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作业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优秀5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优秀5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仪、录像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关系严重后果治理方案自然原因人类的破坏5、流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2000年中决口壹五00多次改道26次…… 数据数千年前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后来含沙最大是长江68倍查资料原因气候变寒暴雨集中开垦放牧森林草原治理保护森林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二一、聚焦“摇篮”1、知道什么是摇篮吗?一提到摇篮,你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景象?给你什么感觉?[温馨、舒服、留恋……]2、曾经有人说,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附答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附答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①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年来竟决口1500屡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②人们不由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样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甚至黄河流域,自然前提是很好的,可与本日的江淮流域媲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盛,土地肥饶,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前提更好。
因此,咱们的先人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④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悍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连天。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⑤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一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⑥据科学家钻研,黄河产生变化有两方面的缘由。
一是自秦代之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之黄土自身结构疏松,很容易受腐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损坏,绿色的植被受到严重损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维护层,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一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可贵的土壤被腐蚀掉,相当于一年损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降落,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开荒地,越多开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愈来愈多。
因此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愈来愈频繁。
⑦把黄河治理好,症结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为所欲为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为治理黄河巩固泥沙设计了方案。
人教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及课后反思
人教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及课后反思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黄河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建立对黄河的基本认识。
教学内容: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黄河的景象,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向学生简单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如流经的省份、流域面积等。
教学活动:1. 展示黄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黄河的特点。
2. 教师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变化原因。
课后反思:1. 本章的导入是否成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是否清晰地向学生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情况?第二章:黄河的演变过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黄河的演变过程。
2. 培养学生对地理变迁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黄河的演变过程,包括古籍中的描述、地理变迁等。
2. 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黄河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变化。
2. 学生通过阅读古籍或相关资料,了解黄河的演变过程。
课后反思:1. 是否有效地向学生介绍了黄河的演变过程?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第三章:黄河的治理与保护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黄河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黄河的治理措施,如修建水利工程、退耕还林等。
2. 分析黄河保护的重要性,如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黄河的治理与保护措施,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调查研究,了解黄河治理与保护的实际效果。
课后反思:1. 是否清晰地向学生介绍了黄河的治理与保护措施?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黄河保护的重要性?第四章: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历史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历史。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黄河流域的重要文化遗产,如洛阳龙门石窟、鹳雀楼等。
2. 分析黄河流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如农耕文明、封建王朝等。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关于黄河变化原因和治理过程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黄河变化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和成果,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更加完整、更加科学的黄河形象。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思考:
1. 黄河变化的原因:文章提到了黄河变化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
其中,人类活动对黄河的影响最大,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行为,导致黄河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2. 黄河变化的现状:文章描述了黄河的现状,包括河床抬高、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黄河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 治理黄河的措施:文章介绍了治理黄河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改善黄河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4. 治理黄河的成果:文章提到了治理黄河的成果,包括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等。
这些成果表明,治理黄河的措施是有效的,可以为其他河流的治理提供借鉴。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
识背景,深入思考黄河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治理黄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①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②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④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⑤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⑥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
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⑦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巩固泥沙设计了方案。
人教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及课后反思
人教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流域特点、地貌形态及流经省份。
(2)使学生掌握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地图,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具体情况。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的情感。
(2)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流域特点、地貌形态及流经省份。
(2)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黄河变化原因的深入理解。
(2)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黄河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条著名的河流。
(2)提问:同学们对黄河了解多少?黄河有哪些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流域特点、地貌形态及流经省份。
(2)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黄河基本知识的掌握。
3. 课堂讲解:(1)讲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如水土流失、人类活动等。
(2)分析黄河变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洪水、沙漠化等。
4. 案例分析:(1)展示黄河流域典型地区变化案例,如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洪水灾害等。
(2)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5.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黄河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黄河、珍惜水资源。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黄河变化的看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保护黄河、珍惜水资源的理念。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有关黄河变化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五、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黄河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学生对黄河变化原因及影响的理解程度。
(3)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优秀6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优秀6篇四年级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黄河素称中华民族的摇篮。
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可以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
那么,有的同学不禁要问:曾经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怎么会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研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1、看课文,听录音。
要求:听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听后,思考讨论作答。
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
学习提示:1、学习时,要基本完成下列问题:①利用资源库或其它方式,理解不懂的词语。
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③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④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⑤黄河的变化给我们怎样的教训?2、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把它记录下来。
三、汇报学习效果: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解决不了的困难?四、归类梳理问题:1、老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类梳理,然后链接到网页教案上,再次激发学生合作解决。
2、学生自主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老师及时肯定、鼓励、引导、纠正。
五、作业:思考题:由黄河的变化所想到的。
第二课时一、展示相关资料:展示通过因特网、图书、音像等渠道,查阅有关黄河变化的资料。
二、课文延伸:1、回顾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课文浏览一遍。
2、读写结合:学习课文后,有什么体会,在留言板上发表自己的想法。
由“黄河的变化” 所想到的。
看谁的创新思维新奇,文笔流畅,打字速度快。
参考题目:(1)黄河的呐喊(2)50年后的黄河(3)我为黄河献良策3、作品展现。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这一课我们已经学完了。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黄河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因,懂得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绿色植被的重要意义。
从课外,我们也了解到许许多多与黄河相关的知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_话题作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导读:本文是关于话题作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感谢您的阅读.
数千年至数万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环境更好,可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是我们中华名族的“摇篮”。
然而,在近2000年间,黄河的变化让人大吃一惊。
在这期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成为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我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口大量增加,所需要的食物越来越多,人们无限制的开垦荒地、砍伐树木,地上绿色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使大地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水土就会大量流失,土壤的肥力就越来越下降。
人多、吃得多,就要种得多,越减产越开垦荒地,开垦过多就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看,全部是人为原因。
从“摇篮”到“祸河”,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到周围瞧瞧,到处都是破坏环境的痕迹,污染环境依然上演着。
人们乱砍滥伐、往河里排放污水、工厂排放出污气、噪音不断、汽车车尾也排放着尾气、乱改河道……
为了小鱼能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为了小鸟能够安定一个家,为了我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携起手来,制止破坏,保护环境吧!让明天的世界变成一个空气清新、充满欢歌笑语与春意的美好人类家园。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部编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8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同步练习
部编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8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一、基础达标1.读拼音,写词语。
qīn shíkāi kěnjīnɡ yínɡxiàn zhìbù zhé bú kò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空。
“祸”是________结构,共________画,第10画是________。
“蚀”是________结构,共________画,第3画是________。
“垦”是________结构,共________画,第5画是________。
3.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吃________惊 ________繁衍数管________ 随________所________不________不________ ________不迭4.按课文内容填空。
读了课文后,我知道由于人们无限制________,________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黄土结构更加________,更容易受________和崩塌,造成恶性循环,________更严重5.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越是减产________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________越多垦荒________水土流失就越严重________这样越垦越穷________越穷越垦________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________因而黄河决口________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________6.按要求答题。
①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改为陈述句)②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地流向远方。
(缩句)③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16亿吨泥沙到下游。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
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19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19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毕丽芬
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 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 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 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 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 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气候转寒 植被破坏 暴雨集中黄河给 人民带来的“忧患”, 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 了什么方案呢?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 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 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 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带着下面三个问题初 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 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
注意字形
祸( 锅( 沃( 跃( 蚀( 浊(
科学家设计的方案有:
保护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修筑水利工程
保护自然 保护母亲河
) 择( ) 衍( ) ) 译( ) 衔( ) ) 吨( ) 迭( ) ) 顿( ) 跌( ) ) 构( ) 域( ) ) 钩( ) 或( )
理解词语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 抑制不住。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忧患:困苦患难。
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 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 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怎样变化与治理方案
黄河保护方法和黄河是怎样变化笔者认为,近年来黄河水沙量减少的原因,在中、小雨的情况下水利水保措施有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因素是大雨、暴雨量的减少。
据有关资料统计,黄河河口—龙门区间20世纪80年代后期较70年代以前大雨次数减少了26.2%,暴雨次数减少了53.2%,而近十余年来大雨、暴雨次数减少得更多。
黄河中游大部分属超渗产流地区,由于大雨、暴雨的减少,进入黄河的水量亦随之减少,同样是100毫米降雨量分为5天降下与1天降下其入黄水量将有很大差别,在这里降雨强度应起到很大作用。
暴雨的减少,意味着洪峰流量的减少,其对黄土的冲蚀能力减少,沙量亦随之减少。
1997~2007年潼关平均来沙量仅为4.16亿吨,最大输沙量为1998年的6.61亿吨,最小输沙量为2006年的2.47亿吨;平均最大洪峰流量仅3440立方米每秒,最大为1998年的6500立方米每秒,最小为2004年的2140立方米每秒。
而1996年来沙量达11.4亿吨,洪峰流量为7400立方米每秒,该年主要为黄甫川、窟野河等多沙粗沙地区普降暴雨,形成黄甫川黄甫站洪峰流量达5900立方米每秒,窟野河温家川站洪峰流量达9800立方米每秒,并形成干流龙门站洪峰流量达10600立方米每秒。
而在1994年来沙量即达12.4亿吨,洪峰流量为7360立方米每秒。
该年8月份河口—三门峡区间连降三次暴雨,雨区主要分布在无定河、延河、北洛河,龙门最大洪峰流量为11100立方米每秒。
以上两年与前述之11年枯水段仅相隔几年,其水利水保措施不会有很大改变,据此也可以说明主要是降雨强度与落区形成了该两年与1997~2007年输沙量的巨大差别。
又从系列资料中可知,2002年是陕县(三门峡)自1919年建站近90年来年径流量仅次于1928年的特枯水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局部地区发生大暴雨仍可在该地区形成历史特大洪水和输沙量。
2002年7月,河口—龙门间支流清涧河发生大暴雨,子长站24小时降雨量达274.4毫米,子长站流量达5500立方米每秒,是自1953年建站以来实测第二大洪峰;清涧河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达2.39亿立方米和1.08亿吨,分别是水土保持治理后1970~1997年均值的1.7倍和3.4倍。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二课时
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
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 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 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 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 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 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 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 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 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 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
2、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以后我们 要 。
保护自然 保护母亲河
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心得体会
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 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 教训 。
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科学家为此做了 很多工作,要解决黄 河给人民带来的“忧 患”,科学家为治理 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 呢?
科学家设计的方案有:
保护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 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 能成为现实。
1、学了这篇课文,我想 说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自然条件很好,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美丽的黄河晋陕大峡谷
黄河龙门渡
黄河岸边连绵的芦苇荡
•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 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 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 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从摇篮变成了祸河
河 岸 边 垃 圾 成 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像瀑布一样流向黄河主干道
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 ”指什么? 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 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 “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 近2000年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 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023年《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_1
2023年《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2023年《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认识8个生字,理解“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到?等词语的意思。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焦点问题了,因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从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就发起了“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板书母亲河)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河是指那条河吗?生:母亲河指黄河(师板书:黄河)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的确指的是黄河(继续板书是怎样变化的)看过黄河吗?(没有)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黄河,看看它是怎样变化的(手指课题,并齐读课题)二、学生读课题质疑,出示课件。
1、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2、黄河为什么发生了变化?3、怎样治理黄河?三、初读__,感知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感知__内容,围绕黄河都写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品味精华1、抓变化:解决问题一,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呢?板书:原来----摇篮现在----祸河感受以前黄河之美。
(1)理解摇篮:本义指孕育婴儿的用具,文中指发源地。
(2)为什么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读书找答案。
(气候温和,森林茂密)(3)出示课件,介绍母亲河。
(4)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
(学生自由表达)感受现在的黄河。
(1)现在黄河变了,由原来的摇篮变成了祸河,她都惹下哪些祸患?(学生表达)(2)什么是决口?什么是改道?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的?(3)此时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展开想象)2、解决问题二黄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泥沙量大)(1)__哪些地方说明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大河,是长江的68倍。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拓展阅读:生病的草原
打印版生病的草原阅读提示: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说说为什么叫“生病的草原”?草原“生病”的原因是什么?草原上修起了公路,乘坐汽车这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根本就找不到骑马的感觉。
即使有马可骑,也同样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置身于草原。
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裸露的黄土,在长久的干旱之后更显得粗糙、平庸,如同寂寞的废墟。
我特意下车步行了一段,能发现一些稀疏的草根,也颜色枯黄,苟延残喘的样子。
幸好迎面走来了一群羊——皮毛脏兮兮的。
对于它们来说,觅食肯定是件很辛苦的事情,简直不亚于淘金……就在这时,我头脑里居然奇迹般响起那首著名的古代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对于眼前的风景来说,这称得上是尖刻的讽刺。
这就是我梦想已久的草原吗?它的宝藏在哪里?它的蓝天在哪里?我此行的目的也显得荒诞。
寻梦吗?可呈现在周围的,却是没剩下多少草的草原。
当然,我可以说自己来得不是时候。
毕竟是寒冬,万物萧条。
待到一场春雨过后,牧草自然会滋长起来,像一条新编织的地毯,甚至还会捧出漫山遍野的鲜花……但愿我目睹的仅仅是冬眠的草原。
可我却觉得:自己不是来得太早了,而是太迟了。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忽略了草原。
哪怕曾经梦想过草原的美景,却根本不曾察觉:草原也是有痛苦的,草原也会衰老。
千万不要等到沙尘暴席卷我们的城市时,才想起远方的草原,以及饥饿的牛羊。
草原的伤口早就期待着我们的关注与抚爱。
当你发现草原已非你想象中的那番模样,只能证明:你也是有失误的。
草原并不远,草原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
在冬天,我看见了一片生病的草原。
但仍然算不虚此行:我虽然无法按原计划写一首赞美诗,毕竟还写下了这篇警示的文章。
快点去草原看看吧,快点想想办法。
不要等到它快变成沙漠的时候,才发出迟到的一声叹息。
保卫黄河变化作文
保卫黄河变化作文
《保卫黄河的变化》
嘿呀,要说起黄河呀,那可真是咱心里一条特别的河。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专门跑到黄河边上玩。
那时候就感觉黄河的水呀,黄澄澄的,波涛滚滚,可真有气势呢。
我就在那岸边呀,看着那河水奔腾不息,听着那哗哗的声响,就像在演奏一曲激昂的乐章。
我还捡起一块石头扔进水里,看着那溅起的水花,心里觉得可好玩了。
过了一会儿呢,我看到河边有一些垃圾,哎呀,我就想,这可不行呀,黄河这么伟大的河流,怎么能被这些垃圾弄脏呢。
于是呢,我就找来一个袋子,把那些垃圾都捡起来了,虽然捡得我满头大汗,但我心里可高兴了,感觉自己为保卫黄河做了一点小贡献呢。
如今呀,大家对黄河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啦。
不再像以前那样乱扔垃圾啥的,黄河周边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嘞。
你再去看黄河呀,感觉河水都更清亮了些,那奔腾的样子还是那么壮观,却又多了一份干净和清爽。
真希望以后黄河一直都能这样生机勃勃呀,它可是咱的宝贝河呀,咱可得好好保护它。
这就是我看到的黄河的变化,对它呀,我可有着特别的感情呢,希望它一直这样美丽下去,嘿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作业设计一、预习作业1.读熟课文,自己学习识字写字。
2.搜集资料,了解黄河。
3.初步分析课文,把握课文脉络;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旁注自己的读文感受。
二、课堂作业1.认读生字词祸乃侵蚀垦亩营扣折腾忧患生息繁衍河床频繁不折不扣2.课堂思考问题黄河原来是什么样子,后来有哪些变化?想象它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本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三、拓展作业(1)留意我们的周边环境,你们发现有什么环境问题,请你提出治理方案。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你把自己的呼吁写在卡片上,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四、检测作业《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课练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侵.蚀(qǐn qīn)经营.(yínɡ yín)开垦.(kěnɡ kěn)乃.至(rénɡ nǎi)祸.河(huî ɡuō)不禁.(jīn jìn)二、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难nán()吁xū()散sǎn()nàn()yù()sàn()折shé()卷juǎn()量liánɡ()zhé()juàn()liànɡ()三、把词语被充完整。
随()所()()()繁衍()()不迭不()不()多()多()()()齐下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本课中的摇篮是指小孩睡觉用的家具。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原因,二是社会原因。
()4、“生息繁衍”的意思是生活、养育后代。
()五、六、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1、摇篮:供婴儿睡的家具。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句中的“摇篮”意思是。
2、自杀:自己杀死自己。
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
这句中的“自杀行为”是指。
七、精彩回放,填一填。
1、我们的祖先选择黄河下游一带生息繁衍是因为:。
2、我要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我打算这样做:。
八、阅读理解。
伦敦大雾的真相1952年12月初,一大团冷空气把伦敦裹住,像一床冰冷的被子,就停在那里。
伦敦居民为了驱除寒意,在壁炉里铲入了大量的煤。
住家烟囱里冒出的浓烟,在大气中与工厂、燃煤发电厂释放出的废气混合后,不但不继续飘升、消散,反而让密度高的冷空气压下,滞留在地面附近。
伦敦本来就以烟雾出名,有“雾都”的名号。
可是那一次伦敦经历的,可是有史以来最严惩的空气污染,整整有五天之久。
浓雾从街上钻入家宅与办公室。
大众运输系统几乎瘫痪,到了夜里,能见度低到许多地方都走不动。
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
然后烟雾消散,一切都恢复正常。
至少大家以为恢复正常了。
见兹医师当年刚到伦敦一家历史悠久的医院服务,他说:“当时并没有发生什么耸人听闻的事。
直到三个星期后,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恍然大悟,那是一场灾难。
”原来在那五天里,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此死亡。
死者大多数是年纪大或有病缠身的人。
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有个研究团队重新检验了当年搜集的肺脏标本,研究报告刚刚发表。
那些标本中,空飘微粒的含量极高,例如煤灰,证实了当年伦敦卫生官员的判断:燃煤是致死元凶。
但是,仔细分析那些微粒后,科学家发现,除了煤灰,其中还有十几种其他物质的微粒,包括金属,例如铅。
许多微粒源自柴油,直到今天,柴油仍是欧洲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发生大雾那年,伦敦刚把电车完全改为柴油引攀车。
因此,那场大雾的致死威力,是几个因素并发的结果。
1、用词语替代句子的画线部分。
(1)当时并没有发生什么故意夸大、使人惊奇、使人震惊的事。
()(2)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忽然醒悟过来。
()(3)燃煤是致使人死亡的首要祸害。
2、说说当年耸敦卫生官员的判断是什么?3、伦敦大雾给人类的启示有哪些?九、实践活动。
1、找一张中国地图,和伙伴一起在上面找一找黄河、并试着找一找“她”流过的地方。
2、黄河,我们的“母亲”!我们来搜集黄河的资料。
为她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号召大家一起来保护她吧!答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课练2☆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侵.蚀(qǐn qīn)经营.(yínɡyín)开垦.(kěnɡ kěn)乃.至(rénɡ nǎi)祸.河(huîɡuō)不禁.(jīn jìn)二、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难nán(难过)吁xū(吁叹)散sǎn(松散)nàn(苦难)yù(呼吁)sàn(发散)折shé(撞折)卷juǎn(卷起)量liánɡ(衡量)zhé(折射)juàn(画卷)liànɡ(数量)三、把词语被充完整。
随(心)所(欲)(生)(息)繁衍(叫)(苦)不迭不(折)不(扣)多(灾)多(难)(双)(管)齐下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本课中的摇篮是指小孩睡觉用的家具。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原因,二是社会原因。
(√)4、“生息繁衍”的意思是生活、养育后代。
(√)五、照样子,缩写句子。
例: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太阳发出亮光。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摇篮。
2、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地流向远方。
小河流向远方。
3、绿色的植物遭到严重破坏。
植物遭到破坏。
4、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合理的方案。
科学家设计了方案。
六、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1、摇篮:供婴儿睡的家具。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句中的“摇篮”意思是黄河是我们祖先生活环境的发源地。
2、自杀:自己杀死自己。
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
这句中的“自杀行为”是指森林被过度砍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少,同时造成河道流沙堆积,易造成水灾,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七、精彩回放,填一填。
1、我们的祖先选择黄河下游一带生息繁衍是因为: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2、我要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我打算这样做:在黄河、长江等江河流域植树造林,保护那里的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八、阅读理解。
伦敦大雾的真相1952年12月初,一大团冷空气把伦敦裹住,像一床冰冷的被子,就停在那里。
伦敦居民为了驱除寒意,在壁炉里铲入了大量的煤。
住家烟囱里冒出的浓烟,在大气中与工厂、燃煤发电厂释放出的废气混合后,不但不继续飘升、消散,反而让密度高的冷空气压下,滞留在地面附近。
伦敦本来就以烟雾出名,有“雾都”的名号。
可是那一次伦敦经历的,可是有史以来最严惩的空气污染,整整有五天之久。
浓雾从街上钻入家宅与办公室。
大众运输系统几乎瘫痪,到了夜里,能见度低到许多地方都走不动。
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
然后烟雾消散,一切都恢复正常。
至少大家以为恢复正常了。
见兹医师当年刚到伦敦一家历史悠久的医院服务,他说:“当时并没有发生什么耸人听闻的事。
直到三个星期后,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恍然大悟,那是一场灾难。
”原来在那五天里,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此死亡。
死者大多数是年纪大或有病缠身的人。
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有个研究团队重新检验了当年搜集的肺脏标本,研究报告刚刚发表。
那些标本中,空飘微粒的含量极高,例如煤灰,证实了当年伦敦卫生官员的判断:燃煤是致死元凶。
但是,仔细分析那些微粒后,科学家发现,除了煤灰,其中还有十几种其他物质的微粒,包括金属,例如铅。
许多微粒源自柴油,直到今天,柴油仍是欧洲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发生大雾那年,伦敦刚把电车完全改为柴油引攀车。
因此,那场大雾的致死威力,是几个因素并发的结果。
1、用词语替代句子的画线部分。
(1)当时并没有发生什么故意夸大、使人惊奇、使人震惊的事。
(耸人听闻)(2)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忽然醒悟过来。
(恍然大悟)(3)燃煤是致使人死亡的首要祸害。
(致死元凶)2、说说当年耸敦卫生官员的判断是什么?燃煤是致死元凶。
3、伦敦大雾给人类的启示有哪些?人类要保护环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