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
西医综合-339模拟题

西医综合-339一、A型题(总题数:47,分数:100.00)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A.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B.静息电位水平不同C.形成复极相离子流不同√D.超射值不同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的类似,即静息电位的数值与静息时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和离子的跨膜浓度差有关。
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的类似(Na +内流),所以超射值也相似。
但心室肌复极化过程复杂得多,包括动作电位的1期:由K +负载的I to是心室肌细胞1期复极化的主要原因;2期:称为平台期,该期间外向电流(K +外流)和内向电流(主要是Ca 2+内流)同时存在,是心室肌区别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3期:是由于L型Ca 2+通道失活关闭,内向离子流终止,而外向K +流(I K )进一步增加所致。
2.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最大的特点是A.有0期去极化B.有平台期√C.有快速复极初期D.有快速复极末期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有平台期(2期),历时100~150毫秒,这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3.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A.静息电位的水平B.0期去极化的速率√C.平台期的长短D.动作电位时程长短快反应细胞(如心房肌、心室肌及浦肯野细胞等)0期去极化由快Na +通道开放引起,Na +通道激活的速度快,又有再生性循环出现,所以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快,动作电位升支陡峭。
慢反应细胞(如窦房结细胞和房室交界区细胞)0期去极化由慢Ca 2+通道开放引起,Ca 2+通道的激活和失活都较缓慢,故慢反应细胞的0期去极化过程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4.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主要跨膜离子流是∙ A.Na+内流、K+外流∙ B.Na+内流、Ca2+外流∙ C.Ca2+外流、K+内流∙ D.Ca2+内流、K+外流A.B.C.D. √平台期的形成是由于该期间外向电流(K +外流)和内向电流(主要是Ca 2+内流和少量的Na+)同时存在。
心脏动作电位记忆方法

心脏动作电位记忆方法心脏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简称AP)是指心肌细胞在兴奋后进行去极化和复极化的呈现。
心脏动作电位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复杂性,其复杂性与目标器官和靶细胞分子的丰度和相互作用直接相关。
对心脏动作电位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对心脏的基本理解,还可以为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心脏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以及记忆方法,以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心脏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个体心肌细胞通常分为传导系统和工作细胞。
两者的AP形态略有不同,但均由去极化和复极化阶段组成。
1. 传导系统的AP传导系统中的AP主要负责心脏兴奋的快速传导,使心脏的节律和收缩保持协调。
(1)Sinus Node(窦房结)APSinus Node(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步点,它是一个特殊的细胞集合,能够产生和传导电信号。
在Sinus Node中,AP具有以下特点:· 较慢的上升阶段· 峰值相对较低· 较长的平台期· 速度较慢的复极化(2)Atrioventricular Node(房室结)APAtrioventricular Node(房室结)是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路径,其AP形态也有明显特点:· 上升阶段渐缓· 平台期相对较短· 较快的复极化2. 工作细胞的AP工作细胞的AP主要负责心肌收缩,使心脏的跳动不断进行。
(1)心房肌细胞AP心房肌细胞AP主要负责心脏的心房收缩:· 快速上升阶段· 峰值较高· 短暂的平台期· 迅速的复极化(2)心室肌细胞AP心室肌细胞AP主要负责心脏的心室收缩:· 快速上升阶段· 峰值相对较高· 平台期相对较长· 较慢的复极化二、记忆方法为了更好地记忆心脏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缩略词法将特征描述中的关键词首字母缩写,即可形成缩略词,便于记忆。
心脑血管疾病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评价心脏泵功能的指标?()(A)前负荷;(B)后负荷;(C)动脉血压的高低;(D)射血分数;(E)心率。
2、关于心排出量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左心室大于右心室;(B)等于搏出量X心率;(C)动脉血压可影响心排出量;(D)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E)与静脉回心血量保持动态平衡。
3、心动周期的等容收缩期时()(A)心房压〈心室压;(B)心房压〉心室压;(C)主动脉压〈心室压;(D)心房压〉动脉压;(E)主动脉压二心室压。
4、通常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A)心脏每搏排出量;(B)外周血管阻力;(C)心率;(D)主动脉弹性;(E)循环血量。
5、形成水冲脉的原因是()(A)脉压增大;(B)收缩压降低;(C)舒张压升高;(D)吸气时右心室充盈压增高;(E)心包内压增高。
6、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第4相主要离子流是()(A)Na+内流;(B)K+外流;(C)Ca2+内流;(D)Cl-内流;(E)Na+泵离子流。
7、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A)动作电位去极相有超时现象;(B)复极时间长于去极时间;(C)有复极2期平台期;(D)有明显的4期自动去极化;(E)动作电位的总时间长于骨骼肌。
8、心肌缺血心肌细胞頓抑的定义是()(A)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部分溶解;(B)心肌细胞肿胀,部分线粒体溶解;(C)缺血改善后心肌细胞功能立即恢复正常;(D)心肌细胞萎缩;(E)心肌细胞形态正常,能量代谢障碍,收缩功能暂时丧失。
9、下列哪种说法最接近于心肌细胞凋亡的定义?()(A)细胞皱缩变小,细胞膜将胞浆和断裂染色质包裹成小体,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
(B)首先表现为细胞肿大,然后细胞器溶解,细胞膜破裂,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降解;(C)细胞形态正常,能量代谢障碍,收缩功能暂时丧失;(D)细胞皱缩,部分线粒体溶解,当细胞环境改善可恢复正常;(E)细胞器溶解,细胞膜破裂,细胞死亡。
10、何为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A)梗死区域膨胀,而非梗死区域无变化;(B)梗死区域膨胀,心肌肥厚,左心室扩张;(C)梗死区域膨胀,心肌萎缩,整体左心室容积缩小;(D)梗死区域无变化,心肌萎缩,左室射血分数降低;(E)梗死区域无变化,非梗死区域心肌肥厚,整体左心室容积增大。
第三章生理学

第三章生理学考点1绪论L体液:按其分布部位的不同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部分。
2 .内环境及稳态:内环境既是细胞与外环境间接交流的必经途径,也是细胞生活和发挥自身功能的必需场所。
在生理条件下机体能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3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能通过自身完备的调节机制有效地调控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理功能活动,使机体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护自身生存。
4 .神经调节: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反射将不能进行。
5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生成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体液途径而影响机体功能活动的一种调节方式主要通过内分泌活动进行。
6 .负反馈: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态,如体温、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系对相应激素的调节等。
7 .正反馈:激起机体某种功能活动迅速达到某种特定状态,并发挥最大效应,如排尿反射、血液凝固等。
考点2细胞的基本功能L无饱和现象:单纯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2 .有饱和现象: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钠泵、钙泵。
3 .钠通道的阻断剂为河豚毒,钾通道的阻断剂为四乙胺,钙通道的阻断剂为维拉帕米(异搏定)。
4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标度和(或)电位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借助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两者均必须消耗能量.5 .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Na+、K+在细胞内外不均匀分布,原因是膜上Na+、K+依赖式ATP前的活动。
钠-钾泵转运3Na+∙2K+°6 .葡萄糖在红细胞(普通细胞、脑细胞)的吸收属于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葡萄糖在肾小管和小肠的吸收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7 .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方式:出胞。
练习册4-6

D. 减慢充盈期
E.快速射血期
34.左心室客积下降速度最快是在:
35.左心室内压最低是在:
A.代表两心室去极化过程
B.代表两心房去极化过程
C.代表两心室复极化过程
D.代表两心房复极化过程
E.代表心房,心室的去极化过程
36.人心电图的T波:
37.人心电图的:QRS波:
A.窦房结
B.心房肌
C.6—16mmHg D.6—16cmHg E.4—12kPa
25. 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搏出量增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是 ( )
A.收缩压升高 B.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和舒张压等量升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E.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26. 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而心率加快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是 ( )
A.相对不应期
B.超常期
C。低常期
D. 绝对不应期
E.有效不应期
49.心室肌的生理特征是:
A.有传导性,有收缩性
B.有收缩性,有自律性;
C.有自律性,有兴奋性
D. 有兴奋性,有传导性
E.有兴奋性,无自律性
50.慢反应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A.0期去极速度慢
B.0期去极时程长
C.无明显的复极化1、2期
D.无明显的超射
C.左束支 D.右束支E. 心房
8.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 )
A.降低心率
B.增强心肌收缩力
C.使心房和心室不同时收缩
D.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9. 自律细胞区别于非自律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 )
A.0期去极速度慢 B.无平台期
C.4期可自动去极 D.复极时程长E.结构不同
医学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1]
![医学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179ea15cc7931b765ce1500.png)
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和___ 两类。
2. 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___、___和。
3.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___、___、___、___ 和___ 等五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全身性体液调节B. 自身调节C. 神经调节D. 局部性体液调节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B. 反应C. 适应D. 负反馈3. 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负反馈调节4.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 人体动脉血压相对稳定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D.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三、双项选择题1.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缓慢B. 作用精确C. 作用持久D. 作用迅速E. 作用广泛四、多项选择题1. 反射弧组成包括A. 效应器B. 感受器C. 传出神经D. 神经中枢E. 传入神经2. 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发生反应比较迅速B. 作用范围比较广泛C. 作用时间较短暂D. 调节部位较准确E. 以上都对3. 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反应速度较缓慢B. 调节范围较局限C. 作用时间持久D. 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E. 完全不依赖于神经系统五、名词解释反射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填空题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2. 载体蛋白的特点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3. 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 _____ 和 _____ 。
4. 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 _____ 和 _____ ,均属于 _____ 转运。
5.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 _____ 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 _____ 浓度高于膜内。
6.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 _____ 离子内流量 _____ ;复极化时,_____ 离子外流量 _____ 。
【精品医学】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血液循环-试卷7

(3).反映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是(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心电图上波形所代表的生理意义如下:①P 波:心房肌去极的电位变化;②PR 间期:心房开 始去极到心室开始去极;③QRS 波群:心室肌去极全过程;④ST 段: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动作电位平台期) ;⑤T 波:心室快速复极过程时的电位变化;⑥QT 间期:心室肌去极和复极全过程。 A.心室收缩末期压 B.心室舒张末期压 C.主动脉压 D.肺毛细血管楔压(分数:4.00) (1).相当于心室前负荷的是(分数:2.00)
二、 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4.00)
A.P 波 B.PR 间期 C.QRS 波群 D.ST 段(分数:6.00) (1).反映去极化在心室中传导的是(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 (2).反映心室各部分都处于去极化状态的是(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通道激活的速度快,又有再生性循环出现,圻以心室肌细胞 0 期去极化速度快、动作电位升支陡峭。慢反 应细胞(如窦房结细胞和房室交界区细胞)0 期去极化由慢 Ca 2+ 通道开放引起,Ca 2+
通道的激活和失活都较缓慢,故慢反应细胞的 0 期去极化过程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2.下列哪项不符合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 (分数:2.00)
A.0 期去极幅度小 B.无明显超射 C.有 4 期自动去极化 D.最大复极电位的绝对值大于浦肯野细胞 √ 解析:解析: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复极电位(-70mV)的绝对值小于浦肯野细胞(-90mV)。 3.在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一时期的心室内压最低 (分数:2.00) A.等容舒张期末 B.快速充盈期末 √ C.减慢充盈期末 D.心房收缩期末 解析:解析:快速充盈期末室内压最低。继等容舒张期后,心室肌进一步舒张,室内压进一步降低。正是 由于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血液才得以快速充盈心室。随着血液不断进入心室,快速充盈期转为减慢充盈 期,室内压开始逐渐回升。 4.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由于 (分数:2.00) A.房室瓣开放 B.房室瓣关闭 C.动脉瓣开放 D.动脉瓣关闭 √ 解析:解析:第二心音发生在心室舒张期,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开始,其产生主要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关闭引起的振动有关。 5.根据 Frank-Starling 定律 (分数:2.00) A.心室收缩力与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正相关 B.心室收缩力与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负相关 C.心室收缩力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正相关 √ D.心室收缩力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负相关 解析:解析:心室舒张末期 容积与心室收缩力的正相关关系称为 FrankStarling 定律,其机制是通过改变心肌细胞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强 度改变(异长调节),故选 C。 6.心肌等长自身调节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项而实现的 (分数:2.00) A.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B.心肌收缩能力 √
心血管内科试题及答案

心血管内科试题及答案心血管内科试题及答案【篇一:2014心血管内科试题及答案】lass=txt>(心血管内科专业试卷)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说明:本试题共100题,包括两个部分,即:1、单选题(30题),以临床基础为主要内容;2、单选题/多选题(70题),以临床疾病诊治为主要内容;本题库内容涉及心血管流行病学、心血管病发病原理及病理生理、临床疾病特点及诊治要点、辅助检查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内容由浅入深,适合于初、中、高级心血管内科专业人员考试之参考。
一、心血管疾病基础(单选题)1、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在性别方面是否有差异?( )(a)无差异;(b)有差异,各年龄段男性均高于女性;(c)有差异,各年龄段女性均高于男性;(d)有差异,60岁以前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60岁以上人群男女患病率基本相同;(e)有差异,妇女绝经期后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此后各年龄段一直如此。
2、迷走神经纤维在心脏主要的分布?( )(a)心脏无迷走神经纤维分布;(b)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在窦房结,其次为房室结,心室分布最少;(c)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在窦房结,其次为房室结,心室无分布;(d)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在窦房结,心脏其他部位均无迷走神经分布;(e)迷走神经在心脏的各个部位均有几乎等量的分布。
3、何为心室肌的前负荷和后负荷?( )(a)左心室射血时和右心室射血时各自所遇到的阻力;(b)右心室射血时和左心室射血时各自所遇到的阻力;(c)左心室射血时遇到的阻力和左心室舒张充盈末期的压力;(d)右心室射血时遇到的阻力和右心室舒张充盈末期的压力;(e)心室舒张充盈末期的压力和心室射血时所遇到的阻力。
4、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 )(a)心肌局灶性变形、坏死;(b)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c)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变形;(d)aschoff小体形成;(e)心外膜纤维素渗出。
生理学血液循环选择题

一、选择题:1、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A、推动和运送血液保证血液功能的实现B、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和防御功能C、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D、以上都是2、不属于特殊传导系统的是()A、窦房结和结间束B、房室交界C、房室束和蒲肯野氏纤维D、心室肌3、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Ca2+内流B、K+外流C、Na+内流D、CL-内流4、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相比较,其显著的特点是()A、有峰电位B、去极化速度快C、去极化幅度大D、复极化时间长5、心肌细胞在生理情况下所受到的刺激是()A、交感神经的兴奋B、副交感神经的兴奋C、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D、窦房结传来的扩布性兴奋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1期形成的原理是()A、K+外流B、Na+内流C、Cl-内流D、Ca2+内流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形成的原理是()A、Na+内流和Ca2+内流B、Cl-内流和K+外流C、Ca2+内流和K+外流D、Na+内流和K+外流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形成的原理是()A、K+外流B、Na+内流C、Cl-内流D、Ca2+内流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3期形成的原理是()A、K+外流B、Na+内流C、Cl-内流D、Ca2+内流10、快通道是指()A、Na+通道B、K+通道C、Ca2+通道D、C l-通道11、慢通道是指()A、Na+通道B、K+通道C、Ca2+通道D、C l-通道12、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A、0、1、2、3、4五个时期B、0、1、2三个时期C、0、2、4三个时期D、4、0、3三个时期13、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形成的原理是()A 、K+外流B、Na+内流C、Cl-内流 D、Ca2+内流14、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A、有平台期B、有峰电位C、0期去极化速度快D、具有4期自动除极化15、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生物电活动的主要区别是()A、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B、4期自动去极化C、复极化时间的长短D、0期去极化的离子转运16、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生物电活动的主要区别是()A、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B、4期自动去极化C、复极化时间的长短D、0期去极化的离子转运17、关于快反应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B、可分为0、1、2、3、4五个时期C、既有快通道又有慢通道D、静息电位较慢反应细胞小18、关于慢反应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B、可分为0、1、2、3、4五个时期C、既有快通道又有慢通道D、0期去极化与Ca2+有关19、下列细胞中,属于快反应细胞的是()A、窦房结细胞B、房结区细胞C、结区细胞D、蒲肯野氏细胞20、4期自动除极化速度最快的是()A、窦房结细胞B、房结区细胞C、结区细胞D、蒲肯野氏细胞21、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A、心房肌细胞B、心室肌细胞C、心血管中枢D、特殊传导系统22、正常情况下心脏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A、窦房结B、房室交界C、房室束D、蒲肯野氏纤维23、快反应细胞不存在于()A、心房肌B、心室肌C、房室束D、房室结24、自律细胞自律性形成的基础是()A、静息电位增大B、阈电位降低C、0期去极化速度快D、4期自动除极化25、影响自律细胞自律性的因素是()A、最大舒张电位水平B、阈电位水平C、4期自动除极化速度D、以上都是26、不能使慢反应自律细胞自律性升高的因素是()A、4期自动除极化速度加快B、最大舒张期电位绝对值减小C、阈电位绝对值增大D、Ca2+内流减慢27、兴奋在心内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A、心房肌B、房室交界C、房室束D、心室肌28、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A、窦房结B、结间束C、房室交界D、房室束29、影响心肌细胞传导性的因素是()A、细胞直径B、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C、邻近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D、以上都是30、下列心肌中兴奋传导速度最快的是()A、心房肌B、心室肌C、房室交界D、蒲肯野氏纤维31、下列心肌细胞中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Α、窦房结 B、房室交界 C、房室束 D、蒲肯野氏纤维32、心肌细胞兴奋后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A、较兴奋前高B、较兴奋前低C、无超常期D、有效不应期特别长33、心肌在整个收缩期内,不再接受刺激而产生扩布性兴奋的原因是()A、刺激强度不够B、膜电位绝对值太高C、兴奋性处于有效不应期内D、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内34、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是()A、静息电位B、阈电位C、钠通道的性状D、以上都是35、有关心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自动节律性B、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C、受植物性神经支配D、能发生完全强直收缩36、期前收缩的发生是由于额外刺激落在心室肌的()A、有效不应期内B、局部反应期内C、绝对不应期内D、相对不应期内37、心肌不出现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舒张期长于收缩期B、收缩是经“全或无”式的C、刺激没有落在收缩期内D、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38、有关超常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膜电位处于-80mV~-90mv之间B、兴奋性高于正常C、钠通道易激活D、此期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最高39、房室交界兴奋传导延搁的生理意义是()A、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发生同时兴奋B、有利于心房将血液挤入心室C、有利于心室的射血功能D、以上都是40、绝对不应期是因为()A、钠通道完全失活B、钠通道不能激活C、钠通道难以激活D钠通道很少激活41、期前收缩后出现代偿间隙的原因是()A、额外刺激抑制了窦房结的活动B、额外刺激中断了心脏内兴奋的传导C、额外刺激使心肌功能受到可逆性损伤D、窦房结传来的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42、有关血钾过高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使心率减慢B、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C、严重时可使心脏停跳于舒张期D、显著升高使心肌的兴奋性升高43、有关血钙升高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使心肌收缩力增强B、使快反应细胞传导性升高C、慢反应自律细胞自律性升高D、严重时可使心脏停跳于收缩期44、在心脏起搏分析实验中,作斯氏第一结结扎后心率不变的部位是()A、心室B、心房C、静脉窦D、静脉窦和心房45、在心脏起搏分析实验中,作斯氏第二结结扎后心率不变的部位是()A、心室B、心房C、静脉窦D、静脉窦和心房46、心率是指()A、心脏跳动的次数B、心脏跳动的节律C、每小时心脏跳动的次数D、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47、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约为()A、60~100次/分B、60~100次/秒C、100~120次/分D、100~120次/秒48、有关心率生理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人女性较男性快B、安静比运动时要慢C、交感神经兴奋时加快D、运动员安静时较一般人快49、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的收缩期与舒张期的关系是()A、心房收缩期长于心室收缩期B、整个心脏的收缩期长于舒张期C、整个心脏的舒张期长于收缩期D、整个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相等一、选择题50、有关心动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心房或者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B、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缩短尤为显著C、一般所指的心缩期是指心室收缩期D、全心舒张期是指心房和心室均处于舒张状态的时期51、心脏在血液循环中所起的作用是()A、泵血B、通道C、分配血液D、运输血液52、每个心动周期按0.8秒计,房缩期约占()A、0.1秒B、0.2秒C、0.3秒D、0.4秒5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占时最长的是()A、房缩期B、等容收缩期C、射血期D、充盈期54、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升高速度最快的是()A、等容收缩期B、射血期C、等容舒张期D、充盈期55、房室瓣关闭于()A、心房收缩期末B、等容收缩期初C、等容收缩期末D、等容舒张期初56、房室瓣关闭是由于()A、心室内血量多于心房内血量B、心房舒张,房内压低于室内压C、心房舒张,心房内处于负压D、心室收缩,室内压高于房内压57、等容收缩期是指()A、左右两心室容积相等的时期B、左右两心房容积相等的时期C、心房和心室容积相等的时期D、心室收缩容积不变的时期58、等容收缩期,心脏各瓣膜的状态是()A、二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开放B、三尖瓣关闭,肺动脉瓣开放C、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D、房室瓣和动脉瓣均关闭59、等容收缩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房室瓣的关闭速度B、动脉瓣的关闭速度C、动脉血压和心肌收缩力D、房室瓣和动脉瓣的功能状态60、半月瓣开放于()A、等容收缩期初B、等容收缩期末C、射血期末D、房缩期末61、左心室内压力最高的时期是()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缓慢射血期D、充盈期62、心室容积缩小最快的时期是()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缓慢射血期D、快速充盈期63、正常情况下,每搏输出量约为()A、30~40毫升B、40~60毫升C、60~80毫升D、80~100毫升64、半月瓣关闭于()A、等容舒张期初B、等容舒张期末C、充盈期D、房缩期65、左心室内压力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射血期B、等容舒张期C、充盈期D、房缩期66、等容舒张期,心脏各瓣膜的状态是()A、二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开放B、三尖瓣关闭,肺动脉瓣开放C、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D、房室瓣和动脉瓣均关闭67、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A、等容舒张期初B、等容舒张期末C、充盈期D房缩期68、房室瓣开放于()A、等容舒张期末B、快速充盈期初C、房缩期初D、房缩期末69、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A、等容舒张期B、快速充盈期C、缓慢充盈期D、房缩期70、有关房缩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房内血液流入心室B、房室瓣仍然开放C、心室容积继续增大D、房内压大于动脉压71、第一心音发生在()A、房缩期,标志心房收缩开始B、房舒期,标志心房舒张开始C、室缩期,标志心室收缩开始D、室舒期,标志心室舒张开始72、第一心音的特点是()A、音调高,持续时间较长B、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C、音调低,持续时间较短D、音调高,持续时间较短73、第一心音产生的原因是()A、心室肌收缩B、房室瓣关闭C、血液冲击动脉壁D、以上都是74、第一心音主要反映()A、心室内压的高低B、主动脉压的高低C、肺动脉压的高低D、心肌收缩力和房室瓣的功能状态75、第二心音发生在()A、房缩期,标志心房收缩开始B、房舒期,标志心房舒张开始C、室缩期,标志心室收缩开始D、室舒期,标志心室舒张开始76、第二心音的特点是()A、音调高,持续时间较长B、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C、音调低,持续时间较短D、音调高,持续时间较短77、第二心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半月瓣关闭和血液回击动脉根部B、房室瓣关闭和血液冲击动脉根部C、半月瓣开放和血液回击动脉根部D、房室瓣开放和血液冲击动脉根部78、第二心音主要反映()A、心室内压的高低B、心肌收缩力C、肺动脉压的高低D、主动脉压的高低和半月瓣的功能状态79、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之间的时间相当于()A、房缩期B、房舒期C、室缩期D、室舒期80、第二心音与第一心音之间的时间相当于()A、房缩期B、房舒期C、室缩期D、室舒期81、二尖瓣听诊区位于()A、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稍偏内侧B、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或剑突下C、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D、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82、三尖瓣听诊区位于()A、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稍偏内侧B、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或剑突下C、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D、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83、肺动脉瓣听诊区位于()A、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稍偏内侧B、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或剑突下C、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D、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84、主动脉瓣听诊区位于()A、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稍偏内侧B、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或剑突下C、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D、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85、有关心输出量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入动脉内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B、一侧心室一分钟内射入动脉内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C、左右两心室的心输出量基本相等D、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唯一指标86、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分输出量约为()A、2~3升/分B、5~6升/分C、7~10升/分D、15~20升/分87、不能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是()A、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B、动脉血压C、心率D、大动脉管壁弹性88、下列描述静脉回流血量与心输出量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每搏输出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静脉回流量B、正常人体静脉回流量与心输出量维持动态平衡C、静脉回流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多D、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多与静脉回流量无关89、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因素是()A、迷走神经兴奋B、交感神经兴奋C、酸中毒D、心肌初长度超过最适初长度90、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后负荷的同时增加心脏前负荷,可使心肌()A、收缩力下降,收缩速度减慢B、收缩力增加,收缩速度减慢C、收缩力增加,收缩速度不变D、收缩力下降,收缩速度加快91、心肌的初长度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升高,将使()A、等容收缩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增加B、等容收缩期延长,每搏输出量减少C、等容收缩期延长,每搏输出量增加D、等容收缩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92、心脏射血时,瓣膜的开闭情况应该是()A、房室瓣开放,动脉膜开放B、房室瓣关闭,动脉膜关闭C、房室瓣开放,动脉膜关闭D、房室瓣关闭,动脉膜开放93、心室射血的动力是()A、心房收缩B、心房舒张C、心室收缩D、心室舒张94、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依靠()A、骨骼肌的挤压作用B、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C、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D、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流95、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A、心房内压B、动脉血压C、心缩期室内压D、心舒期室内压96、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A、心室收缩末期充盈量B、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C、心房内压D、动脉血压97、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增加()A、刺激迷神经的传出纤维B、心率超过180次/分C、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减少D、心肌收缩力加强98、人体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由体表记录出来的()A、单个心肌细胞兴奋时的电位变化曲线B、整个心脏兴奋时的电位变化曲线C、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机械变化曲线D、心脏与体表之间的电位变化曲线99、在心电图上反映心房去极化过程的是()A、P波B、QRS波C、T波D、U波生理学自学指南试题集丨血液循环(选择题150~200)- -| 回首页| 2006年索引| - -试题集丨血液循环(选择题50~99)试题集丨血液循环(选择题100~149)一、选择题100、在心电图上反映心室去极化过程的是()A、P波B、QRS波C、T波D、U波101、在心电图上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的是()A、P波B、QRS波C、T波D、U波102、在心电图上代表从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需时间的是()A、ST段B、Q-T间期C、P-R间期D、PR段103、在心电图上代表心室肌从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结束所需时间的是()A、ST段B、Q-T间期C、P-R间期D、PR段104、在心电图上代表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房室束及蒲肯野纤维时的所需时间的是()A、ST段B、Q-T间期C、P-R间期D、PR段105、有关心血管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心脏是血泵B、大动脉管壁弹性可缓冲收缩压和维持舒张压C、小动脉舒缩可改变外周阻力D、通血毛细血管是实现血液与组织之间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106、有关主动脉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脏射血停止后,能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B、主动脉管壁平滑肌收缩可改变外周阻力C、缓冲收缩压D、维持舒张压107、有关微动脉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产生外阻力的主要血管B、是调节微循环血流量的总闸门C、其管壁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可改变外周阻力D、其管壁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可以推动血液向前流动108、有关静脉血管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汇集血流作用B、贮存血液作用C、中心静脉的高低是影响静脉回流的重要因素之一D、微静脉的舒缩对毛细血管内压力没有影响109、有关毛细血管功能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布广,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面积大B、管壁薄,通透性大,血流慢C、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D、安静时约有1/5的真毛细血管处于关闭状态110、有关血流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流量又称为容积速度B、体循环血流量与总外周阻力呈反比C、在整个体循环中,各段血管总的血流量是不相等的D、体循环的容积速度等于心输出量111、外周阻力与器官血流量的关系是()A、器官血流量增加,可使外周阻力增大B、器官血流量增加,可使外周阻力降低C、外周阻力增大,可使器官血流量增加D、外周阻力增大,可使器官血流量减少112、体循环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A、主动脉B、小动脉C、毛细血管D、腔静脉113、体循环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A、主动脉B、小动脉C、毛细血管D、腔静脉114、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因为()A、毛细血管内血压低B、毛细血管的总横切面积大C、毛细血管的口径太小D、毛细血管内血流阻力太大115、在体循环中,总外周阻力与血管半径的()A、平方成正比B、平方成反比C、四次方成正比D、四次方成反比116、正常机体内,影响外周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血液的粘滞性B、微静脉的口径C、小动脉和微动脉的口径D、血管的长度117、外周阻力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小静脉和微静脉收缩增强B、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增强C、心输出量增加D、动脉血压升高118、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B、心肌收缩力是产生血压的能量来源C、可分为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血压D、小动脉口径小,血压最高119、体循环中血压最高的血管是()A、主动脉B,小动脉C、毛细血管D、腔静脉120、下列血管中血压最低的是()A、主动脉B,小动脉C、毛细血管D、腔静脉121、有关动脉血压形成的描述,错误的是()A、充足的循环血量是形成血压的前提B、心脏收缩射血和外周阻力是血压形成的必要因素C、大动脉弹性对舒张压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D、大动脉弹性可使收缩压升高122、安静状态下,平均动脉压约等于()A、(收缩压+舒张压)/2B、(收缩压+脉压)/2C、收缩压+1/3脉压D、舒张压+1/3脉压123、体循环充盈压主要反映()A、静脉压与动脉压之间的关系B、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关系C、血管容积与循环血量之间的关系D、血流量与血流阻力之间的关系124、衡量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是否相适应的最好指标是()A、动脉血压B、平均动脉压C、中心静脉压D、体循环充盈压125、正常机体内,在心输出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影响最大的是()A、大动脉管壁的弹性B、循环血量C、血管长度D、外周阻力126、心输出量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是()A、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则降低B、心输出量增加,动脉血压则升高C、动脉血压升高,可使心输出量减少D、以上都是127、正常情况下,每搏输出量与脉压的关系是()A、每搏输出量增加,脉压加大B、每搏输出量增加,脉压减小C、脉压增大,每搏输出量必然减小D、脉压增大,每搏输出量必然增加128、心率与脉的关系是()A、心率加快,脉压加大B、心率加快,脉压减小C、脉压增大必然引起心率加快D、脉压增大必然引起心率减慢129、外周阻力与脉压的关系是()A、外周阻力加大,脉压加大B、外周阻力加大,脉压减小C、脉压加大,外周阻力必然减小D、脉压加大,外周阻力必然加大130、大动脉壁弹性与脉压的关系是()A、脉压加大,大动脉弹性增加B、脉压减小,大动脉弹性降低C、大动脉弹性增加,脉压加大D、大动脉弹性增加,脉压减小131、老年人大动脉弹性降低时,血压的变化是()A、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B、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C、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D、收缩压变化不大,脉压显著加大132、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A、心输出量B、外周阻力C、循环血量D、大动脉弹性133、在心输出量不变的前提下,舒张压升高主要是由于()A、心率加快B、循环血量增加C、大动脉弹性增大D、外周阻力增大134、舒张压主要反映()A、心肌收缩力的大小B、外周阻力的大小C、心率的快慢D、循环血量的多少135、影响正常人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A、每搏输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弹性136、收缩压的升高,主要是由于()A、心率加快B、外周阻力增大C、大动脉弹性增大D、每搏输出量增加137、收缩压主要反映()A、心肌收缩力的大小B、外周阻力的大小C、心率的快慢D、循环血量的多少138、脉压加大的主要因素是()A、外周阻力增加B、循环血量增加C、每搏输出量增加D、大动脉弹性增加139、其他因素不变,每搏输出量增加致使脉压增大的原因是()A、舒张升高的幅度不如收缩压大B、收缩压升高的幅度不如舒张压大C、收缩压升高面舒张压降低D、收缩压降低面舒张压升高140、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加快致使脉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A、收缩压升高B、舒张压升高C、收缩压降低D、舒张压降低141、急性失血量超过血液总量的30%时,血压下降的原因是()A、循环血量减少B、静脉回心血量减少C、心输出量减少D、以上都是142、剧烈运动时,收缩压升高主要是由于()A、每搏输出量增加B、心率加快C、心肌收缩力增强D、以上都是143、有关动脉脉搏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动脉血管本身固有的运动B、动力来自于心脏的搏动C、传播速度远大于血流直线速度D、传播速度取决于动脉壁的弹性144、脉搏波传播的速度取决于()A、动脉壁平滑肌层的厚度B、动脉壁与血液之间的摩擦力C、动脉壁的弹性D、动脉血压145、脉搏波传播速度最慢的部位是()A、主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146、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直接动力是()A、左心室内压与右心房内压之间的压力差B、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压力差C、动脉压与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D、主动脉压与右心房内压之间的压力差147、有关中心静脉压的描述,错误的是()A、指腔静脉入右心房处的压力B、其正常值为4~12mmHgC、可反映心脏射血能力和回心血量D、可作为临床控制输液速度和量的指标148、中心静脉压升高说明()A、外周阻力增大B、右心室输出量减少C、循环血量减少D、回心血量减少149、能使右心房内压降低的因素是()A、血容量增加B、右心室收缩力减弱C、静脉收缩D、微动脉收缩一、选择题150、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最根本因素是()A、重力与体位B、呼吸运动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D、外周小静脉与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151、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是()A、静脉回心血量减少B、心输出量减少C、动脉血压下降D、以上都是152、能使心输出量减少的因素是()A、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B、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C、由站立变为平卧时D、由平卧变为站立时153、引起静脉回流量增加的因素是()A、心肌收缩力增强B、循环血量增加或者血管容量减少C、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舒张D、以上都是154、微循环的迂回通路具有的特点是()A、经常开放B、经常关闭C、交替开放D、必要时开放155、微循环的直捷通路具有的特点是()A、经常开放B、经常关闭C、交替开放D、必要时开放156、微循环的动-静脉短路具有的特点是()A、经常开放B、经常关闭C、交替开放D、必要时开放157、微循环迂回通路周期性开闭主要取决于()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肾上腺素D、局部代谢产物158、有关微循环迂回通路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血流量受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控制B、真毛细管交替开放和关闭C、血流速度快D、是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159、有关血液与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真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主要血管B、除血细胞外血浆中所有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C、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是组织液生成的结构基础D、血液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组织液160、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等于()A、(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B、(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C、(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161、促进组织液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力是()A、组织液静水压和毛细血管血压B、组织液静水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组织液静水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和毛细血管血压162、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力是()A、组织液静水压和毛细血管血压B、组织液静水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组织液静水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和毛细血管血压163、正常情况下,影响有效滤过压的主要因素是()A、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组织液静水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164、正常情机体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主要取决于()A、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165、右心衰时组织液生成增加出现水肿的主要原因是()A、毛细血管血压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加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166、当血浆蛋白显著减少时,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B、淋巴液回流减少C、毛细血管血压升高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167、淋巴液回流的主要生理意义是()A、防御屏障作用B、保持组织蛋白的浓度C、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D、运输作用168、心血管活动的基本调节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脑169、心交感中枢和心迷走中枢之间的关系是()。
医学综合知识重点笔记

医学综合知识重点笔记一、生理学。
1. 细胞的基本功能。
-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 单纯扩散:如O₂、CO₂等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 易化扩散。
- 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载体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具有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
- 经通道易化扩散:如Na⁺、K⁺、Ca²⁺等离子借助通道蛋白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有离子选择性、门控特性(电压门控、化学门控、机械门控)。
- 主动转运。
- 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 - 钾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泵出细胞,同时将2个K⁺泵入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 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的吸收,依赖于钠泵活动形成的Na⁺浓度势能差。
-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 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内负外正,主要由K⁺外流形成。
- 动作电位。
- 概念: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迅速、可逆、可传播的电位变化。
- 产生机制:上升支(去极化和反极化)主要由Na⁺内流形成;下降支(复极化)主要由K⁺外流形成。
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传播的特点。
-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绝对不应期(对任何刺激都无反应)、相对不应期(阈上刺激可引起反应)、超常期(阈下刺激可引起反应)、低常期。
2. 血液。
-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的主要成分有水、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电解质等。
- 血液的理化特性。
- 比重:全血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血浆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 粘滞性:全血粘滞性较大,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血浆粘滞性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 血浆渗透压。
- 晶体渗透压:主要由NaCl等晶体物质形成,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选择题,附参考答案《生理学》—血液循环1.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容积最大的时刻是A心房收缩期末 B减慢充盈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2.一个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开始关闭的瞬间是A快速射血期初 B快速充盈期初 C等容收缩期初 D等容舒张期初3.左心室内压最高的是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快速射血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4.左心室内容积最小的是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快速射血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5.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房室瓣开放 B房室瓣关闭 C动脉瓣开发 D 动脉瓣关闭6.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泵功能,宜选用的评定指标是A每搏输出量 B每分输出量 C射血分数 D心指数7.心室扩大早期,泵血功能减退时,宜选用的评定指标是A每搏输出量 B每分输出量 C射血分数 D心指数8.心室功能减退病人代偿期射血分数下降的原因是A每分输出量减少 B心室腔异常扩大 C心肌细胞增生肥大 D每搏输出量减少9.心率过快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等容收缩期缩短 B心室充盈期缩短 C心房收缩期缩短 D等容舒张期缩短10.生理情况下,能代表心室肌前负荷的指标是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C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11.心室肌收缩的后负荷是A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B大动脉血压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12.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将出现A心室舒张末期室内压下降 B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下降C心室开始收缩时最大张力增加D心室收缩时达到最大张力的时间延迟E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增加13.心肌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其主要原因是A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B肌小节的初长度增加C横桥联结的数目增多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14.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将引起A左室射血速度增快 B心输出量增加C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D左室射血时达到最高室压的时间缩短E左室射血时最高室压下降15.高血压患者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的心泵功能指标是A心输出量 B射血分数 C心指数 D心脏做功量16.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原因是A钠离子内流 B钙离子内流 C氯离子内流 D钾离子内流E钾离子外流1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的原因是A钠离子内流 B钙离子内流 C氯离子内流 D钾离子内流E钾离子外流1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离子流有A钾离子外流 B钙离子内流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19.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4期离子流有A钾离子外流 B钙离子内流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20.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A 动作电位去极相有超射现象 B复极时间长于去极时间C有复极2期平台期 D 有明显的4期自动去极化E动作电位的总时间长于骨骼肌21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A 动作电位去极相有超射现象 B复极时间长于去极时间C有复极2期平台期 D 有明显的4期自动去极化E动作电位的总时间长于骨骼肌22.与心室肌细胞相比,窦房结细胞生物电活动的特征是A零期去极化速度较快 B静息电位绝对值较小C零期去极化可被河豚毒阻断 D四期去极化速度较慢23.引起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主要离子流是A INa B IKC ICa-LD ICa-T24.下列关于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电压依从性的 B激活或失活的速度都快C可被河豚毒阻断 D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E只有Na+可通过25.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生理意义是A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性收缩 B使心肌“全或无”式收缩C使心肌收缩更有力 D使心肌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E使心肌同步收缩26.心室肌细胞在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内产生动作电位的特点是A 0期去极化幅度大B 0期去极化速度快 C动作电位时程短 D兴奋传导速度快27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A窦房结 B心房 C房室结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28.心房和心室收缩在时间上不重叠,后者必定落在前者完毕后的原因是A窦房结到心房距离近,而心室距离远B心房肌传导速度快,心室肌传导速度慢C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慢而形成房-室延搁D窦房结分别通过不同传导通路到达心房和心室29.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A静息电位仅为-70mv B阈电位为-40mv C 0期去极化速度快D 4期去极化速率快30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主要指标是A动作电位的幅值 B最大复极电位水平C 4期膜电位自动去极化速率D 0期去极化速度31.下列关于心肌与骨骼肌不同点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只有心肌是由肌小节组成的B只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可用滑行理论解释C从心肌的长度-张力曲线关系中,看不出有最适初长度D骨骼肌的收缩是有等级性的,而心肌的收缩是“全或无”的E只有骨骼肌有粗,细两种肌丝32.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B平均动脉血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C动脉血压偏正常水平愈远,压力感受器纠正异常血压的能力愈强D其他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使脉搏压增大E男女性的动脉血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33.一般情况下,动脉收缩压主要反映A心脏搏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顺应性E循环血量34一般情况下,动脉舒张压主要反映A心脏搏出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顺应性 E循环血量35.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每搏输出量增大时,动脉血压的主要变化是A收缩压升高 B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幅度相同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36.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而心率加快时,动脉血压的主要变化是A收缩压升高 B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幅度相同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37.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B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O)C正常变动范围为0.4-1.2kpa(4-12cmH2D是反应心脏功能的一项指标E静脉输液量大且过快时中心静脉压升高38.生理情况下,人的中心静脉压升高可见于A心脏射血能力加强 B体位由直立变为平卧C从行走改为站立 D由吸气相转为呼气相39.可使静脉回流加速的因素有(多选)A从卧位到站立 B注射肾上腺素 C慢速跑步 D浸泡在水中40.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主要血管是A毛细血管B微动脉C静脉D动-静脉吻合支E毛细血管后静脉41.在微循环中进行物质交换的血液不流经的血管是A微动脉 B后微动脉 C通血毛细血管 D微静脉42.在微循环中,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的结构是A微动脉 B直捷通路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D真毛细血管43.下列哪些变化可以使组织液增多?(多选)A心衰引起的静脉压升高 B肾病引起的蛋白尿C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阻塞D过敏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44.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是由于窦房结细胞发生下列哪种改变致A K+通透性降低B K+通透性增高C Ca+通透性增高D Na+通透性增高E Cl-通透性增高45.平时维持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A大脑 B下丘脑 C中脑和脑桥 D延髓 E脊髓46.能有效缓冲血压快速波动的心血管反射是A压力感受性反射 B化学感受性反射 C心肺感受性反射 D脑缺血反应47.能抑制下丘脑释放血管升压素,调节机体血容量的心血管反射是A压力感受性反射 B化学感受性反射 C心肺感受性反射 D脑缺血反应48.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可引起A动脉血压降低 B心输出量减少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49夹闭两侧颈总动脉可引起A动脉血压降低 B心输出量减少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50.在低氧环境中A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B心率加快,血压降低C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D心率减慢,血压升高E心率和血压不变51.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A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B心率加快,血压降低C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D心率减慢,血压升高E心率和血压不变52.关于血管紧张素II升高血压的机制,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直接使全身微动脉收缩 B刺激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C加强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D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53在RAS中,促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升高血压作用最强的是A血管紧张素I B血管紧张素II C血管紧张素III D血管紧张素IV 54在RAS中,促使肾上腺皮质合成与释放醛固酮作用最强的是A血管紧张素I B血管紧张素II C血管紧张素III D血管紧张素IV55.下列选项中,肾上腺素不具有的作用是A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B使心率加快 C使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 D使骨骼肌血管收缩56.血管紧张素II的缩血管作用机制有(多选)A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B降低中枢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C增强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D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皮质醇57.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引起收缩或收缩力增强的肌肉是A心肌 B血管平滑肌 C虹膜辐射状肌 D支气管平滑肌58.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引起收缩或收缩力增强的肌肉是A心肌 B血管平滑肌 C虹膜辐射状肌 D支气管平滑肌59.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点是A对α受体作用强,对β1受体作用较强,对β2受体作用弱B对α受体作用弱,对β1受体作用较强,对β2受体作用强C对αβ1 β2受体作用都很弱D对αβ1 β2受体作用都很强60.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点是A对α受体作用强,对β1受体作用较强,对β2受体作用弱B对α受体作用弱,对β1受体作用较强,对β2受体作用强C对αβ1 β2受体作用都很弱D对αβ1 β2受体作用都很强61.可以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有(多选)A血管紧张素II B前列腺素E C抗利尿激素 D去甲肾上腺素62.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主要依靠A压力感受性反射 B化学感受性反射 C心肺感受器反射 D肾-体液控制机制63.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主要依靠A压力感受性反射 B化学感受性反射 C心肺感受器反射 D肾-体液控制机制64.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冠状动脉血流量急剧降低的时相是A等容收缩期 B等容舒张期 C射血期 D充盈期65.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冠状动脉血流量急剧增加的时相是A等容收缩期 B等容舒张期 C射血期 D充盈期66.下列哪些情况可使冠脉血流量增加(多选)A心室收缩期延长 B心室舒张期延长 C动脉舒张压升高 D交感神经兴奋67.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多选) A动脉舒张压升高 B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C心室舒张期延长 D心搏频率增加参考答案:1-5:ADCBD 6-10:DCBBB 11-15:BEACD 16-20:BECCC21-25:DBCDA 26-30:CCCDC 31-35:DEACA 36-40:BBB[BCD]B41-45:CC[ABCD]BD 46-50:ACCDA 51-55:DBBCD 56-60:[ABC]DAAD 61-65:[ACD]ADAB 66-67:[BCD][AC]注:[]内为多选题答案。
西医综合(血液循环)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血液循环)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A.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B.静息电位水平不同C.形成复极相离子流不同D.超射值不同正确答案:C解析: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的类似,即静息电位的数值与静息时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和离子的跨膜浓度差有关。
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的类似(Na+内流),所以超射值也相似。
但心室肌复极化过程复杂得多,包括动作电位的1期:由K+负载的Ito是心室肌细胞1期复极化的主要原因;2期:称为平台期,该期间外向电流(K+外流)和内向电流(主要是Ca2+内流)同时存在,是心室肌区别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3期:是由于L型Ca2+通道失活关闭,内向离子流终止,而外向K+流(IK)进一步增加所致。
知识模块:血液循环2.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最大的特点是A.有0期去极化B.有平台期C.有快速复极初期D.有快速复极末期正确答案:B解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有平台期(2期),历时100~150ms,这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知识模块:血液循环3.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A.静息电位的水平B.O期去极化的速率C.平台期的长短D.动作电位时程长短正确答案:B解析:快反应细胞(如心房肌、心室肌及普肯耶细胞等)0期去极化由快Na+通道开放引起,Na+通道激活的速度快,又有再生性循环出现,所以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快、动作电位升支陡峭。
慢反应细胞(如窦房结细胞和房室交界区细胞)0期去极化由慢Ca2+通道开放引起,Ca2+通道的激活和失活都较缓慢,故慢反应细胞的O期去极化过程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知识模块:血液循环4.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主要跨膜离子流是A.Na+内流、K+外流B.Na+内流、Ca2+外流C.Ca2+外流、K+内流D.Ca2+内流、K+外流正确答案:D解析:平台期的形成是由于该期间外向电流(K+外流)和内向电流(主要是Ca2+内流和少量的Na+)同时存在。
执业助理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021年(293)_真题-无答案(54)

执业助理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021年(293)(总分82.24,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高的是A. 心室肌B. 心房肌C. 窦房结D. 房室交界E. 浦肯野纤维2. 女,68岁。
心悸、头晕1小时。
既往高血压史2个月,规律服用降压药,平时血压130~150/60~70mmHg,查体:BP80/50mmHg,心率40次/分,该患者血压降低最可能的原因是A. 左心室后负荷增加B. 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C. 心包内压力增加D. 每搏输出量降低E. 左心室前负荷增加3. (2006)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相当于A. 收缩期B. 舒张期C. 收缩期+舒张早期D. 收缩期+舒张期E. 舒张晚期4. 维持组织液生成量与回流量平衡的机制是A. 改变毛细血管前后阻力比B. 多余的生成部分经毛细淋巴管回流C. 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D. 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E. 毛细血管交替性开放和关闭5. 将心肌细胞分为快、慢反应细胞,主要根据动作电位的A. 0期去极速度B. 1期复极速度C. 3期复极速度D. 2期复极速度E. 4期自动去极速度6. 男,15岁。
查体发现水冲脉,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可闻及叹气样舒张期杂音。
水冲脉的发生机制是A.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脉压不变B. 收缩压不变,舒张压升高,脉压降低C.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增高,脉压降低D.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加E.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加,脉压不变7. (2002、2005)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是由于A. 心肌是功能合胞体B. 收缩期较短C. 兴奋传导有房室延搁D.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E. 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有抑制作用8. 在心肌状态和大动脉压力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静脉回流量可以增加心室肌的A. 前负荷B. 后负荷C. 搏功D. 代谢率E. 前负荷和后负荷9. 有关心动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指心脏机械活动周期B. 如心率为75次/分,心动周期历时0.8sC. 房缩期为0.1s,室缩期为0.3s,全心舒张期为0.4sD. 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E. 心动周期缩短时,收缩期与舒张期均等缩短10. 女,50岁。
西医综合-生理学血液循环(三)

西医综合-生理学血液循环(三)(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46.00)1.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A.心室肌舒张末期压力降低B.心室肌最大张力减小C.心室肌缩短初速度减慢D.心室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的时间缩短E.心室肌收缩产生的张力增加A.B.C.D.E. √在正常情况下,心肌前负荷增加时,即心肌初长增加(心室内血液充盈)时,心肌收缩产生的张力增加。
2.关于静脉,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支配B.管壁平滑肌在静脉被扩张时发生收缩C.容纳全身血量的一半以上D.回心血量不受体位变化的影响E.回心血量受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的影响A.B.C.D. √E.静脉回心血量受体位改变的影响,当从卧位变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静脉跨壁压升高引起静脉扩张,潴留较多的血液(可多容纳500ml),所以回心血量减少。
静脉容量大,容易被扩张,又能收缩,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可有效地调节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对血液循环适应机体各种生理状态的需要起着重要的作用。
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人体突然由卧位转变为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身体低垂部分静脉扩张,因而回心血量减少;由立位转变为卧位时则出现相反结果。
3.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血管是A.皮肤血管 B.骨骼肌血管C.内脏血管 D.脑血管A. √B.C.D.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血管是皮肤血管。
骨骼肌血管和内脏血管占其次。
脑血管和冠脉最少。
4.关于动脉血压形成的机制,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都有关B.心室收缩时可释放动能和势能C.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和主动脉压的变化幅度相同D.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向主动脉射出60~80ml血液E.左心室射血是间断的,动脉血流是连续的A.C. √D.E.在有足够的回心血量的前提下,动脉血压是由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形成的,但由于心脏射血是间断的,所以舒张压的形成与大动脉弹性是密不可分的。
生理学练习4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一、单项选择题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 )A.去极化过程快B.有快速复极初期C.形成2期平台D.3期复极化快E.4期膜电位稳定2.形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是( )A.Na+内流B.Ca2+外流C.K+内流D.K+外流E.Ca2+内流3.形成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是( )A.Na+内流B.Ca2+内流C.Ca2+内流,K+外流D.K+外流E.Na+-K+泵转运加速4.对心肌生理特性的说明,错误的是( )A.窦房结自律性最高B.房室交界传导最慢C.心肌有效不应期较长D.心室肌形成强直收缩而射血E.心肌收缩对细胞外Ca2+依赖性大5.窦房结细胞0期去极的离子基础是( )A.K+外流B.Ca2+内流C.Ca2+内流,K+外流D.Na+内流,K+外流E.Ca2+外流,K+内流6.下列可影响心肌细胞自律性高低的是( )A.0期去极速度B.2期Ca2+内流速度C.3期复极速度D.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E.钠泵转运速度7.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过程中最长的时期是( )A.绝对不应期B.局部反应期C.有效不应期D.相对不应期E.超常期8.对心肌收缩性的说明,错误的是( )A.不发生强直收缩B.心房心室同步收缩C.左右心房同步收缩D.左右心室同步收缩E.对细胞外Ca2+浓度依赖性大9.心肌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的形成是由于( )A.起搏点少发放一次冲动B.期前兴奋后心肌膜电位呈超极化C.窦房结发放节律兴奋延迟D.起搏点节律兴奋传导阻滞E.窦房结的兴奋落在期前兴奋有效不应期10.有关心率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A.婴幼儿快于成人B.男性稍快于女性C.运动、激动时快于安静时D.呼吸与心率之比约为1:4~5E.体温升高1℃心率增快约10次/分11.对等容收缩期的说明,错误的是( )A.房室瓣关闭B.动脉瓣未开C.心室容积不变D.心室无血液进出E.室内压迅速下降12.室内压既低于大动脉内压,又低于房内压的时期是( )A.心房舒张初期B.等容收缩期C.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E.充盈期13.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依靠( )A.心房收缩作用B.心室舒张作用C.胸内负压作用D.心房舒张作用E.血液重力作用14.对心输出量的说明,错误的是( )A.左心多于右心B.搏出量与心率乘积C.衡量心功能的基本指标D.与心肌收缩能力呈正变E.与动脉血压呈反变15.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 )A.静脉回心血量B.射血后残剩血量C.心室肌收缩能力D.大动脉血压E.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16.与心搏出量呈反变关系的是( )A.静脉回心血量B.射血后残剩血量C.心室肌收缩能力D.动脉血压E.心率17.在体循环和肺循环,基本相同的是( )A.收缩压B.舒张压C.脉压D.外周阻力E.心输出量18.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房室瓣关闭B.房室瓣开放C.动脉瓣关闭D.动脉瓣开放E.大动脉管壁振动19.人体60~70%的循环血量存在于( )A. 心脏B.主动脉C.小动脉和微动脉D.毛细血管E.静脉系统20.有关血压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B.能量来源于心肌收缩C.随血流耗能,血压渐降D.毛细血管口径最小,血压最低E.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肱动脉血压21.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 )A.血液具有粘滞性B.足够的血容量C.心肌收缩力D.外周血管阻力E.大动脉管壁的弹性22.平均动脉压等于( )A.(收缩压+舒张压)÷2 B.(收缩压+舒张压)÷3C.收缩压+1/3脉压D.舒张压+1/3脉压E.(收缩压+舒张压+脉压)÷323.安静状态下,我国健康成年人脉压的范围是( )A.4.0~5.3kPa B.5.3~8.0kPa C.8.0~10.7kPa D.12.0~17.3kPaE.17.3~20.0kPa24.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 )A.收缩压B.舒张压C.脉压D.平均动脉压E.体循环充盈35.主要影响收缩压的因素是( )A.每搏输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管壁弹性E.循环血量/血管容积25.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A.心输出量B.循环血量C.大动脉弹性D.外周阻力E.血液粘滞性26.循环系统中的容量血管是( )A.主动脉B.动脉C.静脉D.腔静脉E.毛细血管27.血管中血压最低的是( )A.微动脉B.毛细血管C.微静脉 D. 腔静脉E.小动脉28.关于中心静脉压叙述,错误的是( )A.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内血压B.心射血功能减弱时升高C.可作为临床补血补液量的指标D.正常值为4~12kPaE.回心血量增加使之升高29.微循环迂回通路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血压稳定B.参与调节体温C.促进血液迅速回流D.维持血管内外液体正常分布E.实现物质交换30.血液循环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A.微动脉B.主动脉C.小动脉D.毛细血管E.静脉31.血液循环中实现物质交换的是( )A.微动脉B.真毛细血管网C.动静脉吻合支D.微静脉E.毛细血管前括约肌32.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主要取决于( )A. 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33.血浆蛋白显著减少而引起水肿,主要是由于( )A.毛细血管血压降低B.血浆胶渗压升高C.有效滤过压增大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E.淋巴回流减少34.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丘脑下部E.大脑皮质35.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主要是( )CA.肾上腺素B.化学感受性反射C.压力感受性反射D.血管紧张素E.去甲肾上腺素二、多项选择题1.可用以测算心率和心律的是( )A. 脉搏B.心尖搏动C.动脉血压D.心音E.心电图2.在心动周期中,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的时期是( )A.等容收缩期B.射血期C.等容舒张期D.充盈期E.全心舒张期3.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有( )A.只有0、3、4三期B.0期去极化速度较慢C.0期去极速度快,幅度大D.无明显的1、2期E.4期电位不稳定,能自动去极化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作用具有( )A.缓冲收缩压B.维持舒张压C.使间断射血变成连续血流D.使脉压加大E.使脉压减小5.下述因素可引起收缩压升高的是( )A.搏出量增加B.心率加快C.外周阻力增加D.大动脉管壁弹性降低E.静脉回心血量增加6.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 )A.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织织液静水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动脉血压三、问答题1.绘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波形,标明各期名称,说出其形成的离子基础。
西医综合-生理学血液循环(二)_真题-无答案

西医综合-生理学血液循环(二)(总分46,考试时间9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A.窦房结 B.心房肌C.房室结 D.希氏束E.浦氏纤维1. 传导速度最慢的是2. 传导速度最快的是A.0期去极快、幅度高 B.4期电位不稳定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3. 心室肌纤维动作电位的特征是4. 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是A.动脉血压上升 B.中心静脉压降低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5. 血量增加可引起6. 心脏射血能力增强时7. 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半月瓣开放 B.主动脉瓣关闭C.肺动脉瓣关闭 D.房室瓣开放E.房室瓣关闭A.动脉血压降低 B.心排血量减少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8. 电刺激右迷走神经外周端可引起9. 夹闭两侧颈总动脉可引起A.压力感受性反射 B.化学感受性反射 C.心肺感受器反射 D.肾-体液控制机制10.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主要依靠11.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主要依靠12. 心肌细胞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肌质网Ca2+贮存少 B.受自动节律性控制 C.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全或无”式收缩E.传导的房室延搁13. 心动周期中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C.心房收缩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E.减慢充盈期末A.心脏搏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顺应性E.循环血量14. 一般情况下,动脉收缩压主要反映15. 一般情况下,动脉舒张压主要反映16. 下列哪一项变化可以在心电图中看到A.窦房结去极化 B.心房肌去极化C.房间束去极化 D.房室结去极化E.希氏束去极化17. 下列选项中,肾上腺素不具有的作用是A.使心收缩力增强B.使心率加快C.使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D.使骨骼肌血管收缩A.0期去极速度快、幅度高B.4期自动去极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8.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是19. 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是A.功能性充血 B.组胺C.高血压 D.CO2分压变化E.毛细血管血压20. 影响脑血管舒缩活动的主要因素有21. 正常时影响毛细血管滤过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22. 可使静脉回流加速的因素有A.从卧位到站立 B.注射肾上腺素C.慢速跑步 D.浸泡在水中23. 下列哪些情况下,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A.动脉舒张压升高 B.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C.心室舒张期延长 D.心搏频率增加24. 急性失血时,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可引起A.阻力血管收缩 B.容量血管收缩C.心率加快 D.心排血量增加25. 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26. 下列哪一种情况可使心排血量减少A.阻断心脏迷走神经的传导B.刺激心脏的交感神经C.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D.心舒末期容积增加E.由平卧转为站立A.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B.动脉舒张压升高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27. 全身小动脉阻力增高时28. 心动周期缩短时29. 刺激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以引起A.窦房结超极化,使节律性降低B.房室交界区去极化,使传导性增高C.M受体的K+通道打开,使窦房结细胞去极化D.心肌收缩力增强E.窦房结细胞Na+内流,使节律性降低30. 下列关于窦房结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Na+内流进行性增强B.K+外流进行性衰减C.Ca2+内流进行性增强D.Cl-内流进行性衰减A.压力感受性反射 B.化学感受性反射C.心肺感受器反射 D.脑缺血反应31. 能有效缓冲血压快速波动的心血管反射是32. 能抑制下丘脑释放血管升压素,调节机体血容量的心血管反射是33.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A.Na+内流、Cl-外流B.Na+内流、K+外流C.Na+内流、Cl-内流D.Ca2+内流、K+外流E.K+外流、Ca2+外流34. 心力贮备包括A.收缩期贮备 B.心率贮备C.舒张期贮备 D.余血贮备35. 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将引起A.左室射血速度增快B.心排血量增加C.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D.左室射血时达到最高室压的时间缩短E.左室射血时的最高室压下降36. 高血压患者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的心泵功能指标是A.心输出量 B.射血分数C.心指数 D.心脏做功量37. 动脉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A.每搏量的多少B.外周阻力的大小C.大动脉弹性的好坏D.心脏泵血功能的好坏E.血管充盈的程度38. 关于微动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在调节动脉血压中起重要作用B.在调节器官血流量中起重要作用C.其口径的变化比中动脉的大D.收缩时,组织液的生成量减少E.管壁平滑肌的张力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39. 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B.平均动脉血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C.动脉血压偏离正常水平愈远,压力感受器纠正异常血压的能力愈强 D.其他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使脉压增大E.男、女性和动脉血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40. 可以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有A.血管紧张素Ⅱ B.前列腺素EC.抗利尿激素 D.去甲肾上腺素41. 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可引起A.心率减慢 B.胃肠运动减弱C.瞳孔缩小 D.糖原分解增加42. 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是由于窦房结细胞发生下列哪种改变所致A.K+通透性降低B.K+通透性增高C.Ca2+通透性增高D.Na+通透性增高E.Cl-通透性增高A.血流速度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晶体渗透压 D.毛细血管血压 E.血液黏滞性43. 阻止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是44. 调节ADH分泌的主要是A.心率加快、血压升高B.心率加快、血压降低C.心率减慢、血压降低D.心率减慢、血压升高E.心率和血压不变45. 在低氧环境中46.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窦房结细胞是心脏中的一类特殊细胞,它们位于心房的右上部,是心脏起搏的起点。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如下:1. 自律性:窦房结细胞具有自主产生电活动的能力,即自律性。
它们能够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自发地产生周期性的动作电位。
这种自发电活动是心脏起搏的基础,使得心脏能够独立地维持正常的心律。
2. 心脏起搏者:窦房结细胞是心脏起搏的主导者,它们产生的动作电位会通过心房肌传导系统向心房肌传导,导致心房肌收缩,引发心房收缩。
3. 漏电流: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与传统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有所不同。
在静息状态下,窦房结细胞的细胞膜处于漏电流状态,细胞内外的电位差逐渐减小,细胞膜电位逐渐升高。
当细胞膜电位达到阈值时,会触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4. 电位升高期: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具有明显的电位升高期。
在电位升高期,细胞膜电位迅速升高,由负值变为正值。
这是由于钠离子通道的开放导致钠离子内流,使细胞内电位升高。
5. 快速复极期:在电位升高期之后是快速复极期。
在这个阶段,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迅速开放,使得钾离子从细胞内流出,细胞膜电位快速恢复到负值。
6. 稳定膜电位:在快速复极期之后,细胞膜电位逐渐恢复到静息状态的负值,保持稳定膜电位。
这个阶段维持的时间较长,使得窦房结细胞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静息状态。
7. 不应期: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具有明显的不应期。
在动作电位产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细胞膜对于再次触发动作电位的刺激不敏感,即处于不应期。
这个特点使得心脏能够避免过度兴奋,维持正常的心律。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具有自律性、漏电流、电位升高期、快速复极期、稳定膜电位和不应期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窦房结细胞能够起到心脏起搏的作用,保持正常的心律。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11a48d195f312b3169a56c.png)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生理学知识点总结A型题回顾生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20041.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20031(属于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见于减压反射 20021(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列哪一种调节将不能进行神经调节19991(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平均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19981(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负反馈调节 199424(反馈信息是指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20042(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膜上Na+泵的作用3(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属于出胞作用 4(与膜细胞吸收葡萄糖关系密切的转运过程是Na+的主动吸收20032(下列关于Na,- K,泵的描述(错误的是A(仅分布于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上B(是一种镶嵌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C(具有分解ATP而获能的功能D(能不断将Na+移出细胞膜外,而把K,移入细胞膜内E(对细胞生物电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A) 20022(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动作电位 3(神经纤维上前后两次兴奋,后一次兴奋最早可出现于前一次兴奋后的相对不应期20011(下列跨膜转运的方式中,不出现饱和现象的是单纯扩散2(神经纤维安静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跨膜电位梯度和K,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同3(细胞外液的K,浓度明显降低时,将引起Na,内流的驱动力增加4(在神经纤维,Na,通道失活的时间在动作电位的下降相5(下列有关神经—肌肉接点处终板膜上离子通道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Na,和K,均有选择性B(当终板膜去极化时打开C(开放时产生终板电位D(是N—ACh受体通道E(受体和通道是一个大分子 (答案B) 20001(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2(下列各项跨膜转运中,哪一项役有饱和现象单纯扩散3. 下列哪一项在突触前末梢释放递质中的作用最关键神经末梢处的Ca2,内流19992(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细胞膜内侧K,的净外流为零3(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在不同的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 4(神经纤维电压门的Na,通道与K,通道的共同点中,错误的是A(都有开放状态B(都有关闭状态C(都有激活状态D(都有失活状态E(都有静息状态(答案D)5(在神经一骨髂肌接头终板膜处受体与离子通道是一个蛋白质分子19982(葡萄糖从细胞外液进入红细胞内属于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3(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的维持主要是由于膜上Na,,K,泵的作用4(从信息论的观点看,神经纤维所传导的信号是数字式信号19971(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出现动作单位C(有髓纤维的跳跃传导速度与直径成正比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建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距离增加而降低(答案E)2(下列关于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电压门控的 B(在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可引起正反馈C(有开放和关闭两种状态 D(有髓纤维,主要分布在朗飞氏结处E(与动作电位的去极相有关(答案C) 4(减少溶液中的Na,浓度(将使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减少19961(细胞膜内外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膜上Na,,K,泵的作用2(人工地增加细胞外液中Na,浓度时,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增大3(下列关于生物电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B(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在产生部位较其周围大C(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均可以总和 D(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比动作电位大 E(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答案D)4(下列关于神经纤维(根据)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电刺激可以使其兴奋B(阈刺激可以引起动作电位C(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D(动作电位传导时幅度可逐渐减小E(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是局部电流学说(答案D) 199513(在神经纤维一次兴奋后的相对不应期时部分Na,通道失活14(在肌纤维,可以记录到微终板电位,其原因是自发释放小量递质引起的多个离子通道打开199431(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于移动属于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32(下列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C(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D(双向传导E(不衰减扩布(答案C)199257(阈电位是指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6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绝对不应期62(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溶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减小63(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始段1991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锋电位 198843. 计算K,平衡电位的Nernst公式是 Ek=RT〖〗ZF59.5Lg,K+,0〖〗,K+,第三章血液20045(肝素抗凝血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2003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会导致血沉加快 20024(红细胞沉降率加速主要是由于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19996(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ABO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B(O型血的人为“万能供血者” C(AB型血的人为“万能受血者” D(将O型血液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时,应少量而且缓慢E(Rh阳性的人可接受Rh阴性的血液(答案A) 199718(关于淋巴细胞的般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B(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C(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D(B淋巴细胞从骨髓迁移,在胸腺中胸腺激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熟E(T淋巴细胞寿命延长,可达数月至一年以上(答案D)19965(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99423(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总渗透压199256(关于生理性止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包括局部血管收缩、止血栓形成和血凝块的出现 B(血小板与止血栓形成和凝血块出现有关 C(局部缩血管反应持续时间较短D(出血时间比凝血时间短E(血小板减少时,止血和凝血时间均延长(答案E)199048(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98941(血凝块回缩是由于血凝块中纤维蛋白收缩 198844(决定A,B及H抗原的基因是控制细胞合成某种特异的抗原的肽链第四章血液循环20046(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生理意义是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性收缩20034(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动脉瓣关闭 5(决定微循环营养通路周期性开闭的主要因素是局部代谢产物20025(心肌细胞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6(动脉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7(下列关于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动脉壁的机械牵张B(传人神经是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C(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使血压下降 D(对正常血压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E(切断传人神经后动脉血压明显升高(答案E) 20016(成人每天的淋巴液流量大约为2,4L 7(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将引起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8(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主要血管是微动脉 9(心率减慢(其他形成血压的因素不变)时,将增加的是动脉脉搏压10(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将出现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增加20004(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心室肌收缩产生的张力增加 5(当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率降低可引起下列哪一项增加,动脉脉搏压6(下列哪一项变化可以在心电图中看到房室结去极化7(当安静卧位时,下列哪一项前后两个部位的血压差最大股动脉和股静脉8. 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B(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 C(正常变动范围为0(4-1(2kPa(4-12cmH2O) D(是反映心脏功能的一项指标E(静脉输液量大且过快时(中心静脉压升高(答案B)19997(在肾上腺素作用下,心室功能曲线向哪个方向移位左上方8(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男、女性的动脉血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9(生理情况下,下列哪一项对收缩压的影响最大心输出量的变化10(心交感神经引起心缩力加强的主要机制是明显增加Ca2,通道开放概率11(心脏收缩力增高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动脉血压升高19985(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6(下列哪项可用来衡量心肌自动节律性的高低?自动兴奋的频率7(关于微动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调节动脉血压中起主要作用B(在调节器官血流量中起主要作用C(其管壁的可扩张性比中动脉的大D(收缩时,组织液的生成量减少E. 其管壁平滑肌的张力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答案E)8(关于动脉血压形成的机理,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都有关 B(心室收缩时可释放动能和势能C(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和主动脉压的变化幅度相同D(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向主动脉射出60ml,80ml血液E(左心室射血是间断的,动脉血流是连续的(答案C)1997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主要是由哪些离子跨膜运动形成的?Ca2,内流、K,外流4(减少溶液中的Na,浓度(将使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减少5(下列哪一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减少?由平卧转为站立6(关于急性失血引起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动脉血压下降B(红细胞的比容升高C(心率加快D(中心静脉压下降E(皮肤苍白湿冷(答案B)7(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和血管的长度无关8(血管对血流的阻力在血液粘滞度升高时增大 17(平时维持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延脑19966(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7(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心室充盈期缩短8(心脏的等长自身调节是通过下列哪个因素对心脏泵血功能进行调节的?心脏收缩力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Ca2,内流、K,外流199515(刺激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以引起窦房结超极化,使节律性降低16(VitB12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其缺乏,外科切除空肠18(下列关于心肌与骨骼肌的不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骨骼肌的收缩是有等级性的,而心肌的收缩是“全或无”的 199415(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间其主动脉压最低?等容收缩期末16(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去极速度快2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28(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心房收缩期末19933(心动周期中从房室瓣关闭到开放的时间约相当于心室收缩期,等容舒张期4,心输出量增加或外周阻力减小对动脉血压的影响是前者会使收缩压升高、后者会使舒张压降低5(当动脉血压骤降时可引起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人冲动减少,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加199253(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房室结 54(阻力血管主要指小动脉及微动脉55. 关于静脉,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支配B(管壁平滑肌在静脉被扩张时发生收缩 C(容纳全身血量的一半以上D(回心血量不受体位变化的影响E(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答案D)199046(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房室瓣关闭198845(肱动脉的A(脉搏波传播速度和血流速度相同 B(脉压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C(远心端被结扎后,其近心端的血压可升高约20, D(血压在手臂高举过头部时降低E(以上都不正确76(窦房结既有自律性也有传导性、自律性较高 77(房室交界结区既有自律性也有传导性、传导速度较慢第五章呼吸20047(在血液中CO2运输的主要形式是HCO3― 8(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20036(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能减小肺的弹性阻力D(由肺泡?型细胞分泌E(脂质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答案A) 7(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正确的是比值增大或减小都降低肺换气效率20028(如果潮气量减少一半,而呼吸频率加快一倍,则肺泡通气量减少9(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2,3,二磷酸甘油酸增多200111(与CO2比较,O2在体内的扩散系数较小,因为O2的溶解度低12(吸气时肌收缩,胸内压将更负13(潮气量增加(其他因素不变)时,下列项目中将增加的是肺泡通气量14(导致静脉O2分压增高的情况有氰化物中毒 20009(下列有关肺总容量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不同个体,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B(与体型大小、运动锻炼情况有关 C(是指肺所容纳的最大气量D(因体位变化而异E(是肺活量与功能余气量之和(答案E) 10(O2的弥散系数与C02的弥散系数相比较前者小,因为O2的溶解度低11(下列哪种情况下动脉血C02分压降低?过度通气后199912(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13(正常呼气末,肺内的气体量相当于功能余气量 14(关干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O2和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的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 D(CO2主要以HCO3,形式运输E(CO2和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不需酶的催化(答案C)19989( CO2通过呼吸膜扩散的速度比O2快20倍,主要原因是CO2在血中溶解度较大10(低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实现的反射性效应199613(正常人动脉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为97, 14(正常人吸入下列哪种混合气体时,肺通气量增加最明显?2,CO2和98,O2199517(某人氧耗量为30ml,分,动脉氧含量为20ml,lOOml血,肺动脉氧含量为15ml,100ml血,心率为60次,分,试问他的每搏输出量是多少?10ml 19(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则肺泡通气量约为4升20(CO2分压由高到低的顺序通常是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21(运动时,下列哪一种叙述不正确? A(因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增加,引起肺泡通气量增加 B(由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增加,引起心输出量增加 C(因蒸发散热增加导至体温下降D(运动肌肉的小动脉舒张,而不参加运动的肌肉及内脏小动脉收缩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增加氧的利用(答案C)199425(正常人体气体交换的关键因素是交换部位两侧气体的分压差27(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呼吸频度减慢,幅度增大1993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会使小肺泡内压大于大肺泡内压7(氧离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199252(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的分压差19912(在动脉血CO2分压轻度升高而引起每分通气量增加的反应中,下列哪种结构起的作用最重要?延髓化学感受器 3(正常人动脉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为97, 4(肺通气的动力来自呼吸肌的舒缩5(以下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稳定肺泡容积D(降低肺的顺应性E(防止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答案D) 199049. 肺内压在下列哪一个呼吸时相中等于大气压,呼气末和吸气末50(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功能余气量60(在血液中运行的CO2主要是血浆的HCO3- 198943(在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哪个器官的动脉血和静脉血含氧量差值最大?脑4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使肺顺应性变大 45(当血液的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时(如果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60,,则每100ml血的含氧量约为12ml198846(正常人作深呼吸运动使每分通气量增加两倍时 A(肺泡气氧分压增加两倍B(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两倍C(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10,D(肺泡通气量必定增加两倍E(以上都不正确(答案E)第六章消化和吸收20049(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节律不受神经和激素的影响10(CCK刺激胰液分泌的特点是水分和HCO3―含量少,酶含量多20038(分泌胃酸的细胞为壁细胞9(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的含量丰富200210(控制消化道平滑肌收缩节律的基础是慢波 11(能使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最重要的物质是肠致活酶200117(下列消化系统的分泌物中,最依赖迷走神经的是唾液18(抑制胃液分泌的有生长抑素12(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胃部和食管中的食物13. 下列哪一项分泌最依赖于副交感神经?唾液14(胃壁细胞分泌内因子200012(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胃部和食管中的食物13. 下列哪一项分泌最依赖于副交感神经?唾液 14(胃壁细胞分泌内因子199915(关于食管,胃括约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该部位平滑肌增厚B(其内压比胃内高O. 67,1(3Kpa(5,10mmHg) C(食物经过食管时可反射性舒张D(胃泌素可刺激其收缩E(可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答案A) 16(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迷走神经末梢释放某种肽类物质17(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 B(胆盐可促进脂肪的吸收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肝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E(胆囊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答案E)18(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可促进胃排空?胃泌素 199811(关于促胰液素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促进肝胆汁分泌B(促进胰液分泌C(促进胃运动D(促进胰腺分泌HCO3,E(促进小肠液分泌(答案C)199711(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主动转运199610(下列关于正常人胰液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胰液的PH约为8B(胰液的碳酸氢钠含量高C(每天分泌量超过1000毫升D(胰液中含有羧基肽酶E(胰液的分泌以神经调节为主(答案E) 11(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壁细胞分泌盐酸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D(幽门腺分泌粘液E(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答案B)199516(VitB12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其缺乏,外科切除空肠22(下列哪一种运动可以出现在结肠而不在小肠?集团蠕动24(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逼尿肌收缩 199426(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的内因子是胃粘膜中哪种细胞产生的?壁细胞19938(促使胃排空的原动力来源于食物在胃内的刺激引起胃的运动199259(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逼尿肌收缩 19916(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的激活物是肠致活酶199047(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198946(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198847(胃泌素族激素包括胆囊收缩素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200411(下列物质中,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强的是蛋白质200310(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肌肉活动 200212(在环境温度低于30?,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辐射散热199714(食物的氧热价是指食物氧化消耗1升氧时所释放的能量199521(运动时,下列哪一种叙述不正确? A(因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增加,引起肺泡通气量增加 B(由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增加,引起心输出量增加 C(因蒸发散热增加导至体温下降D(运动肌肉的小动脉舒张,而不参加运动的肌肉及内脏小动脉收缩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增加氧的利用(答案C)31(在常温下,机体散热的主要机制是辐射199420(呼吸商是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19939(呼吸商数值不同表示氧化的营养物质不同 199044(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测定的数据是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198947(以下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男子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女子的高 B(幼儿的基础代谢率比成人的高C(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低D(体重相同的人,其基础代谢率较接近 E(基础代谢率同体表面积之间具有比例关系(答案D)198848(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测定的数据是非蛋白呼吸商78(中枢性温度感受神经元数量较多的部位是视前区-下丘脑前部79(精神性发汗的中枢可能位于大脑皮层运动区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200414(原尿在肾脏被重吸收的比率为99% 200311(肾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近端小管 12(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200115(某物质的肾阈是指该物质开始在尿中出现的血浆浓度16(血浆中肾素增加时,将引起增加的是细胞外液容积200015(血中某种物质的肾阈是指该溶质开始在尿中出现的血浆浓度16.肾素分泌增多时,可引起下列哪一项升高?细胞外液量199812(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13(各段肾小管中,重吸收占首位的是近曲小管 19979(家兔静脉内注入20,葡萄糖10ml,尿量将增加,其原因是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15(刺激视上核主要可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199612(进入集合管的尿液是低渗或等渗但不会是高渗的199523(在肾小球滤液中几乎没有蛋白质,其原因是滤过膜上孔的大小和带负电荷的涎基两个因素共同作用30(肾脏维持水平衡的功能,主要靠调节下列哪项活动来实现,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199429(下列有关醛固酮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K,的排出47(肌酐清除率与下列哪项无关?滤过膜孔径增大 57(有关肾脏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产生部位,下列哪项不正确?A(肾素-肾小球旁器B(促红细胞生成素-肾小球旁器C(前列腺素-肾皮质和髓质D(激肽释放酶-肾髓质E(1-羟化酶-肾脏间质(答案D)199310(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两侧肾形成的超滤液量 11(正常情况下,每天由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液体量约占肾小球滤过量的99,12(抗利尿激素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分泌增加 13(醛固酮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K+的排出199210(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两侧肾形成的超滤液量 11(正常情况下,每天由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液体量约占肾小球滤过量的99,12(抗利尿激素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分泌增加 13(醛固酮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K,的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
以《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简称:AP)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电位,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内发生的电化学活动。
本文主要介绍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并对其对细胞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进行讨论。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是指窦房结细胞内发生的脉冲性膜电位变化,由于窦房结细胞具有正常细胞极性,因此外界电场可以在其表面形成电势差,从而引起窦房结细胞内的膜电势变化,进而引起细胞内的传导电导变化。
AP是由于细胞内的特定离子通道的变化引起的,当细胞内的离子通道被关闭,窦房结细胞会产生快速的电位反复,而细胞内离子通道开放时,细胞会出现持续性的电位变化。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具有多种特点。
首先,其具有膜电潜力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双重变化特性,其膜电潜力变量的变化可源于内部或外部的电场,而时间变量的变化可源于电解质浓度的变化或细胞内不同离子通道的激活和失活。
其次,AP的持续时间可以从解离时间的几微秒到数秒不等,而膜电位的幅值也会随着发放末端和破裂点之间的距离而发生变化,其末端膜电位会变得更低。
最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具有抵御外界干扰的特点,即在外界电场强大或受高能粒子辐射时,其仍保持着正常活动,因此能够稳定地产生正常AP。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学意义。
生理学上,
AP控制着心肌的发放,从而控制心率,而AP的大小变化可以影响心室的负荷,从而影响心脏的功能,所以AP的变化是心脏循环系统的重要参数。
药理学上,AP的变化可以用来检测药物的作用,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可作为药效评价的重要指标,有助于评价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是细胞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的电化学过程,并可用于评价新药的作用,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