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尿管的护理要点

合集下载

留置尿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留置尿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留置尿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在医疗护理中,留置尿管是一种常见的操作。

以下是留置尿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一、插入方法1.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进行插管。

2. 使用适当的润滑剂,如石蜡油或利多卡因凝胶等,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和疼痛。

3. 插入尿管后,确保气囊充盈,以防止尿管滑脱。

二、固定方法1. 使用胶布或绷带将尿管固定在患者大腿内侧,以防止尿管移动。

2. 定期检查尿道的固定情况,确保尿管不发生移位或滑脱。

三、保持通畅1. 定期检查尿袋的位置,确保其低于膀胱水平,以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感染。

2. 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避免压迫尿管,以免影响尿液的排出。

四、预防感染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插管和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清洁和消毒。

2.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袋和尿布。

3. 鼓励患者多喝水,以增加排尿量,冲洗尿道,减少感染的风险。

五、观察尿液1. 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以了解患者的泌尿系统情况。

2. 如发现尿液呈红色、混浊或有异味,应及时报告医生。

六、避免用力1. 避免过度用力排尿或大便,以免引起尿道出血或伤口疼痛。

2. 如患者有便秘情况,可适当给予通便药物辅助治疗。

七、遵医嘱1. 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指导,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

2. 如需更换尿管或尿袋,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

八、记录1. 记录患者的排尿情况,包括尿量、颜色、性质等,以供医生参考。

2. 记录尿管插入的时间、气囊充盈情况以及更换尿袋的日期等护理信息。

留置导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包括:
1. 妥善固定尿袋:对于能活动的患者,可以将尿袋用别针别在裤腿上;对
于卧床患者,可将尿袋用别针别在床旁的床单上。

但是两种方式均需要保持尿袋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逆流引起尿道感染。

2. 保持尿管通畅:嘱患者翻身或下床活动时,注意及时调节尿管、尿袋位置,避免牵拉尿管,避免尿管发生扭曲折叠或者滑脱。

3. 定时开放尿管:遵医嘱每夹闭尿管2-4小时后,开放1次尿管,将尿液
引出。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夹闭时间。

4. 及时更换尿袋、尿管:一般每周更换1次尿袋,每月更换1次尿管,具
体更换频率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医护人员需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以及混浊情况。

5. 清洁会阴:每天使用温水按照从前向后的方向,清洁会阴部两次并擦干。

同时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嘱患者勤换内衣裤。

如果出现腹泻,注意及时清洗会阴部,并用碘伏进行消毒。

6. 消毒尿道口:准备碘伏棉球,每天用碘伏棉球从内向外擦洗、消毒尿道
口两次。

7. 患者教育:嘱患者多喝水,上午可以适当多喝,下午及晚上少喝,以免
增加夜尿量影响睡眠。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留置尿管的注意事项护理要点

留置尿管的注意事项护理要点

留置尿管的注意事项护理要点
1.根据医嘱,确定尿管留置时间,按时及时拔管;
2.做隔夜尿检,及时注意尿量,正常尿量小于1ml/kg,大于5ml/kg,可能存在下肢炎或尿毒症;
3.及时记录尿量明细,时间、量、形态、颜色等,定期报告临床医生;
4.日常洗管,使用医用生理食盐水或70%的乙醇,从头到尾洗一次,
并更换新的导尿袋;
5.注意尿路的护理,维持尿路通畅,防止结石形成,采取必要措施,
防止尿漏泌尿系统感染;
6.牢记留置尿管应定期消毒、及时更换,更换前要清洁、卫生;
7.观察尿管插入处的血肿、炎症状况,有反应时,及时应用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感染;
8.配合管道训练,逐渐缩短留置时间,预防留置尿管的长期后果;
9.注意营养和护理,健康饮食、及时锻炼、充分休息,促进尿管病人
的生理功能恢复。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是指医生在患者手术后或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持患者体内的液体平衡和尿量,将一根导管(或称导尿管)插入患者膀胱或尿道中,并通过特殊的设备
将液体排出。

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需要接受专业护理措施,以确保其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留置导尿护理措施的正文:
1. 建立信心和安全感:在开始留置导尿之前,患者需要建立信心和安全感。

医生和护士需要向患者解释留置导尿的重要性和操作流程,并告知患者留置导尿可能出现的不适和疼痛。

患者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状况,并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

2. 保持清洁和卫生: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需要保持清洁和卫生。

患者应该每天更换一次性尿布和清洁导尿管,以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饮用和非干净的水,以避免出现尿路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3. 饮食和饮水: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患者可以饮用清水、淡盐水、鸡汤等,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避免导尿管阻塞或感染。

4. 观察和记录:在留置导尿期间,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

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尿流速、尿颜色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同时,医生需要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或生产时间等信息,以便于日后的分析和诊断。

5. 疼痛和不适的处理: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和不适。

医生和护士需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和不适,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如疼痛严重,
可以使用止痛药或局部麻醉药物。

同时,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或护士自己的不适情
况,以便医生和护士能够及时做出处理。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一)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一)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一)留置导尿护理介绍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在病人需要时长期排尿。

为了确保留置导尿的安全和有效性,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措施:1.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病人的性别和年龄,选择合适尺寸的导尿管。

•确保导尿管质量可靠,无损坏或破损。

2. 消毒手部•在进行留置导尿之前,护士必须洗手并消毒双手,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搓手。

•使用无菌手套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 准备导尿器具•在进行留置导尿之前,准备好所有必要的导尿器具,包括尿袋、尿管夹等。

•检查所有器具是否完整并处于无菌状态。

4. 选择适当的留置导尿位点•根据具体情况,在阴道、脐部等适当位置进行留置导尿,避免导尿管过长或过短。

•防止导尿管过度弯曲或卡在体内。

5. 清洁导尿位点•在进行留置导尿之前,清洁导尿位点,使用无菌棉球蘸取适量的碘酒进行擦拭。

•清洁导尿位点时,应该从中心向外圆周方向擦拭,避免细菌感染。

6. 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在插入导尿管之前,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病人的疼痛。

•将导尿管插入尿道时,角度不可过大或过小,避免损伤尿道和膀胱。

7. 固定导尿管•在插入导尿管后,使用适当的固定带或胶布将导尿管固定在合适位置,避免脱落或滑动。

•确保导尿管与尿袋连接紧密,无泄漏现象。

8. 观察导尿情况•留置导尿后,护士需要定期观察导尿情况,包括尿液颜色、量和是否有异常现象等。

•及时清洁和更换尿袋,避免感染。

结论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可以确保留置导尿的安全和有效性。

护士在进行留置导尿护理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步骤,注意个人卫生和无菌操作,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9. 疼痛管理•在进行留置导尿操作时,病人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护士可以在操作前给予病人合适的镇痛药物,以减轻疼痛感。

10. 推动病人教育•在留置导尿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与病人或其家属沟通交流,解释留置导尿的必要性和操作过程。

•同时,提供病人相关的护理知识,如如何保持导尿管的清洁和注意事项等。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引言: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在许多情况下都被使用,包括手术前后、尿液潴留等。

然而,在进行留置导尿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以确保操作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1. 需要评估:在留置导尿操作之前,护士或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评估。

包括身体的情况、尿液的颜色和量、以及有无尿道感染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确定是否需要留置导尿,以及何时进行操作。

2. 使用无菌技术:留置导尿操作必须遵循无菌技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士或医生应该在操作之前彻底洗手,并戴上手套和口罩。

导尿管和相关设备也必须是无菌的。

3.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在留置导尿操作中,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类型和尺寸的导尿管。

这取决于患者的尿道情况、性别和尿液流量等因素。

4. 适当位置:在执行留置导尿操作时,需要确保患者在适当的位置上。

对于男性患者,应该保持仰卧位,双膝微曲;对于女性患者,应选择仰卧位或俯卧位。

护理要点:1. 观察留置导尿管的位置:在留置导尿后,应保持导尿管的正确位置。

护士应该定期观察导尿管是否移到了异常位置,如膀胱颈部或膀胱壁。

2. 管路护理:保持导尿管的畅通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在每天或按照医嘱的频率清洁导尿管和周围区域,以避免感染。

注意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并遵循正确的清洁技术。

3. 善意护理:对于留置导尿患者,可能会经历不适或疼痛。

护士应该及时给予病人舒适和善意护理,提供必要的疼痛缓解措施。

4. 监测尿液:护士应该经常监测尿液的颜色、浑浊度和量。

如果发现异常,如血尿或尿液减少,应及时报告相关医生。

结论: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使用无菌技术、选用合适的导尿管尺寸、定期观察导尿管位置,以及正确清洁导尿管等,都是进行护理的关键要点。

护士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留置导尿护理服务。

留置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尿管护理措施留置尿管是指将导管置入尿道经过膀胱,将导管另一端固定在皮肤上,以便尿液顺畅地引流出来。

留置尿管是一项很常见的医疗程序,它可以应用于许多病情,如尿道狭窄、膀胱受损或手术后等。

因为留置尿管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正常的排尿,降低膀胱和尿道压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留置尿管也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

以下是留置尿管护理的一些措施:1.保持导管通畅保持导管通畅是留置尿管护理的重中之重。

患者需要注意饮水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尿液太浓或太黏稠,导致导管堵塞。

如果导管堵塞,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不能使用力拉扯管子强行排尿。

2.保持导管口干净保持导管口干净是避免感染的关键。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袋口干净,避免细菌滋生。

同时,患者也应注意定期清理导管口和周围皮肤,避免细菌感染。

3.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更换衣服和床单,保持清洁干燥。

避免在导管固定的地方使用粉末或药膏,以免影响导管的粘附效果。

4.遵循医生的嘱咐在留置尿管的日常护理中,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如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强行拔出导管等。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尿量突然减少或尿液颜色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留置尿管是一项常见的医疗程序,但要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也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合作。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导管通畅、保持导管口干净,遵循医生的嘱咐,同时注意个人卫生。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袋口干净,定期清理导管口和周围皮肤,及时处理管子堵塞和异常情况。

这样才能确保留置尿管的安全和有效。

留置尿管易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

留置尿管易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

留置尿管易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
1、尿道损伤
防范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询问患者有无尿道损伤史,有无前列腺肥大。

⑵评估病人选择型号适宜的尿管。

⑶置尿管前尿管要充分润滑,下尿管时动作要轻柔,不能粗暴。

⑷尿管插入长度要足够,防止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时将尿道损伤。

⑸置管后,向患者做好宣教,防止因活动等造成脱管,引起尿道损伤。

2、泌尿系感染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⑵每日更换尿袋,并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

⑶做检查或搬动病人时尿袋要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返流造成逆行感染。

⑷置尿管后用胶布写好日期贴在尿管上,每二周更换尿管一次。

⑸观察尿液有无混浊及血尿等感染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⑹保持尿管清洁,会阴冲洗2/日。

3、尿管脱出(多见于老年女性)
防范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正确评估患者。

⑵对尿道松弛的病人气囊内生理盐水注入量不可过少。

⑶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过度牵拉尿管及尿袋。

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健康宣教知识

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健康宣教知识

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健康宣教知识居家留置尿管是指将导尿管放置在患者体内,以便他们能够排尿。

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护理健康宣教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健康宣教知识。

一、尿管护理1.每天保持尿管通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用温水清洗尿管及其周围,确保清洁卫生。

2.保持尿袋垂直悬挂,不要让尿液倒流回尿管,注意尿袋的位置,防止意外牵拉导致尿管脱落。

3.定期观察尿的颜色和性状,如出现尿液变浑浊、有异味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4.定期更换尿袋和尿管,避免尿袋过度充满。

二、保持个人卫生1.居家留置尿管患者需定期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注意避免水溅入伤口或尿管处,预防感染。

2.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保持干燥卫生。

3.保持手部卫生,洗手后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液洗手,避免手部细菌污染尿管。

三、饮食健康宣教1.多喝水,保持水分摄入量充足,以促进尿液排出,预防尿路结石形成。

2.避免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咖啡、茶和碳酸饮料,以防止尿液刺激尿管。

四、避免潜在的感染1.尿管脱落后应该立即就医,以免引起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2.避免将尿管暴露在尘土等环境中,保持干净卫生。

五、定期复查和随访1.定期复查尿路感染和结石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2.如有尿液异常、腰腹疼痛、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六、心理疏导和康复1.患者和家属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擅自拔除留置尿管。

2.需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支持,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和关注,提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

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健康宣教是重要的工作,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留置尿管护理常规

留置尿管护理常规

留置尿管护理常规一、目的:1.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盈状态,避免术中误伤。

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切口的愈合。

4.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5.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训练。

二、护理要点:1.妥善固定:①乳胶尿管气囊内一般注入10-15ml无菌溶液,硅胶尿管应根据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注入等量的无菌溶液,轻拉尿管有阻力感,即证实尿管固定于膀胱内。

②使用“I”型胶布或导管固定器固定尿管,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避免接触地面。

③每周一次将气囊内无菌溶液排空,然后按规定容量注入无菌溶液。

2.尿管标识清晰,注明留置日期、时间,固定于尿管末端气囊注入支。

3.保持引流通畅:①翻身及下床活动时防止牵拉、滑脱、扭曲、受压及折叠。

②意识障碍、不配合的患者,遵医嘱给予约束带约束,松紧适宜。

4.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手术后6小时内重点观察,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

5.预防感染: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②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留置时间等情况选择合适型号、材质的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③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普通尿袋每周更换2次,抗反流尿袋每周更换1次;尿管的更换频率根据材质决定,一般硅胶尿管4周更换一次,乳胶尿管1周更换一次。

④每日用温开水会阴护理2次,保持尿道口与尿管清洁,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皮肤不良刺激及尿路感染机会。

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⑤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

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

⑥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2000ml以上(包括口服和静脉输液等),稀释尿液,达到自身冲洗的目的。

⑦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拔管前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夹闭引流管,每3-4小时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1.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
(1)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口及外阴,男病人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

排便后及时清洗肛门及会阴部皮肤。

(2)集尿袋的更换:注意观察并及时排空集尿袋内尿液,并记录尿量。

通常每周更换集尿袋1~2次,若有尿液性状、颜色改变,需及时更换。

(3)尿管的更换:定期更换导尿管,尿管的更换频率通常根据导尿管的材质决定,一般为1~4周更换1次。

2.留置尿管期间,若病情允许应鼓励病人每日摄入2000ml以上水分(包括口服和静脉输
液等),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

3.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

夹闭导尿管,每3~4小时开放1次,使膀
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4.注意病人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由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
检查尿常规1次。

留置尿管的护理

留置尿管的护理
尿管的清洁和消毒方法
清洁
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及尿管,保持尿管通畅。
消毒
采用0.1%新洁尔灭消毒液从上至下螺旋式清洗外阴及尿管,每天一次。
留置尿管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尿路感染
膀胱痉挛
留置尿管易导致尿路感染,应采用抗生素治 疗并拔出尿管。
由于尿管刺激膀胱壁,导致膀胱痉挛,可给 予解痉药物治疗。
注意观察
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训练膀胱
对于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应定期 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以促进 膀胱功能的恢复。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留置尿管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意识障碍或病情需 要密切观察尿量的患者。
禁忌症
对于尿道狭窄、泌尿系统感染等患者,应慎用留置尿管。同 时,对于能够自行排尿的患者,无需留置尿管。
02
留置尿管的护理常规
尿管的固定和位置
固定方法
用胶带将尿管固定在患者大腿内侧,防止尿管受压或移动。
位置
保持尿管通畅,避免打折、弯曲或受压,以免影响尿液引流。
尿袋的更换和注意事项
更换时间
一般术后第一天更换一次,以 后每隔两天更换一次。
无菌操作
更换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 避免尿液逆流引起感染。
尿袋位置
详细描述
膀胱结石的表现为排尿突然中断、疼痛放射至远端尿道及阴 茎头部,伴排尿困难和膀胱刺激症状。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取 出结石、抗生素治疗、定期更换尿管等。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
总结词
留置尿管还可能引起其他一些并发症,如尿道损伤、尿道狭窄、尿失禁等。
详细描述
尿道损伤主要表现为出血、疼痛、排尿困难等;尿道狭窄可导致尿液排出不 畅,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患者可能会出现漏尿、尿床等现象。处理措施主 要包括及时就医、定期更换尿管、进行功能锻炼等。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ppt课件.ppt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ppt课件.ppt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ppt课 件.ppt
演讲人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ppt课件.ppt
留置导尿管之后,一定要加强护理,才能够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本身留置导尿管, 就会给患者带来不舒服的症状。因为导尿管毕竟属于异物,它会刺激尿道产生想要 解小便,或者是疼痛的临床症状。
所以,留置导尿管之后的护理也能消除这种不适感。留置导尿管之后,首先,需要 注意每天都要用碘伏来进行消毒,消毒的范围包括龟头、包皮周围,以及旁边的导 尿管部分,建议每天至少要消毒2-3次。
其次,导尿管所接的导尿袋,建议1天更换1次。所有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发 生炎症感染的几率,因为插导尿管本身就是一种诱发因素,比较容易诱发尿路感染。
在保留导尿管期间,建议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

留置尿管的护理目标

留置尿管的护理目标

留置尿管的护理目标
留置尿管的护理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保尿管通畅:护理目标之一是要保持留置尿管的通畅,确保尿液可以顺利排出。

护士需要经常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质地,及时清洁和冲洗尿管,防止结石、血块或黏液堵塞尿管。

2. 防止感染:留置尿管容易引起尿道和泌尿系统感染。

所以,护理目标之一就是防止感染的发生。

护士需要每天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及时发现感染的早期征兆。

护士还需要根据医嘱,定期更换尿袋和清洗尿管。

3. 维持尿液正常排出:留置尿管的护理目标之一是维持尿液的正常排出。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尿液排出的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冲洗和灌注。

护士还需要注意尿液的颜色和气味的变化,及时发现尿液异常。

4. 防止并发症:留置尿管可能出现并发症,如尿液返流、尿液漏出、尿液残留等。

护理目标之一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需要检查尿液的排出情况,确保尿管的密封,防止尿液漏出。

护士还需要定期检查尿液残留的情况,避免尿液滞留引起感染和结石形成。

总之,留置尿管的护理目标包括保持通畅、防止感染、维持正常排出以及预防并发症。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尿液排出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符合相应的护理操作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置尿管的护理要点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留置尿管的护理要点1.留置尿管期间,要妥善固定尿管及尿袋,尿袋的高度不能高于膀胱,及时排放尿液,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要指导进行膀胱功能训炼。

2.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摄入适当的液体,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做好尿道口护理,每天擦洗尿道口2次,防止尿路感染。

3.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会阴护理,尿道口清洁,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引流尿液的量、颜色、性状透明度、气味等,并注意倾听患者主诉。

4拔管后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 2~3L/天,进清淡易消化饮食,观察患者自主排尿及尿液情况,有排尿困难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