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案(129讨论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9-2021年
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案
(讨论稿)
我校以“大成”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培养“正谊明道,成德达材”的大成人才为目标,从现有基础和面临的新形势出发,紧紧围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制定2019-2021年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案。
一、人才培养的现状
多年来,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和有用人才,一批行业翘楚、政坛领袖、学术大师、商业精英等各界才俊更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2011年,我校被确定为“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我们以“创新人才早期(高中阶段)培养的策略与行动研究”为研究主题,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清晰地构建了普通高中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构架,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
1.优化整体安排,强化培养的连续性。强化初中、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工作,早发现、早培育人才苗子;加强与高校进行学生学习兴趣、专业学习基础、综合素质等联结,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链。
2.注重文化引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围绕“大成”这个核心,全面开展“争先创优”系列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认真开展“大成”系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强化集体舆论和奋斗目标的建设,大力彰显“大成文化”的引领作用。
3.建构课程体系,突出发展的选择性。我校整理形成的“成达”课程体系,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选修课程生本化、活动课程个性化,并推进分类选修。“主体”
- 1 -
课程突出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的成全,“特色”课程强化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
养。
4.强化因材施教,推动培养的有效性。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教育设计和培养学生鲜明个性的教育设计,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路径,踩实差异化的培养过程,实施个性化的精心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发展。
基于适应时代要求、支撑终身发展的需要,当前的人才培养正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1.从培养的要求看,追求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多元、自主发展的诉求,这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任务。
2.从思想的制约看,传统的功利思想和评价观念还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单一的教学行为和模式还在影响学生的发展,这需要思想的新解放。
3.从师资的培养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一批符合课程创新需求、具备跨学科素养和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创新型教师,这对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出了新使命。
4.从学生的眼界看,为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着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这对学校的国际教育对话与合作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路
我校校址是丹阳孔庙的所在地,“大成”文化涵养着丹中人的大气、正气和勇气,培育着丹中人独特的文化气质,“正谊明道,成德达材”集中体现了丹中传统文化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丹中教育的责任。我校“大成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品行端正有担当,人格健全有智慧,勇于创新有能力,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德才兼备、身心两健的大成人才。上述目标的具体要求,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二是实现人的可
持续发展,为其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三是
- 2 -
在“人人成功、个个成才”的基础上,为学生将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和社会的精英奠定基础,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办学理念统领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也规范着教育过程和实践行为。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本校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和“结果”的基本框架。
图1 我校的“大成教育模型”
在图1模型中,“正谊明道,成德达材”是丹中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明道德育、成达课程、生涯指导、发展评价以及精细管理”作为整体,共同组成大成人才培育的过程;“大成人才”与“素朴教师”是目标追求的具体化,大成教育全部实践就是要让每一个教师“品质纯洁,道德高尚”,让每一个学生“正谊明道,成德达材”。而“提供适合的教育”作为基本保障和培育环境,服务与渗透于教育实践中每一要素的运作过程,也制约着这些要素的相互融合与作用过程。
三、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衔接教育研究,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1.加强与初中、小学的合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好初中生科技营、信息学夏令营、优秀生冬令营等工作,在文学写作、科技制作、学科竞赛、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对具有创新潜质以及特长明显的学生进行早发现、早培养。让人才苗子在正常
- 3 -
的青少年群体中健康成长,防止拔苗助长。
2.经常开展初高中教师教学一体化的研究活动,推进初中、高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衔接。
3.经常请高校专家、教授来校讲座或指导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入高校开展参观学习、课题研究等活动,认真组织暑期高校夏令营和高校科技活动,努力使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高等教育及社会的要求。
(二)优化德育工作机制,落实立德树人
1.实施一体化的德育工作体系建设。以“正谊明道”为统领,紧扣立德树人,建立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五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规范化和序列化的德育内容及实施要求,发挥综合育人功能。
2.在德育课程、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树立学生品德教育的一体化意识,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观点和培养良好品行上,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积极探索品德工作规律和有效方法,创造性地实施好德育课程,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统领作用和学科课程的渗透作用。
3.强化各类实践活动的主题化、生活化、序列化设计,实现实践活动的课程化,整理归纳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特色基础性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主题性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研究性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以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综合性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专题性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五个类型的实践活动课程,不断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
4.加强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整体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搭建有效沟通平台,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表达者,通过精神感召、艺术感染、心灵沟通,健全有活力的德育发展机制,构筑道德怡养、文化熏陶和实践体悟相结合的品行养成机制,促使学生“三观”端正、素质优秀、身心健康。
(三)深度建设大成文化,实施以文化人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