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反馈矫正环节的决定
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作者:杜晓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3年第03期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往往是由于忽视了教学反馈。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也曾做过一个“蒙上眼睛画线段”的有趣实验,结果实验表明:准确、恰当的反馈,直接影响着人的后续行为。
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反馈的途径及其原则。
一、反馈途径1.从学生的学习情绪上获取反馈信息。
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理解,学得怎么样,能否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表现为十分专注地听教师讲述,时而轻笑,时而点头,这表示他们理解了教师讲授的内容,这种积极的形态语言表明效果很好,可按原计划进行下去;如果学生表现出东张西望、唉声叹气,说明学生没能较好地接受这个知识,或是讲得太浅学生没兴趣,或是讲得太深或方法不得当,学生听不懂,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深度,活跃课堂气氛,以吸引学生。
2.课堂问答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反馈手段。
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或者是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可用问答或思考题的形式,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提问,这也是分层教学的一个有效的促进手段。
最后根据提问结果来决定讲课进度和指导的方法。
为了突出反馈的真实性,教师要把提问的重点放在中下等学生身上,而不是为了课程进度,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只提问班级中的少数尖子生。
3.及时完成作业是学好化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若只讲不练,一切都如过眼云烟。
但是,现在学生的许多书面练习都安排到课外去了,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甚至造成一部分学生由于懒惰或来不及完成作业等其他原因而抄袭作业。
从获取课堂反馈信息角度来看,这样的家庭作业既不及时也不真实。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语文、英语科)吴强一、基本情况根据洋浦社会发展局《关于开展学校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活动的通知》的部署,2009年10月10日起至11月20日,历经一个多月,在教管办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教育教研督导组一行到了全区十所小学进行了课堂教学调研和教学常规检查.主要开展的工作是分学科进行听课、检查备课和教案撰写、学生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堂教学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等等。
到了十所学校,我本人共听了38节课(其中语文25节,英语9节)和3场专题报告,召开了9次本学科科组教师座谈会,开展学科课堂教学问卷调查250人次,共抽查了109位老师的教案,对十间学校本学科所有教师的学生作业(抽部分学号)进行了检查,同时还查阅了教导室部分教学常规管理的档案资料。
现将调研情况总体反馈如下:二、亮点(一)教学教研常规管理1、开齐开足法定课程,编制学科课程计划和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英语学科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开设,基本上配齐了专职专业教师。
2、多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日渐完善,多数学校将开发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等制度上墙。
3、各校致力抓好备课管理;部分学校要求教师有一周的储备课。
在备课管理上做得好的学校有洋浦第一小学和干冲小学,洋浦第一小学要求教师每周有六个课时的储备课,各类课型齐全具体,教案要经过教研组长签名或教导室盖章后方可上课.干冲小学的每周储备课先由年级组长检查、签名后,再由教导员从教材的注解(检查课本)、教案撰写和每周一篇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分项量化打分,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和盖章。
能坚持每周检查签名的学校还有新都小学和唐屋小学(大部分)。
4、集体备课开始得到重视;部分学校注意集体备课档案资料的管理.从本学期教师集体备课的档案资料来看,干冲二小教师集体备课有主备人中心发言稿、有集体研讨过程备课组每位教师的发言记录、有集体研讨后的修改稿。
新都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有微格教案,教案眉批注有集体研讨建议。
学校学生行为矫正工作方案
学校学生行为矫正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1. 帮助学生识别并纠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
2. 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预防和减少学生行为问题,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其心理健康,注重情感沟通。
2. 预防为主:通过教育和引导,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3. 个别化矫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4.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参与到学生的行为矫正工作中。
三、工作内容1. 开展行为观察:通过日常观察、教师反馈、同学评价等方式,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
2. 分析行为原因:深入了解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如家庭环境、心理问题、社交困难等。
3. 设计矫正计划:针对不同学生的不良行为,设计相应的矫正目标和计划,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4. 实施矫正措施:采用正面强化、消退法、示范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
5. 监督与调整:定期评估矫正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矫正计划。
6. 建立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学业辅导、社会技能训练等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四、工作流程1. 确定矫正对象:根据行为观察和教师反馈,确定需要进行行为矫正的学生名单。
2. 建立矫正档案: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矫正档案,记录其不良行为的具体表现、原因分析和矫正计划。
3. 实施矫正计划:按照矫正计划,开展相应的矫正活动和干预措施。
4. 跟踪与反馈:定期跟踪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向家长反馈矫正进展情况。
5. 结案评估: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后,进行结案评估,确认矫正效果。
五、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学校行为矫正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2. 资源保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购置相关图书、音像资料等教育资源。
3. 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为矫正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
以行动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进
以行动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进作者:王玉兵来源:《中国教师》2008年第07期一、“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 的背景在对本地学校教育的调研中发现,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新课改落实和深化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以知识传授灌输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课堂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课堂上教师讲授占用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太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差,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无效教学环节在课堂上大量存在,用无意义的“假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和组织课堂讨论普遍存在。
为此,山东省高密市自2006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进行以“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引发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为重点的常态课堂教学改进活动。
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是指教师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思问题、解决问题、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改进的针对性,高密市的教学研究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课堂教学具有共性的焦点问题,提炼出六个方面的研究改进内容,为学校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参考:(1)科学分配和控制课堂教学讲授时间研究,目的是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满堂灌现象,删除无效教学环节,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时间保证;(2)构建启动学生思维的课堂研究,目的是摈弃浅显和不能有效引发学生思维的课堂提问设计,寻求有价值的问题,并使用最佳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思维;(3)教学检测与反馈矫正制度化、规范化研究,目的是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发现和矫正问题,扎实完成课堂教学目标;(4)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目的是探索合作学习的基本规则,激发每一个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5)学生作业内容、方式、批改及作业管理、评价的有效性研究,目的是提高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和合理性,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研究,目的是探讨高效课堂构成的要素,制定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评价的方法等。
202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工作方案五篇
202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工作方案五篇202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工作方案篇1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我区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克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德城区教育局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我区物理学科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基本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流程如下: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三、实施内容和策略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1)备内容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
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马路中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施措施
马路中学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施措施为了打造高效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在学习先进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倡“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以创设“和谐课堂”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合理选择合适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强化媒体辅助作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应新课改要求,适应学生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法,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切实提高课堂的高效性一、.抓实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
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每周定时间定地点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
二、加强课堂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反思。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
学生的成长依赖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具体措施有:(1)创新教研课。
每人至少展示一节优质课,以“高效课堂”为主题,将高效课堂的研究贯穿始终,对每个教师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先进的经验进行交流。
(2)落实教学反思制度。
本学期要求老师将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案例与反思写在集体备课记录上。
(3)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对教师常态课进行督察指导,发现优秀典型进行推广交流,发现问题课堂及时进行指导帮助,三、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
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机械性作业的现象,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
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率;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郑州市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区级达标笔试 真题(一)
郑州市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区级达标笔试真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1、按照课标分解理论,叙写学习目标一般要明确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与表现程度。
2、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是学生学习维度、教师教学维度、课程性质维度和课堂文化维度。
3、我市倡导的调节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自学释疑、训练操作、反馈矫正、延伸迁移。
调节教学的五个关键(也叫五条标准)是:①教学目标明确具体;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③当堂完成反馈矫正;④基本不留课外作业;⑤教学效果达标过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新课改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其中的核心观念。
B.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
C.课程标准是在原来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改造修订而成的,二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D.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
2、下列有关“课标分解”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 )A.课标分解实际上就是把笼统的课标切割成课时目标。
B.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一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课标分解的根本目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课标。
D.课标分解就是用行为动词替换课标中的心理动词。
3、不属于教学基本原则的一项是( D )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教学相长D.传道授业三、简答题(5分)你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道德课堂”?请分条列举并简要说明。
答:(1)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教师不再“一言堂”、“满堂灌”,而是以学生学习为主。
(2)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
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3)是关爱、平等、尊重、民主、和谐的课堂。
师生之间平等共进,同学之间团结合作。
(4)是尊重规律的课堂。
从认知规律出发,制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5)是很好的实现三维目标的课堂,既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也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与情感收获。
学校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辅导工作机制
学校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辅导工作机制学校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文明习惯和道德品质。
为了有效开展学校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辅导工作,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采用多种措施进行引导和纠正。
首先,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行动规范和行为规则。
这些规范和规则要明确界定学生不良行为的范畴和具体表现形式,例如欺凌、打架、违纪等。
通过制定详细的规范和规则,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从而形成自觉遵守的意识。
其次,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行为纠正机制。
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应及时进行干预和纠正,制定相应的纠正计划。
个别学生的纠正计划可以包括家长参与,由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参与,采取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对于集体不良行为,可以组织班会、集体讨论等形式进行集体辅导,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形成集体的道德观念。
另外,学校应当注重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校和家长应当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辅导计划和措施,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家长合作解决学生不良行为问题。
此外,学校还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
例如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自律自控能力及道德感知力。
最后,学校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奖惩措施的教育。
学校可以设立荣誉墙、优秀学生评选、先进典型展示等制度,对积极向上、做出贡献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同时,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学校也应制定相应的惩戒措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错误和后果。
综上所述,学校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辅导工作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通过建立健全的行动规范、行为纠正机制,加强心理辅导、家校合作,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和奖惩措施,学校能够有效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和道德修养。
办学行为规范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鲁教基字… 2022‟20 号各市教育局:为正确引导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现就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以下意见。
一、要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增强依法治教意识,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履行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
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
教师不得进行有违职业道德的教学活动,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惩罚学生,不得从事有偿补习活动,不得利用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排队。
二、要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我省关于教育教学的政策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各学科教师不得随意调整课程和课时,不得以任何名义挤占其他学科的课时和学生的自习时间。
1三、要精心制定学期(学段)教育教学计划。
教育教学计划包括课堂教学计划和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案。
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符合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具体可行,不得盲目追求教学进度。
要对教育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及时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四、要精心开辟课程资源。
认真研究国家课程要求,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熟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
具有并不断提高课程开辟和课程资源整合的能力,在开好学科课程的同时,能够开设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在教育教学中能够积极开辟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认真研究教材,熟悉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熟悉学段或者各年级之间教材的衔接,熟悉相关学科之间教材的联系与整合要求,熟悉整册或者整个模块教材的完整结构。
在实施课程教学时,能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五、要精心备课。
教育教学规范心得体会(20篇)
教育教学规范心得体会(20篇)教育教学规范心得体会(精选20篇)教育教学规范心得体会篇1学期初,我校安排了教师关于《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学习,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教学基本规范的几点看法。
一、抓好常规、规范教师行为。
《规范》中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师的教学行为做了明确要求。
如:上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演示与示范的指导,尊重学生经验,促进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与教材文本的连接。
合理运用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等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信息化。
加强反馈矫正教学环节,注重目标达成。
教师要提前候课,站立讲课。
上课衣着得体,举止文明、亲切、自然、大方。
上课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板书清楚,书写工整,用字规范,布局合理,重点突出。
上课关闭手机,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
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缺课。
禁止酒后上课。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等等。
二、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构筑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对教师充满期望、有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
而过去的课堂中听到的只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演示,忽视学生存在,课堂教学成了教师单方面活动,学生就成了“配角”和“观众”。
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忽视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感性、创造性,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很好结合起来。
三、创建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线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反思:新课标下的教学应该把握学习的本质,抓住教学的主旨,营造轻松民主的探究氛围,整合教材,创设更具探究价值的情境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大限度开放时空。
阿荣旗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方案
阿荣旗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方案(试行)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目前我校课堂教学及学生的现状,我校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学生主动乐学的课堂,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认真落实课堂教学五个基本环节:1. 课前先学环节(预学案)预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和预习(自学)提纲(题目)、自主检测等。
要把学习目标、教材内容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由简到难、由具体到抽象),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要让多数学生在预学时能够找到切入点,然后层层递进,预学案的内容不宜过难过多,要根据具体的学情制定,不同层次的班级可以有所区别,课前先学必须做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预学案》要求,在课前完成预学。
并限时独立完成预学案中自测题和探究实践活动。
通过学生先学自行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
预学案要在课前发放,由学科长督促本组成员按时完成预学案,并负责统计出预习后所呈现出的问题。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严查学生的预学案的完成情况。
学科长通过组内学生互查、互批互改、错误率统计等手段总结出暴露的问题,并在课前将本小组在预学中所呈现出的疑问统计出来,交给课代表,课代表再把问题进行梳理,在上课之前及时报送到任课教师处。
然后,教师要通过反馈(批改反馈、检查反馈、汇报反馈、演示反馈等),获取学生存在问题的有效信息,掌握学情。
以提问的方式把所反映出的问题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知识梳理重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建构知识树(结构),做到条理清晰,思维层次分明,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而不是根据老师自身的经验和预设面面俱到。
必要时,依据高考要求和学段学情做适当的广度和深度拓展。
(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条件下,课堂讲授应该首先考虑多数学生的利益,对于个别或少数学生的问题应该留在课后辅导解决)。
3.训练巩固环节(10分钟)当堂训练题要严格控制题量,保证质量,不得提前布置学生完成,要当堂发放,不得超过最高限量。
《第四章四、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物理课程《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1. 掌握照相机的基本构造和成像原理,能够解释生活中照相机的工作过程。
2. 理解眼球的构造和视觉形成机制,认识视力问题及其成因。
3. 了解视力的矫正方法,学习并体验不同屈光矫正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重点:1. 突出照相机和眼球成像原理的相似性,对比两者结构和工作方式。
2. 强调视力问题的识别与矫正方法,尤其是眼镜镜片对光线的调整作用。
难点在于:1. 深入理解光线经过眼球折射形成视觉的复杂过程。
2. 掌握不同类型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节课顺利进行,需准备以下教学工具和材料:1. 照相机实物或模型、多媒体教学资源,以供学生直观观察照相机内部结构。
2. 人体生理模型或图谱,展示眼球结构及视觉形成过程。
3. 不同度数的近视、远视眼镜镜片,供学生体验矫正过程。
4. 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如光线折射实验装置等,以增强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会展示一系列精美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光影的魅力。
接着,教师可以问学生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照片是怎么来的吗?”当学生们充满好奇时,教师再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我们首先会探讨一下照相机的原理,再类比到我们的眼睛。
”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们不仅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探究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接下来,教师会详细介绍照相机的原理。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包括镜头、快门、胶卷等部分。
然后,通过动画或实物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光线是如何通过镜头汇聚到胶卷上形成图像的。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镜头能够汇聚光线?这里可以结合凸透镜的原理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照相机镜头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0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_____。
A : 中心环节B : 起始环节C : 终止环节D : 一般环节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其中,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单选题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_____。
A : 定向作用B : 决定作用C : 影响作用D : 促进作用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制定。
3、简答题案例一: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 136 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 50 名男子都是音乐家。
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你认为这些人的观点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案例二:刘某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罗纳尔多,便把头发剃成足球的样式。
第二天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了,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型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
”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和他一起来到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不然就不准许他上课。
外婆带刘某去将头发剃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
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
”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学校准许刘某上课。
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仍不允许刘某上课。
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参考答案:参考解析: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具有以下作用:(1)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 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 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4)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2024年思想品德教学计划_7
2024思想品德教学计划2024思想品德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本级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集体观念浓厚,有较好的班风、学风,学生间能相互帮助。
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课后自觉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但有小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自觉性,有时放松自己的要求,违反课堂纪律,课后不复习,故学习成绩不理想。
为此,本学期结合实际情况,想方设法,把学风、班风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爱国主义、尊师守纪等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形式。
三、教学措施:1、坚持正面教育,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2、结合思想品德教材特点,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灵活学习《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3、以主题班会的活动课形式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思想教育。
4、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以法治教,扬教育新风。
认真学习素质教育基本要求,把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落实到严格执行素质教育要求的实际行动中去,确立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现代化评价观念。
6、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但做到补差,而且勤于培优;要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不仅要重视智育,而且更重视德育;要尊重学生,不但在课堂上要关爱,而且要在课外更要体现师情;要多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既做学生的老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
7、改革课堂教学,加大素质教育力度。
(1)课堂教学理念要新。
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现代化教学观念,加强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在“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中学有特长,发展个性,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抓住六个关键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抓住六个关键环节课堂教学设计是对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师要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事先进行的一个精心安排和策划. 尽管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内容多样,有的以概念学习为主,有些以习题练习为特征,还有一些试卷讲评、探究发现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等,但从学习者的角度看,还是有许多共性的. 为此,本文提出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抓住的六个关键环节,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一、指引注意,兴趣激发所谓“注意”就是让学生的注意力较快地集中在今天课堂学习的目标上. 重点是:①创设能揭示学习目标本质的数学情境;②能较快地回忆起先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方法;③能让一些不那么爱好数学的同学也被吸引到学习中来.片段1学习目标:“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会判定(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这一学习目标,表面看学生似乎都能理解,也会用定义证明,但若证明f(x)在某个区间不单调,则许多学生都会暴露出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不理解、不掌握. 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的“注意”情境:师:请同学生观察y=0.01x+1的图象,上升还是下降?并判断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生:难以判断?(引起注意)可计算函数值之差比较大小!(原有知识方法回忆)师:计算有限次,如何判断一切值大小?(思维兴趣激发)生:可用二个字母计算来突破无限个数值的大小比较,f(x1)-f(x2)>0. (学生思维提升)师:同学们能否自己设计单调函数的定义?(学生认知的内化)不单调函数的定义如何设计?上述做法,既揭示了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本质,又能让学生尽快回忆起作差比较大小的方法,同时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用有限次运算判定无限个数据大小,从而得到:用字母运算可以突破这一困境,接下来的学习显得思路清晰,方法自然,理解深刻.二、共同探究,思维展开共同探究,思维展开是指课堂教学设计第二个关键环节. 此环节一方面要展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探究求解过程中要有数学的思维,体现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展示学生认知思维的特点,展示认知过程. 即把“学术化”型态和“教育化”型态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真正得到提升.片段2师:如图1,请同学们探究在正方体ABCD-A1B1C1D1内,是否存在满足下列条件的点P,使点P到直线AB,CC1,A1D1的距离相等.生1:没有方法去找点P. (思维受阻)观察后发现DB1的中点E可能符合要求. 点B1似乎也可以. (思维再次受阻)师:点E,B1可以,D可以吗?生2:线段DB1上的点是否都可以?(合情推理)可分别求线段DB1上任意一点P到上述任意一直线的距离PR.通过共同探究,思维展开,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数学思维和学生的认知思维相适应,使合情推理、转化、概括等学科能力有针对性地得到发展.三、分层体验,认知深化学生的个体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有层次之分. 数学的知识、方法也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要努力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在每一块知识、方法、思想等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通过分层体验,达到认知的逐步深化,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层次体验的设计:①从数字到字母的体验;②合情推理(归纳、类比)的体验;③逆向思维的体验. 从数字的认知到字母的认知,对于数学思维而言是一大跨越,一般的学生都感到较为困难.片段3师:把y=2sin2x图象上各点按向量a=(,2)平移,得到的函数解析式是什么?师:若a=(m,n)?生5:要根据m的正负讨论!实际上仍为y-n=2sin2(x-m),这说明学生实际上没有真正体会到字母表达形式的实质:x′=x-m,y′=x-n,m前面永远是减号. 逆向思维是另一个制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领域. 已知条件A,可以推出结果B,学生较容易接受和掌握. 但是,已知结论成立,是什么条件导致这一结果,把所有可能的条件都找出来,学生感到较为困难,有些甚至无从下手.师:反过来,椭圆焦点在x轴上,对称轴为y轴,离心率为. 且点P(0,1)到椭圆上任意一点Q的距离的最大值为写出椭圆方程.很多学生觉得无从下手,虽然两个问题难易程度不尽相同,但其本质一样. 都是二次函数求最值,然而,学生思维受阻的程度截然不同. 推理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中学生感到困难较大的是后者. 在合情推理中,类比又更显困难.四、反馈及时,矫正到位学生课堂学习的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地反馈,是师生学习和教学是否有效,学习方式选择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使反馈渠道畅通,信息准确及时,必须着重设计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重点观察的学生,对象选择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出不同认知结构的学生的认知特点. ②学生的思维受阻情况要准确地呈现,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探讨时,可用“你有什么困难吗,需要老师在什么地方给予帮助?”等设问方式来暴露学生思维受阻的情况. ③学生出现的典型性错误一定要抓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否及时发现并抓住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是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只有把学生错误“挤出”去,正确的思想方法才能在学生的认知网络中“落脚”,进而“扎根”、“生长”. 反馈不是目的,反馈是为了矫正,矫正必须“到位”,如何到位,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抓住揭示问题的实质,或者说抓住问题的源头,从本质上纠错.师:两种方法表面上看用了一定的技巧,因为是轮换不等式,创造条件让多个不等式在a=b=时成立,才是解决问题的实质. 其次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首先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即发挥好个体认知经验,使新的认知较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网络中存贮和生长,而不是不分对象,强行照搬现成的技巧、套路去纠错.片段6师:若-3≤2x-y≤6,0≤x+y≤6,能写出x-y的范围吗?生9:上述式子相加减可以得到-1≤x≤4,-2≤y≤5,?圯-6≤x-y≤6,若强行纠错x-y=(2x-y)-(x+y),∴-4≤x-y≤4. 看似简单,但学生很容易遗忘,认知并不容易内化. 可设计为:师:x=4时,y=5可以吗?y=-2可以吗?生10:不可以,y只能为2.师:可以画出-3≤2x-y≤6,0≤x+y≤6的区域吗?在区域内可求x-y的最值吗?学生用已掌握的线性规划基本方法可以不太困难地得到正确答案.师:再观察上述区域,2x-y取值与x+y的取值互不影响吗?生11:是的,可以独自取遍[-3,6]和[0,6].五、归纳方法,形成经验通过课堂的学习、探究、体验,使学习者形成新的认知,并内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 这些新的认知内涵常常表现为归纳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方法,或者获取一定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经验,并且这些经验明显带有个体色彩. 老师如何避免就题论题,就事论事,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提升思维,总结经验. 方法,显得极其重要. 就一般课堂教学设计而言,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设计:①在归纳提炼思想方法过程中,注重“通中引巧”. 也就是说,既要归纳一般的方法,也要考虑问题的特殊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方法、思想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比如用二元二次方程处理圆锥曲线问题是通法,但要注意充分利用平面几何韦达定理简化计算. ②归纳提炼思想方法过程中,还要注重“巧中引通”,即从特殊性的背后,揭示通性通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源头. 上述片段5中,“巧中引通”的“通”是创造让a=b=成立的不等式. 后一种做法更有一般性,因为使二个及以上的不等式都能同时成立才是解决问题的通法. ③通过归纳提炼思想方法,要使学习者形成个体独特的数学基本经验. 如分类求解,举例论证,退一步入手,化解变形,数形转化,合情推测等,使他们面对数学困难问题时能主动运用,积极应对.六、精选作业,关注个体让各个层面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兴趣,有发展,有收获,是我们设计课堂作业的基本原则. 具体要抓住三个方面的设计:①要检验核心概念、核心思想方法是否有掌握. 所谓核心概念、核心思想方法,是指数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揭示问题的本质的概念和方法,是学习者要达到的主要学习目标;②要检验“变式”的源头是否抓住. 许多数学问题都来自同一源头或者具有相似的背景,源头问题的理解掌握,常常是解决其他变式问题的关键,所谓纲举目张;③要保持和激发每个学习者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小学打基础的阶段,绝不能伤害学习者的数学兴趣,而是要保证他们的兴趣持久不衰,甚至不断增强,这点作为他们老师一定要注意. 因此作业不能太难、太多、太枯燥,要留有余地,要使他们感到数学美,数学与周边生活密切联系,数学探究有梦可做,让我们设计的作业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呈现多样性,尽可能与青少年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作者:赵子文王翠萍来源:《家长·中》2024年第03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教学指导,强调教师要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让教学活动更加科学与高效。
“教学评”一致性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指明了全新的路径,成为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推进语文课程教学变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任务的关键着力点。
教师应当将课堂作为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实验田”,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深深嵌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为学生构筑高质量的“教学评”一体化语文课堂,满足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彰显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意义(一)有利于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要进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进行各项教学工作。
语文学科作为与母语教育联系最为密切的科目,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活动,对于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被动式授课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相冲突。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能够在教学的目标设计、正式教学、课堂评价等多个环节中,通过开展更加广泛的学情生情调研工作、为学生创造更多样的自主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多方位参与课堂评价等多种措施,充分發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弥补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彰显新课标的教育精神。
(二)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评”一致性的教育理念能够引领初中语文教师以新课标为风向标、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整体教学的思路,科学设计与高效实践初中语文教学的各项活动。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5.02.17•【字号】鲁教基发〔2015〕6号•【施行日期】2015.0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的通知鲁教基发〔2015〕6号各市教育局:现将《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教育厅2015年2月17日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省中小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
学校各部门要树立教学中心思想,努力保障和服务教学活动,积极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三条中小学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遵循学科教学规律,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第四条本规范包括课程管理、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课外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组织保障等,是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评估学校办学水平、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课程管理第五条学校要根据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和学校实际,科学规划学校课程,制定并落实学校课程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
第六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或缩减规定的课程、课时。
第七条学校要重视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等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书法教育等。
第八条学校要加强实验课教学,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指导、鼓励学生课外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设计实验能力。
“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解读
“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解读——2009年9月6日与灌云县中小学领导和老师们交流连云港教育局教研室李其柱第一部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苏办发〔2009〕24号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目的: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严禁令:(一)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
(二)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
(三)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四)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
(五)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
加快构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一)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鼓励启发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鼓励和表彰在规定教学时间内通过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育质量的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大力推广先进地区和学校“减负增效”的成功做法。
(二)开发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开放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和体育、艺术教育等场所,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重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三)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四)大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意见》着力解决好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
二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
三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四是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
五是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学校违法办学行为。
六是严格规范社会办学机构的办学行为,坚决制止有偿家教。
是全市“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就是在规范办学的背景下,牢牢抓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进一步追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自主发展的科学性,增强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引导功能,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求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以高效达成教育的本质目的。
关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些思考
关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些思考发表时间:2009-05-08T10:09:29.467Z 来源:《中华现代教育》总第39期供稿作者:汪璐汪璇[导读]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最根本的还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学过程包含三个层面,分别做好三个层面的优化,才能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学科教学过程、活动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由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阶段组成,教学过程的核心是课堂教学。
我们认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广度、深度、有效度,特别是指导学生思维训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广度、深度应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学生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标志。
一、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教学的根本功能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感等多维目标,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设计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
教学目标还应唤起学生的认同,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以真正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
创设主体活动情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情感和认知两个过程有机统一,互相促进。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营造认知冲突,激起思维欲望,指导学生自己尝试用旧知解决新知,并尊重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
学生的学习规律决定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能力的形成发展必须按序进行,教师应科学设计并精心组织好教学序列。
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精心设计变式迁移练习,有效地指导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归纳知识的结构体系,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
教师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
对教学反馈的问题,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补偿和指导,还要自我分析,不断调整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矫正性反馈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
矫正性反馈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一、矫正性反馈的定义与重要性矫正性反馈是一种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针对团队成员或团队整体表现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给予的及时、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这种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团队成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和提升,最终达到团队整体目标的实现。
矫正性反馈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促进团队成员成长和团队发展的重要手段。
1.1 矫正性反馈的核心要素矫正性反馈的核心要素包括及时性、具体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及时性是指反馈应当在问题出现后尽快给出,以便团队成员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
具体性是指反馈应当明确指出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原因,避免模糊不清。
建设性是指反馈应当具有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帮助团队成员看到改进的方向和可能性。
可操作性是指反馈应当提供明确的改进措施和方法,使团队成员能够具体实施。
1.2 矫正性反馈的作用机制矫正性反馈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能够及时发现和指出团队或个人在工作中的问题,避免问题的扩大和累积。
其次,它能够促进团队成员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增强团队的自我纠错能力。
再次,它能够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最后,它能够推动团队不断优化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矫正性反馈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矫正性反馈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和环节。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策略和方法。
2.1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矫正性反馈在团队建设中应用的首要条件。
这包括明确反馈的流程、规范反馈的方式、确定反馈的时间点等。
反馈机制的建立需要团队领导和成员的共同参与和认可,确保反馈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同时,反馈机制还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团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2.2 培养团队成员的反馈意识培养团队成员的反馈意识是矫正性反馈在团队建设中应用的关键。
团队成员应当具备主动接受反馈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从反馈中看到自身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反馈矫正环节的决定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各环节中,广大教师应强化反馈矫正意识,应该把教学活动中反馈矫正作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途径和基本方法,反馈矫正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成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问题。
为此,校委会研究决定:1、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强化反馈矫正意识,教案中应有准备反馈的内容,矫正方法的有关记录。
2、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要安排5~10分钟的反馈矫正时间,确保反馈矫正环节的强化落实。
3、为了督促落实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矫正环节,汇报课、优质课、示范课的评价过程中,反馈矫正环节进行的好坏,将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
4、教研活动时间,任课教师应将探索反馈矫正的途径,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任务。
5、建议实行反馈的手段:⑴、演板;⑵、课堂提问;⑶、课堂小测验;⑷、举手统计对错率;⑸、作业反馈;⑹、问卷反馈。
6、建议施行的矫正手段:⑴、公布标准,对照矫正;⑵、重点学生,跟踪矫正;
⑶、举办讲座,专题矫正;⑷、整体调整,逐个矫正;⑸、统考统评,检查矫正;⑹、奖励典型,激励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