修理过程中使用的能源。
(6)生产区内的劳动保护用能等。
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除“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以外的能源消费,即非工业生产用能和工业企业附属的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用能。
煤炭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填报讲解
1 . 能源统计
(3)研究能源综合平衡状况及规律, 反映能源资源的形成及能源使用方 向,揭示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4)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能 源系统数量关系的方法论。
1 . 能源统计
2.3 能源品种的说明
原煤:指经煤矿开采出来的毛煤,用 手工检出50毫米以上的矸石和杂物 (黄铁矿)后,未经洗选加工的煤炭。 原煤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之和,包 括各该品种的筛选块煤和筛选混末煤 以及这三种煤的天然焦,但不包括石 煤、风化煤、矸石煤、泥炭等低热值 煤。
2.3 能源品种的说明
洗精煤:指入洗原煤经洗选、分级等 加工处理,降低了灰份、硫份,去掉 了一些杂质,适合某些专门用途的优 质煤,包括冶炼精煤和其它用途精煤。
2.3 能源品种的说明
汽油:是原油经炼制加工取得的产品 之一。系挥发性高、燃点低的轻质油, 包括车用汽油、航空汽油。
煤油:是汽油之后的馏分,系挥发性 比汽油低、燃点比汽油高的轻质油。 包括航空煤油、灯用煤油和其它煤油 (包括信号灯、警标灯等用煤油)。
2.3 能源品种的说明
原油:包括天然原油和人造原油。天 然原油指直接从油井开采出来、未经 炼制加工的一种可燃性矿物油,包括 从天然气回收的凝析油。人造原油, 当前仅指用油页岩炼制生产的原油。
1.1 能源统计特点
(3)能源统计对象——能源统计边 界复杂;其中包括能源产品与非能 源产品的边界,也包括能源工业与 非能源工业的边界问题。能源统计 对象不是一个相互孤立的燃料或动 力系统,而是一个种类多、涉及面 广、相互制约的错综复杂系统。
1.1 能源统计特点
能源统计指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量
能源统计指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量1.能源指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水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能源,如煤油、柴油、汽油、液化气、电等。
能源按成因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2.一次能源(又称天然能源)是在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存在的不需加工或转换就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如原煤、天然原油、油页岩、天然气、核燃料、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
3.二次能源(又称人工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后产出的能源,如人造原油、洗中煤、洗精煤、焦炭、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电、蒸汽等。
4.能源购进量是使用单位购进的实际到过本单位并经过验收输完入库能源数量(已运到本单位在未办理入库手续之前,由于急需而运用的部分,应计入购进量)。
购进量不包括:从外单位借入,报告期内未归还的;自产自用的,跨年度的车间、式地、班组退料。
5.能源消费量是指报告期内某一企业内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
能源消费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
能源消费统计的原则:(1)谁消费,谁统计。
能源消费量是按实际使用统计,而不是按所有权统计。
因此,不论能源的来源如何,凡是在本单位实际消费的能源,均应统计在本单位消费量中。
能源消费量中不包括:委托外单位加工而拨出的能源;本单位购入但已调拨给外单位单位的能源;借出的能源;拨交施工企业的能源。
石油企业为建设项目由外包队承包施工,施工单位消耗的能源应由施工单位统计;已拨给生产车间但在报告期末尚未消耗的能源,应办“假退料”手续,计入库存量;炼油厂原油及成品油库存损耗不计入能耗中。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算消费。
各工业企业统计能源消费量的时间界限,是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为准。
(3)一次性消费,即以第一次投入使用计算消费,对反复循环再用的能源不能重复计算消费量。
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核算
能源消费总量是指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能量总和;指能源的能量消耗总量,不是能源的物量消耗总量。
从消费能源消费形式的角度看:能源消费总量=终端能源消费+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能源损失量一、全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指一定时期,全国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能量总和;全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是通过国家统计局每年编制《全国能源平衡表》进行核算的。
《实物量能源平衡表》与《标准量平衡表》(一)能源平衡表的编制原则1、能量守恒定律原则。
能量守恒定律是编制能源平衡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能量守恒定律阐明了能源可以互相转换,在能源转换过程中全部能源的总量保持不变。
根据这一原理,表格的设计、资料的搜集直至平衡表的编制都必须符合平衡的要求。
所有能源各品种均有来源和去向。
平衡表的纵列与横行的相关数据以及各子矩阵必须形成相互之间平衡关系。
2、消除数据的重复计算,补充统计内容和范围的遗漏。
对无法从定期统计报表中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可进行一次性调查,也可进行有根据的合理估算,以便补充编制能源平衡表中出现的资料缺口。
3、必须采用两种计算单位,一是实物量,二是标准量。
标准量采用标准煤。
4、对能源平衡表的数据进行验证。
进行总平衡后允许出现平衡差,但数量不能超过正常范围。
平衡差过大,说明某些能源流程的数据质量存在问题,必须对造成平衡差额过大的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校正有关数据,调整平衡差额。
(二)“平衡法”的能耗核算公式能源消费总量=年初全国能源库存量+全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全年国外能源输入我国能源量-全年我国向国外输出能源量-全国年末能源量库存二、省级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核算按国家统计局的规定,省一级能耗总量的核算办法是:各省统计局利用“能源平衡统计”方法(即编制《地区能源平衡表》与“分行业能源消费统计”方法(即同时对各产业能源消费量进行统计调查)两种方法同时进行综合核算,互相验证,查缺补漏,消除重复。
能源统计基本知识摘录
能源统计基本知识摘录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是按照能源消费过程对人类环境影响的程度区分的。
清洁能源主要指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海洋能、核能及由此产生的电力、动力、热力等。
其他在消费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有害气体和有损环境的液体、固体废弃物的能源,称为非清洁能源,比如煤炭、石油等。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也称传统能源,指目前在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已经多年被人类大规模开采、采集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火电、水能、薪炭材、农作物秸杆和其他柴草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常规能源(传统能源)以外的,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使用的其他各种能源形式,比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和部分生物质能等。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是相对的概念。
一些新能源随着利用技术的成熟和生产、采集成本的降低而多年被广泛使用,即应视作常规能源。
比如核电,即应在不久的将来将其视作常规能源。
当量热值和等价热值当量热值亦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该热值的计算可根据试样在充氧的弹筒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进行实测。
等价热值指加工转换产生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即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
因此,等价值是个变动值,随着能源加工转换工艺的提高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加强,转换损失逐渐减少,等价热值会不断降低。
所以,等价热值是对二次能源及消耗工质而言。
等价热值=二次能源具有的热值/加工转换效率=加工转换投入的一次能源具有的热量/二次能源产量能源统计的品种目前我国的能源统计主要涉及的能源品种有: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煤制品、焦炭、其他焦化产品、焦炉煤气、高炉(转炉)煤气、其他煤气、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电力、热力、其他燃料。
能源基础知识
能源基础知识发布时间:2008-7-5 1 点击:611.1.1能源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
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1.2能源的分类1、按来源分为3类: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2、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类,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3、按能源性质分,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
4、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
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
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5、根据能源使用的类型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
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
6、按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进行分类。
世界能源委员会推荐的能源类型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
其中,前三个类型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
已被人类认识的上述能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某种形式的能量。
7、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凡进入能源市场作为商品销售的如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等均为商品能源。
国际上的统计数字均限于商品能源。
能源环境简答题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直接手段,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是导致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的主要原因,因此节能和提高能效是温室气体减排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
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的挑战(考点论述题)
1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当中,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化进程是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一、能流图(考点简答题)含义: 能流图是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能源流向的图表,包括能源的来源、进出口、加工转换以及各终端使用部门的分配。
简答能流图应包括哪几方面的核心要素?能源的来源;进出口;加工转换;各终端使用部门
二、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意义(考点 简答)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
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利于减少相对应的资源消耗;从源头上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能源平衡表以一种矩阵形式的表格将各种能源的供应、加工转换、传输损失及终端消费的数据集中在一起,从数量上揭示能源的生产、加工转换和终端消费间的关系,直观反映各种能源在报告期内的流向与平衡关系。
三、能源平衡表是开展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信息,能源平衡表的主要作用有哪些?(1)全面反映各种能源的生产、消费、分配 与进出口的平衡关系。
3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呈现排放总量上升、排放强度逐年下降的特点,反映出电力行业技术进步和发电煤耗逐年降低的趋势。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钢铁需求已短时期内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控制钢铁产能过剩任务艰巨
规范铁矿石市场,提高行业利润水平;整顿市场秩序,合理规划产品布局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公式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公式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在能源转换过程中,能源被转化为实际可用能量的比例。
它是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在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能源通常会经历多个环节,包括采集、输送、储存、转换等,每个环节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
因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能源的可持续性。
为了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优化能源的采集环节。
采取先进的采集技术,提高能源的获取效率,减少能源损失和浪费。
其次,需要改善能源的输送和储存环节,采用高效的输送和储存技术,降低能源的传输损失。
同时,可以利用储能技术,将多余的能源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对于能源转换环节,可以采用高效的能源转换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转化的效率。
例如,利用高效的发电机组、燃烧设备、热能转换装置等,将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实际可用能量。
同时,可以采用能量回收技术,将能源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废气等回收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通过改善能源利用的方式和习惯,也能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合理安排能源使用时间,避免能源的闲置和浪费;采用高效的能源利用设备和技术,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损耗。
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能源的采集、输送、储存、转换等多个环节入手。
通过优化各个环节,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能源的高效使用。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还能够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一部分能源基础知识能源加工转换及填报常见问题演示文稿
能源名称 原煤
其中:1.无烟煤 2.炼焦烟煤 3.一般烟煤 4.褐煤
能源名称 天然原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 石脑油 润滑油 石蜡 溶剂油 石油焦 石油沥青 其他石油制品 煤焦油 粗苯 热力(当量) 电力(当量) 高炉煤气 转炉煤气 煤矸石用于燃料 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 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 余热余压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2)
平均低位发热量 约10000千卡/千克 约10300千卡/千克 约10300千卡/千克 约10200千卡/千克 约10000千卡/千克 约12000千卡/千克 约11000千卡/千克 约10500千卡/千克 约9900千卡/千克 约9550千卡/千克 约10270千卡/千克 约7640千卡/千克 约9310千卡/千克 约9800千卡/千克 约8000千卡/千克 约10000千卡/千克
洗精煤 其他洗煤 煤制品 焦炭
焦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 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重油热裂解煤气 焦炭制气 压力气化煤气 水煤气 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煤层气(煤田)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1)
平均低位发热量 -
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 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 约4500-5500千卡/千克 约2500-3500千卡/千克 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 约 2500-4000千卡/千克 约3000-5000千卡/千克 约6800千卡/千克
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投入的燃料主要品种:
煤、油、焦炉煤气、天然气以及回 收利用的各种余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 等)、煤矸石、煤田瓦斯气、工业废料 (甘蔗碴等)、城市垃圾等。 产出的主要品种:热力,热电联产的同时 产出电力。
3、洗选煤 原煤洗选概念及主要工艺: 原煤洗选加工是指由地下采出的含 有矸石和其它杂质的毛煤,经过手选或送 入各种装置内进行筛选和洗选,清除杂质 和矸石,使煤中的灰分、磷和硫等成分降 低到国家规定的允许含量的加工过程。原 煤洗选加工不仅为各行业用煤提供了较为 优质的煤炭,同时也节约了运力。
(二)能源转换
能源转换是能量以及物质化学形态的 变化。转换前、后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结 构和性能。
(三)能源加工转换类别 1、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概念及主要工艺: 火力发电是指常规蒸汽发电,是将 燃料投入电站锅炉,产生过热高压蒸汽, 推动汽轮机叶片转子,再由叶片转子带动 发电机转子,于是产生电流,发出电力。 其能量转换过程是:化学能→热能→机械 能→电能。
(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能源加工、转换 过程中产出的各种能源产量与投入量的比 率。 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率的计算遵循“能量 守衡定率”,即投入能源的能量=产出能源 的能量+损失的能量。 计算公式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 转换产出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
(四)工业余能回收利用
工业余能回收利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工业生产的 许多行业,如钢铁、有色、建材、电力、化工、石 油与石化、轻工、煤炭等,在这些行业企业中,到 处都有余能排放,有相当部分是值得回收利用的。 可以回收利用的工业余能大体上可分以下几类: 放散可燃气回收利用 高品位余热回收利用 中温余热回收利用 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
节能概念性术语
1、选煤电力消耗:统计期内选煤所消费的电量与入选原煤量的比值。
2、入洗原煤值:统计期内经过手选不计入入选原煤量的大块(一般指50MM以上)矸石后进入选煤加工过程,进行加工处理的原煤量。
3、动力煤:4、选煤电力消耗统计范围:直接生产系统、间接生产系统所消耗的电能,包括入洗、各级产品回收、机修、照明、化验室等用电量,以及与上述有关的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损失。
5、选煤电力消耗计算:ed== Ed* K/ Med:选煤电力消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吨(KW.H/T)Ed:统计期内选煤电能消费量,单位为千瓦时(kw.h)M:统计期内入洗原煤量。
单位为吨(T)K:选煤工艺型折算系数6、节能技术管理企业应加强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负荷率,使其长期保持周期运行,应使生产运行设备合理匹配,经济运行,应使用设备处于高效率低能耗运行状态。
企业应积极推广,应用以下节能技术开发利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和设备推广“三废”综合利用技术7、矿井原煤产量:统计期内回采产量、掘进产量和矿井其他产量的总和。
8、回采产量:统计期内生产矿井中全部回采工作面所采出的煤量。
9、掘进产量:统计期内生产矿井中由生产费用负担的生产掘进巷道的所出的煤量。
不包括有更改资金进行的掘进工作出煤和井巷维修工作出煤。
10、矿井其他产量:统计期内生产矿井回采和掘进产量以外的其他产量,主要包括:井巷维修出煤,已报废矿井或已采完采区复采后所出的煤,不合格质量经处理后合格的回收煤,科研试采出煤,出井无牌煤,水砂充填或水采矿井扫沉淀的煤泥,盘点发生的涨吨煤,以及由生产费用开支不计能力的矿井产量。
11、煤炭生产能源消费量:统计期内主要生产能源消费量和辅助生产能源消费量折标准煤之和。
12、主要生产能源消费量:统计期内直接用于煤炭开采的各种能源消费折标准煤之和。
13、辅助生产能源消费量:统计期内为主要生产配套的辅助生产系统所消费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表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表
1. 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
-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约16-21%
-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约13-16%
- 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约9%
- 钒流动电池:约40%
-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约44%
2. 风能转换效率:
-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约30-40%
-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约20-30%
3. 水能转换效率:
- 水轮机:约80-90%
4. 燃煤电厂热能转换效率:
- 袋式燃煤锅炉:约80-90%
- 喷煤锅炉:约85-90%
- 燃煤高温气化发电:约35-45%
5. 燃气电厂热能转换效率:
- 燃气蒸汽轮机发电:约45-50%
- 燃气内燃机发电:约35-45%
6. 核能转换效率:
- 核电站:约30-40%
7. 油气井热能转换效率:
- 燃气发电机组:约30-40%
8. 生物质能转换效率:
- 生物质燃烧锅炉:约60-80%
- 生物质气化发电:约30-45%
9. 储能技术转换效率:
- 锂离子电池:约95%
- 铅酸电池:约80-90%
- 液流电池:约70-80%。
能源表填报和审核要点汇总
规模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库存报表填报与审核要点目前能源购消存报表主要由主表(P201)和附表(P201-1)两部分构成,主表是各类品种能源的购进、消费、与库存报表,所有进行工业生产的规模企业都要填此表。
附表是加工转换表,由存在能源加工转换投入产出行为的企业填报,比如洗煤企业、发电企业、炼焦企业都应填报此表。
一、P201表的填报原则与方法(一)原煤类的填报2011年能源P201报表原煤类能源包含无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褐煤等四个品种。
填报原则:1、对于有原煤消费的企业,按照规定原则上折标系数均需填报实测折标系数,并保持两年填报口径一致。
年消费量超过2000吨的企业要求必须采用实测值。
关于折标系数的确定。
1千克标准煤的发热值是7000大卡,用1千克我们所购原煤的发热值除以7000得到的商就是实测折标系数。
一般1千克普通烟煤的发热值是5000大卡,所以折标系数就是0.7143。
若企业在一个统计周期内多次购买原煤,则原煤折标系数应该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即将每批次原煤进行折标计算后累加得出折标总量,再使用折标总量除以所有批次原煤数量,得到的商就是平均后的总折标系数。
该方法亦适用于其他能源品种的汇总计算。
若企业无自测折标系数,需凭购货单据开具的原煤热值,选择报表上最接近其热值区间的原煤品种填报,或者依然按上年报表原煤折标口径填报。
企业有自测折标系数但与参考系数不一致,则按照实测值选择最接近其折标系数的原煤品种填报。
2、原煤为合计项,被调查企业在填报分项煤种的同时也需填报合计项。
3、无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褐煤的折标系数需采用累计加权平均计算,不能直接使用当月实测值填报。
4、原煤合计项的折标系数根据无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和褐煤填报的热值,使用对工业生产消费量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合计项的折标系数。
5、原煤在厂外的运输损失不应计入能源消费,在厂内的损失应计入能源消费。
6、库存盘点可能出现账面数字与实际库存数量不一致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实际数量原则,应以盘点数量为准来调整帐面数字,差额作盘盈或盘亏处理,盘盈盘亏不应计入能源消费。
能量平衡
【能量平衡】能量平衡,即能平衡,是考察一个体系的输入能量与有效能量、损失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它的理论依据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能量的利用过程中,其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输入的能量一部分被有效的利用了,其余部分则损失掉了。
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输入的能量必然等于被有效利用的能量与损失能量之和。
其能量平衡方程式:输入能量=有效能量+损失能量能量平衡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水平,降低能耗的行之有效的基础工作。
能源平衡按体系分类,有国家或地区能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和设备(工序)能量平衡。
按能源种类划分有热平衡,电平衡、煤平衡、油平衡等。
【企业能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是以企业为对象,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进行各种能源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消耗与有效利用和损失之间数量平衡。
能量平衡的基本方法是统计计算法和测试计算法。
统计计算是以统计期内各种计量和记录数据为基础进行统一的综合计算,其结果是反映实际的平均水平;测试计算是以主要耗能设备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标准化的统一模式综合计算,其结果是反映测试状况下的能耗水平。
为了提高企业能量平衡的有效性,应以统计计算为主,测试计算为辅的方向发展。
企业的能量平衡是提高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
企业进行能量审计、能源监测、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都要以企业能量平衡为基础。
通过能量平衡,摸清企业的耗能状况,查清企业的余热资源和回收利用情况,了解主要耗能设备、装置的热效率和整个企业的能源利用率。
经过对企业能源利用系统及其各个环节用能状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找出企业的节能潜力,明确节能方向,对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和降低单位产品(或产值)能耗提供科学依据。
【供给能量】供给能量是指外界供给体系的能量。
设备供给能量通常有以下几种:1.燃料带入能量。
2.助燃空气带入能量。
3.外界不经物质媒介传入体系的能量(如体系吸收太阳辐射热、微波能等)。
4.裁能体带入体系的能量。
5.放热反应的化学反应热(不包括燃料燃烧的放热量)。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公式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公式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的利用效率,通常用来衡量能源转换过程中能源的损失情况。
其公式可以表示为: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 (输出能量 / 输入能量)× 100%。
其中,输出能量是指能源转换后实际可利用的能量,输入能量是指能源转换前的总能量。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能源转换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指导我们在能源利用上的改进和优化。
另外,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能源形式和转换过程进行具体的计算。
例如,对于热力能源的转换,可以使用热效率公式;对于电能的转换,可以使用电能转换效率公式。
总之,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公式的具体应用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能源转换情况来确定。
除了公式外,我们还可以从能源转换设备的设计、运行参数以及能源损失情况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评估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通过综合考虑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能源加工转换的效率,从而为能源利用提供更科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