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取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

经济增长动力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速增 长正在成为新的常态。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和 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的主要途径
•2
地区发展差距加大,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 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3

城乡发展依然不平衡,城乡差距大且范围广,实现 质与量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城镇化任重道远。
• 2.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双重转型期 • 从经济转型的任务来看,我们在基本完成经济体制由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之后,目前面临着工业化由传统工 业化向信息化引领的现代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城市化由产 业功能型城市化向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转型,经济发展从规 模扩张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型,进一步实现社会由封闭向开 放的转型。 • 3.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 •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结构调整 为特征的新阶段。首先,从产业结构的演进来看:2012 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 10.1∶45.3∶44.6,对照工业化先行国家产业结构的历史 演变,目前中国产业结构演进阶段转换的“拐点”已经出 现。
目录
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与基础理论 产业转移的目的、作用与影响转移的机制 东部地区的产业转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
移 移源自文库
推进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和建议
一、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与基础理论
• (一)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 • 经过30 年的经济改革与经济转型,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 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1.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时期 • 我国国民经济的总量规模2012 年达到了519470亿元,若 换算以1978年为基年的GDP 为88312.26亿元,比1978 年的3645.2 亿元,增长了23.2倍多。按照钱纳里的标准, 我国开始进入了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化由中期阶 段向高级阶段过渡,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发展不平衡、社 会转型期的矛盾,以及国内体制和外部环境中的新问题开 始集中显露出来。产生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扩 大,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2.产业转移实践理论
• (1)雁形发展理论 • 雁形理论模型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教授提出的。是用来 说明一国对某一同类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出现进出 口变化的理论。赤松要(1943)认为一国产业的发展可 为四个阶段,即消费品国外进口、消费品国内生产阶段、 消费品出口阶段、资本品进口替代。 • (2)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模型 • 投资国的企业则将原本投入本国失去比较优势的那些经营 资源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这样 对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而言增进了各自的福利。小岛清利 用一个简单模型阐述了他所提出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所产 生的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的“双赢”效果。 • (3)大山产业转移模型 • 日本学者大山道广认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强调生 产成本比较优势,但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是绝对优势,而
解决办法:加快产业转移,促进落后地区发展。
4.
(三)产业转移理论
1.产业转移基础理论 (1)古典区位理论与 (2)新古典区位理论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哈佛大学教授弗农提出。原是用于阐 明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来成为分析产业转移的重要理论基 础。弗农认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产品先是国内生产,然后 出口,再进口。但这与赤松要的雁形模式理论中提出的后 发工业国产业发展经历消费品国外进口、消费品国内生产、 消费品出口、资本品进口替代的产业发展路径不同. • (4)新经济地理理论 • 核心-边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四个阶段。 • • • • •
• 4.消费的增长效应逐步增强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消费结构变化显著,消费方式逐步 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舒适型。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 住房、交通、文化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比 重不断上升。中国经济正在努力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 型变化。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越投资,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比历史年份有所增长,但 投资达到47.12%的贡献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2.12% 的贡献率。 • 5.资源环境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硬约束 • 中国目前正在迈向重化工业阶段,资源环境构成了对工业 化的硬约束,中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问 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中国经济发展 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 铁矿、铜矿等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要在这一约束 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 发展。
我国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与 政策取向
导言
• 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转移,在全部国 土的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互惠互利格局, 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我国优化 国土空间布局的重要战略导向。 • 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产业转移问题,多次明确 指出,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 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 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 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意义。
二、产业转移现状与产业转移影响因素
• (一)产业转移的规律性特点 • 1.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 进入新世纪后,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产业转移出现新的 变化趋势。 • 第一,制造业链条正沿着由低附加值链条和部门向高附加 值链条和部门的顺序持续地向低成本国家外移,由制造业 的低端环节向上游的研发环节(研发的全球化)和下游的 营销等服务业环节(以服务业外包、离岸外包为主要形式 的服务业全球化)延展,出现了新的国际转移的浪潮。 • 第二,产业转移由零散转为集聚式转移,受到产业模块化 发展的影响,使产业链环节的分解和转移成为可能。纵观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产业转移既包括全部产业的空 间位移,也包括产业链的个别环节(如高新技术产业的劳 动密集型环节)的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